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念祖居士:黃念祖佛學文集:《谷響集》3


 2014/2/19    熱度:16602    下載DOC文檔    

谷 響 集

三昧耶戒佛弟子黃念祖敬答客問

答信摘抄

(七)答E老居士

  一、答(一)大經經文來歷,(二)修持內容,(三)臨終情況

  承詢夏師所會《無量壽經》經文來歷,此問甚為重要,敬答於次:

  (一)夏師會本中經文之來歷問題:弟在注經前,曾把會本中每句經文都從五種原譯中,找到來歷。絕大多數都是某一譯的經文,也有不少是綜合數譯的原文而成。先舅南梅序文中說:“無一義不在原譯之中,無一句溢出本經之外。”先舅氏之說,是真實報導,絕非虛文。

  夏師會經的原因,就是因為宋代王龍舒與清代魏默深所會之本,有少數經文,乃會集者所自撰,故不如法。夏老力救此病,方成今本。現此會本已為海外佛教界公認為《無量壽經》九種中之善本,並采入新印之續藏。弟為此經作注解,非出於師生之私情,而實為關系眾生慧命之大事因緣也。

  您謂會本對魏譯有刪節。誠然,確是刪節不少。此經第八種乃清代大居士彭二林所作,乃專就魏譯刪節而成。至於鸠摩羅什大師(乃七佛之譯師),於譯經時即有刪節。《阿彌陀經》本是十方佛贊,大師刪為六方佛;《金剛經》中“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梵文原經為八句偈,但大師所譯則刪為四句矣。蓋為契合華人根器,刪繁取要,正是弘經之方便也。

  (二)至於每人之修持內容,實無定法,佛法只是應病予藥。因眾生有種種病,故如來有種種法。因眾生之病不同,故醫師之處方不同。決不可只用一個藥方治一切人之病,對於某一個人而言,亦應針對病情而用藥,今天上火應吃瀉藥,後病腹瀉便不能再吃瀉藥。修持之道亦復如是。例如磕十萬大頭,本為四加行之一,乃人人所必修者,但對您而言,高齡多病,且已修密數十年,則不必再專修此法矣。

  具體修行因人而異。(至於每一人,亦可因其修持過程中之情況而異。)或重忏悔,或重讀誦,或重參究,或重禅定,或重持名,或重持咒,或專修,或兼修,種種排列組合,不妨千變萬化,但總原則,只是以對症為宜,總不應離開以下兩句名言:

持戒念佛看經教 察過去習無自欺

  “無自欺”三字,至關重要。真實修行,應以深信切願,老實持名(或咒)為主。

  (三)①念佛人(指信願持名之人)臨終有瑞相,上品往生者也。

  ②念佛人臨終有惡相,決定不能往生者也。

  ③念佛人臨終念佛,既無瑞相,亦無惡相,亦皆往生(此乃古德所說)。 

  二、答大經會本中最後所增四句之深旨

  您問夏師所會《無量壽經》定本中最後增入“為教菩薩,作阿阇黎;常習相應,無邊諸行”之因緣問題。此問有關當前及未來之法運,經您提出,功德極大。

  所問之四句,乃夏師於本經印成之後,而決定補入者(補於勘誤表中)。於是此本乃真成為定本,而不再改變。蓋此四句十分重要,既表明淨密不二,淨宗即是密教顯說,又顯示宏修密乘乃德遵普賢之諸大菩薩等,共同之行持。此四句在八相成道之轉法輪相中。德遵普賢之諸大菩薩,能於十方示現八相成道之佛(此乃權小之佛,非究竟圓滿之果覺),故可“以諸法藥,救療三苦”。而其中之首,即為“升灌頂階,授菩提記”。使諸根成熟眾生,能上升至灌頂之位(可見灌頂之重要,千萬不可輕視),並授給菩提之記,此即俗說之授記成佛也。此下即為最末增入之四句,首曰:“為教菩薩,作阿阇黎”。如上德遵普賢之諸大菩薩,為教導其余諸菩薩,皆能成為密教之金剛阿阇黎。因密法乃究竟之方便,令眾生之三業,頓同如來之三密,但能相應,便得究竟成就。佛果之究竟處,正在此度生方便之究竟,故須教導諸大菩薩皆能成為阿阇黎,輾轉傳授此究竟方便之密法,普令速證究竟之果覺。下續接“常習相應,無邊諸行”。此中“相應”即“瑜伽”。前者為義,後者為音。故此四句之義,即為:為教菩薩作阿阇黎,以及受教之菩薩,為能充當阿阇黎,彼此皆須實修種種瑜伽(相應)之密行(即修種種密法)。如是則能“成熟菩薩無邊善根,無量諸佛鹹共護念。”經文極表密法之重要。

