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佛修心隨筆
【前言:一個月前開始在博客上寫心情隨筆,每日將自己讀經的收獲、修心的感悟等,隨時記錄下來,至今已近60篇。覺得這寫隨筆形式,對提高修學、觀照自心都很大好處。現提取一些,簡單分類,以供道友借鑒。同時,歡迎道友批評指正,交流溝通,相互鞭策,使道業日進!】
讀經篇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出自《論語》。取之有道的富貴同樣如浮雲,不過更養眼罷了。佛在《四十二章經》中說:“吾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視金玉之寶。如瓦礫。視纨素之服。如敝帛。視大千界。如一诃子。”凡夫俗子孜孜追求的,在出世者看來簡直就是垃圾;而真正的寶貝,卻通常被用來換了破爛。
《優婆塞戒經》中說:“怨親等苦,先救怨者。見有罵者,反生憐憫。”仇人和親人都受苦時,先救仇人;別人來辱罵自己,心中反而對他產生憐憫之情。學佛人尤其要有這樣的胸襟和涵養!
《佛說十善業道經》中說,若能“晝夜常念思維、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真善美為伍,假惡丑共類。 和氣致祥,乖氣致戾,為善最樂,為惡難逃。好心態如陽光,照到哪裡哪裡亮!
《大寶積經》雲:“當捨於懈怠,遠離諸愦鬧,寂靜常知足,是人當解脫。”雖然好的修行者能鬧中取靜,不會受環境影響,但“我等凡夫眾生是沒有清淨心的,心絕對是生滅的、污染的、罪惡的”(大安法師語),需要通過靜定、念佛、戒律等來趨向清淨。盡管“大隱隱於市”,但如我等凡夫還是從小隱做起吧!
佛經上說,我們的身體是四大和合,毛發、筋骨、齒肉等屬於地大物質,唾涕、膿血、津液等屬於液體水性,身體的溫暖屬於火性,運轉活動屬於風大。四大假合之身產生了眼耳鼻舌觸意等虛妄六根,包括能思、能想的虛妄的心。找尋真正不滅的,才是佛法追求的無上智慧。氣功修煉、世俗養生等則多在假上做功夫。
感悟篇
不知何時網上流行起一種農場種菜的游戲,許多人樂此不彼,玩者甚至半夜起來去偷好友的蔬菜。明知是假的,癡迷者卻玩得很投入。局外人在笑看他人迷戀這種空幻時,是否想到自己也在玩著同樣的游戲?人們所追求和企望的名、利、情等,不也同樣是不可把捉的夢幻空花嗎?
又下雪了,遍地被罩上一層厚厚的棉衣,這對緩解旱情、控制疫情都還有利。“夏有涼風冬有雪”,雪讓人感到詩情畫意。但也有人會埋怨天氣變冷或出行不便吧,心境不同,世界也變了樣。愚者身在福中,仍不知足;智者縱陷黑暗,心態仍然陽光;而在禅者,或許根本沒有苦樂、智愚、明暗、罪福這些分別吧。
人與人之間發脾氣,就像燃起一堆火。如果都忍一忍,少說兩句,這把火就燒不起來;假如都不相讓,你喊一句,我回兩聲,就如同不斷往火裡加木柴,這堆火就燒起來了。每個人發火時的樣子都如凶神惡煞般難看,看到別人發怒,就知道自己發怒也是如此這般模樣,也就不想發脾氣了。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院外的閒地裡隨便種了菠菜和香菜,沒多久便漸漸長高可以吃了。這天忽然發現香菜被人摘去一些,家人因此抱怨起來。我勸道:偷摘固然不對,但這樣做的人,其家境一定不寬裕,否則不會如此,就當被動行善濟困吧;況且種菜也不單純為了吃。家人一聽,覺得有理,怨氣漸消。後來當場看見采摘也視而不見了。
水火不相容,然而煮飯卻都離不了。性情、習慣、信仰等亦如此,雖然格格不入,卻同樣在多樣化中共存。要和諧,就得包容,相互包容才能實現和諧。擴展自己的心胸,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心胸不開闊者,容易鑽牛角尖,結果路是越走越窄,到處碰壁;反之,若換個心態,轉過頭來,朝外面走,路就會越走越寬,最後峰回路轉,望到萬裡長天!
