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師及其恩師章嘉活佛、李炳南老居士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當代不同宗派大德對淨空法師的贊歎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全書下載:http://xf.jzfjw.cn/news/5167.html) (因文檔太大,部份圖片沒有貼到網上,頂禮宏琳法師!感恩普賢願海工作室編輯整理!) (啟事:本書大多數資料來自網絡,是許許多多佛門四眾弟子共同輯成的,感恩每一位同修在此書從搜集資料、整理校對到問世流通過程中的每一點每一滴的付出,阿彌陀佛!——普賢願海工作室) 修行要一門深入,以一門為正,諸門為助,各修一門,彼此不互謗。謗法、輕法、慢法都不對。“欲想佛法興,除非僧贊僧”,互謗,是佛法的衰相。——虛雲老和尚雲居山方便開示 乙未年六月初三日韋馱菩薩聖誕 叢林下人,見人有習氣者,隱而不記,縱人問者,亦不言之。人若責者,即隱其惡而揚其善。能止不犯多住一日,多種一天佛種。如是在上者揚在下之善,居下者隱在上之惡,互相隱忍。不但道成、叢林興,而菩薩道行。又常言:“要得佛法興,除非僧贊僧”,誠久住三寶之要素也。——禅門宗匠來果老和尚 《來果禅師語錄·卷一》 佛門裡有句話:“要得佛法興,還得僧贊僧”,佛法要興隆,還得出家人贊歎出家人。經上佛與佛的互相贊歎,就是要給我們做榜樣的,也是要令眾生起信仰心。僧贊僧,就是要眾生信仰僧寶,因為僧寶是住持佛法,弘揚佛法的人。若是沒有僧寶,佛寶和法寶就無法住世了。所以要佛寶和法寶興隆,就必須僧贊僧!——台灣淨土宗導師道源長老 《佛說阿彌陀經講錄·第七天》 所謂“若要佛法興,須要僧贊僧”,彼此互相贊歎,法門上彼此互相贊歎,出家眾也互相贊歎,這樣佛法才能興隆起來。 ——天台宗碩德會性法師佛七講話第二日 1986年11月台中靈山寺 佛門之中雖有宗門教下之分,卻無優劣之別,皆同出一源。“若要佛法興,除非僧贊僧”,如果人人都能有普門廣開的心胸,容納異己的度量,不僅能使佛教法運昌隆,再創大唐盛況;社會安定、地球村的建立亦指日可待。——國際佛光總會會長星雲法師 《星雲-日記》1994年8月4日 我們都是源自釋迦世尊的傳承,我們都是弘揚世尊的正法,希望令眾生離苦得樂,所以不論各宗派都要互相尊重,互相支持,所謂“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贊僧”。——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 覺光法師 摘自《香港佛教》第六一八期 我們應該警惕自己,千萬不要嫉妒別人,尤其在出家僧團裡,僧眾之間一定要和睦相處。佛經中雲:“僧團和合為安樂”,漢地大德也說:“若要佛法興,除非僧贊僧”,為了興盛佛法,大家應該互相贊歎。——藏傳佛教寧瑪派大德 索達吉堪布 摘自《弟子規另解》第十五講 善事常易敗,善人常得謗,惟仁人長者輔翼之維系之,白其誣,分其謗——能如此成全人便是大學問大福德相(淨空老法師八十有一時墨寶)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 目 錄 一、德遵普賢——淨空老法師對當代不同宗派大德的贊歎………………01 1、淨空法師對不同宗派法門應持怎樣態度的開示………………01 2、淨空法師講經時贊歎不同宗派的大德…………………………04 二、淨空法師與諸山長老的法緣和友誼……………………………………12 三、佛門大德眼中的淨空法師………………………………………………21 1、茗山法師:我現在的佛學水平不及淨空法師…………………21 2、黃念祖老居士:這是一位大德…………………………………33 3、昌臻法師:淨空法師告訴我們…………………………………44 4、趙樸初老居士:要找這樣好的法師幾乎找不到………………49 5、聖一法師和淨空法師的深厚情誼………………………………64 6、本煥老和尚請淨空法師講經……………………………………68 7、南亭老和尚聽淨空法師講經……………………………………73 8、聖嚴法師:他真是一位現代的法匠……………………………75 9、星雲法師請淨空法師做教務主任………………………………78 10、印海法師:他的工作是任何人沒有辦法做到的………………82 11、暢懷法師贊歎淨空法師………………………………………84 12、傳印法師:淨空法師人天贊歎………………………………86 13、淨天法師圓寂前對弟子的告誡………………………………89 14、慧律法師:淨空法師絕對是一個正知正見的法師…………90 15、圓真法師:我這幾年才開始跟淨空法師學佛………………91 16、聖輝法師:第一個我要見的人是淨空法師…………………93 17、更多法師對淨空法師的贊歎(新增) 四、親近過淨空法師的青年法師的感言…………………………………94 1、能利法師………………………………………………………94 2、寬容法師………………………………………………………100 3、法隆法師………………………………………………………105 4、定弘法師…………………………………………………………109 5、延續法師……………………………………………-……………114 6、悟泓法師和星慈法師…………………………………………116 五、藏傳佛教大德評價淨空法師…………………………………… 119 1、索達吉堪布………………………………………………………119 2、達真堪布…………………………………………………………121 3、秋央珠扎活佛…………………………………………………123 4、東寶·仲巴活佛…………………………………………………124 5、網上某密宗弟子轉述藏傳大德對淨空法師的評價…124 6、藏族僧人俄項扎西談淨空法師……………………………124 7、赴藏求法漢僧談淨空法師……………………………………125 六、淨空法師的恩師章嘉活佛……………………………………………131 1、七世章嘉活佛簡介………………………………………………131 2、煮雲法師講述章嘉大師的神異轶事………………………132 3、南亭法師贊淨空法師恩師章嘉大師………………………136 4、護國淨覺輔教大師章嘉呼圖克圖捨利塔碑記……………136 5、章嘉大師示寂五十周年紀念冊《源遠流長》序…………137 6、緬懷師恩……………………………………………………………139 七、淨空法師的恩師李炳南老居士……………………………………143 1、李炳南居士傳…………………………………………………… 143 2、李炳南老居士《相宗綱要》再版序文談及淨空法師…147 3、宣化上人贊李炳南居士…………………………………………147 4、李老師弟子、《菩提樹》主編朱斐居士談隨師學習會集本…148 5、李炳南老居士弟子江逸子居士談淨空法師……………………148 6、李炳南老居士弟子於凌波居士為淨空法師立傳………………148 八、淨空法師簡介…………………………………………………………… 153 九、淨空法師在中國佛學院的演講……………………………………156 十、淨空法師在世界佛教論壇的演講…………………………………164 十一、《佛教文化》:淨空法師訪問記……………………… ……167 十二、香港《大公報》整版報道淨空法師……………………………173 十三、弟子感恩篇……………………………………………………………179 1、我所認識的淨空法師……………………………………………179 2、黃齊秀老菩薩生西紀實…………………………………………190 3、蔡禮旭老師跟隨淨老學習最難忘感動的事情……………196 4、初見上淨下空法師………………………………………………197 5、一封感人至深的信………………………………………………198 6、密宗弟子遇見淨空法師後的感言……………………………202 7、密宗弟子聽淨空法師講經後的感言…………………………204 8、密宗弟子叢中笑對淨空法師的新春問候……………………205 9、感恩淨空法師——我的學佛因緣……………………………206 10、贊歎、感恩淨空老法師………………………………………210 11、我心中的淨空老法師…………………………………………211 12、這就是上淨下空老法師教的…………………………………213 13、盲人姑娘致淨空老法師的一封信……………………………216 14、向淨空老法師頂禮致敬………………………………………217 15、更多的感恩…………………………………………………… 219 附:幻住答問 無量壽經(會集本)斷疑篇 淨空法師的恩師章嘉活佛 七世章嘉活佛簡介 七世章嘉名羅桑班第達丹畢蓉梅,光緒十六年(1890)出生於青海省一藏族家庭,父親名格爾瑪林沁,母親名蘇木吉德。光緒二十五年(1899),8歲的章嘉奉诏晉京,駐錫嵩祝寺,光緒帝在內廷召見了他,受封繼位為第七世章嘉呼圖克圖。賞乘黃輿,頒賜金印,次年授為札薩克大喇嘛,(札薩克,蒙古語音譯,為執政之意。清代首先將內蒙古24部劃為49旗,每旗設札薩克一人,由王公中選拔擔任,如诏封世襲罔替,則可世襲。札薩克為一旗之首,綜管全旗軍事、行政、司法等事務,受理藩院和將軍、都統節制。)命其長駐北京,繼承前世所有封號。章嘉活佛教化的區域有內蒙古49旗、青海29旗的廣大信眾。他所管轄的寺廟,在蒙旗達300多所。此外,在西藏、青海、內蒙、遼寧及北京、五台山等地,各有其主管的寺廟。總計有為數十萬喇嘛皆是其出家弟子。章嘉大師每年巡化蒙旗,每次應供,向其頂禮者,日有數萬人,每到一地即成為蒙旗人民信仰的中心。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到五台山駐錫鎮海寺,朝拜各寺,誦經拜佛。同年夏天到多倫,駐錫匯宗寺,按前世慣例,以統管內蒙古藏傳佛教札薩克大喇嘛身份,視察內蒙古地區藏傳佛教情況。1904年9月,由內蒙古回北京。清朝政府命他依前世例,管理京城及內蒙古藏傳佛教,並頒給“灌頂普善廣慈大國師”印绶和敕書。次年德宗賜貂皮坐褥、九龍傘。1911年(宣統三年),七世章嘉赴五台山住鎮海寺,坐禅誦經。 1912年清帝退位,民國成立。同年8月,七世章嘉從五台山回京,發表聲明,擁護民國政府,開始贊助共和活動。同年10月,民國大總統加封七世章嘉為“宏濟光明大國師”尊號,加給年俸銀一萬元。再封七世章嘉父為“輔國公”,母封“公夫人”,其弟被授予三等嘉禾章,其師達齊扎木蘇授予“莫爾根堪布”尊號。1916年1月加封“昭因闡化”四字名號,冊封為“大總統高等顧問”“灌頂普善廣慈宏濟光明昭因闡化綜持黃教大國師”,發給金冊,7月,加年薪1000元,並由陸軍撥一支警衛馬隊,隨身護衛。 1947年,在南京召開中國佛教會首屆會員代表大會,七世章嘉大師當選為理事長;1949年前夕,七世章嘉大師申請回青海家鄉探親,未獲允准,隨之到了台灣;1950年5月,七世章嘉大師在台灣被“總統府”聘為資政、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1952年,在台北召開第二次“中國佛教會”代表大會,七世章嘉大師再次被推舉為理事長;同年9月,他率領佛教代表團赴日本東京參加第二次世界佛教徒大會;1952年12月,《菩提樹》雜志創刊於台灣,七世章嘉大師任名譽社長;1953年3月,台灣“中佛會”在日月潭建成玄奘寺,安置由七世章嘉大師等從日本索還的玄奘法師頂骨。同年,他隨“中佛會”在寶島弘教。 七世章嘉大師晚年在台灣常常思念大陸蒙藏同胞,思念青海故鄉,但是,由於海峽隔絕,唯能寄情於無限的回憶之中。1957年3月4日,七世章嘉大師歷經68載滄桑歲月,在台北台大醫院安詳圓寂,遽歸大化。台灣當局為他舉行了葬禮。靈龛在北投荼毗時,原適陰雨濛濛,日輪無光。不意隨後火焰騰升雲層,一時頓現蓮花形,光彩耀目,異香氤氲十裡之外,信眾歎為觀止。捨利多達6000余粒。並呈“金剛寶”、“六字輪”等瑞相。 歷世章嘉活佛捨利塔昔日多存於山西五台山鎮海寺,七世章嘉大師捨利塔建於荼毗原址——台北市北投區奇巖路151號中和祥寺後山。大師捨利塔前镌刻有印順大師撰寫的《護國淨覺輔教大師章嘉呼圖克圖捨利塔碑記》,銘贊七世章嘉大師為“唯唐之玄奘差堪比擬!” 七世章嘉大師一生儉樸勤修,戒行圓滿,過午不食,博學多聞。筆者在閱讀當代高僧淨空法師的著作時,看到淨公多次憶及曾隨七世章嘉活佛學佛三年的點點滴滴,大師風范躍然紙上,感慨良多,使余不禁為之潸然;章嘉大師還曾與台灣著名大善知識東初老人(1907~1977)一起影印《大正大藏經》。七世章嘉大師終生愛國愛教,弘法利生,他鞠躬盡瘁,為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弘揚佛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雖然隨著七世章嘉大師的圓寂,其轉世系統完結,但是,大師一生風范,永遠值得後人景仰和懷念。 煮雲法師講述章嘉大師的神異轶事 章嘉大師圓寂後,筆者以其他因緣,未能參與喪葬,抱歉殊甚。十八日為典禮委員會議決之檢骨日期,筆者幸得目擊其“萬千顆捨利”,不禁歡喜贊歎而五體投地。 按是日蒙藏委員會委員長,亦即典禮委員會主任委員劉廉克,典禮委員李子寬等諸位,自上午起已開始檢骨,檢得捨利甚多。有似珊瑚枝而上聯甚多小粒、有圓粒形、有聯珠形,最奇者,有一顆,匾圓形而有八輪,有一顆似佛珠圓形而有孔,有似粗珊瑚枝而難以名其形狀。顏色則以灰色最多,綠色較少,白色圓粒者,亦數十顆,心髒則似透明之海綿。 下午二時許,在場人眾,敬觀捨利後,由諸法師們上供,典禮委員,受遺囑者諸公分別公祭,用蒙藏委員會特備迎靈專車,迎送至青田街章嘉大師生前駐錫處上供、公祭,加以甘珠爾瓦大師(甘珠活佛)之密宗念誦,於是此一迎接靈骨,乃告完成。 十九日上午十時,乃由上述諸位至青田街,再檢點未盡之捨利。此時,已將昨日檢出者,分別八碟,及一大玻璃缸。由各報館攝影記者一一攝影,以留紀念。聞典禮委員會有公開陳列供遠近信徒瞻拜之議決,倘能見諸事實,我想全體佛教徒,沒有一個不歡欣鼓舞的。 章嘉大師圓寂了,在佛教方面來說,是一件無法估計的損失,可是在大師本身來說,那是盡善盡美的完人,以世間法來說,他是備極哀榮,總統親往致祭;以佛法來說,他的成就也是不可思議,火化後所檢獲的捨利,成千成萬,除佛以外,大師第一。這最後的瑞象,又不知度化了多少人,因睹捨利而感動信仰佛教哩! 對於大師示寂以後,各方好奇的人士,有兩點特別關心。第一是二十世的呼圖克圖,在哪裡轉世?第二是火化後看有沒有捨利出現?這是望高德重的大德,最後的道德考驗。如果太虛大師在上海圓寂後,沒有這一著──捨利──恐怕不知多人會罵他是政治和尚不修行哩!至於章嘉大師也是如此,多數人也是以為大師每天與中央黨政顯要人物周旋在一起,擔任了中央要職,整天應酬就來不及了,哪裡還談到修行?可是大師最後這張王牌──捨利──抬出來,又不容你不相信了。 在大師未火化以前,就有人問我:“大師有沒有捨利?”我就斷定的說有,並且還不少,可是有人不敢這樣的決定,我之所以大膽的堅定相信著,就是親聞大師口述他自己過去所見的靈異,那些不可思議的境界,不是常人所能見到的,今將大師告訴我們的奇跡,略記數點,以供讀者,並志紀念。 