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了凡四訓》學習分享(二次宣講)第十五集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朋友們,大家晚上好。 我們《了凡四訓》跟大家交流到第二個“改過之法”。改過發三心:發恥心,羞恥之心,要成就自己的道德成為聖賢之人,不願意隨波逐流;要發畏心,敬畏之心。舉頭三尺有神明。人這一生要努力帶得走的東西,就是自己的智慧,自己所做的一切善事、功德,這是帶得走的。所以一有過失應該敬畏,惡有惡報、善有善報,要及時忏悔、改過。過不論久近,最重要是能趕緊忏悔、改過。就像千年幽谷,千年都是黑暗的山谷,一燈才照,這個燈光一亮,千年的黑暗就去掉了,所以人真的忏悔力量很大。書上有說,有人一生造作罪業,臨終的時候忏悔、改過得到善終,可見這個忏悔、改過的力量非常大。但是假如不有這個敬畏的心趕快忏悔,到時候人生無常想改都改不了,沒機會了,而一生的罪業都得要去受不好的果報,這是畏心。 接著經文提到,發心之後,緊接著改過。有從事相上改,這個行為不好,從行為上把它壓下去,“有從事上改”;第二,從理上改,明白道理了,理得心安,做得就非常自然,沒有勉強。其實我們一開始接觸這些經典,想照著做,自己心裡都想會不會很困難。隨著道理的明白,覺得原來照著經典去做,就是順著自己的本善、性德去做事情,做得很自然,理得心安。 比方俗話常講“助人為快樂之本。”可能一開始看到這句,還沒做就想:我為別人,那誰為我?這個自私的想法就先冒起來了。但是假如真正去做過,真正去助人,真正幫人解決問題,看到人家本來很痛苦,之後借由我們的幫助,他解決問題,露出燦爛的微笑的時候,我們自己都會覺得很欣慰,原來助人也是順著自己的性德。“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做的事情依照經典就是順著自己的本善去做事情,這種快樂不是外面的刺激,是內在很自然的喜悅。有這種體會,我們再去力行經典,就會不勉強,會覺得心甘情願去做。 這是從理上改,我們上次剛好講到殺生的問題。從理上講,經文當中都有提到: 【上帝好生。物皆戀命。】 所有的動物都愛好自己的生命,包含螞蟻這麼小,它也很疼惜自己的命。 【殺彼養己。豈能自安。】 你把這些動物殺了,然後拿來吃,它一定會很怨恨。包含螞蟻它雖然這麼小,它會不會怨?會不會?會。你們沒有經驗嗎?比方我小的時候,沒有學《了凡四訓》,去弄那些昆蟲、螞蟻,結果當我在傷害它們的時候,它們只要找到機會,一定狠狠地報仇,有沒有?當時你看到它把你咬這麼重,可能它命也沒有了,但它就是要報這個仇。 在記載當中就有個女子,她一看到螞蟻就殺,拿火烤,很難想象這樣長期下來,所殺之生命豈止千千萬萬。後來她生了個孩子,有一天她把孩子放在房間裡,她自己出去辦事情,後來回來,遠遠看到床上是一團黑霧。她非常恐慌,就近一看,她的孩子(襁褓中的孩子)被那個螞蟻咬死了。為什麼這些螞蟻會咬她的孩子?那個孩子臉上有沒有貼“我媽媽很喜歡殺螞蟻”,有沒有?但是為什麼這些螞蟻知道?蠢動含靈皆有靈知。只要是動物都有靈性,它都有感覺。它有恩,它就去報,在歷史當中《二十五史》很多這種記載。 有個人在街上看到一只白色的烏龜,還是小的烏龜,他不忍心,就買來給它放生。你愛它,它也愛護你。所以俗話講“愛人者,人恆愛之;愛物者,物恆愛之。” 我們看那些愛好動物的人士,我記得有個女的很愛護大猩猩。大家見過這個圖片沒有?有個女子,她就是保護這些瀕臨絕種的猩猩,所以她跟猩猩相處,沒有障礙、沒有困難,可以溝通。假如是我就不敢去,你看那猩猩很勇猛,我們一般都覺得是很凶猛的動物。但是她那種存心就能感通,這些猩猩都對待她非常友善。 結果這個士兵買了這只白龜就把它放了。很多年之後,他在一場戰役當中全軍覆沒,所有的人都被逼到海裡去淹死了,他也掉海裡去了。就在快要滅頂的時候,他就覺得自己的身體好像被一個東西托起來,結果上了岸一看,就是一只白龜,很多年前他放生的那只白龜。 人為什麼不能去理解這些生命?就是太自我,好像只有自己有感覺,其他生命好像就不能夠設身處地。甚至還有人說,動物生下來就是給我們人吃的。請問大家,哪句經典裡說動物生下來就是給人吃?而且從生理上來看,大家想想,吃肉的動物它的牙齒都長什麼樣子?自然現象,尖尖的,它撕肉比較方便。我們的牙齒是什麼狀況?這臼齒都是平的,草食性動物那個牙齒都是平的,是吧。你看,牛“哞”我學得挺像,因為我屬牛,這自然現象。 