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邪YIN書)《生死關全集》:經典闡釋篇


 2009/10/27    熱度:5496    下載DOC文檔    

《生死關全集》——經典闡釋篇
陳由斌居士編著
目錄:
一、戒YIN欲
二、戒邪YIN
三、戒殺胎
四、戒女色


  第二章 經典闡釋篇

  一、戒YIN欲

  ★阿難!雲何攝心,我名為戒?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YIN,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YIN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禅定現前。如不斷YIN,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YIN,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YIN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YIN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只名熱砂。何以故?此非飯本,砂石成故。汝以YIN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YIN根。根本成YIN,輪轉三途,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必使YIN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楞嚴經·卷六》《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31下

  ★阿難!是修行人,若不斷YIN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處。當觀YIN欲,猶如毒蛇,如見怨賊。

——《楞嚴經·卷八》《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41下

  ★世尊!如寶蓮香比丘尼,持菩薩戒,私行YIN欲。妄言‘行YIN’非殺非偷,無有業報。發是語已,先於女根生大猛火,後於節節猛火燒然,墮無間獄。

——《楞嚴經·卷八》《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43上

  按:孰言YIN欲無罪?此乃當下即墮地獄受果報的事實,吾人可不慎乎!

  ★YIN習交接,發於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於中發動。如人以手自相摩觸,暖相現前。二習相然,故有鐵床銅柱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行YIN,同名欲火。菩薩見欲,如避火坑。

——《楞嚴經·卷八》《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43下

  ★貪愛YIN欲甚鄙穢,能生苦惱喪天趣。

  習欲之人離多聞,名為損減智慧者。

  耽著愛欲為盲人,便能傷害於父母。

  亦復能害持戒者,是故應當棄捨欲。

——《月燈三昧經·卷八》《大正藏》第十五冊頁605上

  ★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唯殺盜YIN三為根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續。

——《楞嚴經·卷四》《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20中

  ★YIN之為病,受殃無量,以微積大,漸致燒身,自陷於道亦及他人,不致究竟。猶自飲毒復飲他人,是故說YIN不可縱。

——《出曜經·卷四》《大正藏》第四冊頁627下

  ★自穢妻聚,惑志女色,荒迷於欲,妖蠱姿態,其變萬端。薄智之夫,淺見之士,睹其如此,不覺微漸。遂回志沒身,從彼魃魅,邪巧之辭。或危親殺君,吝色情蕩,忿嫉怠慢,散心盲冥,等行禽獸。自古世來,無不由之殺身滅宗。是以沙門獨而不雙,清潔其志,以道是務。奉此明戒,為君即保四海,為臣即忠。以仁養民,即父法明,子孝父慈,夫信婦貞。優婆塞優婆夷執行如是,世世逢佛,見法得道。

——《孝子經》《大正藏》第十六冊頁789下-790上

  ★ 無恥若駝驢,不堪極穢惡。

  斯人少智慧,不悟罪根深。

  奔競向女人,如狗便糞穢。

  臭穢不可樂,愚癡所愛重。

  不知YIN欲過,如盲不見色。

  愚癡著YIN欲,如犬奔糞穢。……

  愚人貪愛味,於美起纏縛。

  何異廁中蟲,寧知是不淨。

  智者得解脫,女色不可染。

  見彼生警怖,棄捨如壞屍。

——《大乘日子王所問經》《大正藏》第十二冊頁75上-中

  ★大王!當知丈夫親近女人之時,即是親近惡道之法,此是丈夫第一過患。

——《大寶積經·卷九十七》《大正藏》第十一冊頁543下-544上

  ★大王!當知以此因緣,於己父母棄背恩養,於他女人,尊重承事,種種供給,無疲厭心。即是成就地獄之本,此是丈夫第二過患。

——《大寶積經·卷九十七》《大正藏》第十一冊頁544下

  ★愛為網、為膠、為泉、為藕根、能為眾生障;為蓋、為膠、為守衛……為亂草、為絮,從此世至他世,從他世至此世,往來流馳,無不轉時。

——《雜阿含經·卷三十五》《大正藏》第一冊頁256中

  ★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化生、濕生,皆因YIN欲而正性命。

——《圓覺經》《大正藏》第十七冊頁916中

  ★色縛於凡夫,五陰悉羁系,生能縛於物,死縛亦復然,今身至後世,未始不系縛,輪回羁縛中,數數受生死。

——《大莊嚴論經·卷五》《大正藏》第四冊頁283上

  ★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回,先斷貪欲,及除愛渴。

——《圓覺經》《大正藏》第十七冊頁916中

  ★見色心迷惑,不惟觀無常,愚以為美善,安知其非真?以YIN樂自裹,譬如蠶作繭。智者能斷棄,不眄除眾苦。心念放逸者,見YIN以為淨,恩愛意盛增,從是造牢獄。覺意滅YIN者,常念欲不淨,從是出邪獄,能斷老死患。

——《法句譬喻經·卷四》《大正藏》第四冊602中-下

  ★晝夜念嗜欲,意走不念休,見女欲污露,想滅則無憂。

——《法句譬喻經·卷四》《大正藏》第四冊頁603中

  ★ 拘晱彌國有摩因提,生女端正,將詣佛所,願給箕帚。佛言:‘汝以女為好耶?’曰:‘從頭至足,周遍觀之,無不好也。’佛言:‘惑哉肉眼!吾觀之從頭至足,無一好耶。若頭上有發,但是毛象馬之尾,亦皆爾也。發下有髑髅,但是骨屠家豬頭,亦爾也。頭中有腦者如泥腥臊逆,鼻下之著地莫能蹈者。目者是胞決之純汁。鼻中有涕,口但有唾。腹髒肝肺皆亦腥臊,腸胃膀胱但盛屎尿,腐臭難論,腹為韋囊,裹諸不淨。四肢手足,骨骨相拄,筋連皮□,但恃氣息以動作之。譬如木人,機關作之,既畢解剝其體,節節相離,首足狼籍。人亦如是,有何等好,而雲少雙?’

——《優填王經》《大正藏》第十二冊頁71上

  按:此文於《法苑珠林。卷二十一》(《大正藏》第五十三冊頁444中)中載此文乃出自《出曜經》。後之《安士全書·欲海回狂》頁81-82(台北眾生出版)亦誤引之。今遍校《出曜經》皆無此文,後查《優填王經》而得此文。願後人若引此文時能正確無誤,是為所幸!

  ★菩薩觀諸眾生,愚癡顛倒,耽嗜YIN欲,於母姊妹尚生淩逼,況復於彼余眾生等?菩薩摩诃薩觀是事已,作如是念:

  苦哉世間!乃能容止非聖之聚,惡業無愧,充滿其中。復作是念:咄哉苦哉!如是眾生,曾處母胎,臥息停止,生由產門,如何無恥,共行斯事?如是眾生深為大失,極可憐愍,種種過患,極可诃責。何以故?為貪嗔癡之所害故……

  譬如野干,於彼冢間,為諸群狗之所博逐逃迸走避,臨大峻崖窮途所逼夜中嗥叫,如是童子,彼諸眾生,亦復如是同於野干……譬如生盲群狗逼逐臨大坑澗,如是童子,彼諸眾生,亦復如是同於生盲……譬如溷豬行處,糞穢兼又食啖初無厭惡,如是童子,彼諸眾生,亦復如是同於溷豬。如是眾生,極可憐愍,YIN惱所逼於親非親,為諸煩惱之所加害。菩薩摩诃薩觀是事已,於彼眾生發起大悲,我當為彼宣說妙法,令其永斷諸欲煩惱。

——《大寶積經·卷四十一》《大正藏》第十一冊頁236中-下

  ★汝等昔或作我父,我或與汝昔為母;

  互作父母及兄弟,雲何於此生欲心?

