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學佛釋疑


 2009/10/13    熱度:5123    下載DOC文檔    

問:內心皈依三寶卻不舉行儀式,可以嗎?
  答:有些人覺得,既然佛法是心法,外在儀式根本是可有可無的。問題是,對於我們這些整日妄想紛飛的凡夫來說,若無相應儀式將某一心行確定下來並不斷鞏固的話,往往是沒有力量的。通過如法、莊嚴的皈依儀式,在佛、法、僧三寶前至誠宣誓,不僅是表達自己將三寶作為人生唯一依賴的願望,也能因此獲得三寶加持,獲得諸佛菩薩和歷代大德一脈相承的皈依體。

  如果只是自己隨便想一想:“哦,我皈依過了!”不僅無法獲得皈依體,也很難對身心產生多少作用。我們心中時時都有各種念頭來去,僅靠這微不足道的一念,又如何抵擋此起彼伏的妄想?所以,皈依儀式決不是表面文章,而是我們向成佛之路邁出的堅定一步。

  問:對在家居士來說,需要受持哪些戒律?
  答:作為居士來說,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此外還有八戒,是在家居士體驗出家生活的戒律。關於五戒、八戒的內容,聖嚴法師在《戒律學綱要》的“五戒十善”和“八關齋戒”這兩部分講得比較清楚,可以作為參考。如果我們在受持五戒、八戒之外,對自己還有更高的要求,可以進一步受菩薩戒。《優婆塞戒經》就是在家居士修學大乘菩薩戒的范本,系統介紹了從發菩提心到行菩薩道的整個修學過程,太虛大師曾大力弘揚。此外,《瑜伽菩薩戒》的開遮也非常善巧,對在家居士修學戒律有極大幫助。而《梵網菩薩戒》是頓戒,相對來說要求會更高,行持起來難度也較大。


  問:不受戒能否得到戒體?破了戒,對戒體有什麼影響?
  答:對於一般人而言,不受戒是不得戒體的,必須通過相關羯磨作法才能得到戒體。此外,也有不必通過羯磨作法得到的戒,如成就禅定時具足的“定共戒”,成就無漏聖道時具足的“道共戒”。但從凡夫境界來說,惟有通過受戒這一形式,才可能得到戒體。在家居士受持五戒,表面看來比較簡單,其實嚴格做好也不容易。尤其在當今這個時代,處處充滿考驗。為慎重起見,在家居士可根據自身具體情況選擇分受,受一分、二分、三分、四分乃至五分。如果受戒前沒有一點把握,也沒有徹底改造自己的決心,之後就很容易犯戒。

  犯戒和破戒不同。犯戒主要指犯輕戒,而破戒則是犯重戒。如殺人就是犯重罪,會失去戒體,就像茶杯落地後摔成碎片,無法修補得完好如初。而犯輕戒的話,就像茶杯沾染了污垢,清洗之後還能繼續使用。所以,犯了輕戒可通過忏悔彌補,這是對治犯戒的有效途徑,所謂“忏悔得清淨,忏悔得安樂”。一旦犯了重戒,則會失去戒體。


  問:為什麼要學佛?求佛保佑是學佛嗎?
  答:學佛,是因為人生存在問題。如果人生完美無缺,沒有任何問題,就大可不必學佛了。那麼,問題是什麼呢?就是人生的煩惱痛苦,就是對生死之迷的追問,對終極歸宿的困惑,對人生意義的探尋。所以,學佛的最終目的是斷除一切疑惑,親證諸法實相。

  如果不是帶著這些問題學佛,只是求佛保佑,可以算是信佛,但不能算是學佛。學佛,是學佛所言,行佛所行,而不是一味祈求保佑。那樣的信,往往會流於迷信,乃至功利心,與學佛本身是背道而馳的。比如佛陀教導我們不要貪心,可我們卻帶著強烈貪著來到寺院,希望佛菩薩給我們這個、那個,要了平安健康,還要升官發財,恨不得還要佛菩薩保佑自己干了壞事不被發現,這叫學佛嗎?


