泰國短期出家感言
出家緣起 正如慈師所說:“此次有到泰國學習禅修的機緣均屬善根成熟”。對於我這麼一位初學佛者,一路上聽師父的開示常常是一知半解。想想當初發心參加短期出家的的目只是想要來向佛忏悔,以求內心的平靜,卻沒有想到我得到了太多! 為了能更順利的參加禅修學習,師父為我們准備了為時一周的前期學習。這一周對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學習出家人的生活方式,包括作息時間、早晚課、禮儀等,對我來說每一項都充滿著挑戰。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木香坪所受的平等安心戒,長途跋涉卻沒有一絲疲憊,氫氣球載著我們各自的夙願消失在茫茫的虛空中。 大家頌念“阿彌陀佛”的聲音似乎還隱約飄在耳旁,那是我一生中第一次受戒,如此的來之不易,如此的莊嚴而又充滿神秘色彩,從而使我對泰國禅修學習意樂的誓願文有了很好的更深刻的理解: 蒙佛深恩不捨離,累劫善根今成熟。 願作出世大丈夫,少欲知足梵行樂。 願為無漏淨法器,恭敬師教隨順樂。 願今煩惱自解脫,安住當下無我樂。 願能饒益諸有緣,慈心相向真誠樂。 願念佛恩一切處,平等安心究竟樂! 初到佛國聖地: 佛教雖然起源於印度,但是泰國是一個全民信仰佛教的國家,佛教被國民奉稱為國教。其實在泰國等許多東南亞國家,短期出家是一件很普遍的事,許多人成年後都要進行3個月到3年不等的短期出家。他們不是單純為了出家而出家,而是要給每個人一個修身養性思考人生的機會。 帶著一顆求法的心,日夜兼程,一路的顛簸,終於於凌晨十二點三十分到達泰國清邁城的朗奔寺,迎接我們的是一張張帶著微笑而慈善的面容。喝下一杯醇香的熱豆漿後一身的疲憊瞬時消除了。大殿裡阿姜簡短的接見和問候,讓我們第一次感受到他的慈愛。 第二天是休息整理的時間,聚在法堂裡的師兄們個個精神抖擻,“真是沒想到這邊寺廟接待我們的條件會這麼好!”“漂亮的禅房,每人都擁有獨立的一間!”“床單被褥都是全新的!”大家小聲的議論著。我更是感覺自己象是在做夢一樣,耳邊的喧囂沒有了,聽到的是一聲聲布谷鳥的叫聲。法堂樓下,四周圍繞著的水池裡,蓮花靜靜的躺在水面上,明媚的陽光把心情照得明亮徹底,從沒有過的舒暢的呼吸!一身輕松!放下了!!! 剃度與受戒(戒) 短期出家的課程涵蓋三個范圍,那就是戒、定、慧。《楞嚴經》卷六:“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有戒律的修持才能得清淨,有禅坐的練習才能產生定,有佛學的教導才能擁有智慧,缺一不美。修習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靜和智慧的過程正所謂修行。 根據南傳佛教機制,近住女分Maechee和Yogi兩種,其中Maechee(音譯為美其)受十戒、剃發(形同出家)、托缽。2月16日正是每月的月圓之日,在佛堂門口,我們排著長隊等著師父為我們剃度。頭發代表著人間的無數煩惱和不良習氣,削掉了頭發就等於去除了煩惱和習氣、等於去掉人間的驕傲怠慢之心、去除一切牽掛,一心一意修行。 靜靜的坐在椅子上,閉上眼睛,默默的意念姨母,想象佛陀的姨母一剪子一刀的為我剃掉這三千煩惱絲,刷刷的聲音,很輕松也很愉悅。一會工夫,55位師兄都煥然一新,變得年輕了許多,正所謂出世大丈夫啊! 穿著比庫尼為我們穿上的白色戒衣,靜靜的坐在法堂裡等待阿姜為我們授十戒。首先是念誦祈請文祈請師父,師父洪亮而渾厚的巴利語念誦聲響徹了整個大殿,讓我句句銘記心中!接著大家隨師父念十戒文: 我受持離殺生學處 我受持離不與取學處 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 我受持離虛妄語學處 我受持離放逸之因的諸酒學處 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 我受持離觀聽跳舞、唱歌、音樂、表演學處 我受持離裝飾、裝扮之因的穿戴花鬟,芳香、塗香學處 我受持離高、大床座學處 我受持離接受金銀學處 禮拜三次,十戒受持圓滿,至此我終於成為一個徹底的出家人了!