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菩提心與淨土修學
夢度:阿彌陀佛!法師您好,我們《淨土》編輯部的成員早就聽到法師的大名,這次聽說您到江西來弘法,非常歡喜。
我們想圍繞“菩提心”來向法師請教一些問題,希望法師能夠慈悲開示。
濟群法師(以下簡稱法師):近年來,我關注的重點主要是佛法修學的基礎的建設。菩提心教法,正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對於淨土宗,我不是很有研究。作為漢傳佛教的一大宗派,淨土宗普及范圍極廣,幾乎家喻戶曉。但不容樂觀的是,淨土宗的信仰也存在不少問題,這是我們今後需要特別加以重視的。
概說菩提心
夢度:像我們一個普通的學佛人,從凡夫地怎麼樣能夠發起菩提心,然後怎麼樣護持這個菩提心,一直到成佛,這種次第您能不能簡單的給我們開示一下。
法師:學佛,首先要對輪回苦、三惡道苦有深刻認識,這是每個學佛者必須具備的認知。否則,學佛往往是停留於表面,無法深入。對於輪回及惡道苦的認識,是學佛的重要因緣,也是出離心生起的基礎。若是缺乏出離心,便很難捨棄對世俗的貪著,菩提心自然也就發不真切。
發起出離心之後,有兩種導向,一是導向個人出離,一是導向菩提心。過去,我們往往將出離心和菩提心對立起來。事實上,兩者並不矛盾。當我們因輪回苦而生起出離心,同時想到六道一切眾生在輪回中受苦,本著對眾生的悲憫,希望帶領他們一起出離,這樣的心就是菩提心。
發菩提心,首先要了知其心行特征。菩提心有利他、無限等特征。“利他”,即利益眾生;“無限”,是指它的作用范圍。相信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做過利他行,但我們的所緣極為有限。因為凡夫心非常狹隘,我們願意利益的,往往只是與自己有關的那些人。而發菩提心,則是要將利他心擴大到一切眾生,這才是關鍵所在。在修習菩提心的過程中,我們要不斷發願,發願利益一切眾生。之所以要不斷發願,是為了不斷提醒自己,使這一願力得到鞏固。除了以觀修強化願力外,我們還要通過布施、持戒等菩薩行,來完成行菩提心。
但我們要知道,無論是願菩提心還是行菩提心,都屬於世俗菩提心,能否進一步得到升華,離不開空性見的指引。若不能證得空性,了知諸法實相,菩提心將永遠停留於世俗菩提心,無法上升為勝義菩提心。
我們所熟悉的《金剛經》,也是關於菩提心的修學指南。經中,佛陀一方面不斷告訴我們去莊嚴國土、利益眾生、廣修布施,但同時又反復提醒我們通達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提醒我們要不住相,不住色聲香味觸法,還提醒我們以無所得的心來修一切善法,了知一切都是因緣假相,即不住於空也不住於有。不住於空,便不會偏空;不住於有,便不會落入凡夫心。所以說,具備空性見,正是提升菩提心的關鍵所在。
為什麼要發菩提心
夢度:阿彌陀佛,謝謝法師,您把菩提心的教法簡單的系統的總括了一下。下面我們一步一步細致的討論菩提心這個問題。很多人都覺得發菩提心很難,因而產生退縮情緒。您覺得發菩提心是不是很難?難在哪裡?
法師:發起“我要利益眾生”這一念並不難。人的一生有無數願望,如“我要吃飯”或“我要買房子”等等。從某種意義而言,願菩提心的心行特征也是同樣,只是所緣改變了,變成了“我要成佛”,“我要利益一切眾生”。所以,無須將願菩提心想得太復雜,太高深,這是首先要了解的。
當然,困難也是存在的。難就難在,這念心生起後,面對不同眾生和種種考驗時,能否將這念心落實為具體行動。當我們在房間裡觀想“我要利益一切眾生”,是很容易做到的,因為此時並不涉及具體的所緣對象。但在生活中,會有很多違緣和逆境,如果願心不堅固,就很難經受住現實的考驗考驗。
另一個困難在於,使這念願心相續不斷。以前有句話,叫做“做一件好事容易,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發心也是同樣,發一念願菩提心不難,難的是發長遠心、堅固心,難的是盡未來際地保持這一發心。
夢度:我給您舉個現實的例子,有些學佛人啊,在做回向的時候,“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的時候,他會下意識的想,我把功德的一半回向給眾生,一半留給自己,可見僅僅發個利益眾生的心也不容易。
法師:這種情況,主要還是知見有問題,尚未認識到菩提心的利益。如果真正能認識到菩提心的利益,我想一定不會吝惜把功德回向給眾生,因為那正是幫助你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你會不願意嗎?