親聆大師談往事 四十四年的夏天,大師環島弘法,我也追隨大師,跑了二十天,有一天我們與大師在一起,那天大師很高興,把他過去的經過一一的告訴我們,在場的有道源老法師和我,大師副官陳靜軒等。 大師出身在青海大通縣,兄弟很多,他是雙生子,與大師同胎先出生的是大師的姐姐,現在隨侍大師的賀永慶居士就是這位姐姐生的,賀永慶的大哥也是一位活佛,與現在甘珠活佛同年。他三歲時就學會迎送的禮節,並能辨別善惡,七歲出家,九歲進清廷皇宮,十四歲拜大國師。 大師說他十歲時,有一天慈禧太後心痛得很厲害,醫藥罔效,太後把大師抱在手上對大師說:“活佛呀!我的心痛得很厲害,你要救救我呀!” 大師說:“我替你念咒。”並用手在她胸前摩了幾下,說也奇怪,太後的病忽然好了。 又一次八國聯軍,打到北京的時候,北京城已經差不多圍困起來了,這時慈禧和光緒,急急要逃命,又不知往哪跑,才能夠逃出虎口,李蓮英把大師抱起來說:“活佛呀!我們要逃命了,不知往哪裡跑好呢?”大師用小手向西指,大家很高興的說:“佛活指向西方,我們依著方向逃生。”結果真的逃出了重圍。 (弟子注:此段可參見國史館十九世章嘉大師年譜: 光緒二十六年庚子,章嘉活佛十一歲 本年夏亢旱,清帝下诏求雨,設壇弘仁寺(即旃檀寺)內供印度刻制之檀香木釋迦牟尼佛像,大師與阿嘉呼圖克圖領導誦經三日,大雨滂沱,旱災頓消,所供檀木佛像,重新裝金,大師誦經禮佛時,發覺佛眼上視,詢之師傅,答非吉兆。未幾,拳匪亂起,八國聯軍入據北平,大師離平,經定州龍泉關至五台山避亂,旋赴太原,谒光緒帝及西太後,進白銀千兩,西太後見面大哭,無以為贈,以親手所畫摺扇與之,西太後忽雲心痛,請為誦咒加被。大師為誦長壽無量佛咒,須臾即愈,次日,召見大師問前途休咎,大師答:宜往西行。 當時,外傳將東歸,以博西太後歡,大師師傅,責大師言失當,然結果仍西幸長安。西太後深感大師靈異,特命載瀾奉贈珊瑚念珠一串,黃緞四疋以答之。) 文殊菩薩向章嘉活佛示現:冰寒天,異僧獻蓮花 大師(章嘉活佛)又說到他在五台山的事,他在五台山,不知見過多少奇異的瑞相,並由陳靜軒居士證實,補述其詳。筆者最記得清楚的是兩件事。 有一年冬天,北方的嚴冬,可以說是冰天雪地,墮指裂膚的寒冷。有一天早上,大師正在吃油炸的麻花兒,看門人來報,說有一位漢僧求見。不一會來了一位漢僧,穿著大袖子的棉布衲襖,肩上掛了一個毛竹桶,見了大師,長揖不拜,大師問他:“你從什麼地方來?” “從來的地方來。”漢僧答。 “你要到什麼地方去?”大師問。 “到去的地方去。”僧答。 “你姓什麼?”大師問。 “姓佛。”僧答。 大師接連碰了三個釘子,也不再問他了,隨手拿了一只麻花兒給他吃。他也不說一聲謝謝,隨手接去往大袖裡一藏(因漢僧與喇嘛服裝不同)。大師又再給他一只,他不要,並說:“出家人不貪心,一只就好。”他把身上的竹桶取下來,放在桌上,跑出去了,大師以為他出去小便的,並派人同他去,可是一走出門就不見人了,前後左右,遍尋不見。最奇怪的是那只竹桶裡,大家好奇看桶裡藏的什麼?倒出來一看,是一朵最新鮮的白色蓮花,就像剛從蓮花池裡采出來的一樣。當此苦寒的朔北之野,竟有這樣一朵出污泥而不染的新開放的蓮花,這不是文殊菩薩示現,又是誰呢! 沙中頓現甘泉水 再一件不可思議的神異,是大師(章嘉活佛)朝南五台的時候,大師說他一共朝南五台有十八次之多,那一次是第十三次吧? 那次隨從去的人很多,並且還有駝馬之類,天氣又熱又燥,不知怎的,忘記帶飲水,走到中途,口渴得不得了,當時一滴水也沒有,大家四處為我設法找水,只有我(章嘉活佛)一人留下看東西,等了一會兒,他們沒有回來,我取了一只瓷碗,沿著山石邊尋水,有時有水從山石中冒出慢慢的流下來,可以用碗取一點水解渴,可是這樣找山石流水還是沒有。後來忽然在沙漠上發現了甘泉,那是一塊水塘,裡邊的泉水,清淨湛然,一點混濁也沒有,看到這種清泉水,心中不免自然而然的也清涼起來了。 我(章嘉活佛)拿碗彎身取了一碗水吃下去,這時的身心,頓然清涼。正當我喝水時,對面來了三位漢僧,炎夏的天氣,他們還都是穿的新棉襖,也不熱也不流汗,我看到他們三人來了,我很歡喜的請他們喝水,他們每人也喝了一碗,然後,再取一碗,然後再取一碗請我喝,並合掌稱謝而去,我又把第三碗水吃下。 忽然想起大眾,他們恐怕還沒有找到水,我就去找他們快來這裡喝水。說也奇怪,當我找到他們回來,這裡的一滴水也沒有,連水塘也不見了。可是我吃水的那只碗還在那裡,碗中還留著一點水未喝盡,地下沙土上,還留有一滴一滴的水漬,分明在那裡。最奇怪就是剛才所見的水塘,也成為沙漠地,根本就沒有水塘的樣子,同時再派人去找那三位漢僧,也沒有了。 大師(章嘉活佛)這故事與玄奘大師去印度求經時,中途在沙漠得水是一樣的情形,可謂不可思議,這一定是文殊菩薩顯聖,現出水來解救大師,更見大師之道德感召,不然為什麼隨去的人都無福飲到清泉甘露呢? 大師(章嘉活佛)說他從上午吃下這兩碗涼水,一直到第二天,還感覺通身清涼有說不出的輕安和暢適。 在屏東東山寺(注:今日屏東佛教重鎮東山寺的“安樂塔”仍有供養章嘉活佛捨利),也有一次輕快的境界,大師說那天從中午十二時至下午六時,共有六小時的時間,境界特別好,大師他自己說,已有二十年沒有見此好境界了,心如止水,雖然也有人來客訪,為青年們題紀念冊,可是絲毫沒有動心,這又是何等功夫?奇怪的那一天夜裡,陳靜軒所用的大照相機給小偷光顧去了,價值一萬多塊錢,大師若無其事的,一點聲色也不動,他說大陸上我所損失的財產是無法去算的,這一點又算得了什麼?何況是身外之物。然而更奇怪的那架照相機又在圍牆下面給人發現了,小偷既然光顧去了,為什麼又不帶走,是否是護法神和大師密行道力的作用,亦未可知,可是大師那種得之不喜、失之不憂的海量,亦非尋常人所能做到的。 大師這些不可思議的境界,當時我就想為文發表,以彰其德,然而恐怕有人要說我又在說神異怪誕之事,同時也未得大師同意不敢多事。 現在大師火化後種種的瑞象,成千成萬的五色捨利出現了,這時我再來說這些話,讀者們一定會更相信大師所說的和我所寫的都是“真語者,實語者”了。 編者按:“七世章嘉活佛”與“十九世章嘉活佛”是藏傳活佛轉世的不同說法,即第一世從哪裡算起,其實說的是同一個人。 南亭法師贊淨空法師恩師章嘉大師 章嘉大師不僅是以邊疆領袖而為政府所倚重,還有為人所不可及的德學,同時也具有“人不知而不愠”的風度,慎於語言,不求人知。至於他的德量,雍容而和厚,沒有是非之心,沒有威福的觀念,這都是他人所不可企及的。 ——南亭法師文章摘錄 護國淨覺輔教大師章嘉呼圖克圖捨利塔碑記 印順法師 章嘉呼圖克圖,迦當巨子,蒙疆教宗,位居四大喇嘛之一。鹫峰記別,乘願再來,震旦緣深,受封累葉,其本誓神德,固非常情之所可測也。大師誕降青海,幼著神聰。九歲,言游帝都,繼膺章嘉呼圖克圖之封位。靈奇穎悟,譽滿京華。迨長,教通五部之深廣,學窮四續之精微,行秉菩薩比丘之儀,力修中觀瑜伽之要。化孚僧俗,望重盟旗。辛亥鼎革,擁戴共和,北伐完成,翊贊樞府,受封號曰淨覺輔教大師。值國運屯邅,中經抗戰戡亂諸役,大師效忠國家,號召邊遠,伸張大義,屏斥異端,雖敵寇之脅誘兼施,而護國佑民之本懷不忒。勝利還都,增錫尊號曰護國淨覺輔教大師,飛錫台灣,弘教牖民,孜孜不倦。殚忠誠於國族,崇德望於人寰,方知古昔,雖寶志之居梁,佛圖澄之在趙,蔑以加焉!大師宣化蒙旗,普施法雨。主持中國佛教會,領表缁流,歷時十載。化行鲲島,與會東瀛。聿揚國光,嚴遣魔外。迎奘公之捨利,啟末劫之法筵。體空有之一如,融政教而無礙。信乎獅子嚬呻,非野干行跡之可比也!化緣既畢,遂返冥真,時民國四十六年三月四日,世壽六十有八。政府禮隆追悼,自總統以及各院部會首長,均親臨致祭,哀動朝野,悲感缁素,身後殊榮,唯唐之玄奘差堪比擬。荼毘得捨利六千,璨若聯珠,攢同結蕊。自非乘通致化,歷劫行深,寧有泯跡權俗,而殊祥異端若斯之盛者乎!政府明令褒揚,追崇玄德,為建捨利塔於北投之福壽山。瞻貞石之巍峨,緬靈風而仿佛。於戲!聖德靡涯,悲願何極!眾生待度,當乘倒駕之慈航,密行難知,且記化跡之崖略雲爾。 章嘉大師示寂五十周年紀念冊《源遠流長》序 淨空法師 今年是章嘉大師示寂五十周年,大師是我學佛啟蒙的恩師,承蒙恩師指示成佛之道,飲水思源,深深感恩。學佛至今五十六年,講經教學四十九年,能在佛法中得到一些真實受用,都是在老師會下三年所奠定的堅實基礎。 章嘉大師,在蒙藏地區,當地人不稱他“大師”,而尊他為“呼圖克圖”。“呼圖克圖”是蒙古語,有“明心見性”、“生死自在”之意。藏傳佛教中,黃教的四大呼圖克圖(一般稱為“四大喇嘛”),包括前藏的達賴喇嘛、後藏的班禅、外蒙古的哲布尊丹巴,及內蒙古的章嘉呼圖克圖。章嘉呼圖克圖,是藏傳佛教內蒙古地區最高的活佛(即宗教領袖),通常被視為文殊菩薩化身,與外蒙古的“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並稱為蒙古兩大活佛。根據相關傳記的記載,章嘉呼圖克圖至今共轉十九世。我的老師,於清光緒十六年(西元一八九〇年)出生於青海省。本名“羅桑班殿丹畢蓉梅”(意譯善慧吉祥教燈)。三歲時即被認定為第十八世章嘉活佛的轉世靈童,迎入朝藏寺,後隨經師達齊札木蘇學習佛法。七歲出家,並舉行第十九世章嘉呼圖克圖坐床大典。九歲時,即被迎請進京供養,獲清光緒皇帝及慈禧太後冊封,繼位為章嘉呼圖克圖第十九世。 章嘉大師的教化區域,擁有內蒙四十九旗及青海二十九旗的廣大信徒。他所管轄的寺廟,在蒙旗內有三百多所。此外,在北京、遼寧、熱河、綏遠、察哈爾、多倫、青海和山西五台山等地,都有屬於其主管的寺廟。每一寺廟所住喇嘛,多的有三、四千人,少的也有三、四百人,約十萬喇嘛,都是他的出家弟子,他是內蒙人民信仰的中心。 章嘉大師是慈禧、北洋軍閥及蔣中正三朝國師,備受殊榮,曾受清德宗敕封“札薩克大喇嘛”之號,及“普善廣慈大國師”之印,並駐錫北京。一九一二年以後,民國成立,章嘉受到政府尊崇如故,先後受封“宏濟光明”、“昭因闡化”、“護國淨覺輔教”等德號。歷任蒙藏委員會委員、總統府資政等職。對台灣早期佛法的弘傳、流布,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他老人家博學多聞,精通漢、滿、蒙、藏語文。雖位居高官,仍嚴持戒律,慈祥誠敬,親切和藹,處在他老人家身邊,即使不說話,也感到特別的平靜安穩。 我在二十六歲時,方東美教授告訴我,“佛是大哲,佛是聖哲;佛經是高等哲學,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才開始學佛,看佛經。接觸佛法不到一個月,承蒙鄰居敏孟經(清朝末年蒙族的一位親王,人稱“敏親王”)的介紹,認識了大師。雖然我親近大師的時間不長,僅有三年,但影響至深。方老師介紹我入佛門,但未知其詳。章嘉大師教導我讀《釋迦譜》、《釋迦方志》,才真正認識世尊。在李炳南老師會下學習經教十年,示以“至誠感通”,若不是章嘉大師教我“看破、放下”,為我奠定而後學佛之根基,雖有十年經教學習,也得不到如此大的受用。 “知恩報恩”確實為世出世法成就的基礎。中國五千年文化綿延至今,其根本即在於父母恩、師長恩。鴉反哺,羊跪乳,人若不知恩義,禽獸尚且不如,何能成佛?我們的身命得之於父母,法身慧命則成就於佛陀、師長,恩德宏深,愈思回報,則愈感恩深難報。今日全球氣候異常,天災人禍不斷,動亂沖突頻繁,究其根本,均是人心不善所致。人心不善,根源於疏失聖賢教誨,使人心趨向自私自利而莫知回頭。是故古聖先哲,無不教導人民以孝敬父母、奉事師長的赤子之情,漸次擴充為對一切眾生的真誠愛心、道德仁義。故知,“孝敬存心,知恩報恩”確實是成聖成賢的根本;是息災滅禍、萬善萬德的起始;是幸福人生、和諧世界的源泉。我們深深期望,學佛大眾皆能發大願心,為社會、為眾生作最好的榜樣,使人心歸向純淨純善,化災禍於無形,世界恢復真正的安定和平。唯有身體力行老師的教誨,才得報知遇之恩少分耳。 ——西元二〇〇七年二月於香港 緬懷師恩——淨空法師跟隨章嘉大師學佛的因緣 章嘉大師是淨空法師學佛的第一位老師。淨空法師接觸佛法不到一個月,就承蒙鄰居敏孟經(清末蒙族的一位親王,人稱敏親王)介紹他認識章嘉大師。當時淨空法師二十六歲,尚有工作,因此,只有星期天可向章嘉大師請教。章嘉大師非常慈悲,每星期為淨空法師授課一至兩小時。淨空法師接受章嘉大師三年的教誨,奠定往後修學的根基,其恩德永志於淨空法師心中。 謹摘錄章嘉大師對淨空法師發人省思之教誨如下: 【學佛從哪裡學起?】 我初學佛的時候,第一次遇到章嘉大師,我就向他請教,我說:“佛法好,每個人都曉得,但是從什麼地方能入得進去?我們總希望很快就能得到。”他老人家教我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我再向他請教“從哪裡下手?”他告訴我:“布施”。放得下就是布施,看得破就是智慧,這兩個方法是相輔相成的,愈肯放下,智慧愈增長;智慧愈增長,放下愈徹底。所以,學佛從哪裡學起?從布施學起。不但身心世界能放下,最重要的是要把分別放下,把執著放下,把妄想放下,心才能真正得到清淨。 【如何學佛?】 我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就教我念《釋迦譜》、《釋迦方志》,這兩部書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傳記。知道佛怎麼存心、怎麼生活、怎樣待人接物,才能學佛。 【如何過自在隨緣的生活?】 我在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告訴我:“真正發心學佛、弘法利生,你的一生自然有佛菩薩照顧,什麼都不要操心。”這句話很有道理,什麼念頭都沒有,心地就清淨了,心地清淨自然就放光明。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 章嘉大師告訴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他說,有很多人求了沒有感應,不是不應,而是他求的不如法,如理如法的求,一定有感應。 【如何忏悔?】 章嘉大師教導我忏悔法門。什麼叫“忏悔”?能夠發現自己的毛病、過失,這在佛法裡叫開悟,悟了之後把毛病、習氣改正過來,這叫做修行。 【佛教重實質,不重形式】 我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導我“佛教重實質,不重形式”。實質是什麼?做到。如果我們只是形式上皈依,而沒有做到,佛絕不承認你是他的弟子,護法神也絕對不會擁護你,因為你不是佛弟子,你不是真正的善人。 【唵、阿、吽的真義】 淨空法師曾向章嘉大師要求墨寶,他老人家用藏文寫了三個字“唵、阿、吽”。大師解釋“唵”是身,包括法身、報身、應化身;“阿”是口;“吽”是意,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保持像蓮花一樣清淨,出污泥而不染。 【如何做到和睦相處?】 章嘉大師跟伊斯蘭教的首領,關系非常密切,非常友好,彼此互相尊重,互相協助,我跟他老人家三年,這是我親眼看到的。這是什麼原因?是教育。能夠與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和睦相處,不是政治的力量,也不是軍事的力量,科技和經濟也都做不到,只有教育。 【戒律是佛菩薩的生活水准】 章嘉大師他老人家圓寂的時候,我在他火化爐旁邊搭了一個帳篷,我在那裡住了三天三夜,那幾天我認真的想,我跟老師三年當中,他教了我什麼?“戒律很重要!”這句話印象最深刻。為什麼章嘉大師強調這句話?