  又《淨修捷要》雲普賢菩薩“化身金剛薩埵,永為密教初祖”,故知密教初祖正是普賢,每代祖師皆是金剛薩埵,(如信不及,則可看為金剛薩埵之代表。)是故經中,德遵普賢諸菩薩,普教余諸菩薩鹹能充當阿阇黎。蓋以普賢與金剛薩埵本來不二,宏揚密乘正是普賢之本願也。

  又普賢大士之極果,即普賢王如來,亦即阿達爾嘛佛。密教中稱金剛薩埵乃因位,普賢王如來乃果覺。故弟常對人說,修金剛薩埵法,初步即是到家,即此意也。 

  三、粗答“發菩提心”與“稱性極談”

  (一)大菩提心者,淺言之,乃大智大悲大願三結合之心,亦即行願菩提心與勝義圓融不二之心。《金剛經》雲:“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相即離相,此大智也。修一切善,大悲大願也。三者結合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但離相,則易墮於豁達空;若但修一切善,則成為有為法。皆不能直趨菩提。但終日度生,終日無度;終日念佛,終日無念;終日求生淨土,終日無願無求,方名大菩提心也。能發此心,必證正覺。結合淨宗則為廣度眾生,而求生淨土,能信是心是佛,仍舊老實念佛。如是行者乃必決定往生也。

  (二)“稱性”中之“稱”字,即是“稱心如意”中之“稱”字。此乃如來稱心性登峰造極之談。開權顯實,大暢本懷,稱心而談,和盤托出。故雲:“稱性極談”。性者自性,乃此心之本體,恆常不變者也。又稱者相稱之義,故稱性指與本性相稱。此性遍虛空,恆不變,體具萬德。今此談亦遍虛空,恆不變,具萬德。此談與自性相稱,故名稱性之談。

甲子冬小雪節(一九八四年) 

(八)答F居士

  答臨終一念可以往生

  承詢“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何以臨終一念亦得往生?此問切要。蓋信願持名之功德,超情離見,不可思議。正如蕅益大師所示:“唯以信願執持名號,則一一聲悉具多善根福德。散心稱名,福善亦不可量,況一心不亂哉!”蓋直指稱名即是多善根多福德。蕅師所示,正與古經相符。六朝襄陽石經於“一心不亂”下,尚有二十一字,文為“專持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古靈芝、大估諸師皆尊石經。幽溪大師更謂今經訛脫,讀經者應補入此二十一字。若補入此二十一字則《阿彌陀經》與《大經》之十念必生,《觀經》之五逆十惡臨終十念往生,《寶王論》之臨終一念得生,均一味無殊矣。

  稱名妙法,以佛果德作我因心,故我因心頓顯果德。蕅益大師謂持名“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故一念亦得往生。夏師雲:“念佛即是自心現。”古雲:“一聲佛號一聲心。”蓋信願稱名時,即是當人妙明真心顯現之時,故其功德微妙難思。蓮池大師謂《觀經》臨終十念得生,因念者頓契理一心故,故必得往生也。至於近世念佛者多,而往生者罕睹,皆以信願有缺故。蕅益大師曰:“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得往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淨業者,不可不知也。 

(九)答C居士

  (一)論臨終往生,唯憑佛力。(二)不聞不睹,何懼魔軍。

  您所問(甲、乙、丙)三問題,試答如下:甲乙兩問都是臨終之事:甲、無人引導,甚至干擾。乙、心髒病發,臨終苦迫。因之畏懼,恐難往生。此二問實際是一個問題。其實皆因對淨宗是他力法門,體會未深。蓋臨終時能正念分明,安詳往生,決非專靠自力。一般凡夫何能有此水平?淨土法門所以能普被三根者,端在彌陀願力加持。行人如能信願持名符佛本願,則彌陀於行人臨終之際,必來接引。如玄奘法師所譯之《阿彌陀經》雲“慈悲加祐,令心不亂”。蓋因彌陀慈悲,以佛威神功德,加持庇祐行人,故此行人臨終之時,才能不亂,正念往生也。平日信願持名,主要靠自力;臨終正念往生,主要靠他力。他力無邊,故不必有所疑懼。如真欲往生,正好現在努力,提高正信,切願求生。蕅益大師(蓮宗九祖)曰:往生與否,全在信願之有無。蓋謂如有信願,即得往生,反之,則不能往生。可見目前首應弄清楚淨宗的道理,深信切願,必得往生,其余一切,均不必多慮。

  丙、疑懼有外道作祟,來擾身心。此問題今日正好回答,因有實際事例可作證明。今秋我在廣化寺念佛七講阿彌陀經宗要,末後引用印光老法師開示,謂念佛未得到一心者,不可急求見佛。若有此躁妄求見之心,則為自家的冤對提供機會。他們必借機干擾報復,破壞行人。講完後,有一年老之女居士,前來問話。該人心情激動,神暗氣急,顏色憔悴,形容枯槁。連聲問曰:“您所講的,正是我的病。我的病已兩年多。因念觀音,就想見觀音。誰知見到觀音後,從此見種種相,擾亂不息。於是白天黑天,開眼合眼都見。或見善相,或見惡形,心驚意怖,苦惱無窮。夜不能睡,晝不能休。精神疲頓,神經緊張。無法可醫。縱滿室坐滿了人,仍見滿室都是惡相,遂致精神恍惚,身心俱疲,苦惱萬分,命在旦夕。”末後並問是否應念大悲咒來除魔?

