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佛教的根本教義


 2012/6/7    熱度:4609    下載DOC文檔    

聖嚴法師:佛教的根本教義

 

一、何謂根本教義

此所謂根本教義,顧名思義,乃是佛教教義的基礎或原則,佛陀悟道之前的印度,沒有這樣的思想,佛陀的悟道,便是開發了自有地球的人類歷史以來,從未發現過的真理,這個真理,便是說明宇宙人生的存在及其變遷的原理,明乎其中的道理之後,便可循著此一道理的軌跡,走向超脫的境界。

所以,當釋迦世尊成道之後,最初說出的教法,即是從其大覺智慧之中流露出來的根本教義。

但是,佛陀在世,一共度過了四十多年的傳道生涯,在此漫長的歲月之中,他遇到了各式各樣的個人和群眾,也經歷了好多文化背景和風俗語言並不相同的環境,為了適應各種不同的對象,便以種種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宣說他的教法。然而,宣說的角度和方式雖有不同,卻是為了同一個原則,站在同一個基礎,那便是佛陀的根本教義。

二、印度宗教的梵天和人類

在佛陀以前的印度宗教,認為宇宙萬物均系梵天所生,祭師階級的婆羅門,在優勢獨占的情形下,又將人類的產生分為四個等級:由梵天的頭上生出職業的宗教師婆羅門族,由肩上生出武士及王者階級的剎帝利族,由腿上生出農工及商業階級的吠捨族,由足上生出奴隸賤民階級的首陀羅族。此系出於四《吠陀》(Veda)中最早出現的《梨俱吠陀》(Rg-veda)所收的《原人歌》,這也就是說,人類,由於神的造作,有始以來就是不平等的;人類唯有畏神和敬神,並向神獻祭之外,不可能自行解決任何問題。尤其對於被征服的奴隸階級,稱為"一生族",他們沒有信奉宗教的權力,被置於神的眷顧之外,當他們死了之後,再沒有轉生的機會。至於其他三種階級,稱為"再生族",同在神的眷顧之下,尚有死後再生的權利。這種不平等的宗教思想,雖然指出了宇宙的起源和人間的現象,但卻無以證明它的真實性和合理性。

三、佛陀的教法--四聖谛

佛陀的教法如何呢?不用說,佛陀是經過了印度原有宗教思想的熏染,而再予以審察,開出了新鮮合理而偉大的智慧之花,那便是"四聖谛"(catvāārya-satyāni)--四種轉凡夫為聖人的真理。雖然,在這四條真理之中,沒有告訴我們宇宙的起源為何,但卻為我們解答了宇宙的存在以及人生的價值問題,更為我們說明了人生的歸向以及達到永恆目的的實踐方法。事實上,整個的宇宙,便是一個無限的存在,我們對於空間的大小和時間的長短,產生出分辨的認識,乃是由於我們在無限的存在之中,自我局限於有限的存在之故,假如擺脫時間和空間的范圍,當下便進入無限的存在,和整個的宇宙相等。

至於在此無限的宇宙之中,何以會產生了有限感覺的凡夫眾生?這是一個哲學問題。佛陀對此,沒有加以解釋,僅謂"法爾如是,"也就是說自然如此的。因為有了凡夫眾生,始有宇宙之存在的感受,故也可說,凡夫眾生並非來自宇宙的分裂,或所謂上帝的創造,乃是本來就有的,無法追究其起源的;因為宇宙本身沒有時空的界限,存在於宇宙中的凡夫眾生,亦無時空的起點可求,所謂起止和來往,僅是凡夫眾生的幻覺,不是宇宙本體的真相。所以釋迦世尊,不談宇宙和人生的創始,並且堅決否認上帝創造世界之說。佛陀只教我們如何從有限存在的凡夫眾生,轉變而成無限存在的大解脫者,凡夫眾生的憂悲苦惱和生死病死,均系由於對於種種細景的貪求、瞋拒、無智慧,故被幻景所左右,以致身陷於幻景的有限之中。由此可見,我們所感受的有限存在並非真實的存在,乃是虛幻的存在。佛陀的教法,便是指點我們循著一定的方法,從迷幻的有限之中走出來。具體地說,便是"苦、集、滅、道"的四聖谛法,現在,分別而又一貫地將之介紹如下。