我們再舉個例子,你到田園去踏青,田園上種了很多果樹,有紅毛丹,榴蓮不好摘,摘得到的。你垂涏欲滴,看到這些水果長得這麼好,很有水分,正好口渴,一摘擦一擦馬上可以吃,這是你自然的反應。有沒有哪個人到田園去看到樹下走路的那個雞,然後說“哇,太好了。”抓起來,沒有吧?所以這叫自然反應。看到水果、蔬菜你就可以吃。但是你看老虎一看到雞會怎麼樣?它就撲過去吃,它的習性就是吃肉。所以這句“上帝戀命”很有道理。人生為天、地、人三才,首先就是要學天地的這種仁慈。 之前看個報道讓我們很吃驚,這在大陸好幾個地方都有報道。有個人去跟人家建議說:“你這個身體不好,去吃老鷹的小孩你病就會好。”結果那個老鷹的孩子被吃了,那只老鷹它就去攻擊那個吃的人,還有那個出主意的人。大家想想,那個出主意的人他就動個念頭,然後告訴對方,他又沒有吃,為什麼那只老鷹會攻擊那個出主意的人?你看,動物的靈知也很靈敏,它又沒有在現場聽到他講話,它怎麼知道?而那個出主意被攻擊的人自己講的,奇怪了,我出主意的時候老鷹又沒聽到,怎麼它看到我就攻擊我?那個老鷹很生氣,它一抓都是把他皮抓起來。我們明白萬物都有靈知,它也有它的倫常,它也有父母跟孩子的關系,我們用同理心,不忍心傷害它們,這個是從理上戒殺生。 接著我們看經文: 【如前日好怒。】 這個“好怒”就是容易發脾氣。今天剛好從這個經文開始講。一個人在哪些地方可以看得出來這個人有福氣?首先比方你突然有一天想不照《弟子規》做,今天稍微偷懶一下、犯規一下,結果一犯,馬上旁邊的人看到:“哎,你怎麼可以這樣?”大家有沒有這個經驗?想偷犯規馬上被看到,然後馬上解釋“我平常不是這樣的”,越描越黑。或者心裡想,怎麼這麼衰,我平常又沒這樣,就偷偷做一次而已,就被發現了。其實這樣的人是最有福氣的,你平常不犯錯,一犯錯就有人提醒你,有福報。最沒有福報的人,就是做壞事都沒人看到,然後還覺得自己很厲害,就完了。這個就是聰明用錯地方,聰明用在掩飾自己的過失就麻煩了。 我挺有福氣,因為今天一開始就要講,“如前日好怒”。我不是前日好怒,我是剛剛一小時之前就好怒,剛剛就動氣了。明明今天就要講好怒的問題,所以一動氣,我馬上一看就覺得有點頭都快抬不起來,這個提醒就很深刻,所以我是有祖先保佑,馬上提醒我功夫還差得很遠。 這個怒,我們要改掉這個不好的習慣,要把原因找到。為什麼會發怒?這個很重要。事實上,從這個字來看,“怒”上面一個奴,下面一個心。我們一生氣就變壞脾氣的奴隸,自己根本就作不了主,被這個習氣牽著鼻子走,這不自愛,甚至是暴怒傷肝,把自己的身體都搞壞了。還有“一念嗔心起,火燒功德林。”把自己所積累的這些功德一把火就燒了。所以我現在是一點功德都沒有,一小時之前動了怒、動了氣,就沒有功德了。 為什麼會動氣?首先,覺得自己對容易動氣。這事我對,人家跟我們意見不一樣就容易不接受、容易上火氣,所以這個傲慢也很容易發怒。而且再細細冷靜想想,我們跟身邊的人(同仁、下屬)在探討事情的時候,假如我們這個脾氣很容易起來,就跟人家很難溝通,人家有非常好的想法就很不願意跟我們講,或者是他考慮的其他重要的角度,我們就沒有辦法考慮到,沒有辦法接納。所以越高位的人,他做決策的時候影響團體越大。他假如傲慢、脾氣大、又接受不了這些好的建議,做錯決定,他就要負很大的因果責任,就要背很大的罪業。 所以說到這裡,大家就了解我吃不胖的原因是什麼。確實,當時看到《易經》當中“系辭傳”有段話,我覺得看了真的是冷汗直流,覺得這個確實是自己的寫照,“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這段話是在“鼎卦”。我們看“鼎”就想到一個成語叫“三足鼎立”,它有三個腳。這段話我們就看到,一個人要成就一件事情,他有三個很重要的他要具備的基礎。第一個是德行,第二個是智慧,第三個是他的力量、他的能力。我們常說智、仁、勇三達德。你有這些好的優點,你才能夠去承擔責任。而人有勇氣承擔,他就不斷去提升自己,突破很多的考驗。 看到這三句,自己德行淺薄,但是做領導的工作,“位尊”。“智小”,智慧、見識不足,但做的事影響比較大。力量不足,但扛的責任比較重。“鮮”就是很少,“不及”就是很少能不出事,能不遇到災禍。那我們想這三句話其實是提醒我們,更讓我們積極地去提升德行、提升智慧、提升能力。假如我們傲慢,脾氣又大,很難向人請教智慧、請教經驗,請教他的能力、本事。傲慢的時候,很難“見人善,即思齊”。奇怪,自己德行、智慧、能力都不足,怎麼還沒有出事?