  我或往昔殺汝等,汝等或復殺我來;

  各作怨仇互相殺,雲何於此生欲想?

——《月上女經》《大正藏》第十四冊頁618下

  ★男女意惑亂,精血共和合;如蟲生臭泥,此中生亦爾。

——《密嚴經·卷中》《大正藏》第十六冊頁761下

  ★若眾生所有苦生,彼一切皆以愛欲為本,欲生、欲集、欲因、欲緣而生苦!……佛即說偈言:

  若無世間愛念者,則無憂苦塵勞患。

  一切憂苦消滅盡,猶如蓮華不著水。

——《雜阿含經·卷三十二》《大正藏》第二冊頁229下-230上

  ★YIN欲臭穢根不淨,過後常增業苦深。

  譬如廣大不淨坑,滿盛糞壞多臭穢。

  亦似冢間□脹屍,YIN欲之人亦如是。

  復似蠅蟲咂瘡腫,驢馬奔眠糞穢中。

  豬狗食啖臭魚等,耽愛女人亦如是。

——《大乘日子王所問經》《大正藏》第十二冊頁73下

  ★斷愛除其欲,竭河無流兆。

  能明此愛本,是謂名苦際。

  斷愛除其欲者,愛之為病,眾患之本,以拔愛本,枝葉不滋,於中自拔,永斷無余。欲本自滅,更不復生,由愛生欲流,猶如駛河,漂溺生類,億千萬眾,喪其命根,不得全濟。河竭之後,眾生往來,無形傷害,是故說曰,斷愛除其欲,竭河無流兆也。能明此愛本,是謂名苦際者,愛為形質,欲為枝葉,癡為潤津,若彼學人思惟妙觀,能斷此者,超越苦際,是故說曰,能明此愛本,是謂名苦際也。

——《出曜經·卷二十三》《大正藏》第四冊頁734上

  ★《七佛經》雲:受持YIN戒,有五善神侍衛:

  一名‘貞潔’、

  二名‘無欲’、

  三名‘淨潔’、

  四名‘無染’、

  五名‘蕩滌’。

——《法苑珠林·卷八十八》《大正藏》第五十三冊頁930下

  ★不YIN色者,不犯他妻,所在化生蓮花之中。

——《戒德香經》《大正藏》第二冊頁507下

  ★因愛則生憂,因愛便有畏。

  能離恩愛者,永斷無怖畏。

——《撰集百緣經·卷四》《大正藏》第四冊頁219中

  ★因愛故生苦,如是應捨愛。

  當樂於獨處,猶如犀一角。

——《金色王經》《大正藏》第三冊頁389中

  ★眾生隨愛想,以愛想為住,

  以不知愛故,則為死方便。

  若知所愛者,不於彼生愛,

  彼此無所有,他人莫能說。

——《雜阿含經·卷三十八》《大正藏》第二冊頁282上

  ★欲能縛世間,調伏欲解脫。

  斷除愛欲者,說名得涅槃。

——《雜阿含經·卷三十六》《大正藏》第二冊頁264中

  ★常行於YIN欲,未曾滿足時。如渴飲鹹水,終不能除渴。愛欲亦如是,終無有滿足。如火焚草木,無有厭足時。愛欲亦如是,終無有滿足。

——《大寶積經·卷七十六》《大正藏》第十一冊頁429中

  ★人系於妻子捨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

——《四十二章經》《大正藏》第十七冊頁723上

  ★情愛於色,豈憚驅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四十二章經》《大正藏》第十七冊頁723上

  ★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

——《四十二章經》《大正藏》第十七冊頁723中

  ★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

——《四十二章經》《大正藏》第十七冊頁723中

  ★學道之人,不為情欲所惑,不為眾邪所娆,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四十二章經》《大正藏》第十七冊頁723中

  ★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

  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

  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四十二章經》《大正藏》第十七冊頁723上

  ★愛者眾病之首,猶如城郭,聚集人民憑地自怙,雲何愛眾病之首?如佛所說,泥犁受苦,其數無量,皆由愛所造。凡在地獄受諸苦惱,皆由愛病。諸殺生者,亦由愛致。不與取、YIN泆、妄語、十不善行,亦復如是。皆由愛心,造斯諸惡。

——《出曜經·卷四》《大正藏》第四冊頁626中

  ★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四十二章經》《大正藏》第十七冊頁723下

  ★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捨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四十二章經》《大正藏》第十七冊頁723上

  ★斷欲無求,當得宿命。

——《四十二章經》《大正藏》第十七冊頁722下

  ★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

——《四十二章經》《大正藏》第十七冊頁722中

  ★YIN欲為諸結之本。佛言:寧以利刃割截身體,不與女人共會。刀截雖苦不墮惡趣,YIN欲因緣,於無量劫數,受地獄苦。人受五欲,尚不生梵世,何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智度論·卷三十五》《大正藏》第二十五冊頁317中

  ★耽醉YIN欲者,當懸劍樹林。譬如以猛火,燒然彼镬湯。投之以麻麥,隨沸而漂沒。如是耽欲人,不識於善路。死當墮惡道,煎煮镬湯中。

——《大寶積經·卷九十七》《大正藏》第十一冊頁546中

  ★於五欲中,觸為第一,能系人心。如人墮在深泥,難可拯濟。以是故諸天方便令菩薩遠離YIN欲。復次若受余欲,猶不失智慧,YIN欲會時,身心慌迷,無所省覺,深著自沒。以是故諸天令菩薩離之。

——《大智度論·卷三十五》《大正藏》第二十五冊頁317上

  ★若YIN欲者,譬如膠漆,難可得離,所以者何?身受欲樂,YIN欲根深,是故出家法中,YIN戒在初,又亦為重!

——《大智度論·卷三十五》《大正藏》第二十五冊頁317中

  ★寧當依附,千逾繕那量大熱鐵床,是床極熱,遍熱猛焰洞然。於彼父母所給妻妾諸女色欲,乃至不以染愛之心,遠觀其相,何況親附抱持之者。

——《大寶積經·卷四十四》《大正藏》第十一冊頁258中-下

  ★以七種YIN欲名戒不淨:

  一者、雖斷YIN欲,而以染心受女人洗浴按摩。

  二者、以染心聞女人香,共語戲笑。

  三者、以染心目共相視。

  四者、雖有障礙,以染心聞女人音聲。

  五者、先共女人語笑,後雖相離,憶念不捨。

  六者、自限爾所時斷YIN欲,然後當作。

  七者、期生天上,受天女樂及後身富樂,是故斷YIN欲,是名不淨。

  離此七事,名戒清淨。

——《十住毗婆沙論·卷十六》《大正藏》第二十六冊頁110中

  ★當知輪回,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眾欲為因,愛命為果。

——《圓覺經》《大正藏》第十七冊頁916中

  ★《涅槃經》雲:眾生五識雖非一念,然是有漏,復是邪倒,增長諸漏為一切凡夫,取著於色乃至著識,以著色故則生貪心,生貪心故為色系縛,乃至為識之所系縛,以系縛故則不得免於生老病死,憂悲大苦一切煩惱。又雲:若有菩薩自言戒淨,雖復不與女人和合,言語嘲調聽其音聲。然見男子隨逐女時,或見女人隨逐男時,便生貪著,如是菩薩成就欲法,毀破淨戒,污辱梵行,令戒雜穢,不得名為淨戒具足。