夢度:法師,那您給我們講講,發起菩提心有什麼功德利益?
法師:當我們真正生起“我要利益一切眾生”的這一願心時,功德已是無量無邊。須知,成佛正是靠這念心去成就,而非其他。成佛並不是成就外在的什麼,而在於心行的改變。當然,這念願心有深淺之別。如果菩提心發得純粹、准確、圓滿,按《華嚴》的見地,初發心即與三世諸佛功德同等。換言之,我們發起的這一念心,和成佛所成就的心並不是兩個東西,那該有多大的功德?《菩提道次第論》也說到,一念願心發起時,已超過阿羅漢的功德。原因也在於,其心行特征和佛菩薩的心行特征是一致的。
學佛的關鍵有二,一是捨凡夫心,一是成就佛菩薩品質。我們之所以是凡夫,原因就在於凡夫心,由此成就現有的凡夫品質、凡夫人格。佛菩薩之所以成為佛菩薩,原因就在於圓滿了悲、智兩種品質。我們靠什麼走出凡夫心?成就佛菩薩的品質?都可以通過發菩提心來完成。因為菩提心具有化解凡夫心的力量,同時,無上菩提也是來自菩提心的圓滿成就。所以,菩提心功德之大,實難以語言窮盡。
夢度:現在有些聲聞乘人,包括我在內,覺得我們為什麼要成佛啊?就做一個聲聞自己求得解脫多自在啊,成佛還要度化眾生,多累人啊,為什麼要發菩提心呢?
法師:我們的每種行為,都取決於現有的心行基礎。從凡夫心行而言,往往覺得成佛、度眾生、行菩薩道很累、很麻煩。這並不奇怪,因為我們的慈悲心、平等心力量還很弱。當我們還不習慣幫助他人時,哪怕做一點利他的事,都要和自身固有的習氣做斗爭,就象逆水行舟,是艱辛而又容易退卻的。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發菩提心,要利益眾生呢?或者說,為什麼要找這個麻煩呢?從我們自身修行來說,一切眾生雖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必須通過發菩提心、行菩薩行才能圓滿開發這一生命寶藏。聲聞雖也證得空性,證得根本智,卻不是究竟徹底的圓滿。佛菩薩的品質有二,一是大悲,一是大智,兩者相輔相成。成就圓滿的智慧離不開大悲,而成就圓滿的大悲則離不開空性。二者本質是相同的,只是在顯現上有悲和智的不同作用。若是悲心不曾圓滿,便不能究竟證得空性。反之,若是不具備空性見,悲心也是有限的而狹隘的,因為這種悲心是通過無明和自我呈現出來的。修習菩提心,正是幫助我們打破這種無明和自我。一旦沖破無明,證得空性,就能將這念慈悲心無限擴大,成為力量巨大的相續。所以,利益眾生固然有些“麻煩”,但這種“麻煩”是來自我們自身的障礙。若不去努力克服,修行必然無法成就。
若能成就佛菩薩那樣的大慈大悲,利益眾生就不再會覺得辛苦,覺得麻煩。因為佛菩薩並不是有心去做,並不是有掛礙地、著相地做這一切,而是由悲心推動著,自發、自覺地利益眾生,永不疲厭。
夢度:菩薩種姓的人在一些因緣的促動下可以生起菩提心,現在有些聲聞種姓的人,很難生起菩提心,那麼這個“跳躍”應該怎麼樣對治?