那是自己在花祖先的福報,花師父的威德,這個時候要“知恥近乎勇”,要趕緊提升這三方面的功夫。 我們看到唐太宗為什麼能夠創“貞觀盛世”?他很能接受別人的勸,他不只不會生氣,人家講錯了他都不指正。結果旁邊的人聽了都覺得替他抱不平,“皇上,他講得太過分了,都不是事實,你怎麼沒有制止他?”太宗想到說,我假如制止他,他一出去說我講一半皇上就不讓我講了,那以後可能就很少人敢這樣沒有顧忌地把心裡的話,這些直言告訴我了。大家有沒有看過唐太宗的相?你們歷史課本沒有唐太宗的相?你們上網去看一下,太宗皇帝這個恢宏大度,很有福報的樣子。那臉寬寬的,耳垂很長,有度量,心廣體胖。所以像我這麼瘦要增胖,首先要從心地下手,心量要擴寬就胖得了,凡事要從根本下功夫。 我們再深入地去理解太宗皇帝的心境,他把什麼擺在第一位?把老百姓幸福生活,老百姓得利益擺在第一位。他能夠廣納雅言,他的考慮就周詳,他就不會做錯決策。假如把自己擺在第一位,我覺得我對,你不給我面子,一生氣,人家就不可能給我們提供更好的意見,到頭來損失的就是自己團隊的人、身邊的人、服務的人。別人損失了,自己有沒有得利益?也沒有。因為隨順了自己的脾氣跟傲慢,自己的德行下降、福報折損。 確實這個太宗皇帝的故事,我也講了應該有十遍以上。結果今天想想,自己在接受別人一些勸的時候還是動了氣。所以講別人很容易,真正要回過頭來觀照自己不容易。我感覺講台是very dangerous(非常危險)的地方。就想到那句話“工於論人者,察己必疏。”很能看別人的問題,講別人的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精力都在看別人的過,當然觀照自己就更不足、更弱。 在《論語》當中,夫子教他的弟子,子貢的口才最好。口才好的人都很聰明,觀察力也非常敏銳。《論語》裡講,“子貢方人”,這個“方人”就是在批評別人,結果孔子知道了,就對子貢機會教育抓到了,對他講“賜也賢乎哉?”端木賜你很賢德了嗎?“夫我則不暇”,假如是我,我在自己的德行當中下功夫去對治自己的壞習性,都覺得時間不夠用。“暇”就是有那個閒功夫,“不暇”就是根本沒有那個時間去看別人的過。夫子是真正做到了。 我們看到夫子他在自學的時候講了一段話,“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這是夫子每天在觀照、下功夫的地方,我每天有沒有德行有提升?假如德行今天沒有提升,這是他最憂慮的。“學之不講”,所學的這些好的道理,有沒有深入去思維,有沒有去把它用在生活、工作當中?“學之不講”,有沒有講究這些學到的學問? 這個我們細細想想,我們身邊的人的優點我們看到了,我們效法了沒有?“見人善,即思齊”,我們思齊了沒有?大家想一想,做《弟子規》容不容易?你們都沒反應,好像很無辜,我們得面對真實的狀況。我們不是學知識,這每一句要真正去落實在我們生活、工作、處事當中。真的,大家冷靜想想,我們最崇敬的那個人,他身上的優點我們落實了哪一條?很寶貴,你遇到身邊有德行的人,很可貴。你不去效法他的優點,不就糟蹋了這個緣分嗎?我們不要說遠的,我們師長很有德行,我們跟他老人家學了幾年,我們效法他哪一點?假如沒有,那不是把他老人家的教誨消遣消遣而已,不很可惜?受益不了。 您看,“德之不修”,有看到好的榜樣,現代的人,以至於是古聖先賢都要拿來效法,來修正自己。“德之不修”很好的,我們今天做每件事,說每句話,心裡都想孔子會怎麼做,聖人會怎麼做,你從這樣去修就很得利益。學問要講究、要通達道理,進而去落實。 “聞義不能徙”,聞到這個道義的事情要馬上去做,假如沒有馬上去做,心裡良心不安。“聞義不能徙”,這個“徙”就是馬上去力行、去盡這個道義,假如不能盡道義,這是他最擔憂的事情。“不善不能改”,發現自己的缺點、不足,不能馬上改,就是他的擔憂。大家看夫子這樣用功,真的是哪有閒功夫去看人家的過、去批評人家。 我們剛剛分析會生氣的原因:傲慢,容易不接受人家,這個火氣就會上來。再來,自我太強,自己想怎樣,人家不接受、不順我的意思就發脾氣。大家想,看看現在的小孩子,你不順他的意思他就在地上打滾,脾氣很大,從小所有的人都圍著他轉,全家他最大,自我很強,脾氣都特別大。他假如是念念都為父母、為爺爺奶奶,他的脾氣就小。甚至都為父母,他就細心;都為父母,有時候父母發脾氣,他會順,他會柔軟。所以一個人好的性格從哪裡培養起?從孝順父母,奉侍家裡的長者開始。可是現在小家庭很難,父母又沒有把孝道演給他看。