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誠羅珠堪布:離四貪淺釋
一,總義 (一)概述 《離四貪》,是薩迦派五位祖師大德之一的根噶寧波十二歲時撰寫的一個修行竅訣。它不僅在薩迦派中非常著名,也受到藏傳佛教其他教派與漢傳佛教的高度重視。離四貪,即遠離四種貪心。其內容,濃縮了所有顯宗法門的教言,與宗喀巴大師的《三主要道》、法王如意寶的《勝利道歌》的意趣基本一致。 (二)《離四貪》與《三主要道》的差別 《離四貪》與《三主要道》有什麼差別呢?宗喀巴大師的《三主要道》,是從肯定的角度來論述的,比如:出離心是什麼?菩提心是什麼?什麼叫空性見等等;《離四貪》教言,則是從否定的角度來論述的,比如:什麼不是出離心?什麼不是菩提心?什麼不是空性見等等,二者之間的差別,只是視角的轉換而已。 (三)學習《離四貪》的必要性 很多人常問:修外加行、內加行或菩提心要修多長時間?什麼時候算是修完了?通過學習《離四貪》教言,就不需要問別人,自己衡量對照,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什麼時候算是修完了出離心或菩提心,還需不需要繼續修等問題,所以,學習《離四貪》很重要。 (四)《離四貪》的來歷 根噶寧波是名副其實的觀世音菩薩化身,不同於現在很多所謂的化身、轉世等等。他的父親,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修行人、瑜伽士。 在根噶寧波十一歲的時候,父親圓寂了。母親告訴他:你現在還很小,管理不了這個寺院,應該先去學習佛法。瓦日譯師是你父親生前的好友,他不僅是翻譯佛經的成就者,而且修行等各方面都很棒,你應該先到他那裡去學習。於是,他便隨同母親一起去拜見瓦日譯師。瓦日譯師告訴他說:學習需要智慧,智慧本尊是文殊菩薩。在聞思之前,要先修文殊菩薩。隨後給他灌了文殊菩薩的頂,傳授了一些文殊菩薩的修法,並讓他去修持。 在他修行的六個月中,時而看到一個白色的人,時而看到一個很大的白色獅子來騷擾他的修行。他將此事禀告上師,上師說:這是一個護法在干擾,是他命中的障礙,應該先暫時把文殊菩薩的修法停一停,修一修不動佛的修法。在灌頂、傳法之後,他開始修不動佛的修法。修了一段時間以後,以前在修行過程中看到的大獅子、白色的人等現象都消失了,修行恢復到比較正常的狀態。就這樣繼續修了六個月後,有一天,他在禅定中真實地見到了文殊菩薩(就像法王如意寶在五台山修行時見到文殊菩薩一樣。以前的高僧大德及修行非常好的人,都會見到自己所修的本尊,在本尊座前得到一些共同和不共同的成就)。文殊菩薩給他傳了《離四貪》教言,教言文字不多,只有四句:第一、貪愛今生非教徒;第二、貪愛三界非出離;第三、貪愛自利非菩薩;第四、若有執著非正見。他深深地體會到,在這四句教言當中,已經包含了所有顯宗部分的竅訣。後來的很多薩迦派祖師大德,包括薩迦班智達在內,都撰寫了《離四貪》教言方面的注解和修法。從此,這四句教言就成為薩迦派法脈中非常重要的竅訣。 (五)竅訣是提煉出的精華 所謂竅訣,是指不需要學太多知識,僅僅依靠一個簡單的方法,就能找到一條解脫之路。把簡單的東西復雜化,不叫竅訣;用言簡意赅的方式傳講深奧的東西,讓大家輕而易舉地通達、精通,才叫做竅訣。它是從佛法中提煉出來的精華,文字雖簡單,但內容卻深不可測。自從阿底峽尊者進藏以後,噶當派上師們傳下來的法脈當中,就出現了很多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等方面的竅訣。比如:把出離心,菩提心與空性見從廣博浩瀚的佛法中提煉出來,從而形成的三士之道的修法,就是傳自阿底峽尊者,後來由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廣為弘揚的竅訣法門。 二、正義 (一)“貪愛今生非教徒” 1、釋義 “貪”或“愛”,在佛經裡的意思,都是指貪著。“教徒”特指佛教徒,即修持大乘佛教或小乘佛教的人。此句教言的意思是:如果只貪愛今生,不考慮後世、解脫,更不考慮成佛,就不算是佛教徒。 不僅是沒有任何信仰的人,甚至信佛的人當中,也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僅僅為了現世生活中能夠得到健康、長壽、工作順利等目的而信佛的。