——《法苑珠林·卷七十一》《大正藏》第五十三冊頁826上-中

  ★復有眾生,雖種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別,情執深重,求出輪回,終不能得。

——《無量壽經》之‘惑盡見佛第四十一品’民國夏蓮居老居士之會集本

  ★ YIN為不淨行,迷惑失正道。

  精神魂魄馳,傷命而早夭。

  受罪頑癡荒,死復墮惡道。

  吾用畏是故,棄家樂林薮。

——《八師經》《大正藏》第十四冊頁965中

  ★夫YIN欲者,譬如盛火,燒於山澤,蔓延滋甚,所傷彌廣。人坐YIN欲,更相賊害,日月滋長,致墮三途,無有出期。夫樂家者,貪於合會、恩愛、榮樂因緣;生、老、病、死、離別、縣官之惱,轉相哭戀,傷壞心肝,絕而復蘇。家戀深固,心意纏縛,甚於牢獄。

——《賢愚經·卷三》《大正藏》第四冊頁367中

  ★佛說聚會者,必當有離別。一切有為法,悉皆是無常。無常火熾然,燒滅於三有。愛我者極多,我愛亦不少。我今皆能捨,如此愛著等。生死黑暗處,輪回險阻中。親親更相戀,惡見於乖離。無常無悲愍,破壞使別離。恩愛無別離,不應求解脫。展轉相親愛,相戀轉善厚。畢竟必別離,以是因緣故。智者求解脫,都無所遺戀。

——《大莊嚴論經·卷十四》《大正藏》第四冊頁335中

  ★佛告比丘:‘YIN火熾盛,便能燔燒諸善之本。YIN荒之士,不識善惡,亦復不別清白之行,不知縛解出要之道。如斯輩人,遂無慚愧,寧喪親族分受形辱,不阙YIN性以違其志。或因YIN欲,殺害父母、兄弟、姊妹,斯受其殃;或因YIN逸,罪及五逆,王者所戮,死受惡報。猶野火行,傍樹為燋,既罪自深,復及宗親。人由YIN欲,違佛慢法,謗毀聖眾,為諸聖賢之所嗤笑。’

——《出曜經·卷四》《大正藏》第四冊頁627上

  ★寧以此身投熾然猛火大坑刀山,終不毀犯三世諸佛經律,與一切女人作不淨行。

——《梵網經盧捨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卷下》《大正藏》第二十四冊頁1007下

  ★愛戀於女人,墮於大怖處。或吞於鐵丸,或飲烊銅汁。有二熱鐵山,彼此來相合。昔時耽欲者,於中受苦殃。受斯苦楚時,都無救護者。

——《大寶積經·卷九十七》《大正藏》第十一冊頁546中

  ★眾生無數,輪回無邊,如蟻輪回,無有窮盡。眾生貪愛,無明障閉,如陷泥中,而不能出。過去有情,輪回往復,數不能知。比丘!所有大地之土,都聚一處,和為泥丸,大小如豆,數彼眾生無始劫來所生父、母、子、孫,每一人下一泥丸,如是泥丸下盡,父、母、子、孫數不能盡。比丘!如是無邊輪回眾生,貪愛、無明、顛倒,陷愛欲泥中,生死輪回,不知其數,是故令汝,學斷輪回。

——《佛說解憂經》《大正藏》第十七冊頁749下-750上

  ★眾生從愛生,心意馳不停,眾生處生死,苦為大怖畏……愛能生眾生,意識馳諸塵,眾生處生死,業為大怖畏。

——《別譯雜阿含經·卷十二》《大正藏》第二冊頁460下

  ★欲為畜生行,以欲還自殃。溷蟲在臭中,不知為處難。如蟲在冥中,不知東以西。結著於YIN欲,蓋此亦蟲倫。YIN既不見道,日夜種罪根。

——《優填王經》《大正藏》第十二冊頁71下

  ★如來不贊歎,凡夫所行欲,離欲及貪愛,及成天人師。

——《大寶積經·卷一○六》《大正藏》第十一冊頁596上-中

  ★我之夫婦譬如飛鳥,暮棲高樹,同共止宿,須臾之間,及明早起,各自飛去,行求衣食。有緣則合,無緣則離,我之夫婦,亦復如是,去住進止,非我之力,隨其本行,不能得留。

——《佛說五無反覆經》《大正藏》第十七冊頁573中

  ★若有眾生味著男女妻妾諸女色欲,當知即是味著礫石之雹,即是味著利刀之刃,即是味著大熱鐵丸,即是味著坐熱鐵床,即是味著熱鐵機鄧……若有攝受妻妾男女諸女色欲,當知即是攝受一切眾苦憂愁悲惱之聚。

——《大寶積經·卷四十四》《大正藏》第十一冊頁258中

  二、戒邪YIN

  ★邪YIN有六變當知,何謂六?

  不自護身、

  不護妻子、

  不護家屬、

  以疑生惡,

  怨家得便,

  眾苦所圍。

  已有斯惡則廢事業,未致之財不獲,既獲者消,宿儲耗盡……

——《善生子經》《大正藏》第一冊頁252下

  ★好邪YIN者有五自妨:

  一者、名聲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

  三者、懷異多疑。

  四者、死入地獄。

  五者、地獄罪竟受畜生形。皆欲所致,能自滅心。

  不邪YIN者,有五增福:

  一者、多人稱譽。

  二者、不畏縣官。

  三者、身得安隱。

  四者、死生天上。

  五者、從立清淨泥洹道。

——《般泥洹經·卷上》《大正藏》第一冊頁179上

  ★邪YIN者必受惡報,現世及後世。若我邪YIN者,便當自害亦誣謗他……身壞命終,必至惡趣,生地獄中,如是邪YIN者受此惡報。

——《中阿含經·卷五十五晡利多經》《大正藏》第一冊頁773中

  ★邪YIN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妻不貞良,二者不得隨意眷屬。

——《華嚴經·卷三十五》《大正藏》第十冊頁185下

  ★ 離邪YIN善行有二種果報:一者、妻婦貞良。二者、不為外人所壞。……

  邪YIN不善行有二種果報:一者、得丑惡妻婦,又不貞良。二者、為他所壞。

——《十住毗婆沙論·卷十六》《大正藏》第二十六冊頁108上

  ★邪YIN入地獄,登彼刀葉林。

  熱鐵釘其口,烊銅灌入心。

  毒龍碎骨髓,金剛鼠食陰。

  銅柱緣上下,鐵床臥隱深。

  昏YIN亂情色,受苦無表裡。

  余業得人身,自妻恆背己。

  彼此懷猜忌,孰肯順情旨。

  稍有性靈人,寧得無慚恥?

