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捨之間的智慧


 2012/6/12    熱度:8540    下載DOC文檔    

清心居主人:取捨之間的智慧 

    生活就在取捨之間,取捨之間需要有智慧。取捨就是抉擇,人的一生有很多抉擇,包括重要的抉擇如學業、事業、婚姻等,小的如吃飯、買衣服等衣食住行瑣碎小事。小事抉擇錯誤,會帶來短暫的煩惱,大事抉擇錯誤就是終生的遺憾,或者終生痛苦,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就是抉擇的錯誤。諺語說:“男怕選錯行,女怕嫁錯郎”,就是教我們面對人生重大的抉擇要慎重。
    那麼如何才能讓我們的抉擇正確,沒有錯誤,沒有遺憾呢?這就需要有智慧,智慧來自於學習古聖先賢的教誨和佛法的教誨。聖人是生而知之,我們是凡人,凡人都是學而知之,人不學就不知道,不知義,不知禮,不知恥,就會因為無知而下錯抉擇,這就是不懂得取捨之間的智慧。有沒有簡單快速的能讓我們懂得取捨的智慧呢?有,只要我們把握住綱領,掌握住方向,就可以輕松的應對生活中的取捨去留等問題了。
    綱領就是隨順道的就取,違背道的就捨。那什麼是道呢?古聖雲「天無道不成天,地無道不成地,人無道何為人」。天有道日月星辰轉運,地有道四季分均,人有道人倫道德不虧可為人也。我們是人,所以我們就要行人道,何為人道?中國老祖宗教我們的五倫(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常(仁、義、禮、智、信),四維(禮、義、廉、恥),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這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古聖先賢的教誨,古人的典籍你去看,無論哪一個人的著書,都離不開這個原則。所以我們用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就把中國傳統文化自古至今全部概括了,沒有能超過其外的。這就是人的道,把這些做到,可名為人,做不到與禽獸無異。所以古人有“捨身取義,殺身成仁”之說,也就是輕生命重仁義,輕物質重精神。這是我們要取的。
那什麼是我們要捨的呢?什麼是違背道的呢?就是跟五倫、五常、四維、八德相反的,相違背的,自私自利,貪嗔癡慢,名聞利養,財色名食睡,特別的對於物質的享受,一定要懂得捨棄,捨就是放下,物質的享受足以讓我們墮落,知足才能常樂,不計較才能沒有煩惱。明白了這些綱領原則,掌握了大的方向,我們就不會跑偏了。生活中的處事待人接物,瑣碎小事如何把握呢?我們可以把握時時以仁為本,以慈為懷,處處為他人著想,不為自己謀私利,就可以了。
    有些同修說了,這些大道理誰都懂,可是就是生活中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呢?就是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的壞習氣在作怪作祟,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都是隨順自己的喜好在做取捨,而不是隨順道義取捨。怎麼樣才能做到隨順道義取捨呢?這就需要智慧了,智慧就是覺悟,覺悟從哪裡來的,從天天學習聖賢的教誨來的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古人雲:活到老,學到老,學不了。說到這裡您就應該知道,您每天必須要做的是什麼了吧?對,學習!一門深入,長時熏修,必有成就!如果您有興趣,可以每天晚上7點到9點半,加入到我們學習傳統文化和佛法的道場裡來,共修學習《弟子規》和《無量壽經》,阿彌陀佛!
                       清心居主人愚見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原创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