雖然他們也相信佛的功德,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教言中指出:他們不算是佛教徒! 我們知道,宗喀巴大師在《三主要道》和《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講的上士道、中士道、下士道的修行,都不是為了今生。如果僅僅為了今生而行持任何善法,不僅不是上士道和中士道,連下士道都不是,所以教言裡面叫做非教徒。 如果要成為大乘佛教徒,需要有不造作的菩提心;要成為小乘佛教徒,必須要有出離心。如果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則無論做任何善事,都既不是大乘法也不是小乘法,所以就叫非教徒! 2、修行的底限——不僅為今世 很多人既沒有,也不願意修出離心、菩提心,但為了現實生活的利益——健康、長壽等等,也願意皈依。從皈依的角度來說,這種人也算佛教徒,但真正的皈依卻達不到。因為首先皈依佛,是希望得到佛的果位;皈依法,就是發願修學釋迦牟尼佛的法。所謂的法,包括大乘法和小乘法,既然在三寶座前發誓皈依佛法,又沒有修學釋迦牟尼佛的法,就算不上是上士道、中士道和下士道的任何一道,也不是真正的皈依。 雖然他們做的善事有福德,但福德卻很小,只能在現世中有一些果報。但如果他在過去造了很大的業,比如說殺生,他也是在久墮地獄之後才投胎為人的,則可能因為過去的罪業還沒有清淨,今生就要繼續感受惡果,所以也會出現生病、短命等障礙。而且,由於他僅僅是為了現世而修行,與解脫和後世都無關,發什麼心得什麼果,所以,在今生過後,下一世他就不會再得到任何利益,這真的非常可惜。 還有一些人,是為了來世的人天福報而修行,但同時也希望現世能健康、長壽、發財、工作順利等等,這樣的修行雖然沒有錯,但只能算是下士道。 這些劃分界限很重要,我們一定要搞清楚。很多人皈依了佛門,自認為是佛教徒、修行人,但他們僅僅是為了現世生活的一些利益而念咒、誦經、磕頭、當義工、募捐等等,就根本不算是佛教徒。 在這個教言當中,我們要汲取的主要內容是:修行的時候,上上的發願,是為了利益眾生而成佛;假如心力不夠,不願為一切眾生而修行,至少也要為自己的解脫而修行;實在對解脫也提不起興趣,也要為了來世而修。因為來世是漫長的,今生是短暫的,無論如何,也不能鼠目寸光到來世都不考慮的地步。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會考慮自己的將來,都會為了將來做一些准備,比如買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等。但世間人的眼光,卻沒有超過今生的區區幾十年! 而佛教徒同樣也會為了將來做准備,但佛告訴我們,我們的將來不僅是今生的幾十年,而是未來乃至成佛之間的漫長歲月。即使不想成佛,不想解脫,也應該考慮來世以後的境遇。為此而修人天福報,還可以算作是下士道,這是修行人最起碼的底限。 當然,在回向成佛、解脫或來世的同時,也可以回向此生的健康、長壽、快樂,但前提至少要建立在下士道的基礎之上。 綜上所述,無論在打坐修菩提心、修空性、念咒、誦經,還是行持其他善法的時候,如果僅僅回向現世的利益,那就大錯特錯了,即使相信佛有加持力,祈禱佛救度、幫助自己,也不是標准的佛教徒,我們一定要分清楚。 3、為來世作准備 包括一些學者在內的不少人認為:佛教徒不求現世,只求來世的理念是荒唐的。 其實,標准的佛教徒是既不求現世,也不求來世,而只求解脫。 當然,佛教徒中修下士道的人,會追求來世的幸福。但這樣的追求究竟是錯誤還是正確,必須先弄清一個關鍵性的前提,就是要知道來世到底存不存在。如果來世真的不存在,那佛教徒的做法就是錯誤、荒謬的;但如果不但不能否定來世的存在,而且可以證明來世的存在,那佛教徒的這種做法就是高瞻遠矚、卓識遠見的表現。既然大家都在為今生的將來存錢、買保險。農民種莊稼,也是為了幾個月以後的收成。為來世作准備,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4、小結 “貪愛今生非教徒”,是從否定的角度闡明:如果僅僅為了貪愛現世的吃喝玩樂做打算,則即使行持善法,也不算是佛教徒。我們可以用這句教言為標尺,衡量自己是不是標准的佛教徒。