——《諸經要集·卷十四》《大正藏》第五十四冊頁135上

  ★《大智度論》雲:除己妻外,余之男女鬼神畜生可得行YIN者,悉是邪行(YIN邪)。雖是自妻不犯,然須避於非處。謂自妻非道(非交合之道)及得身(懷孕)已,亦須禁之,恐傷胎故。產(生子)三年內,亦須避慎,謂防乳竭。若別有乳母,不在制限。

——《法苑珠林·卷八十八》《大正藏》第五十三冊頁928中

  ★《成實論》雲:自妻非處,謂口及大便處,及一切女人為父母兒所護,出家女人等為法護故,亦名邪YIN。若無主女人,眾人前自來為妻,如法者不犯。

——《法苑珠林·卷八十八》《大正藏》第五十三冊頁928中

  ★佛言邪YIN有十罪:

  一者、常慮彼夫所殺,

  二者、夫婦不睦,

  三者、惡增善減,

  四者、妻子孤寡、

  五者、財產日耗,

  六者、惡事常被人疑,

  七者、親友誹謗,

  八者、廣結怨家,

  九者、死入地獄,

  十者、報盡為男,妻不貞潔;報盡為女,多人共一夫。

——《法苑珠林》

  ★自妻不生足,好YIN他婦女,是人無慚愧,常被世呵責,現在未來世,受苦及打縛,捨身生地獄,受苦常無樂。

——《薩遮尼干子經·卷五》《大正藏》第九冊頁340上

  ★人不犯邪YIN,得四明智所歎之德,何等四?

  攝護諸根,離諸調戲,一切世間,悉共稱歎。已離邪YIN,無敢輕眄其妻室者,以是德本,志願無上,正真之道,得大人相,馬陰之藏。

——《海龍王經·卷三》《大正藏》第十五冊頁146下

  ★若於非時、非處、非女、處女他婦,若屬自身,是名邪YIN……若屬自身而作他想、屬他之人而作自想,亦名邪YIN。如是邪YIN,亦有輕重,從重煩惱,則得重罪;從輕煩惱,則得輕罪。

——《優婆塞戒經》《大正藏》第二十四冊頁1069上

  ★邪YIN犯人婦女,或為夫主,邊人所知,臨時得殃,刀杖加刑。或為王法,收補著獄,酷毒掠治,戮之都市,死入地獄,臥之鐵床,或抱銅柱,獄鬼然火,以燒其身。地獄罪畢,當更畜生。若復為人,閨門YIN亂,違佛遠法,不親賢眾,常懷恐怖,多危少安,吾見是故,不敢邪YIN。

——《八師經》《大正藏》第十四冊頁965中

  ★佛告彌勒:有四種因緣,令諸男子,受‘黃門身’,何等為四?

  一者、殘害他形,乃至畜生。

  二者、於持戒沙門,嗔笑毀謗。

  三者、情多貪欲,故心犯戒。

  四者、親近犯戒人,復勸他犯。

——《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下》《大正藏》第十六冊頁795下

  ★復有四種業,能令丈夫受‘二形身’,一切人中最為其下,何等為四?

  一者、於尊敬所,而有承穢。

  二者、於男子身,非處染著。

  三者、即於自己,而行欲事。(即手YIN)

  四者、炫賣女色,而與他人。

——《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下》《大正藏》第十六冊頁795下-796上

  ★復有四緣,令諸男子其心,常生女人愛欲,樂他於己行丈夫事,何等為四?

  一者、或嫌或戲謗毀於人。

  二者、樂作女人衣服莊飾。

  三者、於親族女行YIN穢事。

  四者、實無勝德妄受其禮。

  以此因緣令諸丈夫起於如是別異煩惱。

——《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下》《大正藏》第十六冊頁795上

  ★復有邪行,謂於受戒正行婦女,行非梵行……或於姊妹,或於同姓,或於香火,或香火婦,或知識婦,诳誘邪行,彼人以是惡業因緣,身壞命終,墮於惡趣,在彼地獄吒吒吒哜別異中生,受大苦惱……如是無量百千歲乃至惡業未壞未爛,業氣未盡,於一切時與苦不止。若脫此苦,彼處復有金剛惡鼠,食其人根,分令破碎,如芥子許。受苦唱喚,食人根已,次食其腸,既食腸已,次食熟藏,食熟藏已,從背而出,次食其背,既食背已,次食背骨。彼惡業人,以惡業故,如是無量百千年歲,受地獄苦。

  於長久時,得脫彼處,所受苦惱,既得脫已,走向異處。復有黑蟲纏絞其身,先纏人根,燒而食之,受極苦惱,唱聲大喚,如是黑蟲,常纏常食,乃至彼人作集惡業,未壞未爛,業氣未盡,於一切時與苦不止。

  若惡業盡,彼地獄處爾乃得脫,既得脫已,復於無量百千世中,於食自肉餓鬼中生,自食身肉,雖自食肉而復不死。以作業時,自姊妹等,行非梵行,自受樂故,於餓鬼中自食身肉。若脫彼處,生畜生中,常作牝豬,自食其子,如人中時,於親等中行YIN業故。彼人彼處若得脫已,難得人身,如龜遇孔。若生人中同業之處,彼人常有人根惡病,如是人根惡病急故,自割人根。彼業因緣,若自有妻,為下賤人之所侵逼,不相應人共行YIN欲,以作業時,犯他妻故,一切惡中,邪見邪行,最為深重,此不善業,於世出世皆不相應。

——《正法念處經·卷十二》《大正藏》第十七冊頁69中-下

  按:邪YIN之罪報,詳於經藏,難以殚舉!欲參研者,請閱《正法念處經》卷十二—卷十三。《大正藏》第十七冊頁65下-77。

  三、戒殺胎

  ★世間有五種忏悔難滅,何等為五:

  一者、殺父。二者、殺母。三者、殺胎。四者、出佛身血。五者、破和合僧。如此惡業,罪難消滅。

——《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佛教藏》第五十八冊頁1087

  ★有十種業,能令眾生得短命報,一者自行殺生,二者勸他殺生……七者壞他胎藏(即自我墮胎),八者教人毀壞(即教人墮胎),……以上十業得短命報。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大正藏》第一冊頁891下-892上

  ★若為殺胎,故作墮胎法,若胎死者,犯不可悔。

——《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大正藏》第二十四冊頁940下

  四、戒女色

  佛陀在諸經中皆嚴厲诃斥女人之失,甚至形容女眾是‘人盡可夫’的物件。其實我們應該先了解什麼才是‘女人之相’?《涅槃經》中雲:‘若有不能自知佛性者,我說是等名為女人,若能自知有佛性者,我說是人是大丈夫,若有女人能知自身定有佛性,當知是等,即是男子。’《轉女身經》亦雲:‘諸法悉如幻,但從分別生,於第一義中,無有男女相。’讀了這些經文後,再來閱讀下面的文字,就比較沒有分別心。其實佛在經中一再的诃斥女人,並不是一定指‘女人之身’,而大多是以‘女人’二字取代‘YIN欲’、‘色欲’罷了。期望所有閱讀者都能平心靜氣的看經文,女眾閱讀本文時,可把所有的‘女’字皆觀為‘男’字即可!《長者女庵提遮師子吼經了義經》(《大正藏》第十四冊頁964下)雲:

  若心得久離,畢竟不生見,

  誰為作女人,於色起不淨?

  若論色久離,法本不自有,

  畢竟不曾污,將何為作惡?

  ——願共勉之!