接下來的日子我將安住於這所寺廟裡感受佛陀在世時代的生活。 修四念處 (定) 南傳佛教強調持戒、修行止觀、四念處等,修行方法以禅坐、經行為主。修定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目的是要致力於內心的平靜。此次師父傳授給我們的主要是馬哈西大法師傳承的內觀禅修體系,以修行四念處為主。我們應該知道四念處是佛陀教法的核心,世尊從證悟到取滅前反復對弟子們進行教授,他在《摩诃止觀》中清晰而又重點地表明:“已發現輪回是苦的你,應該知四念處是淨化所有痛苦和悲傷的唯一之路,能終止所有苦難和悲傷,並取得涅盤的成就”。 所謂“念”,在經論裡有許多解釋,我理解為“意識”。佛陀教導我們“念”能防賊,沒有了念,心思便不努力和抑制,念是留心的御夫或忠誠的門犬。所謂“四念處”可譯為念的目標。因為念須有現象為觀照的目標,所以就以此現象來安定心。談到這些現象,它們可分為四種:身念處以念觀身體為目標。受念處以念觀感受為目標。心念處以念觀心意為目標。法念處以念觀心態(法)為目標。 身念處須以身體為觀照的目標;覺察身體的動作與覺受。例如:了知到經行過程中腳的抬起、移動與放下,以及覺知到打坐時腹部的起伏。 身念處的目標可分為三種:(一)身體的狀態,師父教我們要念念不離呼吸的入息和出息。我們觀照和明覺入息和出息之長短,並明了它為何會如此,那時我們就會覺察到心的狀態,因此我們便能觀照和調順呼吸而使心加以平定。 (二)身體的舉動,這舉動是行、坐、往前進、向後退、回顧前瞻、伸屈、穿衣、吃喝、咀嚼、口、大小解、眠、醒覺、言談及靜默。身體的一舉一動時時刻刻都要了了分明。那麼,一切的舉動都拘謹正規。 (三)身體的四大元素。佛陀教導我們能以四大來觀照身體的狀態和舉重。四大是地界、水界、火界和風界。如果個人認為自己的修持尚未完善。他可以以四大來觀照身體各部份。如此地觀照,身體可攝住心念和啟發明了實相的智慧,並從渴愛及執著於我、眾生和世間的邪見中解脫。 受念處觀照感受,覺察快樂、痛苦和不苦不樂的感受。也就是去了知快樂,知道自己有多快樂;或者去了知悲苦,並知道自己有多悲苦;或者去了知那種既不快樂也不難受的中性的感受。 感受是領略目標的現象(法)。當接觸後,感受便從心識中產生。當六根緣於六境而現起六識,這就產生接觸。當見到或聽到引人的境物時,即引起樂受。但如果那境物是嫌厭的,即引起苦受。境物如果是非合意非不合意即引起捨受。 修受念處時,須附有三項條件:精進、明覺和正念。正念的功能是觀注每一個所生起的感受。智慧(明覺)擁有知道感受如實所受的性質。智者亦有正念,而正念在每一刻心識裡是很重要的。要有正念就須精進地守護和防范那顆心以免胡思亂想。有了這三項條件,就可克服那污染的心、貪婪和悲痛。所以佛陀教導:“比丘啊!一個比丘在修受念處時,精進、驚覺、念念分明,則隨處祛除貪欲和悲痛。” 心念處觀照心識,覺察自己的念頭或覺察到念頭中的激情、憤怒、妄想、懶惰、散亂、寧靜等。在禅修中,我們會回憶過去,或展望未來。之後會通過了知“思考-思考-思考”,把這些念頭當做禅修中的當下關注,並回歸我們的注意力到呼吸與腳步上。 心識被分析為幾類以便觀照:一、心有貪;心無貪。心有貪就是貪欲的心念和執取引人的目標。即使是沉迷於大多數人認為快樂的世俗享受,這都是欲火,它可導致未來的無比痛苦。 二、心有嗔;心無嗔。心有嗔就是激怒和復仇的念頭。就如烈性的毒藥可能很快或很慢地起作用。 三、心有疑;心無疑。心有疑就是迷惑的心,它耽執於執取或被嗔恨所蒙蔽,尤其是指散亂。在這種狀態,一個人不能判明事物,由於缺少理解而進退兩難。當一個人專注觀照身體的不淨(不淨觀)時,他的心識是無貪的。當慈心滿懷時,他的心識是無嗔恚的,而在明白事理時,他的心識是無疑的。 四、攝心;心無亂。攝心是煩悶或思量過度。 五、心廣大;心狹小。廣大的心遠離欲界物,但仍是屬於心與色。反之,狹小的心是牽系著欲界物。 