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信今生必定往生
作者:劉多發 東林寺《淨土》2009年第一期
今生能否往生?這是念佛人的一個心病,也是念佛人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若堅信今生必定往生,自覺有了歸宿,則內心安定,隨緣做事,逆來順受,老實念佛,提高品位。反之,則內心慌亂,怕這怕那,四處探詢,雜學雜修,無所適從。信心從何而來?為此,我只論往生,不論品位,談談念佛人從哪些方面建立和堅定今生必定往生的信心。
第一.阿彌陀佛為念佛人必定往生打了保票。
《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第十八十念皆生我國願說: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這一願中,阿彌陀佛明確告訴我們:假如我成佛時,十方世界的眾生,如果聽聞到淨土法門,真正相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又願意生到極樂世界,只要念十聲阿彌陀佛名號,都必定往生到極樂世界。如果有一個人沒有往生,我決不成佛。只是要除開那些造作五逆重罪而又誹謗正法的人。十念皆生我國願說明兩點:一是,說明往生極樂的條件唯有 “信願念佛 ”而已;二是,說明阿彌陀佛極端慈悲,為了使我們相信 “信願念佛 ”必定往生極樂,他以無量劫修行圓滿的功德,即佛果為我們作擔保。所以,十念皆生我國願就是阿彌陀佛對信願念佛人必定往生極樂打的保票。
第十九勤修我皆接引願說: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這一願中,阿彌陀佛明確告訴我們:假如我成佛時,十方世界的眾生,如果能夠發上成下化的菩提心,修習菩薩六度萬行功德,包括念佛功德,無論哪個宗派的人,只要真誠發願,願意生到我的剎土,在臨命終時,如果我不與觀音勢至等菩薩大眾圍繞在此人的周圍,接引他往生極樂,我就決不成佛。勤修我皆接引願說明兩點:一是,說明念佛法門是三根普被的二力法門,不論哪個宗派,凡是修菩薩六度萬行功德,包括念佛功德,只要真誠發願,願生極樂,臨壽終時,阿彌陀佛必定接引往生。二是,說明阿彌陀佛極端慈悲,為了使我們相信“臨終接引”,他以無量劫修行圓滿的功德,即佛果為我們作擔保。所以,勤修我皆接引願就是阿彌陀佛對信願念佛人及願生極樂國的各派修行人臨終必定接引往生極樂打的保票。
正因為往生極樂的條件,唯有“信願念佛”而已,又臨終有佛力救度,所以,往生極樂比來生生人道還要容易。
第二.已往生者為念佛人必定往生作了鐵證。
《阿彌陀經》說: “捨利弗!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又捨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這說明,阿彌陀佛成佛以來,已往生者無量無邊。
《無量壽經》說: “佛告彌勒:於此世界,六十七億不退菩薩,往生彼國。一一菩薩已曾供養無數諸佛,次如彌勒者也。諸小行菩薩,及修習少功德者,不可稱計,皆當往生。”釋迦牟尼佛明確告訴我們,娑婆世界當往生者亦無量無邊。
我國淨宗不論古代、近代、還是現代,有名有姓有記載念佛往生者不計其數。晉代慧遠大師在廬山建立蓮社,念佛求生西方淨土,1 3人,人人瑞相往生。印光大師《淨土聖賢錄序》指出:“善導在長安,少康在新定,念佛之聲,盈於道路,其往生者,當不止百千萬億。”這是唐代的事。印光大師本人從1919年收第一個皈依弟子起,到1940年圓寂,20年間,皈依者10余萬人,往生者不可勝數。這是近代60多年前的事。
馬來西亞法宣法師作了個示范,他於1991年組織臨終助念團,到2003年在海南弘法時說,已助念300多人,很多都往生了,其中有瑞相的往生者一連舉了30個。這是最近幾年的事。