  我對答曰:“您不必修法去壓制,若去壓制,即是在作對。則這個結子,拉得更緊,更不易解開了。”於是我告以一法:“古有大德,在深山中,結一茅蓬,率眾共修。但該處山精野鬼,時來干擾,或現佛菩薩相,或現虎豹惡形。大眾驚擾,不能清修,力勸大德遷移,但大德不為所動。三年後,野鬼俱寂,諸相皆無。大德曰:‘野鬼伎倆千般有盡,老僧之不聞不睹無窮’。可見不聞不睹,不去管它,則魔惱自息,古雲‘見怪不怪,其怪自敗’,正此意也。”她當時要求小女寫下來交給她。本月初一日,我在居士林講《淨修捷要》。講畢,該女居士煥若兩人,體態安詳,容光煥發,精神奕奕,特來道謝。蓋小女所寫之字條送到後,諸相俱隱,干擾全清,大患頓除矣。可見“不聞不睹”,真是去魔之良方,盼您一試。再者《十往生經》雲:“佛言: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臥,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可見您若切願求生,一心持名,即得二十五位菩薩於一切時,一切處,來加護持。那還怕什麼外道的干擾呢?末後,請聽一頌:

不聞不睹 平等大智 無愛無憎 不捨不取

般若妙用 不可思議 智光照處 魔障頓息

毋用排遣 不須對治 一心平等 諸魔絕跡

外道邪法 無能為力 自在安然 何必疑懼

捨諸分別 一念單提 深信切願 持佛名字

一聲佛號 萬德圓俱 如海一滴 具百川味

念佛求生 契佛本誓 佛遣菩薩 隨時護衛

現世安泰 臨終佛至 慈悲加護 蓮台迎去

勸君生信 莫更疑慮 信願持名 綿綿密密

乘佛願力 必定生西 蓮花化生 徑登不退

一九八二年十月十三日 

(十)答H老居士

  一、答(一)願貴切實,(二)臨終觀行

  拜讀大願,至表贊歎。妙解如環,情辭真摯,定邀四寶加被圓滿成就。竊以願貴切,貴落實。令學長勝願即貴在“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十六字。果能逐步落實,決定有願必滿,往生極樂,位登不退。甚至即此肉身,圓滿菩提。

  承詢嫂夫人臨終觀何本尊為宜問題。頗瓦法本尊為觀音,嫂夫人平素自修為綠度母,臨時更改困難,故可直接觀自為度母。谛信度母即觀音(實際亦真是觀音)無二無別,決得相應。總之,諾祖開示:“汝能往生與不能往生,只看汝是真願意去與不願意去為斷。”故古雲:“但辦肯心,決不相賺。”

  更有進者,既承下問,敢不掬誠!行人於臨終緊張關頭,仍能自在修習頗瓦者,恐百中無一,甚至千萬中亦難有多少也。例如宋代蘇東坡居士才智過人,兼擅禅辯,晚歲以淨土為業,臨終又有善友在側。但最後一著,仍只是以手指心,自雲“這裡著力不得”而已。持名尚不能著力,況於臨終時自運明點開頂往生乎!可見臨終一關,非同小可,萬勿掉以輕心。唯當勇猛精進,如救頭燃。養之於平日,方能用之於臨時也。我輩行人,結其求生淨土之勝願,臨終之際,萬緣放下,一心求佛接引,此時但能續念聖號或本尊真言,直到最後剎那,決蒙接引生西。只此最為簡易可靠。由此可見,嫂夫人於臨終之際,只要能提起平素熟念之度母咒(或聖號),即大事了畢矣! 

