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和尚


 2013/1/2    熱度:6742    下載DOC文檔    

石頭和尚——希遷,唐朝比丘,禅宗大德高僧之一,曹洞宗的創始人,著有《草庵歌》,《參同契》流傳於世,在海內外享有極高聲譽。


  希遷,俗姓陳,端州人(今廣東省高要縣人)傳說其母自懷孕時即不茹葷腥。後產下希遷,遷祖幼時性情剛烈,鄉間民俗畏鬼神.常殺牛灑酒祭祀,習以為常。遷祖每次遇見則毀祠奪牛而歸。一年時間竟達數十頭,鄉村父老都不能制止,只好任其作為。弱冠之年,赴曹溪谒見六祖慧能,六祖度其出家,但未及圓具,六祖即告圓寂。六祖寂後,遷祖遵遺命往江西青原谒見行思和尚,盡得心傳。


  天寶初年,遷祖游湖南衡山,至集賢蜂上,見有巖石其狀若台,遂結庵於石上(即今湖南南岳南台寺)時人稱為“石頭和尚”。遷祖聰穎過人,機鋒敏銳辯,才無礙,故有“石頭路滑”之說。傳說江西有一叫鄧隱峰的人向馬祖辭行,馬祖問他: “到哪裡去呀?”他說:“去拜訪石頭禅師!”馬祖說: “石頭路滑”,他說:“我隨身帶有木杖,逢場作戲去!”鄧才到遷祖處,便繞禅床一周,把錫杖一振問道: “是何宗旨?”遷師叫道: “蒼天!蒼天!”鄧茫然不解,無話可說,只好回復馬祖此事,馬祖說:“你再去一次,待他回答時便噓他二聲”。於是鄧又去依前所問,遷祖也回他兩噓聲。於是鄧又只好垂頭喪氣地回復馬祖。馬祖便說“向你說石頭路滑,該相信了吧!”


  遷祖心地仁慈,在傳法方面十分注意因人而異,各施其教。當時曾有門人問;“如何是解脫?”祖答:.“誰縛你?”又問:“如何是淨土了”答,“誰垢你?”再問,“如何是涅槃?”祖答: “誰把生死交給你?”又有人問,“什麼是禅?”遷祖答,“碌磚”又問:“什麼是道?”答“木頭!”諸如類似,不勝枚舉。


  因遷祖德高望重,遠近聞名,四眾弟子聞風而至,爭相參谒,目不暇給,遷祖一一為其應機說法,—時間雄風大振,大轉法輪,受度者無數。即使是鬼神之流,也常顯跡前來聽法。遷祖慈心悲願,為他們一一授戒使其早離幽冥得生淨土。當時門下著名弟子有:藥山惟俨禅師,丹霞天然禅師,潭州大川禅師、大顛寶通禅師,長髭曠禅師等等,後來均成為一代禅宗大德。


  一日,遷祖因看《肇論》,當看到“會萬物為己者,其唯聖人乎!”時,不覺自語:“聖人無己,靡此不己,法身無象,誰雲自他?”後即沉沉睡去,夢見自己與六祖同乘一靈龜,游於深池,醒後遂著《參同契》流傳於世。


  廣德二年,應門人之請,移庵下梁端,廣闡玄化,度化有情,為振興佛教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貞元六年庚午12月,自知塵事已盡,含笑撒手西歸,享壽九十又一般化一,僧臘六十三。德宗朝谥: “無際大師”請加封為,“性海無際禅師”。遺下《草庵歌》、《參同契》代為流傳,為後世人所推崇。


  附:《參同契》


  竺土大仙(佛)心,東西密相付,人根有利鈍注。執事原是迷,契理亦非悟。門門一切境,回互不回互。回而更相涉,不爾依位住。色本殊質象,聲元異樂苦,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濁句。四大性自復,如子得其母。火熱風動搖,水濕地堅固。眼色耳音聲,鼻香口鹹醋。然依一一法,依根葉分布。本未須歸宗,尊卑用其語。當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當暗中有明,勿以明相睹。明暗各相對,比如前後步。萬物自有功,當言用及處。事存函蓋合,理應箭鋒拄。承言須會宗,勿自立規矩。觸目不會道,運足焉知路?進步非近遠,迷隔山河固。謹白參玄人,光陰莫虛度。


  《草庵歌》


  無結草庵無寶貝,飯後從容圖睡快。成時初見茅草新,破時還將茅草蓋。住庵人,鎮常在,不屬中間與內外。世人住處我不住,世人愛處我不愛。庵雖小,含法界,方丈老人相體解;上乘菩薩信無疑,中丁聞之必生怪。問此庵,壞不壞,壞與不壞主元在。不居南北與東西,基址堅牢以為最。青松下,明窗內,玉殿朱樓未為對。衲破蒙頭萬事休,此時山僧都不會。住此庵,休作解,誰誇鋪席圖人買。回光返照便歸來,廓態靈根非向背。遇祖師,親訓誨,結草為庵莫生退。百年拋卻任縱橫,擺手便行且無罪。千種言,萬般解,只要教君長不昧。要認庵中不死人,豈離而今這皮袋。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介绍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