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念祖:無量壽經講座(26)(《大經解》講授)
無量壽經講座26(法藏因地第四品) "號曰法藏",這個名號。當年世饒王出家,這個法藏就是將來成就的阿彌陀佛。簡單說,不多說了,時間不多。 "修菩薩道,高才勇哲,與世超異,信解明記,悉皆第一。又有殊勝行願,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堅固不動。修行精進,無能逾者"念力,慧力,增上其心,增上,念慧有增進,堅固不動;" 修行精進,無能逾者。沒有人能比了,底下就是到世自在王前發願,這是修菩薩道以後。現在是阿彌陀佛,這時候已經出家了,法藏很突出,棄國捐王,行作沙門。 以後就打算這樣,教育處的安排考慮一下,一周一次是顯的密一點,尤其是冷天容易生病,但是我也願意出自內心的願意,多來供養一些。所以就想一次三節課。因為你跑一趟,汽車啊,你要花很多時間,動員很多,大家都要來。這樣嘛,變成兩周一次,一次三節課,不超過三節課,連著講,135分鐘,11:50不超過這個時間,大家都要願意,上廁所只管去,我們一口氣完成下來,我們也是看,能進行多久就是多久,佛力加被嘛!再把這一輪講下來這要看安排,這是我的設想。這一年大家共同研究一個大經,現在國外很多地方都在研究,而且他們發現就是講經的人不少,都是講什麼呢?講三昧,講法相。講淨土的很難得,找不著人,而大家都很需要,這是個形勢,我向大家報告一下。《無量壽經》大家不讀,沒有善本,現在大家都承認《無量壽經》。海外都大量的印。你們這完了以之後,馬上美國有個代表團來,他們組織了淨宗協會,華盛頓的佛教會,他的代表團來。他們就讀我這個譯本,他們每周念經,討論,討論完之後大家把剩下的問題都記下來。這次把問題寄來了,他們行程一個多禮拜,要來談清那些問題,所以這樣地方很多,不只一個地方。如加拿大,美國,新加坡,新加坡這個團叫青年團,也成立了淨宗協會,都在研究這個書,都在那讀,所以大家也是一種直接因緣嘛。一切事情不能離開直接因緣。我這裡向大家介紹一下,隨大家的意了,所以我們這個經也不考試,也不是要求每個人都成為淨土宗。但是有一個希望,每個人你聽完這個課之後,你不要去謗淨土宗。只有一個願,因為有謗法之罪,不可思議啊!你要謗淨土宗,就是謗法,就是謗佛。內心中最關心的法啊!因為十願必生是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如《觀經》,《觀經》中只是五逆都能往生,你怎麼不能啊!不行啊,忤逆是不但是忤逆,還有誹謗正法呀,比《觀經》重呀!《觀經》只是忤逆,只要念佛,他就往生了,最後他往生了。這個為什麼?《無量壽經》和《觀經》不一致,還是為這個誹謗正法,這個大家說的很對呀。因為如果兩個人一個是誹謗正法,沒有忤逆之惡,一個是有忤逆之惡,沒有誹謗法,這兩個人如果念佛到底哪個能往生呢?哪個不能往生呢?所以這個問題就是要問,問了之後這個想法對大家都有促動。五逆十惡不謗法,當然往生啦。《觀經》裡是個例子,你要是不五逆十惡,只是謗法,不能往生,只謗法沒有五逆十惡你不能往生。而且謗法之罪大劫的時候,這個世界都碎為塵,地獄也空了,這個時候地獄的眾生,都沒有了,也都出獄了,但是謗法的人不行,謗法的人給你換一個世界,那個世界沒封著,你到那裡去服刑法。到無間地獄,無間地獄,誹謗如來正法者。是不是你謗法,大家很輕率,看不起淨土宗,說什麼淨土宗距我很遠,還有種種,這些都屬於謗法。我這個目的,不是很高,而希望大家如果有發大心,這當然是十方諸佛都歡喜贊歎,至少希望大家聽了之後,從內心重視淨土法門,不但不謗法,重視淨土宗,就是這個希望。那麼明年再會,謝謝大家都來聽講,現已圓滿。 我們就是要講阿彌陀佛,他從國王,他學佛的過程,這個過程不是讓我們學歷史,出這個題目考你,法藏比丘成佛的經過。