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之心是化解一切煩惱的妙藥
清心居主人:感恩之心是化解一切煩惱的妙藥 佛經上講末法時代,眾生的貪嗔癡煩惱很重,確實是這樣。現今這個時代科學很發達,物質生活越來越好,可是我們的煩惱卻越來越多,為什麼呢?因為對於物質享受的追求,使我們越來越自私,貪心越來越重,欲望卻始終無法滿足,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就開始不擇手段。這樣就與別人有了對立,有了沖突,於是對別人越來越冷漠,人與人之間只有利益,沒有情義、恩義、道義。得到了就生起歡喜貪愛執著之心,得不到就生起痛苦怨恨生氣之心,看見別人得到了就生起嫉妒毀謗嗔恨之心。使得我們的煩惱越來越深,每天都生活在煩惱的苦海之中無法自拔。
那要怎麼樣才能出離煩惱的苦海呢?像
“人的價值不在於他獲得了多少財富,而在於他奉獻了多少”,
“快樂不是因為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
“與人玫瑰,手有余香”,
“吃虧是福”......等
許多的諺語都告訴過我們應該怎樣去對待生活,可是我們在生活當中根本就用不上,那要怎麼樣才能真正的化解心中的煩惱?快樂無憂的生活呢?我在跟各位蓮友共修學習的過程中,我體會到對一切人生起感恩之心,就可以化解一切煩惱。尊敬的上淨下空老法師曾經說過:“天下沒有我不愛的人,天下沒有我恨的人,天下沒有我不能原諒的人。”用這句話做我們人生的座右銘,實在是太好了,我們現在的人就是愛太少了,恨太多了,寬恕容忍沒有了,所以煩惱就多了。老法師還教導我們要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
感激傷害你的人,
因為他磨煉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騙你的人,
因為他增進了你的見識。
感激鞭打的人,
因為他消除了你的業障。
感激遺棄你的人,
因為他教導了你應自立。
感激絆倒你的人,
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
感激斥責你的人,
因為他助長了你的定慧。
感激所有使你堅定成就的人!
如果我們能做到像老法師所教誨的這樣去生活,相信我們一定會很快樂,很幸福,很和諧,很美滿!關鍵是我們生不起對別人的感恩之心,總覺得別人對我沒有什麼恩情恩義。其實這是我們的心被我們的煩惱習氣障礙住了,在我們的回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裡面不是清楚的告訴我們要上報四重恩嗎?老法師在講經當中曾經講到:
講到“恩”,今天我們接受別人的恩惠,好像是應該的,感恩的念頭都生不起來,這怎麽得了!別人贈送、供養我們東西,許多人連“謝謝”這一聲都沒有,表面的敷衍都沒有,然後才想到這個社會怎麽不遭難!這是忘恩負義。忘恩負義之人,不會有好果報。
這裡面的“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頗引人深思,這使我們知道佛的教化有深刻的人間性。在《心地觀經》裡說:四重恩是:一、父母恩。二、眾生恩。三、國王恩(國土恩)。四、三寶恩(上師恩)。三途(三塗)就是三惡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苦有三苦、八苦(三途苦,八難苦)。何謂三苦?乃三界中一切眾生所受之苦也。一、苦苦——此乃欲界所受之苦(單指人間言)二、壞苦(壞是壞滅,苦乃迫惱之謂)三、行苦(行是遷流不息生死無常之意)
一、四重恩
四重恩是:父母恩、眾生恩、國土恩、三寶恩:
1、父母恩:
一個人來到世間為人,首先是父母之恩。十月懷胎,生養哺育,才能長大成人。養子方知父母慈。到了一定的時候,自會領悟其中的含義。報父母恩,有了這種意念才有和睦的家庭,慈祥的父母,孝順的兒孫。
2、眾生恩:
雲何念眾生恩?謂我與眾生,從曠劫來,世世生生,互為父母,彼此有恩。今雖隔世昏迷,互不相識,以理推之,豈無報效?《勸發菩提心文》說:“我與一切眾生,無始以來互為眷屬、父母、六親、乃至師友。而彼眾生常為我身作大饒益,或順我志,令我歡喜;或逆我志,令發道意;又能示現一切極苦相貌,令我驚覺,不生貪著,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故眾生恩德亦復無量,不可言說。”尤其是“上報”這兩字應該記住,修行者若把自己擺在眾生之上,只能“下化”,不能“上報”,就扭曲了佛的教化,因為若無眾生護持,不要說修菩提大道,我們連活著都十分艱難呀!真是令人動容的見地!我時常驚醒自己:面對眾生,要牢牢記住“上報”兩個字。
作為一個社會的人來說,衣食住行無不來自眾生之恩,每個人的勞動都是為了對眾生的報答。報眾生恩,有了這種意念才有人與人的平等關系,互相尊重,互相照顧,建設文明的社會。
3、國土恩(國王恩):
報國土恩。我們賴以生存的國土是無私的,山川,水土,糧食,礦藏,傳統都是國土對人們的奉獻。使國土莊嚴是我們報恩的職責,也是我們為後輩應盡的義務。
4、三寶恩(上師恩):
對佛教來說,佛、法、僧三寶使人們取得智慧,證得菩提,獲得解脫,是人們的上師。三寶之恩自不能忘!
佛法僧三寶是佛教徒認為最重要的,但經典裡卻把父母、眾生、國王放在三寶之前,可知一個人如果不能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眾生的護持之恩、國家的安定之恩,那麼這個人說他竟能報答三寶之恩就很難真實了。
一個人明白了做任何事無不是為了報恩,那就真正地、自覺地認識到了自身的價值、位置及生活的目的。
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我每天上百次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依靠別人(包括活著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勞動,我必須以同樣份量來報償我領受了和至今還在領受著的東西。我強烈的向往著儉樸的生活,並且常為感覺自己占有了同胞們過多的勞動而難以忍受。”
三寶恩、國土恩、眾生恩、父母恩。報恩無盡啊!
由此可知,忘恩負義的人不懂得做人的道理,果報決定在阿鼻地獄。知恩報恩是「行好事」的先決條件,這是“行好事”的大根大本。在佛法裡面,到什麽地位的菩薩才落實知恩報恩?《大智度論》說,知恩報恩是二地菩薩以上主修的課程,所以二地菩薩才真正落實了。回向偈只有八句,而“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就占了兩句,因為這兩樁事情要緊!古大德、諸佛菩薩、法身大士確實受人滴水之恩,必定湧泉為報,對於恩德念念不忘,所以我們尊稱他為佛菩薩,尊稱他為法身大士。
從老法師的這些教誨之中您是否明白了,我們在生活之中要以感恩之心來對待一切人事物呢?如果您能以感恩之心來對待生活,您就能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裡,您就能化解一切煩惱,您就一定能生活的幸福快樂!美滿和諧!阿彌陀佛!
清心居主人學修報告
:居士文章 :原创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