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弘法師:四念處之觀身不淨


 2013/1/11    熱度:6240    下載DOC文檔    

定弘法師:四念處之觀身不淨

 

身念處是「觀身不淨」,觀身不淨就是對身體的正確的看法。

《教乘法數》上解釋說,「自他身一切色法皆不淨」,這個自是自己,他是外面一切眾生,自己和眾生的身都不淨,一切色法是指一切物質,都是不淨的,這是身念處的意思。佛在經上為我們分析,我們這個物質的身體構造不清淨,最明顯、最簡易的觀察就是看我們身體的七竅,常常排洩出來不淨之物。七竅之外還有更微細的毛細孔,排出來的這些汗液,現在稱為叫尿素,統統都是不清淨的。古人講我們這個肉身是皮袋,一個臭皮囊,裡面包裹的這些膿血、糞便、五髒六腑,都是臭穢不堪。大家如果看過屍體解剖,真人屍體解剖,你會覺得非常惡心。人體被開膛剖腹之後,看看裡面紅紅黃黃的一大堆東西,都是不淨之物。我們生人吃下的東西,不管是再好、味道再香的東西,吃下去之後,沒過多久就變成臭穢不堪的東西排出來,可見得這個身體多麼骯髒,它是生產骯髒東西的一個機器。身上常流著這些汗液,散發的氣味都很難聞,一個人如果三天不洗澡,身上就有一種怪味。這個味道是什麼味?煩惱的味道。煩惱愈重的,他身上的體味愈濃,愈難聞;那些身心清淨的人,他身上的氣味是香的,是清淨的。我們師父上人也給我們提到,過去虛雲老和尚他一年才剃一次頭,一年洗一次澡,可是身上的味道是一股清香味,雖然衣服已經很破舊,這個領和袖上的油垢還很厚,可是一點不難聞,像一股檀香一樣。這是他老人家修行有真功夫,心地清淨,心清淨就身清淨。佛法裡講「一切法由心想生」,我們是什麼樣的心,就會得什麼樣的身。所以身不清淨,那要觀察是自己心不清淨的結果。

佛教裡面稱為自他身一切色法都不清淨,就是凡是有情眾生的身體(色身)都是不淨物,為什麼?因為心不清淨,所以感得的身也不清淨,境界也不清淨,正所謂境隨心轉,境由心造。所以你要想得一個好的身體,清淨的身體,首先要轉自己的心念。學佛的人看有沒有進步,有沒有功夫,首先看我們自己的身體,這個身體、這個相貌有沒有改變。如果學佛學了一、兩年,相貌變得更莊嚴,身體變得更健康,這就說明你學佛很如法。假如身體、相貌一點都沒有改觀,那說明我們的修行不如理、不如法。如果身體愈學愈糟糕,相貌愈變愈丑陋,我們就要反省學佛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肯定是有問題,要進行糾正。所以你有一個什麼樣的心,就會有什麼樣的身,就會什麼樣的相貌。人投胎的時候,很多人說人的身體、相貌是遺傳的,這個不然,佛法裡給我們講得清楚,當我們投胎,是因為喜歡自己的父母,對父母產生了愛戀,一切法由心想生,愛自己的爸爸、媽媽,就像自己的爸爸、媽媽。所以你出生之後,這個相貌長得就跟父母很相像,這不是遺傳,是你的心想生。古人講四十歲以前大多都是受前世的影響,可是四十歲以後,你自己的容貌、你自己的身體要自己負責任。為什麼?這是你四十年當中,你自己的思想、心態改變了你自己的容貌。所以你如果念頭惡、行為惡,相貌就變得凶惡;心地刻薄,相貌也變得刻薄;如果心地善良、慈悲、厚道,你的相貌也變得很慈善、很厚道,讓人一看到就有一種信賴感。所以《十善業道經》裡面提醒我們,要「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間雜」,這是讓我們的心調整到純淨純善的水平,那我們的果報就十分殊勝,身相莊嚴。所以學佛功夫到哪裡,瞞不過別人,有智慧的人一看,看你的相貌,看你的身體,就知道你平日修學的功夫。