像在大陸一個孩子,他又沒有兄弟姐妹,沒有叔叔伯伯,沒有哥哥姐姐來侍奉,他這個恭敬的態度就沒有養成。 我們有時要發脾氣的時候要想想,又是自己的貪念,強求別人要接受我的,不順我的我就發脾氣。這都是可以我們客觀冷靜地去分析自己,每次動氣那個心念錯在哪。你知道這個心念錯在哪,一調整,這個結果就可以改善。 再來,在王善人他們談到的道理當中有講到“不要道,不要情”。這個“要道”,“道”是道理、道路。這個“要”是什麼?要求。要求別人要做好、做對。比方我們今天學習“太太道”要怎麼做,“丈夫道”要怎麼做。邊聽的時候,“對,我太太就是都沒有做到。”你看學了一堆,全部要去要求別人行道,不要求自己。這種心態,學回去都反效果。孔子提醒“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先提升自己、要求自己,而不要求別人,而不求於人,人家心服口服,受你的感動,所以沒有怨言,起而效法,所以正己而不求於人。 我們今天學的東西,自己還沒下功夫,先要求別人,叫“不正己而求於人,則怨聲載道。”很奇怪,這好東西怎麼越學家裡越不和氣、大家越不認同我?可能就有“要道”在裡面。師長常說要放下控制的念頭、放下要求別人的念頭。其實我們可以想想,所有要求別人的事情,我們自己做到沒有?還是要先回過頭來。這個人情事理,我們自己做不好要求別人,人家不能接受。我們問問自己,我們的親戚朋友做不到,要求我們,我們能接受嗎?也很難接受。 “要情”是什麼?就是你對親戚朋友好,對人家的好都放在心上。“我以前對他很好,他也應該對我很好。”這就是你的付出都是求回報,只要對方不回報,你的抱怨就來了,甚至還會怨之後生恨,由愛生恨,這個嗔恚心都會很重。這些念頭都很細微,自己都要觀照得到,不然它一直增長。要求別人或者要求別人回報,只要那個境界不如你意,脾氣就可能上來。 好計較的人也容易發脾氣,好面子的人也容易發脾氣,因為會惱羞成怒。我們念了好幾句“好”,所以發脾氣往往都是有要求、有貪求,求不到,脾氣就控制不住。“諸苦皆從貪欲起”,煩惱這個根就是這個貪字。指責、要求,容易發脾氣。還有常常把別人的過失放在心裡的人,他會借題發揮,翻舊帳,也很會發脾氣。借一件事情,十幾年來的事全部一一排出來,縱使人家有反省的心,講到最後也會跟你翻臉。而且對自己來講,我們的心就變成放所有人的垃圾的一個倉庫。所以我們這個心應該是純淨純善,不能都放人家的垃圾,不能對人有成見。人心要保持清淨慈悲,對人有成見,你就看那個人不好,他做哪個動作你都會把它看得很嚴重,這都是心裡產生的作用。 好像古代有個故事,就是有個人家裡的一個農具丟了,然後他就想一定是那個鄰居給我偷的,他起這個念頭,越看那個鄰居越像偷他東西的,最後隔段時間說,鐵定是他,絕對錯不了。結果突然有一天,在自己房子裡的一個地方發現了自己丟掉的那個東西。根本沒丟,他是忘了放哪了。 大家想想,他以前“這個人一定怎樣、一定怎樣”,那都是對人有成見。所以我們有時候講起話來“哎呀,那個人就是怎樣的人,我絕對不會看錯的。”其實大家想想,你聽人家講這段話心裡舒不舒服?聽起來就不舒服。因為這個話裡就有成見、就有傲慢,而且也是愚癡,著相了。他真的有不好,那是習性。“苟不教,性乃遷。”他是污染上的,他本來沒有,一定可以去掉。“性本善”,本來有,一定可以恢復。我們相信每個人都能恢復本善,都能成聖成賢。你見每個人的過錯,你是心疼他,要幫助他恢復智慧、恢復本善,因為你相信每個人本有。習性不善是染上的,你要幫助他去掉,一定可以去得掉,那樣對人就不會有成見。 看人要看後半段,不要很刻薄。人家現在表現的不錯,“哎呀,你都不知道他以前干什麼的,以前他家怎樣怎樣……”講那些東西,聽起來胃都痛。人要養厚道,口為禍福之門,要講人家的好,記人家的好,多給別人改過的機會跟肯定。不要常常翻那些往事,然後這些成見到處給人家講,讓別人對他也都產生成見,這個就損自己的陰德。所以看人要看後半段,浪子回頭金不換。 再來,人急躁的時候很容易發脾氣,你一急,火氣特別容易上來。《弟子規》當中教導我們一舉一動都要穩重、和緩,就不容易急躁,進而不會發脾氣。大家要練緩和,不要急。講話“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講話快的人,脾氣一定大。你們有沒有見過哪個講話很快的人脾氣非常好?你的一言一行反應你的心理狀況,所以講話要慢一點。我以前講話也很快,看我的身材就知道。後來聽師長講經,師長講話很和緩,慢慢你每天聽,你聽個好幾年,那個速度你就習慣了,不知不覺自己講話也慢下來。