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功德加倍無數的回向等殊勝竅門


 2009/7/16    熱度:7222    下載DOC文檔    





能讓功德加倍無數的回向等殊勝竅門

下面的教言主要根據亞青寺普巴扎西仁波切和護法寺空道法師的教言整理,教言實在太殊勝,不敢獨享,所以末學不揣冒昧整理出來。若有錯謬,還望各位大德師父師兄們不吝賜教指正!

修行中的三清淨一般指:發心清淨、正行清淨和回向清淨。修行如果能夠做到三清淨,善報會加倍很多甚至到無數倍。三清淨也有稱三殊勝、三要點或者三圓滿等。

發心/動機 清淨主要指善事前發大心,例如發心為正法住世、上師三寶善知識住世、眾生早證佛道而行善等。發大心修行容易和外在的佛菩薩以及內在的佛性相應。還可想象您的家人朋友、三世冤親債主和所有眾生和您一起在發心、做善事、回向。(注:1.我們的善根如同一個燭光,如果發大心,希望這燭光照亮很多眾生,這燭光就會照射到很多鏡子(眾生)上,得到的反射回自己的光就越多,對自己也越有利。類似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越大。回向類似發心,亦是如此,越是大心回向,效果越好。2.心的力量不可思議,如是觀想眾生一起行善,他們也都會受益,您也更受益。)

正行清淨在沒有證悟空性前,初步說是善事時一心一意的做或者修。如念阿彌陀佛聖號時,口念耳聞心想,都攝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六根都專注在修行的對象上。念的聲音大小只要自己耳朵聽到就可以;或如放生的時候,專心放生,不閒話。

回向清淨初步的指善事後如理如法的回向,為善業選擇一個好的目的。此時發大心也很重要。



善根可以反復回向。



要注意的是,做了善事或者念經念咒以後需要馬上回向。否則的話,只要起一個念頭的嗔恨心、傲慢心或者一個後悔心,那些善報就好像被強盜搶劫,馬上全部或者部分沒有了。如果是起嗔心,善報全沒;起後悔心的話後悔的部分沒了。例如參加共修放生,您出了200元,後來知道別人才出了100,您就後悔多出了100,如果後悔的時候還沒回向,那出了200也只有出100的善報,後悔的部分就沒有了。如果對於自己放生的善事長時間很歡喜,那麼做這件善事的善報會比只是短時間歡喜大。



順便說一下,隨喜也是修行的一個很好的竅門。別人做好事、念經念咒都可以隨喜。隨喜的方式可以是一起參加,例如一起念,或者一起出力參加做,或者出錢參與做,或者就是心裡面為他們的善事高興,有機會的話加以稱贊等等。隨喜也是有善報的,也需要馬上回向。隨喜是積累資糧的一個很好很快的方法,很方便,就算躺在床上,也能積累資糧。看到壞事,例如殺生、戰爭甚至電視故事裡面的這些情節,千萬不可隨喜,會有惡報。末學有次隨喜慈誠羅珠堪布百日大放生的善根,結果消業的現象比平時自己放生還明顯。





回向

一、(回向的主體,即誰在做回向:)所有眾生。(注:一起行善積德一起修行,也該一起回向啊。)



二.(回向的內容:)此善、今天善、此生善為主三世累積諸善根;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和十方三世一切眾生的所有善根;十方三世一切眾生的身體、衣食住行用等一切資具。(這也是個大竅門哦,那可比僅僅回向剛才的善事大不知多少倍了呀:1.因為善根是可以反復回向的,前面所有世的善根,當然可以再次回向。現世中已發生的當然可以回向。而現世未發生的以及後世的所有善根,我們的意念也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而做隨喜和回向;2. 不是您做的也可以回向,因為隨喜也有善報;3.將身體和資具作為回向內容的一部分,這樣回向後,成就以後身體和資具會具有加持力,能更好地利益眾生。例如,有的師兄,一看到某位高僧大德的身體就證悟,碰觸或攜帶他們的法衣/衣服乃至衣服碎片也能得到加持等。這些高僧大德的身體和資具具有加持力就是因為他們往昔曾如此發願和回向。)



三.(回向的時間地點和因緣)願一切眾生,盡一切時處,念念之間,具足因緣:(注:1.不僅僅是當時當地,而是盡一切時處、念念之間回向,這比暫時的一次回向更殊勝;2.一件事情的成功,需要具足因緣。雖有願望,但因緣不具足,也難以回向好,所以加上這句。)



四.(回向方式:)以上師為代表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如何回向其善根,我們亦如是回向!(注:凡夫的回向是有毒的,如上師佛菩薩這樣回向可以使回向盡量圓滿無毒。所謂“有毒的回向”,就是有執著的回向。無毒的回向是指無執著的回向、無緣的回向,也即在證悟空性的境界中回向。)



五.