  無男女相

  ★世出世間,若見其真實,一切無差別。若是出家底識不得破,名為出家在家;若是在家底識得破,名為在家出家;若是男子識不得破,名為戴須眉底女人;若是女人識得破,名為少須眉底男子。只為你等識不得破,便道:你是在家,我是出家;你是出家,我是在家;你是男子,我是女人;你是女人,我是男子。種種分別,只此分別心,便是你生死根源,百劫千生輪回六道。你若向父母未生以前觑,一眼觑著,個裡還有在家?出家?女人?男子?種種分別也無?實實見得無有種種分別,然後不妨出家底一任出家,在家底一任在家,男子自是男子,女人自是女人。各各現成,各各自在,更不須移易一絲毫許!

  你莫道女人有五種障,竟要求轉男身,方得成佛。據山僧看來,若男子識不破,不特五障,千障也有,萬障也有;女人若識得破,要求半障也不可得。你切莫執死言句,自生退屈,甘為下劣!

  不見得當時有個官人,他底姑姑出家,參方回來,要出世為人。

  官人請一禅師勘驗他,那禅師問道:‘聞汝要出世為人是否?’

  答雲:‘是。’

  禅師道:‘女人有五障,如何為得人?’

  答雲:‘豈不聞法華經中,八歲龍女供珠成佛麼?’

  禅師道:‘龍女有百千神變,你試一變看?’

  答雲:‘直饒變得,也是個野狐精!’

  又當日臨濟會下有個灌溪和尚,來到末山尼會下,末山打鼓上堂,灌溪出問雲:‘如何是末山境?’

  尼雲:‘不露頂。’

  又問:‘如何是境中人?’

  尼雲:‘無男女相。’

  又問:‘為什麼不變?’

  尼雲:‘不是神、不是鬼,變個甚麼?’

  你看他兩個,豈不都是女人,前後吐辭,若出一口。只為他每識得破,便稱大丈夫、天人師。大眾!若識得破,個個都是大丈夫。

——千山函可禅師法語(節錄自惟明法師編《禅林珠玑比丘尼篇》頁8-9)

  ★ 男女何須辨假真,觀音出現果何人?

  皮囊脫盡渾無用,試問男身是女身?

——明·獨目金剛禅師(節錄自惟明法師編《禅林珠玑比丘尼篇》頁37)

  ★四大假為女,其中無所有。

  凡夫迷惑心,執取以為實。

  女人如幻化,愚者不能了。

  妄見女相故,生於染著心。

  譬如幻化女,而非實女人。

  無智者迷惑,便生於欲想。

  如是了知已,一切女無相。

  此相皆寂靜,是名女三昧。

——《大寶積經·卷二十九》《大正藏》第十一冊頁159中-下

  ★自謂是男子,見彼為女人。

  由斯分別心,而生於欲想。

  欲心本無有,心相不可得。

  由妄分別故,於身起男想。

  是中實無男,我說如陽焰。

  知男相寂靜,是名男三昧。

——《大寶積經·卷二十九》《大正藏》第十一冊頁159下

  ★在《大寶積經》中曾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當時的優陀延王向佛說:女人令我造地獄業,我於今者,唯為了知女人過患,女人谄曲虛诳邪媚,願為開示?乃至三請,亦如是說。

  佛言:王應先知丈夫過患,然後觀察女人過失。

  優陀延王: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言:一切丈夫,皆由四種不善愆過,為諸女人之所迷亂……於諸欲染耽著無厭,樂觀女人,而自縱逸。不知親近沙門及婆羅門,具清淨戒修福業者,以不親近。如是等人,則於淨信及淨屍羅多聞施慧,悉皆退失。彼由無有信戒多聞施慧等法,非善丈夫。行餓鬼法,無有智慧,耽欲放逸。欲之所執,欲所系縛,欲所活命。親近愚夫,遠諸智者。惡友為伴,行非所宜。貪著女人不淨境界,便為女人之所調伏。猶如奴僕,系屬墮落諸女人所。無慚無愧,親近游止諸漏瘡漏門,膿血穢污,洟唾常流,猶如冢間不淨境界。至於違背父母恩養,捨離沙門及婆羅門,不生殷重恭敬供養,習行畜生所行之法,於佛法僧不生淨信,於涅槃界永當退失。如是等人,當入眾合,乃至阿鼻諸大地獄,亦復當墮鬼界畜生,無有救護。雖聞我教,猶數思念邪惡女人歌舞戲笑,不生厭離。當知彼習愚人之法,不樂修行善丈夫事。

——《大寶積經·九十七》《大正藏》第十一冊頁543下

  ★法欲滅時,女人精進,恆作功德。男子懈慢,不用法語。眼見沙門如視糞土,無有信心……男子YIN泆,精盡夭命,或壽六十。男子壽短,女人壽長,七八九十或至百歲。大水忽起,卒至無期,世人不信,故為有常,眾生雜類,不問豪賤,沒溺浮漂,魚鱉食啖。

——《法滅盡經》《大正藏》第十二冊頁1119中

  ★優填王曰:願佛具為吾釋地獄之變及女人之穢?佛言:具聽!男子有YIN之惡,卻睹女妖?王曰:善願受明教。佛言:具聽,男子有四惡,急所當知。

  一、當知世有YIN夫,恆想睹女,思聞妖聲,遠捨正法,疑真信邪,YIN網所纏,沒在盲冥,為欲所使,如奴畏主。貪樂女色,不覺九孔惡露之臭穢。渾沌欲中,如豬處溷不覺其臭,快以為安。不計後當在無澤之獄,受痛無極。注心在YIN,啖其涕唾,玩其膿血,珍之如玉,甘之如蜜,故曰欲態之士。此為一惡態也。

  二、又親之養子,懷妊生育。稚得長大,勤苦難論,到子成人,懼家竭財,膝行肘步,因媒表情,致彼為妻。若在異域,尋而追之,不問遠近,不避勤苦,注意在YIN,捐忘親老。既得為妻,貴之如賓。欲私相娛樂,惡見父母。信其妖言,或致斗訟,不惟身所從生,辜親無量之恩。斯謂二惡態也。

  三、又人處世,勤苦疲勞,躬自致財,本自誠信敬道之意,尊戴沙門梵志之心,覺世非常,布施為福。娶妻之後,情惑YIN欲,愚蔽自擁,背真向邪,專由女色。若有布施之意,唯欲發言,相呼女色,絕清淨行,更成小人。不識佛經之戒,禍福之歸。苟為YIN色,投身羅網,必墮惡道,終而不改。斯謂三惡態也。

  四、又為人子,不惟養恩,治生致財,不以養親。但以東西廣求YIN路。懷持寶物,招人婦女。或殺六畜,YIN祀鬼神。飲酒歌舞,合會之後。至求方便,更相招呼,以遂奸情。及其獲偶,喜無以喻,YIN結縛著,無所復識。當爾之時,唯此為樂,不覺惡露之臭穢,地獄之苦痛。一則可笑,二則可畏。譬如狂犬,不知其非。所謂四惡態也。佛言:男子有是四惡,用墮三途,當審遠此,能免苦爾。

——《優填王經》《大正藏》第十二冊頁71中-下

  附:此段經文,乃出於《優填王經》也。一般書中皆誤引出於《出曜經》,此乃從《法苑珠林》即誤引,請查《法苑珠林·卷二十一》(《大正藏》第五十三冊頁444-445中)。