所以說“能親仁,無限好”,他的德行、他的氣質在感染我們。所以講話要慢,吃飯要慢,細嚼慢咽。 走路,“步從容,立端正,寬轉彎,勿觸稜。”可是時間很趕,現在人真的活得不容易,早起就好。可是爬不起來,沒關系,我們繼續這樣用經典來思考,一定可以把根本的問題找到。爬不起來,睡不夠,睡不夠是體力消耗太多,體力都消耗在哪?妄念太多,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能量耗在妄念。那怎麼辦?妄念慢慢少。妄念怎麼少?待會我們講“有從心上改者”,待會再講。 包含人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也容易發脾氣。一個人的修養要在這個難的地方練,哪天你生病了,很浮躁、很想發脾氣的時候就想到,生病的時候就是練自己不發脾氣的好機會。 康熙皇帝他貴為天子,有次他的兒子(兒子都是屬於皇子)生病了,旁邊的人伺候他,他兒子發脾氣,可能還打人。剛好康熙皇帝碰見了,就碰見兒子在對下人發脾氣,康熙皇帝就進來,他非常平和,他就勸他兒子,說:“孩子,我有次身體不舒服,連步伐移動都會覺得很痛,可是我心裡就想,我今天得了這麼重的病,是我自己的罪業,我不應該遷怒於他人。我連舉步都困難,都是他們扶著我走,他們已經很辛苦了,所以我都跟他們談笑風生、談笑自若,不讓他們再有更大的壓力。” 我們看到這裡很佩服康熙皇帝,難怪人家稱他是“千古一帝”的好皇帝,做了六十一年的皇帝。他就跟他孩子講,你看他們這麼細心照顧你,你還有他們照顧,你還發脾氣。他們真的生病的時候誰照顧他們?他們都是很辛苦、很可憐的人,你要體恤他們。康熙皇帝講到這裡,旁邊的這些侍者(侍奉他的人)個個都流眼淚。他很仁慈,不遷怒於他人。其實大家想想,他們不都是人家父母的孩子嗎?我們想想,我們這樣對他們亂發脾氣,他們的父母、親人看到、聽到多難過。 明朝楊誠齋先生的太太羅氏,她每天很早,一大早就起來煮熱粥給這些傭人吃。她的孩子就不忍心,說:“母親,你年紀這麼大,還起這麼早,太辛苦。”她說:“這些家裡的傭人都是父母所生,他這麼冷的天氣一大早起來就勞動,肚子裡都沒有東西暖暖他的身,這樣勞動特別損傷身體,所以我趕緊煮給他們吃。”看每個人,都像看自己的親人一樣去愛護他。結果這個老夫人,生了四個兒子,有三個考上進士,孩子受她的福蔭非常大。 俗話講“觀德於忍,觀福於量。”觀一個人的德行從哪裡看?從他能忍住脾氣、忍住習性來看。“觀福於量”,一個人有沒有福氣從哪裡看得出來?他的愛心、他的度量。把晚輩都視如己出,這種心量福蔭後代。我們都把可能會生氣的因找到、觀察到。 接著怎麼來調伏這個脾氣?你這個念頭錯了、火氣要上來了,趕快把它轉掉,都跟忍有關系。所以有幾個方法可以對治這個脾氣。 第一,“力忍”。這個“力忍”就是《了凡四訓》講的從事上改。要發脾氣,趕緊壓下來,就像石頭壓草,把它壓下來。斬草不除根,它根還在,壓到最後壓不住,它還是會暴發,所以這個力忍是忍一下。不過臨時要用也很重要,真的要起來,要稍微先給它壓一下。還是壓不下去,趕快去找一本《了凡四訓》?來不及了,先離開。離開的時候要有風度,“我先上個廁所。”這個要有自知之明,真的忍不住了還是要離開。因為有時候你真的忍不住,脾氣一發,“忿思難”。脾氣發出來以後都很難收拾。所謂“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你在不應該的地點、不應該的人亂發脾氣,你就沒有辦法挽回、挽救,你就在那後悔、懊喪,甚至三年、五年、十年的好朋友,你脾氣壓不住,十年的交情就付諸東流水都有可能,這“忿思難”,很難補救。第一個“力忍”。 第二個“忘忍”。算了,不要計較,宰相肚裡能撐船。這個可以馬上學,大家現在肚子裡還有誰的不是,馬上清出去,都放好的。《弟子規》說,“恩欲報,怨欲忘”,統統清空。心地純淨、行為純善就對了。 再來,“反忍”。要跟人家起沖突的時候,首先能先想想我有沒有錯。人之所以越來越強勢,脾氣越來越控制不住,那個意念就是“都是對方錯”,沒有覺得自己有錯,氣勢會越來越強。人只要想,這件事我有沒有錯,我有沒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不夠仔細的地方,你一反省,這脾氣就下去了。 比方你今天借給人家東西,結果借了以後他都沒有還你,生不生氣?你們都不會生氣。“他急著用我借給他,他還不還我,氣死我了。”