  問:學佛是為了成佛,是否也是一種執著?
  答:開始學佛時,需要制訂一個目標,然後沿著這個目標前進。但修行的最終目的,是打破各種執著,包括對成佛的執著。所以,修行達到相當程度時,就不再覺得我在修行,覺得我已達到什麼果位。如果有這種想法,還是典型的凡夫,而非佛菩薩的境界。佛陀在《金剛經》中告訴我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還告訴我們:“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燃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受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在佛陀證悟的真理中,佛與眾生的差別相都不存在,無佛可成,也無眾生可度。

  問:何為“心即是佛”?既然如此,為何還要學佛?
  答:雖然“心即是佛”,但我們目前的生命現狀是不是佛?佛陀已徹底斷除一切無明煩惱,我們斷除了嗎?佛陀已通達宇宙人生一切真理,我們通達了嗎?“心即是佛”是代表生命某個層面所具有的內涵,並非一切。現實中,我們仍是不折不扣的凡夫,充滿貪嗔癡,充滿無明煩惱。所以,還應以佛法為指導,不斷消除煩惱,使心的本來面目逐漸顯現。

  那個不增不減、不垢不淨的心,那個充滿慈悲和智慧的心,才是與諸佛菩薩無二無別的。


  問:為什麼漢傳、藏傳、南傳看起來如此不同?
  答:佛教有漢傳、藏傳、南傳三系之分,除傳播地點、時間的不同,對佛法義理也有不同側重。南傳主要繼承早期佛教的生活形態及聲聞乘、解脫道的思想。漢傳雖然同時傳譯聲聞乘、菩薩乘典藉,但實際繼承的是聲聞乘的行儀,菩薩乘的見地。藏傳佛教則主要繼承印度晚期的大乘佛教思想,並結合西藏本土的民俗文化,形成自身獨有的特色。但就佛教的核心思想來說,三大語系都是相同的。


  問:資助“希望工程”和把錢放在功德箱裡有何區別?
  答:當然是有區別的,一個是放在功德箱裡,一個是資助“希望工程”,本身就是區別。至於功德大小,又是如何判斷的呢?首先,取決於所供養的對象,他的德行越高,供養所得功德就越大。就像種田,在肥沃或貧瘠的土地播種,收獲自然是不同的。若在沙漠耕種,甚至可能顆粒無收。其次,功德還和發心有關。佛經記載,佛陀在世時,很多人點燈供養佛。有個貧苦乞丐看到,也用全部乞討所得在佛前供上一盞燈。天亮時,所有燈都熄滅了,惟有這盞燈還長明不熄。阿難尊者看到後就請問佛陀,佛陀告訴他:因為他在點燈時發了很大的願心,願以這盞燈的功德讓世間一切窮苦人擺脫痛苦黑暗。所以,這盞燈大風吹不滅,大海澆不滅。可見,功德大小不在於財物多少,而在於心量有多大。《金剛經》也告訴我們:“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如果我們能夠不住相、無所求地布施,所得利益將如虛空般無窮無盡,不可思量。


  問:為何柬埔寨、泰國等佛教國家經濟都相對落後?
  答:這些例子是不是有些片面呢?泰國是亞洲四小龍,經濟不能說是落後。除此而外,韓國是佛教國家,日本是佛教國家,新加坡是佛教國家,台灣是佛教地區,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都很發達,應當全面地看待問題。


  問:如何看待網絡弘法和網絡學佛?
  答:網絡弘法只是采取的方式不同,但面對的眾生和問題還是一樣的。今天,網絡使我們看到了很多難得一見的珍貴法寶,也可以聽到不同法師、不同宗派乃至不同語系佛教的開示,這種便利都是過去無法想象的。但問題也隨之而來,因為網絡提供的資訊太多,許多人熱衷於在網絡到處閒逛、攀緣、論戰。雖然看得很多,花的時間也很多,真正落實到生命實處的幾乎等於零,甚至造作不少口業,殊為遺憾。若不能親近善知識並選擇一個法門深入修學,網絡提供的方便,很可能會給學佛帶來負面影響。

  問:佛教怎麼看待其他宗教?
  答: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其他宗教,都有各自存在的意義,也能對改善人心和安定社會發揮作用。所以,我們不能否定這些宗教的價值,應當彼此尊重。當然,從教義上說,佛教更為圓滿、究竟。我曾在北大召開的學術會議上作過《佛教在宗教中的獨特性》的發言,對佛教和其他宗教進行了比較。區別主要有四點:一、佛教是“無神而非有神”,不建立主宰神,而其他宗教普遍認為世界是神創的;二、佛教是“業力而非神創”,認為人類的吉凶禍福不是由神決定,而是由自身業力、行為所決定;三、佛教是“自力而非他力”,其修行是依靠自身努力而非上帝拯救;四,佛教是“人本而非神本”,認為在修行意義上說,唯有人的身分才能完成生命的覺醒和解脫。