國內近年來介紹瑞相往生者的音像和文章書籍很多,無不以鐵的事實證明,阿彌陀佛的大願真實不虛。只要堅持信願念佛,阿彌陀佛必定臨終接引救度,往生極樂。所以,無量往生者,既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信願念佛人做出了榜樣,又為信願念佛人必定往生極樂作了鐵證。
第三.信願念佛為念佛人必定往生備足了資糧。
印光大師說: “淨土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非信何由發願,非願何由起行,非持名妙行,何由證所信而滿所願。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信願行如鼎三足,缺一則蹶。”
(一)信什麼?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
1.信自者,要信自己是罪惡凡夫,無力無緣了脫生死;信自己本具佛性,與佛一體,圓滿無缺;信自己有善根有能力,信願念佛,今生決定乘佛願力往生極樂。
2.信他者,要信阿彌陀佛的大願真實不虛,信願念佛必定往生極樂。信阿彌陀佛既然已經成佛,必定福德、智慧圓滿,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圓滿具足,有大慈悲、大願力、大智慧、大威力、大方便救度十方眾生。信本師釋迦牟尼佛及十方諸佛決無诳語。
3.信事者,要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信娑婆極苦,一切都是變化無常,虛妄不實,如夢幻泡影;極樂依正莊嚴,不生不滅,常樂我淨,真實不虛。從而生起強烈的欣厭心。
4.信理者,要信佛性、法身是十法界有情報身緣起性空的空理,眾生的佛性、法身與佛的佛性、法身同理同體,圓滿無缺,區別在證與未證。
5.信因、信果者,要相信信願念佛是因,阿彌陀佛臨終接引是緣,往生極樂是果。極樂世界諸上善人都是從信願念佛往生。
以上六信的核心是信阿彌陀佛的大願,即信願念佛必定往生極樂。同時,一信之後就下定決心,不被教內他宗所動搖,不被外道所動搖,不被歪理邪說所動搖,不被五欲六塵和順逆境界所動搖,才是真信、深信。
(二)什麼是願?願就是發菩提心。
淨宗的菩提心是什麼?蕅益大師說:“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故淨宗的菩提心就是深信之後,願離娑婆,願生極樂,成佛度生。對這個願,我們要時時牢記,堅定不移,永不動搖。除願生極樂以外,哪裡都不去,即使授以人天王位也不去。同時,發願不能錯亂,不能摻假。因為發錯願,發假願,都與菩提心相違背,都會障礙往生。
什麼是錯願?如求人天福:來生升天,生人道有錢有勢家;來生少年出家,一聞千悟,弘法利生。如求長壽:疾病痊愈;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如求世間福:事業發達,生意興隆;子孫興旺,個個成材;家庭和睦,萬事如意。如求安全:出入平安,趨吉避凶,遇難呈祥等等。實際上,這些不用求,只要信願念佛,一切都包含在其中。
什麼是假願?如對世間的五欲六塵看不破,口頭上願生,求佛接引,真到時候,又怕死,放不下兒孫,放不下老伴,放不下財產等,願心退墮,自己障礙自己往生。尤其是在重病時,一定要放下世間一切,一心念佛,真誠地、迫切地祈求阿彌陀佛接引往生,不可求疾病速愈,否則障礙往生。
如上所述,願離娑婆,願生極樂,成佛度生,又不夾雜錯願,不發假願,才是真真切切的切願。
蕅益大師說:“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往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淨業者,不可不知。”這段話說明了信願堅固的重要性,無信願或信願不真的危害性。念佛人定要牢記在心。
(三)怎樣念佛?
