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誠羅珠堪布:真正的密法,最終也就是這些內容了


 2013/1/4    熱度:21141    下載DOC文檔    

慈誠羅珠堪布:真正的密法,最終也就是這些內容了

 

《贊法界頌》淺釋一

慈誠羅珠堪布開示

一、總義

(一)學《贊法界頌》的重要性

《贊法界頌》是龍樹菩薩將整個第三轉*輪關於如來藏的經典加以濃縮,而形成的一部短小精悍的論典。其主要內容,是講心的本性——如來藏。

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我們一直流轉於輪回當中,沒有得到解脫,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有了無明,也即不了解心的本性。

輪回當中所有的幸福與自由都是相對的,要得到絕對的自由和幸福,就只有解脫。要想從輪回當中得到解脫,首先要認識心的本性,這是最關鍵的。因為心的本性與我們的解脫有著很大的關系,所以我們一定要去追求。

只有佛法,才把心的本性說得最清楚,通過佛的方法,才能證悟心的本性。除了佛法以外,其它所有的世間學科都無濟於事。尤其是密法,更是把心的本性講得尤為清楚、透徹,除了密法以外,講得最清楚的就是第三轉*輪。

在藏傳佛教中,彌勒菩薩的《寶性論》,與龍樹菩薩的《贊法界頌》,都是相當重要的論典,因為二者都濃縮了第三轉*輪中所有關於如來藏的內容。就像龍樹菩薩的《中論》,也濃縮、提煉並以很好的邏輯思路去解釋了佛陀第二轉*輪以《般若十萬頌》為主的般若經典一樣。

(二)證悟如來藏的次第

佛在傳法的次第方面非常講究,初轉*輪的時候,並沒有講如來藏。佛經裡面說得很清楚,在聽聞者根基沒有成熟,也即對空性沒有了解的時候,如果宣講如來藏,不但對聽者沒有幫助,反而會讓他們對如來藏產生執著——會認為煩惱等有漏法或有為法是不存在的,是空性,但如來藏是不空實有的——如果有了這樣的執著,那就是證悟法無我的障礙。

麥彭仁波切有一個宣說中觀他空見解的論典,其中第一句話就是:如果要精通他空中觀,首先一定要精通龍樹菩薩的自空中觀。

這是相當重要的一句話。因為精通自空中觀以後,就已經建立起一切有為法與無為法都是不存在的,都是空性的定解,那樣就不可能對光明如來藏產生執著,即使三轉*輪的經典中說如來藏存在,也自然而然地會知道頂多是如來藏的現象——光明的部分存在,但如來藏也不可能實有。

佛陀三轉*輪中,哪一次最了義,哪一次最不了義呢?

在此問題上,雖說有不同的立場,但絕大多數高僧大德的觀點是一致的。釋迦牟尼佛在佛經中也再三提到過,第一轉*輪和第二轉*輪是不了義的;第三轉*輪是了義的。第二轉*輪基本上是講般若空性,所以對第二轉*輪有不同的觀點,寧瑪巴的龍欽巴(無垢光尊者)認為:第二轉*輪是了義的,但卻是相對的了義,只有第三轉*輪,才是最了義的。三轉*輪的三個次第,越來越接近於真理,接近心的本性。

當然這也是一個籠統的說法,因為大乘佛教的絕大部分佛經都是在第三轉*輪中闡演的,誰也不能說所有這些經典全部都是了義經典。更確切點說應該是,第三轉*輪當中專講如來藏部分最典型的十部經典,是最究竟的了義經。而其他經典當中雖然提到了如來藏,但不是很強調,主要講的是菩薩的布施、忍辱、持戒、精進、禅定等六度萬行的其他內容,所以還算不上是最了義的經典。

佛陀在大乘經典中,曾用一個非常清楚的比喻來解釋三轉*輪的次第:

古印度人喜歡到海洋中的一些小島上去取寶。珠寶取回來以後,首先是把珠寶泡在鹽水裡面,浸泡很久以後,再用很粗的布來擦拭,把粗大的沙石、污泥清洗干淨,這是第一個階段;第二個階段,是把珠寶泡在浸泡過一種食物的水裡面,過很長時間以後,再用一般的布來擦拭;第三個階段,是把珠寶泡在一種藥水裡面,然後用絲綢等柔軟光滑的布擦拭,最後珠寶就變得清淨無垢、纖塵不染了。

同樣,第一轉*輪的時候,人們剛剛接觸佛教,不懂空性,更不懂光明,我執、自私等煩惱非常粗大,對世界的貪戀深重無比,此時講空性、光明,顯然還為時過早,所以第一轉*輪當中只講了諸行無常、輪回痛苦、因果不虛、人身難得以及簡單的無我等小乘法門,首先讓修行人明白因果輪回的真相。

第二轉*輪的時候,人們的根機稍稍成熟一些,所以此時只講空性,不講光明。雖然《般若十萬頌》等《般若經》中有很多光明的字眼,但此時的光明一般都解釋成空性,沒有強調如來藏。龍樹菩薩講解第二轉*輪的時候,也只是講空性,而不提如來藏。

第三轉*輪的時候,人們的根機更趨於成熟,所以此時雖然偶爾會稍稍講一下空性、無我,但主要講的是光明、常住、清淨。

佛在傳法之初,就已經策劃好傳法次第,通過三轉*輪,將從人身難得、死亡無常,到最後的光明境界,由淺入深地依次傳授給愚癡眾生。

但顯宗經典所透露的,也就僅此而已,到底什麼是清淨,什麼是光明,卻沒有解釋,也沒有講如何證明光明如來藏的存在。佛陀只是說:你們要相信我的話,相信我所說的話不會有錯,我在多世累劫當中從來沒有撒過謊,所以我的舌頭才會是這樣。如果你們相信我說的話,就可以證悟勝義谛。說畢,便在大眾中示現伸出廣長舌[1]給眾人看,以證明自己不會說妄語。佛也說過,勝義谛要用信心來證悟,只要有信心,然後努力修持,就會慢慢證悟。