  問:西方極樂世界和天堂有何不同? 
  答:對基督徒來說,升到天堂就是究竟歸宿,就給人生劃上了圓滿的句號。佛教則以為,天道還在六道輪回之中,是不究竟的。因此,佛教徒發願往生佛國淨土而不是天堂。淨土雖然有三類九品之分,但只要往生就能獲得不退轉的資格。有了這個保障,可在淨土安心修行,一旦於生死具足自主能力,就能回入娑婆,行菩薩道,廣度眾生,而不是停留在淨土享樂。

  問:佛教所說的“唯心”與哲學的“唯心”有什麼區別? 
  答:哲學的“唯心”,是以“心”作為世界的第一因,而佛法不建立第一因。其次,哲學所說的“心”是常恆不變的,而佛法所說的“心”是因緣和合的。第三,盡管佛法強調“心”的主導作用,但不認為“心”與世界是先後派生的關系。佛法認為,有心就有境,有境才有心,是相互依賴的存在。我們要改變自身行為,改變世界,必須從“心”開始。比如,一個持刀殺人犯的犯罪根源是什麼?有人可能會認為根源是這把刀,有了刀才會殺人,那麼把刀毀掉是否就不會發生謀殺事件呢?刀毀了,還可以用槍,用其它凶器。真正的犯罪根源,就在於我們的心,在於罪惡、嗔恨的心。但我們也要看到,盡管心的作用很大,也是離不開因緣的。

  問:佛弟子到其他宗教場所時,應該怎麼做?
  答:我們對其他宗教所供奉的神,也要持恭敬、贊歎的態度,不要因為他們是外道而輕視。作為一個學佛者,即使對普通百姓也要有恭敬平等的態度,何況其他宗教的神祇?我們一樣可以合掌問訊,這些禮節也體現著我們的胸懷和修養。再則,我們雖然學佛了,但畢竟還是凡夫,人格未必能和這些神相比,又有什麼理由不恭敬他們呢?但是,恭敬和皈依是兩回事。我們既然已經皈依三寶,就應將三寶作為唯一依怙,不再皈依任何神教,否則會失去佛教徒的資格。

  問:佛教如何看待婦女?是否提倡男女平等?如何理解對女身的厭離?
  答:佛教雖然提倡眾生平等,但並不否定事相的差別。在佛教中,聲聞乘偏向事相差別,強調男女眾的尊卑有序;大乘則重視理體的平等,反對於男女相分別高低。

  那麼,如何理解對女身的厭離呢?如果我們不執著女身的相,也就無所謂厭離。其實,佛教並未要求我們厭離女身,尤其在大乘經典中,覺得男女本身就是假相。《維摩經》記載,捨利弗尊者去探望維摩诘,見天女散花而心中不悅,維摩诘居士就介紹說:這位天女是菩薩再來,非同尋常。捨利弗就問天女:你修行這麼長時間,怎麼不轉成男身呢?天女就以神力將捨利弗變為天女,責問其為何不轉成男身。然後,天女又告訴他說:諸法是無相的,只要不執著女相,就沒有尊卑分別。


  問:器官移植是否會對捐贈者造成極大痛楚?會妨礙往生嗎?
  答:我們的生命體,由壽、暖、識三部分構成。壽,是一期生命的期限;暖,是色身的溫度;識,是精神系統。當色身敗壞,壽終正寢後,識會離開色身,體溫也會隨著識的離去而降低。所以,死亡後身體很快會變涼,就說明識已離開。那時的色身,不過是我們廢棄的一間屋子而已。而在識尚未完全離開時,對亡者進行解剖,確實會對他造成傷害。

  對亡者來說,臨終一念非常重要。如果在那時生起嗔心,很容易墮落惡道。而帶著善心離去,更易前往善趣。佛教提倡臨終助念,就是為瀕死者營造良好的氛圍,使他回顧善業,並使意念和善法相應,帶著歡喜、祥和的心前往他方世界。


  問:超度亡人,能否將他度到西方極樂世界?
  答:將亡者直接超度到西方極樂世界的難度比較大。一般來說,超度可以起到改變處境的作用。比如本來要墮落地獄五百年,超度後減少到五十年,或者轉投於畜生道,乃至人道、天道。又如本來要投身為人,經超度生到天道。具體效果如何,由超度者的能力等諸多因素決定。就像我們請人介紹工作,能不能如願,也要看所托之人是否有能力幫你辦事,是否用心幫你辦事。所以,效果是因人而宜,不可一概而論。