都忘了是誰給他借的,但就是沒還回來就很生氣。但是這個時候你假如想,我當初假如他要借的時候我把他記錄一下,我一查不就知道了,我就不用在這裡氣了。其實很多時候、很多事情都是在提醒我們,要不修養不到位,要不做事不夠周詳。他也在提醒我做事更周詳,就不會有這些情況。你凡事都可以從自己做人、做事的不足去反省,你就提升上去了。你假如不反省,之後又借這個機會開始罵人、批評人,知道是誰以後又公然的“你看這個人太過分了!”又造口業。 第四,“觀忍”。這個“觀”主要就是,人會生氣就是他執著在那個行為,“他怎麼可以這樣對我?”你就受不了。比方我們在學校教書,學生態度不好,氣好幾天。那叫著相,那叫愚癡,執著了。這個學生有這個行為,原因在哪?你就不執著在他這個動作了。我們一去了解,這種不好行為的孩子都是缺乏父母的愛,你這麼一去觀察他的人生的過程,你馬上那個心就慈愛、包容了,是吧。同樣一個人,就是那個學生,為什麼我們本來很生氣,最後會變成慈愛?不就是能設身處地他人生的不足、他人生的不幸,你這種包容心就出來了。 所以同樣的,今天我們身邊的人一有不好的行為出來,其實他已經被習性牽著走了,其實他已經在告訴我們,他成長過程中缺乏愛。你從這些角度去,你就不會執著他那個行為。連睡覺都睡不好,一直在那裡想他罵我的那句話,一直想,然後還要吃安眠藥,那是跟自己過不去,就是這樣。 再來,“慈忍”、“喜忍”。你能對任何一個人都是一種慈悲,甚至把他視如自己一樣。因為古聖先賢告訴我們,眾生跟我們是一體。是一體的!就像這個身體,哪個部位你不愛護它、不照顧它?你有這樣的胸懷,你就時時想著我怎麼幫助他,你的意念都在怎麼去幫助他上,你那個慈愛就隨時都可以提得起來,而且你會用他能接受的方法去幫助他。你的意念都在這裡,你就不會一直在那裡想著他那個讓你受不了的動作。坦白講,人生瞬間就過去了。大家有沒有看過以前那個老電影,一秒鐘二十四張底片,夢幻泡影,一下就過了,都是虛幻的又不是真的,是借由人生這每個幻相去修自己的真心。都過去的事情還拿來折磨自己,何苦來哉? “慈忍”,從今天就開始練,你看到每個人,他跟我是一體,就好像他是我的右手,現在這裡流血了怎麼辦?你就趕緊去呵護它,讓它不要再流血了,是吧?你有沒有看過哪個人手上流血了,然後他用左手去捶“流死你好了!”所以你要用同體的慈愛,你的靈性這生就能圓滿,真正自愛很可貴。 “喜忍”就是面對一切境界,都覺得是來提醒自己還有壞脾氣,提醒自己還有哪些習氣,每個人都是來成就我的,每個人都是我的貴人,每個人都是我的老師。每個人都是我們的貴人、老師,那你看哪個人不順眼?看每個人都感恩他,他來成就我的人生,“喜忍”。不只沒有脾氣,歡歡喜喜接受這些人、事、物的考驗。 具體來講,接下來的經文就講到了。我們看經文: 【如前日好怒。】 就是平常以前的習慣容易發脾氣。 【必思曰。】 必定思惟、觀照。 【人有不及。】 這個人有做不好的地方,做不到位的地方。 【情所宜矜。】 在情理當中,都應該能夠,這個“矜”就是憐憫他、包容他,而不應該指責他。這句話在我們這個時代特別感觸很深。我們生氣,不就看這個人做人做事你覺得他不對、不妥容易生氣。這個時代的人,請問他成長過程,讀書讀了十幾年,學了多少做人做事?他博士畢業都不見得學會做人。大家想想,一個人讀到博士沒學到做人,你說他冤還是不冤?我覺得挺冤。“人有不及,情所宜矜。”現在人多可憐。 師長常用一句話讓我們長養這種寬恕的心,“恕字終生可行”,一個人能時時守住一個恕字,你的道德能不斷提升。師長講:“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他的父母、他的祖先沒有教他,他所以不懂,你不能怪他。人不學不知道、不知義。你說他父母沒有教,那他父母不對,你找他父母去。他父母說我爸也沒教,要去找他爺爺奶奶,結果找他爺爺、奶奶說我父母也沒教。一堆人走到墳墓前,結果大家都是受害者,為什麼?傳統文化斷了好幾代人了。 我們中華民族的兒女擁有五千年高度的智慧,卻沒有學到,多可憐。所以我們現在看到一歲、兩歲的孩子就在那裡讀《弟子規》,很欣慰,他們沒像我們這樣幾十年之後撞得頭破血流,才知道這些東西好。現在人錯都不能責怪,沒學你還責怪他,不是變成我們苛刻了嗎? 有人說,他有學,學得比我還早,學得比我還多,那他不能原諒了吧?“人有不及,情所宜矜。”可是他已經學了很久。學越久,他還做不好,那他更可憐,是不是?首先,他掉到一個自己覺得自己懂了的一個洞裡去了,拉不出來。再來,他學越久,人家都說,那個是學《弟子規》、學《了凡四訓》的,學成這樣。