你都答對了,你得一百分,不是這個事,而是你要從這裡吸取阿彌陀佛是如何成功的,什麼樣的道路,我應當怎麼樣,我應當受到什麼樣的感動,而向阿彌陀佛學習啊。將來咱們也要成功,要成阿彌陀佛。同樣的大願,同樣的大佛,這才是學佛,所以佛學,是佛學院的一門課,大家不要忘了,在這個課程裡頭,我們真正要學到的。我不考試,不是從卷子裡頭看的見的,是看你們從讀書裡頭如何真正去學佛,這是成績,這是收獲,比分數有價值萬余倍。上次是補課,因為同時有很多位,還有趕不回來的,我們補課抓的很緊,一周一次,一次講三節,現在呢,因為我現在還要趕寫論文,明年在日本,佛協讓我代表去參加一個會,日本的會,交論文還是很忙,所以我們還是兩周一次,但是我們每次還是要多講一點,上三節課135分鐘,我們從第二節課講起,8:55講起,講到11:00,125分鐘,125分鐘比三節課稍微差10分鐘,但是11:00下課,咱們司機送我走,回來吃飯不妨礙。這樣大家都合適,所以這個期間我們一口氣下去,中間有事,大家有事可自由出入,不要受限制,下課時間可以自己掌握。可拖個一兩分鐘,找回一兩分鐘,基本上11:00,125分鐘,上次我們講了,三節課的情形,不過我們也能堅持,這次就這樣做了,這樣為了什麼呢?也就是希望我們能夠把這一本,我們在一塊的學習時間能夠盡量的長一點,上次學的不少,已經學到我這個書的181頁,我們這個正宗分,就是阿難看見佛放光,就問釋迦牟尼佛什麼緣故,佛就說,你這一問太殊勝了,功德無量,將來眾生都因為你這一問而得度啊。 這就開始講,過去有佛,名世間自在王如來,那時有個國王,這個地方我們重復一下,其實這個地方上次我們講過了,181頁,我們稍微從這接個頭,就不講了,就是世自在王如來那個時候有個大國主,名叫世饒王,這個世饒王名號見於漢譯,魏譯裡沒有,我們要會集這個意思,把譯本的精華之處會集在一起,世饒王就是阿彌陀佛的前身。因呀!因地啊,聞佛說法,歡喜開解。聞就是聽到世間自在王如來說法就歡喜,內心踴躍,所以說經典最後都是皆大歡喜。聞法都歡喜,而且還不是一般的話,還開解!所以我們研教的人,學教的人,不光去研究種種教,研究種種經典,這個突破叫大開圓解,開了圓解,不但開圓解而且大開圓解。這就不是在書本裡的學問,這麼一個范疇突破了,把心地上,經上看的都是指,你從這個指看到月亮,就開圓解了,都是圓融的,知道佛的真實義了,開解就是這個意思。大開圓解,參禅的人,需要悟,頓悟,證悟,三關已破,一關一關的破。念佛也可以,一是往生,一是現生也證,證念佛三昧,事一心,理一心,到了理一心,跟禅宗的開悟是一樣的,都是破無明。所以這個修持,都是自然有一個果實,能夠開解,開解什麼,都是開解你本來智慧德相,尋發就是隨機就發了。"發了無上真正道意。"真正道意就是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發菩提心啊!發心是關鍵,所以我們現在說修行的人,第一是出離心呀,這個出離心,不光是身出家,身出家當然這一步是比凡夫俗人強了,出離了。還要心出家,是慈悲心,普度呀。觀無是小乘,再進一步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就不好簡單地說了,發了無上真正道意,就是這些都發了,發了菩提心,行願菩提心,勝義菩提心,都發起了。"棄國捐王",所以國位不要了,王位也不要了,現在我們佛學院的學生就是因為想當方丈,念念不忘,本來學習很好,在班上,名為前例,現在神經失常,心沒有出家。棄國捐王,國位,王位都不要了。所以印光大師他不當方丈,他不是想作這些事情,一定是想當法師講經說法。升座天下聞名,弟子滿天下,這還恐怕都是世間的一些名利思想攙雜在裡頭,有弘法之心,有度眾生之心,但是還有世間的名譽地位,還互相攙雜在裡頭,那都不行呀!要貴於純呀。 "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所以法藏比丘的純,我們在下邊可以看出來,不但能捨棄國王之位不要了,他就出家,就是法藏。