溫室的花草,經不住風吹雨打;平坦無阻的人生,難以磨練我們的心性。佛說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是最適合修行的地方,雖然有諸多不淨,卻可生出美麗的蓮花。佛說在穢土中“修善十日十夜,勝於他方諸佛國中為善千歲”。當遇到困苦坎坷,不必怨天尤人,把一個個絆腳石變成墊腳石後,我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了!
天地悠悠雲悠悠,百年如夢人自愁。古今將相今何在,惟見滔滔萬古流。世間萬般皆放下,生死大事掛眉頭。一聲佛號一聲心,花開極樂永優游。
我們常把幸福放進倉庫儲藏起來,希望將來有一天去惬意地享受,很多幸福因此而終生難見天日;或者把幸福寄望於未來,把某種尚未擁有的東西當作幸福的要件,然而得到後不久又同樣地儲藏起來;而真正存在於當下的幸福,卻往往被忽視了,以至我們總離幸福那麼遠。
聖賢篇
唐朝在家禅師龐蘊居士,年少時便對追逐名利、爾虞我詐的人生沒有意趣,向往另類的生活,即視富貴功名如浮雲草芥、用整個生命來探求人生真谛。聞道後,龐蘊將家中金銀細軟用船裝了,泛舟湘江,一一拋下。作偈曰:“世人多重金,我愛剎那靜,金多亂人心,靜見真如性。”對照聖賢,何等慚愧!
王鳳儀善人說:“賢人爭罪,愚人爭理。”遇到矛盾都找自己的不是,矛盾就很容易解決;遇到不順心的事,反求諸己,就免卻很多不必要的煩惱。活了半輩子,終於知道修養要從起心動念處入手。
一名蟄居某深山古寺的僧人,八十年代中期畢業於某重點大學,26歲毅然皈依佛門,踏上修行之路。寺內僧人嚴格奉行佛制,不捉持銀錢,日中一食,除主食只有一個菜,不吃水果等零食,每日花費不到一塊錢。不是法師沒錢,護法居士供養很豐富,他們是刻意了脫生死、不求名聞利養的真修行者。頂禮三寶!
離西安不遠的終南山,常年居住著許多僧、道、士,他們結茅蓬隱居修行。世人眼裡的他們似乎很苦,但他們甘之如饴。而他們認為山下的世人,因為工作、生活等諸多壓力而身心疲憊,才是真苦的。“久居凡塵裡,欲多心難明。來日上終南,結篷好修行。”好想放下一切,做個無羁的隱士!大隱?呵呵,不敢想!
范仲淹小時候去算命,問自己能不能當宰相。算命先生嚇一跳,小小年紀怎麼口氣這麼大?范仲淹有點不好意思,接著問自己能不能當醫生。算命先生奇怪他兩個志願差別這麼大。范仲淹回答:“因為只有良相和良醫可以救人。”算命先生感動之余對他說:“你這顆心,是真正的宰相之心,你以後一定可以當宰相。”
時事篇
一直挺喜歡《愛就愛了》這歌的,可唱它的陳琳前天自殺了。那些看起來十分風光的明星們,也各有難言之隱,甚至極端到自尋短見。死都不怕,還怕活著?然而不歷其痛,難解其情。但在佛教看來,自殺亦是殺人,活罪可免,死罪難逃,所以切勿自裁!實在想不開了,不妨學學曾經的李娜,剃去塵緣,得大解脫!
湖北三名大學生因救落水少年而犧牲,很多人討論值不值。可惜,不是一切都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生命、友情、道德等,常常是愈寶貴的,愈難以拿金錢置換。他們捨己救人的菩薩精神,讓我想起釋迦牟尼佛前生為救饑餓的虎仔而捨身飼虎的故事。三名大學生亦會因此義行而得生善處!
以上選自本人博客之心情隨筆,歡迎指正:http://052160.blog.163.com/
:居士文章 :原创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