因為戒律是佛菩薩、聖人的生活水准,我們要成聖成賢、成佛菩薩,就要跟他們達到相同的生活水准,我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才開始讀《戒經》。《戒經》的原則就是“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善惡的標准不是依世間的人情世故,那是會改變的;善惡真正的標准是與自性性德相應,也就是與清淨、平等、覺相應,所以是不會改變的。 【如何持戒?】 我在最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就告訴我:“戒是基本,學一條就受一條。”他不主張到戒壇去受戒,而是教我自己去讀,哪一條做得到,就發心做哪一條,做到之後,再發心做下一條,這叫真正受戒。 【淨念相繼】 念佛功夫不在口念,而是心中有佛。真正念佛人在工作、應酬中,佛號也不中斷。但是念出聲音,妨礙他人,所以金剛持是最好的方法。口念佛,但沒有聲音,就是“金剛持”。章嘉大師就是用這種方法,他接見任何客人,除了說話之外,手上掐念珠不曾中斷,口裡持咒也不中斷,真正是二六時中不間斷,這個難得! 【什麼人有資格學密宗?】 密宗是大乘佛法裡面最高層的一個階段。什麼人有資格學密宗?章嘉大師說要從戒律學起,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慧開了之後,才有資格學密。換句話說,定慧沒有相當的基礎,實在沾不得。 【知難行易】 章嘉大師教導我,佛法的總結論就是“知難行易”——明了很困難,真正做到很容易。真正理解,沒有做不到的;凡是做不到的,決定沒有理解。 【教學的善巧】 我佛學的根底是跟章嘉大師那三年奠定的,他規定我每個星期天跟他見一次面,時間兩小時,單獨給我講佛法。兩個鐘點裡,大師真正跟我講佛法的時間,最多不超過十分鐘,其余時間,他就看著我的眼睛,以後才曉得這是訓練定。我一生當中親近很多善知識,章嘉大師用的方法巧妙,我完全被他那種氣氛攝受了。他講的開示雖然簡短,卻很有力量,聽了之後,一生都不會忘記,的確受用! 【扶鸾的真相】 我初學佛的時候,請教章嘉大師有關扶鸾的事情,他告訴我,那是靈鬼假借佛菩薩的名義,冒充佛菩薩,他也想修善,多半是勸人斷惡修善,但是小事靈驗,大事就不靈了。章嘉大師告訴我,因為慈禧太後和滿清政府的王公大臣都相信扶鸾,以致於國家的決策都不敢做主,都取決於扶鸾,所以滿清亡國,就是亡在扶乩上。 【心淨自然涼】 李炳南老師說章嘉大師的境界我們不曉得,但是最低限度,我們可以從外表觀察到他得到清涼自在,因為西藏的喇嘛衣服很厚,在台灣的夏天,他還是穿那麼厚的衣服,而且鞋子像靴子一樣,別人穿的單薄還要搧扇子,他從來沒有搧過扇子。有人問:“章嘉大師,你熱不熱?”章嘉大師說:“心淨自然涼。” 【章嘉大師的身教】 一、章嘉大師行住坐臥,真的如佛經上講的“常在定中”,而且言語非常簡單,音聲洪亮,讓你聽了他的話,永遠都不會忘記。 二、章嘉大師當年在世,雖然是政府裡面很重要的人物,但是他跟我說過:“我對這些一點興趣都沒有,但是他們拉著沒有法子,只好去應酬應酬。”他心清淨,絕對沒有這些虛榮的念頭。 三、我跟章嘉大師學佛三年,三年當中,我不曾對他供養過一分錢,反而有時候上課上的比較晚,中午他會請我吃飯。如果有一次、兩次沒去上課,他就會找人來看我,問我為什麼沒去?是不是生病了?還是有別的原因?他這麼關心,我就不能不去了。所以,真正善知識是非常慈悲的。 ——章嘉大師示寂五十周年紀念冊《源遠流長》 淨空法師的恩師李炳南老居士 李炳南居士傳 於凌波 李炳南,名艷,字炳南,號雪廬,法號德明,別署雪廬、雪叟。山東濟南人,清光緒十六(一八九〇)年庚寅臘月七日生。父壽村公,世居濟南城內券門巷,好善樂施,教有義方。 雪廬自幼聰穎好學,諸經子史,循次讀誦,善詩,能奏笛,好劍術,兼治岐黃之術,無不精妙。 民國紀元初,雪廬二十三歲,與濟南學界組織“通俗教育會”,擔任會長。五年,更名為“通俗教育研究會”,設講座於西門月洞,又時往各集鎮游行演講,編印通俗歌曲以改善風俗,為省政當局獎譽有加。 民國九年,出任莒縣典獄長,目擊監房湫隘,垂憫囚徒,謀有以改善,纡折五年,卒得重建監捨,設施完善,炳煥寬敞。同時又倡德化重於刑齊,加強獄中教化,俾囚人知非向善。 時,南昌孝廉梅撷芸光羲,任山東高等檢察廳長。撷芸為祇洹精捨楊仁山老居士入室弟子,專治法相唯識之學,於濟南大明湖畔設佛學講座,講授唯識,雪廬每講必與,深受贊賞。 民國十六年北伐期間,兵臨莒城,縣知事棄城走,城內秩序混亂,雪廬率警兵維持秩序,安定人心。十七年,悍匪劉桂堂部犯莒城,縣長北去,雪廬聯合機關及邑中士紳,組織臨時縣政委員會,搶救災民,守城待援軍。民國十九年,閻馮反蔣之中原大戰,莒城被圍,日遭炮擊,民食殆盡,人命不保。雪廬在城中,偶閱及豐子恺《護生畫集》,深感弭兵之本乃在戒殺護生,遂為蒼生立誓,是難不死,決定終身茹素,未幾莒城解圍,乃實踐誓言,自此不復肉食。 是時,印光法師駐錫蘇州,創辦弘化社、印贈佛書,遠地但付郵資即寄,雪廬函索,獲寄贈《學佛淺說》、《佛法導論》等小冊,讀之歡喜,心儀印光法師,而路遙無由皈依。越數年,遇一居士系印光法師弟子,雪廬說明夙願,居士允為函介。以此因緣,通信皈依於印光法師。又三年,專誠到蘇州報國寺谒印光法師,師在關中接見,勉勵有加。師在關中接叩見者,例語十數分鐘,而雪廬竟蒙開示終日。 民國二十三年,莒縣重修縣志,總纂為莊太史心如,分纂及預其事者均邑之鴻儒,雪廬由獄政轉任分纂,其中古跡、軍事、司法、金石四類,皆由雪廬負責纂修。三年事竣,因莊太史之推薦,應聘入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府任秘書,旋晉任主任秘書。 二十六年,蘆溝橋事變,中日戰爭爆發,華北相繼淪陷,國民政府遷重慶,雪廬亦隨奉祀官孔德成入川。在重慶時,一日路過長安寺,聞太虛大師卓錫寺內,雪廬早年讀《海潮音》雜志,久慕大師德風,今得是緣,即求谒見。既入室,欣見梅撷芸居士亦在座。是時,長安寺設佛學社,太虛大師選人赴監獄弘法。梅撷芸以雪廬薦,雪廬乃與蜀僧定九師,遍莅重慶及附近各縣監所作佛法演講,頗有績效,太虛大師曾題字獎慰之。 戰時重慶,日機轟炸無間日,雪廬隨孔奉祀官遷重慶西郊歌樂山,林間平屋數間,命名曰猗蘭別墅。歌樂山巅有雲頂寺,無僧住持,為公教眷屬所雜居。殿楹懸標曰“佛學講演會”,為太虛大師所書,詢問之下,知為大師所設。雪廬喜其幽靜,每晨必陟登禮佛誦經。日久未見有人來講演,始悟楹額是為護法保權所懸掛,乃請於太虛大師,願任講席,大師許之,數年間聽講者日眾,終致廟宇為之重新。 抗戰勝利後,隨孔奉祀官還都,居南京三載,曾隨孔奉祀官三返曲阜,以道路梗阻,僅一返濟南探視家人。在京期間,以普照寺及正因蓮社為道場,講經弘法。三十八年,雪廬六十歲,只身隨孔奉祀官來台灣。 雪廬抵台後,奉祀官府設於台中市復興路一陋巷裡的一幢日式平房中,他辦公於斯,食宿於斯,於公務安頓後,即覓弘法之所。初覓得法華寺,首開講《心經》,繼講《四十二章經》。他是一位有執照的中醫師,在寺內設中醫診所,施醫濟眾,又辟圖書閱覽室,廣置佛書,供聽眾閱讀。由是法緣日廣,講經場所擴充到靈山寺、寶覺寺、寶善寺,慎齋堂、菩提場、佛教會館等處。 台中縣市素有慈善堂、贊化堂、龍意堂等先天大道或龍華教之鸾壇,這些場所也多請他去講經,日久之後,鸾壇中的信眾也皈依了佛教,修持淨土法門。他除了多處講經弘法外,復在許多雜志上開“佛學問答”欄,藉雜志而廣為流通,如《覺群》、《覺生》、《菩提樹》、《慈光》、《明倫》等佛教刊物,均有雪廬老人佛學問答之園地。 自慧遠大師廬山結社念佛,淨土宗大弘於中土。唐宋之世,至有“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之風尚。雪廬有鑒於此,遂發倡建蓮社之弘願。民國三十九年,與董正之、徐灶生、朱炎煌、張松柏諸居士籌組台中佛教蓮社,社址設於法華寺內,雪廬當選首屆社長。翌年,由許克綏、朱炎煌二居士捐赀購得民宅一棟為社址,以後屢經擴建,乃成為中台灣巍峨莊嚴之淨土道場。 民國四十年十月,蓮社成立男女二眾弘法團,男眾到台中監獄弘法,女眾到各地蓮友家中弘法。四十一年元月,蓮社大殿落成,禮請證蓮老和尚傳授三皈五戒。四十四年六月,復禮請斌宗和尚,忏雲、淨念諸法師傳授菩薩戒,前後得戒者各數百人。是年,並在蓮社開辦佛學講座、國文補習班,雪廬親講佛學,孔德成、劉汝浩、周邦道、許祖成諸教授講《論語》國文,以後率以為常。四十九年六月,蓮社十周年社慶,復請證蓮老和尚啟建戒場,得皈依戒者千余人,名曰千人戒會。 由於台中蓮社的成立,各地念佛風氣大盛。民國四十四年,他到台灣北部桃園縣講經,輔導該地蓮友成立了桃園佛教蓮社。四十五年五月,他到屏東講經,也成立了念佛團。後來,台灣中部如霧峰、豐原、員林、東勢、後裡、鹿港、卓蘭等地,都成立了布教所或念佛會。 民國四十五年,以台中蓮社講堂容納不下眾多的聽眾,雪廬老人與蓮社弟子籌議興建佛教圖書館及講堂,蓮社女弟子首先發起各種縫紉品義賣,章嘉大師亦具名發起,雪廬老人撰文呼吁,終於民國四十六年,在台中市柳川西路購得土地五百坪,興建了台灣第一所佛教圖書館——私立慈光圖書館。四十七年,正式對外開放,館中有《大藏經》六部、《法寶總目錄》兩部、《太虛大師全集》一部、各種佛學辭典七部、其他佛書一萬余冊,一般學術書如《二十五史》、《通鑒》、《十三經》等均齊備,附有大講堂,可容納千人。 民國四十八年,蓮社聯體機構中又成立了慈光育幼院。育幼院之成立,首由蓮友許克綏、李繡莺各捐土地百余坪,其他蓮友相繼捐輸,共購土地七百余坪,即在此土地上興建了台灣第一所佛教孤兒院,於五十年六月落成。這所孤兒院經常收容孤兒百余名,由院中照應其生活,並送入小、中學就讀,至高中畢業後離院。 繼慈光育幼院成立之後,民國五十二年又創辦了台灣第一所現代化的佛教醫院——菩提醫院。先是,雪廬老人弟子於凌波醫師,原在公立醫院服務,於四十九年秋受《菩提樹》月刊發行人朱斐之約,到獅頭山為閉關潛修的會性法師診病。於凌波山居數日,構想若由佛教人士辦一所醫院,為缁素四眾服務,解決出家人住院的素食問題,及修淨土者臨終助念問題,應是一件佛門功德。下山後,將此構想與朱斐居士相商,並向雪廬老人陳述,獲得他兩位的支持,經過一年多的醞釀,在雪廬老人的領導下,由蓮社社員黃雪銀居士免租提供鬧區店房一幢,於凌波提供醫療設備,先開設佛教醫院門診部,再籌畫正式醫院的興建。此門診部於五十二年佛誕節開幕,命曰佛教菩提醫院,由於凌波醫師任院長。於凌波在《菩提樹》月刊撰文《佛教菩提醫院的現狀和未來的理想》,繼之周宣德居士也撰文為籌建佛教菩提醫院而呼吁,並提出捐建病室的辦法。由於雪廬老人的德望,在《菩提樹》月刊的宣傳下,獲得海內外佛教界的支持和響應,紛紛捐建病室,僑居加拿大的詹勵吾居士更獨捐生西聖蓮室一座。旅居美國的法亮法師、法明法師,越南的壽冶和尚,馬來亞的聖進長老,夏威夷的李伍春華、李傳新居士等各有钜款捐助。在如此殊勝因緣下,雪廬老人乃聘請地方名流組織了籌建委員會,在台中市郊購一公頃余土地,興建了一百張床位的現代化醫院。這所醫院於五十五年七月九日正式開幕,由內政部部長徐慶鐘主持剪彩,盛況空前。在當時的台灣社會上,菩提醫院是一所一流的新型醫院。 繼之在醫院空地上又增建了安老所、施醫所,改組為菩提救濟院,成為社會上著名的救濟機構之一。 雪廬老人創辦的社會福利事業,以菩提醫院、菩提救濟院的成立而達到巅峰。在弘法事業方面,則方興未艾。以後他又成立了“內典班”,培育弘法人才;創辦了《明倫》月刊社、青蓮出版社、台中蓮社受托印經會、台中佛經注疏語譯會等弘法文化機構。 雪廬在台灣弘法垂四十年,創下大片佛教社會事業,經手錢財不啻钜億,而其個人生活較苦行僧尤有過之,蔡念生居士於《雪廬述學匯稿序》文中稱: 公無一時一刻不殚心於弘法利生,雖眠食不得從容,客有問者,則曰忙、忙。夫世人所忙者,官爵利祿,妻子田宅,飲食游樂,而公不與焉。公寄身斗室,無眷屬之奉(老人只身在台),日中蔬食,賴及門弟子輪流供養,雖苦行頭陀,不過是也。 雪廬初來台灣,住奉祀官府之日式平房,在辦公室後間辟一斗室,飲食起居於斯。數年後,在台中和平街租一舊木樓之二樓,一室一廳,兼作佛堂,與《菩提樹》雜志發行人朱斐夫婦比鄰而居。後來在正氣街頂得一磚造平房,一客室一臥室,佛堂半間,走廊牆壁放置贈人之書刊,狹隘可知。他每天食物,晨午兩餐,一饅頭一菜一湯,多由弟子輪流供養,晚餐泡面糊半碗,率以為常,平時一襲布長衫,遇有慶典,著中山裝,從不著西服。出門步行,步履輕捷,勝過少年。七十余後,時坐侍者鄭勝陽居士機車後座。八十余後,鄭勝陽居士購得舊汽車一輛,自任司機,為其代步。 他日常除於奉祀官府埋首案牍外,晚間在各道場講經,並兼各大學教授,於中興大學、東海大學授國文、詩選、《禮記》,於中國醫藥學院授《內經》。他講經授課時,中氣充沛,音聲宏亮,九十高齡,語無衰虧。 民國七十五(一九八六)年四月十三日,安詳往生,世壽九十七歲。元配張夫人早卒,繼配趙夫人、子俊龍、孫女珊、彤均在濟南故裡。老人生平著述,由受業弟子輯為《雪廬述學匯稿》。 李炳南老居士《相宗綱要》再版序文中談及淨空法師 《相宗綱要正續篇合刊序》:三藏內典,世出世法軌范也。……余業師南昌孝廉,撷雲梅光羲大士,於遜清之際為秋官,皈佛治法相學,其精邃冠群倫,凡相宗學者皆崇之,是書之流通,即為後學不畏而作也。……徐蚌之役,(余)避禍來台,居二十五稔,業未敢辍,故人淨空法師,以法相綱要見贈,笑卻之曰,此五十年前所熟讀者,淨師曰:書未若是之久也。受而浏覽,乃為續編,愕然曰:余侍大士,幾二十年,其間流離烽煙燹火,十年無安所,時緣如是,故未之見也。茲獲睹於台島,小康使然欤?淨師為述偶得之由,且擬正續合刊,余稱善,極慫恿之…… 文中提到避禍來台,居二十五年,李炳南居士1949年來台灣,“居二十五稔”就是1973年左右,老居士此時已稱淨老為淨空法師。 宣化上人贊李炳南老居士 李老居士,名炳南,山東濟南人,幼受儒學教育,深得孔門心法。長而學佛,親近三寶,護持道場,為法門龍象。參訪印光、太虛、虛雲等高僧大德。研究佛理,誦持經典,書寫佛經,講解經典,躬行實踐,貫徹始終。以文學之基礎,發揮佛教奧義。言言真實,字字契理,為正信之優婆塞。後隨孔德成先生至台,專攻華嚴及淨土,使佛教發揚光大。化育大專學子,不可勝數。興辦佛教蓮社、學校、醫院、圖書館等慈善事業,不遺馀力。於一九八六年四月十三日,抱微恙,吉祥臥,安詳而西歸。世壽九十有七,可為末法中堅貞居士也。 贊曰: 疾風硬燭 烈火精金 百煉不銷 金剛法身 清風明月 不染纖塵 游戲三昧 如是雲雲 又說偈曰: 以身作則化群生 老實念佛九品登 闡揚華嚴法界理 開掘慧礦佛性明 信願持名歸淨土 勸修妙法入蓮城 九七時至生安養 菩薩眷屬日日增 ——摘自 宣化上人 《水鏡回天錄》 李老師弟子、《菩提樹》主編朱斐居士談隨師學習會集本 學人朱斐,少年時即皈依印祖,1948年旅台後追隨雪公炳南老師學修淨業,曾聞雪公告知:時佛教中有“南梅北夏”之稱者,南梅乃指南方有梅公光羲(撷芸)老師、北方則指夏公蓮居老居士,皆教內大德也。雪師於抗戰中曾在重慶從梅公學唯識:梅公為我國近代佛教唯識學之泰斗。而黃公念祖居士恰為梅公之甥。學人也曾在台中聽過雪公老師講過夏老的《無量壽經》會集本,衷心仰慕已久,乃於2008年9月為台中菩提仁愛之家的老人及光壽學苑學淨同仁等學講《無量壽經》摘要淺介,即用的夏蓮居老師會集、黃念祖老師注解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會集本,事實上淺學如我者,哪敢講這樣的大經,只是按照念公的白話注解,摘要淺介其中主要部分而已。 