這法藏比丘怎麼樣呢?我們就到了182和183頁交界的地方。"修菩薩道,高才勇哲,與世超異,信解明記,悉皆第一,又有殊勝行願,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堅固不動,修行精進,無能逾者。"這就是國王出家以後他的心願和行動。修菩薩道,大乘法,大方等裡頭呵斥這些羅漢、聲聞焦芽敗種,是腐敗的種子,焦了的稻子出的芽。不能發起大乘心呀,不能進佛國土,普度眾生,所以法藏一出家,就不是一步一步的,先從小乘一步一步上升。他一修就是菩薩道,就是大乘。這個菩薩道而且是真正的一乘法,一乘法是最高了。法藏比丘就是如此嘛!"宋譯"本裡說的很詳細,說法藏所修的大乘第一,大乘嘛,菩薩乘就是大乘,而大乘第一,那就是一乘法,所以《法華》就是一切都要成佛,只是一乘法,三乘法是權說。就是說《法華》的時候五千弟子一直跟著釋迦牟尼佛聽法,到了這個法會上,五千人退席呀,這些人聽了那些法相,唯識,早就聽過了,《阿含部》早就聽過了,三論方等都聽過了,最後說法,還有五千人都已經培養成熟,還一起退席。這佛法我們要知道,無差別中還有差別,所以釋迦牟尼佛並沒有挽留他們。說你們退了也好嘛,不能勉強。勉強,能勉強一點,早就沒眾生了,要勉強咱們不都成佛了嘛?不能勉強,因為你本來也是佛,這是最平等之法,因為眾生平等,人人本來是佛,只有能夠讓你自己覺悟,自己走自己的路,自個來成佛,所以這大乘第一。因此法藏他就直驅一乘,所以如迦陵頻伽,雖然這個鳥,還沒有出蛋,這個鳥還在蛋裡頭,他叫的聲就超過一切鳥,所以法藏一出家,他就直驅一乘。 高才勇哲,才能啊,才智啊,能和智啊。哲是明知,咱們過去這有個負責人叫明哲法師。哲是明知,明知就是哲,高才勇哲。《淨影疏》咱們中國最古老的一部經注解,他說,才是才巧,才能,才德過人。才和德各一半,高才就是才德過於常人,成為高才。志強名勇,什麼叫做勇呀?他的志很強,這個強一個是強大,志是大志,一個是堅強,不為一切所動搖。咱們中國所說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YIN,這一切都不能動搖你,你才是有志之士,這個志是強,他說勇名為志,志很強。一個是很大,一個是很堅決,這叫作勇,不是善於和別人打架斗毆,那個不是,心明稱哲,心裡很明白,稱哲。這注解的含意都很深,所以我們常常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你就好像大海的水,大極了。你要取水隨著你用來取水的工具來定,能取多少,只是這麼大一個碗,我只能盛這一碗水,多一點也盛不來,不能勉強,是你的器所決定的。我們學法也是如此,看似種種,因為你的器所決定。心明稱哲,這個哲指什麼呢?指法藏比丘,心明。你也體會他心很明白,你也可體會他是明心呀,他是明知,明見他的本心呀,這是《淨影》的解釋。 高才勇哲,咱們中國就這兩個注解,一個是《淨影》,一個是嘉祥。嘉祥是三論宗的祖師,他的注解,所以我們把這些注解都會在一塊也都有好處。什麼叫高才,稱逸群之能,你這個能力,才能逸群,超於群眾。就好像你賽跑,你超過前邊的了,把這一群大伙都超過了,你跑到最前邊了,那你第一嘛,你得了金牌。超一群之能成為高才。什麼叫勇呀?勇就解釋很好,自勝,勝他,什麼叫勇是自勝,勝他,自勝怎麼講?自勝是勝過自己,戰勝自己,這叫勇。確實這真是個勇呀!這個自己是什麼?我勝過的對象是什麼?這個就是使我們輪回,使我們不能超脫,使我們迷的根本,就是個我。人人都有這個敵人在我們腦袋裡頭,可是把這個敵人當作自己最心愛的獨生子女,自己的兒子,這個愛護的倍至。因為釋迦牟尼佛給他說了一個很形像的說法,是認賊作子,我們每個人都在內心你所最寵愛的最什麼的,這個那當然就是你自己啦。我的見解不對,誰跟我這不一致,我就生氣,這個嬌寶寶誰也不能碰呀!有人批評了一句馬上就變色,恨他一輩子,那叫報復呀。這個是賊呀!那是認賊作子,由於認賊,那人修行就是煮沙做飯。