法師:人確有不同種姓之分,但我們要知道,種姓也不是絕對的,而是在無盡生命相續中形成的。有些人悲心較弱,覺得自己斷煩惱、證涅槃即可,無心旁顧。佛世時,就有這類傾向個人解脫的定性聲聞,現在也大有人在。讓這部分人回小向大,當然有些困難。
至於不定種姓者,可從兩方面多作思維。一方面,憶念六道中有無量眾生正在受苦,過去生,他們曾和我們互為父母兄弟姐妹,我們如何忍心獨自出離,棄他們於苦難而不顧呢?多想想這些六親眷屬,能夠幫助我們激發慈悲心。另一方面,我們要認識到,若不利益眾生,不發菩提心,修行是不能圓滿的。事實上,如果我們只是想著自己解脫,我執都很難破除。那些總想著自己、特別在意自己的人,很容易產生煩惱,因為我執是煩惱之源。而菩薩道的修行,正是在利益眾生的過程瓦解我法二執。若我們總想著別人,就沒有更多時間考慮自己,我執自然會逐漸淡化。以自我解脫為目標的修行,固然可以通過戒、定、慧化解我執,但若方法不得當的話,總想著自己,正是修行的一大誤區。
我們常常會聽到諸如此類的言論:自己尚未修好,怎能去度別人?這也是很多人不想利益他人的重要理由。乍聽似乎很有道理,其實卻似是而非。雖然我們目前的能力還有限,但不能因此連利他心都放棄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雖然我們暫時沒有能力說法度眾生,但仍有許多力所能及的事可做,可以創造各種幫助眾生學佛修行的善緣。須知,利益眾生正是最好的修行方式之一。
如何使菩提心不退轉
夢度:在我們念佛人的這個群體裡面,很多人是處於這種心態,我念佛念得很安心啊,自己求往生就好了,干嘛還要花那麼多的時間去利益別人啊,這種想法很多的,所以我們感覺到菩提心的教法對很多念佛人是非常有意義和價值的,這也是我們到這兒來向法師請教菩提心問題的一個很主要的動機所在。
再問一個問題,當這種菩提心已經發起來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樣去修行,讓這種菩提心相續而不退轉,請法師開示。
法師:確實,有不少人覺得念佛即可,何必發心利他。這一想法有其特定的心行基礎,他們感覺自己是業障凡夫,沒有能力救度眾生,不如趕緊出離,趕緊從火宅中逃出來。聲聞乘的修行,就屬於這類發心。念佛人中,也有不少是這樣的心態。
但我們要知道,淨土法門屬於大乘佛教。菩提心,正是大乘不共於二乘的關鍵所在。大乘與小乘的根本區別,主要是在發心,而不在於什麼法門,甚至不在於什麼知見。我時常感慨,大乘佛教已經變得不大不小,已經沒多少大乘的味道了!很多人學的是大乘,但發心是小乘,行為上甚至連人天乘都做得不到位。
《普賢行願品》是淨土宗重要的依據經典。依普賢行願修淨土法門,臨命終時,因這種大願的推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受阿彌陀佛及諸大菩薩接見,隨後即往十方國土說法度眾生、成就佛道。從中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啟示?關於往生的問題,客觀上,通常強調的是阿彌陀佛的悲願;從主觀上,通常強調的是信願行。但是,我們以什麼和阿彌陀佛相應?這一信心建立的基礎又是什麼?歸根結底,離不開我們的心念。我們有怎樣的心念,是決定能否往生的關鍵。這一念和阿彌陀佛是否相應,決定了我們能否往生;而相應程度的深淺,則決定了往生的品位。若臨命終時出現的是對五欲塵勞的貪戀,這一念便會將我們導入輪回。若雖能念佛而相應程度很低,那麼往生品位自然也就很低。反之亦然。
而普賢行願的修行,每一大願,都是對佛菩薩心行的模擬。換言之,依普賢行願修行,就是在向佛菩薩的心靠攏,靠得越近,相應程度就越大。當我們臨命終時,這一和阿彌陀佛、諸佛菩薩相應的心行,就會產生巨大的力量,直接推動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若我們的心與阿彌陀佛的心無二無別,彌陀自然會在我們心中顯現,這種相應是最徹底的相應,是沒有來也沒有去的。
我們靠什麼消除障礙往生的因素?正是心的內在力量。發菩提心,是學習並成就佛菩薩的心。以這樣的心行念佛,既能幫助我們瓦解凡夫心,更能提高往生品位。而沒有強大願力的信,是沒有力量的。當我們念佛時,若無相應的心行基礎,往往會成為單相思,這也是很多人念佛不得力的原因所在。如果這種信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礎上,建立在正念、正見的基礎上,必將增加往生的保險系數。所以,我們要抓住往生的根本力量,這點非常重要。
夢度:通常人們認為發菩提心是利益眾生,念佛則偏重於自修自利,二者似乎矛盾。如何才能將發菩提心與念佛結合起來呢?