  問:燒紙錢及用品祭拜先人,能起到什麼作用?
  答:這只是人們為報答死者采取的一種儀式。雖然這一祭奠方式並非佛教所主張的,但多少能使後人產生些許自我安慰。那麼,死者所在的世界是否需要這些用品呢?你給他燒汽車,那裡沒修公路還是開不了;你給他燒電視,那裡沒有電視台也同樣派不上用場。再如紙錢,如果先人已經生到天道,他不會要這個錢;如果先人在畜生道,他用不著這個錢;如果先人在地獄道,更沒機會花這個錢。紙錢,只有對生到鬼道的先人有些用處。我們總覺得,亡者在另一個世界也會有生前同樣的物質需要,這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

  真正對亡者有益的,是替他行善,如誦經、供養三寶、救濟社會,並將所修功德回向給他,這樣才能對他有所利益。

  問:為什麼有人死去那麼久還未投胎?
  答:按照佛教的觀點,亡者一般會在七天或四十九天內投胎。但投胎要有因緣,當相關因緣尚未成熟時,比如,來生該當誰的兒子,可這個媽媽還未做好准備,投胎就投不成了。佛法所說的因緣,包括內因和外緣兩方面,各種因緣都成熟了,才能投胎、降生。

  問:什麼是中陰身?是鬼嗎?與神識有什麼關系?
  答:《俱捨論》、《瑜伽師地論》等很多論典都講到中陰身。中陰身屬於生命的過渡形式,在這期生命到下期生命轉化過程中出現,處於死有和生有之間。持續時間很短暫,一般是七天至四十九天。當進入下期生命時,中陰身就完成了它的過渡。

  佛教所說的鬼道,和中國傳統觀念不同。國人認為:鬼是歸,是人生歸宿。任何人死了都會變成鬼。佛教的生命觀是不斷不常的,既非固定不變,也非徹底斷滅,而是在六道流轉不休。佛教認為,鬼為六道之一,和人一樣,也是一種生命存在形式。它和中陰身的不同在於,任何人在死亡和投胎之間,都要經過中陰身的階段,但只有一部分會投生為鬼。

  中陰身也是色身的表現形式之一,其存在也是靠識在執持,是一種相互依賴的關系。當這期色身敗壞之後,識就繼續下一期生命。就像這個電燈,電在源源不斷地輸送,但燈泡卻有一定的使用壽命,一個燈泡壞了,我們再換上一個,再壞就再換。生命延續也是同樣,永遠處在相似相續的狀態。

  問:生命是輪回的話,怎麼會有瀕臨滅絕的動物?中國人口怎麼會在解放後增加數倍?
  答:雖然生命是輪回的,但不是說,某種生命形式會永遠存在。如果某種生命形式失去生存因緣,比如失去賴以生存的食物、環境等,那麼,這類有情就會因其它業力成熟,轉而投生為另一種生命形式。佛法告訴我們,“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生與滅,並不意味著永恆與斷滅,只是緣聚與緣散。當因緣不再具足,某種動物就會瀕臨絕境。不過,我們也可以看到,隨著環境保護的加強,人類開始有意識地為某些瀕危動物創造生存環境,轉危機為生機,又使它們重新繁衍壯大。所以,滅絕還是生存,是取決於各種條件。

  人口增加也是同樣。輪回不是局限於人道,也不局限於其它任何一道,而是可以相互轉換的。哪一道的生存條件優越,哪一道的眾生就會增多。當人道的生存條件得到改善,加之解放初期鼓勵生育等種種原因,就導致了人口的迅速增長。

  問:畜生道如何修行解脫?
  答:真正能夠修行的,主要是人道眾生。除此以外,天道、畜生道、地獄道、餓鬼道的眾生都很難修行,因為他們有各自不同的障礙。天道是因為太快樂而想不到修行,地獄道是因為太痛苦而無法修行,畜生道因為太愚癡而沒有能力修行。唯人道有苦有樂,能引發離苦得樂的希求,並且人有理性也有能力不斷探尋真理。那麼,畜生道的眾生又如何解脫?難道它們就永遠是畜生嗎?非也。畜生道的眾生也是果報生,果報一旦償還,就會隨著往昔業力繼續流轉六道,當它們轉生到人道之時,就有機會修行了。