(二)“貪愛三界非出離” 1、釋義 出離,就是離三界苦,證涅槃樂。修外加行的目的,就是修持、培養出離心。 很多人經常問:什麼時候人身難得、壽命無常等外加行算是修完了? 檢測外加行是否達標的尺度,是觀察自己是否仍然貪愛三界。所謂三界,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也即六道輪回。對三界中欲界的餓鬼、地獄、旁生三惡趣,應該沒有人會貪愛,但還是有人會貪愛人、天兩道的人天福報。真正的出離心,是對三界六道非但沒有絲毫的留戀,甚至還有強烈的厭煩心。即使修行不是為了現世利益,但只要還存有來世享受人天福報的心,不想成佛,不想解脫,就不是出離心。 如果貪愛之心還存在,縱然修外加行花費了兩年、三年、五年,都是徒勞,因為自己還貪愛三界輪回,哪怕尚存絲毫的貪念,就表明沒有修好出離心。沒有出離心,這就是外加行沒有修好的表現。 2、常觀自心修出離 修出離心,首先要了知三界六道充滿了痛苦,之後自然就不想再流轉輪回了。 培養出離心的方法,就是《離四貪》教言,具體修法就是外加行的修法。 平時不觀察的時候,我們會自以為是尋求解脫的人。但此時我們要靜下心來,好好檢視自己:我想以後投生到哪裡?有沒有希望投生到人間或天上的希望,如果發現自己真的對六道中任何一道都不感興趣了,就開始有出離心了,至少有了出離心的一半。至於另一半,還要看自己有沒有希求解脫的念頭。如果有,就有了完整的出離心。 我們要常常觀察自己,如果還貪愛六道中的任何一道,就是對輪回痛苦思維不夠,還沒真正看清輪回的真相,沒徹底了知輪回的痛苦,就還需要繼續修外加行。 3、出離心的高限與低限 對輪回根本沒有任何興趣,一心尋求解脫,也即像米拉日巴大師那樣,放棄一切到山裡修行,希望即生成佛的人,就有了高層次的出離心。如果做不到,就從低限開始,雖然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夠過得舒適一點,但最終的目的,不是享受人天福報,不是貪圖物質享受,而是尋求解脫。 當生活美滿幸福時,要想到:今生我既有舒適的生活,又有修行的機會,這是真正的福報。但這一切都是無常的,沒有太大意義,我不能自認為高人一等而生傲慢,我一定要珍惜這個機會走上解脫的道路。能這樣想,也算是有出離心。佛教徒也不一定要拒絕所有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到風景區旅游,到海邊度假,到歐洲自駕,到咖啡廳喝咖啡,到茶館喝茶,到電影院看電影等等,佛並沒有要求我們排除一切金錢與物質享受,一定要像苦行僧一樣生活。但我們不能當一個單純的享樂主義者,不能把物質享樂作為生存目標,在擁有優裕生活的同時,也追求解脫、珍惜機會,積極聞思修行,這就是出離心的最低限度。 4、小結 “貪愛三界非出離”,把掙錢、享受,作為生命的全部意義,就是嚴重的貪愛,這樣就沒有出離心。我們必須常常反觀自心:自己貪愛到了什麼程度?有沒有最低限的出離心?如果連最低限的出離心都沒有,甚至以後都不能突破這一缺失,我們的解脫就沒希望了。
(三)“貪愛自利非菩薩” 1、釋義 所謂菩薩,是指發大乘利他心者。教言指出:如果貪愛自利,不喜歡利他,隨時隨地都把自己的事作為頭等大事的人,就沒有菩提心,當然也不是菩薩。 2、正視發心,低處著手 我們往往自認為正在修菩提心,甚至有人還自以為已經有了菩提心。那不妨自我檢視一下:自己是為了誰在修行?最貪愛、最在乎的是自利還是利他?但目前的普遍情況是不容樂觀的。 要改變這一現狀,不妨從低處著手:雖然不能在每一個生活細節問題上,都只考慮眾生,但大的方向,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把自己的生命目標,定為誠心實意地為了一切眾生而求解脫,這樣,就有了最低限度的菩提心。 在沒有證悟一地的無我見解之前,凡夫隨時隨地都會冒出貪愛自利的念頭——資糧道的時候比較嚴重,加行道後期會逐步淡化。證悟一地以後,雖然沒有明顯的自利心,但還有自私的種子、習氣。