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會涅槃嗎?極樂世界有成住壞空嗎?


 2009/11/11    熱度:17842    下載DOC文檔    

 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是否永久住世而不涅槃?

  佛有三身,所謂涅槃的,只是有相的報化二身,法身則不生不滅。西方實報莊嚴土,有阿彌陀佛的報化身,經上記載將來入滅,入滅以後,觀世音菩薩即繼承佛位。(李炳南原著《淨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問:“佛教說世界有成住壞空,極樂世界是不是也有成住壞空的變化過程?從事相上說,如果說也存在變化過程,這種變化過程是否也存在成住壞空?對於這個問題,學生對淨土門了解不深,不敢隨便解答。”

  答:在淨土經裡面,好像我過去印過一本《無量壽經》,九種本子合在一起裝訂成一本。書的名字題的是《淨土五經讀本》,後面好像有附著節錄的經文,對這個問題有詳細的解答。佛在經中說的,極樂世界跟其它諸佛世界不一樣,不一樣是發心不相同,確確實實阿彌陀佛發的心願跟諸佛如來發的心願有差別。因此,極樂世界法運只有正法,沒有像法、沒有末法;一切諸佛如來法運都有這三個階段,西方極樂世界沒有。

  釋迦牟尼佛跟我們說,阿彌陀佛他的法運終了,入般涅盤——阿彌陀佛也有入滅的一天,所以“無量壽”是有量的無量,並不是無量的無量;阿彌陀佛圓寂之後,觀世音菩薩立即就成佛,所以他那裡沒有像法、沒有末法。阿彌陀佛正法過去之後,觀世音菩薩的正法就現前了。觀世音菩薩將來滅度之後,大勢至菩薩接著成佛。永遠是正法。觀世音菩薩將來他的那個世界殊勝,可能還超過阿彌陀佛,真的一代比一代殊勝,後後超過前前。這是西方極樂世界無比殊勝之處,所以贏得諸佛的贊歎。

  我們細細想想,為什麼他這個世界這麼特殊?跟其它的世界為什麼會不一樣?我們通過認真思考觀察,就好像我們地球上許許多多地區建立國家一樣,阿彌陀佛建立這個國家是新興的國家,新興國家沒有原住民,好辦!像我們中國這個國家是個古老的國家,原住民在這裡住了幾千年、幾萬年,過去養的這些習氣、不好的習氣很難改掉,治理不容易。大多數的佛國土,都有原居民,都有他們種種不同的習氣;西方極樂是阿彌陀佛新建的一個國家,沒有原居民。裡面這些居民從哪裡來的?都是從十方世界移民來的。移民來的,阿彌陀佛就提出條件,不符合這個條件進不來。所以這個國土是最優秀的國土,它的居民是經過阿彌陀佛選擇的。

  如果我們這個地球上有一個新興的國家,它這個地方沒有原居民,歡迎人移民進去,移民都經過篩選最優秀的,有德行、有學問、有技能、有很好的體格,經過這樣篩選,這個國家當然是世界第一,它沒有舊包袱。西方極樂世界在所有一切諸佛國土裡,就像這種狀況一樣,這是真正難得,真正希有!阿彌陀佛建立西方極樂世界,佛跟我們說到現在才只十劫,十劫在宇宙來講,這時間很短,不長;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是無量劫,不是十劫。我們從這個地方去觀察、去思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阿彌陀佛這個世界如此的殊勝,我們能夠體會得到。(淨空法師《學佛問答》21-90-64)

  問:“為何在西方極樂世界一直強調壽命無量?如果等到壽命終了,神識又會到哪裡去?”

  答:問這個問題,大乘經念得不多;如果是念了,沒透徹。西方世界“強調壽命無量”,不是強調,它是事實,確確實實是無量壽,佛無量壽,所有眾生都是無量壽。回過頭來想想,你說“強調”,也不無道理。為什麼?我們這個世間壽命太短,學什麼事情時間不夠用,所以學不成功。譬如佛在經上常說,一般修學成就要三大阿僧祇劫,這麼長的時間,我們沒這個壽命,決定不能成功。西方極樂世界人家是無量壽,這三大阿僧祇劫算什麼?所以對他來講就不難了。你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你就曉得,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是應當的,我們有這麼長的壽命,我們的學習是決定能在一生當中成就的。

  他方世界固然也有比我們這個世間壽命長的,但是沒有到三大阿僧祇劫,沒有這麼長的壽命。所以無論在哪個世界修學,都不是一生能成就的,生生世世這就有進進退退的,麻煩!西方極樂世界一生成就,沒有退轉;進步,有人進得快、有人進得慢,他都是進、他不會退,只是有進步快慢不一樣,決定沒有退轉,這是那個地方修學環境好,決定成就!

  你要說阿彌陀佛無量壽,佛在經上說的,那個“無量壽”是“有量的無量”,雖然講“有量的無量”,這個數字誰能算得清楚?我們這個世間沒有人能算得清楚。佛在《無量壽經》上講的比喻,佛弟子當中智慧、神通最大的是捨利佛、目犍連,目犍連神通第一,佛舉了個比喻,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眾生神通能力都像目犍連一樣,共同來計算,算西方極樂世界人的壽命,算一劫都算不出來。所以這個“有量的無量”,在我們觀念當中,是真的無量。然後你才曉得,他們統統都成佛了。

  成佛,壽命到了,那是什麼?那是“應化身”。就像釋迦牟尼佛一樣,示現八十歲入般涅盤,他圓寂,走了,那是應化身。而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也是應化身,應化身的壽命這麼長,不可思議!佛滅度到哪裡去?到另外地方去作佛去了。所以你不必去想:“他的神識又到哪裡去了?”哪個地方有緣,他就到那裡去了。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得大自在!(淨空法師《學佛問答》21-90-46)

台灣學佛網首頁佛教问答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