---------------

[1]廣長舌:佛陀三十二相之一。指佛等之舌軟薄廣長之相。此相乃語必真實辯才無礙之表征。《大智度論》卷八雲:爾時佛邊有一婆羅門,立說偈言︰汝是日種剎利姓,淨飯國王之太子,而以食故大妄語,如此臭食報何重。是時佛出廣長舌覆面上至發際,語婆羅門言︰汝見經書,頗有如此舌人而作妄語不?婆羅門言︰若人舌能覆鼻,言無虛妄,何況乃至發際,我心信佛必不妄語。

---------------

不了義法與妄語之間有什麼差別呢?

簡單而言,有兩個差別:

第一個差別,妄語是以煩惱心——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去欺騙人;第二,在妄語裡面沒有一點真實的成分,它完全是假的。

而不了義法則不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去欺騙人,而是因為當時的眾生不能接受空性、光明以及密宗等高層的法,若實實在在地把真相告訴對方,對方就會產生誤解,會造罪、墮落。在權衡利弊的情況下,只能先讓眾生了解一下最簡單、最低層的東西,只有讓眾生慢慢地接受。這是為了給眾生找一條出路,讓他們從輪回中獲得解脫,而不得不采取的權宜之計。如果因為眾生不能理解、不能接受,就永遠不傳法,眾生就不能走上解脫道。

第二個差別。打個比方,在我們失眠,需要服安眠藥的時候,假如醫生告訴我們,這種藥的效果非常厲害,你一定要在床上躺下去以後才吃,千萬不能在走路、吃飯或坐在其他地方的時候隨便吃,否則會馬上睡著。如果我們把醫生的話當真,因為心理作用的緣故,藥的功效可以提高很多。

其實,如果分析醫生的話,也不能說他說的完全錯誤。盡管他的藥本身沒有這麼好的效果,但因為醫生特意且善意的一個小謊,卻讓病人對藥物生起了信心,其結果,是的確增加了藥效。

同樣,佛告訴我們,人生是痛苦的,我們不能說這是假的。因為從凡夫、輪回的角度去說,輪回就是痛苦的,但我們也不能說人生的的確確是痛苦的,因為輪回本身根本不存在,既然不存在,又怎麼會有什麼痛苦呢?所以這叫做不了義法。

佛在《般若經》當中說的空性,的確是真實,永遠不變的,任何物質永遠都不會變成實有,所以佛在第二轉*輪當中說萬事萬物都是空性,這一點也沒有錯,所以稱之為了義。但因為這個了義還不是很完整,其中沒有涉及光明。本來萬事萬物都是顯空雙運的,雖然是空性,但其現象永遠存在。不僅不清淨、不可靠的有為法是顯空雙運、顯空無別,包括如來藏光明、心的本性、本來面目都是顯空雙運的。

雖然講的時候先講空性,後講光明,但我們不能認為光明和空性是分開的,實際上二者無離無合,這叫做顯空無別。

(三)現空二谛和實象二谛的區別

在大乘佛教裡面,有兩種不同的二谛。第一種是自空中觀當中講的顯空二谛。認為空性才是唯一的勝義谛,除了空性以外,所有清淨與不清淨的現象,都叫做世俗谛。自空中觀的見解不僅非常有用,而且也有佛經的根據。

第二種二谛,叫做實象二谛。實象也即哲學與中觀裡面都提到過的實在和現象。實在即真理、本性,是真實存在的東西。現象在中觀裡是由無明創造出來的一種顯現,脫離了實象且原本不存在。人我和法我都屬此列。

實象二谛什麼時候需要呢?在講第三轉*輪以及講密法的時候需要。

區分兩種二谛非常重要。比如說,在講龍樹菩薩的《中論》等自空中觀論典的時候,如果一提到勝義谛當中存在任何東西,就會與法無我的見解相對立,所以不能承認任何勝義谛中存在的東西。

但在實象二谛的勝義谛當中,卻允許有東西存在,那就是如來藏光明。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說,如來藏的光明在勝義谛當中也是存在的,而不能說如來藏的光明是世俗谛。

從顯空二谛的角度來說,如來藏的光明是世俗谛,不是勝義谛,因為它是現象。但從實象二谛的角度來說,如來藏光明是勝義谛,不是世俗谛。

在區分兩種二谛的問題上,不要說沒有學習過中觀的人,即便是專門研究中觀的學者、論師,都會犯錯誤。比如說,覺囊派始終強調如來藏的真實光明永恆存在,藏傳佛教的有些人就認為,覺囊派的觀點,頂多屬於唯識宗的觀點,搞不好就變成外道的見解了。但實際上不是這樣,若能把兩種二谛分開理解,就一點問題也沒有。如來藏就是永恆的、存在的、光明的,這是佛親口說的。因為某些人自己對佛經的理解不正確,才會認真為假,以為覺囊派的觀點出了問題,實際上並非如此。

如果不會區分兩種二谛,則龍樹菩薩的《中論》,和《贊法界頌》之間的矛盾都無法化解。如果承認《贊法界頌》是准確的,就一定要承認《中論》是不准確的。如果認為《中論》是准確的,就必須放棄《贊法界頌》的觀點,二者必捨其一。假如通達了兩種二谛的概念,就知道《中論》和《入中論》裡面講的空性,和《寶性論》與《贊法界頌》裡面講的光明不僅不矛盾,而且是渾然一體的。

