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師: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變的,也是我們自己心變的


 2012/7/26    熱度:4924    下載DOC文檔    

淨空法師: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變的,也是我們自己心變的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再看底下一段,「經雲以疑惑心者,以不能信了佛智,故生疑惑」,這確實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疑有四意。以下廣攝昙鸾、元曉、峻谛,並兼取憬興等諸師精意,簡化其文字而綜述之」。下面再看看昙鸾法師怎麼說的,元曉法師怎麼說的,元曉是韓國的,峻谛是日本的,再兼取憬興,憬興是中國的。你看看這些中外祖師大德他們對這五種智的解釋,不信五種智是怎麼回事情,來做個總結。「一者,不信不思議智,故疑但念阿彌陀佛,未必得生極樂。不知不思議智有大威力,非思量所能及,一切萬法無非自力他力,自攝他攝,千變萬化,無量無邊,安得以凡夫有礙之情識,疑彼如來無礙之妙法」。我們看這一段,不思議智。智慧廣大不可思議,為什麼?我們的思量、言語,議是議論、是言語,是有范圍的,是有限的,智慧是沒有限的。以有范圍的思量,第六意識,佛說了,第六意識能力是大,大到什麼程度?對外它能緣虛空法界,對內它能緣到阿賴耶,這麼大的范圍,其它的智沒有這麼大的能力。但是它緣不到自性,這就是它有限。我們凡夫,包括十法界,十法界以內的,沒有轉識成智,換句話說,我們都用第六意識,所以永遠不能見性。如果學佛了,對佛能夠生起信心,知道什麼?佛已經轉識成智,不再用妄心,八識是妄心,不是真心,他不用妄心,他用真心。真心沒有障礙,什麼障礙都突破了,妄心裡頭有障礙。我們從這個地方生了疑問,懷疑只是念阿彌陀佛未必得生淨土。這就是不知道阿彌陀佛不思議智的能量之大,能保證你往生。你不相信他,你帶著懷疑的心。念不念?還念,試試看。這樣的人就生邊地,生疑城。如果他不相信,也不念了,那就去不了,就得繼續搞輪回。對佛的智能,說佛有這麼大的智能,恐怕是假的,大概都是贊歎的,不是真的。這是什麼?善根不夠,會找這個麻煩。


  下面跟我們講道理。「一切萬法無非自力他力」,信則合,兩個力量就合起來,不信,這兩個力量就分散,自力是自己,他力是阿彌陀佛。一切萬法,自力是主,是真因,他力是助緣。阿彌陀佛建立極樂世界,如果與我們自己不相干,到那裡去真難。為什麼說我們到極樂世界是決定可以去?我們跟阿彌陀佛是一體,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心變的,也是我心變的,我心要不變極樂世界,我怎麼去?他變了,極樂世界在那裡,我的心沒有變,我不能去。我的心裡也變成極樂世界,這一結合,去了,這麼個道理,這不可以不知道。為什麼?自性只有一個,相有差別,性沒有差別。這個道理想通了,我們這個疑惑就化解了。我們兩個人相不一樣,性一樣。譬如我們看電視畫面,電視裡面很多人,我也在其中。畫面就是真心,我們每個人是妄心,妄心不一樣,真心一樣,都是一個屏幕所現的,你離開屏幕什麼都沒有。所以心現識變,極樂世界、我們娑婆世界,阿彌陀佛跟我,都是心現,一個心,識變呢?識不是一個。現在問題是,心是一個,識也是一個,我們這個識也是在那裡分別執著阿彌陀佛,執著極樂世界,那我們就合了。所以信就合,合一了,那怎麼不能去?不信那就隔離了。「自攝他攝」,《還源觀》三種周遍第三句所說的含容空有。我要攝取西方極樂世界,我要攝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攝受我,阿彌陀佛也攝受娑婆世界,這是自攝他攝。「千變萬化」是出生無盡,「無量無邊」是周遍法界,我們用《還源觀》上這三種周遍來看這個經文。「安得以凡夫有礙之情識」,這是講一般不相信的人,有懷疑的人,懷疑是他有障礙,「疑彼如來無礙之妙法」。礙從哪裡產生的?不信就是礙;誠信,障礙就沒有了。


