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佛陀學習慰問病者的技巧:臨終關懷所應注意的事項
文/普 慧
人人難免一死,我們周遭的親人朋友也難免一死,日常生活中自己或別人往往難免會遭遇病重而面對死亡。臨終關懷因此而被提倡,被實行,期望人人守望相助,今日我送別人一程,他日別人助我一臂之力,坦然赴歸程!
那麽,臨終關懷應該注意甚麼事項呢?既然學佛,以佛為師,就讓我們從佛陀那兒來尋求答案吧!
《增壹阿含經》第四十卷第七經記載了一段佛陀親自前往「瞻病」的經過。實際上,作為眾生導師的佛陀無時無刻不在教化眾生,善用種種機會教育眾生,開示熄滅苦惱之解脫道;這一次的探病也不例外,詳讀經文,此次探望病人的經過即是佛陀對面臨死亡的病者進行「臨終關懷」的親自示范。
佛教中的臨終關懷一般稱之為「臨終助念」,因為特別是在漢傳佛教中,誦念佛號幾乎是臨終關懷中不可少的主要項目,也許有些好奇者會問:佛世時的佛教徒們是否也在面對病苦、面臨死亡的一刻稱念佛名呢?
此經一開端便說明:「……爾時,羅閱城中有一比丘,身遇疾病,至為困悴:臥大小便,不能自起止,亦無比丘往瞻視者。晝夜稱佛名號。『雲何世尊獨不見愍?』」這位比丘病得非常嚴重,行動不自如,躺在床上大小便,又沒有其他比丘來探望、照顧他,只能晝夜稱念佛的名號,心裡想著:「為何不見佛陀來哀愍我、關懷我?」
顯然,稱念佛名,心心向往、祈求佛陀的護助、加持,期待來自佛陀的法音開示、接引,是無力自證解脫者遭逢病苦,面臨死亡時緊緊系念的緊要「救命索」。今日生在無佛時代的我們,若是心中確實有佛 —— 有佛的形像,有佛所說法的印象,加上對佛的信心,緊緊依靠佛陀「法力」的護助接引,又或是確實能夠相信「西方有佛,號阿彌陀」(或於所求生淨土主持教化之佛陀),全心憶念,追隨教誨,堅定不移,當然能夠得到感應道交,獲得源於諸佛的加持力,解脫死苦,得生淨土!
且說世尊聽聞此位病比丘之「稱怨」後,率領眾比丘前往探視,進行了一次效果顯著,「成功」的佛教臨終關懷。讓我們緊跟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腳步,學習如何為病人開示及助念?
首先,是對病人身體所受病苦的感同身受及細心體諒,經文記述:「爾時,病比丘遙見世尊來,即欲從座起而不能自轉搖。是時,如來到彼比丘所,而告之曰:『止!止!比丘,勿自動轉,吾自有坐具,足得坐耳。』」病比丘想起身歡迎前來探病的一行人,佛陀趕緊勸止他說:「不必!不必!您好好休息,我自己來,瞧!這個座位真好,我坐得很舒服、很自在呢!」
從佛陀身上我們學習到:不要增加病人(或/及家屬)的負擔,要體諒他們的苦已經夠多了,語氣要溫和體貼,我們是去分擔、解除對方的苦惱,不要動不動就要搬這搬那:又是佛像、又是燈台,東搬西擺的,盡搞一些形式化而又會造成病人不安、家屬忙碌不堪的「儀式」,甚至還譏諷對方「很執著」,開口閉口叫別人「要放下」、「不准哭」……用意雖然可能是好的,但是設身處地想想:放下,是用口隨便講講就可做到的嗎?面對生離死別,有所傷感不捨,難道不是任何一個正常有人性者都會有的情緒嗎?這難道不正是人類的善良面、光明面?佛法不正是在世間善法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嗎?無論如何,設身處地去為對方「分憂」,而不是「添憂」是很重要的。