四、苦聖谛是佛陀的本體論

苦聖谛,略名"苦谛"(duhkha-satya),上面已說到,觀宇宙本來是無限的存在,也無所謂有什麼宇宙本體的必要,若一涉及宇宙本體觀念,便不是無限,而是出於有限的要求了。比如說,宇宙的觀念,是從我人有了四方上下的方位和過去現在未來的過程之設想,才標立了宇宙這名詞的觀念,既有了方位和過程的假設,當然不是無限,而是落於時空范圍的有限了。

因此,佛陀為了說明此一時空范圍之形成的因素而宣說的苦聖谛,便是佛陀的宇宙本體論了。也就是說,以佛陀的智慧,所見的宇宙之形成,乃是由於凡夫眾生,對於如下的五種對象(五蘊)的執著,有此五種對象,構成自我的觀念,由於有了自我的意識作用,便引來了不自在、不滿足、不完整的感受;這些感受,便是苦惱。

五、五蘊

構成凡夫世間的工素者,名為五蘊或五陰(pancaskandha):

(一)色蘊(rūpa-skandha)--包括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以及反映自身而起感受作用的色、聲、香、味、觸的五境。這是構成自我觀念的物質要素,也即是自我存在的主觀的身體及客觀的環境。

(二)受蘊(vedanā-skandha)--此為對於五境的接觸所生起心理上的感受作用,即是當身體的五根(五種官能)和其所在環境中的事物,發生了感觸的心理活動。

(三)想蘊(sanjna-skandha)--此為由感觸而變成接受的心理活動,例如與順境接觸所感到的欣樂,與逆境接觸所感到的悲苦,即是心理學上的受取作用。

(四)行蘊(samskāra-skandha)--此為產生了苦樂感受的受取作用之後,接著生起的貪欲、瞋惡、或與不相關涉的其他心理活動。通常的情況,總是對於可悅的事物,起貪欲心;對於不可悅的哦,起瞋惡心,但是也有覺得無關痛癢的,或因甲境而想到乙境上去的。

(五)識蘊(Vijnānā-skandha)--為此更進一步,對於所接觸的境物,了別識知,即是意念或意識的活動,也即是心的主體。前面的受、想、行三蘊,是心體的現象,識蘊才是心的主宰。故也可將受、想、行的三蘊,稱心王所有之法,識蘊便是心王。凡夫眾生的生生死死,生來死去,死去生來的主體,便是這個被稱為識蘊的心王。一般人稱之為靈魂,但是,佛教不稱為靈魂,而稱為識,因為,識和一般人所說的靈魂觀念頗有不同,靈魂好像是固定不變的,所以普通人把人的生死比做搬家,從破了的老家搬進新建的家,屋子雖換了,住屋的人卻未變換。至於佛教所說的識蘊,乃是隨著各人的善惡行為,經常都在變化不已的,因為,人的善惡行為,不是讓什麼天曹地府的神明記在生死簿中,而是隨時積儲在各自的識蘊之中,再根據善惡的輕重類別,感受不同的生死果報。可見,以上五種構成凡夫眾生之自我存在的要素,乃是物質世間和精神世間的綜合,從這觀點來看佛陀,他既非唯物論者,也非唯心論者,而是心物各一論者。

六、宇宙是眾生所造成的

宇宙是從生活動的舞台,這是通俗的說法;若依佛陀的見地,宇宙是由眾生的活動而形成的。比如我們的家族、我們的社團、我們的國家,是由家族中的成員、社員、國民的全體活動而成立的。故可推知,我們的地球世界,是由於生到這個世界上來的一切眾生所共同完成的傑作,在地球尚未形成之先,一切將要來到地球上生活的眾生,便已在各種不同的世界,造作了感受地球世界之果報的業因。所以,地球世界是地球眾生共同活動的舞台,但在未到地球上活動之前,即已在其他世界,為了地球的形成而做了相同性質的活動。這些活動的本體,便是構成自我的五種要素,由此五種要素構成的自我,便是凡夫眾生。凡夫眾生的存在,便是生、老、病、死的周而復始地受苦,稱為"輪回生死",或名"流轉生死",因為隨著時間過程中的善惡行為,而來感受種種環境和生命的果報,升降不已,浮沉無定,所以喻作車輪的回旋,或波流的滾轉。人生一生之中的際遇,當然是苦樂相摻的,所以,僅從一截生命的片段上著眼,作為一個凡夫眾生,未必是絕對可哀的事,然從連貫的生死之流中,觀察凡夫眾生,那就不能不贊仰佛陀的教義了。因為,佛陀所說的苦谛,並非苦樂相對的苦,而是指出感覺此種苦樂存在的本身,便是苦果的報應。宇宙的存在,是為凡夫眾生的受苦,那麼,苦惱的起源又是什麼呢?

