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威南居士:助念的故事
〈前言〉
整理了一些經歷過的事……想起以前一位師父打的一個題目:「在那行雲流水一般的日子裡…」真的,人生的每一個日子真的就像行雲流水一樣的從我們眼前一直流去,從來不曾暫時停息……有時真的會對人間有著太多的不捨,太多沒有改過的習氣,太多沒有真正好好地去對待、尊重的人和物……然而時光還是在流逝著,萬物仍在遷移著,我的生命也一直在流失著……萬般不捨,最終還是得捨。不是嗎?
人生,真的只有惜情念恩,力求圖報的權力;越來越發現自己不捨得也不情願再去抱怨或傷害人了。但願聲聲佛號能讓一切歸於平靜:願我的存在不會造成對別人的傷害和煩惱;願我的離去可以平靜如如,不要留給自己太多遺憾,也不要帶給別人傷心吧?阿彌陀佛!
無病呻吟,付諸一笑吧!哈哈!
敬祝:快樂無比!
威南恭敬合十
------------------------------------------
題目:助念的故事
作者:黃威南
談到「往生」,大家就會聯想到死;談到「助念」,一般人就總是聯想到去送死人,去替要死的人念佛,而且如果對方一日不死,就認為說:「唉,『他』還沒『往生』啊?」其實是在問被「助念」的對象死了沒有?意思好像是說只要一直念佛,念到對方終於斷氣了,那就算是對方「往生」了!近來,還干脆有人就用「往生」這個詞兒來代替「去世」或「死亡」。到底往生是否即是死亡的同義詞呢?
道證法師說:「本來往生極樂並不是死掉的意思,也不是肉身死了,才去極樂世界……往生極樂的意思,就是一往不退地生活在清淨快樂的佛世界,或者說勇往直前過最快樂的生活,不被煩惱痛苦所害,不被緊張壓力束縛,所以往生是現在就快樂地生活,現在就和佛手牽手過歡喜慈悲的生活直到永遠。如果一定要說『死掉』,應該是煩惱痛苦都死掉,不一定是肉體死掉,煩惱痛苦死掉了,心就快樂!」(引文見《毛毛蟲變蝴蝶――「枉死」變「往生」》)可見死亡並不必然往生極樂,以往生作為死亡「代名詞」的做法似乎有待商榷。
道證法師並且舉出佛陀親口的教誨來做證明:「大家看阿彌陀經,經上明明說『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並沒有說肉體死掉叫作極樂,大家千萬別誤會了!」雖然,大多數人總是在肉體即將死掉的時候才會想到要往生極樂世界,想到要請人來助念――
我的第一次「助念」經驗也是在面對死亡的時候發生的:那是外婆陳脫娘臨終的時候。還記得當時阿姨來電通知母親回去看外婆,說是當天一早外婆對著昨天鄰居剛送給她們的一只小狗說:「再見!」然後說是要吃菜豆飯,讓排行最小的尾姨做給她吃;吃後嘔吐、上廁所,沐浴更衣後說是自己累了,要在躺椅上休息一下。臨睡前對與她同住的尾姨說:「有三位善友來了」,她讓善友們稍等,自己隨後才來。就這樣一直安睡都沒有醒來,於是通知大家來看,並且也請醫生前來檢查。在醫生宣布老人家已經進入臨終狀態後,阿姨們及眾多表姐妹及我們這些內外孫一起圍坐在房裡地上為她助念「阿彌陀佛」。
這時,我尚未能相信淨土宗,未能信受念佛法門,只是隨緣盡孝,按照佛書上的說法,以及先已抵達並也學佛的表姐所播放的佛號卡帶為長輩效力而已。
然而,外婆本身在這之前卻是已經念佛多年了。那是自從外公先她一步棄世後,一直耿耿於懷未有把握時間勸親念佛的母親費盡心思終於找到善巧方便,勸請外婆接受了念佛法門。母親劉福英親自畫了一幅阿彌陀佛聖像在自己生日那天送給外婆。本來對隨父親學佛、念佛後即持長素的母親的做法不太理解的外婆當時很訝異地問:「你是不是記錯了?今天可是你的生日,不是我生日哦!怎麼反倒給我送禮物呢?」結果母親恭敬地告訴外婆,佛法說:自己生日乃是「母難節」,應當感念母親生養自己之艱難,不應該自己大吃大喝忘記母親的辛苦,所以要給母親送一份無價之寶,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第二年生日母親又送了一串念珠,第三年再送了一個阿彌陀佛的佛牌。
終於外婆開始默默念佛了!怎麼知道呢?每當母親回娘家問外婆有念佛嗎?她老人家總是不置可否地表示說「有啦,有拿來看看啦……」之類的話。最明顯的,是在之前幾個月,外婆即在一次母親回去探望她時取出當初送給她的三樣法寶交回給母親,說是已經不用了!然後又拿了一點錢給母親,說是留給她的,「不然到時我走了你可就一點也分不到啦!」輕松寫意,交代後事,這不是已經透露出「預知時至」的消息了嗎?