李炳南老居士弟子江逸子居士談淨空法師 老和尚,我看他講經我就會想到老師,他台風之像啊,真潇灑。 ——紀錄片《我所認識的雪公老師》 李炳南老居士弟子於凌波居士為淨空法師立傳 淨空法師略傳 於凌波 淨空法師多年在台灣、美國、加拿大及東南亞各國專弘淨土法門。他是繼夏蓮居、李炳南二位老居士之後,弘揚念佛法門的法師,近年來他在各地成立“淨宗學會”,分會遍及台灣及美加。 淨師俗家姓徐,名業鴻,安徽省廬江縣人,一九二七年出生,他的父親擔任公職,所以幼年隨父母客居福建建瓯,在建瓯受小學教育。中日戰爭期間,就讀於國立第三中學。一九四五年抗戰勝利,四六年舉家遷居南京,就讀於南京市立第一中學。一九四七年他的父親病逝,家無恆產,淨師以此失學,因而參加軍旅,從事文職工作。一九四九年內戰熾烈,京滬撤退之際,淨師隨軍到台灣,服務於實踐學社,擔任資料管理工作。 淨師天性好學,公余研讀經史古文,努力不懈。一九五三年,安徽桐城方東美先生講學於實踐學社。淨師以鄉後學的身分,谒方教授於寓所,方先生為一代哲學大師,提攜後進不遺余力,對這位年方二十六歲的小同鄉十分器重,答應每星期日為他講授哲學二小時。初講“理則學”,繼講東西方哲學,如是三年之久(爾後一九七七年方先生逝世,淨師照顧方夫人生活,直至終老)。在這段時間,講授到佛學部分時,方先生介紹他谒見佛教領袖章嘉大師,大師亦允每周為之講課一次,如是亦受學三年。 一九五八年,淨師為進一步研究佛教理論,乃辭去工作,到台中入佛教大德李炳南老居士門下,依雪廬老人學佛(李炳南老居士號雪廬)。雪廬老人為淨師單獨開課,講授唯識學、淨土經論,特別於《大乘無量壽經》更是悉心傳授。時,淨師住於台中慈光圖書館的一間小閣樓上,為學佛法,不計物質生活之簡陋,如是又苦學十年。 在台中受學期間,因緣成熟,一九五九年北上台北,於圓山臨濟寺,依白聖老法師剃度出家,法名淨空。一九六一年於海會寺受具足戒,與祥雲、聖嚴諸師為戒兄弟。出家後的淨師,仍回台中,依雪廬老人學《華嚴經》、《淨土三經》及法相唯識宗的經論,同時在南普陀寺佛學院任教授課。一九六七年,離開台中北上,任圓山臨濟寺書記、十普寺三藏學院教師,一九六九年,應星雲法師之聘,任佛光山東方佛教學院教師兼教務主任。後來返回台北,任松山寺大專佛學講座講師。一九七六年,台北三重市慈雲講寺創設“中國內學院”,禮聘淨師任院長。 學佛要一門深入,是淨空法師一貫的理念,一九六九年他在佛光山東方佛學院任教時,即建議星雲法師,讓每一個學生專學一部經。他對星雲法師說:“法師啊!如此,十年二十年之後,你的佛光普照全球啊。”星雲法師說:“好是好,但那就不像佛學院了。佛學院裡面開的課,要像一般學校一樣,各門都要有的。”這樣,淨空法師的理念就沒有實現。淨空法師何以有此種理念呢,因為他早年隨淨土大德李炳南老居士學佛,李老就是專弘揚淨土法門的。 淨師之於佛學,初於法相唯識之學用功甚勤,曾從雪廬老人學唯識有年。雪廬老人是民國初年唯識大家梅撷芸大士的入室弟子,淵源有自。由雪廬老人為《相宗綱要》再版所寫的一篇序文,可見淨師的師承關系: 《相宗綱要正續篇合刊序》:三藏內典,世出世法軌范也。……余業師南昌孝廉,撷雲梅光羲大士,於遜清之際為秋官,皈佛治法相學,其精邃群倫,凡相宗學者皆崇之,是書之流通,即為後學不畏而作也。……徐蚌之役,(余)避禍來台,居二十五稔,業未敢辍,故人淨空法師,以法相綱要見贈,笑卻之曰:此五十年前所熟讀者。淨師曰:書未若是之久也。受而浏覽,乃為續編,愕然曰:余侍大士,幾二十年,其間流離烽煙燹火,十年無所安,時緣如是,故未之見也。茲獲睹於台島,小康使然欤?淨師為述偶得之由,且擬正續合刊,余稱善,極慫恿之…… 淨師以唯識學之基礎,深入經藏,故於受具戒後,於國內外弘化期間,講《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圓覺經》、《金剛經》及淨土經典,垂三十年。他在台灣先後創辦華藏法施會、華藏精捨、華藏佛教視聽圖書館、華藏講堂、佛陀教育基金會等弘法機構。並首開風氣之先,使用視聽教育方法,大量制作佛法講經錄音帶、錄影帶,分贈世界各地社團及信眾。近年來更以大量佛書運往大陸,協助大陸佛教復興。 一九八二年,法師應美國信眾之請,到美國弘化。時,德州達拉斯學佛社聞知法師抵美,禮請法師到達拉斯講經。在此之前,出家法師到達拉斯弘法者,只有淨海、永惺、宏意三位法師,淨師是最早由台灣到達拉斯弘法的法師。他在達拉斯講《阿彌陀經要解》。淨師辯才無礙,使聽眾充滿法喜。這以後,應當地信眾之請,每年都到達拉斯弘化。 一九八五年,淨師第三度來美,首先應洛杉矶華嚴研習會之請,在中國文化服務中心、波爾萊昂文化中心等處,分別講《阿彌陀經要解研習報告》七次,新釋經義,精簡明了,使洛城聽眾贊歎不已。繼而又飛抵三藩市,在各寺院以同一經題再分別報告多次。八月飛抵達拉斯,仍講淨土經典,使聽眾深受感動。達拉斯學佛社社員,將原來社址改裝刷新,改為淨宗道場,禮聘淨師為名譽董事長及導師,懇留他長期駐錫領眾修持,法師為大眾誠意感動,允暫在社中駐錫一段時間,以後每年來達拉斯領眾共修。 一九八八年因緣成熟,達拉斯學佛社改組為“達拉斯佛教會·華藏蓮社”,禮請淨師為導師,主持會務。翌年,台灣台北的“華藏佛教圖書館”(淨空法師台北的道場),同修蓮友組織“華藏淨宗學會”,仍由淨空法師領導主持。而達拉斯的華藏蓮社,也就易名為“美國達拉斯佛教會·淨宗學會”。淨空法師不時要到各地弘化,不能長駐學會,由淨師弟子悟塵法師代為駐會主持。 台北華藏圖書館成立“淨宗學會”的因緣,見之於台北華藏圖書館館長及淨宗學會董事長韓瑛居士撰寫的《淨宗學會緣起》一文中: 大覺世尊,愍念有情,示成正覺,隨機演教,雖有大小權實之異,要皆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究竟成佛而已。然末世眾生,業障深重,智淺福薄,知識難遇,未能直下暢佛度生本懷。於是特開普度一切眾生,當生成就之淨土法門。昔南昌梅大士雲:果能受持,如說修行,不但拔將來之苦果,實已獲現前之福利,非真修淨業者,不覺其妙,非曾涉教海者,莫窺其深。又雲:欲弘佛法於今日,必須提倡淨土。 “淨宗學會”者,乃夏蓮公大士於大戰後所倡導之專修淨土專弘淨土之組織。淨空法師弘揚大乘三十年,深知此宗所依,確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度生成佛之第一法門,是以近年來台、港、星、馬、美、加各地,極力宣揚,又印大經及注解三百余萬冊,流通十方,深望此一組織、能普遍推展至全球各處,願諸大善知識,皆能弘演正法,明三世因果,示六道輪回,表佛性真常,贊淨土超勝;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求願往生,圓成佛道,誓志宣化,普令群萌,同歸淨域,為本會建立之唯一理想目的。 本會蓮友,修學理論,鹹共遵修《淨土五經》、《淨土十要》、尤以《無量壽經》(夏居士會集本)、《彌陀要解》、《普賢行願品》三種為必修所依,行有余力,始得研習與本宗相應之大乘經論。……黃念公無量壽經跋雲:“苦樂忻厭,生佛感應之理,闡發盡致,顯密性相,事理因果之義,赅括無遺,是以志向大乘者志所必讀,有心救世者在所必弘也……”華藏同修蓮友,深感蓮大士念公之啟示,決定依教奉行,啟建“華藏淨宗學會”,禮請淨空法師主其事,常年共修淨業,共習大經,以資提倡,上報四恩,下濟三苦,是誠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大事因緣也,敢不寶此際遇。願我缁素同修共勉之。己巳元旦淨業學人韓瑛和南於華藏佛教圖書館。 己巳年,是一九八九年,淨宗學會是一九八九年成立的。 當時的達拉斯的淨宗學會,最初仍設於達拉斯學佛會原址,即阿波羅路四二二號,一九九三年,在原址附近,即同一條路上的五〇一號,購得大建築物兩幢,總面積兩萬五千平方尺,成為一處規模完善的大道場。現在達拉斯的淨宗學會,有四位常住出家眾,他們是悟塵法師、悟行法師、悟千尼師、悟平尼師。悟塵法師,俗名曾憲玮,台灣海洋大學畢業,來美留學,獲碩士學位,在佛羅裡達州工作時,曾組織“邁阿密佛學社”,後依淨空法師出家,是一位前途無限的佛門法將。 美國淨宗學會董事長韓瑛居士,是中國大陸東北大連人,一九二二年出生,一九四九年到台灣,以經商致富,賺到的錢全用在護持三寶上。她一九六五年依淨空法師學佛,六八年護持淨師,在台北市景美創立“華藏講堂”、“華藏圖書館”,多年慘淡經營,現在講堂及圖書館有一萬余平方尺的面積,數萬冊圖書,二十多位出家常住眾。平時講經弘法,各種講座,念佛共修等活動,密集不斷。 十余年來,淨師在美、加各地弘化,美、加兩國許多城市都成立淨宗學會,如舊金山、洛杉矶、華盛頓、亨城、亞特蘭大、麥迪生、加拿大等地,已有十余處之多。近兩三年來,淨宗學會的組織遍及台灣南北,且已擴及東南亞。行見未來,“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之盛況,重見於今世矣! 於凌波(1927-2005):台灣著名佛教居士,河南洛陽人,職業醫師。1960年起受業於李炳南老居士門下,曾創建佛教菩提醫院、普濟醫院,救濟病苦。其《向智識分子介紹佛教》一書,影響甚廣。在撰寫佛教人物傳記方面,尤為著名。著作有《近代佛教人物志》、《民國佛教高僧傳》、《民國佛教居士傳》、《民國佛教學人傳》及《現代佛教人物辭典》等,2005年8月29日安詳往生。 淨空法師簡介 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昆士蘭大學榮譽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客座教授 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南昆士蘭大學榮譽博士 澳洲淨宗學院院長、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董事主席 淨空老法師,法名覺淨,字淨空,一九二七年出生於安徽省廬江縣,俗名徐業鴻,一九四九年旅居台灣省,一九五四年先後追隨一代大哲桐城方東美教授、藏傳高僧章嘉呼圖克圖與儒佛大家濟南李炳南老教授,學習經史哲學以及佛法十三年,而於佛教淨土宗著力最多。 一九五九年,法師於台北臨濟寺剃度,遂以恢復聖哲倫理道德教育、弘揚大乘佛法慈悲精神為己任,至今(2012)講經教學五十四年,從無間斷。首倡“佛教”乃“佛陀教育”正名之說,大開印贈經典及運用影音設備、網絡、衛星電視普及仁慈博愛之全民教育的風氣。曾受聘任台北十普寺三藏學院教師,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教授,台灣中國內學院院長。創辦華藏視聽圖書館、佛陀教育基金會與澳洲淨宗學院。指導新加坡淨宗學會創辦“弘法人才培訓班”。現今全球有百余所的佛陀教育機構聘請法師為永久導師;成千上萬的聽眾,通過遠程教學向法師學習。 除講經教學外,法師對各類醫藥、教育、慈善救濟事業也非常關注,不分國家、宗教、族群,平等真誠地貢獻力量。一九九七年始,旅居新加坡三年,致力團結新加坡九大宗教,告知世人“世界不同宗教確實是可以團結的”! 公元二〇〇〇年移居澳洲,兩年後(二〇〇二年)即獲頒澳洲格裡菲斯大學榮譽博士,並獲聘任榮譽教授。同年,圖文巴市長頒發榮譽市民。次年(二〇〇三年),昆士蘭大學亦聘任法師為榮譽教授。 二〇〇一年更於澳洲圖文巴成立“淨宗學院”。除講經教學,法師也大量制贈經論善書及光碟影片,免費流通世界各地,公開授權一切大眾;其內容皆是有關聖賢教育、昌明倫理道德之言論思想。數年來,更先後印制《大藏經》數千套及購置《四庫荟要》贈送世界各大圖書館、高級學府以及佛教單位。身負“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使命感,凡是法師所到之處,無不為團結種族、祥和社會、提升道德之理想盡心竭力。 二〇〇三年七月,聯合國國際和平大學,在泰國曼谷舉辦國際研習會議,討論“宗教是沖突還是和平”,法師以澳洲格裡菲斯大學教授身份,代表該校出席並講演。同年八月應邀參加“澳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發起的“西藏光明萬裡情”義診活動,為西藏同胞捐助治療白內障的儀器與醫療基金。在世界災難頻傳、國際恐怖份子活躍與多種傳染病的襲擊之下,人們對於和平安定的渴望與日俱增,對於“宇宙和諧、世界一家”的理念,也產生更廣大的回響。 二〇〇三年十一月,法師應印尼副總統罕扎哈茲之邀,至該國進行首次訪問,會見前總統瓦西德長老以及政府各部首長及宗教代表。談話中,再三強調應重視弘揚宗教教育,對印尼的種族和諧及安定和平做了極具建設性的提議。長老及各代表紛紛表示,熱烈歡迎法師常到印尼講經說法。 二〇〇四年,法師先後榮獲澳洲南昆士蘭大學及印尼伊斯蘭教州立大學頒發的榮譽博士學位。盡管,對於畢生淡泊名利的法師而言,世間的名聞利養猶如過眼雲煙,修道人絕無絲毫染著。但這些榮譽,卻顯示了世界各地的志士仁人,對於提倡多元文化教育以及重振倫理道德之刻不容緩,有著高度的共識。正是基於這份肯定與認知,法師在澳洲、印尼等地,與政、教各界人士都建立了真誠的友誼。 二〇〇四年一月,法師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亞洲非政府機構資訊網組織會議之邀,出席於日本岡山所舉辦的“教育永續發展”之國際會議。在大會講演以及數天密集的訪問座談中,與世界各地的宗教領袖及學者專家共聚一堂,探討化解沖突之道。法師提出古聖先賢“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的思想,說明一切宗教都是仁慈博愛的教育,要想消除沖突、挽救劫難必須先從化解自己內心的沖突與不平做起。人人反求諸己,心地純淨純善,世界必定充滿光明。法師慈祥溫和的風范,懇切真誠的言論,加以深入淺出的說明,讓來自不同種族文化背景的宗教人士及學者們留下深刻印象,並表達了誠摯的敬仰之意。 二〇〇四年四月,印尼國家宗教部部長塞德亞基先生,邀請法師再度訪問印尼。講演中,法師就“人道、愛、世界和平”的主題,諄諄說明社會安定、世界和平的大同理想,必須建立在恢復聖賢倫理道德教育的基礎上。 二〇〇五年,榮獲英國女王AM勳銜,再次肯定了法師對多元文化教育與宗教團結的卓越貢獻。半個世紀以來,法師足跡遍及五大洲。多次代表各大學至亞、澳等地參加國際和平會議;數次陪同新加坡九大宗教、印度尼西亞五大宗教代表團,訪問中國、羅馬、埃及等宗教聖地與大學。所到之處,不僅深受佛教信眾的擁護愛戴,而且與各宗教人士親切交流,真誠學習,成為坦誠相待的老朋友。 二〇〇五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澳代表,多次訪問老法師,希望與澳洲淨宗學院合作,邀請真正有愛心、有道德學問的老教授、專家學者講演。法師倡導《弟子規》、《十善業道經》等基礎教學,以中、英、阿拉伯、西班牙、俄、法六種語言,利用網絡、衛星電視,二十四小時在全世界各地區反復播放,向全球人士提供認識學習神聖至善圓滿倫理、道德、因果、宗教的教育。鑒於近代各宗教逐漸式微、偏重形式而缺乏實質的狀況,法師積極提倡建立“宗教大學”或“多元文化大學”,培育各宗教教師傳道人員,深入教義,提升素質。