這個《楞嚴》的話,你把沙煮著做飯,哪有那一天啊!自勝者,就是勝過了這個賊。所以《四十二章經》:"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最初翻譯的經他是選擇了精華,《四十二章經》這就是精華,你不要相信你的意思,你的意思不可信,所以一個懷抱成見的人,往往看到很多在學問上很有成就的人。有的人根本不能學佛。舉兩個人一個是傅仲相,傅仲相十八歲中翰林,在翰林考試中,第一名出來了就是狀元。十八歲中翰林那是在秀才、舉人、進士之上。一生有學,當過國務總理,當然了,不明白佛法。還有一個張國干,是我同學的父親,他是袁世凱的秘書長,當過教育總長,什麼代理國務總理,很有學問,解放後還把他請到北京來,他也不能信佛,那都晚年了,我再看看是什麼,還是不能信,這是一種。這些人都不能信,還有一種信了之後他走他研究學問這條路。慎勿信你的意呀,你要以佛的經上許許多多的教導來破除你自己的成見。有一位我給他臨別贈言,如果你把你自己的思想作個核心,你哪怕閱了全部大藏,你選擇一些有意義的話來加在你這個核心之上,來裝飾他,美化它,你不知道,你這個核心是癌細胞啊!所以我們要自勝、勝人。勝他,也不是我要超過他,而是說自己要克服自己內在的癌細胞,外邊我要勝過一切干擾,這是外邊來的要勝,這是勝他。所以貧賤、威武、富貴啊種種美色,黃金啊都屬於他,種種還有許多邪色、異端,我都能勝過。這是一種。第二種,我能幫助別人,也同樣的來破除這個我,走向菩提的道路,這是勝他,這個叫作勇。所以高才勇哲,這個勇字的解釋那就很深了,所以說法藏比丘,我們要學佛,這是法藏比丘學佛道路過程,這是我們的樣板。是不是,我們要善於學習樣板。如果我們把說在這個"自"絲毫不動保護他,誰要碰他一點兒我就跟他拚命,那你就走相反的道路,你不想勝過你自己,是不是。 "壞邪見之明,所以言哲。"他能破除邪見,他有智慧。所以這個見大家要知道,捨身容易,捨見難呀,所以我們做事一定要小心,不要形成一個邪見。你要把頭腦,髓給人都容易,你要把你心中的邪見捨去是非常之難呀!能夠把自己的邪見,都能給破壞了,不但不拿他當邪見,當主人,當發號施令,而且把邪見都破除了、消滅了,成以成為哲。高才勇哲這四個字咱們中國的兩種古譯,古的注解講的很深入。 "高才勇哲,與世超異"。 高才勇哲不是一般的勇哲,是以在世間超出來非常奇特。《會疏》是日本人的解釋。日本人的注說:"不常人所及"。這是日本的文化,"不常人所及",咱們就不習慣了,就是非常人所及,不是常人所能及的。白話文就懂了,不是常人所能及到的,所以說是超異,這是日本《會疏》的解釋。這個解釋我們引了三個,兩個日本人,一個中國人。《淨影》呢?他的解釋說:為什麼說與世超異呀,"此德孤出"所以叫與世超異,古德注經我們要知道,他一個字,一個字都甚深呀,若能讀古注的人,盡量讀古注,近人有好些人水平確實遠遠不及古人。就是這樣,此德孤出,孤是孤獨、孤單,此德孤出就是要理解這個"孤"字。我們用禅宗的話來理解,比較可以深入。臨濟,現在天下臨濟兒孫遍天下,現在廟裡出家人都成為臨濟的後代,就是臨濟僧。臨濟的話"此德孤出",他講這個孤出,他說四個字"孤明歷歷",聰明的明,他的孤明歷歷說是什麼,這是人的本心,人的本心,我們修持應該如何呢?就是保持著人的自信,是孤明歷歷。孤是什麼都沒有了,只是明,又稱為孤明,這裡邊無所住,什麼都沒有了,孤呀!生其心還是明呀!孤明歷歷,一個是清清楚楚,歷歷,歷歷分明。是禅宗開悟,了了見,無所見,無所見了了見,歷歷分明。歷歷分明的那個歷,不是日歷的歷,一個是這樣的解釋。一個是相續,所以到了禅宗出關和重關的境界。孤明歷歷,此德孤出,他稱贊,所以說他是與世超異呢!為什麼說世間超異呢?因為他是能夠達到孤。這個德,什麼德,是孤明歷歷的德。底下把這個世字講一講。大家說好你同意我這個講法了,我們故往深裡講啊!底下我們再把日本《合贊》裡邊說,也就更清楚了。同意這樣的解釋了,《合贊》他是日本人著作,所說這個地方也很不錯。