就像學《中論》的時候,首先一定要學推理的方法一樣,要學如來藏,首先要理順兩種二谛的劃分界線。

兩種二谛的來源,都有佛經的根據:實象二谛,佛在第三轉*輪當中提到過。釋迦牟尼佛對捨利子說道:捨利子,勝義谛當以信心而證悟,此時佛說的勝義谛,就是如來藏。如來藏本身,就是光明與空性的綜合體。

(四)何謂如來藏

1、如來藏的不同稱謂

如來藏也稱為佛性、光明、空性等等,在藏傳佛教裡,還叫大空性、大手印、大圓滿。這些名稱都是不矛盾的。

2、大空性與小空性的區別

《中論》、《入中論》中講的自空中觀與空性,僅僅是指遠離一切戲論的空性,其中沒有提到光明的部分,所以稱為一般的中觀;而引入了如來藏光明的他空中觀,就屬於大中觀、大空性。

3、第二轉*輪與第三轉*輪如何不矛盾

如來藏本身,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其本體不存在、不實有、虛幻、空性;另一方面,是光明、純潔、永恆、真實。

在學中觀的時候,我們會有這樣的觀點:真實不虛和虛幻空性是對立、矛盾的,任何一個物質只要是真實的,那就不是空性。只要是空性,那就不可能真實、永恆、常住不滅。只要承認實有的東西存在,則無論再高明,也頂多不能超越唯識宗的觀點。

這種觀點從何而來呢?就是第二轉*輪的《般若經》,以及龍樹菩薩的《中論》、月稱菩薩的《入中論》傳遞給我們的。因為這些經論主要講的二谛,是顯空二谛,在顯空二谛的范圍內,真實、實有與空性就是矛盾的。

但學過第三轉*輪經論的人就不這麼認為了,因為第三轉*輪時所講的二谛,是實在和現象的二谛。在第三轉*輪當中,佛陀非常強調如來藏是實有的、常住不滅的,還說如來藏是究竟的自我,從這個角度來說,真實不虛和空性也不矛盾,如來藏既是真實、常住不滅的,但同時也是空性的。

在第三轉*輪的經典,或者《贊法界頌》、《寶性論》等他空中觀的論典當中,否定了世俗谛,認為這些都是無明的產物,是眾生的幻覺,最後剩下的,經論中用常住不滅真實不虛等詞句來形容,但這只是在名稱上與龍樹菩薩破斥的實有、常有等相同而已,實際上並不是一碼事。

在第三轉*輪的二谛當中,第二轉*輪的經典與龍樹菩薩破斥的實有——人我和法我、人我執和法我執屬於世俗谛。也就是說,第三轉*輪把除了真實不虛的如來藏,或諸法本來面目以外的所有東西,都列入了世俗谛,實際上也連帶將人我法我一並破斥、否定了,所以三轉*輪與二轉*輪的中觀並不矛盾,只是名詞上看似沖突而已。

4、如來藏與阿賴耶識的區別

在《楞伽經》等大乘經典、中觀論著以及密宗典籍當中,有時會把如來藏稱為阿賴耶識,那如來藏究竟是不是阿賴耶識呢?

其實,阿賴耶識這個詞也包含了兩個意思:一個是唯識宗所說的,屬於八識當中的阿賴耶識;另外一個就是表示如來藏的阿賴耶識。

二者雖然名稱一樣,但實際上是大不一樣的:唯識宗認為,阿賴耶識是實有的,但同時也是無常的。換言之,唯識宗講的八識裡面的阿賴耶識,是眾生意識的一部分,是無常、有漏的有為法,屬於輪回的范疇;而如來藏不是有漏、無常的有為法,也不屬於輪回,是佛的智慧。在他空中觀的經論中,永遠不會承認如來藏是無常的。

另外,諸如法界、光明之類的詞,也會在不同的經論中表示不一樣的內容。如果沒有真正系統地學習,就不能了解佛的密意,更不能給佛法妄下斷語。

不看書的人自然不會有懷疑,因為他根本不知道書中講了什麼。看過書的人,才會有很多的疑問。有了疑問,就應該想辦法解決。如果不能解決,會對修行有一些影響,所以,文字上的誤會與疑難一定要化解,這樣才能放心大膽地修行。

(五)抉擇如來藏的方法

1、抉擇空性與光明的兩種因

要說明一個問題,必須要有充分的證據。這在佛教因明裡面,叫做因或者量。

除了禅宗、大圓滿或有些密宗修法不需要觀察,直接可以親身體會到心的本性空性光明以外,其他修法在抉擇心的本性的時候,都要用到兩種不同的因,抉擇空性所需要的因,就是《中論》、《入中論》所講的中觀自續派以及中觀應成派的因,也叫做觀察勝義因。它可以證明心的本性空性,能破除我們的人我執與法我執,卻不能證明心性的光明部分。

抉擇光明所需要的因,叫做清淨因或清淨見因。《定解寶燈論》第六品中講的多數內容,就是清淨見因。

什麼叫做清淨見因呢?比如說,六道眾生各出一個代表,再加上八地菩薩與佛,一共八個不同的觀察者集中在一個地方,共同觀察同一碗水,則會有八種不同的現象,依次越往上面越清淨——餓鬼看到的現象,比地獄眾生看到的要相對清淨一些;旁生看到的現象,相對而言又比餓鬼的清淨一些。其中的八地菩薩,有兩種不同的結論,一個是清淨無垢的甘露,另外一個就是五方佛的佛母。在佛的境界中,沒有風、水、地、火等物質,一切都是光明和空性。這是顯密公認的觀點。