1.要知道念佛的意義。若知道了念佛的意義,念佛就更加得力,越念越想念。
(1)名號功德無量無邊。阿彌陀佛是法藏比丘成佛時的果地名號,按佛經所述,內容包含三個方面:一是,包含了阿彌陀佛因地所修六度萬行圓滿,則福德圓滿,智慧圓滿,獲十種自在等無量功德。二是,包含了阿彌陀佛成佛後,果地具有的大菩提、大涅槃、三身、三不護、三念住、四智、四無畏、四無量心、四無礙解、四一切相清淨、五眼、五種自在、六神通、八解脫、八勝處、十力、十遍處、十八不共佛法、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無诤、願智、大悲、無忘失法等無量功德。三是,包含了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所成就的極樂世界十七種莊嚴佛土功德,八種莊嚴佛功德,四種莊嚴菩薩功德。而一切功德的主體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即無量光、無量壽。總之,阿彌陀佛的果地功德無量無邊,唯佛與佛才能全知。而阿彌陀佛這個名號是阿彌陀佛果地一切功德的總和或代名詞,故名號功德亦無量無邊,萬德具足,所以稱萬德洪名。
(2)念佛功德無量無邊。人生宇宙中唯有佛的功德最大,因此佛的名號功德也最大。我們念阿彌陀佛名號時,就是念阿彌陀佛果地圓滿的功德,就是將阿彌陀佛果地功德作為自心的念頭,自心念頭就具足阿彌陀佛果地功德。故自心念阿彌陀佛時,自心就在作阿彌陀佛,自心就是阿彌陀佛,所以念佛功德無量無邊。所以,念佛能感諸佛菩薩護念,能感阿彌陀佛光明攝受,能提高往生品位,能消除罪障,能增長善根,能增長福德,能增長智慧等等。明次理者,無不精進念佛。
2.要老實念佛。若念佛時,注重誠敬、專勤、攝心、持戒,即是老實念佛。
一是誠敬。就是念佛時,對阿彌陀佛以大悲慈父如在眼前看,內心要真誠,言行要恭敬。印光大師說:“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
二是專勤。專就是念佛不夾雜,如《無量壽經》指出要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不要像覺明妙行菩薩批評的那樣:“大凡修淨土人,最忌是夾雜。何謂夾雜?又諷經,又持咒,又做會,又好說些沒要緊的禅,又要談些吉凶禍福、見神見鬼的話,卻是夾雜也。既夾雜,則心不專一,心不專一,則見佛往生難矣。”勤就是念佛不間斷。善導大師說:“念念相續,畢命為期,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相應故,不違佛教故,順佛語故。”對我們在家居士來說,只要做到堅持早晚課念佛,平時走路和做不動腦的事能盡量做到心裡想佛、憶佛,日常生活中把見色聞聲盡量轉變成念阿彌陀佛名號,再加之參加一些念佛七就行了。
三是攝心。念佛時要按印光大師教導,當用攝心念法。即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攝於佛號。攝心念佛,關健在耳聽。不論出聲與不出聲,只要耳聽得清楚自己念佛的聲相,則佛號在心中,說明已將心攝住。反之,則是有口無心。
四是持戒。凡入佛門,先要皈依,同時受五戒。戒是佛門的規矩,也是學佛修行的基礎。念佛人要使自己的身、口、意與佛號功德相應,就要不斷改正自己的不良習氣。要起好心,說好話,作好事,做好人,為其他未學佛的人做個好榜樣。
淨宗持名念佛法門也是心地法門。深信切願是心地上的認識功夫;誠敬、專勤、攝心、持戒念佛,則是心地上的實踐功夫。所以我們念佛人一定要在心地上用功,只要做到深信、切願、老實念佛,往生的三資糧具足,臨壽終時,必定感得阿彌陀佛履行大願,慈悲接引救度,往生極樂無疑無慮。
第四,因果規律為念佛人必定往生作了保證