外公去後,外婆最心疼的二舅、三姨丈先後因車禍離開人間。飽歷喪夫失偶,喪子及喪親的白頭人送黑頭人之痛的外婆自己身患癌症,卻在接受了唯一一次的電療之後決定放棄治療,將生死放下,隨緣念佛。相信這些都是幫助外婆看透人生無常而將萬緣放下的有力助緣。印光祖師說:「無常迅速,生死事大,老實念佛,莫換題目。」若非真正洞察人生無常,又有幾人能夠體認生死事大而決心老實念佛,不為世緣所牽引誘惑,專心致志,務求了脫輪回苦難呢?
然而,就在外婆的呼吸隨著「阿彌陀佛」的佛號聲漸漸輕緩之際,卻 發生了一件極危險之事!大姨丈按照民俗建議大姨將一帖鈔票准備塞入外婆的衣袋,說是帶著在黃泉路上好用……大光法師的《阿彌陀佛助念法》指出臨終助念時有需要注意的幾點,即是:(一)不要移動;(二)不要哭泣;(三)不要嘈雜;(四)肅敬念佛;「…因亡者臨終,需要寧靜,如移動他,可能使其身體痛苦,易生嗔心,嗔即墮落。如果想與沐浴或換衫,要在其病重時,預先為之做好,或死後八小時再做亦可…」。這時給外婆袋子裡塞錢,那可真是關系重大!身為外婆女婿的父親黃佛乾當時已經念佛多年,知道茲事體大,趕緊持念往生咒,虔誠以一片對岳母的感恩及孝心祈求諸佛護念老人家不失正念,勿起嗔心。幸好,總算大姨從善如流,停止了塞錢的舉動;而這段期間大家的佛號聲不斷,聲聲提醒外婆的念念念佛!
許是往生咒發揮了其無比的威力,打散眾生的煩惱妄想;也是大家的一片孝心,誠意感動諸佛,護念外婆;亦也是唯一未嫁的尾姨跪禀外婆說是自己可以照顧自己,還有眾姐妹的關心,請外婆放心隨佛而去,讓老人家了知自己確實人世職責已盡,可以完全無礙地到淨土去隨佛學習再乘願而來普度眾生。此際,外婆輕輕吐出最後一口氣。入殓時,外婆容貌栩栩如生,安然自在,身體柔軟。而在一旁參與助念的我,親自見證了這一聲佛號的殊勝效用,種下了後來修學念佛法門的因緣。
外婆往生是在一九九二年農歷四月二十八日,轉眼已經十三年了!值得一提的是:外婆在七十歲左右被醫生驗出患上子宮癌,她放棄治療,直到八十三歲往生,延壽整整十年,為人依然慈祥,除了人清瘦一點,看不出有甚麼病容。據母親說,外婆是一個和藹的家婆,對待幾位舅母非常疼愛,照顧得無微不至,還有人笑說她是服侍媳婦的家婆!
親自見證了念佛法門的殊勝,為了介紹讓更多人認識學習佛法,三年後父母夫唱婦隨,與一眾同修發起創辦了馬六甲淨宗學會。已經結婚,帶著內人一起隨父母持素學佛、念佛的我又有緣參與了一次特殊的臨終助念:給我家的狗兒「強強」助念!