法師:關於發菩提心有三種不同方式:一是先幫助別人而不考慮自己(牧童式發心);一是和大家共同前進(船夫式發心);一是先充實自己再幫助別人(國王式發心)。
是否發心,衡量標准並不在於我們所做的是什麼,不在於個人修行還是度化眾生的事業。如果發心為利益一切眾生修行,那麼念佛一樣也是在發菩提心。
若是只為自己往生而念佛,屬於出離心;若是為帶領一切眾生往生極樂而念佛,就屬於菩提心。我們每天要這樣提醒自己,告誡自己為一切眾生而修行。在生活中,隨份隨力地幫助他人。只要心中時刻裝著眾生,就是在發菩提心,就是在強化佛菩薩的悲願。
夢度:那麼隨著願力的強化,這種願菩提心成就的標志是什麼?
法師:願菩提心成就的標志,就是對眾生的悲心是否強烈,是否真實,是否圓滿。如果這種“我要救度眾生”的悲心非常迫切,迫切到像獨生兒子生病那樣,不顧一切地想要解救他,這種願力就是符合標准了。
略談空性見
夢度:我們在發起了強烈的願菩提心後,要通過什麼樣的途徑獲得空性見?
法師:任何宗派的修行都需要通過正見來完成,如禅宗所說的“即心即佛”,便是極高的見地。淨土宗比較強調信願持名求往生,似乎並不特別重視見地這一部分。事實上,淨宗的祖師大德們是將正見融於修行中。如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包含著極為高深的見地,只是未特別加以強調。
空性見的獲得,首先應通過聞思獲得相關理論。或是通過般若系經論,如《般若經》、《中論》、《百論》等,獲得般若的空性見;或是通過《圓覺經》、《楞嚴經》等,獲得屬於如來藏體系的見地;或是通過《辯中邊論》等唯識經論,獲得唯識的中道見;或是通過阿含典籍獲得無常、無我的正見。總是,通過對某一宗派或某些經論學習,獲得契入空性的正見。
當然,僅僅聞思還不夠,關鍵是將其落實為心行力量。這就需要明眼人的引導、指點,將聞思正見真正轉變為心行力量,成為破除我法二執的利器。我法二執乃凡夫心建立的基礎,如果沒有正見指引,我們就不知該捨棄什麼,修行自然難以奏效。
夢度:從聞思理解了這種見解的時候,應該怎麼樣進一步引發空性見,又應該怎麼做才能如實了達諸法的真實相?
法師:首先,我們要了解,通過什麼樣的正見來完成自身修行,是通過唯識見、中觀見或是其他?需要選擇一種與自己比較相應的見地。確定之後,在善知識指導下學習相關經典。
其次,在聞思過程中,不斷深入,獲得精確的正見。對見的掌握,開始可能認識得很膚淺,也可能認識中有偏差。如何進行調整?藏傳佛教是通過辨經來進行。人的認識往往存在誤區,會有拖泥帶水的成分,辨經會使問題暴露出來,通過相互探討或請教師長予以解決。
第三,通過禅修使見落實於心行。若是沒有禅修和實證體驗,停留在聞思層面的正見是很膚淺的,而禅修獲得的,才是實際的心行體證,是語言不能抵達的境地。
夢度:那麼我們有沒有可能通過至誠的發願菩提心來悟入空性呢?
