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水,一碗麥,一處寺院
(文:轉載)
一杯水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鐘,你一定覺得沒問題;拿一個小時,可能覺得手酸;拿一天,你可能就會出問題。其實這杯水的重量沒變,但是拿得越久,就覺得越沉重。
這就像我們承擔的壓力一樣,如果我們一直把壓力放在身上,不管時間長短,到最後我們就覺得壓力越來越沉重而無法承擔。我們必須做的是,放下這杯水休息一下,然後再拿起這杯水,如此我們才能夠拿得長久。
事實上,無論對於工作中還是生活中的壓力,我們都要學會適當的放手。放手之後做什麼?當然是學會調整自己,因為我們的目標是在調整中更好地走向成功。
再來看一碗小麥的故事,一種人會首先留下一部分用於播種然後再考慮其他問題;而另一種人則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小麥全部磨成面,做成饅頭吃。我們都想做一個成功的人,優秀的人,只不過在饅頭的引誘下,我們失去了忍耐的性子。成功是要講究儲備的,倉庫裡的東西越充足,成功的機會就越大,也才可能走得更遠。成功的路是那樣的遙遠與艱辛,路邊倒下的每一個人都曾是一個在起點上充滿信心、躍躍欲試的活生生的人,對這路的盡頭有無限的憧憬。口袋裡的饅頭固然可以讓他們在啟程以後跑得飛快,不過吃完眼前的,恐怕就沒法指望下一頓了。饅頭終究有一天會消耗殆盡,沒有播種我們就沒有支持,沒有足夠的糧食保證,我們將會半途而廢。
在這遙遠的征途上,基礎的積累將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如果我們自覺先天不足而又已然踏上征程,那就更要格外注意隨時給自己補充營養。充實自己,人人都想。可是如果只顧眼前,不想長遠的積累必然會讓你有後顧之憂,不如趁早腳踏實地,一點一滴做起。
一個和尚,看准了一個地方想建一處寺院。為了籌集資金,他整整花了二十年的時間,四處化緣。寺院建成了,當人們吃驚地看著如此龐大的工程,迷惑不解地問他,是什麼力量使他完成了這一心願?他說是佛主給了他信念。
其實,他說的信念就是我們強烈的期望值,也就是一個人在實現自己期望達成的預定目標過程中,面對各種付出與挑戰所能承受的心理限度,有堅定的信念才會成功。在奮斗過程中,許多人的失敗是因為期望的強度太脆弱,最終無法對抗殘酷的現實或自身的挑戰而常常半途而廢。只有那些一定要成功的人,他們因有足夠牢固的期望強度,所以能排除萬難,堅持到底,獲得成功。
一杯水,你要想拿的時間長,就要學會調整自己,該休息就要休息,這樣才能再接再厲。一碗麥反映我們是否善於積累,一處寺院說明要成功就得有足夠牢固的期望強度,否則再好的目標也會半途而廢。
:居士文章 :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