誠望各宗教學習者皆能恪奉仁慈博愛的精神,落實和諧社會的大同理想。 對於今日社會,老法師更加強調,唯有深明因果教育,才能真正自利利他,自度度他。若不明因果,縱然學習倫理、道德教育,亦容易流於表面,徒具形式。故清代周安士先生雲:人人皆明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人人不明因果,天下大亂之道也。法師近年特別強調要落實《弟子規》、《十善業道經》、《太上感應篇》的教誨。因為此儒釋道三門基礎,實乃一切倫理道德教育之大根大本,若非切實履行,世出世間所有德行學問僅如空中樓閣,自行化他均難真實成就。 二十世紀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博士曾說:“欲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多次參加國際和平會議的經驗,使老法師深切認識到,唯有建立和諧社會示范區,才能使世人明白肯定“人性本善”,告知世人“和諧是可以落實的”。於是,法師秉持著“但開風氣不為師”的處世原則,於家鄉安徽廬江縣湯池鎮建立“文化教育中心”,培養倫理道德教育的師資,展開小鎮全民倫常教育。使他們道德水平顯著提升,民風淳樸,好禮知義。 二〇〇六年,老法師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之邀,參加了“紀念釋迦牟尼佛誕辰二五五〇周年紀念暨佛教徒對人類的貢獻”之盛會,並在會上多方闡揚:“宗教是可以團結的,人民是可以教好的。聖賢傳統文化教育對於現代社會仍深具實用。” 淨空法師於二〇〇六年參與攝制了由中國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欄目主持人陳大惠主持、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制作的大型公益片(名稱刪除,學佛網編輯)。 節目以深入介紹、弘揚中國五千年來的儒、釋、道三種傳統文化思想為主,詳細剖析當今全世界范圍內的各種環境和人文危機的根源,以及闡述以和諧為宗旨的化解之道。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宗教團結、化解沖突、深刻認識和諧等諸多方面均有深入的表述。(名稱刪除,學佛網編輯)的流通傳播,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重大的積極意義。 近三十多年來,弘揚淨土法門范圍最廣,影響最大,度眾最多,無過淨空老法師! 簡言之,“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是淨空老法師立身處世不變的原則。“仁慈博愛”、“修身為本、教學為先”是他講經教學的純一主旨。“誠敬謙和”、“普令眾生破迷啟悟、離苦得樂”則為其生命的真實意義。 淨空法師在中國佛學院的演講 能進法師整理 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七日上午,千年古剎北京法源寺,晴空萬裡,祥鳥鳴集。中國佛學院師生身著黃色外裝,列隊迎候。居士信眾,手持鮮花,口誦佛號,兩廂列隊於後。年逾古稀的當代淨土宗大德淨空老法師,精神飽滿,步履輕盈,隨著廣大信眾的聲聲阿彌陀佛聖號,步入大雄寶殿,禮佛三拜。然後,進入佛學院大禮堂作了精彩的講演。現依法師講演錄音記錄如下,並敬分章次,冠以標題,願各同仁,共沾法喜。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大德: 這一次,也非常難得,我應國務院宗教局的邀請,回國來訪問,那麼今天有這個機會,跟大家在此地見個面。我知道同學們都非常地熱情,我非常感激。因為每一次,都給酒店帶來了很多的麻煩,就是來看我的人太多了,這個酒店裡整個公安都出動了,沒見過這個情形,因此我變成一個很不受歡迎的人。這次為了避免麻煩酒店,所以住在釣魚台,釣魚台裡還有不少同學在釣魚台的門口、門房裡面找我,也給釣魚台的警衛帶來很多麻煩。他們說我這個客人很麻煩,怎麼這麼多人來找,又是電話又是客人,因此我不敢回國來。我非常希望回國來看看諸位同修,希望將來我去看你們,你們不要來看我,我會去看你們。我去看你們,這樣就比較上好多了。 一、佛陀教育 無上妙法 佛法在海外,幾十年來宣傳的是佛教教育。唯有佛教教育,我們才得到真正的受益,也才能解決社會的問題。學佛確實是人生最幸福、最圓滿的享受。它教給我們怎樣做人,怎樣工作,怎樣處世,待人接物。所以佛的教誨,古大德們肯定佛所說的一切話,稱為妙法,這到底妙在哪裡呢?人家說出一個具體的道理出來:那是任何一部經,都具足教、理、行、果四個圓滿。這個是世間任何書籍也比不上的。不但一部經,甚至於每一句話,都具足,都具足這四個條件。這四個條件,用現代的話來說,佛給我們講的是真誠的教誨,佛心一點私心都沒有,真誠的教誨,他所講的話裡面,有真實的道理,教導我們,至善的行為。 我們儒家講的止於至善,但是只講一個原則,沒有說得很詳細,沒有說得很具體。後人依據集結成為這個生活規范的,那就是《禮》。《儀禮》、《禮記》、《周禮》,這我們中國稱為三禮。那是古人生活的典范,那是至善的行為。 在佛法裡面講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哪 。這個都是散布在一切經論中的,所以佛教導我們的是止於至善的行為。我們依照佛的教誨,認真地學習,我們會得到什麼?用現代話來說,人生最高的享受,最幸福、最美滿的享受。佛字字句句都具足這個四分,這四個條件,稱之為妙法。我們應該怎樣去接受?古來祖師大德教給我們,對於佛的教誨,我們要深信不疑,如果不理解他的道理,就沒有辦法,得到最高享受,所以一定要明其理,要依照他的教導去修行。修行,行就是我們的生活行為。佛家講三業,我們裡面的想法看法,意業行為;我們的言語,口業行為;我們身體一舉一動,身業的行為。行為再多,身語意統統包括,所以要依照理論,依照方法,把我們的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這叫作修行。這個道理要懂啊。我們想錯了,說錯了,做錯了,這個正確與錯誤的標准,就是佛的教誨,依照佛的教誨來修學。 二、世界和平 教育為先 大家都知道,現在社會動亂,全世界都動亂,歐洲現在在打仗,這個戰爭不知道怎樣能結尾,會不會演變為世界大戰,很難講啊!世間為什麼會有戰爭?人與人之間為什麼會有爭執?佛告訴我們,由於我們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迷惑啊!隨著自己的煩惱習氣,那這個人與人之間的沖突、誤會決定不能避免。 這個事情要想解決,我們從歷史來觀察,從整個世界局勢來觀察,你想今天巴爾干半島,這個事件,種族的問題、宗教信仰的問題,這個就屬於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種族的一種沖突。這個問題政治不能解決,軍事也不能解決,這個打仗只是記下仇恨,甚至於深仇大恨哪!我們佛教講,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啊!他們不相信有來世,這真的有來世,來世還報復,這個事情有多麻煩。軍事不能解決,因此我們才恍然大悟。釋迦牟尼佛為了服務一切眾生,他是王子的身份,他可以做國王,他知道政治不能解決,因此國王不做了。我們到今天才知道,釋迦牟尼佛武藝高強啊!他是將軍啊,他可以做元帥啊。他知道武力不能解決,所以將軍也不做了。再要跟諸位說,經濟也不能解決,科學技術也不能解決,真正能解決的——教育啊!你要教導人民,要教導群眾,讓大家都覺悟都醒悟過來了,這問題才能解決。所以中國儒家的教育、佛法的教育,第一個是教育做人的道理。你人都不會做了,你決定造罪業,決定要墮落啊! 三、欲學佛道 先學做人 今天社會,無論哪一個地區,犯罪率為什麼那麼高?不會做人哪。不能怪他們,他們沒有接受過做人的道理,他們怎麼能會懂得?佛教導我們修行從哪裡做起?從三福啊,觀無量壽佛經上講的淨業三福啊。佛說得很清楚,這個三條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那就說明了過去世佛,現在佛,未來佛都要在這個基礎上修學,你才能做佛,你才能成就啊。三福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咱們做到沒有?這頭一條,這一條都做不到了,其他都沒有了,像房子一樣這打地基啊,基礎啊。你們都受過三皈了,都受過五戒,菩薩戒了,管用嗎?三皈五戒菩薩戒,是建立在此,這個第一個最重要。記住,要記住。所以佛先教你做人,你是人中的善人,才能學佛啊。 這具足這個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那個慈心不殺,就是五戒的預備。你還沒有受五戒,沒有正式受五戒,先學。先學五戒,學好了以後,再正式受五戒。然後再提升,再升一級,這就是第二福了。第二福頭一句,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才入佛門哪!你前頭沒有這個條件,怎麼能入得了佛門?所以我們這個入佛門,來湊熱鬧的啊!我上一次到這邊來,也跟諸位同學講過,佛的學生、佛的弟子,是社會大眾的榜樣,社會大眾的模范哪!我們看到社會大眾的錯誤,我們要把他糾正過來,從哪裡糾正呢?從本身糾正!我們自己一定要做一個好樣子。現在我每到一個地區,同學非常熱情,好事,我非常感動,感激,但是大家沒有秩序,沒有秩序就亂了。那麼如果我們很整齊,很有秩序,社會大眾看到我們好,這個佛教了不起,這是佛的學生,確實跟一般大眾不一樣,他對佛教就生起尊敬心來,那我們無形當中,這就弘法利生啊。不必開口說法,做做榜樣給人看。他不守秩序,我守秩序;他不守法律,我守法律;他不遵守規則,我遵守規則。佛教我們持戒,持戒就是守法,所以不要死的去記教條,那全都是活的啊。國家的法律要遵守,地方的規約要遵守。這就是家有家規,國有國法。入境要隨俗,我們到外國,外國的法律跟中國的不一樣,到哪一個國家,要遵守哪一個國家的法律。那麼還有,沒有文字記載的道德觀念,風俗習慣,都要打聽清楚,都要遵守,你到哪個地區,才會受到哪個地區的群眾歡迎。這個是我們學佛,是佛陀教育給我們的啊! 所以從這個基礎上,再向上提升,那就奠定了大乘的基礎。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個三條是一句啊!是學佛的根本那!那佛法從哪裡學起呢?從這裡學起啊。捨棄這個講得再高,講得再玄,不切實際,不能落實,我們一點受用都得不到。所以佛法的修學,要落實在生活上,我們真正把佛的教誨記住,理解卻做不到啊。 那麼有這樣的基礎,念佛才能往生啊。這個是觀無量壽經韋提希夫人向釋迦牟尼佛請教的。她是遭遇到災難啊,用現在講的來說,她的兒子不孝啊,搞政變啊,殺了父親,把母親幽禁起來,篡奪政權,遭這麼大的難哪。她灰心極了,所以求佛指導她,有沒有他方諸佛世界,她願意往生,不願意住在這個地方。世尊很民主,很開明,沒有說是哪個世界好,哪個佛好,那個,沒有介紹的。一切諸佛的剎土,完全展現在她面前,像我們看電視一樣,看見過一樣,你統統看到,你自己選擇。她選擇極樂世界,選擇阿彌陀佛,選擇之後,世尊點頭,你選得很好,選的很好,你很聰明。諸佛剎土,你能夠選中極樂世界。那麼這是韋提希夫人求佛教她以什麼方法,能夠往生,佛才講這個三條啊! 沒有講往生方法之前,先講基礎,你把這三點真正做到,然後念佛才能往生,你要記住啊,西方極樂世界那邊的人,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啊。我要不善,到那裡去發脾氣,天天跟人吵架鬧事,那極樂世界不是被你搗得一塌糊塗啊。那怎麼可以呢?佛很慈悲歡迎你去,大眾不允許啊。必須自己有善行,自己也要有上善的條件,得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歡喜,大眾也歡喜。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學佛啊,要向佛學習。 四、契合時機 念佛第一 那麼有很多人問我,昨天我們國家宗教局葉局長也問我,他問為什麼要學淨土宗,佛教宗派那麼多,法師你為什麼要學淨土宗,為什麼提倡淨土宗?佛法宗派非常多,每一個宗派啊,典籍都非常豐富,學習很困難,太多了。淨土宗的典籍很少啊,加上我們祖師大德,附加上去的也不過五經一論,總共六種。現代的人工作繁忙,分秒必爭,哪有那麼多的時間去讀那麼多的典籍啊,越少越好啊,我們今天就找少的啊,找簡單的,找容易的。沒有別的,就為了這個原因哪。那些宗派,不是不好,很好啊,沒有時間去學習,也沒有這個學習環境。 五、拓開胸襟 普度群生 我們生活都過得很苦,在外國,諸位不常到外國去不了解,我在外國住得很久,外國人的生活比我們中國人苦得多啊!我說得是大家不相信,我記得好像是八八年,我第一次回來,我陪著韓館長,這個護法到大連,當地有一些人,有的也是官員,請我們吃飯,人也很多,就問起我們在國外情形,我說美國人的生活比不上中國,他感覺很驚訝,美國人住的洋房,家裡都鋪著地毯,出門都有汽車,家裡都是電器設備,怎麼不如我們呢?我問他們一句話,我說你們在坐的這些人哪一個是負債過日子的?他們面面相看,沒有,一個都沒有。美國人過的日子,賒帳來得啊,不是自己啊。向銀行貸款,保險公司貸款,每一個月攢錢還賬,還到老,還到死,還沒有還完,你說這種生活壓力多痛苦。他如果有一天工作丟掉了,那房子車子,銀行都拉去拍賣去了,他一無所有,那要靠一點點救濟金過生活,那就和外面討飯沒兩樣啊?晚上在公園樹下睡長板凳的很多啊,到外面去乞食啊,人家丟到垃圾筒裡的食物,他們都去撿來吃。 我們中國古人講,無債一身輕啊,那個日子過得多痛快啊。美國人從生下來就負債,死了都還不清,來生還有債,你說這個東西多麻煩。所以諸位細心觀察觀察去啊,你就相信,我們古聖先賢教我們的這種生活方式是正確的,我們生活雖然清苦,有樂,外國人生活再富,沒有樂,我們有真正的樂,有精神上的享受啊!外國人那種娛樂,說老實話,就像現在吸毒一樣,麻醉啊!它不是真樂啊,那很短暫的刺激啊!真正的樂,我們給他講,他也不懂,為什麼呢?他那種腦子裡沒有那種樂的細胞啊,你有什麼辦法呢。他沒有這種文化嘛。所以一些有智慧的,比較高層次的到中國來觀光,非常羨慕中國人。外國人羨慕中國人的很多啊,中國人物質條件那麼差,為什麼過得那麼快樂,為什麼那麼長壽?他們感覺非常奇怪,他們天天講究保養,還是一身病。中國人什麼都沒有,還偏偏長壽,還沒有病,都能活到八十、九十、一百多歲的。所以他們曾經來到中國作過調查,他也找不到原因哪,總認為東方是個神秘的地區。外國人也很好奇,必須要真正了解中國這個久遠歷史文化,他們才會懂得啊! 六、心包太虛 量周沙界 他們的問題苦難也非常多啊!我們是佛弟子,佛弟子沒有國家的界限,佛住在哪裡呢?盡虛空,遍法界,都是我們住處啊,佛度眾生從來沒有說度哪個地區眾生啊。