他那個招牌不好,每天在折福。很多人因為他,“傳統文化不能學,”他在折福。你趕緊要把他這個招牌擦亮一點,你才是慈悲。所以還是“不要道,不要情”。不要去要求他要好,你應該是遇到了這個人就是跟你有緣,應該想著怎麼幫助他從這個修學的陷阱裡把他拉出來,所以人他不懂。 【悖理相干。】 他違背這些道理做事情,甚至對我們無理地冒犯。 【於我何與。】 錯在他的行為,我應該能夠包容他,不應該生氣,甚至應該體恤。“觀忍”,體恤他;“慈忍”,感化他,幫助他。 【本無可怒者。】 接著經文又講: 【又思天下無自是之豪傑。亦無尤人之學問。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 又能思惟到天底下沒有自以為對、自以為是的豪傑。一個人自以為是,他就傲慢。人常常起個念頭:我高,人家低;我有智慧,人家沒有智慧;我能,人家不能。這都是高下見,都是傲慢的態度。所以這些習氣很細微,我們有時候覺得我好像改掉了,那是表面改掉,更深的還要越挖越深。 大家有沒有經驗,突然起個念頭:我最近都沒有發脾氣。可才起,當天境界一來,忍不住。意思就是還差得遠,你的祖先都在保佑你,馬上提醒你還差得遠。你身邊有良師益友也會提醒我們。 子貢,今天都提到子貢。子貢有天說我不願意人家這麼對我,我也不會這樣去對人。就是說他覺得他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結果孔子馬上跟他講,不是你的境界、不是你的功夫,還差得遠,不要講那麼快。 這個“恕”是一切人、人做的一切行為,你都能包容,那你才是真正的寬恕。所以這個傲慢的習氣,要時時能觀照到。 “亦無尤人之學問”,這個“尤人”就是埋怨人,怨天尤人的這個態度出來了。我們看“學問”,這個“學”就是學覺悟,這個心是覺悟的狀態,人怨天尤人他的心就不在覺悟當中。古人說,“學問深時意氣平。”看一個人學問到不到家,看他接觸一切人、事、物能不能心平氣和,所以沒有尤人之學問,會埋怨別人就談不上學問。我們容易寬恕別人,就不會去指責別人。但是這個恕,寬恕別人不容易,寬恕自己很容易。所以我們剛剛說學問是什麼?覺悟。你隨時是用你的正念,而不是用習氣在過日子。 范純仁先生有段話,對於我們能不能調伏對人苛刻、指責的態度是一劑良方。范純仁先生是范仲淹先生的第二個兒子,他做到正宰相,在政治的成就沒有輸給他父親,他父親是副宰相,他是正宰相,當然也是他父親培養的。他說到:“人雖至愚,責人則明;雖有聰明,恕己則昏。苟能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則不患不到聖賢地位也。”剛剛說求學問,這個學是覺。大家看我寫這段話,最後還剩兩個字寫不進去。這個情況就是告訴我,我做事情特別不善規劃。擠到最後這兩個,你要看看,懂得規劃,空間就掌握得好。這些小地方都流露自己不足在哪。 “人雖至愚”,他不是很聰明的人,可是他看別人缺點、指責別人的時候很厲害,“責人則明”。我以前帶班的時候,那個很調皮的孩子,常常犯錯,當別人犯錯的時候他能講出他的問題,講得最清楚,其實他也常犯錯,“責人則明”。“雖有聰明”,一個人他比較聰慧,可是他假如常常寬恕自己,為自己找理由、找借口,“恕己”,他也會慢慢的這個聰明智慧就一直下降。常常在那裡找借口、掩過飾非,他會越來越沒有智慧,“則昏”。 故人能夠常以責備別人的心來責備誰?責己。大家想想我們一天犯多少錯、一個月犯多少錯,我們都沒有指責自己。這個朋友跟我們認識半年、一年,犯一次錯我們就跟他沒完。人還是很苛刻的,是吧?所以把指責別人的反過來要求自己,“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我們每天犯那麼多錯,我們不都原諒自己,得過且過嗎?以這種寬恕自己的心來寬恕別人,來恕人,“則不患不到聖賢的境界”。所以這兩句話常常提醒自己,“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自己想小時候很多壞習慣,學了這麼多年都還沒改掉,怎麼還嚴苛去要求別人,你指責的心淡了,包容、寬恕別人的心就容易提起來。 這裡講到“無自是之豪傑”,也沒有“尤人之學問”,任何情況發生,不如己意,“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有不如意的事情出現,都先反省一定是自己德行還不夠,不能感動對方。