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林:習氣重如何對治
問:胡老師您好,聽了您的感恩改過的報告很受感動,您確實是我學習的好榜樣。我所存在的問題是學佛近十年,佛學常識稍知一些,由於未能將老法師的教誨落實在生活中不得受用,貪瞋癡慢一點有沒有放下。聽了您的報告,知道要時時處處忏悔,但習氣太重,很難邁出第一步,啟請開示。 答:堅持,學一條做一條,學一句做一句,貪多嚼不爛,這是我的體會。我當時面對《弟子規》一百一十三件事,我一看我說乖乖,我沒有一件做到的,東滅西生,抓了入則孝,就出則悌出問題,抓了出則悌,就謹而信出問題,眉毛胡子一把抓。甭著急,要相信一即一切。比如說,我入則孝不行,爸爸、媽媽都不在了,舉例子,我爸爸媽媽還在。比如說我爸爸、媽媽不在了,那入則孝這個吹了,沒對象了。「兄弟睦,孝在中」,你還有兄弟,對吧?你不能死在字條裡頭,沒爸爸、媽媽,入則孝這塊,念《弟子規》這一節就繞過去了,那不行,「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那所有人的父親都是你父親,對吧?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典型的力量是無窮的。老人家推出劉素雲,人家不是說老人家一講經,今天來個張素雲,明天來個什麼李素雲。老和尚到今天說推薦念佛念得比較好的,我聽了這麼多年,跟老和尚學習就三個人,一個是咱們齊老菩薩、一個常慧法師、一個劉素雲,是不是?有意義。齊素萍是護法,護法的榜樣,念佛能念到這麼好。所有護持正法的人看到要慚愧。常慧,出家眾,對吧?他沒有再舉過第二個護法,念佛念得好的。第三個在家居士,沒權力、沒有金錢的劉素雲,不是嗎?出家、在家,護法,常慧法師是弘法。你看夠了,對吧? 所以我的體會,頭緒很多,就做一條,隨緣吧。比如說我在公司老板,我又不跟爸爸媽媽住在一起,入則孝可能執行起來難,那我不能放著班不上,回去給我爸按摩去,給我爸磕頭去,給我爸洗腳,那不行,對吧?但是我在單位,我有下級。「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我對待我的員工要像對待我妹妹一樣,對吧?「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我要跟員工發脾氣,我要想想別人要跟我發脾氣,願意不願意?你要不願意,你最好不能對待別人這樣,是吧?就從這作為突破口,為什麼?你真的落實這一條,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你知道什麼現象發生嗎?心清淨一塊;心清淨一塊,智慧透出一分;智慧透出一分,你的問題就解決一分;解決一分問題,你的心又清淨一塊;心又清淨一塊,智慧又透出一分,就和滾雪球似的愈滾愈大。所以《弟子規》一百一十三件事,相當於一百一十三個堡壘,不能全面進攻,與其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不要貪多,從一點做起,為什麼?《弟子規》是糖,糖的外邊有糖紙,明白嗎?你一定要集中優勢兵力,先把這糖紙打開,先舔一下,甜的是這個滋味,要嘗到法喜,知道不?嘗到法喜,你才有動力繼續干。 很多這些朋友學佛這麼多年,之所以動搖和猶豫不定,就是沒有嘗到法喜。你要真嘗到法味,你要真有喜悅,我告訴你,這些問題你都提不出來,你沒那功夫提這問題;能提出問題的人,就是沒有法喜的人,不知喜悅。為什麼不知喜悅?頭緒太多。抓一條做一條,做一條就給它做到底,反覆定在一條,我就是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我打電話,我也考慮這一條;我請人吃飯,我也考慮這一條;我請人出去玩,我也考慮這一條;我跟媽媽也是這一條,我跟同事也是這一條,我跟我的司機和秘書還是這一條,將加人先問己,別想那麼多。冠必正,鈕必結,扣子沒系好,沒關系。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你真做到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你願意看到一個人到你的房間來,不系鞋帶趿拉鞋嗎?你肯定不願意看到邋遢的人找你來,將加人先問己,你自然就會把鞋帶系好,你自然就會把衣服整好。誰不願意看見一個人尊重你,穿的干干淨淨、整整齊齊的。你願意你就得這樣做,這樣對待別人。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你剛要跟員工發脾氣,你想想你的兒子跟這員工歲數差不多,如果別人這樣對待你的兒子發脾氣,你胡小林什麼感受?己不欲即速已,你不能這樣對待別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所以我建議你,抓住《弟子規》的一條,咱們就比如說,就「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天天想這一句,天天落實這一句,落實落實著,「入則孝」就落實了,干著干著「出則悌」就落實了,弄著弄著「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就落實了。真的,就和那多米諾骨牌似的,就全倒了。 到點了,還有幾個問題沒給大家匯報完,還有幾分鐘是吧?謝謝。所以說《弟子規》我的學習經驗,寧其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就在那個宿捨或者寫字台上,寫一個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好嗎?
:佛教问答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