  二、(一)論開悟(二)勸蹑解起修

  大函敬悉。承詢樹上之猴,必以一手攀枝,若雙手齊放,即是悟境之說。此為老學長數十年來久參之老問題,既承下問,焉敢緘默。只好再扯一堆葛籐。禅雲:“撒手空行。”又雲:“如萬丈懸崖,縱身直下。”此兩語與老學長所聆之法喻相似。教雲:“真心以實相為相,妄心以攀緣思慮為相。”有所攀緣執著,即是妄心用事。雙手齊放,頓無所攀,即是離妄。離妄即真。故雲:“不用求真,唯須息見。”又雲:“但盡凡情,別無聖解。”此時若有毫厘求真作聖之念,便是頭上安頭,於是猴子又攀住一枝新條矣!正當悟時,赤裸裸,淨灑灑,取捨情盡,凡聖體空,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非思量分別所能及。喻曰:“如萬裡尋親,突於十字街頭,一眼看見親爹。”此喻初見本面時之驚喜也。又喻曰“賊入空室”,此語更好,蓋喻:“死盡偷心”也。可憐生這個小偷,冒危險,費心機,撬開門鎖,誰知室中空無所有,於是這一顆熾盛的“偷心”頓然止息。這也即是雙手齊放之喻也。數喻合參,或能稍窺悟時情景。至於函中所引《宗鏡》法語,均是妙谛。正宜“蹑解起行,行起解絕”;“此是行時,非是解時”。近頗有以“解”為“悟”者,此皆錯認驢鞍橋為阿爺下巴颔者也。猿猴之病在於捨一取一,厭喧求靜,棄穢取淨,除迷求悟,捨凡求聖,去妄想入禅定,出生死求涅槃,總之手中必牢執一物,可換而不可無,故永無了期。 此尚屬上者。近更多有雙手齊執之行人,縱變為三頭六臂,每臂也必須執著,愛鎖情枷,名缰利鎖,邪見疑根,一一視同拱壁,愛玩不捨。如是修行,徒自欺耳!老學長久侍上師,聞法獨多,修法又勤,此皆多數師兄所未能及者,敬祈百尺竿頭,日新又新。敬獻刍言,以備采擇。

  (一)進一步加深對上師之敬信。

  (二)繼續發起大菩提心。

  (三)嚴守密戒。

  (四)老實修法。

  (五)下座後憶念不斷,如未能,則應不忘佛法。

  (六)未悟前,決不妄談經論,更不可談禅說密。

  古雲“大事未明,如喪考妣”,焉有心腸與人喋喋!且大事未明,即是大法未明;既未明法,又要談法,只是一盲引眾盲而已。不但無益於人,更是有害於己。因無知妄談,難免

  輕師慢法之語,犯罪於趾高氣揚之中,破戒在雄談闊論之際,真是可憐憫者。倘更深墮謗師

  謗法之坑,則其下場吾不忍言矣!

  老學長用功勤而過失少,故成功希望甚大。近閱《大圓勝慧》,中雲修“且卻”見性者,方可修“妥噶”。其課程表為:

  1-2點:上師法,2-3點:且卻,3-5點:拙火定,5-7點:禮供念誦燒(火供),7-11點:妥噶,11-13點:禮供念誦,13-17點:妥噶,17-19點:護法與氣功,19-20點:觀無常,20-22點:本尊法,22-24點:臥入光明定。可見24小時全部在修持。臥床只兩小時,仍在入定。於是乃知密法之所以能即身成就者,在於菩提心大,從悟起修,晝夜精進不已也。近多有既未悟心,又不勤修,侈言即身成佛,直是笑談而已。唯願老學長以《宗鏡》為導,密法為行,淨土為歸。唯精唯一,再接再勵。誓盡此身出娑婆,無生而生證佛智。願共勉之! 

(十一)答I居士

  一、答悟、修、事、理、願、行諸問題

  來信及照片均收到,甚慰。從照片可見,頂開得很好。所提問題,依次解答:

  (一)問:“悟不由參、不由修”是否等於與參修無關?

  悟不由修,但亦不離修。至於“悟不由修”,更不能籠統。常雲,參須真參,悟須實悟。且禅門自宋大慧禅師倡導,乃以參話頭為法門。又佛徒常行之修持方法有“學教”、“作觀”、“念佛”、“修密”與“參禅”,可見參與禅實有密切關系。但進而言之,古德有雲:“諸方的禅是參得的,老僧的禅是會得的。”從後半句看,則參與禅又無關矣。總之“悟”是“行不到處”,非一切修行之法所能及,故雲“一法不立”。但此決不可誤解為離一切修行才是,應知捨離修行更不能及。

  (二)問:有人認為理無礙則事必無礙。

  未必,未必!《首楞嚴經》雲:“理須頓悟,乘悟並消。事須漸除,因次第盡。”又宗下常雲:“頓悟雖同佛,多生習氣深,風停波尚湧,理契念猶侵。”其它同類語句甚多,難於俱引。

  (三)問:“八風是動還是不動?”

