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皇帝出家之迷
順治皇帝出家之迷 太宗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在叔父攝政王多爾衮輔佐下即了帝位,改元順治,成為清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多爾衮獨斷專行,多智多謀。只有在其病逝後,順治才開始擺脫傀儡地位,盡管順治很想有番作為,但終因他周圍尚未形成一支以他為主導的強有力的政治勢力,致使他在與朝中勳舊大臣的較量中敗下陣來。 政治上的失意,使順治帝沉湎於與其弟媳董鄂氏的愛情之中。隨著與佛教高僧木陳忞等人的交往,他產生了遁入空門的思想。當他摯愛的皇貴妃董鄂氏死後,他的精神支柱完全崩潰。 順治皇帝是一位癡情皇帝,屬於那種“不愛江山愛美人”,追求純真愛情的人,比其父皇太極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對愛情專一,願為心愛者拋棄一切,甚至為她去死。所以,董鄂氏的早逝,使他看破紅塵,萬念俱灰。認為“財寶妻孥,人生最貪戀擺撥不下底,朕於財寶固然不在意中,即妻孥亦覺風雲聚散,沒甚關系”。 順治十四年(1657),順治帝因身邊太監的鼓動,遂於南海子召見了當時的佛教高僧憨璞聰。聽了他的一番關於佛教經義的談論後,順治帝很是高興,從此便對佛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久又延納南方高僧玉林琇、茆溪森,木陳忞等入京師,供奉之於西苑萬善殿,對他們崇禮優握。 順治十六年,順治帝竟請玉林琇為他起法名,順治自擇“行癡”,號“癡道人”。順治帝虔心佛事,每以講經釋教為常事,甚至董鄂氏也在他的影響下由不信佛到笃信於佛,直至“口呼佛號而終”。在順治帝御制《端敬皇後行狀》中也說:“後素不信佛,朕時以內典禅宗谕之,且為解《心經》典義,由是崇敬三寶,專心禅學。” 由於順治帝沉迷於佛事,當他最心愛的人病逝這一無情現實的打擊下,便產生悲觀厭世,企望遁入空門,以求精神上的解脫。他曾命茆溪森為其削發剃度,決心出家,孝莊皇太後百般勸解,命人急召高僧玉林琇抵京,玉林琇聞知後,一面痛責弟子茆溪森,一面命人取來柴薪,倘若茆溪森敢引順治帝為僧,就要將其燒死。無奈,順治帝才勉強答應蓄發留俗。順治出家不成,後來只好命他的親信太監吳良輔作替身,入憫忠寺修行。 他想為愛妃而死,自然不成,況且在封建社會裡,身為帝王,且上有高堂,覓死便為大不孝。既死不成,又欲遁跡空門,願清燈古佛,伴其終生,以求精神上的解脫,然而又有皇太後“掛念”,想“隨老和尚出家去”,也未成行,皇冠仍然戴在他的頭上,死也不行,皈依佛門也不行。從此一蹶不振,終日郁郁寡歡。使這位身體素質本來就十分羸弱的皇帝更加虛弱。結果,時年24歲,在愛妃董鄂氏死後僅半年就染上天花,不久便死在養心殿,追隨著他的愛妃而去了。只留下風流天子愛美人的佳話。
:佛教故事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