普度眾生,那個范圍多大,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都是佛陀教化的對象,你們常常就是在佛寺當中,念疏文,也常常聽到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有沒有這麼大的心量?心量不能不拓開啊,我們幫助自己的國家,也要幫助別人國家啊。不幫助他們,他們不懂,天天鬧事,搞得整個世界不安寧不太平,我們也受累啊。所以最近這些年裡,我非常努力認真在做,幫助其他的宗教,其他的族群,希望宗教能團結,族群能夠和睦,合作。這個新加坡李木源居士今天也到此地來了,就是今天我們做宗教團結,族群和睦,做得最有力的一位居士。這個工作很重要啊,你想中東為什麼戰爭,種族、宗教信仰不同,沒人教啊。如果有人教,這戰爭就化解了,所以這個工作極需要,要做。 我們基於什麼態度做呢?真誠的愛心,佛家講慈悲,他們講愛心哪。真誠的愛心,無私的布施,沒有條件的布施,供養,自然能感動人哪,怎麼會不能合作呢?怎麼會不能和平相處呢?所以世間動亂,眾生受苦。我們不要說什麼那都是業障,那是罪業,把這個責任全推到那邊去了,這是個錯誤的觀念。我們應當要學佛菩薩,這個責任是自己的,我沒有學得好,我沒有做得好,所以社會動亂,所以眾生這麼苦。你能夠回過頭來,回頭是岸啊,自己認真努力好好地學,我不能夠感動眾生,不能夠做一個好樣子,時時警惕自己,認真努力向佛菩薩學習,我們才能夠度自己,才能夠幫助社會啊。幫助一切眾生,來化解這個時代的劫難。即使眾生造的罪業太多啦,我們也認真努力,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我們盡心盡力,在佛家講,那就是圓滿功德。 我們一切學好,為誰學呢?為整個社會做的,為一切眾生做的,我們念佛為誰念的呢?為社會大眾念的,為一切眾生念的,你有這個心這就是真正的回向啊。你沒有這個心,天天念回向偈,一天念一百遍,也沒有用啊。要真正有這個心哪,點點滴滴為社會,為一切眾生,為不同的族群,為不同的宗教。所以我們今天,來聯合全世界的宗教,訪問各個不同的族群。有人問法師你為什麼這麼做,這是佛陀大方廣佛華嚴經的落實啊。華嚴經我們一展開,你看看,參加華嚴法會,就是兩百七十多個族群,不同族群啊,不同的社團那,他那一個族群比我們整個世界所有的族群還多,人眾、天眾,說人眾不就把我們全部都包括了嗎?說天眾,則包括欲界天,色界天,縱然無色界不包嘛,也有十幾個不同的族類,他們是不同的文化層次,不同的族類,不同的宗教,不同的信仰,為什麼能夠在華藏世界相處得那麼好?極樂世界,亦復如是,往生到極樂世界,是來自十面八方,也是各種不同的族類啊。到極樂世界,為什麼能和平相處,為什麼我們這個地球這麼小的地方,天天打架?為什麼他們毗盧遮那佛、阿彌陀佛能教得那麼好?沒有別的,天天教嘛,天天講經說法,天天勸導大家,自己做一個好模范給大家看,大家都覺悟了,都明白了,所以不同族類也能和睦相處啊。 尤其我們在華嚴上看到的特色,華嚴是個個第一啦,沒有第二。這個是真平等,平等叫一真法界,個個第一。所以我們曉得外國人講的多元化,是各種不同的族類,大家一個生命共同體。實際上我們一個人,自己這個身體就是多元,生命共同體啊,也是個個第一啊。眼,見第一;耳,聽第一;鼻,嗅第一。不都是第一嗎?不能說我眼看第一,你耳聽第二,沒有哇。那有第一第二就打架啦,個個第一嘛,身體上每一個細胞都第一啦,沒有第二啊。大家第一了,就和平共處啦,一有高下啦,馬上就來了,所以我們在華嚴經上沒有看到第二。諸位讀《楞嚴經》,你看,那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二十五位菩薩,個個第一,也沒有第二,這個道理,我們要體會到。所以我們在外國,跟許許多多宗教團體接觸的時候,這一次我在澳洲,參加一個世界和平組織一共有三十多個宗教參加,我在裡面講哪,個個第一。我佛第一,基督教也第一,天主教第一,不打架了嘛!嗯,我們佛經第一嘛,你的聖經也第一,這不就沒事了,擺平了嘛?你說我高過你,你不如我,他怎麼會不打架啦。第一是真的,是真理,是事實真相啊,第二是你的妄想啊,是你錯誤啊,沒有第二啊,盡虛空,遍法界,法法都第一。佛跟我們講,我們證實,我們仔細觀察,你看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仔細觀察確實跟佛講的沒錯,個個都第一,這叫平等真法界,這一真法界啊。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不能夠放下,所以如果不通過佛法大乘的學習,這個大道理,我們怎麼會懂啊?佛跟我們講虛空法界是一個整個的生命共同體,這大經上傳下來的,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法身是共同一法身,這不就是一個生命的整體嗎?所以我們在整個生命整體裡面就好像一個個細胞一樣啊,沒有離開這個整體啊。這些大道理,不能不透徹,不能不明了。所以今天解決社會問題,解決世界問題,華嚴是最好的教科書啊。我把這個經哪,介紹給許許多多的宗教領袖,他們聽了也非常歡喜。我們宗教講的,你讀我的經典,我讀你的經典,我們現在新加坡正在籌劃建立一個佛學院,佛學院裡面所有宗教課程都有,各個宗教裡面的傳教士都來給我們上課。我首先學你的,看看你要不要學我的?我帶頭啊,我不學他的,他就不讀佛經了嘛,我讀你的,你也會讀佛經了嘛,這不就普度眾生了嗎?這樣問題才能解決。我們的終極的目標,是希望社會安定,不同的族類,不同的信仰,能夠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合作,共存共榮,這樣達到世界真正和平。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的,釋迦牟尼佛就是這麼做的,他做出好樣子給我們看,我們要能體會,要能懂得佛的意思,要效法佛陀,決定沒有私心,那個生活多自在,多快活。 七、護持正法 功德第一 你們這邊的同學們,有很多人見到我了,都想供養,我告訴大家,我在哪個地方,供養哪個地方,我一分錢不會帶走的,你們在法源寺供養我的,這個錢全部歸法源寺,上次我到九華山,九華山所有供養,全歸九華山,我一分錢不會帶走,這個好哇,供養常住功德大啊。尤其這邊這麼多年輕的法師,他們是將來佛法的後繼人哪,續佛慧命,這是他們的事情啊。我們對他們愛護,對他們護持,這是護持真正的佛法。昨天葉局長也跟我談到,希望我在海外所做的,也能在國內來做,這個話說得非常之好,我今天所做的,完全是培養講台上講經,或是要想培養講經的弘法人才,就天天上台講啊,不講怎麼能說得出來呢?天天上台講,我把我在新加坡教學的方法告訴葉局長,他聽了非常歡喜,他覺得這個方法好。其實老方法了,幾千年傳下來了,不是新的,我用的是老方法,老方法現在沒有人用了,真能收到效。所以我教的學生,學生很苦啊,我們教的人很快樂啊,沒事啊。學生要上台去講經,在下邊聽,講錯了,幫你改正,每一個學生每一個星期至少要講一個小時,一個小時,你要寫你的講稿,你的講稿要寫一萬字啊,你一個星期寫出一萬字的講稿,這個講稿還要修正好幾次。先給同學們講一遍,接受同學的批評,然後你去修訂,第二次再上台跟大眾來演講,天天改進。 所以我相信弘法的人才有啊,有弘法的能力,有弘法的熱誠,護法的人沒有啊。沒有護持,這個人才也會沒有掉,護持非常非常的重要。如果我在早年,在台灣如果沒有韓锳館長的護持,我也只有兩條路:一個是趕經忏去了,一個就是還俗了,沒有機會去講嘛。這個護法的是她給我找機會,制造機會啊,讓我天天有上台講的機緣,這個才叫真正護法。不是別的,不是給蓋好的房子給你住,有好的東西來供養你,叫你生活,不是的,是叫我有機會上講台,聽眾三個五個十個八個都沒關系,我反正是在學講經嘛。一定不能中斷,我一出家就開始講經,今天四十年,我講了四十年沒有中斷,天天在講,這才叫護法。 韓館長往生了,阿彌陀佛接她走了,這個護法的工作呢,就是李木源居士來承擔的,所以我們現在在新加坡在做培訓的工作,那麼他也發心請我講華嚴,所以華嚴現在新加坡還在講。我們每一次的課堂,都是在網絡上,諸位將來假如有電腦,入網,統統可以收看得到,每天有兩個小時,天天看得到啊,全世界都看得到,這是我們目前能做到的。當然我們還希望將來能夠通過衛星電視,那就更好了,更方便了,這是我們努力認真在做的。所以同學們真正依照佛的教誨,先要真正孝順父母啊,要修十善業啊,比什麼都重要,決定不能夠疏忽,解行一定要相應,只是解,不行沒有用啊。仁德法師到新加坡去參觀,認為我們天天講經,好像只有解沒有行,結果看看我們的念佛堂,看到我們認真在念佛,他點頭了,我們在新加坡的念佛堂,每天兩小時講經,所以這個道場非常興旺,國內許多老法師去參觀,都贊歎這是現在世界第一道場。李居士李木源居士,領導的啊,真正發菩提心啊,沒有一點私心啊,為佛法為社會為眾生。所以我們也希望同學們發心,向李居士學習,李居士有兩個錄相帶,這個是護持佛法的好榜樣啊,賢護菩薩。你們不是在無量壽經上念過賢護菩薩嗎?護持佛法,護持弘法利生的這些年輕法師,佛法才能夠發揚光大。 今天時間有限,我希望以後有更多時間來回到國內,大家跟我見面的機會就比較多了。謝謝大家。 淨空法師在世界佛教論壇的演講 心淨·心安·心平 (選自《首屆世界佛教論壇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 澳大利亞淨宗學院院長 淨空 淨空承蒙大會邀請,參加首屆勝會,深感榮幸。論壇主題“和諧世界,從心開始”。又提出具體綱領“心淨國土淨,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確實將當前世界社會問題的核心,掌握到了。非常難得!淨空學佛五十五年,教學講經四十八年,謹以愚者一得,供養諸位大德,敬請指教。 “心淨、心安、心平”是大乘教學的中心目標。“如何學習?如何落實?”佛陀在《清淨平等覺經》裡,有圓滿的理論,周詳的方法,與令人滿意的效果。 《六祖壇經》說:放下十惡則心淨,放下八邪則心平,放下一切不善習染,心得安樂。《十善經》說: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謂晝夜常念十善,思維十善,力行十善。不容毫分不善間雜,就能永斷諸惡,善法圓滿。其結果確是國土清淨,人民安樂,天下太平。日本江本勝博士的水結晶實驗,證明佛經所說,一切法皆具法性之事實真相。水有見聞覺知,善心向水,結晶美善。惡念向之,結晶丑陋。由是可知,身心和諧,必定感得健康長壽。人事環境和諧,則天時、地利、人和,國泰民安,社會祥和,人民安樂。 佛門四眾弟子,皆能效法佛陀,發大菩提心。大智、大悲、大願。受持經教,認真奉行,為人演說。視一切眾生如父母,如兄弟,如子女。為作親,為作師,為作好樣子,而教養之。 和諧從我心行做起。我必須從內心深處,化解對一切人、事、物的對立、疑慮、矛盾、沖突。無對立則心平,無疑慮則心淨,無矛盾、無沖突則心安。 佛教的團結合作,非常重要。法性、法相、體用,本來和諧。太和是性,中和是相,保和是用。萬物無一不和,不和是悖逆性德;必有災難調正之。不同宗派,同受佛化,親兄弟也。不和,是大不孝也。 佛教的社會責任,即是釋尊示現之身教。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協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和平安定,是現前世界迫切的需求。佛弟子應知,不同的宗教,同出法性,同是心現識變,皆是性德隨心應量之化身,是我堂兄弟、表兄弟也。應當包容、尊重、關懷、敬愛,互助合作。華嚴雲:“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斷一切惡,具足眾善,於一切法,無不自在。 祝福 世界各國 國運昌隆 平等對待 和諧相處 諸位大德 身體健康 六時吉祥 法緣殊勝 ——標題為世界佛教論壇網編者所加 中國佛教協會會刊《法音》2006年第5期專訪 淨空法師(澳大利亞淨宗學院院長):今天社會動亂,歸根究底是因為疏忽了倫理、道德、因果和宗教四種教育。而要想真正化解沖突、落實和平,就要從自己內心做起,將自己對人、對事、對物對立的念頭消除。若“人人反求諸己,心地純淨純善,世界必定充滿光明。”只有放下執念,做到不貪不瞋不癡,才能真正做到“心淨、心安、心平”。佛教具有和諧世界的精神和方法。 現在,全世界每個人都關心如何化解沖突,促進社會的安定和平。沖突更深的根是自己本身的沖突,要想真正化解沖突、落實和平,就要從自己內心做起,將自己對人、對事、對物對立的念頭消除。 中國佛教能夠走向世界,是一件好事,有助提升國家的形象,說明國家很支持宗教的發展。而這次世界佛教論壇主題,正是“和諧世界,從心開始”,因為“心淨國土淨,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後者是把問題的核心指出來了,可是心要怎麼淨?怎麼安?怎麼平?這可不是簡單的問題。 “心淨、心安、心平”,這裡其實是一而三、三而一,三位一體,只要得到一個,問題就全部解決了。心清淨了,哪有不安、不平的道理!國土清淨,社會安定,人民和樂,天下太平,總要大眾覺悟才能辦到,才能落實。而這就要求從“修身為本,教學為先”做起。 至於普通人,首先要從內心化解對人、對事、對物的對立,我們的心才能平等;化解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的疑慮,心才能淨;然後再進一步,化解內心的矛盾與沖突,心才能安。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學會自愛。人之所以不愛人,就是他不知道自愛。一個自愛的人,他一生的方向、目標決定是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為眾生服務,犧牲奉獻。 要想不貪不瞋不癡,最重要是從心做起。罵你不生氣,害你也不放在心上,別人侮辱自己、陷害自己也沒有一點怨恨、沒有報復,心裡很平靜,對是非善惡清楚明了。至少我們要記住,不隨順貪,放下一切貪欲,絕不隨順貪欲,清淨無染。不隨順瞋恚,沒有瞋恚心,別人毀謗我也好、侮辱我也好、陷害我也好,一絲一毫瞋恚都沒有。不隨順愚癡,處事待人接物要理智,不能用感情,用感情就是愚癡,用理智就是智慧。 而要達到和諧世界,可以先“從我開始,從我家開始”,家和萬事興。然後“從我們社區開始”,要真干。香港都是一棟大樓住幾十戶人家,大家老死不相往來,這是錯誤的。大家應該主動多走一步,相互了解。比如,新年到了,互相贈送賀卡,表達心意,消弭彼此間的隔膜。然後,將這些效應慢慢擴大,“從我們這個市開始”,“從我們國家開始”,最後和諧世界就能落實。 ——摘自《首屆世界佛教論壇訪談錄》 世界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中華孔子學會會長、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張岱年先生(1909-2004)為淨空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題寫書名。此書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發行。 