接下來,佛陀與病人之間展開了一段談話:
是時,佛告病比丘曰:「汝今患苦有損不至增乎?」
比丘對曰:「弟子患苦遂增不損,極為少賴。」
(佛陀慰問病人的感受,病比丘陳述病情,訴苦。)
佛告比丘:「瞻病人今為所在?何人來相瞻視?」
比丘白佛言:「今遇此病無人相瞻視也!」
(佛陀通過觀察,了解病人情形,再借由真誠的慰問和談話,逐步讓病人通過「訴苦」舒解心中悒悶,同時善巧引導病人自己進入省察因果的狀態 —— 請再看下一段:)
佛告比丘:「汝昔日未病之時,頗往問訊病人乎?」(佛陀以閒話家常中似乎「很自然」的「提問」方式來引導病人自我省察,了解自己今日之果乃是源於昨日之因,消除其憤憤不滿的情緒;並且,確認「因果」之真實定律。這一點對於病比丘後來得以隨著佛陀的說法開示而得到解脫奠下了基礎,關系重大。但是佛陀卻以溫和、自然,完全照顧病人感受,在循序漸進,全無壓力的情況下,讓病人自己「證知」了因果的真實性,對佛法也有自己本身的親切體認,成為自己的「經驗」,而並非「佛理知識」。)
比丘白佛言:「不往問訊諸病人。」(病人回憶往事,自我反省,終於釋懷,怨天尤人的焦躁情緒終於得到了平靜!)
佛告比丘:「汝今無有善利於正法中,所以然者,皆由不往瞻視病故也……」(佛陀察言觀色,知道時機恰當,於是直接告訴他:「因為你以前不曾探望照顧過其他患病比丘,此時也就沒有別人前來照顧你啊!」以被尊重、被信任及被期待的「老師」身份,以「點明」的方式幫助他確認、肯定事實:「如是因,如是果!」)
然後,「……如來手執掃篲除去污泥,更施設坐具,復與浣衣裳……扶病比丘令坐,淨水沐浴…手自授食」:佛陀親自為他清除不淨物,敷坐具,洗衣裳,為他洗澡,還給他端飯喂食。當然,今天我們到病人家進行臨終關懷,對方多數已有家屬或專業護士、傭人等照顧,然而我們可以向佛陀學習的,是「無微不至地關懷,誠心誠意地照護」。由此我們也得到一個啟示,如果臨終關懷由家屬親自來做的話,會更理想。至少,也必須盡量得到家人全力的配合。畢竟,親人面臨死亡,與自己即將永別,就讓我們陪伴著他,牽著他的手,一起來認真學佛,覺悟人生,為他盡最後的「效勞」和關懷,也可以趁機彌補今生曾經錯過、辜負的情義,讓我們將今生難得為眷屬的深情厚愛凝聚成一股無比的動力,去超越死亡的威脅,彼此皆自在!
同時,從上述佛陀親身為病人服務的敘述中,我們也認識到:佛陀理解病人在上述談話後需要休息,思緒也需要沉澱,以便以更平靜的心情去聽受後面的教法。最重要的是:佛法並非玄談,肚子餓需要食物果腹,病人需要清潔、衛生的環境,更需要清楚表現出來的關懷,去讓他在絕望中看見一絲曙光,來更確切地深信:佛陀真的是關心他,是一位可以被完全信賴的救援者。在教育(開示佛法)的過程中,教導者真實的履踐,以及對被教育者的完全無私真誠關懷,對於被教育者的是否能夠打開心門,去接受教誨和引導?關系重大。教育工作是否能夠完成,教育效果是否能夠達到?完全建立在這一份無怨無悔,全心互信互愛的關系上!真誠,真誠最重要!去助念,就是去幫助人,我們要真心誠意,真的關懷這位臨終病人!否則叫甚麼「臨終關懷」?
接下來,佛陀詳細地為病人說明了生、老、病、死的苦處,說明了六道輪回中重復受苦,不知如何解脫束縛的無奈及百般折磨!最後說明了證得聖果,解脫諸苦的殊勝。整段說法非常精彩,對一些接觸佛教比較久的同修來說,可能乍看之下是「老生常談」,但若細細體會,再三玩味,其實蘊含法味無窮;畢竟,這是能令一位臨終修行人聞後證果的開示,而且,是世尊親口的開示!