法師:僅僅通過願菩提心,恐怕是不行。願,是一種意願,仍屬於世俗心,通常情況下是不行的。
但也不能排除這個可能,通過極其強烈的願力直接契入空性。但這需要在特定因緣之下,在大善知識的引導之下,比如佛世時,還有隋唐時期的那些禅宗大德,以特殊方便將學人直接引入。但這種因緣殊勝稀有,同時,學人必須對善知識有極大信心。
夢度:那麼一般的人呢,是需要通過禅修止觀證入實相嗎?
法師:聞思的見,若是不落實於止觀,只是知識性的概念,沒有多大力量。只有通過止觀,聞思的見才能落實於心行。觀,又須以止為基礎,否則很難從平日混亂的心態中走出來,既觀不起來,更無可能由此契入空性。
念佛與止觀
夢度:那麼念佛人在修學當中怎麼落實止觀呢?
法師:現代人念佛,多傾向於持名念佛,以對阿彌陀佛的信心和對娑婆世界的厭離為前提。在此基礎上,專注地、系心一處地念,就是止觀。(編者注:蕅益大師《大乘起信論裂網疏》雲:以念佛及菩薩。不生妄想分別。即是止行。了知諸佛菩薩。有大神通巧便。能救拔我及諸眾生。即是觀行。所以修止觀時。設見佛菩薩形。知是魔事。不生取著。今念佛菩薩時。設更別商止觀。大似騎牛覓牛矣。)
但現實是,多數人念得沒有力量,原因何在?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對輪回及三惡道的苦認識不足。我們每天能有多長時間念佛?念佛之外又在念著什麼?很可能,我們每天以一個小時念佛,卻以十幾個小時修凡夫心,修貪心、嗔心,修各種執著。兩相抵消,念佛自然就難以見效。如果真正意識到輪回苦,出離心極為真切,各種世俗心念就不會對我們構造多大影響。相應地,念佛的力量便隨之增強。所以,觀輪回苦非常重要。此外,是通過學習大乘經論,了知一切是空、無常、無我的,是如幻如化的,這些知見也能幫助我們淡化世俗心。
另一方面,要不斷憶念佛菩薩的功德。“阿彌陀佛”不僅是名號,更是萬德莊嚴,是無量的慈悲、智慧,是無量的解脫、自在。我們要不斷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由此生起強烈的信心和依賴感。以一心皈投的虔誠來念,這句佛號才能真正產生力量。所以,念佛人最好有一定的教理基礎,以此增強對阿彌陀佛的信心。
菩薩行
夢度:我們這種願菩提心,如果已經比較強烈了,很自然的就要進入下一個階段,進入菩薩行的階段,您能不能概括的講一講行菩提心的內容?
法師:行菩提心,即菩薩行,主要內容為六度四攝。發起願菩提心之後,進一步要修菩薩道,這需要受菩薩戒、行菩薩行。菩薩行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礎上,沒有菩提心的菩薩戒,是沒有靈魂的菩薩戒。而沒有菩提心的六度四攝,與人天善法並沒有多少區別。
同時,菩薩行又能幫助我們完成菩提心。實踐菩提心的過程中,必須超越種種世俗心,超越我法二執。我們發菩提心時,往往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這人看著順眼,那人看著不順眼,怎麼才能平等對待他們呢?行菩薩行,會面臨很多類似的矛盾。因為凡夫心是不平等的,充滿貪嗔癡的,這就是檢驗菩提心的時刻。
我們修布施時,是否對一切眾生都能生起布施心?是否所有東西可以無條件地布施給眾生?如果還有一個眾生是我們不願施捨的,那說明還不具備平等心;如果還有一樣東西是我們捨不得施捨的,那說明還有悭貪在作怪。可見,行菩薩行能將發心中夾雜的世俗心逐步清掃干淨。當我們對一切眾生都能生起布施心,對所有東西都能布施而無不捨時,布施的修行就圓滿了。這並不是說,對一切眾生都能實際地修布施,那恐怕是無法做到的。只要面對每個眾生都能生起慈悲心,都願意修布施,就說明心中已經不存在障礙布施的煩惱。所以說,菩薩行能夠幫助我們成就菩提心,圓滿菩提心。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