七、集聖谛和滅聖谛是佛陀的現象論

從宇宙的本體而變成宇宙的現象,便是眾生生死的起滅,佛陀以心物合一的五蘊,作為凡夫眾生世間的本體,又以什麼來說明宇宙的現象呢?前面已經表明,佛陀是以眾生為宇宙之中心的,有眾生始有宇宙,有宇宙即是有限,此一有限的本身就是宇宙的現象,現在所說的現象論,是指此一現象的產生和消滅而言。此一現象的產生,名為苦集谛(samu-daya-satya),這是伴著追求快樂和貪欲的滿足而來的種種渴望,使得我們從此生到來生,生了又死,死了再生。總括而言,乃是由於我們渴望快樂(欲愛),渴望生存(有愛),渴望無常(無有愛),故使我們永遠在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三界之中六道輪回。修了善業,生於天上和人間;作了惡業,便下墮地獄、餓鬼、畜生的三惡道中受生。只要一天不斷此一渴愛(tanhā)之心,就永遠都在集聚生死的苦因。要想不受苦果,唯有先從明白苦因著手,進而不造苦因,便可不受苦果了。

滅苦的真理,稱為苦滅谛(nirodha-satya),必須捨棄欲望,斷除欲望,離開欲望,不使欲望有其殘存的余地;破除了一切的欲望之後,渴愛之心亦可消滅了。也就是說,從所有的煩惱和善惡之中解脫出來,由生死的三界,進入寂滅的涅盤境界。此所謂寂滅的涅盤境界,不是永恆的死亡、也不是永恆的生存,而是不生不滅的,寂靜安穩的,自由自在的絕對的存在,無限的存在,無遠弗屆,無微不至,是沖破了時空界限的,超越了心物觀念的徹底存在和究竟存在。

八、十二因緣的生死觀

根據佛陀的悟境所見,形成生死循環的三世因果者,名為十二因緣,亦即是由於十二個環節的連鎖,便構成了連續生死之苦的起因,也可由此十二個環節的逐段逆轉,達到滅卻苦困、斷絕生死的目的。故在四聖谛的集谛和滅谛之中,要用十二因緣的道理來說明。

十二因緣,又名十二緣起(dvādasānga-pratītya-samutpāda),即是以十二個段落的因果關系,說明凡夫眾生的生死連續,所以稱為十二因緣。現在先將因緣,依其排列的次序,介紹如下:

(一)無明(avidyā)--此為迷之根本,可以稱作無知,即是貪欲、瞋恨、愚癡等的煩惱,故為迷惑於生死界中的根源。

(二)行(samskāra)--即是行業,是從無明產生的意識行為,是前世所造的善業和惡業。

(三)識(vijnāna)--即是由於過去世中的種種行為所積聚的業體,便是以此業體的本能,投入母胎的最初一念。

(四)名色(nāma-rūpa)--即是投入母胎之後,業體的心識(精神)和胎體的肉身(物質)相結合的狀態。

(五)六入(sad-āyatana)--即是在母胎中,逐漸形成胎兒的眼、耳、鼻、舌、身(五官四肢)、意等六種感覺器官,又可名為六根。因為一切善惡行了的造作和感受,均系由此六種官能為媒介,而達於心體,成為業因業種,或苦因苦種,所以,名為六入,意為諸業的六個入口。

(六)觸(sparsa)--此為我們於出胎之後,自我身心的六入(六根),和外在環境的六塵之間,發生了相對的接觸。所謂六塵,便是和六根相應的色、聲、香、味、觸、法,也就是我們這個身心所處的生活環境中的一切事物。

