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辦“愛心食堂”素食,游客免費吃了16年


 2012/7/14    熱度:7103    下載DOC文檔    

退休老人辦“愛心食堂”素食,游客免費吃了16年   

 
    遂寧活躍著這麼一群退休老人,16年來,他們自備鍋碗瓢盆和柴、米、油、鹽、醬、醋、菜,到郊區風景點煮飯、做菜。凡是耍餓了的素食游客,均可前往他們創辦的“愛心食堂”免費就餐。
 

    16年過去了,煮飯的老人中已先後有10人去世,但“愛心食堂”一直在延續。 

    6老人創辦“愛心食堂” 

    1994年7月,遂寧陳女士等6個老人到廣德風景區游覽。中午12點過,一行人饑腸辘辘,准備在附近找個地方吃飯。 

    陳女士等人都是退休職工,多年來養成了吃素食的習慣。但在當時的景區周圍,很難找到一家素食餐館。他們只好忍著饑餓,回到家裡吃飯。 

    後來,了解到周邊喜歡吃素食的居民較多,陳女士提議:“我們干脆就在景區附近找一間房子,給喜歡素食的游客煮飯。”

    “好,我們都有退休工資,自備家伙給游客煮中午飯。”一拍即合,6位老人決定創辦“愛心食堂”,為素食游客免費服務。隨後,老人們自備鍋碗瓢盆和柴、米、油、鹽、菜,辦起了“愛心食堂”。

     陳女士等人發現,在農歷2月、6月、9月,遂寧各景點素食游客較多,於是,他們決定在每年的這3個月裡,每月開放“愛心食堂”19天,素食游客可以前往免費吃午餐。

     汶川大廚主動前來加盟

     “愛心食堂”開放後,名氣逐漸增大,食客也一天天增多。單靠陳女士等人的退休工資,顯然難以為繼。

     這時,一些好心人就向“愛心食堂”捐助一些米、菜、煤、植物油等。“愛心食堂”就這樣頑強地堅持了下來。 

    1997年,一位叫楊緒堯的汶川大廚加盟“愛心食堂”。他是某單位的廚師,退休後回到老家遂寧。 

   “煮了幾十年飯,退休後突然停下來,有點不適應!”1997年,楊緒堯獲悉“愛心食堂”的事情後,便拿著湯勺、菜刀前來加盟。

    楊緒堯紅案、白案不在話下,熱菜、涼菜信手拈來。 

    在大家的努力下,“愛心食堂”的烹饪技藝越來越高。 

    加盟“愛心食堂”的人多了,來就餐的人也越來越多,“最多的一天中午,擺了30桌,把我們忙慘了。”楊緒堯說。 

    “愛心食堂”後繼有人 

    “兒女們都很支持我們的做法,他們說我們在做好事。”楊緒堯說。 

    “愛心食堂”今年就滿16歲了。16年中,“愛心食堂”搬了好幾個地方(現在搬到了西山社區居委會樓上),但免費為素食游客服務的宗旨從來沒有改變。 

    一次,射洪幾十名素食老人包車到廣德景區旅游,然後到“愛心食堂”就餐。他們臨走時一定要留下飯錢,但“愛心食堂”的老人們堅決不收,為此雙方僵持了很久,最後“愛心食堂”的老人還是把錢塞進了射洪游客的車裡。 

    “16年來,在‘愛心食堂’煮飯的老人中,已有10人先後去世,最初的6名創辦者,現在只有3人健在,都已是七八十歲高齡了。”“愛心食堂”的創辦者之一陳女士說,他們不擔心後繼無人,因為不斷有老人加入煮飯的行列,現在還有一個51歲的“年輕人”加盟,“煮飯的隊伍已由最初的6人發展到10多人了,我們肯定會把‘愛心食堂’一直辦下去。” 

  文/圖 華西都市報 記者汪仁洪 2010-10-14

台灣學佛網首頁世间百态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