  ★菩薩觀欲種種不淨,於諸衰中,女衰最重。

  刀火、雷電、霹雳、怨家、毒蛇之屬,猶可暫近。女人悭妒、嗔谄、妖穢、斗诤、貪嫉,不可親近。

  何以故?女子小人,心淺智薄,唯欲是親,不觀富貴智慧名聞。專行欲惡,破人善根。桎梏、枷鎖、閉系、囹圄,雖曰難解,是猶易開。女鎖系人,染固根深,無智沒之,難可得脫。眾病之中,女病最重。

——《大智度論·卷十四》《大正藏》第二十五冊頁165下-166上

  ★莫與女交通,亦莫共言語;有能遠離者,則離於八難。

——《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六》《大正藏》第二冊頁751中

  ★阿難白佛言:‘佛滅度後,諸女人輩,來受誨者,當如之何?’佛告阿難:‘莫與相見。’阿難又白:‘設相見者,當如之何?’佛言:‘莫與共語。’阿難又白:‘設與語者,當如之何?’佛言:‘當自檢心’。

——《長阿含經·卷四游行經》《大正藏》第一冊頁26上

  ★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

  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花,不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

——《四十二章經》《大正藏》第十七冊頁723中

  ★女人之好,但有脂粉,芬薰眾花沐浴塗香,著眾雜色衣。以覆污露,強薰以香欲以人觀,譬如革囊盛屎,有何可貪?

——《法句譬喻經·卷四》《大正藏》第四冊頁603中

  ★女色者,世間之枷鎖,凡夫戀著,不能自拔。

  女色者,世間之重患,凡夫困之,至死不免。

  女色者,世間之衰禍,凡夫遭之,無厄不至。

  行者既得捨之,若復顧念,是為從獄得出,還復思入。從狂得正,而復樂之。

——《菩薩诃色欲法經》《大正藏》第十五冊頁286上

  ★一切女人有八種因緣恆受女身,雲何為八?

  一者、愛好女身。

  二者、貪著女欲。

  三者、口常贊美女人容質。

  四者、心不正直,覆藏所作。

  五者、厭薄自夫。

  六者、念重他人。

  七者、知人有恩而己背逆。

  八者、邪偽莊飾,欲他迷戀。

——《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下》《大正藏》第十六冊頁795下

  ★有四種因緣,令諸男子受女人身,何等為四?

  一者、以女人聲,輕笑喚佛及諸菩薩一切聖人。

  二者、於淨持戒人,以誹謗心說言犯戒。

  三者、好行谄媚,诳惑於人。

  四者、見他勝己,心生嫉妒。

——《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下》《大正藏》第十六冊795下

  ★ 女人性如是,如蜜雜毒藥。

  惑欲致愚癡,巧辭增癡惑。

  女人難可信,智者所遠離。

  女色诳天人,悉令心迷惑。

  至於未來世,不能少利益。

  天人及夜叉,龍阿修羅等。

  羅剎毗捨遮,皆為女幻诳。

——《正法念處經·卷三十一》《大正藏》第十七冊頁182下

  ★寧以赤銅,宛轉眼中,不以散心,邪視女色。

——《大智度論·卷十四》《大正藏》第二十五冊頁166上

  ★寧以百千熱鐵刀鉾,挑其兩目,終不以此破戒之心,視她好色。

——《梵網經盧捨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卷下》《大正藏》第二十四冊頁1007下

  ★大火燒人,是猶可近。清風無形,是亦可捉。

  蚖蛇含毒,猶亦可獨。女人之心,不可得實。

——《大智度論·卷十四》《大正藏》第二十五冊頁166上

  ★女人最為惡,難與為因緣,恩愛一縛著,牽人入罪門。

——《優填王經》《大正藏》第十二冊頁72上

  ★《雜譬喻經》雲:佛在世時,有一婆羅門,生於兩女,女皆端正,乃故懸金,九十日內募索有能诃我女丑者,便當與金。竟無募者,將至佛所,佛便诃言:‘此女皆丑,無有一好。’阿難白佛言:‘此女實好,而佛言惡?有何不好?’佛言:‘人眼不視色,是為好眼。耳鼻口亦爾。身不著細滑,是為好身。手不盜他財,是為好手。今觀此女,眼視色、耳聽音、鼻嗅香、身喜細滑、手喜盜財。如此之者,皆不好也。’

——《法苑珠林·卷七十五》《大正藏》第五十隨冊頁848中-下

  ★佛言:‘汝愛阿難何等?’女言:‘我愛阿難眼、愛阿難鼻、愛阿難口、愛阿難耳、愛阿難聲、愛阿難行步。’佛言:‘眼中但有淚,鼻中但有涕,口中但有唾,耳中但有垢,身中但有屎尿,臭處不淨。其夫妻者,便有惡露;惡露中便有子;已有子,便有死亡;已有死亡,便有哭泣;於是身有何益?’

——《摩鄧女經》《大正藏》第十四冊頁895中

  ★佛與菩薩眾,緣覺及聲聞。悉皆離女色,愚者不能知。普被魔羅降,離女色染污。能得身安樂,究竟得解脫。無智諸眾生,愛欲無遠離。作罪業無邊,墮落三惡道。無底欲火坑,猛焰熾不滅。有智樂解脫,不為女色染。

——《大乘日子王所問經》《大正藏》第十二冊頁73上

  ★女人之相,其言如蜜,而其心如毒。譬如停淵澄鏡,而蛟龍居之。金山寶窟,而師子處之,當知此害不可近。室家不和,婦人之由。毀宗敗族,婦人之罪。實是陰賊,滅人慧明,亦是獵圍鮮得出者。譬如高羅,群鳥落之,不能奮飛;又如密網,眾魚投之,刳腸俎肌。亦如暗坑,無目投之,如蛾赴火。是以智者知而遠之,不受其害。惡而穢之,不為此物之所惑也。

——《菩薩诃色欲法經》《大正藏》第十五冊頁286上-中

  ★當知婦人,是眾苦本,是障礙本,是殺害本,是系縛本,是憂愁本,是怨對本,是生盲本;當知婦人,滅聖慧眼;當知婦人,如熱鐵花,散布於地,足蹈其上。當知婦人,於諸邪性,流布增長。

——《大寶積經·卷四十四》《大正藏》第十一冊頁258下

  ★女賊害人,是不可禁。蚖蛇含毒,猶如手捉。

  女情惑人,是不可觸。有智之人,所不應視。

  若欲觀之,當如母姊。谛視觀之,不淨填積。

  YIN火不除,為之燒滅。

——《大智度論·卷十四》《大正藏》第二十五冊頁166上

  ★何因緣故,名為婦人?所言婦者,名加重擔,何以故?能使眾生負重擔故,能使眾生弊重擔故,能使眾生受重擔故。能使眾生持於重擔有所行故,能使眾生荷於重擔遍周行故,能令眾生於此重擔心疲苦故,能令眾生為於重擔所煎迫故,能令眾生為於重擔所傷害故。

——《大寶積經·卷四十四》《大正藏》第十一冊頁258下

  ★我觀一切千世界中,眾生大怨,無過妻妾女色諸欲……彼無智者,為於男女妻妾諸女色等所纏故,於諸善法,多生障礙。

——《大寶積經·卷四十四》《大正藏》第十一冊頁258上

  ★三途八難苦,女人為根本。

  生死無數劫,貪愛為根本。

  賢聖解脫樂,離欲為根本。

  四蛇成身界,顛倒想為心。

  膿血遍九竅,淨想起貪YIN。

  順情稱快樂,不信墮刀林。

  報生豬狗道,由前貪愛深。

  一切女人性,少實多谄曲。

——《淨心誡觀法·卷上》《大正藏》第四十五冊頁824下

  ★在家者,與婦人相見,心不樂喜,常懷恐怖。與婦人交接,念之惡露,臭處不淨潔,非我法也,盡我壽命不復與相近,當脫是惡露中去。譬若有人,行大荒澤中,畏盜賊,心念言:我當何時脫出是厄道中去?當棄遠是YIN泆畏懼,如行大荒澤中,亦不說其人惡。