(回向對象A:上師三寶三根本)以此供養上師為代表的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寶、十方三世一切善知識,祈願他們法體安康,長久住世,恆轉法輪!願正法永住!(注:1.供養上師三寶會增加我們的善報。2.只有善知識們長久住世,眾生才能得到指引,才有解脫的希望,所以祈請他們住世很重要。)



(回向對象B:一切眾生)

以此回向十方三世一切眾生:

業障消除、福慧增長。生生世世不離佛陀,不離善知識,不離佛法,不離僧眾!(注:1.這個非常關鍵,如果不離三寶的光明,修行就會逐漸增上,前途也會自然光明。反之,若與外道邪道結上緣,言行舉止就會被他們誘惑,前途只有變成一片黑暗、迷茫、蒼白……--入行論講記第十冊;2.佛陀曾對阿難尊者開示,末法時代他將以善知識的形象利益眾生,所以末法時代不離善知識就是不離佛陀。)

生生世世 獲得暇滿難得的珍寶人身,世間出世間一切圓滿無礙!(暇滿難得的人身需要具足十八條件,能具足這些條件才能好好修行,所以希望所有眾生生生世世都能獲得如此的珍寶人身。具體什麼條件可見寶書《大圓滿前行――普賢上師言教》,網上可搜索到http://www.fosss.org/Book/QianXing/dymqx0a.html 。或者看根讓上師的開示“思維暇滿人身難得”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d94f40100bb33.html)

三惡道和中陰身一切眾生速速得超升,以最快的速度往生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其他眾生命終自在往生西方!

所有眾生早證佛道!(慈誠羅珠堪布開示:為證得菩提、獲得佛陀的果位而回向,這是最殊勝的回向。這樣回向後,善根生生世世也不會窮盡,其善果雖然一次又一次地成熟,卻永無完結之時。因為善根已經回向了菩提,所以在未證得菩提之前,它們是不會消失的。另外堪布對三殊勝有更深入的開示,網上搜索“慈誠羅珠堪布、三殊勝”可搜索到。)

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世界和平!

(注:此B段可隨各人情況調整添加。例如感到自身某種罪業重的,可加回向一切眾生早日清淨此罪業等。)



六.(注:普賢行願品,時間充裕可以念完整的普賢行願品,不充裕的話就念下面幾句也很殊勝。)

此福已得一切智,催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湧濤,願度有海諸有情。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七.回向如真如遍現。(很重要的竅門:1.這些回向,放在善事後面就是回向,放在善事前面稱為發心,不以所造善業為依托的就是發願。2.如真如遍現,突破時空,就如普賢行願品所說,回向無有窮盡。)



八.(回向了一大堆,但是也需要)了知回向的主體、回向的內容和回向的對象畢竟是如夢如幻的。(即大德們平時所說的三輪體空。又如金剛經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歡迎轉發給有緣同修!功德無量!


能讓功德加倍無數的回向等殊勝竅門

下面的教言主要根據亞青寺普巴扎西仁波切和護法寺空道法師的教言整理,教言實在太殊勝,不敢獨享,所以末學不揣冒昧整理出來。若有錯謬,還望各位大德師父師兄們不吝賜教指正!

修行中的三清淨一般指:發心清淨、正行清淨和回向清淨。修行如果能夠做到三清淨,善報會加倍很多甚至到無數倍。三清淨也有稱三殊勝、三要點或者三圓滿等。

發心/動機 清淨主要指善事前發大心,例如發心為正法住世、上師三寶善知識住世、眾生早證佛道而行善等。發大心修行容易和外在的佛菩薩以及內在的佛性相應。還可想象您的家人朋友、三世冤親債主和所有眾生和您一起在發心、做善事、回向。(注:1.我們的善根如同一個燭光,如果發大心,希望這燭光照亮很多眾生,這燭光就會照射到很多鏡子(眾生)上,得到的反射回自己的光就越多,對自己也越有利。類似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越大。回向類似發心,亦是如此,越是大心回向,效果越好。2.心的力量不可思議,如是觀想眾生一起行善,他們也都會受益,您也更受益。)

正行清淨在沒有證悟空性前,初步說是善事時一心一意的做或者修。如念阿彌陀佛聖號時,口念耳聞心想,都攝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六根都專注在修行的對象上。念的聲音大小只要自己耳朵聽到就可以;或如放生的時候,專心放生,不閒話。

回向清淨初步的指善事後如理如法的回向,為善業選擇一個好的目的。此時發大心也很重要。



善根可以反復回向。



要注意的是,做了善事或者念經念咒以後需要馬上回向。否則的話,只要起一個念頭的嗔恨心、傲慢心或者一個後悔心,那些善報就好像被強盜搶劫,馬上全部或者部分沒有了。如果是起嗔心,善報全沒;起後悔心的話後悔的部分沒了。例如參加共修放生,您出了200元,後來知道別人才出了100,您就後悔多出了100,如果後悔的時候還沒回向,那出了200也只有出100的善報,後悔的部分就沒有了。如果對於自己放生的善事長時間很歡喜,那麼做這件善事的善報會比只是短時間歡喜大。