他講"與世超異"所謂世者可能是說法藏這個時候的發心,底下就要發心了,已經是地上菩薩的地位,登地以前都叫世間,與世超異,這個世字,不是和世間的人比突出啊!他是和地前一切比,他超異啦。地前在登地以前都稱世間,登地的菩薩才稱出世間,所以《阿彌陀經》講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這個世間也是講的這個世間。不是說人難信,畜生難信,天難信,阿羅漢、緣覺,地前的菩薩都難信,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大家對於淨土經之信,那是自然如此,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這個世間不是光是古人嗎?所以真正信淨土的人,都要知道自己,我這個肩頭很有責任,不要太低估了自己。一切世間難信的,我能信,難信能信。底下就要知道自己不是小器,是個大器,你很大的一器。還能舀出水來,你不辜負你這個器嘛。這麼來看這個地上,因此孤明歷歷,此德孤出,不要像一般講的。一般講就是他比一切世間都強呀!他很高才啊!他很勇猛精進啊,很明哲。就是很泛泛的帶過去了,這個地方就很深了,所以我們也不能滿足於泛泛的這種情況,就滿意呀。我們的修持也是要走這個道路,所以識心達本,這個沙門。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為沙門,有為法,你理解了,無為法不行了,你現在大家弄的都是有為法,要了解無為法,識心達本,才叫沙門;所以大家知道,不要把許多,同俗世間,世間有很多說法,是把咱佛教庸俗化了。我們要還他本來面目,不能把庸俗化了的東西,把他當作真容顏呀,所以就把高才勇哲,與世超異,就超過這個世間,為什麼要超過世間,為什麼超過,這個德孤出。這個德是什麼德,明哲,哲是心明,就是識心達本呀!在這方面呀。這是主要的,這個《合贊》他是一個疑問的話,就是不敢問肯定的。他也覺得法藏這個時候,應該是地上,但是他又不敢肯定為什麼呢?因為中國的《淨影疏》這個時候先作了一個結論,所以對於法藏當下這個時候,到底是一個什麼水平,過去是有爭論的。一種是像《淨影疏》所說的,《淨影疏》說是尋發無上心呀,發無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地前的世間行,是在登地以前。地前叫三賢位,先是十行、十住,住住有十個住位是十住,十行、十回向,這三個十是地前三賢,三賢的位子,到了十地,初地十地,地上,地前,雖然是賢,稱為內凡,在這裡稱為外凡。現在這個凡夫是外凡,不是出了家,你就不是凡夫,在這裡稱為外凡,現在這個凡夫是外凡,不是出了家,你就不是凡夫,深刻地說,你登了地前三賢才是內凡,三賢以下是外凡,是外凡。所以他說是這個時候法藏還是地前,地前三賢位子哪有如此的,底下後來就發四十八願。那才是地上的出世間行。他把這分成兩段,在日本譯集,望西,都是日本的注經,他們就屬於這一派,那麼至於中國的這個昙鸾大宗師啊,昙鸾淨土宗的,昙鸾、道綽、嘉祥,大家都知道,嘉祥是禅宗的祖師,善導,善導是淨土宗的祖師,日本對於善導最尊敬了。還有日本的《甄解》等等。不同,都不贊成這個說法,《甄解》就破《淨影》之說,說有前(此段)後(第五品),發心無有二,唯是一發心也,他說前後兩段。法藏都在發心,是有前有後,實在是說,他的心,他所發的心,沒有兩個是一個。在這個時候,法藏已經是地上菩薩了。《甄解》還說,龍樹大士認為初地,或為八地。這話意思,龍樹認為法藏或是初地,或是八地。在這之間不肯定。反正是地上,總之法藏是從果向因。我們講了很多,這是從果向因呀!到了果位,但是他還有度生的本願。他還示現菩薩的行來度眾生,這叫回果向因,因為在這個法會上,不但文殊普賢等等,這些菩薩,就釋迦牟尼佛也是從果向因。這些大菩薩也都是從果向因呀。