  此問實質是當人應否不隨八風而動之問題。此回答是決定而簡單的棗當然是不隨。教下之忍辱戒定,都是不隨之意也。至於宗下,一風也無,何有八風?更談什麼隨動不隨動?從風源起處,一眼照破。不於心外求法,還有什麼叫稱譏苦樂等。你於此處誤解頗深,所以再次提出。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懂得了許多!應知苦樂等境皆是自心,何必以自心分別自心,更何況從自心生起一心去隨自心,或不隨自心,豈非庸人自擾,頭上安頭?當前下手處一般以教下之忍辱戒定為宜。例如孔門教人“非禮勿視”等等是下手處。等到孔子晚年則是“從心所欲不逾矩”,但這決不是普通人的境界,實無法下手也。另外也決不可誤認為悟心之人如一灘死水,這又誤入歧途。昔白雲端祖師因弟子五祖演的開悟,而樂得手舞足蹈,可五祖演自若也。等到五祖演的侍者佛果開悟時,五祖演興奮到處告訴人“我侍者參得禅也。” (從五祖所說,可見你提的“悟不由參”也是片面的)這以上不都是歡喜嗎?祖師痛哭流涕者比比也,這豈不是悲嗎?打人罵人者更多,這豈不是發怒嗎?但其悲喜憤怒之境與常人無共同之處。祖師之罵人,正是極度的慈悲,正是演說妙法。

  (四)問:世法中認為,變化和運動是“絕對”的,出世法認為不動是“絕對的”。

  這後半句話是完全錯誤的,佛法中沒有什麼“絕對”。佛教不說一,“一”就是絕對;佛教只說不二。不動更不是絕對的。宗門說“死水不藏龍”,又說“澄潭不許蒼龍蟠”,焉能是死硬的不動,那豈不是僵化?《金剛經》所說“如如不動”,多少人錯會!經中之意是指說法之人應如如而說(第一個如字是動詞,第二個如字是名詞),無有變動,也即是說不可背離“如如”而說也。《楞嚴》觀音耳根法門,初是“所入既寂”,這是不動,也即是靜也。緊接著便說“動靜二相,了然不生”,這便“不動”也無了。這還只是觀音大士初下手工夫。下面還有幾重“能所”須超脫,也即是說還有幾層筍皮須剝脫才是筍心。

  (五)問:以宗言事,以教言性,如何避免邏輯上的沖突?

  此問文義不顯,似為:教下講性,但性離言說故矛盾。宗下,本無一物。如談事,又是矛盾。如果即是此義則好答。此亦不是語言問題,(你信中問如何掌握語言?)而是實質問題。《楞嚴》說一切經教,都不過是“因標指月”而已。也即是說,不過是指示一下月亮所在的方向而已。到底什麼是月亮,那只有你自己眼見才知道。這不是語言所能解決和替代的。教之談性,正是如此,有什麼矛盾?世人的毛病有二:一是棄標求月,茫茫太空何易尋找?另一是認標為月。這一病最普遍,最難醫。一般往往以對經論、禅宗公案的理解當作悟。把“標”當作“月”。這不但永絕見月之望,並且連標也弄錯了。當前學禅之人,無論老中青,犯此病者十個幾乎有五雙,切須仔細。至於“以宗言事”,此四字本身有很大語病。現在姑不咬文嚼字,只談大意。禅宗不但不是強調無事,恰恰相反,而是以無事為病。這個問題又是十個幾乎有五雙都搞錯了。宗門所指責的,“墮在無事甲裡”,正批的是這班人。所謂“墮”者,墮落也。貶義詞也。禅德所示“但於事上通無事,見色聞聲不用聾”,又“無心於事,無事於心”,總之都不是一味無事一概斷滅去也。如是談事又何矛盾之有?

  (六)如何判斷所發之願是否恰當?

  此問最好。此問甚切,此問抓住了根本,此是聯系當前實際行動的迫切之問,故表揚之。說來也難信,許多人修行一輩子,不懂得什麼叫發願,更不懂什麼叫切願。切者,懇切也,迫切也,切實也。切實兩字含義甚廣,亦包括俗言“切合實際”之義,亦即切己、切時、切機。所以首先應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具備哪些有利和不利條件。其次是掌握世界、國家、社會的形勢,包括今天和明天。再則是默察法運之機緣,何者將興,何者暫隱。本人今生具體之願決不能脫離客觀形勢與法運因緣,但憑己意而盲動。發願不是細事,更不是只憑主觀臆想的事,而是一步一步從小到大,從淺到深,從抽象到具體,從浮泛到切實,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例如阿彌陀佛在因地中,以五劫的時間精勤求索,方才結得四十八願。您目前先發起原則性的願,於是一面修法,一面加深對於主客觀的了解,逐步形成具體的願。懇懇切切契合時機,這就是切願。既是切願,行動必然跟上來,這樣的願才可能“有願必滿”。目前就要求全部具體和恰當很難,但其中度生與往生之願肯定是恰當的、殊勝的。但度生二字目前仍是原則性的。具體內容,當然您自己也有設想,可是恰當與否,不宜主觀武斷。應多觀察總結,並請教師友。 