(七)受(vedanā)--即是由接觸外境而產生的領受苦或樂的感覺。

(八)愛(trsnā)--此為由於苦樂的感覺之後,所起欣樂厭苦,求樂避苦,並且貪於財、色、名、食、睡等五欲的心理活動。

(九)取(upādāna)--對於自己秘喜所貪的欲求的事物,生起執著不捨的心理。

(十)有(bhava)--愛和取,用是求取生存的欲望,正因為有此生存的欲望,便造下了種種惡行為的有漏(生死)之因,故將接受未來的生死果報。此所謂"有"便是指的生死因素、善惡行為的有漏之業。

(十一)生(jāti)--今生造了生死的業因,必將接受來生的再度出生的業果,那便是由色、受、想、行、識等五蘊所構成的身心,和此身心所處的環境。如前所說我們的身心是六根,身心所處的環境是六塵,同為五蘊的構成,同為所感受的業果報應。如果加以區分,眼、耳、鼻、識、身、意的六要,是主觀的身心,名為"正報";色(眼所接受的美丑、明暗等)、聲(耳所接受的一切音聲)、香(嗅覺所接受的一切氣味)、味(舌所接受的一切滋味)、觸(身體所接受的冷暖、粗細、軟硬、澀滑等)、法(心意所接受的一切學問、觀念、思想、方法)等客觀的環境,名為"依報"。此處所說的"業",和通常所用的"孽"字,頗有不同,請勿混淆誤解。佛教所稱的"業",是梵文"羯磨"(karma)的意譯,是善惡行為所留下的一種無形而有力的能,也許和近代科學家所說德語的Energie不同,它是行為的一種余勢,由於前一行的余勢,可以引出後一現象的發生。

(十二)老死(jarā-marana)--來生既然有了五蘊所成的身心,又將衰老而至死亡。

因此,佛陀用這十二因緣,說明了凡夫眾生在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之中,所有因果循環的流轉現象。此可用下面的表解,幫助我們,理解它的一個概念:

四十頁插圖

如果順著十二因緣的三世因果,周而復始地繼續下去,便是以集谛來說明苦谛的根由,眾生永遠是眾生,不會脫離苦的范圍。但是,佛陀之要指明苦谛的根由,目的乃在協助眾生,超越苦的范圍,所謂轉凡成聖,那便是接著要說的苦滅谛了。

九、十二因緣的解脫觀

苦滅谛,乃是逆著十二因緣的次第,比斷絕第十二因緣的老死,向上推轉,到了第一因緣的無明斷絕之時,即是超凡入聖的解脫境界及涅盤境界。也就是說,要想不"老"不"死",唯有設法不再出"生";要想不再出生,便不得造下"有"漏的生死之因;要想不造生死之因,對於貪戀的事物,便當立即放下求"取"和捨不得的心念;要想無取無求,唯有首先排除苦求樂的"愛"欲心;要想無愛欲心,便當不再領"受"苦樂的感覺;要想不受苦樂所動,當求六根清淨,不與六塵接"觸";要求六根不觸六塵,唯有不起"六入";六入是由"名色"所成,要求不起六入,便不宜求生投入母胎;投胎的主體是業"識",故應先破業識;業識是由前世"行"為的集聚而成,故當先勿造作有漏的善惡行為;所謂有漏(sā-srava),是指本著有我的意念,由身口所作的一切行為,不伭是為身心的私我,或為群體社會國家世界的公我,乃至是為宇宙全體的神我,均系有我有漏的生死業。為何有我的觀念存在呢?乃因眾生皆在"無明"的愚癡之中。何謂無明愚癡?即是沒有智慧,不能明察我們所處的五蘊世間,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暫時的、不實在的幻景,所以誤將眾生各自所造的身心乃至宇宙,當做"我"來維護與貪戀。如果能將此無明排除之後,便可修好解脫之船的漏洞,平安地航出生死的苦海了。如何排除無明,那是要靠修行八正道來完成的工作,也就是下面所要介紹的道谛之內容了。

十、道聖谛是佛陀的個修道論

道聖帝,簡稱道谛(mārga-satya),即是滅苦之道,或滅苦的方法,也就是佛陀所說修道方法,若能依此方法,切實遵行,便可升入聖境,是由凡夫眾生成為超脫自在的聖者之道,所以稱為道聖谛。