  問:無法見證六道輪回,我們怎能相信它是真實存在呢?
  答:我們這代人接受的常規教育,認為死亡就意味著生命的消失,所謂人死如燈滅。但輪回原理告訴我們:生命並不會因死亡而結束,還會以另外的方式得到延續。這也是現代人最不容易相信的。因為凡夫總是執著於眼見為實:我能看見、感覺的就是事實,反之,就拒絕接受。但我們很少會去考察,這些感覺是否可靠?事實上,我們的感覺既粗糙又錯亂。首先,我們能感覺的事物非常有限,如果不是因為放大鏡,我們很難相信微觀世界的存在;如果不是因為望遠鏡,我們也很難相信宇宙的浩瀚無際。不僅如此,我們在生活中看到的,以為千真萬確的現象,也未必就是客觀真實。何必一定要我親眼見到,才是真實有呢?

  問:“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的業是什麼意思?
  答:當善行或惡行發生之後,會構成一種能量儲藏在生命中,這種力量就是業,是推動生命延續的動力,就像火箭推動衛星上天一樣。

  人們在世間奮斗幾十年,雖能擁有家庭、事業、地位、財富,但這些都是暫時的,不論有過多少,一旦死亡降臨,一絲一毫都無法帶走。就像我們光著身體來到世間,走的時候,也只能兩手空空地離去。此時,唯有曾經造作的善惡業力及由此積累的各種習氣伴隨我們,這是一份永遠不會丟失,但可通過修行予以更改的生命檔案。


  問:既然地獄眾生痛苦得無法修行,地藏菩薩又是如何救度他們呢?
  答:地藏菩薩發心救度這些無法修行的地獄眾生,正說明地藏菩薩願力之深,所謂難行能行。雖然地獄眾生無法修行,但在地藏菩薩的教化、加持下,就可能因生起一念善心,當下脫離地獄道。即使不能這樣,也可多少種下一點善根。這善的種子,終會有成熟的一天。在座的哪一位能保證自己從未去過地獄呢?我們現在有緣接觸佛法,也許正是當初在地藏菩薩那裡種下一點善根。我們說動物不能修行,但寺院內的動物因為常常聽聞佛法,這一善根也能使它們將來得人身時有緣親近三寶。

  問:從理上能夠理解“心能轉物”,但有沒有實例呢? 
  答:“心能轉物”有兩種情況。在現實中,我們也隨時都在轉物。如將木頭加工成桌子,即“心能轉物”的例子。事實上,人類對世間所有事物的改造,都屬於“心能轉物”的范疇。當然,這種轉物須借助外在條件。就更高層次來說,有些修行者可直接以心念改變物質的原有狀態。很多氣功師也有類似能力,可用意念將物體折斷等。佛經記載,印度有位外道仙人,因國王得罪於他,就用意念下了場冰雹,將整個城市毀滅。佛經還講到,八地菩薩可隨意念將海水變成黃金。在我們看來,外在世界是實實在在的,那是因為我們的業力相同。但在不同業力的生命看來,卻有不同境界。唯識宗經常舉這個例子:海裡的水,我們看到的是水,天人看到的是琉璃世界,餓鬼看到的是膿血,而魚就像住在房子裡一樣。又比如,我們看到大便覺得臭穢不堪,可狗看到就像美味佳肴。所以,我們不要過分相信自己的感覺,不要以為所看見一切都是固定不變的。我們所接受的教育方式,使我們非常信賴自我感覺,聽到與這些與感覺相違的觀點,總是持不以為然的態度。其實,我們的見解又比井底之蛙高明到哪裡?

  問:對修行來說,應當先悟道,還是先以所學救度眾生?
  答:這兩種修行方式都是有根據的。在菩提心的修行中,有國王式的發心、船夫式的發心等。國王式的發心,就是先著力於自己悟道,具備相應能力後再度化眾生。船夫式的發心,則是將自利和利他結合在一起,從利他中完善自己,就像劃船的船夫那樣,和乘客共同抵達彼岸。當我們無私幫助他人時,就是在克服自己的私心;當我們慷慨布施時,就是在克服自己的吝啬。所以,兩種方式都是可行的。至於哪種更合適,應根據各人實際情況選擇。假如今生不悟道的話,也不必沮喪。生命是無盡的,今生做不完的事,來生可以繼續。只要我們的願力堅固,就能不斷在世間廣行菩薩事業。