《無量壽經》說: “天地之間,五道分明……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從這段經文可知:因果感(報)應即是種什麼因,必定得什麼果;自種因,自受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善因得樂果,種惡因得苦果。亦如佛教三世因果所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眾生因果感應規律的具體情況是:宇宙中除佛已圓證無念之心外,九法界眾生凡有心在,不能無念,凡起一念,必為一受生之因,必得十法界之果。若心念上品十善法,是心即念天法界,則感天道果;若心念五戒法,是心即念人法界,則感人道果;若心念戒善,兼懷嗔慢勝負心,是心即念修羅法界,則感修羅果;若以緩軟心念下品十惡法,即念畜生法界,則感畜生果;若以緩急心念中品十惡法,是心即念餓鬼法界,則感餓鬼果;若以猛熾心念上品十惡法,是心即念地獄法界,則感地獄果;若以人無我心念苦集滅道四谛法,是心即念聲聞法界,則感聲聞果;若以人無我心念十二緣起法,是心即念緣覺法界,則感辟支佛果;若以菩提心念六度萬行法,是心即念菩薩法界,則感菩薩果;若以深信切願心念阿彌陀佛名號,是心即念阿彌陀佛法界,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大願慈悲接引往生,一生圓滿成佛。同時,依報隨著正報轉。十法界中,有哪種正報身,必定現相應的依報土。正報丑陋惡劣,則依報丑陋惡劣;正報美好清淨,則依報美好清淨。
因果規律是佛教兩大規律(因果律、無我律)之一,它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不以人的意志而改變,是永不變異的自然法則。佛出世如是,佛不出世亦如是。因果感應絲毫不差,心念(緣、想)什麼,就是種什麼因,必得什麼果。因和果之間,自然有一種無形的牽引力量。淨宗信願念佛就是種往生極樂的內因,臨命終時,感得阿彌陀佛大願慈悲接引為增上緣(外緣),因緣和合,二力具足,必得往生極樂之果。又念佛人往生極樂,見佛聞法,稱名念佛為內因,阿彌陀佛講經說法,佛力加持為增上緣,如此因緣和合,二力具足,必得一生成佛之果。所以,因果感應規律是信願念佛人必定往生極樂的保證。
第五.臨終助念為念佛人必定往生加了保險
念佛人一定要正確對待死亡。首先,要知道人生無常,有生必有死;其次,要知道念佛人的死,並不是真死,而是世壽將盡前,活著(未斷氣)時,由大悲慈父阿彌陀佛接引,回到極樂故鄉;其三,要知道念佛人的死,是去舊換新,提升生命層次,新的偉大生命的起點。若已決定深信今生必定往生,則在壽終前,無所畏懼,安排好後事,自在念佛,祈求阿彌陀佛接引往生。若善友及子孫助念,則對往生更增加了一道保險。因此,在臨終時,一定要遵循印光大師所說的臨終三要:
(一)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開導主要從信願行三個方面著手。要深信阿彌陀佛的大願,信願念佛必定往生,千萬不要懷疑;要厭離娑婆,願生極樂,成佛度生;要一心念佛,求阿彌陀佛接引往生。並舉《觀經》下品往生的例證,使之堅定往生的信心。
(二)換班念佛以助淨念。念佛人平時要廣結善緣,生前幫他人助念,臨終也得他人助念;幫人助念就是助人成佛,也是為自己培福田、增善根。善友及子孫助念時應分為三班,第一班出聲,二、三班默念,念一小時,二班出聲,一、三班默念,這樣輪流遞轉。病人可隨念,或攝心聽。三班佛聲不斷,先念六字,後念四字,聲音高低快慢適中。若病人將斷氣時,則三班同時念。斷氣後再分三班念若干小時。
(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病人臨終,斷不可洗澡、換衣、移寢。任他如何坐臥,不要稍有移動,不要時時觸摸,也不要對他生悲痛相,甚至哭泣。因為此時身不自主,一動則手足身體均受拗折扭裂之痛。痛則嗔心生,念佛便停,則隨嗔心去,多墮毒類。若見悲痛哭泣,情愛心生,念佛便停,則隨情愛心去,不得解脫。
上述可見,信願念佛人有阿彌陀佛打了保票,有已往生者作了鐵證,自己信願念佛備足了往生資糧,又有因果感應規律作保證,還有臨終助念加了保險,理當堅信今生必定往生、無疑無慮啊!
:居士文章 :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