而且我們又談到法會盛眾這都是直接專修,鹹尊普賢大士之德,都是從果向因。都是從果位示現,用這個地位來弘法利生呀!這個地方就是說:法藏當年也是從果向因。這個說法是有根據的。《法華壽量品》說,釋迦牟尼佛成佛以來,我們不要以為釋迦牟尼佛成佛剛剛兩千多年的一個說法,一個又說三千年前。現在流行的說法是二千五百多年前。看來三千年前說法還是有根據的。現在說二千五晨年前時髦一點,從中國那個時候,一接觸到,我們就把釋迦牟尼佛誕生時期我們就折算了。折算成中國的時間,推算是周代什麼什麼時候降生,中國的這個歷,這個年,是祖宗推算過來,一直沒有錯,一年也沒有錯過。那時的推算水平也是很高的,中間從來沒有錯過。因此這三千多年,比較可靠。這兩千五百多年怎麼來呢?時髦一點,是根據印度集結之後,就是那個貝葉上點的點,結集一處點上點。數那個點,把那個點數下來就是兩千五百多點,就是現在兩千五百多年。印度中間經過多少次變化,多少次戰爭。經過英國的統治。這個裡頭他能每年還去點點嗎?所以根據點點,或者還有貝葉上的種種的,數這個點來考證佛的時間,我們覺得還沒有像中國這個可靠呢。這順帶著說一說,實在不管是二千五百年還是三千年,就是在這個時間之內釋迦牟尼佛,才成佛。釋迦牟尼佛,實在是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之前就成佛了。釋迦牟尼佛,傳說,而且是久遠,久遠無量阿僧祗劫前,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當時做佛,都是大通智勝如來的王子。這裡大家讀《法華》就知道了。十六個王子,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都是弟兄。底下我們說了,阿彌陀佛是無所來,亦無所去,但是為了示現於眾生,作如是說,因此這樣從果向因,那法藏屬地上就很自然了。 再有"信解明記,悉皆第一。""信"是信受,奉行。我們信受呀。《大乘義章》說:"於三寶等淨信不疑名信。"我這個心很淨,很清淨,很干淨,我相信,沒有懷疑,這叫信。這是信的解釋,這個信很重要。晉譯《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信是道的根源,是功德之母,要得功德,那他的母親呢?就是信,信解。解是了解,開解等等。《華嚴》一部經講信、解、行、證,要有信解才有證,是不是。明記呢,記憶得很分明。悉皆第一呢。有兩個解釋,信解能力至高無上,誰都比不了,這叫第一。再有一個解釋,他所解的都是符合第一義谛。圓教的圓人,法法皆圓,沒有一個法不是圓頓法,圓人的法,法法皆圓,那麼法藏比丘所說的一切法都是第一,都是第一義谛。這兩個解釋,並不矛盾,同時進行,因為他所解都是第一義谛,所以人不能及。又有殊勝行願及念慧力,增上其心。這又是高才勇哲又是信解明記,悉皆第一。還有很多殊勝的"殊",很特殊啊。勝是超過,我們說超凡脫俗,稱為殊勝,希有啊,殊勝。"行願"指心願和真行。要從行願,菩提心這兩個連在一起說,行願是指一件事。原來是指一件現在我們把他分說開兩件事,更普遍化的一些,行是身行,這一點將來我們再把他改一改。願是心願,行是身行,這兩個互相資助,互相幫助。所以"菩提心論"又說"求菩提者,發菩提心,修菩提心"。發菩提心是心願,修菩提心就是行。所以我們要有願也要有行,這是信、願、行三資糧之一。此三者如鼎之三足,如照相機三條腿架著。照相機三條腿架著,一條腿不能缺,一缺就倒了。這信、願、行之中,阿彌陀佛號稱大願王,淨土法門就是靠阿彌陀佛一乘願海,阿彌陀佛,這個大願是海。為什麼說一乘願海,希望讓一切眾生都成佛啊!這是一乘法,一乘的願海。那麼淨土法門,也以信願持名為宗啊!這就看出願字,很重要。願者是自覺、覺他的關鍵。我們可以說這個願,一個願字他是從信來的。既然你肯發這個願,當然你願意辦起一件事,你相信這件事對你有好處,你就對他有信心,就願意去做。但你真願之後,你有行動呀!