所以,對凡夫來說,從低處入手比較切合實際,若是一下子要求太高,總看不到希望,久而久之,就可能產生對修習大乘佛法退失信心的危險性。所以,佛也沒有這樣要求初學者,而是要我們循序漸進、次第有序地學菩薩道、行菩薩道。首先把生存的目標建立起來,有了為一切眾生而成佛的念頭以後,就算是菩薩了。如果連這個最低標准都沒達到,根本沒有菩提心的影子,就說明自己還需要從頭去修菩提心。 3、修行的秘密——大乘發心 小乘行人為了解決自己的生老病死,一心尋求解脫,不僅在生活細節上,而且總的方向、目標也是為了自己,這與大乘佛法是完全違背的。大乘佛教要求,在生活的每個細節上,都要比利己更在乎利他。 對很多人來說,做到不貪今生,沒有太大的問題;不貪三界六道,也勉強能接受。但不貪愛自利,就很難了。不過,我們也不用氣餒,通過菩提心的修法,肯定能達到目標。 在修行的道路上,有一個秘密,那就是:人的發心有著不可思議的力量,只要發心正確,總有一天目標可以實現。 在現實生活當中,很多時候也是這樣,只要憑著一股勇氣,堅持不懈地去做一件偉大的事業,總有一天會達成目標。相比之下,修行就更有可能了,因為修行有很多方法。當內心不可思議的力量釋放出來以後,很多自己不敢相信的事情都可以完成。更不用說這裡面還有菩提心自身的力量,還有佛菩薩加持的力量,以及很多其他不可思議的力量。佛經講了四種不可思議,發了菩提心,就有了其中佛的力量不可思議和因果報應不可思議這兩個不可思議。相信總有一天,我們一定會實現這個願望。 4、抉擇兩種解脫 輪回沒有長遠的幸福可言,實在不值得留戀,不想繼續輪回,就必須尋求解脫。解脫有兩種:大乘的解脫和小乘的解脫。小乘的解脫只是解脫了自己,不能利益任何人,包括父母、親友在內。如果只顧自己,是很自私的。更何況,小乘的解脫雖然解決了自己的生老病死,但也是暫時的解決,小乘阿羅漢最終也要發菩提心,也要成佛,這叫做究竟一乘。在最終的時候,沒有大乘、小乘,聲聞、緣覺之別,只有一乘,那就是成佛! 5、斷滅見——自私自利的學說 幾千年前,一個人想與自己的漂亮女兒行邪YIN,遭到女兒的斷然拒絕。他為了欺騙女兒,便寫了很多關於人沒有前後世,也沒有善惡因果,應該及時行樂等方面的書。因為這種說法對一些人很有吸引力,所以後來就漸漸形成了一個宗派。幾千年後,仍有很多人在大力推廣這種學說。它徹底否定了輪回和因果,認為生命在死亡之後就進入了絕對的虛無與斷滅,因果報應也是佛陀捏造出來的謬論。而實際上,人的生命並不是在死後就一了百了了,還有一個生命在延續,那時的我們,可能是人、動物,或其它生命體;那時的我們,仍然希求幸福害怕痛苦,但幸福和痛苦依然不受我們掌控,它是由因果決定的,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只要還在輪回中,一切都是未知數,這點我們一定要清醒。 6、反觀內省 我們必須常常自省,骨子裡究竟追求的是什麼?在一切正常的時候,仿佛覺得自己就是菩薩,既有出離心,又有菩提心。一旦靜下來觀察自己的潛意識就會發現,自己最想做的,還是發財——在不同地方,甚至不同國家買三四棟別墅,輪流去住;買幾輛名車輪流地開;衣櫃裡裝滿名牌衣服等等等等。 如今是整頓自己的時候了,發現不足之處,就相應地去修外加行、四無量心與菩提心。
(四)“若有執著非正見” 1、釋義 正見,是指證悟空性的正確見解。不能有任何執著,甚至對空性的執著都不能有。如果存在著有、無、非有非無、亦有亦無的執著,就不是證悟空性的究竟見解。 2、“執著空性”的深意 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講:需要有空性的念頭;但藏傳佛教早期的很多上師,又主張對空性不能有執著。包括不少印度論師在內的很多上師也認為:無論觀察任何事物,當分析到空的時候,連空的念頭都不能有。二者看似矛盾,其實不然。 什麼是對空性的執著?就是認為空性是真實的、存在的。其實,宗喀巴大師的本意並不是這樣,過去的上師們沒有說錯。宗喀巴大師也認為,這樣耽著空性的念頭是不准確、不究竟、不是實有的。 但在修行初期,宗喀巴大師說的是對的,要破除對物質的執著,但是對空性的執著可以保留。當對物質有執著的時候,建立一個空的念頭、空的感受,就可以推翻我們對不空的執著。單空雖然不是高層的空性見,但它與輪回的根源是矛盾的,所以能斷除輪回的根源。