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師:信心往生跟疑心往生不一樣
淨空法師:信心往生跟疑心往生不一樣 「《會疏》曰:始終不退,名精進。求心所願,願求往生也。疑惑者」,他疑什麼?惑是迷惑,「不了佛智故。悔是惡作」,譬如「初信後疑,悔前信解,半途而廢」,這叫悔,叫後悔。「自為過咎者,彼國不逆違,自甘生邊地故」,這個過失在自己,不在別人。「諸厄」是指什麼?「不見三寶,不聞經法」,沒有別的過失,過失就是指這個。不見三寶,沒福;不聞經法,智慧不開。這一段就是《會疏》解釋得比較詳細,把疑惑在這裡提出來,是不了佛智。「至於三輩中是否包括邊地問題。《無量壽經鈔》論之甚詳。鈔曰:經說不同」,這個經就是指五種原譯本。「《覺經》(漢譯)」,漢譯為《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大阿彌陀經》(吳譯),中下輩攝(指中輩下輩皆有邊地)。今經」,這個今經是指魏譯的,康僧铠的本子。 康僧铠的本子說「不爾,別說之。故諸師亦異」,諸師指的是「昙鸾、元曉、法住、如湛等師,存不攝義。義寂、憬興、龍興、仁岳等師,存攝義也。各據一義,並不相違。但以此經,翻譯正本。昙鸾大師,我宗高祖。今須依之」,昙鸾的《略論》。《略論》裡說得好,「又有一種往生安樂,不入三輩」。三輩是上輩、中輩、下輩,我們在前面讀過「三輩往生」、「往生正因」,他說不入三輩。「夫三輩,則信心往生,亦所勸也。邊地即是疑心往生,亦所誡也」。說三輩是信心往生,我們應該勸導、要勉勵他,這個是決定入位的。看他念佛功夫淺深、發心大小,上輩生實報土,中輩生方便土,下輩生同居土,三輩各有九品。 這一類,邊地是疑心往生。為什麼疑心也會往生?下面會講到。疑心是兩種,一種是懷疑自己,怕自己善根福德不夠,他也念佛,也求往生,自己認為自己沒有把握,僥幸,如果能往生,很好,不能往生就算了,試試看,用這種心態,他能往生,生邊地去了。也就是說這個法門不許可有疑惑,有疑惑的人,真正肯干的人,想試試看,也行,他就落在邊地。所以佛在這裡勸導我們,最好是信心往生,不要懷疑。 信心往生至少也是下品下生,他入品位,不一樣,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正式的學生,那個邊地等於說旁聽生,那是預備班,還不是正式的。所以這個應該要勸誡,「信疑勸誡」,要勸信、要誡疑。「天地水火,何得相攝」,天地不相攝,水火不相攝,比喻疑信不相攝,信心往生跟疑心往生不一樣,這說得很有道理。「《鈔》論甚善」,這個《鈔》是昙鸾法師的。「具信心者入三輩,存疑心者墮邊地。兩心不同,生處必異。是以今此《會本》,於三輩外,別明邊地疑城」。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五一八集)2011/7/27 檔名:02-039-0518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