因為越往下層,業障越深,而外面的環境,實際都是心創造的,所以周邊的現象也越不清淨。在這一點上,唯識宗說得不錯。

唯識宗有兩種不同的觀點:實相唯識宗認為,因為有了心,才有了外面的現象,所以外境就是心或心的現象;假相唯識宗認為,外境不是心的現象,而是心創造的一種幻覺。

無論是心的現象也好,還是心創造的也好,反正外面的景象都不是獨立的東西,而是與心有著密切關系的幻相。因為是幻相,所以既不能說它是物質,也不能說它是心,因為幻相就是虛妄的,不存在的。總而言之,從小乘到密宗都公認,外境是心創造的。

既然外境是心創造的,所以創造外境的心如果清淨,它所創造出來的外境也是清淨的。如果心不清淨,它所創造的外境也不清淨。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八種不同的現象中,肯定只有一個是對的,那就是佛的境界。其它的都是相對的真實,不是絕對的真實。從六道眾生、八地菩薩到佛這八種不同的智慧或意識(眾生的叫意識,佛和菩薩的就是智慧,都是指心),就是越來越清淨的。其中地獄眾生的心最不清淨,佛的智慧最清淨,其他的介於其間。

為什麼佛的境界是絕對真實與清淨的呢?因為佛的境界,沒有任何幻相的成分。佛的心、佛的智慧已經遠離了所有的煩惱障和所知障,他的心中不會有妄想、妄念,所以他也不會有任何幻相,故而是最清淨、最純潔的。由此推知,地獄和餓鬼眾生相比較,地獄眾生是錯的,因為在眾生業障非常深重的時候,就會墮到地獄,那時看到人類所見的一杯水,都是鐵汁、銅汁,當業障稍微清淨,再從地獄轉到餓鬼道的時候,就會看到餓鬼道的現象,將水看成膿血,當他從餓鬼道轉生到旁生道的時候,他的環境又會清淨一些……八地菩薩與其他眾生的現象相比較,八地菩薩看到的又更為清淨。因為其他眾生通過修行,把心裡的煩惱障與部分所知障斷除以後,才能顯現出八地菩薩所見的現象。這就說明,其他眾生有業障,而八地菩薩相對來說比較清淨,所以八地菩薩是准確的,其他眾生不准確。但八地菩薩與佛的見解、境界相比較,就迥然有別了。

因為佛的境界不存在任何障礙,所以他看到的,是物質真正的本來面目。這樣推測,最後可以抉擇出,真正絕對的准確或清淨,只有佛的境界。這種推理方法,叫做清淨見因。

如果沒有這樣的邏輯或因,僅僅借助中觀的推理方法,只能說明心的本性是空性,而無法證明諸法是佛的壇城,也無法推知心的本性是光明。當然,這種方法也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針對任何根基,都所向無敵的。只有相信佛法的人,才能接受這種推理。如果不相信佛法,那就鞭長莫及了。

2、現證如來藏的捷徑

現證如來藏的最佳方式,是密宗或禅宗裡面所講的,不需要邏輯與觀察,就是把心靜下來,讓心自己去體會自己的本性。但在此之前,最好先把外加行、內加行等所有加行修完,然後修兩三年的寂止修法,當心靜下來以後,自己去觀心。另外,密宗還有一些諸如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的修法,圓滿次第又分為有相圓滿次第與無相圓滿次第等方法。通過這些方法,都可以讓心的本性顯露出來。

密宗的修法相當豐富,而顯宗只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寂止的修法,讓心靜下來,修到四禅八定的境界,然後用中觀的方法去抉擇心的本性是空性,之後在空性的狀態中安住。但這種所謂的安住,實際上也沒有超越分別念的基礎,所以效果很緩慢。

禅宗有很好的方法,但就像宣講如來藏的經典,應該屬於半顯半密的經典一樣,從密宗的角度來看,禅宗應該不是很純粹的顯宗,而是摻雜了很多密宗的方法。純粹的顯宗一般沒有這樣的方法,但只學過顯宗,而沒有學過密宗的人,是不會知道這一點的。

通過上述方法,可以抉擇出心的本性是光明;通過中觀的方法,又可以抉擇出光明就是空性,最終結合起來,就是真正的密宗觀點——心的本性既是空性,又是光明。空性與光明,本來就是無二無別的。這樣就建立了一個真正完整的佛教見解。

3、各大教派的觀點並存不悖的緣由

雖然藏傳佛教都認為,諸法是佛的壇城。但真正說得最透徹、最明顯,並借助邏輯來證明的宗派,當屬寧瑪巴。這在榮森班智達的著作中尤為強調。

不同的教派,其側重點各不相同,僅僅在藏傳佛教內部,都有不同的主張。格魯派非常強調第二轉*輪的經典與龍樹菩薩的中觀——心的本性空性;而覺囊派又著重強調第三轉*輪或者無著菩薩的論典以及龍樹菩薩的《贊法界頌》等經論的內容——心的本性光明,雖然他們也不否定心的本性是空性,但他們強調的就是光明。而寧瑪巴既不強調光明又不強調空性,而是將二者平衡起來,尤其是在寧瑪巴的大圓滿修法中,直斷修法屬於空性的修法,而頓超修法,又屬於光明的修法。

藏傳佛教的每一個宗派,都有其特長。以覺囊派為例,如果藏傳佛教裡面缺少了覺囊派,藏傳佛教就顯得有點不完整,因為這樣一來,藏傳佛教中就少了一個專門宣講第三轉*輪的宗派。同樣,如果沒有格魯派,則雖然所有藏傳佛教的宗派都在講空性,但沒有一個非常強調空性的宗派。所以我認為,如果不是很有必要,以前的高僧大德不可能無緣無故地去創造一個可有可無的新教派。