  問:“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何義?那樣成佛太容易了吧?
  答:佛經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位神通廣大的黑齒梵志,可以上天入地,預知未來。他算出自己只有幾天壽命,很是苦惱,因為神通也不能幫他解決生死問題。在他痛苦彷徨之際,另一位天人讓他去求教佛陀。五通仙人立刻捧著兩朵花前去見佛,請教生死大事。佛陀告訴他:放下。他就把左手的花放下。佛陀又說:放下。他就把右手的花也放下。佛陀還是叫他放下。他說:我已沒東西可放了。佛陀這才對他說:真正要放下的,不是手上的花,而是你對生死的執著。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同理。所謂的屠刀,並非手中有形的刀,而是我們對生死煩惱、五欲塵勞的執著。這一切,並不是我們說放就能放下的。當我們苦惱時,說一聲放下,就能立刻放下那些讓我們苦惱不堪的事嗎?我們想念親人時,說一聲放下,就能立刻把那個日夜思念的人忘掉嗎?若非平日訓練有素,你想一下子放下,根本是辦不到的。如果放下已經不成問題,那麼,成就也是不成問題的。


  問:為什麼佛陀要有大因緣才說法?
  答:世間一切皆因緣所生,說法當然也離不開因緣,所謂“法不孤起,仗緣而生”。就以這個講座為例,如果講堂內空蕩蕩地一個人都沒有,沒有聽法的因緣,那我來講給誰聽呢?這是其一。其二,如果我在這裡給大家講《唯識三十頌》或是《辨中邊論》,你們能不能聽得懂?所以,還要根據大家的根基說法,這也是因緣之一。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針對眾生不同根機,應機設教,開演八萬四千法門。如果不講究因緣,不講究契理契機,同樣的教法就可能收效甚微。所以,佛陀說法需要有大因緣。


  問:定中出現的景象是否可信?
  答:不論定中出現什麼境界,都不可執著,這是原則問題。如果是好的境界,執著了不會進步;如果是不好的境界,執著了會走火入魔。無論是什麼境界,都不要在乎,更不要執著。

  問:靜坐時如何靜下心來?念起時是否要用力壓住?
  答:靜坐時,不要刻意追求“靜”,這也是一種妄想。如果我們執著“靜”,就會因此排斥某些念頭。而我們每排斥一次,又會產生相應的反彈作用。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越大。它所導致的效果,恰恰背離“靜”的初衷,反而達不到預期目的。

  所以,靜坐時對各種念頭要不取不捨。無論是執著的取,還是討厭的捨,都會使心浮躁掉舉。當妄想到來時,我們只須以正念觀照它,不為所動,不隨之跑,就是修行的功夫。真正的“靜”,並非什麼念頭都沒有,而是不隨境轉,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問:為什麼學佛後反而有很多障礙?
  答:學佛有障礙是正常的。有些人學佛後一切順利,事事如意。也有些人學佛後障礙叢生,麻煩不斷。本來還平安無事,學佛後反而不順起來,為什麼菩薩對他們一點都不關照呢?其實,這就是各有因緣。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生命歷程。有的人業障很多,但一時沒有顯現。現在學佛了,要完善人格、解脫生死,業障就開始顯現。就像我們欠下一些債務,本來不到歸還期限,但有一天你要離開這個地方,債主立刻會前來追討。同樣,當我們發心向善時,往昔很多冤家債主就會找上門來。所以,忏悔非常重要,它能為我們消除業障,排除學佛道路上的違緣。

  在《金剛經》中,對於這種情況也有所說明:“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如果學佛後反而出現障緣,是重業轉為輕報所致。


  問:定業可以改變嗎?為什麼又說“定業不可轉,果報還自受”呢?
  答:“定業不可轉”,是說這一業力強大堅固,若不進行對治,就必須承受果報。但這也不是絕對的,若以至誠懇切的心進行忏悔,並使用力量極猛的忏悔法門,還是可能出現轉機的。

  比如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羯磨轉法輪僧的“五無間罪”,是所有罪行中最為嚴重的。因為這些罪業實在太重,依聲聞的作法忏不能忏悔。而在《普賢行願品》、《藥師經》等大乘經典中,或通過佛力加持,或通過觀罪業實相,覓罪相了不可得,如幻如化,還是可以忏悔的。

  問:怎樣去除貪心和嗔心?
  答:在佛法中,對於貪心和嗔心都有具體對治方法。其中,關鍵是破除我執。為什麼會起貪心?無非是我執在作怪:因為我喜歡,所以就想占有。為什麼會起嗔心?同樣是我執在作用:因為我不喜歡,所以就排斥。但對於一個“無我”的人來說,貪心和嗔心就失去了生長的土壤。所以,這是根本的對治方法。