六、有上心;無上心。無上心就有如在一般情形裡,比如思考一些事物,一些人的見解很愚拙而有一些人見解卻很巧妙。所以聰明的人較愚笨的為優。 七、心得安穩;心不安穩,定心是心識平和及穩定於觀照禅定的目標。不定心是浮躁的並受制於障礙。 八、心得解脫;脫解脫的心是沒有煩惱,因它以善心來阻止不善心的生起。比如以慈愛的力量來化解怨恨,以慈悲治殘酷,以喜悅治妒嫉,以捨心治愛憎。不解脫的心受制於不善的心識。如果念念不懈地觀照每一刻的舉心動念,任何不善心識,如貪、嗔、疑將即刻制止。攝心將被激起和清醒,而散亂心識將集中和鎮定下來。 此觀亦依於三個要素,即精力、心念和明覺。可是,常陷入享受的不定心是難以約束和防范的。僅知道它已陷入貪、嗔和疑是不足以挽回的。因此,它須有足夠的精力來提升正念和明覺至智慧圓滿,並能分辨善惡和控制心念。唯有這樣,修行才有所成就,即斷絕貪婪和悲痛。 法念處觀照諸法。佛陀所指導的四念處,都各有關注的目標並逐漸微細。這如不同等級的學習,身念處可謂為第一級,受念處為中級,心念處為高級而法念處為特級。作為初學者我對法念處有以下簡單的理解,法念處是覺察意識的認知力和其他有認知的行為。 認知力就是在我們覺察時,我們知道它。有認知的行為發生在我們思考或評論某事的時候。當我們思考的時候,我們必須意識到在思考。當我們因為思考或者外部的刺激而產生激情、憤怒、懶惰、煩躁不安和懷疑時,我們也必須覺知到。 修持身念處能知如所實,除去把丑惡當作美麗的幻念。修持受念處去除把苦當作樂的幻念,修持心念處去除無我當作有我的幻念。這些邪見已被除時,貪婪和悲痛就不能生起。心境將平定並證入聖道、聖果和涅盤。所以四念處經指出:“比丘啊!眾生想得到清淨,想克服憂傷,想摒除苦惱,想得正戒,證涅盤,只有一條路可走。這路就是四念處。” 此次禅修實踐是我的一次內心之旅,也是對自己的一次挑戰。禅修期間要求止語,每天4點起床晚上10點以後睡覺,午後不食等。這些對於一直以來過著俗家生活的人來講是不容易做到的。禅修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開始是半小時經行半小時禅坐每天共計完成六小時。 在小參時匯報自己的禅修體驗,然後師父根據個人情況逐第增加每次禅修的時間,從開始的每次經行半小時禅坐半小時共計完成6小時,然後逐漸增加到每次經行1小時禅坐1小時共計完成12小時的禅修功課。結合四念處的理論為指導,以及業處導師教給我的經行步伐和觀呼吸觸點,我吃驚自己居然能一步步的做到了。 最後三天閉關的時間裡,要求更為嚴格,除了吃一餐午飯和上廁所外其他時間均在自己的禅房裡禅修!總之能夠堅持下來太不容易了! 對生命本真的了悟(慧) 為期2 1天的內觀禅修實踐結束了!我努力的按業處導師的每一個要求去做!閉關三天裡也許我沒有達到入定的狀態,但是從整個學習過程來看我收獲很多,我重新認識了人生,認識自己,了悟了生命的本真;體驗了實踐帶來的殊勝,學會了怎樣離苦,活在當下;認識了苦、無常、無我,意識到世間一切都是無常,苦和無法控制的;心念學會了放棄索取。 人生如夢初醒!我想這也許就是通過守戒、修定而徹知人生真相、洞察世間本質的智慧升起來了吧?!總之法喜充盈! 感恩 感恩之心無以言表,阿姜蘇番的微笑和慈愛,比庫尼師父的威儀,讓我身心傾倒。感恩慈師!感恩圓倫師的全程陪護!感恩一切善知識!祝他們快樂、幸福,得安樂住!願我以後面對任何事情,不論順逆好壞,都保持清醒覺知,觀察其本質,如實面對,並能夠善巧妥善處理。親屬家人能夠理解、支持、隨喜。願他們以後能有機會體驗這種法樂,願更多人來參與殊勝的梵行! 捨戒的那天我們都哭的稀裡嘩啦,為覺悟正法而哭泣是值得的。我想我一定會如比庫尼師父說的,將這棵禅修的小樹苗帶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好好守護和澆灌,相信它一定會結出善妙的果子來! 作者:德蓮
:居士文章 :原创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