那是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馬六甲淨宗學會成立後兩天,強強突然不願進食,像是病了!帶他去看獸醫,他對一切不聞不問,只是豎起耳朵,耳朵一直跟著我隨身帶著的,正在發出聲音的念佛機的方向轉!母親想起兩天前對他說的話:「強強,你看怎麼辦?我們的結緣品要放那兒?假如你生活、睡覺的空間能清出來,可能就有地方了…」因當時,學會沒有會所,一切希望盡量節儉,用的是我老家的前廳,由於空間有限,一些結緣品被迫要往後面搬,但是礙於這裡乃是強強的起居空間,有些怕狗的同修就很不自在了!所以母親才有此一說。而在這裡,正是我家一向開放念佛機的地方,前面父親每天做早晚功課,或母親念佛,強強在這兒也可以聽到。而且,強強這只狗兒是吃素的,肉骨就算給他也不會要,最愛吃包菜、菜心,吃西瓜還會吐種子,吃瓜子會吐殼!平常人家難以相信,時逢狗年,還上了報紙,有刊在報章上的新聞照片為證,總算讓大家心服口服。
親眼見到強強一心專注聆聽佛號的樣子,我們大家彼此相看,心想:「難道強強耳濡目染,受佛音熏陶,聽了這話,竟然發願捨壽往生,成就淨宗學會眾同修及此地一方有緣眾生的法身慧命,打算『讓』出空間,助成此地淨土法門的宏傳?」回去後,喂強強吃藥,他拒絕,口裡吐水,排洩。父親見狀帶領我們給狗兒助念,強強竟然就此安祥往生!沒有掙扎號叫,說走就走!
按照佛教儀規,我們不敢移動或觸摸他的遺體,就讓他躺在原處。剛從外頭回來,不知道發生甚麼事只知道強強病了的弟弟威豐看見強強靜靜地躺著後關心地問:「怎麼?強強吃了藥,在睡嗎?」家人這才告訴他說狗兒已經往生了。
商量過後,我們決定為強強舉行海葬,奇怪的是:當裝著強強遺體的紙箱一放入海水中時,浪潮沖來將紙箱沖開,他的遺體就此隨水直線漂流而去!最近翻拍他刊在報章上的黑白照片,顯示出來的照片上竟然屬於狗身的部分都顯出顏色,而且是他原來的毛色,其他部分依舊保持黑白?到底怎麼回事?誰也說不上來?是他從西方捎來的訊息嗎?然而狗兒忠誠為主的精神卻讓我們感觸深深!
後來陸續有緣為一些陌生人助念,親自見過往生二十一個小時後仍遺體柔軟,連手指都伸縮自如,可以輕松戴上戒指的阿嬷;也見過主人往生後站在屋墚上為主人守孝一直到出殡後才肯下來的母雞,為他念三皈依,母雞竟然每一遍都跟著發出有節奏的鳴叫,還帶動整個雞寮發出同樣的叫聲!動物有佛性,我和一起身歷其境的內人是同樣深信不疑。也因為這些因緣而有了後來經常為有緣動物助念的傻勁兒,還被朋友笑說我們是想學「動物醫生杜立德」,跟動物講話!
多年來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助念和往生故事也頗不少。這些都啟發的我對生命價值和人生意義,甚至如何處事待人的重新思考和一再檢討。紙短情長,難以盡述。
想想道證法師開示的法語,如果說在死亡的面前都可以超越,那麽自在、那麽了無牽掛地離開,為什麼我們不可以現在就學習向法師所說的那樣:「現在就和佛手牽手過歡喜慈悲的生活直到永遠」,讓「煩惱痛苦死掉了,心就快樂」呢?
如果說連動物都能夠具有忠誠報恩之心,那麽古人所說「人之異於動物者幾稀」的慨歎是否讓我們深思?動物未讀詩書,只憑本性,可以如此仁義;人讀經書而不知仁義,那麽這句古人的感歎豈不是就像是一句諷刺嗎?我深深地、誠惶誠恐地警惕自己。
:居士文章 :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