  二、答開頂後之修持

  5月22日信收到。目前繼修金剛薩埵法甚好,理由如下:(一)此法雖名為忏罪法,實為無上密宗無上大法之第一部分。(二)忏罪亦極端需要,為自為他普作忏悔,於劫火欲燃之際,有此甘露,利樂無窮。(三)此法已熟,可續修,多念百字明。另根據您之健康與願力,目前應速念滿長壽佛咒十萬遍(至少數)。當時蓮花精捨王上師對每一開頂者均如是要求。此十萬遍無論座上座下所念皆算數,座上則於念完本尊咒後接念長壽佛咒。長壽佛即無量壽佛,即阿彌陀佛。持咒不但長生,且有臨終往生與現世成就之大益。目前就這樣修。 

  三、勸深信

  六字大明治病之法,目前不必修,將來亦不必修。但對此法應珍重,留待有緣人。能知之法不妨多,所修之法必須專。目前修行人忙忙亂亂,勞而無成,都是缺少信心,對自己現修之法信不及。於是東求西問,無有了期。這樣下去,請待驢年。其實,一句佛號、一句咒、一個種字、一個手印,莫不皆是圓圓果海。信得及,當下便用;信不及,徒然忙亂,到頭來仍是入牛胎馬腹。所貴是信心堅固,知見圓融。一切法含治病法,治病法含一切法。信得及,專修可,兼修亦可,輪修亦可。信不及,一切都成戲論! 

  四、論“依法不依人”,並再談發願

  來信收到。內容豐富,思想真實,頗能反映勤修後之心境。欣悉竿頭日進,甚以為慰。現仍事冗,乃擇要先覆如下。

  (一)來信謂“依法不依人”,“依法也依人”?

  第一句乃古人四依之一,四依者:“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此四依實為萬古顛撲不破之至言也。所謂“依法不依人”之實旨,正如《菩薩戒》雲:“其法師者,或小姓年少,卑門貧窮而實有德,是故不得觀法師種姓。”意雲,當觀法師之見正與不正,莫觀其種族之貴與賤。此即“依法不依人”之正義,亦即求善知識之正眼。當重正知正見之實德,而不看其人之名望與地位也。近世依人之病更深,只慕名頭與牌號,唯重表面,故學法者如牛毛,而得道者如麟角也。《圓覺經》雲:“末世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雖現塵勞,心恆清淨,示有諸過,贊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末世眾生,見如是人,應當供養,不惜身命。”經意甚明。世間能遇之善知識當然是人,但應是什麼樣的人?經雲“正知見人”。“正知見”即是法也。故雲“依法不依人”。應因法而依,不是因人而依。此段經文極重要,盼終身信受奉行。此經名為《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經題直截名為了義經,可見此實為了義中之了義也。此經亦正四依中所指應依之了義教也。經意甚深,切盼深入參究。

  從以上所引經戒,估計君之意見可以消除。只要正確理解“依法不依人”之話,便可免君所謂之流弊。殊不必另提“依法也依人”,另提一句,反易混淆。我看但說“依止善知識,依法不依人”較妥。《華嚴經》中文殊告善財雲:“親近供養諸善知識,是具一切智最初因緣。”《大乘四法經》雲:“諸比丘盡壽乃至逢遇喪命因緣,必定不得捨善知識。”《圓覺》又雲:“心當生希有,還如佛出世。”此皆明,應依善知識,並尊之如佛也。但如何辨別善知識與惡知識,則應“依法不依人”。

  (二)關於發願問題,函中有“選擇所集中的目標中,就有對自身的取捨標准,要准備犧牲什麼以集中力量得到什麼。”數語甚好。表示確在認真考慮發願問題,應珍重。但另一方面也不宜操之過急。大經中法藏比丘以五劫時間方才結成四十八願。當前,君之求索,不外“默察機緣”與“創造條件”兩途。因須利他,“他”即客觀方面。一切法從因緣生,當然要看機緣。至於“自覺”,雖是主觀方面,但也不能脫離因緣,自身之求法修法,也都要看機緣。故首須對於機緣有切實與深刻之了解。但又不可局限於現有因緣之中,而須發揮主觀能動性,以創造條件。當前首應創造的是“眼”。《觀世音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觀世音菩薩雲:“欲誦持(大悲咒)者,於諸眾生起慈悲心,先當從我發如是願……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智慧眼……”正如函中所雲:“怎麼去辨別人,怎麼知道這是了義教。”這都首須具眼。所以你當前首須創造的便是“眼”。這也即是你當前首先應發的願。這正是觀音大士的教導。要持咒先須發這樣的願。你說按著經本把願文念一遍,這只叫“誦願”,不等於“發願”。真實發願,必然有行動跟上來。那就是止惡行善,忏悔祈願,誦咒修法,讀誦大乘。祈請上師三寶加被,早開正眼。你已有初步眼力,經過一些考驗。但還有更大考驗在後面。必須通過這些考驗,才有可能“得智慧眼”。通過考驗,不等於具眼,只是過程而已。 