這句跟我們古聖先賢講的精神相應,“行有不德,反求諸己。”經文接著講: 【吾悉以自反。】 這個“悉”就是統統的意思,統統遇到這些事都反省自己。經典當中有句話很徹底,叫“依報隨著正報轉”。你所遇到的一切人事環境,包含我們的地球,這都是我們所處的物質環境、人事環境,這是依報,隨著什麼?“正報轉”,隨著我們的心轉。這個地方的心善,風調雨順;這個地方人心惡,他就災禍不斷,所以心才是根本。這大到一個地區甚至一個國家的吉凶禍福,都跟人心善與不善有關。《尚書》講的“作善降之百祥”,他很多祥瑞;“作不善降之百殃”。回到自身我們所處的一切人事環境、物質環境是依報,隨著我的心轉,這個是正報。能這麼反省, 【則謗毀之來。】 這些毀謗、侮辱來了都覺得是自己的德行還不能感動他們。 【皆磨煉玉成之地。】 都是來考驗我,提醒我的不足。這個“磨”,磨針、磨刀。有句成語“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繡花針”,這叫“磨”。“煉”,煉金,其實這個等於是在修煉。“玉成”就是這些境界都是來成就你的(之地)。這個“玉”有成就、愛護你的意思。 【我將歡然受賜。】 我非常歡喜這些人事境緣都是來提醒我的不足,都是來讓我突破自己。這個就是剛剛講的喜忍。他歡喜接受考驗, 【何怒之有。】 就不會生氣了。接著我們看經文又講: 【又聞謗而不怒。】 一個人聽到毀謗,他不會發怒。 【雖讒焰薰天。】 這些毀謗的讒言像火把燒得很旺,那個煙霧都薰天,也沒關系,為什麼?它終有燒完的時候。 【如舉火焚空。】 最後沒了。 【終將自息。】 這些讒焰最後還是會熄滅掉。接著講: 【聞謗而怒。】 聽到別人毀謗而生氣。 【雖巧心力辯。】 用盡心思去辯解、辯駁,可能越辯駁人家越反感、越不相信。 【如春蠶作繭。】 春天的蠶吐絲把自己給包起來,自己把自己給困住。 【自取纏綿。】 日久見人心,你急著去解釋,解釋到最後人家還給你講些難聽話,你不就更生氣? 【怒不惟無益。】 發怒不只對自身沒有好處,傷了自己的身,傷了自己的心,也傷了自己的德,傷了自己的福,有百害而無一利。不只自己沒有好處,還會傷到別人,傷到親情、傷到友情甚至傷到影響大局,壞了大事都有可能,所以確實有害。 【其余種種過惡。皆當據理思之。】 我們很多不好的習慣都應該根據這些好的道理來思考,這些理都很明白了,理得心就安住在這些正確的思想觀念上。 【此理既明。過將自止。】 接著我們看這個經文講到第三點,從心上改。 【何謂從心而改。過有千端。】 過失有千百種,種種言行。 【惟心所造。】 都是從心地這個錯誤的邪念、惡念起來,最後變成行為,所以心才是一切行為的根源所在,“惟心所造”。 【吾心不動。過安從生。】 我的心不妄動、不起這些邪念,就不可能有不好的行為過失,所以“過安從生”。 【學者。】 學習的人。 【於好色。好名。好貨。好怒。種種諸過。不必逐類尋求。】 不必逐一去追尋檢討,可以從根本的心地。 【但當一心為善。】 這個心念時時都是保持在善念,保持在愛人、敬人的態度上。 【正念現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 自己要護好自己的正念,邪念就進不來。舉了個比喻: 【如太陽當空。魍魉潛消。】 太陽光很大,照著整個虛空,這些“魍魉”就是一些鬼怪、鬼魅全部都消失了。 【此精一之真傳也。】 從心地上改過,這是非常精密、純一的好方法,可以攝受這顆心,不讓它妄動,這是從心上去改過。 好,今天就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還要有勇心,發勇猛的心把它改過來。就好像毒蛇嚙指,毒蛇咬著你的手,你隨時都有生命危險,所以趕緊寶刀出鞘,把這個手指切掉,保住自己的命,這是個比喻。其實我們人生在面對很多誘惑、很多境界的時候,真的是沒有這種勇猛的心去改、去斷,有時一失足成千古恨,想改都沒有機會。所以這種勇猛很重要,面對邪念、惡念起來,就勇猛地把它轉掉,才不會造成嚴重的過失。發“三心”。
這些道理能入心,能轉變自己的心態,這過失慢慢就伏得住,不會起來。
《了凡四訓》學習分享(第十五集) 蔡禮旭老師 2012/09/03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07-045-015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