「爾時,彼比丘聞如來教已,熟視尊顏,即於座上得三明,漏盡意解。」就在佛陀親自為他鋪設的座位上,病比丘在聽聞佛陀的教法後「熟視尊顏」——細細端詳佛陀的相好,感受那份慈悲,領會那至高無上、潇灑自在游步於十方世界來去如如的解脫智慧!通過這份感性與理性的融合,經驗與「理解」的徹底交融,比丘證果了!
「三明」:《丁福保佛學大詞典》雲:「在佛曰三達;在羅漢曰三明。」三明分別為:一宿命明,二天眼明、三漏盡明,詳細請參閱佛學詞典。「漏盡意解」,依《丁福保佛學大詞典》注解為:「一切煩惱斷盡而心意解脫也。是為小乘阿羅漢之證果。《無量壽經》下曰:『八十萬比丘漏盡意解。』《維摩經》〈佛國品〉曰:『八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意解。』同注曰:『肇曰:漏盡者九十八結漏既盡故,意得解脫成阿羅漢也。』」
最後一段,也給我們現代人一段啟示:「熟視尊顏」,即詳細注視佛的相好,端詳佛的相貌 —— 即一尊塑造得好的,能反映經典中所說的佛的相好莊嚴,佛的慈悲安定和自在安祥的佛像,或是恭敬細細讀誦經典,去揣摩、觀想,感受那躍然紙上,如對目前與自己對面談心,親切無比的佛陀相貌,感受越深刻,得利越豐厚,若能時時刻刻萦繞心懷,在在處處無時或忘,如最親密之師友伴侶,永世緊緊相隨,其所得利益又與此位「熟視(世)尊(佛)顏」的病比丘有何差別呢?可聽說過:有人「對面相逢應不識」,卻有人隔世因緣還是緊緊相牽、影響深刻?
佛陀離開前,與這位現在已經證果的羅漢比丘還有最後一段談話,對我們也非常具有啟示:
佛告比丘:「汝以解病之原本乎 ?」
比丘白佛:「我以解病之原本;去離此生、老、病、死。皆是如來神力所加,以四等之心,覆護一切――無量無限不可稱計!身、口、意淨。」值得注意的是「皆是如來神力所加」一句,我們進行臨終關懷,為病人助念時常說的「佛力加持」不就是這一句嗎?「佛力加持」甚麼樣子,經文中明白顯示,值得再三誦讀!還有,末後一句「身、口、意淨」,我們常說:「心淨則國土淨」,身不淨、口不淨,心能淨嗎?身、口、意,原為一體,修行人當心口合一,身心一致,知行合一,否則作為「依報」的國土如何清淨?莫忘了如是因方能得如是果!「是時,世尊具足說法已,即從座起而去。」佛陀說法圓滿,達到了說法教育的效果和目的後,也就飄然而去。
經文的後半段敘述佛陀回到精捨後,集聚弟子,贊歎「瞻病」的功德,等如鼓勵、贊歎探慰病者,及進行臨終關懷,為病人及臨終者開示佛法,解脫憂悲苦惱的功德,並說出「其瞻病者瞻我無異」,愛護關懷病人及臨終者的功德與照顧、護持佛陀本身無異!本著人溺己溺的慈悲精神,遵行本師佛陀的教誨,在因緣具足時,佛教徒應當積極參與對臨終病人的幫助,在自己親友面臨病苦及死亡時,更應當盡力為他們助念及引導他們學習佛法,以熄滅對死亡的恐懼和痛苦。
就讓我們細細反思,再三吟詠、沉浸在佛陀的慈悲和智慧海中,去吸收其中光華,再好好反射、倒影在包括自己在內的一切苦難眾生身上,彼此共享佛光溫暖,皆共脫離苦海,得到清淨法樂,倘佯在佛國淨土的蓮花池旁,感受佛恩無限!
:居士文章 :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