(十二)答J老居士

  (一)略談慧業文人學佛通病,(二)勸老實修持,讀誦大乘

  學長深具慧根,才華甚茂。先師夏老謂您根器過於Z某某,確是如實之言。Z公確甚聰明,參禅亦甚深入,所惜者聰明反被聰明誤。恃才傲物,自認為必可開悟,不料終身未能打破漆桶。其症結所在,正是《首楞嚴經》世尊呵斥阿難者。阿難多聞第一,但不能免摩登伽之難。佛教導曰:“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馔,縱經塵劫,終不能得。雲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阿難聞此並未了悟,仍以現前能推尋者為心。世尊斥曰:“咄,阿難,此非汝心!”“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於今世,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可見從古至今,從阿難到Z公以及以彼二人為代表者,無量無數之修行人,都是通患此病。認賊作子,煮沙作飯。不知當前能作決斷及種種思維計較者,只是第六識。八識中前五識及第八識均無過咎,只此第六第七兩識使人背覺合塵,枉受輪回。第六識是分別,第七識則執我。由於執我與分別,故全真成妄,全盤都錯。而聰明人則受病更深。聰明人自恃比別人更能分別,更善計較,殊不知其自作纏縛,百倍於常人也。例如名學者某某自作聰明,謬指《大乘起信論》為偽書,而其文中之論點及論據均極可笑。又如尊函中所提到之Z某名人,竟將《心經》中之密咒譯為華文,真是荒唐蓋世。試問這四句為何玄奘大師不譯,難道大師不懂這四句梵文?但大師不譯。蓋不譯才真譯也。咒中每一字均有無量義,請問如何譯?勉強譯出非但掛一漏萬,實則掛一而漏無量矣。更有進者,密咒之妙處,正在於其無理路,離言思。《心經》之妙亦正在於前部有理路,可思議,末後直是四句咒,毫無理路,不可思議。從顯而密,即思議而入不可思議。故此經稱為般若之心。(書至此,適收到韓清淨居士所著之《心經頌釋》亦曰“此咒經意義,強解非所應。”可見譯咒真是畫蛇添足。)但大函中荒謬絕倫者,則莫過於某外國學者認為《阿彌陀經》是偽經之說。難道此外國學者,竟能超過羅什大師與玄奘大師?此兩位超絕古今之大譯師,均親譯此經,正顯伊等重視此經。又淨土法門乃千經萬論所共指,難道千經萬論都是偽!真是不值識者一笑。蓋慧業文人學習佛乘,總是易生知解。宗門常曰:“知解門開,則悟門塞,”又《圓覺經》曰:“以生滅心,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隨流轉。”蓋眾生意識分別,皆生滅心。以此妄心,欲解圓覺,則圓覺妙性,亦隨眾生心而流轉為有生有滅之妄相。故勸學長發一猛省,深認生平所自負一切聰明過人之處,即去道愈遠之處。從此甘作鈍漢,老實修行,方能跳出以上諸人之巢臼。至於實修,盼能密淨雙修。“密”則常修貢師親傳之度母(或亥母),(度母似更相宜,諾祖幽囚井下,因持綠度母,屢次中毒皆不死。)“淨”則常持阿彌陀佛聖號。必須“是心作佛”,方能證本來是佛之自心也。故此為首要。

  其次則是“讀誦大乘”。蘇州有一老居士,自謂已開悟,實則尚未。夏師曾問伊,平日如何修持,伊曰:“我只是渾渾沌沌。”夏師曰:“你還有什麼渾,你早已是日鑿一竅而渾沌死。”夏老之當頭一棒,打得正好。惜伊不識,當面錯過。事後弟曾請問夏師:“似此渾沌已死者,當如何辦?”夏師曰:“繼續鑿,直到通身鑿通為止。”妙哉!妙哉!此真起死回生之妙藥。知識分子不能如愚夫愚婦之老實修行,正因渾沌已死。故唯有廣讀大乘,深參實究,鑿之不已,直到通體透脫,方到休歇之地。敬盼老學長一方面老實用功,一方面刻苦參研,行解相資,專精勤久,必將柳暗花明,別有一番天地。老學長誠意甚殷,下問於我,故不得不掬誠以報。謹以此密淨雙修,行解相資,二語作為供養。至於密淨之中,孰賓孰主,請您自決。 

(十三)答K老居士

  (一)答“茶碗”的空假中三觀(二)略談物質文明皆“有為法”

  上次光臨途中備受辛苦,足證為法心切,甚為難得。所問敬答於次:

  您問“茶碗”如何結合《金剛經》?