但不管格魯派怎麼樣強調空性,也不管覺囊派怎麼樣強調光明,最終心的本性既是光明,又是空性。光明即是空性,空性即是光明,這就是最後的結論。雖然我們需要這樣的結論,但強調其中的一個部分也是有原因的。因為眾生需要這樣的次第引導,最後才能達到目標。倘若不講空性,一開始就修光明,大家就會誤認為光明是實有的。在沒有證悟空性的時候,就要強調空性。讓大家知道,輪回與涅槃都是一無所有的空性。從而對空性生起堅定不移的見解。然後再去了解心的本性光明。因為之前已經有了中觀空性的見解,所以無論怎樣,都不會像唯識宗一樣,認為心的本性是實有的,而會了解到,雖然一切都是空性,但在空的基礎上,又多了一個光明的成分,以前自己所看到的不清淨現象是不存在的。在它的背後,還有一個清淨的現象,這個清淨的現象永遠都是存在的,同時也離不開空性,與空性無二無別,這就是顯空無別。如果根本不提光明,只講空性,大家又會覺得,一切都是不存在的,包括佛的智慧、清淨的現象與如來藏也不存在的。那又是另一個極端了,所以我們要斷除常、斷兩個極端。在不同的修行階段,而有所側重地強調,是佛陀引導眾生的一個非常理性的思路。

拋開布施、持戒、忍辱等六度萬行不說,釋迦牟尼佛講的大乘佛教的見解,可以分為兩種,一個是空性,另外一個就是光明,因為有這兩個見解,所以佛就轉了第二轉*輪和第三轉*輪。因為佛傳了第二和第三轉*輪,所以大乘論典有彌勒菩薩的傳承和文殊菩薩的傳承,其中彌勒菩薩、無著菩薩的傳承,主要講心的本性光明;文殊菩薩和龍樹菩薩的傳承,主要講心的本性空性。因為有了兩種不同的論典,或者說有了兩個不同的心的本性,所以就有了兩種不同的二谛。因為有了兩種不同的二谛,所以才有了兩種不同的因。

二、正義

(一)名義

《贊法界頌》

這次我准備在施護法師翻譯的漢文版上,給讀者簡單地解釋《贊法界頌》。此論有藏文版,內容與漢文版幾乎相同,只是個別地方有少許差別。差別的來源,可能是梵文原版的差別,也可能是翻譯的差錯。本來梵文就不像其他文字,不僅要從詞句的表面來理解,而是要挖掘出一個字詞當中所潛藏的各種內容。

蓮花生大師說過,前弘期第一批將梵文佛經譯成藏文的譯師,都是佛的化身。

歷史上曾有過很多類似的事例:後弘期的翻譯家在翻譯彌勒菩薩的《經莊嚴論》時,因為其中的一句話梵文版中講得很簡單,譯師們不知道該怎麼翻譯,就去查前弘期譯師的譯本,看他們是怎麼翻譯的。結果驚訝地發現:前弘期的譯師們對其中的每一句,都從六度的六個方面進行了全面的解釋並予以翻譯,這是後來的譯師們根本看不出來的內容。

因為前弘期的譯師是佛菩薩的化身,所以才會知道字面背後所隱藏的涵義。

另外,好像在漢文《大藏經》,甚至包括整個漢傳佛教裡面,都沒有一個《贊法界頌》的解釋,但藏傳佛教卻有廣略不同的很多關於《贊法界頌》的注解。本《淺釋》的大部分內容,是按照藏文注解來解釋的,但因為某些偈頌藏文版中沒有,所以只有望文生義,根據藏文前後的內容來推測、估計了,若有不當之處,還望諸位智者海涵。

本論所指的法界,就是如來藏或佛性。雖然本論的文字當中,沒有說本論是如來藏贊或佛性贊,而說的是《贊法界頌》,但其實都是一個意思。

法界:一切有部、經部、唯識宗、自空中觀、他空中觀與密宗,都會講法界這個詞,但其中所賦予的內涵卻是各不相同的。

從第二轉*輪的角度來說,法界僅僅指空性。最多像中觀應成派的論師所說,是沒有任何執著,遠離一切戲論的空性;中觀他空派的上師會告訴我們,法界就是光明;密宗上師則會說,法界就是明空無別。因為密宗既不強調光明,也不強調空性,而是將二者有機地平衡起來,空性就是光明,光明就是空性,法界就是如來藏,如來藏就是法界,藏文裡面也稱為平等一體、明空無別的光明心。此處的,並不是指我們現在這顆能夠思維的心或阿賴耶識,而表示佛的智慧。

佛教各大教派的見解就是這樣層層遞進且越來越接近於萬法實相。

:有很多的解釋方法,此處可解釋為贊揚、稱贊。

(二)頂禮句

歸命十方佛,法身及報化,

願共諸眾生,速成法界性。

此偈頌藏文版中沒有。

歸命也即梵文中的南無。南無有多種解釋,簡單地說,就是頂禮、皈依。將自己的整個生命與全部心靈,都皈於十方佛的法身、報身與化身。

小乘佛教只承認化身和法身,不承認報身。《俱捨論》中根本不提報身,而只提到了化身和法身。其法身所诠釋的實質內容,也與大乘所指的有所不同。

因為大乘佛法承認報身,並認為報身是不滅的,所以小乘行人就認為,大乘佛法是印度的婆羅門教,就像某些人說密法是受了婆羅門教的影響一樣。

大乘佛教不僅承許三身,甚至承認四身或五身,但除了三身以外,四身與五身都是不同的分類而已,實際上也不外乎三身。

三身也分勝義谛的三身和世俗谛的三身。世俗谛的三身,也即一般公認的三身。勝義谛最了義、最究竟的三身,也即心的本性——心的本性空性為法身,心的本性光明為報身,空性和光明無二無別為化身。