這樣一來,對物質的實有執著就很容易推翻了。 在第六意識的范圍當中,任何對立的價值觀都有相互制約、此消彼長的關系,這是誰都無法否認的常規。 比如,如果有人認為,金錢是萬能的。要打破這個觀點,就要在對方心裡樹立另一種相反的價值觀——金錢不是我所想象的那麼完美,金錢有很多負面的影響。這樣,才能轉變他原有的觀念,從而慢慢減少對金錢的執著 我們往往認為:一棟樓從剛剛建起到最後倒塌之間的七八十年,一直都是靜止不動、始終如一的。 要打破這個念頭,就需要建立新的觀念:實際上,這棟樓中每塊磚的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運動、變化、生滅,一切都是無常變遷的本質。這樣就可以打破對樓房常有的執著。 我們天生就有著頑固的不空執著,如果連空的感受、觀念都沒有,則即使打坐時心靜下來了,感覺不到任何雜念,意識也會落到阿賴耶識當中。盡管表面上看起來,這種境界與大圓滿裡面的論述非常接近,也看似可以同顯宗佛經裡面的論述對號入座。其實,這只是心靜下來而已,實則根本沒有什麼。意識落到阿賴耶識之中的境界,與輪回一點都不矛盾,這種法修再長時間,都對解脫沒有絲毫助益。薩迦班智達和麥彭仁波切都批評了這種自以為是的人。 當年很多修行人就是沒有真正體悟到上師教言中的深刻內涵,認為哪怕空性都是念頭,任何念頭都是雜念,都不需要,只要心靜下來就可以了,從而落入了這樣的窠臼。宗喀巴大師為了讓他們擺脫這一固有程式,引渡他們走上解脫之路,就故意推翻了過去一些上師的觀點,極力推廣單空的觀念。這種人再打坐的時候,他的境界會落到空性當中,而不會落到阿賴耶識上了。我們如果能證悟這種空性,已經很不錯了。 不僅修密宗的氣脈明點一定要有上師的指導,修禅也是一樣。如果沒有經驗豐富的禅師指導,盲修瞎練似地修禅是非常危險的,意識落到哪裡都分不清楚。大手印、大圓滿等密宗無相圓滿次第的修行也是如此。 3、遠離一切戲論 “若有執著非正見”,若有執著,就不是正見。所以,最後對空性的執著也要放下,空與不空,淨與不淨,有為法與無為法,常與無常,幸福與痛苦,都是相對的法。任何相對的東西,其中一個不成立,另一個也就不成立。比如說左與右,如果從來沒有左的概念,自然就不會出現右的概念。同樣,如果從來都沒有不空的觀念,空的觀念也不會產生,空是觀待不空而成立的。凡是相互觀待的,都叫做緣起;凡是緣起的,都是無常的有為法。所以,常與無常、空與不空也是凡夫境界中的概念,是釋迦牟尼佛和後來的上師們為了方便給我們講空性,而創造的法相名詞。 雖然密法中講,一切現象都是清淨的,但到了最後,清淨和不清淨都要否定。雖然講中觀的時候我們會說,一切都是空性,但實際上空性也不存在。在最後的境界中,根本沒有語言能表述、意識能思維的東西存在。龍樹菩薩在《中論》當中也再三提過:最後什麼都不承認。在標准的正見當中,不能有任何執著! 當然,什麼都不承認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小偷明明偷了東西,卻死不認賬的不承認;另一種是根本沒偷東西,當然也不能承認。同理,根本沒有證悟,只是嘴上說不承認的人,就像偷了東西的小偷,心裡是沒底的;而真正證悟了的人說不承認,是沒有什麼語言可以表達他的境界,就像沒偷東西的人胸有成竹、理直氣壯一樣,這才是真正的不承認。 4、次第修行,證悟實相 我們當然需要的是理直氣壯、胸有成竹的不承認,但前提還是要從人身難得、死亡無常開始,一步一步往前走。小學生學小學課本,中學生學中學課本才是正經。如果小學生硬去學博士生的課本,就注定會失敗。所以,不修加行,直接修禅宗、大圓滿的絕大多數人,是注定會失敗的。所以,還是要先修出離心與菩提心,然後再修空性。空性也要分兩個層次:先修中觀自續派的空性——單空,這個比較容易接受;然後再修遠離一切執著的中觀應成派的空性,這些全部修完以後,再修一兩年的寂止修法,這樣就為以後修大圓滿或大手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後再去請一位真正的、有大圓滿證悟境界的上師傳授大圓滿,並孜孜不倦地修持,最後一定會成功。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