  但破除我執並非輕而易舉。因此,還需要具體、切實可行的對治方法,如多貪眾生修不淨觀等。也就是說,貪心熾盛者應以“不淨觀”對治自身煩惱。對於熱戀中的雙方,相互貪戀,這個影像總是揮之不去。怎麼辦?不妨以對方來修“不淨觀”。觀想這個人死了之後,身體開始腐爛,在腐爛過程中,惡臭撲鼻,九孔長流不淨,又是怎樣的污穢不堪,哪有什麼可愛之處?哪有什麼值得貪戀?所以,要是愛上誰就對誰修觀。

  而嗔心則以慈悲觀來對治。如果我們多一些慈悲心和包容心,嗔心自然無從生起。人為什麼有嗔心?無非是因為心胸狹隘,事事都以自我為中心,沒有容人的氣度。作為一個學佛者,要在無我的前提下生起慈悲心,觀想一切眾生無始劫來曾和我互為父母、互為眷屬。如果認識到自他本是一體,嗔心自然逐漸消解。

  問:眾生皆具佛性,為何不識自家寶藏?
  答:佛性,是生命中的清淨寶藏。與此相對應的,還有無明。佛性是無始的,無明也是無始的。我們常說“一念不覺”,事實上,我們從未覺悟,是“念念不覺”。雖然我們有佛性,卻雖有若無。不僅如此,還認賊為父,反被貪嗔煩惱左右、控制。當貪心現起時,立刻就在它的指使下去貪了。嗔恨、妒嫉、也是同樣。眾生為無明所惑,造業流轉,無有了期。修行,就是要鏟除煩惱之源,將無明我執構成的虛妄世界徹底打破,由此開啟本具的佛性。

  問:相對於一心念佛,誦經是否屬於夾雜? 
  答:想將一句佛號念好,並不容易。有些人念著、念著就念不下去了,無法完全放下,也無法使這句佛號在生命中真正產生力量。原因何在?正是因為不重視聞思,不重視經教,所以對其內涵缺乏深入了解。念到最後,只剩下空洞的聲音。這時,念“阿彌陀佛”和念“桌子”已沒什麼區別了。

  “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內涵極為深廣。若缺乏認識,如何能將這句佛號念到位?念得心心相印?所以說,“不夾雜”是有前提的。若對佛號理解得非常透徹,才可以“一心念佛”。否則,在尚未明了念佛究竟念什麼之前,就將聞思經教視為夾雜,恐怕會欲速則不達。

  問:修行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通過修行能認識宇宙真理?
  答:修行的目的,是為了斷煩惱、了生死、開智慧、證真實。要認識真理,必須具備認識真理的能力。人類對世界的認識是否真實,是否全面,就取決於自身的認識能力。問題是,我們現有的認識能力是錯亂的,無論怎樣認識,永遠看不到事實真相。就像我們戴上黃色眼鏡時,看到的世界是黃色的;而戴上綠色眼鏡時,看到的世界又是綠色的。所以,我們首先要去除遮蔽認識的各種錯誤知見。其次,還須具備無限的認識能力。一個人能學多少知識?哪怕學到八十歲、八百歲,能窮盡整個宇宙嗎?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已。若想以這種有限的經驗認識無限的宇宙,是永遠辦不到的。惟有通過修行,才能去除種種錯誤知見,開發本自具足的般若智慧,由此證得諸法實相。

  問:為什麼佛陀要有大因緣才說法?
  答:世間一切皆因緣所生,說法當然也離不開因緣,所謂“法不孤起,仗緣而生”。就以這個講座為例,如果講堂內空蕩蕩地一個人都沒有,沒有聽法的因緣,那我來講給誰聽呢?這是其一。其二,如果我在這裡給大家講《唯識三十頌》或是《辨中邊論》,你們能不能聽得懂?所以,還要根據大家的根基說法,這也是因緣之一。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針對眾生不同根機,應機設教,開演八萬四千法門。如果不講究因緣,不講究契理契機,同樣的教法就可能收效甚微。所以,佛陀說法需要有大因緣。