願共諸眾生,速成法界性:願與一切眾生迅速證悟、體證與法界無二無別之本體。

(三)稱贊眾生階段的法界

1、總述法界本體

輪回三惡道,法界理凝然,

本來常清淨,諸相不能遷。

無論從世俗谛的角度看來,輪回三惡道是如何痛苦、恐怖、無常、不淨、變化莫測,但法界永遠都是凝然不動、常住不滅、永不改變、清淨無垢的。雖然從凡夫的角度來看有很多相,但任何現象都不能使法界受到影響或遷移。

本來整個輪回都是痛苦的,但三惡趣的痛苦最劇烈,所以此處只強調了三惡趣。

本論中有很多字,意即真理、勝義谛。

:眾生所見所聞,以及心裡顯現出來的一切有為法,比如:紅、黃、白等顏色,圓、方、長等形狀,痛、不痛,快樂等感受,都叫作

此偈頌的內容非常深,大圓滿中很多大家認為非常了不起的詞句,其內在真實含義也與此並無二致。但因為我們沒有證悟,故而始終感覺不到不變、不滅的法界。我們感覺到的,就是無常、痛苦、不清淨、煩惱,但法界卻是永遠清淨的。

就像天空中有烏雲的時候,我們在地上既看不到藍天,也感覺不到是烏雲遮蔽了天空。當烏雲慢慢消散,露出碧藍通徹的天空以後,我們才知道,原來天空是永恆不滅的,其中沒有任何造作的有為法,它不會受外界的任何影響,永遠都是如此。即使我們感覺不到它,但它依然存在。

同樣,當我們心裡生起粗大煩惱,並導致了極大痛苦的時候,心的本性也是巋然不動、光明無礙的。

譬如說,當我們做了噩夢,感到恐怖萬狀、悲恸欲絕的時候,如果能立即醒過來,則所有的現象與痛苦也一掃而空。同樣,如果真正能證悟心的本性,則一切的痛苦和煩惱也能當下化解。這不是要把不清淨的現象推翻,然後去另外證悟一個心的本性,而是在痛苦和煩惱存在的當下,一切就是本來清淨的。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就並非易事了。所以之前我們要做很多的功課——修加行、行持六度萬行等等。

寂靜如虛空,處處悉周遍,

體皆離彼此,非深復非淺。

寂靜如虛空:如來藏的本性寂靜得猶如虛空一般。

寂靜並不是萬籁俱寂、悄無聲息的意思,而是指平等一體,沒有任何清淨與不清淨的現象。

也許有人會說:你一會兒又說沒有任何清淨不清淨的現象,一會兒又說有光明的現象,這該怎麼理解呢?

其實二者是一回事。所謂光明,就是沒有任何”——遠離一切清淨與不清淨諸相,沒有時間與空間,所以叫做寂靜。

如虛空,我們經常會提到這個比喻——寂靜光明的境界猶如藏地秋天的虛空。因為藏地冬天經常刮風,天空中雖然沒有很多烏雲,但還是會有一些灰塵,看起來不是很干淨;春天的時候又因為地面升溫,故而時常有氣流,會影響虛空的純淨度。而夏天經常會下雨,天上隨時會烏雲密布,所以虛空看起來也不是那麼澄淨。秋日的虛空尤其純淨,不存在什麼雜質、污垢,所以顯得特別地清淨、通透、澄然、明澈。

如果前行基礎修得很扎實,任何證悟的條件都齊備了,則僅僅聽到這麼一句話,都會當下開悟,通達心的本性——一想想清淨如虛空的感覺,當即就會恍如大悟。以前的禅宗祖師,與藏地修大圓滿、大手印的上師們口耳相傳的竅訣,往往就是幾個字,再說就是多余的了。

但大多數人的條件都不成熟,故而感覺不到這些字面的真正含義。如果前行、信心等條件不成熟,即使熟讀千經萬論,最終也只是字面上的理解而已,其他一無所證。

能不能證悟還是靠自己,前行修了,出離心、菩提心足夠了,通過金剛薩垛修法,把粗大的煩惱、罪業消除了,修曼扎羅積累的資糧也差不多了,修上師瑜伽修法,也對上師有了足夠的信心,這樣就可以不聽很多法,僅僅到靜處反反復復地思維、體會寂靜如虛空這五個字,都會證悟的。

處處悉周遍,無論在輪回的任何時候,我們的每一個念頭——包括貪心、嗔心等等,都沒有離開過寂靜。寂靜周遍於精神、物質等一切法,無論過去、未來還是當下,它始終都不會離開。

我們不能認為,只有在開悟以後,才有如來藏光明,現在的凡夫階段沒有,生起嗔恨心等煩惱的時候更沒有。在任何一個時候,光明都是存在的。

體皆離彼此,非深復非淺:法界本體遠離一切彼此,以及用彼此二字所代表的高低、左右、大小等所有分別。所以法界既不是深也不是淺,因為法界當中根本不存在深和淺的概念與分別。

如果想用人類的語言來形容法界光明,幾乎只能借助於否定詞——不是此、不是彼、不是深、不是淺、不是左、不是右、不是輪回、不是涅槃等等。想從正面的角度去描述它,就只能說空性、光明,另外再也找不出更恰當的詞匯了。對沒有修行的人來說,空性、光明也是很含糊的概念,真正要體會其境界,只有通過修行而證悟。通過聞思智慧而從字面上大概了解的東西,還不是真正的證悟。