  下面舉比喻來說,「豈知一面之鏡,能現萬像」。用鏡子,這一面鏡子能照見外面境界,遠近統統在裡頭。這面鏡子代表什麼?能容、能攝,顯示一切萬法無非自力他力。鏡子自力能把他力融入自力裡頭,自他不二。「千年積薪,一火燒盡」,你堆積這些柴火堆積了一千年,一把火燒干淨了。這個千年堆積柴火是什麼?罪業,無量劫來積的罪業。一把火是什麼?智慧光明,你覺悟了,一覺悟罪業就完全沒有了。不覺悟,這個罪就重,你要受;覺悟,罪就沒有了。為什麼?一切法都是空的,沒有一樣東西是真的。可是你要是迷,你要不覺,那個罪會產生罪報。其實罪報也不是真的,假的,就像作夢一樣,你在做惡夢,夢中你要受苦,無不是自作自受。下面總結,「故至心一念稱名」,這至心兩個字重要,不是有心無意,不是這個,至心是真誠心,真誠到極處,念一聲阿彌陀佛,「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臨終「十念必生又何足異」,那有什麼懷疑的?你就相信了。所以理一定要明了。不思議智就是成所作智。


  第二,「二者,不信不可稱智」,不可稱智就是妙觀察智。「不了佛智體絕對待」,對待就是對立,佛智裡頭沒有對立,這個一定要懂。我們今天轉不過來,對立沒有放下,有喜歡的、有討厭的,這就是對立。為什麼?不平等。佛智體絕對待,我們是佛,這釋迦牟尼佛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佛智體絕對待,這是我們自己本分的事情,為什麼我們不覺悟?為什麼我們還搞對立?「離過絕非」,沒有過也沒有非,為什麼?對立才有,不對立哪有過,哪有非?「昙鸾師曰:不可稱智者,言佛智絕稱謂(不可稱量),非相形待(不相對待)」,佛智不可思議,不可稱量,不相對待。「何以言之?法若是有,必應有知有之智。法若是無,亦應有知無之智」。有知道有的智慧,有知道無的智慧,法要真的有,法要真的無。「諸法離於有無」,這一切法非有非無,那怎麼辦?「故佛冥諸法,則智絕相待」。佛的方法高明,他怎麼冥?於一切法中不起心、不動念,這個時候智絕對待,也就是相對的這個念頭消失了。這個境界裡面,你能說得出一句話嗎?真叫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你能說出的是相對的,不是相對的你說不出。你能想象的是相對的,有能想、有所想,能所都沒有了,想象也沒有了,所以叫不可思不可議。


  「以知取佛,不曰知佛;以不知取佛,亦非知佛」。這兩句話說得好。我知道那是阿彌陀佛,給你講真話,你不知道佛;那不是阿彌陀佛,你也不知道佛。為什麼?你有分別、有執著,你心裡有有、有無,有非有、有非無,你有這些東西在。這是什麼?這是知識,不是智能。「以非知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以非非知非非不知取佛,亦非知佛。佛智離此四句」。「離此四句,即離百非,佛智離四句、絕百非,體離對待」。佛沒有相對的,也就是說真正轉第七識就沒有對立,對立就沒有了。對立沒有了,什麼境界?一體,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真的是一體,一體當中有相應、有感應。所以說不可稱智,這個智你沒辦法稱它。「智不可稱,故念佛功德亦不可稱也。念佛往生為不可稱智所成,於此有疑,名不了不可稱智」。所以真正學佛人,真正念佛人,真正求往生的人,一定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這放下,自性本具的般若就現前,本具的般若就是此地所講的五種智。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