——《道行般若經·卷六》《大正藏》第八冊頁455中

  男女之體,本是革囊,滿盛惡露,

  只因薄皮所覆,瞞盡天下英雄。

  ★佛告阿難:‘其婦女五蛆蟲戶,而丈夫無此。復次婦人五蛆蟲戶,在陰道中,其一一蟲戶,有八十蟲,兩頭有口,悉如針鋒,彼之蛆蟲,常惱彼女而食啖之,令其動作。’

——《大威德陀羅尼經·卷十九》《大正藏》第二十一冊頁833下-834上

  ★女根之中,二萬YIN蟲,形如臂钏,細若秋毫,腥臊臭穢,私墮胎孕,懷妊產生,污穢狼藉,善神見聞,悉皆捨去,惡鬼魍魉,數來侵擾,如是鄙弊,愚人猶貪。棄捨念處,破佛淨戒,死入獄中,畜生餓鬼,長劫受苦,無解脫時。

——《淨心誡觀法·卷上》《大正藏》第四十五冊824中-下

  ★一切女人皆是眾惡之所住處……其女人者,YIN欲難滿……譬如大地,一切作凡,令如芥子,如是等男,與一女人,共為欲事,猶不能足;假如男子,數如恆沙,與一女人,共為欲事,亦復不足。

——《大般涅槃經·卷九菩薩品之十六》《大正藏》第十二冊頁633中

  ★ 欲共女人生,女人為甚惡,

  能生於熱惱,如火害眾生。

  如是欲熱惱,過於大猛火,

  如色大熱惱,焚燒眾生心。

  女人壞世間,令善皆盡滅,

  是地獄因緣,大仙如是說。

  口善說美言,其心如毒害,

  诳詐無暫停,女人心無實。

  須臾起愛心,須臾心不愛,

  其心不暫停,如電不久住。

  巧智虛诳人,心貪則親近,

  常思樂他人,懷慢情恣態。

  天人毗捨遮,羅剎龍夜叉,

  皆為女色縛,女人如惡毒。

  不念於恩惠,非種姓技術,

  女人性如風,其心不停息。

  若見大財富,心則生愛樂,

  又見衰禍至,厭之而捨棄。

  若有人親近,則生愛樂心,

  見其憂惱至,須臾即捨離。

  如蜂樂游華,見萎速捨棄,

  女人亦如是,不悅則捨離。

  惡心無慈愍,躁擾心不定,

  為破愚癡人,女人出於世。

  天中大系縛,無過於女色,

  女人縛諸天,將至三惡道。

  若心貪女色,是欲最尤甚,

  女色欲燒心,後受大苦惱。

  現在所作業,貪欲自迷心,

  癡心不能覺,女欲之所迷。

  丈夫既信已,為無量愛縛,

  忽然便捨離,猶如蛇脫皮。

  如是女人性,諸方便供養,

  種種而守護,猶不可從心。

  女人性如是,其心無誠實,

  虛诳多奸偽,智者所不信。

——《正法念處經·卷二十九》《大正藏》第十七冊頁169中-下

  ★有阿羅漢,以天眼徹視,見女人墮地獄中者甚眾多。便問佛,何以故?佛言:用四因緣故。

  一者、貪珍寶物衣被,欲多得故。

  二者、相嫉妒(女人口似相親,心如冤家)。

  三者、多口舌(女人口多惡業,出言虛诳)。

  四者、作姿態YIN多,以是故墮地獄中多爾。

——《阿含口解十二因緣經》《大正藏》第二十五冊頁55上

  ★女人多生餓鬼道中,何以故?女人之性,心多妒嫉,丈夫未隨,便起妒意,以是因緣,女人多生餓鬼道中。

——《正法念處經·卷十六》《大正藏》第十七冊頁92上

  ★女人貪欲、嫉妒多故,不及丈夫。女人小心輕心,不及丈夫,以是因緣,生餓鬼中;乃至嫉妒惡業不失、不壞、不朽,於餓鬼中不能得脫。業盡得脫,從此命終,生畜生中;於畜生中,受遮吒迦鳥身(餓鳥),常患饑渴,受大苦惱。畜生中死(指罪畢之時),生於人中,以余業故,常困饑渴,受苦難窮……

——《正法念處經·卷十六》《大正藏》第十七冊頁93上

  ★(謹節錄重要標題,未全)

  女人十惡者,具說難窮,今略言之,令生厭離……十方國土,有女人處,即有地獄。一切障道,此為是苦……女人十惡是:

  一、貪YIN無量無厭。

  二、嫉妒心如毒蛇。

  三、谄曲詐親。

  四、放逸。

  五、口多惡業,出言虛诳,實情難得。

  六、厭背夫主。

  七、一切女人多懷谄曲,實情難得。

  八、貪財不顧恩義。

  九、欲火燒心……女人過患,窮劫難盡,故名欲火燒心。

  十、女身臭惡,不淨常流……破佛淨戒,死入地獄、畜生、餓鬼,長劫受苦,無解脫時。是名女人十種惡業。

——《淨心誡觀法·卷上》《大正藏》第四十五冊頁824上-中

  ★女人為罪本,能散於資生;若為彼所伏,於樂則何有?

  女人多谄曲,常懷於嫉妒,樂造作不善,於業得自在。

  巧言诳於他,常生和合想,無正念思惟,喜贊於欲事……

  破壞於善法,及損惱眾生,為惡道之因,是諸佛所說。

  口雖出美言,心中常蘊毒,於其所戀慕,其志曾無定……

  天人阿修羅,夜叉鬼神等,墮於險難中,皆由女人故……

  女人無慈心,常懷於嫉妒,此非無端由,皆因於男子……

  女人最險詐,無能過彼者,多作於方便,而希於寵愛……

  女人極險惡,不念其恩德,彼厄難相臨,則生於棄捨。

  女人心散亂,起種種思惟,能诳誘於他,如蜜和諸毒……

  余索縛於人,燒斫皆令斷;是女索不然,能牽趣惡道……

  好發巧言詞,诳惑而無愧;當知女人者,與冤則無異!

——《諸法集要經·卷四》《大正藏》第十七冊頁478中-479中

  ★女人有九惡法,雲何為九?

  一者、女人臭穢不淨。

  二者、女人惡口。

  三者、女人無反覆。

  四者、女人嫉妒。

  五者、女人悭嫉。

  六者、女人多喜游行。

  七者、女人多嗔恚。

  八者、女人多妄語。

  九者、女人所言輕舉。

  是諸比丘,女人有此九法弊惡之行。

——《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一》《大正藏》第二冊頁769下

  ★汝身骨干立,皮肉相纏裹。

  不淨內充滿,無一是好物。

  革囊盛屎尿,九孔常流出。

  如鬼無所直,何足以自貴?