  (一)“茶碗”,是假有,若根本無此物,何有此形?何有其名?今既因“形”得“名”,蓋由於假有也。“即非茶碗”。透過現象看本質,則何嘗有茶碗。只是一些電子、質子與中子,再究其實,則只是波動與能量而已,如是則茶碗成“空”,是即空觀。一個茶碗即假即空,(既是假有,復是空無)空假不二,是名中觀,故曰“是名茶碗”。

  (二)物質文明能為人類帶來福利,但所能造福的范圍,只限於一個小小地球,乃滄海之一粟。若只照顧一個小地球,而拋棄無量無邊的世界,正所謂棄海認浮漚者也。

  至於所謂福利,實際皆是短暫、虛妄。人間福利以及科學本身,都是有為法。《金剛經》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世間科學總透不出三維空間,對於多維空間的真實境界,亦無所知。

  末後,佛教徒中像您這樣因年老多病而退休之科學家應當如何呢?那就是:學如夢之科學,做如夢之研究,得如夢之發明,造如夢之產品,利如夢之人類。這些都不妨盡力而為,但必須牢記——如何出夢! 

(十四)答L老居士

  略談大圓滿法

  L翁老學長道鑒。大示及法照同時寄達,歡喜無似。既聞道場開光,復瞻寶像莊嚴。蓮師法幢,蔚然建立,此實為大事因緣。學長偕伉俪與令媛令坦贊助之功,不可思議。為眾生賀,為蓮捨賀,亦深為學長合府賀也。至於大圓滿法包括“且卻”(立斷)與“脫噶”(頓超)。“且卻”完全同於中國之禅宗,無修無證,一法不立,不歷次第,見性成佛。行人若與“且卻”相應,則同於禅宗之頓悟。至於“脫噶”則必須在與“且卻”相應後,方可開始修習。目前大陸,學密者多喜躐等,未契“且卻”,而大修“脫噶”。修法者興高采烈,自認為得無上法,而不知如是修持正是煮沙作飯。蓮捨之法極妙,大圓滿即攝於生起次第之儀軌中。例如四臂觀音法及蓮師馬王金翹鳥法均有最極殊勝之大圓滿部份。此即無上之妙法。

  對於精捨拙見以為:(一)對於同學,貴精不貴多。(二)對於道場,重實質而不重形式。香火興旺、壇城莊嚴者皆形式也,而實質者,法也。發無上菩提心,如法修持,如是之人,所在之處,即是道場。(三)對於法,重悟心,而不重境界、靈感、禅定、神通。盼同修能於修生起次第中,直趨大圓滿。

(十五)答LM兩居士

  答學密須兼修西方淨土並讀誦大乘

  蓮師法乃蓮華精捨必修之法。王上師指定精捨所有同學均以蓮師為上師,嘛嘎哈拉為護法。至於本尊則可因人而異。再者,精捨初十之會供,王上師亦指定為蓮師會供。故知蓮師乃同學人人必修之法。蓮師與阿彌陀佛、觀世音本為同體,即一而三,即三而一。故紅教尊彌陀崇淨土。諾那祖師曰:“修任何本尊皆必須兼修西方淨土。”因西方淨土有彌陀大願攝受,最易往生也。

  您夫婦發心真實,對於密乘信仰甚堅,學法因緣又極殊勝,實為多劫善根所感。切盼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對於大乘經論,用心讀誦。王上師曾指定精捨同學必讀與參考之經論各十余部。《金剛經》《圓覺經》《法華經》《普賢行願品》《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經》《維摩诘經》《地藏經》《藥師經》《六祖壇經》《大乘起信論》皆必讀者。昔有人問諾祖,什麼是密宗境界?祖師答曰:“密宗境界不可說,不可說。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是密宗境界。”諾祖開示是無上醍醐,愚即是從此經入。 

贅 語

校稿初竣,於午餐之際,俄頃得一偈,附錄於後,以代結語。

校稿偶興

清淨一句萬德嚴
掩耳不聞末後句
(注1)
六根齊攝當下是
持名即禅即持咒
(注3)

禅密淨土一而三
“無心猶隔一重關”
(注2)
三密相應剎那圓
且卻即是祖師禅
(注4)

 

丙寅(一九八六年)初秋

龍樹大士聖誕 黃念祖志於北京蓮捨 

  注1:宋黃龍忠禅師觀水磨發明心要。佛眼曰:“吾有末後句待吩咐汝。”黃龍掩耳而去。

  注2:古德雲:“莫謂無心便是道,無心猶隔一重關。”

  注3:《大集經》:“若人但念阿彌陀,是為無上深妙禅。”

  注4:且卻義為立斷,乃紅教大圓滿法中之要法。

台灣學佛網首頁居士文章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