自空中觀所講的遠離四邊、八戲、三十二戲論等等,歸納而言,也就是遠離了常、斷二見或有、無二邊,以及深和淺、彼和此等與有、無相關的所有二邊。在否定以後,否定的邊也不承認,就像中觀應成派不承認任何見解一樣,這就是如來藏的真實本體。

如來藏既是中觀自空所講的空性,也是中觀他空所講的光明,同時也是大手印裡面講的大手印,以及密宗講的明空無別或空樂無別,大圓滿所講的自然智慧,只是名詞不同而已。釋迦牟尼佛轉*輪的時候,為了隨順聽眾的根基,就用了各種各樣的詞匯來表達,實際上都是如來藏。

要真正了解如來藏,首先要修加行,之後無論修大手印、大圓滿或者禅宗都可以,但如果不修加行,那是很難如願以償的。

對利根者而言,講如來藏只需這一句話。但因為聽法者的根基、意樂不同,為了鈍根的需要,所以後面會用各種比喻來反反復復地說明。

很多人非常希望聽密法,但真正講密法,最終也就是這些內容了,主要視我們自己理解的深淺程度而定。

但與顯宗不同的是,密宗提供了很多方法,這是顯宗經典所沒有的。就像小乘經典中只講了當初釋迦牟尼佛怎樣發菩提心、怎樣作身體布施、怎樣成佛等等,卻沒有提供相應的修法一樣。雖然顯宗提到了如來藏光明,並指出,心的本性是光明。但怎麼去現證心的光明,他就只字不提了,顯宗就只有空性修法,真正光明的修法,只有在密宗裡面才有。

中觀起到的作用,就是推翻我們的執著與錯誤見解,推翻了以後,真正的本來面目,它無法告訴我們,只有自己去體會。

中觀應成派之所以不建立任何觀點,就是因為我們的心是有執著、無明的,它建立的所有立場,都是不對的,所以什麼都不建立,什麼都不承認。

在沒有學密的時候,首先應該讓眾生了解心的本性,因為這些都是凡夫從來沒有接觸過的境界,根基低劣的人恐怕一下子不能接受,所以佛陀給我們准備了一個磨合階段,讓我們先鍛煉一下,當我們基本上適應以後,最後釋迦牟尼佛才宣講了《時輪金剛》和《密集金剛》等密宗修法,這也是佛陀的悲心所在。

包括麥彭仁波切在內的很多高僧大德們也認為:第三轉*輪宣講如來藏的十部經,以及《寶性論》、《贊法界頌》之類的論典,是連接顯宗和密宗之間的橋梁。雖然這些經論收集在顯宗經論當中,但其中的內容卻屬於半顯半密的。

2、廣說法界及其比喻

在《寶性論》裡面,首先是用三種證據或邏輯,來推測心的本性是光明,所有眾生心裡都有如來藏,然後用了十種比喻來形容如來藏,其中多數最關鍵的內容,是用比喻來描述的。

《贊法界頌》也采用了同樣的方式——用大量的筆墨來比喻如來藏,因為在涉及到如來藏的真正本性之際,佛也無法用語言來表達。論典中的邏輯,對真正證悟人而言,是站得住腳的;但對根本沒有證悟的人來說,這些邏輯也不能說明問題。因為沒有任何邏輯,可以真正讓我們認識心的本性是光明如來藏。

如果真正想體悟如來藏,唯一的方法,就是修行,自己去證悟。在證悟以後,就會知道:哦!原來說了半天,心的本性光明就是這樣的!

初步接觸如來藏,是在資糧道之後的加行道早期。在大圓滿中,這稱為認識心的本性;在禅宗裡面,這就是明心見性。此時還沒有到菩薩一地,更不是佛地,所以還是凡夫,只是比較不錯的凡夫而已。

在此之前,就只能講一講中觀的修法,這對推翻我們的一些執著是有用的,但無法從正面去講,心的本性光明是如何的,只能說光明沒有污垢、沒有煩惱、沒有無明,心的本性如來藏是常住的。也就到此為止了。至於什麼叫常住,我們的理解往往會有偏差。其實,只是因為如來藏不是生生滅滅的,所以才用常住來表達,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常住不滅的東西。倘若認為有一個常住不滅的東西,那又成了一種執著,根本不是如來藏。

第一個比喻:

乳未轉變時,酥醍醐不見,

煩惱未伏除,法界無由顯。

盡管牛奶裡面本來有酥油,但如果不加提煉,我們的肉眼就無法看見酥油。同樣,當煩惱還沒有調伏、斷除的時候,盡管法界存在於我們的心間,但它也不會平白無故地顯現出來。

如何理解心裡存在如來藏,是很重要的問題。有人認為,眾生的第九識,是如來藏。在一個人的心裡,清淨的如來藏和不清淨的八識同時存在著。

但這種理解是不對的。心裡面實際上是指心的本性。從世俗谛的角度來說,心或意識是無常、有漏的,不是如來藏光明,也不是常住不滅的。但從最究竟的勝義谛角度來說,心就是如來藏,它不是有漏、無常的有為法。換言之,從凡夫的立場來說,心不是如來藏,而是八識。從佛的角度來說,心就是如來藏,不是八識。

那如來藏什麼時候能顯現出來呢?下面講道:

如酥處乳中,酥本妙光瑩,

法界煩惱覆,圓滿體清淨。

如酥處乳中,酥本妙光瑩,用打奶筒或現在的牛奶分離器,就能把牛奶當中的酥油分離出來,這樣我們就能看出,原來牛奶裡面是有酥油的,酥油的本體是美妙、干淨、無垢、純淨的。

法界煩惱覆,圓滿體清淨,此偈頌的藏文版和漢文版意思有一點不一樣。藏文版的意思是說:當我們斷除煩惱以後,清淨、無垢的法界就會顯現出來。

漢文版的意思是說:法界的本體被煩惱覆蓋而無法睹見,但它的本體卻是圓滿、清淨的。

圓滿兩個字該怎麼理解呢?