道谛的內容,含有八目,所以產品展銷中之謂八聖道分,或名八正道(āry-āstāngika-mārga),又譯作八支聖道及八正法等。現在分條敘述如次:

(一)正見(samysg-drsti)--徹底明白了四谛之理,即為正見。當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的"三法印",來鑒定見解的正確性。即是說,能夠理解我們所處的五蘊所在的身心世界和環境,確是虛幻無常的;既屬無常的幻景,自亦沒有真我的實體可求;徹見無常,實證無我,當下便是涅盤,便是寂靜(不動心)的聖境。唯有依據這樣的見地,來從事佛法的修行,才能真正地達到解脫的目的。

(二)正思惟(samyak-samkalpa)--又被譯作正志、正思、正分別等,即是正確地思惟四谛之理,基於正見的原則,勿使心中生起貪欲、瞋恚、害心等的活動。這是清淨意業的功夫。

(三)正語(samyag-vāc)--即是真語和實語,不妄語(謊言)、不兩舌(挑拔是非)、不惡口(粗言詈語)、不绮語(戲論YIN詞)。應當以善言勸勉,愛語安慰,直言教導。此為基於正見所做清淨口業的功夫。

(四)正業(samyak-karmānta)--又被譯作正行,即是端正品行,遠離一切的邪惡行為,是指基於正見而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除了已婚夫婦之外的一切男女的YIN事,均為邪YIN),不用一切興奮劑或麻醉物。此即是清淨身業的功夫。

(五)正命(samyag-ājīva)--清淨了身、口、意的三業,順從佛陀的教法,遠離五種(不正當的)被佛陀稱為以邪法活命的職業,例如詐現奇特、自稱功德、咒術占卜、大言壯語、彼此標榜等;亦即是以不正當的手段,謀取不法的利益,名為邪命。學佛的人,當以正常職業,取得生活的所需。

(六)正方便(samyag-vyāyāma)--又被譯為正精進或正治,即是努力於貪瞋無明等煩惱的對治,精進地邁向涅盤的聖道。故當發願:已生之惡使之速斷,未生之惡使之不起;已生之善使速增長,未起之善令之生起。

(七)正念(samyak-smrti)--系念正道,不起邪念;即是以不淨觀(asubhā-smrti)等方法,攝心制心,使之不受物境欲念所搖動。所謂"不淨觀",即是觀想此一身體,共有五種不淨:1、種子不淨(由父精母血所成故),2.住處不淨(胎中十月住於母體的屎尿之間故),3.自身不淨(此一身體是由地質、水分、熱能、空氣等四大所成故),4.自相不淨(身中常由眼、耳、口、鼻以及大小便道的九孔之中流洩穢物故),5.究竟不淨(此身死後必將腐爛化為膿血,乃至枯骨亦壞故)。觀想自身不淨,觀想他身不淨,便可息滅物欲之心,也可增進捨身為道之心。請注意,佛教所說的"四大",是指構成宇宙的四大物質元素,不要誤以不貪酒、色、財、氣,名為"四大皆空";耳鼻咽喉科以宇宙的物質元素,暫時幻現的身體,不是究竟的存在,所以稱為"四大皆空:

(八)正定(samyak-samādhi)--循著以上七個階段次第修行,正念的觀想完成,便可進入四禅八定,再加以無常無我、四大皆空的正確知見(即是空慧的觀照),便能進入無漏清淨的滅受想定,那即是解脫自在的境界,是不生不死的涅盤境界。所謂涅盤(nirvāna),曾被譯作滅度、寂滅、圓寂等,即是超越了一切煩惱苦痛的系縛,住於絕對自在的境域,那是不能用時間和空間來范圍的圓滿充實的存在。