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得到的是紫磨真金色身,這個身是清淨身。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身是不淨,到極樂世界的身是清淨的,為什麼?因為極樂世界的人心清淨,感得正報、依報的清淨莊嚴。所以我們懂得這個道理,要把這個娑婆世界污穢的色身放下,看破了你就能放下,希求到極樂世界換一個紫磨真金色身,不肯放下你就得不到真正的極樂。所以對這個娑婆世界一切身心的這些境界,都要把它放下,放下六道輪回,你就得到真正解脫。六道輪回怎麼來的?我執來的。執著裡面第一個就是執著這個身見,以為這個身體是我,愛護得不得了,有幾個人知道這個身體,這個臭皮囊是我們的拖累。世間有智慧的人都曉得,你看老子,他在《道德經》上面就說到,「吾之大患,為吾有身」,他也懂得身體是一個憂患,被這個身體拖累了,所以要把它放下。我們對身體不去執著它,不去貪圖它,把它放下,但是也不是說要把它任意的糟蹋,糟蹋它也是有過失的,《弟子規》上講,「身有傷,贻親憂」。我們采取什麼態度?隨緣就好,這個身體是我們這一生的果報,不受也得受,所以隨緣消舊業。借假修真,借這個假身修我們真實的道業。什麼是真實的道業?往生淨土。所以有這個身的時候,我們用它來精進修道,一心念佛,除念佛之外,身心世界統統放下,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放在心上,知道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是真實的。為什麼不是真實的?一切法因緣生,要靠因緣生的就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

所以我們念佛,執持名號,因為很難放下念頭,所以佛教導我們,用念佛的佛念來取代其他一切妄念,教導我們放下,能夠執著一句佛名,那麼你這一生一樣能夠往生淨土,生到西方凡聖同居土,在那裡繼續修行,你就把執著整個放下,連佛號都不執著,也不分別了,甚至把一切念頭都放下,把妄想、無明都斷了,那麼你就證得佛果。凡夫對這些道理不明白,就執著這個身,愛惜這個身,對身體起了嚴重的貪愛、執著,有執著就有六道的境界。所以把身放下這是斷執著第一步,小乘初果須陀洹就已經把身見放下了,知道身不是我。實在講,不僅是身,一切的現象都是幻相,都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金剛經》上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既然知道它是夢幻泡影、是幻相,為什麼還要執著它?你執著它,自己冤枉的受苦。所以我們要懂得用智慧來觀察我們的身相,觀身不淨。觀身不淨,這個貪愛身體的念頭就放下了。放下了以後不是說身體不要了,身體依然要去保養,因為它是一個修行的工具,而你的心清淨了,你把它放下了,反而你的身體更健康,你懂得隨順自然的生活,隨順自然這就是最好的養生之道。

我們現在真正懂得養生之道的很少,中國古人是最會養生,你看《黃帝內經》,你看《禮記?月令篇》,教導我們生活起居。真正懂得的人,他在這一年四季十二個月中,每一個月應該吃什麼東西,都有講究的,不是隨便吃的,甚至燒柴火,燒什麼樣的柴火,每個月都不一樣,這是真正懂得養生,這是一門大學問。養生的原則是身要動,多勞動,身體就像一部機器,它要運轉,所以身一定要動,而心一定要靜。佛法裡常用一個法輪做為表法,你看法輪轉的時候,圓周是動的,圓心是靜止的,不動的。這代表什麼?我們的心要定,身要動。法輪上的圓心,你知道肯定有圓心,可是你去找,找不到,哪一點是圓心?找不到。所以心是空的,《楞嚴經》上講「覓心了不可得」,心空、心定,身體動,這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是現在人剛好反過來,他心老胡思亂想,裝了很多東西,而身體貪舒服,老是定在那裡不動,結果犯出很多這些身體的毛病,這是不懂得如何養身,不懂得如何調心。所以這個道理我們應當明了。這是講到觀身不淨。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