所有中觀都承認,佛的法、報、化三身當中的法身,是常住不滅的,它實際上就是佛的智慧。

在第三轉*輪的佛經裡面,有一個很清楚的比喻:如果能在一匹等同於整個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大的一塊布上,等比例地畫出整個三千大千世界——在屬於須彌山的地方畫須彌山,屬於南瞻部洲的地方畫南瞻部洲等等,包括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有情世界、器世界,都無一遺漏地畫在畫布上。再有一個人用神變把這塊布縮小得像芝麻般大小,並把這塊布裝在一粒芝麻裡面。雖然從表面上看,這就是一粒芝麻,但裡面卻包含了整個三千大千世界及其眾生的圖像。

中觀自空的邏輯很簡單,他們認為,我們今天還是凡夫,還不具備任何佛的功德,但在修了三個無數大劫以後,我們的煩惱和不清淨的東西全部毀滅,然後誕生出佛的清淨功德。依照中觀自空的說法,一切都不存在,既然一切都不存在,那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圓滿不圓滿了,但第三轉*輪卻認為,哪怕是我們這樣的凡夫,表面上也看不出任何佛的功德,但在我們的心裡,存在著完整的佛的三身,所叫圓滿。

實際上這也是密宗的觀點。麥彭仁波切等高僧大德認為第三轉*輪的經論都是半顯半密的原因也在於此。

第二個比喻:

如燈被障礙,非能照余物,

無明恆覆心,法界非明了,

藏文版的意思是指:如果把一盞燈裝在一把壺裡,則雖然從外面看不見任何光明,但壺裡卻是明亮如晝的。

漢文版中雖然沒有壺的意思,但也是被障礙物罩住了,所以除了裝燈的瓶子、箱子等容器裡面以外,燈光無法照亮其他東西。

無明恆覆心,法界非明了佛性好比是燈,無明好比罩住燈盞的瓶子等容器。當凡夫的煩惱極其粗大的時候,因為被無明覆蓋了,所以根本不能證悟、體察到法界本體光明,甚至連心的本性是空性都無法感知。

如燈離障礙,處處物能照,

煩惱破壞時,真如恆顯現。

明燈一旦離開障礙物,燈光耀然而出,就能當下普照周邊的一切。同樣,當煩惱被摧毀無余時,真如法界就會恆時顯現。

真正很標准的顯現,是在菩薩一地。之前的證悟境界中所顯現的光明還是比較模糊的。

當然,在密宗歷史上,也有一些利根眾生在灌頂的當下就成佛了,但這種事例是十分稀有罕見的。現在我們經常說的開悟,多數是加行道。

藏文版中此偈頌的意思還多了一些內容:如果在瓶子的四周打幾個孔,就會有一些光線透出來。孔隙的數量和大小不同,透出的光亮多少也各不相同,這分別表示菩薩一地、二地、三地等階段,雖然還沒有完全看到證悟智慧的燈光,但也有了部分的證悟之光。當以禅定金剛徹底打破瓶子的時候,燈光就可以毫無保留地顯現無余,那不是菩薩的一地、二地,更不是加行道,而是十地以後的成佛。

第三個比喻:

初中及最後,二障不能擾,

如淨琉璃珠,恆時光照曜。

世出世間的任何有為法,都不可能初期、中期、最後完全保持一致,而是變幻莫測、有生有滅、隨緣和合的,但佛性如來藏卻是永恆而常住不滅的,無論初期、中期以及最後,都不會有任何變化。它的本體不會受二障的攪擾與影響。就好像清淨的琉璃珠,無論是在泥土裡面,還是在其它任何不清淨的東西裡面,無論是否加工、有未開發,琉璃珠的本體恆時如光明一般清淨無垢、純潔剔透。

所有的障礙,都可以歸納為二障。所謂二障,就是煩惱障和所知障。簡單地說,煩惱障就是我們的貪、嗔、癡、無明等等。所知障可分為兩方面,就勝義谛而言,是指有些境界還不能完全了悟;就世俗谛而言,是指還不具備佛陀那樣的神通。

阿羅漢與八地以上的菩薩都有所知障,而沒有煩惱障。只有佛陀才斷盡了二障,故稱為全知、遍知。除了佛以外,包括十地菩薩都不可能永恆安住於根本慧定,盡管可以在根本慧定當中停留很長時間,但最終還是要從中出定,這就是所知障造成的。

從凡夫的角度而言,可以說法界被煩惱覆蓋了,可以說煩惱會干擾、影響如來藏,不讓它顯現,但從如來藏本體的角度來說,二障是根本不存在的,萬事萬物都是光明的,沒有煩惱障、所知障,沒有眾生與不清淨的世界。煩惱不可能毀滅、破壞如來藏,頂多不讓我們發現如來藏而已。

《寶性論》用的三個邏輯之一是說,心的本性是佛的智慧,因為佛經中有大量證據證明,佛的智慧或者如來藏、法界是永恆、常住不滅的。一個人成佛了,會顯現出佛的智慧。但同時也可以推理出,那時顯現出來的常住不滅的佛性,現在也存在,因為它是常住不滅的,所有常住不滅的東西,都不可能在本體上有任何變化。所以佛性當下就存在於我們心裡。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