十一、不苦不樂的中道

我們從以上所見,佛陀的修道論,既不主張享樂,也不主張苦行,乃是不苦不樂的中庸之道。實行起來,也不會感到困難,不用浪費金錢,也不一定要我們避開現實的生活,而是教導我們,就在現身所處的環境中,及時用功修行。著手之際,也不繁雜,只要能夠把握住一個原則,認明我們的身心和這身心所處的環境,都是無常的、無我的、暫有的、幻有的,便可漸漸地對名利得失的心念淡薄下來,對於求取解脫之心積極起來。然後再對日常生活、待人接物之間的存心,以及言行方面加以留意,寧可損己利他,不要損人利己;應以正當的職業,為人間的社會,謀求幸福;盡可能地利用時間,多做自利利他的工作;為了洗煉我們的身心,應當多做一些使得物欲沉澱的功夫。這種功夫,上面僅僅列舉了一種不淨觀的方法,其實,正念所包含的方法很多,主要是尚有六種正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持戒(即在八正道中的身口意三業的清淨)、念布施(以財物布施貧窮,以佛法施化有緣的眾生)、念生於諸天的功德。

這兒須加解釋的,修行的方法很多,歸納起來,不出福慧二類。心中念念不忘地對於佛陀偉大人格的敬仰,對於佛陀所說教法的渴求,對於實踐佛陀教法者--僧人的見賢思齊,對於造作惡業的警惕,對於困苦眾生的盼望能予以救濟,對於以禅定力而生於諸天的向往。這六種系念的表現,均屬於福業,但此六念的功夫所行,便屬於慧業了;因為正念不斷地更進一步,便入禅定境界,定力即能產生智慧。

以佛陀的智慧所見,生天未必可喜,即使到了最高的非想非非想處天,仍未脫出生死的界限,故對於六念之中的念天功德,不可誤解成為僅僅希望求生天上,而是指的八正道中最後一個階段,盼由四禅八定的禅天過程,進入涅盤。

正念,主要是指心念,但是,晚近中國,以口仿佛、念經,也不為錯;由口業來幫助意業,當然更好。不過,如果僅用口念而疏忽了心念,那就捨本逐末了,如果僅是口中仿佛,而忽視了八正道的兼顧並重,更是錯上加錯了。事實上,凡是信心堅強、修行殷切的人,也必是位行解雙舉的佛教徒。

因為佛陀的教法,是要我們在不背棄現實生活和人類環境的原則下,努力於解脫道的修持;並以佛法的實踐,來導致個人生命的升華,促進人間社會的淨化。所以八正道的修行者,既能擺脫物欲之火的煎熬,也不必如苦行主義者們接受痛苦的折磨。

十二、佛法的中心思想

佛法,便是佛陀所說的教法,即是佛陀教我們用來自利利他的修行方法,以及解釋這個修行方法的原理,切勿誤解修行僅是出家人的事,也勿以為唯有吃素念佛或坐禅拜佛者是修行,這點可從上面的介紹之中得到理解。也正由於如上的介紹,使我們見到了佛法的一個梗概。這個梗概,便是"四聖谛法",在此四谛法中,又以五蘊法分析了宇宙人生的本體,五蘊法中包羅了構成主觀的六根和客觀的六塵,這個五蘊的世間,便是苦谛的內容。又用十二因緣,說明宇宙人生的現象,說明三世因果的循環,也說明了如何使此因果循環的現象消失。事物之間所發生的關系,名為因緣;先後之間所起的現象之關聯,名為因果。因緣思想和因果思想,是一體的兩種表征,乃是佛陀思想的獨特處,也是佛教中心思想的中心。佛陀即以此因緣與因果,宣說了集谛和滅谛。為了滅苦,便說了八正道,八正道乃是最平易近人的修行方法,也是最能適合人們接受的中庸之道。

當然,初接觸佛法的人,可能仍有不太明白的地方,此在佛陀悟道之初,即已有過如此的顧慮,結果還是被許多願意接受的人理解人,所以也發揚光大了。從五蘊的基礎上,發展成了"唯識法相"的哲學,從因緣生法的立場上,發展成了"般若性空"的實相論,從身口意三業清淨的立足點,完成了戒律的體系,從正念及正定的基本上,發達了禅觀的思想。包括佛教思想史上的小乘佛教,而至大乘佛教,其中心思想的源頭,皆不出職上所舉的四聖谛和八正道,所以把它稱為佛陀的根本教義,因為它是大乘、小乘,一切佛法的根本,故又被現代學者們稱為根本佛教。

(聖嚴法師:《佛學入門》)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