  汝身如行廁,薄皮以自覆。

  智者所棄遠,如人捨廁去。

  若人知汝身,如我所厭惡。

  一切皆遠離,如人避屎坑。

  汝身自嚴飾,花香以璎珞。

  凡夫所貪愛,智者所不惑。

  汝是不淨聚,集諸穢惡物。

  如莊嚴廁捨,愚者以為好。

  汝脅肋著脊,如椽依棟住。

  五藏在腹內,不淨如屎箧。

  汝身如糞捨,愚夫所保愛。

  飾以珠璎珞,外好如畫瓶。

  若人欲染空,終始不可著。

  汝欲來娆我,如蛾自投火。

  一切諸欲毒,我今已滅盡。

  五欲已遠離,魔網已壞裂。

  我心如虛空,一切無所著。

  正使天欲來,不能染我心。

——《禅法要解·卷上》《大正藏》第十五冊頁286下-287上

  ★夫在家俗女,恚毒多過,佛說邪谄甚於男子,或假塗面首,雕飾姿莊。或绮羅花服,诳誘愚夫。或驕弄唇口,邪眄歌笑。或咨磋吟詠,瞻視轉變。或出胸露手,掩面藏頭。或緩步徐行,搖身弄影。或開眼閉目,乍悲乍喜。幻惑愚夫,令心妄著,如是妖偽,卒難述盡,凡夫迷醉,皆為所惑。譬如奸賊種種多詐,亦如畫瓶儲糞诳人,亦如高羅群鳥落之。亦如密網眾魚投之,亦如暗坑盲者陷之,亦如飛蛾見火投之。亦如蒼蠅貪樂臭屍。近則失國破家,觸則如把毒蛇。外言如蜜,內心如鸩。家貧困苦皆由女人,出外喪身亦由女人,室家不和亦由女人。男女反逆亦由女人,兄弟離散亦由女人,宗親疏索亦由女人。墮落惡道亦由女人,不生人天亦由女人,障善業道亦由女人。不入聖果亦由女人。如是過患不可具論,眾生如是,甚為可怖。常為欲火所燒,而不能離,致受殃苦,爾來不絕也。

——《諸經要集·卷七》《大正藏》第五十四冊頁58下

  ★書雲仲尼稱:難養小人與女子,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也。是以經言:妖冶女人,有八十四態。大態有八,慧人所惡。

  一者、嫉妒。

  二者、妄嗔。

  三者、罵詈。

  四者、咒詛。

  五者、鎮壓。

  六者、悭貪。

  七者、好飾。

  八者、含毒。

  是為八大態,是故女人,多諸妖媚。

  願捨谄邪以求正法。早得出家自利利人。

——《諸經要集·卷七》《大正藏》第五十四冊頁61上

  ★《增一阿含經》雲:寧以火燒鐵錐而刺於眼,不以視色興起亂想。

——《法苑珠林·卷七十五》《大正藏》第五十三冊頁848上

  ★女為惡根本,能失一切物。

  若人樂婦女,樂則不可得。

  一切法中惡,婦女多谄妒。

  丈夫因婦女,能令二世失。……

  丈夫欲染心,婦女令人失。

  此世未來世,女失第一失。

——《正法念處經·卷十四》《大正藏》第十七冊頁79中-下

  ★《大智度論》雲:女人相者,若得敬待,則令夫心高。若敬待情捨,則令夫心怖。女人如是恆以煩惱憂怖,女人雲何可近親好?

——《諸經要集·卷七》《大正藏》第五十四冊頁61上

  ★《薩婆多論》雲:寧以身分內毒蛇口中,不犯女人。

  蛇有三事害人:

  有見而害人,

  有觸而害人,

  有嚙而害人。

  女人亦有三害:

  若見女人,心發欲相,滅人善法。

  若觸女人,身犯中罪,滅人善法。

  若共交會,身犯重罪,滅人善法。

——《諸經要集·卷七》《大正藏》第五十四冊頁61中

  ★復有七害:

  一者、若為毒蛇所害,害此一身。若為女人所害,害無數身。

  二者、若為毒蛇所害,害報得無記身。若為女人所害,害善法身。

  三者、若為毒蛇所害,害五識身。若為女人所害,害六識身。

  四者、若為毒蛇所害,得入清眾。若為女人所害,不與僧同。

  五者、若為毒蛇所害,得生天上人中,值遇賢聖。若為女人所害,入三惡道。

  六者、若為毒蛇所害,故得四沙門果。若為女人所害,於八正道無所成益。

  七者、若為毒蛇所害,人則慈念而救護之。若為女人所害,眾共棄捨無心喜樂。

  以是因緣故,寧以身分內毒蛇口中,終不以此而觸女人。

——《諸經要集·卷七》《大正藏》第五十四冊頁61中

  ★《增一阿含經》雲:女人有五力輕慢夫主,雲何為五?

  一、色力。

  二、親族之力。

  三、田業之力。

  四、兒力。

  五、自守力。

  是謂女人有此五力,便輕慢夫主。夫有一力,盡覆蔽彼女人,所謂富貴力也。

——《諸經要集·卷七》《大正藏》第五十四冊頁61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女人有五欲想,雲何為五?

  一、生豪貴之家。

  二、嫁適富貴之家。

  三、使我夫主言從語用。

  四、多有兒。

  五、在家獨得由己。

  是謂有此五事可欲之想。

——《諸經要集·卷七》《大正藏》第五十四冊頁61下

  ★以業果報發起欲行,貪著丈夫不知厭足。其婦女人,若見丈夫,即作美言,瞻視熟視,視已復視,瞻仰觀察,意念欲事。面看邪視,欲取他面,齒銜下唇。面作青紫,以欲心故,額上汗流,若安時即不欲起。若復立時,復不欲坐,木枝畫地,搖弄兩手,或行三步,至第四步,左右瞻看,或在門頰,嚬呻出息,委陀屈曲。左手舉衣,右手拍髀,又以指爪而刮齒牙,草杖摘齒。手搔腦後,宣露腳胫。嗚他兒口,平行而蹶,急視諸方,如是等相。當知婦人欲事以發,厭離棄捨,勿令流轉生大暗中。

——《諸經要集·卷七》《大正藏》第五十四冊頁61下-62上

  ★《阿含口解十二因緣經》雲:有阿羅漢,以天眼徹視,見女人墮地獄中者甚多。便問佛。何以故。佛言。用四因緣故。

  一、由貪珍寶物衣被欲心多故。

  二、由相嫉妒故。

  三、由多口舌故。

  四、作姿態YIN意多故。

  以是因緣墮獄多爾。

——《諸經要集·卷七》《大正藏》第五十四冊頁62上

  ★佛告大王:妖蠱女人有八十四態,大態有八,慧人所惡,何謂為八?

  一者、嫉妒

  二者、妄嗔

  三者、罵詈

  四者、咒詛

  五者、鎮壓

  六者、悭貪

  七者、好飾

  八者、含毒

  是為八大態。

——《法句譬喻經·卷四》《大正藏》第四冊頁604上

  ★不簡富與貧,無論良與賤。

  但令美容貌,便亂女人心。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一》《大正藏》第二十三冊頁632中

  穢哉血肉軀,無量諸蟲聚;

  潛伏四大中,其形甚微細。

  凡夫不覺知,天眼方能觑;

  靜心一返觀,男女真兒戲。

  業盡情空是真佛,業重情迷是凡夫。

  業不重不生娑婆,愛不斷不生淨土。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