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祥法師:《阿彌陀經》的信心成就
經文:‘捨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這一段是講具體的往生方法,在阿彌陀經中是最要用心的一段經文。前面發願用聞:捨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這裡: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也用“聞”字,外緣在於聽聞到極樂淨土和阿彌陀佛的功德光明和壽命。“聞”是通過佛的講法,對於我們則是通過誦經和聽經,你聽聞到阿彌陀佛的功德和光明願力,你的願力依這些外緣發起。 發願下面這句經文是從反面提醒,你發願往生,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佛特意強調,從反面告訴我們,往生淨土,少善根福德因緣不行,怎麼樣才是多善根福德因緣?就是指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緣,這是對舉。因為淨土是極為殊勝的地方,少善不行,除了用阿彌陀佛的名號功德願力和光明,其他的任何善根福德因緣都是少的,不是說那些不是善根福德因緣,但跟念佛相比就是少善根福德因緣。從往生淨土的願望上來說,要求只有念佛。如果你認為做其它對往生有幫助,而依佛的標准這些就是少善根福德因緣。在我們自己這邊,你學習佛法,人越做越好,越來越向善,但是這和往生淨土沒有直接的關系,往生淨土就是念佛為因,往生為果,這是直接的關系。如果你念佛不精進,而做其他的事情比較多,這從反面可以判斷你往生的願望不真實、不至誠。雖然你願意往生,而你卻很賣力氣的去做放生、布施、朝山、持咒等修行,這些也屬於善根福德因緣,但是它是屬於少善根福德因緣,它不是往生淨土的正因。如果你原來沒有想過,你現在可以想一想,你做其他的修行到底是為了什麼?你可以發現你內心深處並不是真實為了往生而去做這些事情,如果你聽懂了佛的話,為了往生那修行只有一個,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其它的跟念佛相比都是少善根福德因緣,這裡佛進行了特特的強調。 ‘捨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這個地方是具體的修行方法,這個方法以往注重“執持名號”,前兩節我們對執持名號做了解說,執持名號在真實義上來說,是阿彌陀佛在執持,這件事情真正做主的是阿彌陀佛,不是我們,我們是聽命令的人,你念佛時就是在佛的願力和光明的引導中。 你自己雖然覺得這明明是我在念?怎麼說是佛在念?你雖然在感受上是自己作主,但是真實方面確實是佛在作你的主,執持者是阿彌陀佛,由於你的自執心很強,信自己遠勝信佛,不承認佛做你的主,不承認你是在受佛的引導和命令。 執持名號是本願選擇的真實方法,信佛(他力)信自(自力)在形式上沒有差別,但是在信心上有差別,一個是信你自己,一個是信佛。同樣念佛的人,同樣稱南無阿彌陀佛,一個信心是在佛的願力和光明上,一個是在自己稱念的積功累德上。如果是信佛的一心不亂,你很快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就一心不亂,依無量壽經,信佛“乃至一念,即得往生”,如果信你自己,你的往生一直到臨終也確定不下來,因為你在往生淨土這件事情上沒有真正的主宰力,只能從完全信佛的信心中獲得,如果你沒有往生就表明你不是真正的信佛。 “一心不亂”分兩邊,念佛的信心分兩邊,真實信心的一心不亂不需要臨終接引,往生是在獲得一心時就成就了,這個一心也叫金剛心,真實心,清淨心,也就是佛的心。這時佛的心和念佛人的心已經水乳交融,彼此不再分開,佛的光明在攝取你,不捨離你,這個就是真正的一心不亂。 另一種就是你相信自己,念佛是你在積功累德,不管你是念到什麼程度的一心,由於往生不確定,雖然有往生的願望,但是由於信心不夠,你還要念佛,所以就需要阿彌陀佛臨終接引。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