淨空法師訪問記 《佛教文化》1999年第4期 何雲 (何雲——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長、《佛教文化》主編) 淨空法師,俗名徐業鴻,一九二七年二月十五日生於安徽省廬江縣金牛鎮。抗戰時求學於貴州銅仁。抗戰勝利後就讀於南京市第一中學。一九四九年離開大陸到台灣。認識了方東美先生(方苞後裔),從方先生研習哲學、佛學,後又分別受章嘉大師、李炳南居士指導,修學佛學十三年。一九五九年七月在台北圓山臨濟寺剃度,法名覺淨,字淨空。皈依佛門後,勤研佛教理論、佛學經典,在台環島講學弘法。自一九六零年起,擔任佛學講座、講師、教授、佛教會大專院校佛學講座總主講。現任美國達拉斯佛教會會長、澳洲淨宗學會會長、新加坡淨宗學會導師、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導師等職。 作為一位在中國大陸佛教信眾中廣為人知的高僧,淨空法師十多年來多次返回祖國訪問和探親,一九九九年三月底至四月初,老法師在北京短暫停留數日,期間專程探望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並與中國國家宗教局葉小文局長、王作安副局長、統戰部二局蔣堅永副局長等面晤歡談。趙樸老與老法師是相知多年的故交,十分關切地詢問法師在新加坡及海外各地弘法近況,葉局長則對於法師弘揚中國文化優良傳統、堅持兩岸和平統一立場、特別是致力國內抗洪救災的感人事跡,進行了熱情肯定。 這次北京之行時間短促,但是對進一步促進海內外佛教交流、增進了解起了良好作用。 四月三日,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我向老法師作了短暫的采訪,以下是這次采訪的主要內容: 何雲(以下簡稱何):感謝法師慈悲,給予了這個采訪的機會。我們大家都知道,在中國大陸,已經和正在閱讀老法師著作、聽音帶的信眾,早已超過百萬之眾。海外華人中間聽法師著作的信眾更早更多。如果說:“有華人處必有金庸”,那麼,有華人處必有法師您這樣的佛教著述,相信此話不為過。再具體還可以說,大陸寺院凡有藏經處,多半有佛陀教育基金會的贈經和贈書。但是,從這些贈經贈書中深受法益的人多,了解其中緣起的卻很少,首先想請法師對此予以介紹。淨空法師(以下簡稱師):此事緣起是一九八四年,我在香港講經,宏勳法師來見我,她對我說,大陸“文革”之後,寺院太缺經書佛像,您有個佛陀教育基金會,能不能多出力幫助一下?我在問清她確有穩妥、合法的輸送渠道之後,就答應了。問她要多少?宏勳法師回答說多多益善。從此我們在台灣及海外各地印贈經書,總是以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數量留給大陸,印刷重要的經書,分配的數量更多。 何:從一九八九年到一九九五年,佛陀教育基金會贈送大陸的《大藏經》達到800部以上,九三年一年送給北京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和全國重點高校的《四庫全書荟要》就有33部,這種五百本一套的《荟要》,每套價格在20萬元以上,僅此兩項合計就是兩千好幾百萬人民幣。我們知道,您是從來不蓋廟,把所有的善財都用到佛教文化教育事業上來了。現在您跟台灣佛陀教育基金會還有何關系? 師:這個基金會是我和簡豐文居士創辦的,我擔任首屆董事長,從一開始我就要求定期換屆,不要讓我掛名到底,可是一直至今,我已經辭了十幾次,總是辭不掉。依舊做一個掛名的董事長,這是他們大眾熱情愛戴,實際上多年我都沒有過問他們的業務了。 何:近十年來,您更多致力“淨宗學會”,想請法師對此也作一介紹。 師:一九八八年,我來北京拜訪當代淨宗大德黃念祖老居士,我們是同一個法脈淵源,都是全力修學弘揚夏蓮居會集的《無量壽經》。他說夏蓮居老居士有一個大心願,就是把“淨宗學會”弘揚起來,希望我在海外先搞起來。我認為,夏老居士用“學會”這兩個字用得好,是古時“蓮社”的現代化。我完全同意!這個大體上都是以華人社群為基礎的純正佛教教育組織,於是就在世界各地搞起來了。在學會的“政治立場”中,強調“始終如一地支持祖國統一大業,及任何有利於民族融洽、宗教和諧及人民安和利樂的舉措。”目前世界各地淨宗學會或在我倡導下專修淨業的,已超過50所,性質和過去的蓮社一樣,他們各自獨立,沒有統屬組織,只有彼此聯誼,互相協助,特別是在教理研習和念佛修行上。每一學會的人事、財務、行政管理都是獨立自在。我們無權過問。因為各地同學大眾的愛護,經常接受邀約前往講經弘法。所以有機緣要求各個淨宗學會之間,能夠做法門兄弟,互相協助,自行化他,淡化形式,注重實質上的修為,時刻牢記“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信願念佛,歸心淨土”的修學目的,為把佛陀教育事業及淨土法門發揚光大而努力! 何:在您的倡導下,專修淨土法門的人越來越多,我知道,北京的一些青年知識分子中間就有這樣的人。但是,也有一些居士產生了困惑,比如對您提倡的只念一句佛號,就心存疑惑,請您對此稍作開示,指示路徑。 師:“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智慧的教學,指導我們怎麼做人、處世。佛法所講,並不是任何一個狹小的圈子——比如種族、宗教、學術、國家、世界都不是,而是講的無限時間、空間,無量世界眾生之事。八萬四千法門,完全可以隨自己的需要、意願、選擇修學。不管選擇哪一門,都應當堅持一個總的原則,這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淨土法門最切合現代社會根器,可在動中、靜中、工作中、休息中隨時隨處,不拘形式,隨意而行。時代在不斷發展,社會在不斷轉型,如果能在這個多變的時代,保持一顆真誠清淨心不變,保持永離六道的意念不變,保持念佛修學、看破放下的精進不變,絕不會空手而回。 何:您特別強調“願心懇切,信心堅定。” 師:是的。修學者如果對淨宗的理論、方法、境界,或導師,心存疑惑,並沒有關系。你覺得哪個法門適合你,你就學哪個法門,但是一定要對老師,對自己都抱有信心。我這幾十年有幸遇到三位好老師,在親近方東美先生時,我知道了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在追隨章嘉大師的年代,我明了了“看得破,放得下”這六個字的真谛。所以,後來十年親近李炳南老居士,按老師的要求把以前所學的全部放下。那時深深地體會到,縱然千經萬論,部部皆能大開圓解;八萬法門,門門都能直趣般若,但學佛者在下手時一定要遵循一門、一條路而入。也只有這樣心才會專,心專一,自然定力日增,智慧日長。持之以恆,不管在佛學知識上,還是在修行見地上都會有明顯的成就。淨土法門雖難於產生信心,但卻易於修學,所以,只要大家肯干、真干,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把每一個心念都轉換成“阿彌陀佛”的心念,這樣我們一定會成就。 何:從宗教歷史上看,大凡遇到社會急劇轉型,宗教內部大變,大改革的歷史關頭,所謂“山雨欲來風滿樓”,總有大智大覺者發前人所未發,振臂一呼,驚世駭俗。六祖惠能就是一個例子。相應地,作為與之同時代人的信眾,可能更需要檢視自己的素質和胸懷,適應時代的變化。 師:佛陀的教育,和儒家的教育一樣,至少有三個層次:第一教人懂得人與人的關系,在任何不同族群和信仰關系中都要和諧相處。第二是教育人懂得人與大自然的關系。今天為什麼會出現地球生態環境危機?地球為什麼會病了?就是因為人不懂怎麼和大自然相處。第三是教人懂得人與天地鬼神的關系,這一條往往是現代知識分子所見不及的,他們也因此往往把佛法視為“宗教”。更等而下之的,還和“迷信”劃等號,這是實在可惜的。黃念祖居士是搞理工科的,他就說宇宙其實存在多維空間,只是人不知道怎麼才能突破多維次的時空。佛告訴我們法界原本是一真,多維次是由眾生妄想、分別、執著而變現的。只要能徹底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能突破時空維次,看到一般眾生看不到的一真境界。這才是佛陀教育的最極目標,轉凡成聖。 何:今年是一九九九年,適值“世紀末”,“世紀末情結”搞得人心神不寧,《佛教文化》雜志為此組織過文章談“世紀末”,也想請您對讀者就“世紀末”有所寄語。 師:心清淨,則身清淨;身心清淨,則環境清淨。佛法的一條根本原理,就是要求人做到“境隨心轉”。反過來,“心隨境轉”,如看風水、算命、看相,則一生命運必定受外界主宰,佛說此人為可憐憫者。我在海外一直提倡“四好運動:存好心、行好事、說好話、做好人”,能如此,則命運由自己心行作主,也就無所謂“世紀末的情結”了。 何:一九九二年,趙樸初會長在上海漢語系佛教教育座談會上,發表了有關培養僧才的重要談話,指出“當前和今後,中國佛教最重要的事情,第一是培養人才,第二是培養人才,第三還是培養人才!”從海外佛教界來說,最早和最積極響應趙樸老號召,為祖國培養講經弘法人才的,就是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和淨宗學會了。從九二年的以後幾年,在國內,中國佛協舉辦幾屆執事進修班,在海外,您倡導舉辦了四屆弘法人才培訓班(學員大多來自中國)。您在這方面的教育理念,不但自覺且別具特色,在使用電台、電視台、衛星電視和網絡等現代傳媒手段推行佛陀教育方面,法師還首開風氣之先。想請介紹一下這方面的理念。 師:往年黃念祖老居士、韓锳居士,還有幾位出家的大德們,常常勸我辦學培育弘法人才,我也有此心願,只是人力財力場所都缺乏,我等待機緣。以後到新加坡弘法,韓居士與李木源居士談到此事,李居士決心成就此一因緣,新加坡弘法人才培訓班就這麼辦起來了。經過二屆培訓,我們大家對此舉也加深了信心、願心,使多年的心願得以落實,報答佛祖之深恩,只有人才輩出,才能續佛慧命,弘法利生,正法久住。佛法正規教育重要,但對一切眾生的機會教育也很重要。真禅法師在世時,有一次我去上海玉佛寺訪問,他送我出來時,路經天王殿,我對他說,您還要應付別的客人,請留步。因為當時我看見有兩個海外觀光團正聚在那裡,導游所講的不如法,也沒有小和尚出來講,這是一個最好的機會教育,我就上去給他們講:天王殿是做什麼的?是向大家上第一堂佛教入門的課程。入門第一眼見到彌勒菩薩(布袋和尚),就是教大家進入佛門的第一個條件,學習寬容,包容一切,生平等心,成喜悅相。這是前提!接下去,我給他們講解四大天王的形象和寓意,觀光團人們的興趣越來越濃厚。實際上佛教的教學是非常藝術化的,每一尊造像,每一種儀式,每一個供養具都是非常好的教學工具,都有無限深廣的表法意趣。如果我們進入任何一座寺院,在天王殿首先所看到的是一尊袒胸露乳、笑容可掬的彌勒菩薩塑像,它代表的是——如果想學佛,如果想作菩薩,第一便要從“歡喜大度”修起。要學會包容別人、體諒別人、時時笑面迎人,不生煩惱,對任何人都能平等看待。這樣,我們才有資格進入佛門熏修。由此看來,這“微笑運動”還是佛教首先提出的。另外,“四大天王”、“四大菩薩”、“十八羅漢”等所有塑像,供香、供花、供果等種種供奉儀式,各有其表法深意。你想想看,佛家教育裡一切塑像藝術都有極精彩的教育在其中,身為法師,如果不能利用機會講出來,利益來訪的觀光大眾,豈不是太可惜! 何:法師和李木源居士在這次北京之行後,對於今後繼續舉辦弘法人才培訓工作,將有什麼計劃? 師:沒有具體計劃,因為如果繼續為祖國培養弘法講經人才的話,這要按照國內的政策法規、循穩妥的步驟去辦理,要取得中國佛教協會支持與合作。希望這樣的培訓班,最好還是在國內來辦。 何:法師在海外運用“第一媒體”——電視來弘法,經驗豐富,請談談今後的設想。師:我認為這是21世紀佛教的一個中心課題,環顧今日全球,多少國家和地區社會動亂不寧,皆是因為缺少道德倫理教育。如果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每天能在電視上播出一點佛法教育,不要多,每天只要一個小時,一年下來,這個社會局面肯定有好的轉變。我要是有錢,就會搞一個佛教衛星電視。我看到用那麼多錢拿去修廟塑像,實在可惜。當然不管在哪裡,覆蓋面這麼大的“佛法教育”節目,都要慎重,要認真審查。但是,這麼好的工具總要利用起來,我現在在美國就有七個電視台播我的講經節目,一周有五次,每次半小時,每天重播一次。為了適應電視播出,我講經就以半小時為一個單元,講到半小時就停5秒鐘,便於分割制作錄像帶。在海外弘法,語言障礙較大,培訓又懂英語又懂佛教的人才,不容易。 何:去年國內抗洪赈災,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和淨宗學會在老法師倡導下,踴躍捐款捐物。僅夏季捐款就超過人民幣百萬元以上,等到冬季,又為東北災區人民籌備過冬棉衣和棉褲十萬套。 李木源居士(以下簡稱李):我們在東北托了可靠虔誠居士,不但在保證優質原料的前提下,將每套成本降到了50至60元左右,而且全部交給下崗女工加工,創造一點就業機會。 何:錢、物兩項加起來,總在千萬元以上,國內對此知道的人不多。 李(笑):我們的原則是一做過了就忘記,因為我們是同胞,這帳怎麼記?比如給父母和孩子錢,誰會去記呢?我們這幾年組團回國,所到之處,發現飯菜太多,吃不下,我們大家就每人帶上食品袋,將干淨的飯菜裝好,送給需要的人分享。人生苦短,一輩子一晃就過去了,為個人利益去計較沒什麼意思,師父一天不講經就不行,這是為他個人嗎?不是的。 何:中國佛教界知道居士大名的人相當多,真實真正認識您的人並不多,是因為您和法師帶領新加坡佛教信眾為中國為佛教做的事情多。不過,捐款捐物數目這麼大,如何能使之運用到位呢? 李(笑):這是因果錢。為赈災交給他,他要怎麼做,他自己負責因果。師父總說:“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佛怎麼教,我們就要怎麼學。人人都求福,什麼才是福,怎樣才能得到完善的人生?我覺得,就是四個字:“依教奉行”。遵守“八正道”,就一生平平安安。 師(笑):見錢眼開,是妖魔鬼怪。見錢眼閉,就是佛菩薩。 何:聽說法師和居士正在新加坡籌備“新加坡宗教和平嘉年華會”。 李:時間預定在公元2000年12月到2001年1月,因為科學家說,2001年才是21世紀開始。我們希望在21世紀開始之時,真正實現新加坡的九大宗教大團結,不但教會之間團結,而且深望做到宗教信眾個人之間的團結、融洽合作、共存共榮,就好像這滿屋的燈光,不只是一盞燈照耀的,滿屋生輝,你說是哪一盞燈的作用? 師:新加坡政府也在積極支持這項大的活動,這對社會安定、種族和諧有很大的貢獻。在經費來源上,我們也正努力籌集。我在新加坡開講《華嚴經》,希望將佛陀在經典上講的理論、做法、境界,都能落實到人人生活、工作、處世待人接物上,而得到幸福美滿的享受。《華嚴經》顯示了虛空法界一切眾生,一切人、事、物同來自一念自性,故諸法平等,法法第一。所有的族類、宗教都是第一,沒有第二和第三,大家彼此之間,融洽歡樂還來不及,爭個什麼? 何:希望這個活動成功,希望成為新世紀改寫宗教歷史的新舉措。謝謝法師和李居士接受采訪! 