順便說一下,隨喜也是修行的一個很好的竅門。別人做好事、念經念咒都可以隨喜。隨喜的方式可以是一起參加,例如一起念,或者一起出力參加做,或者出錢參與做,或者就是心裡面為他們的善事高興,有機會的話加以稱贊等等。隨喜也是有善報的,也需要馬上回向。隨喜是積累資糧的一個很好很快的方法,很方便,就算躺在床上,也能積累資糧。看到壞事,例如殺生、戰爭甚至電視故事裡面的這些情節,千萬不可隨喜,會有惡報。末學有次隨喜慈誠羅珠堪布百日大放生的善根,結果消業的現象比平時自己放生還明顯。





回向

一、(回向的主體,即誰在做回向:)所有眾生。(注:一起行善積德一起修行,也該一起回向啊。)



二.(回向的內容:)此善、今天善、此生善為主三世累積諸善根;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和十方三世一切眾生的所有善根;十方三世一切眾生的身體、衣食住行用等一切資具。(這也是個大竅門哦,那可比僅僅回向剛才的善事大不知多少倍了呀:1.因為善根是可以反復回向的,前面所有世的善根,當然可以再次回向。現世中已發生的當然可以回向。而現世未發生的以及後世的所有善根,我們的意念也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而做隨喜和回向;2. 不是您做的也可以回向,因為隨喜也有善報;3.將身體和資具作為回向內容的一部分,這樣回向後,成就以後身體和資具會具有加持力,能更好地利益眾生。例如,有的師兄,一看到某位高僧大德的身體就證悟,碰觸或攜帶他們的法衣/衣服乃至衣服碎片也能得到加持等。這些高僧大德的身體和資具具有加持力就是因為他們往昔曾如此發願和回向。)



三.(回向的時間地點和因緣)願一切眾生,盡一切時處,念念之間,具足因緣:(注:1.不僅僅是當時當地,而是盡一切時處、念念之間回向,這比暫時的一次回向更殊勝;2.一件事情的成功,需要具足因緣。雖有願望,但因緣不具足,也難以回向好,所以加上這句。)



四.(回向方式:)以上師為代表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如何回向其善根,我們亦如是回向!(注:凡夫的回向是有毒的,如上師佛菩薩這樣回向可以使回向盡量圓滿無毒。所謂“有毒的回向”,就是有執著的回向。無毒的回向是指無執著的回向、無緣的回向,也即在證悟空性的境界中回向。)



五.

(回向對象A:上師三寶三根本)以此供養上師為代表的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寶、十方三世一切善知識,祈願他們法體安康,長久住世,恆轉法輪!願正法永住!(注:1.供養上師三寶會增加我們的善報。2.只有善知識們長久住世,眾生才能得到指引,才有解脫的希望,所以祈請他們住世很重要。)



(回向對象B:一切眾生)

以此回向十方三世一切眾生:

業障消除、福慧增長。生生世世不離佛陀,不離善知識,不離佛法,不離僧眾!(注:1.這個非常關鍵,如果不離三寶的光明,修行就會逐漸增上,前途也會自然光明。反之,若與外道邪道結上緣,言行舉止就會被他們誘惑,前途只有變成一片黑暗、迷茫、蒼白……--入行論講記第十冊;2.佛陀曾對阿難尊者開示,末法時代他將以善知識的形象利益眾生,所以末法時代不離善知識就是不離佛陀。)

生生世世 獲得暇滿難得的珍寶人身,世間出世間一切圓滿無礙!(暇滿難得的人身需要具足十八條件,能具足這些條件才能好好修行,所以希望所有眾生生生世世都能獲得如此的珍寶人身。具體什麼條件可見寶書《大圓滿前行――普賢上師言教》,網上可搜索到http://www.fosss.org/Book/QianXing/dymqx0a.html 。或者看根讓上師的開示“思維暇滿人身難得”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d94f40100bb33.html)

三惡道和中陰身一切眾生速速得超升,以最快的速度往生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其他眾生命終自在往生西方!

所有眾生早證佛道!(慈誠羅珠堪布開示:為證得菩提、獲得佛陀的果位而回向,這是最殊勝的回向。這樣回向後,善根生生世世也不會窮盡,其善果雖然一次又一次地成熟,卻永無完結之時。因為善根已經回向了菩提,所以在未證得菩提之前,它們是不會消失的。另外堪布對三殊勝有更深入的開示,網上搜索“慈誠羅珠堪布、三殊勝”可搜索到。)

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世界和平!

(注:此B段可隨各人情況調整添加。例如感到自身某種罪業重的,可加回向一切眾生早日清淨此罪業等。)



六.(注:普賢行願品,時間充裕可以念完整的普賢行願品,不充裕的話就念下面幾句也很殊勝。)

此福已得一切智,催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湧濤,願度有海諸有情。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七.回向如真如遍現。(很重要的竅門:1.這些回向,放在善事後面就是回向,放在善事前面稱為發心,不以所造善業為依托的就是發願。2.如真如遍現,突破時空,就如普賢行願品所說,回向無有窮盡。)



八.(回向了一大堆,但是也需要)了知回向的主體、回向的內容和回向的對象畢竟是如夢如幻的。(即大德們平時所說的三輪體空。又如金剛經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歡迎轉發給有緣同修!功德無量!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