  問:既然大乘法最究竟,佛陀為什麼要說其他幾乘?
  答:任何一個法門的弘揚,都有其特定的針對性。《法華經》說,佛陀出世的目的,是希望一切眾生都能成就佛道。所以,《法華經》的思想是會三歸一,開權顯實。但佛陀一生說法,並不都是針對菩薩根機而說。有時是針對人天乘根機者而說,有時是針對聲聞乘根機者而說,有時又是針對緣覺乘根機者而說。雖然佛陀想把最高的法直接告訴眾生,但有些眾生暫時只能接受人天善法,有些還可在此基礎上逐步接受其他。總之,必須根據對方的接受程度而說。因對象、根機的不同,故佛陀所說教法並非都是直暢本懷、究竟了義的。

  我們還要知道的是,雖然佛陀希望一切眾生都能成佛,這並不是說,不能弘揚人天乘,不能弘揚聲聞乘,而是不能以此為最終目的,不能以為這種引導是最究竟的。

  問:什麼是貪、嗔、癡?
  答:貪,是一種染著的心理。所謂染著,就是對自己喜愛的對象產生貪念。貪的表現形式很多,吝啬就是其中之一,貪財的人,不但捨不得將錢財與人分享,甚至捨不得自己享用。驕慢也是其中之一,自戀的人,往往特別貪執自己的長處,覺得高人一等。谄曲還是其中之一,因為貪著別人的財富地位,就去溜須拍馬,阿谀奉承。嗔,是對自己討厭的對象排斥抗拒,也有很多表現形式。有因厭惡產生的嗔恨,有因嫉妒產生的嗔恨,也有因得不到產生的嗔恨。癡,是愚癡,如不明事理,不知因果法則,不了解無常、苦空及解脫之道,都屬於愚癡的表現。貪、嗔、癡在佛教中被稱為“三毒”,即三種危害心靈健康的病毒。 

  問:為什麼法布施大於財布施?
  答:財布施功德雖然很大,但不能在根本上改善人生,更不能究竟解決人生煩惱。我們以財富扶貧濟困,雖能幫助他們解決一時的燃眉之急,但錢再多也用得完。有時,錢多了甚至會使人墮落,或滋長受施者的依賴性。而法布施則不同,它能使有情的生命品質得到徹底改善,並使未來生命不斷得益。因此,法布施功德更大。


  問:經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為什麼又能帶業往生呢?
  答:“帶業往生”與“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並不矛盾。往生淨土須具備善根福德因緣,在這一前提下,允許帶著尚未除盡的業力前往西方極樂世界。另外,“業”和“善根、福德”並不完全對立。福德也是業,是善業。我們所積集的往生淨土的資糧,都是善業。若能具足善業,即便有些不善業,在強大的信願力和阿彌陀佛的加持力下,也無法成為往生淨土的障礙。

  問:人們常常將佛當做神來拜,或將佛教等同於迷信,根本不願進一步了解,怎麼辦?
  答:確實有很多人將佛當做神祭拜。但他能夠禮拜佛菩薩,總是有向善之心。作為學佛者,我們不應該心生輕視,而應將自己學到的佛法告訴他們,幫助他們進一步認識佛、法、僧三寶。

  至於將佛教等同於迷信,同樣要以慈悲心,以善巧方便來引導。你可以問他:你了解什麼是佛教嗎?如果不了解,怎麼會認為它是迷信呢?一般說這種話的人,根本不知道佛教是什麼。這樣,你就可以進一步告訴他:什麼才是真正的佛教。真正的佛教,是智信而非迷信,其作用,恰恰是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你還可以進一步告訴他,究竟什麼是迷信。其實,生活中遍布迷信,或是對金錢、地位的迷信,或是對感情、家庭的迷信,或是對鬼神、巫術的迷信。凡是我們認識不清,而又特別執著、依賴的,皆可稱為迷信。有機會,我可以和大家探討一下“佛教徒的信仰”,向大家講一講,佛教究竟是什麼?是唯心還是唯物?是有神還是無神?是哲學還是宗教?這些都是認識上較有爭議的問題,有必要進行澄清。


  問:為考試來寺院求菩薩保佑,有效果嗎?
  答:祈求佛菩薩幫忙當然可以,不過關鍵還要自己用功。到考試時,如果自己不加努力,只是等著佛菩薩保佑,恐怕是不行的。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靜坐、誦經、拜佛來調整心態。靜下心來再去學習,效果必定更好。若是通過禮佛靜坐開了智慧,對學習也會有很大幫助。但不是說,完全放棄對學習的努力,而將所有希望寄托於佛菩薩,那樣就流於迷信了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