香港《大公報》整版報道淨空法師 寓教於釋 一代宗師 本報記者史利偉 高僧海會,大德雲集,佛光普照,香江生輝,四月二十六日,在佛祖頂骨捨利和來自全球五大洲兩序大眾見證下,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在香港紅勘體育館拉開了序幕;隨即的兩天,諸山長老、專家學者以國際大都會香港為舞台,以“和諧世界,同願同行”為主題,涉及佛教弘法的現代化、佛教教育的發展、慈善理念的踐行、佛教文化的弘揚等諸多內容,借助網絡、電視、報紙等媒介,演繹了一場漢傳、藏傳、南傳三大語系佛教的弘法盛會,千載一時,一時千載,因緣殊勝,法喜充滿。 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在香港開幕的當天,我們輾轉來到淨空長老的精捨探訪。時隔一年,再次見到淨老,仿佛就是昨日;歲月的車輪似乎繞開他的身體悄悄駛過,沒有留下任何印跡,只見他風采依舊,還是那樣的精神矍铄、滿面紅光,會說話的眼睛飽含慈悲。兩個小時的講經和一個小時的受訪,淨老思維活躍、條理清晰,引經據典、信手拈來,答疑解惑、切中肯綮。高深的佛法,在這位耄耋老者的口中,猶如家長裡短平常事,沒有絲毫晦澀。作為一位弘揚佛法五十四個春秋的老法師,無論講經說法,還是方便開示,他皆以聖賢之言、佛陀教導為論,幾乎從不提及“我”如何如何,令人贊歎;我想,這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謙虛,更是一種境界,一種大智無我的境界。 世界和諧:謙讓為要 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延續前兩屆論壇確立的“和諧”理念,以“和諧世界,同願同行”為主題。對於和諧世界目標的實現,淨老強調了“讓”的重要性。他說當今世界是一個提倡競爭的時代,連幼稚園的學童,都被灌輸競爭的思想,爭名、爭利、爭權、爭強好勝等等,競爭無處不在,那麼競爭難免引起沖突。近三四十年來,聯合國為實現世界和平的理想,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是沖突和災難依然頻繁,人類的悲劇在世界各地不斷上演,其中重要的原因依然在於人們不願謙讓、不甘忍讓、不懂禮讓。由此,我想起了前不久在網絡上熱議的小學生答題“孔融讓梨我不讓”的事件,其實這正是我們當前教育失衡、道德滑坡的社會狀態真實反映,果報面前,令人深思。淨老指出,當今社會必須向古聖先賢學習,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提倡倫理、道德、因果等聖賢教育,只有這樣才能讓人類自覺重禮儀、懂謙讓、信因果,才能實現世界和諧,才能拯救人類社會。 佛教理論最近科學 當今幾人真正信佛?佛是什麽,又有幾人能講清楚?淨老由衷的發問振聾發聩。他說,末法時代很多人遠離經教,已不在這方面用功夫,使佛教流於形式,只剩下一件僧衣。從真正意義上來講,佛教與宗教風馬牛不相及,釋迦牟尼的一生是教學,教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今天的哲學和科學兩大學科。他說,這一點當年他也沒有想到,他跟方東美先生也是學哲學。“方老師給我講《哲學概論》,講到最後章節的時候講到《佛經哲學》,他告訴我: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近三十年來,世界量子物理學家的研究成果報告,跟佛經所言驚人的一致:他們認為整個宇宙由三樣東西構成:物質、意念和能量。這三樣跟大乘佛法所講的是同一樁事:佛法說十法界依正莊嚴,這就講的宇宙,十法界是從哪裡來的?阿賴耶變現出來的,阿賴耶的三細相正是他們所說的,能量阿賴耶稱之為業相,意念阿賴耶稱之為轉相,物質阿賴耶稱為境界相;或者我們講四分,阿賴耶的自證分是能量,阿賴耶的見分是意念,阿賴耶的相分是物質。 今天的科學家能看到一千兆分之一秒的波動現象,而佛經上已經能看到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物質就是從波動現象中變現出來的,這是宇宙的源起,萬物的源起,生命的源起。但重要的是,佛經已經是三千年前的事情了,而科學今天才證明,所以說佛法是高等科學。其實,愛因斯坦早就說過,宗教裡面跟科學最接近的是佛教。 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當談及當今災難頻繁之時,淨老十分肯定地回答我們:根源在於人心壞了。人類的災難與人類自身的念頭,尤其是貪嗔癡慢疑五毒,有著必然的聯系。他說《左傳》有句話“人棄常則妖興”,任何時候起心動念,應該先人後己,這是常理,但是現在正好相反,許多人先考慮自己,再想別人,一點點愛心都沒有;古人雲“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但是今天這個社會,幾個人關心他人、關心民族、關心國家,仁義禮智信全無,只談利益,不問情理法。殊不知念念為國家、為群眾、為他人,別人才會為你。你只為自己,就會跟別人對立,全是你的敵人,擁有的再多,都是泡沫。要改變這種消極的現狀、讓人轉迷失為覺悟,必須推行聖賢教育。 聖賢教育(包括佛陀教育)和當今通識教育的最大區別就在於人心,古聖先賢的教學是普遍的關愛大眾,現在的教育做不到。愛心是自性具有的,自私自利卻是一種妄心,不是與生俱來的。中國自古以來,教育都是以愛為中心,這個愛是天性,就像三四個月的嬰兒,他的眼神、他的動作,純真無邪。聖賢的教育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如何保持這種天真的愛,一生不改變;其次是將這種愛擴大,愛他人、愛民族、愛國家。大家都知道鄭和下西洋,環繞地球幾周,率領的艦隊是當時最龐大、最有實力的艦隊,但是當時他們沒有殖民和侵略任何一個國家;在南洋地區,提起鄭和沒有不尊重的,都把他當神明看待。當地人送禮物給他,他都回報人家多一倍。所以,為人處世,就看你以什麼念頭對人,你以真心對人,別人以真心對你。 佛教強調“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慈悲就是愛,但是慈悲是智慧的愛、理性的愛,不帶有任何主觀感情,感情會產生副作用,慈悲絕對沒有,慈悲是真愛、大愛,對方誹謗我、辱罵我,都不會起心動念,而且能夠在潛移默化中自覺覺他。作為普通人,起心動念尋常事,最可怕的是迷失自己後而不想、不知、不願覺醒。 宗教教育能救世界 在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上,淨老委托定弘法師在現場做了《復興佛陀教育之方法》的演講,字裡行間格物窮理,無不透露出丹心赤誠、言辭懇切、人情練達。囿於版面,不得已每刪減一字,拈斷數莖須發,猶屢屢回首。敬錄如下: 第一、釋迦正法本為教育。本師釋迦牟尼佛十九歲出家求學,三十歲成道,一生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所說課程,乃為眾生開示諸法實相,令覺悟宇宙人生之真相。所教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五乘科目,乃是令眾生斷惡修善、破迷開悟、轉凡成聖之妙法,故佛教為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之教育。歷代弟子弘揚佛教,亦以講經教學為首務,所及之處,莫不令聞法者覺醒迷夢,慧開智朗,逐步達到自己身心和諧、自己與他人和諧、自己與大自然和諧之理想境界。是以,佛陀教育不僅令學佛者離苦得樂,而且有助於促進社會安定與人類和平。 至聖教東來,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佛教道場即如佛教學院,方丈即校長,首座即教務長,維那即訓導長,監院即總務長。法化鼎盛之時,天下莫不知佛教為覺悟之學、解脫之道,亦即“主要之教育、重要之教學、尊崇之教化”。故綜觀歷史,佛教興盛之際,亦即天下大治之時,唐朝貞觀之治、開元之治,清朝康乾盛世,皆為實例,誠如《無量壽經》所言:“佛所行處,國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順,日月清明。” 奈何末代佛陀教育式微,寺院庵堂講經教學之風日衰,甚至捨棄學教修行而旁趨他務,遂令普世皆誤認佛教為宗教、為迷信,甚或有因此而鄙夷者,此乃吾等後世佛弟子之恥也。是故,復興佛教之教育本質,為吾等責無旁貸之天職。茲敬述其方法如次: 第二、佛陀教育首重德行。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又曰“法賴僧傳”,當今佛教之急需,無過於培養弘法師資人才一事。弘法人才又以具備德行為最要;若其道德涵養尚不及世間之君子賢人,則與之並立即相形自慚,又遑論弘法利生矣!故須扎牢世出世間德行之根,務使品行高潔,身心清淨,方堪弘法重任。 如此,則《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沙彌律儀》四項根本課程,為弘法人才所必須修學者矣。此四者乃世出世間德行之大根大本,皆須身體力行,真正落實於生活,方不愧佛經所謂“善男子”、“善女人”之稱謂。 特於當今社會溷亂、邪惡充斥之世,弘法人才至少須以三年時間落實德行之根,具備不為外境誘惑與刺激所動搖之素質,修學佛法才有力量,自覺覺他才有成就,方可成辦復興佛陀教育之大任。 第三、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扎穩德行根本之後,必須遵循祖師大德歷代相承之傳統修學法,即專攻一部經典,一門深入,長時熏修,例如:學賢首者可選《華嚴經》,學天台者可選《法華經》,學淨土者可選《無量壽經》。《楞嚴經》雲:“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又雲:“故我宣揚,令汝但於一門深入。”可知佛陀當年教學,觀機施教,令弟子各於一經一門深入,由得三昧乃至開悟,用力少而收效大,故皆能得大成就。 一門深入亦為中國古聖先賢之教學經驗,誠如《三字經》雲:“教之道,貴以專。”若不依古法專精修學,而務求廣學博聞,學雜則心雜,則遠離一心安住之定。結果只得知識,未開智能。未入佛法堂奧,焉能弘揚妙法? 佛教首重智慧,所謂“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故須嚴守一門深入之規矩(戒),不再三心二意,令心安住於修學一部經(定),愈學愈深入,愈學愈透徹,三年扎根,七年小成,十年大成,智開慧明;一經通,一切經通;一門通,一切門通(慧)。如此即成為此經之專精通家,具備以此經自覺覺他之能力,成為當代之真正大德。 第四、師資培養須用復講。培養弘法人才必須教學相長。而其教學法,乃佛門承傳三千年之老方法,即復講之法。此法始於阿難尊者當年復講佛陀所講之經。 古德有雲:“錯下一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錯下一字尚然,而況講經出錯乎!則今日講經者,若未大徹大悟,孰敢保證知見無差?然若須待徹悟方始講經,則恐無人能及,只得坐待佛法衰末矣!值此兩難之境,善知識之教誨為:復講祖師大德之注釋,而非出於己見。此乃效法孔夫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之謙卑誠敬。以此信古之至誠,必得感通諸佛菩薩之加持,與自心佛性之開顯。 若於經文、注疏有不解之處,遍查參考書籍亦不得解時,當須放下經本,至誠拜佛念佛,忏悔業障,則往往能得感應道交、心領神會之效。如若仍然不解,則講經時但可隨文讀過,切不可強不知以為知,妄加己見。此為極重要之須知! 此法不僅保障所講之知見不致偏差,亦可避免自身因過失而墮落,又為培養謙卑誠敬之妙方。印光大師曰:“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復講之妙用,有如此之大矣! 初學者於恭聞法師講經之後,必須充分准備。輪到自己復講時,必須完全按照法師所講而復述,不得參雜自己意見。即使自己有所領悟,亦不得於復講時說出。此乃學習自卑尊師、抑己從人之精神,有助於降伏傲慢、自是等煩惱。所謂“學問深時意氣平”,學人須能安忍謙下,厚積薄發,令解悟之境界穩固成熟,方可大器晚成,成為法門龍象。 第五、佛教大學廣培人才。古來中國佛教有十宗,各宗學人時或各執門戶之見,互相批評,遂使佛教之力量分散,亦令信眾無所適從,乃至教外人士亦執此為诟病之柄。 因此,復興佛陀教育之際,亦須團結佛教各宗派,其方法重在互相了解,共同學習。故可於各宗皆培養十位弘法人才,十宗即有一百位老師。此時即可成立一所佛教大學,各宗於大學內設立一專宗學院,以期培養更多弘法人才。 各專宗學院之學生,除扎牢德行之四根與學習佛教共同科目(戒律、唯識、淨土)之外,應於本宗選擇一經,一門深入,長時熏修。各學院之間定期聚會,互相學習,互相觀摩,取長補短,集思廣益,共同為復興佛陀教育而齊心努力。 第六、善用科技遠程教學。弘法師資之嚴重欠缺,乃當今全世界普遍之現象。培養再多之師資,亦難於十數年之時間內,滿足各地所需求。然而,若能善用現代科技,即可補足此欠缺。 善用網絡與衛星電視等現代科技,進行遠程教學,則可無遠弗屆。無論學人處於何等偏僻之地,皆可由此途徑而聽聞法音,皆得跟隨當世最專精之老師修學佛法。此為現代版之“安坐當處,身遍十方”,猶如千百億化身矣。 以澳洲淨宗學院與香港佛陀教育協會之實踐經驗而觀:網絡教學已屆二十年,衛星電視弘法將近十年,法音所及遍五大洲,信息復蓋全世界。如此,轉化人心乃能快速有效,影響層面方可深遠廣大,是為佛陀教育之現代化弘法模式所趨。 第七、承傳人才從小培養。半路學佛之人皆知修學攝心之難,因學佛前所受污染,往往成為學佛後之重大障礙。譬如一滴墨汁滴入一盆清水中,染污之時間甚短暫;然若欲令此水回復清淨,則所需之時間甚長久! 由此可知,學佛愈早愈好,以期所受之染污減至最少。若能於童蒙養正之時,即以佛教培育之,則根正苗純,且根深蒂固,日後堪為法門龍象,承擔弘法利生重任。古來每見童真入道而終成高僧大德者,其入道也易,其證道也深,信乎此事之不虛也。 若得童子於佛門培養,則當扎穩德行與古文二方面之根: (一)德行之根為落實《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與《沙彌律儀》,必須於生活中一一做到。 (二)古文之根為背誦至少一百篇古文。從小背誦古文,有助於小孩去除妄念,專注一心,成就良好之定力,長大不易被邪境所轉。 七歲之前需學習規矩,爾後即可教以背誦為主,十四、五歲以後,即可參與教義之研習理解為主。扎牢德行與古文二種根之後,即應學習儒、釋、道等傳統文化基本課程,鞏固倫理、道德、因果教育,作為日後深入佛法之重要根基。及至長成,即可進入佛教大學深造,接受弘法人才之專精修學教育。 第八、續佛慧命刻不容緩。當今時代,佛門雖表面香火鼎盛,而真實依教奉行者少,開悟證果者更為鳳毛麟角。故知復興佛陀教育勢在必行,刻不容緩。願與在座大德並一切有志之士互勵共勉,從此發起大心,共同為續佛慧命、救世濟民而努力奮斗。 ——《大公報》2012年5月4日A16版
:法师介绍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