這個願字就反映你信心的果實,它必然要帶動你的行,所以這個願字就是關鍵啦。大願能生大力呀,所以我們要發願呀。大的願能夠產生大的力量,所以這個殊勝的宏願。願也能產生願力,所以他跟著念力和慧力一塊,都來作增上的因緣。增上信心呀,這是我們說的願。再者呢?什麼是願力呢?《淨影疏》說:"起行之願名為願力。"能夠帶動你的行動,這個願就叫願力了。《會疏》日本人著作說:願力是什麼呢?因為有四宏誓願,你就能夠莊嚴清淨佛的國土,建立佛的國土,成就眾生。因為是四宏誓願才有這個結果嘛!他才有這個力量嘛!這是願力,拿這個作為比方啦。現在呢?法藏菩薩有殊勝的願力,殊勝的宏願,殊勝的願力。因為沒人能趕的上的,他稱為大願之王。因為他還有念力,慧力。念力慧力是什麼呢?這是五力裡頭的,五力就是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五根就是這五樣事情,信、精進、念、定、慧,這五樣是五根,它能產生力量。《智度論》《大智度論》說:五根增長,信呀,慧呀等等他增長了。因為我們修持他增長了。增長了,不為煩惱所壞。人間為世間,總是有煩惱呀。越來越退啊!進一退九啊。到了有念,有慧,有信,有定,煩惱不能動搖你了,這個就叫力,成了力就好啦。美國有一個老和尚來,他希望有人去,在美國缺少兩個助手,在大陸選了兩個年青的僧侶到了美國。到了美國之後,你不會說英語,你不會開汽車,你一點用都沒有,寸步難行。學英語學開車,這兩人也學會了,這兩人也不是和尚了。因為這是被環境所動沒有力。你要真的能夠不受這些煩惱,你才有力量,哪一件事,你真有信心,怎麼情形之下都不動搖。有些人奇異功能一來就新鮮呀,好奇啊。和尚廟裡,南方氣功呀,不相信自己啦。最近在深圳,嚴新表演,場場都失敗,嚴新也不出來了。這些事情往往一陣風來就動,這叫力。還有天魔外道不能阻壞,故名為力。實際這些奇異功能很多都是外道,看他能治病,看他很奇異,看他有特殊的就保持不住信念呀。力就很重要。再具體講,這個念力,慧力這兩件事非常重要,五種之中就拿這兩種為代表。所以有殊勝行願及念慧力。把念力單獨提出來,念力是什麼呢?靈峰大師說:"念根增長,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他說這個念根增長,能遮通別諸惑。他說出世的正念功德高、增長,他的力量能使他增長,這是念力,能破邪念,能使正念增長。慧力呢?能夠遮,遮是止,能夠止住,通別諸惑。通惑,是見思惑,這大乘小乘共同的,都有這個見思惑,要破這個見思惑。阿羅漢就是因為破見思惑,證為阿羅漢,成為漏盡。塵沙惑還不知道,還有天明惑,這是別惑,不是跟小乘共同的,這是別教,大乘所有別惑。慧就是能破這個共同的就是通,特殊的就是別,就是把這個見思、塵沙、無明,三種惑都可以止。不是根除,要根除就很難了。要止這些惑,慧光止惑,顯發無漏真智。無漏的智慧。這是慧的重要,這是慧,慧力。如是諸力在法藏比丘身上都很殊勝。
我們釋迦牟尼佛也是什麼都不要,他也不要我們一文錢,釋迦牟尼佛不要你一文大光錢,不至於找你要錢。和尚,廟裡的僧,廟乞,不代表如來,如來不要你一文錢,也不拉你一拉送票。所以說他棄國捐王,行作沙門。沙門,《四十二章經》雲:"辭親出家",親是難捨能捨。"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為沙門。"作為沙門要看看沙門的定義,什麼叫沙門,有一個人老跟我說:"我這一生老穿這衣服。"我說你老穿這衣服,不怕,最可怕的是袈裟下失卻人身,披著袈裟,你難得人身,丟掉了,再也沒有人身,這是最可怕的事情。所以要識心達本,識自本心,達自本性,要能夠解無為法,不是搞有為。我和通願法師第一次見面。我說可惜啊!明明是無為法,到很多人手中變成有為法。他回我一句,明明是無漏法,讓有些人變成有漏法。所以這就叫沙門。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