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師《了凡四訓》講記(四):謙德之效
(四)謙德之效
了凡四訓(第十九卷)
——2001/4/20、檔名:19-16-19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看《了凡四訓》第四篇「謙德之效」。前面都是講到改過積善,能夠改過積善當然很好,但是人在社會上,不能不與廣大的群眾交往,因此做人最重要的是謙虛;如果涉及到傲慢,依舊是很難行得通的。了凡先生把「謙德」放在四篇文章的最後,就像佛經裡面的流通分一樣,意義非常重大。請看本文:
【易曰: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
這是《易經》裡面的幾句話。
【是故謙之一卦,六爻皆吉。】
我們看《易經》六十四卦,每一爻都是吉利而沒有凶相的,唯獨謙卦,只有這一卦。
【書曰:滿招損,謙受益。】
這兩句是《書經》裡面所說的。
【予屢同諸公應試,每見寒士將達,必有一段謙光可掬。】
這後面了凡先生說,他很多次跟同學們一起去參加考試,常常見到貧寒的學生們將要發達,也就是他將要考中的時候,之前他有預兆,一定是非常謙虛。所以處事待人接物,最重要的是虛懷若谷,能夠接納別人,能夠成就別人。
《易經》上這四句話,我們簡單的說一說。『虧』是虧損,『盈』是自滿,『天道』也就是自自然然的道理。凡是自滿的人,總是會遇到一些吃虧的地方,虧欠的地方。能夠謙虛的人一定能夠得到利益,這是天道。『地道變盈而流謙』,「地」是寬廣,「變」是變動,「流」是聚集在一處的意思。像流水,水總是會流到低窪的地方,不會流到高的地方,所以「變盈而流謙」。像水,高的地方是滿、自滿,貢高我慢,得不到利益,得不到滋潤,滋潤總是在低窪的地方。『鬼神害盈』,對於自滿的人、傲慢的人,鬼神總是要找他麻煩,給他開開玩笑,而對於謙虛的人,鬼神尊敬,鬼神幫助。人道又何嘗例外!『人道惡盈而好謙』,對於自滿的人、自大的人、傲慢的人,人們總是討厭他,對謙虛的人總是歡喜他。所以謙之一卦,惟有吉利而無凶災,這是做人重要的原則。下面了凡先生舉了五個人來做例子,我們從這個地方觀察,他眼光確實不錯,觀察得非常准確。第一個例子:
【辛未計偕,我嘉善同袍凡十人,惟丁敬宇賓,年最少,極其謙虛。予告費錦坡曰:此兄今年必第。費曰:何以見之?予曰:惟謙受福。兄看十人中,有恂恂款款,不敢先人,如敬宇者乎?有恭敬順承,小心謙畏,如敬宇者乎?有受侮不答,聞謗不辯,如敬宇者乎?。人能如此,即天地鬼神,猶將佑之,豈有不發者?及開榜,丁果中式。】
這一年,了凡先生三十七歲,他去考進士,跟同伴一共十個人,嘉善縣一共十個人。十個人當中他看出來了,『丁敬宇』,敬宇是他的字,他的名字叫丁賓,這個人在十個人當中年歲最輕,『年最少』,非常謙虛。了凡就告訴另外一個同伴,也是參加考試的費錦坡,跟他講,他說:「丁敬宇今年一定會考中,中進士。」費就說:「何以見得?」了凡先生說:『惟謙受福』。這一句就是從《易經》裡頭下的定論。『兄看十人中』,你看我們十個人當中,有哪一個像丁敬宇這樣謙虛的?『恂恂款款』,是講的信用、忠厚、誠實。『不敢先人』,總是居人之後,這個難得,不敢為人先。『有恭敬順承,小心謙畏』,對於每一個人都能恭敬順承;換句話說,在大眾之中他不堅持成見,能夠隨順別人,這個難得!『有受侮不答』,他受別人侮辱,他沒有一句話說。『聞謗不辯』,聽到別人毀謗他,他不辯白。丁敬宇都做到了,他一個人能夠如此,天地鬼神都會保佑他,哪有不中的道理?及開榜,果然中了。了凡先生沒中,了凡考進士考了三次,前面兩次都沒中,這是頭一次。他三十七歲這一年去考試,沒有考中。第二位他舉的馮開之,這一年了凡先生四十三歲。
【丁丑在京】
丁丑年是公元一五七七年,我們用公元來計算,我們的概念比較清楚。這一年他又去考進士,這是第二次去考,第一次是三十七歲,第二次是四十三歲,第二次去考。
【與馮開之同處】
這也是跟他同時去考試的馮開之,也是浙江人,是他們的同鄉。
【見其虛己斂容,大變其幼年之習。】
他年輕時候的習氣全都沒有了,馮開之這一次參加考試中了狀元,就是進士的第一名。
【李霁巖,直諒益友,時面攻其非,但見其平懷順受,未嘗有一言相報。】
當時有一位李霁巖先生,這是很直爽的一個朋友,見到別人的過失,他要當面批評。見到馮開之也是毫不客氣批評他,可是馮開之『平懷順受』,心裡聽到之後非常平靜,完全接受。『未嘗有一言相報』,「相報」就是辯白,沒有一句話來辯白,別人所指責的完全承受。
【予告之曰】
我跟馮先生講。
【福有福始,禍有禍先。】
禍福都有預兆,「始」跟「先」當預兆講。
【此心果謙】
他這謙虛不是裝的,是真的,出自於真誠心。這樣謙虛的人:
【天必相之】
『相』是襄助,老天爺也會襄助他。
【兄今年決第矣】
他就判斷:你今年一定考取。
【已而果然】
不但他考取,他是第一名被錄取,以後官做到翰林院的編修。這是第二次了凡先生參加進士的考試,遇到同鄉的馮先生。第三個例子:
【趙裕峰,光遠,山東冠縣人,童年舉於鄉,久不第。】
『童年』,沒有滿二十歲,二十歲叫「弱冠」,十九歲以下叫「童年」。可見這個人相當聰明,他童年的時候就中舉人,考取舉人。以後考進士就沒有辦法,考了許多次都沒有考取。
【其父為嘉善三尹】
他的父親是嘉善縣的三尹。三尹就是縣裡面它的地位是在第三級。通常我們叫大尹,大尹是縣長,大概要照現在的說法,二尹應當是秘書長、主任秘書,三尹大概是科長,這縣政府的組織。
【隨之任】
他隨著他的父親到嘉善來就職,他父親相當於縣政府的科長。
【慕錢明吾】
錢明吾是當時的一位學者,很有學問、德行的一位老先生。
【而執文見之】
他自己做了文章,把自己的文章帶去給錢先生看。
【明吾悉抹其文】
錢先生把他的文章大幅度的批改,許多地方都把它劃掉了。
【趙不惟不怒,且心服而速改焉。】
通常文人的習氣,總是自己的文章好,別人改動自己文章,心裡總是不服。可是趙裕峰不一樣,錢先生改了他的文章,不但沒有一點怒容,而且真正是心服,心服口服,確實能夠改正。
【明年,遂登第。】
到第二年,他再參加進士考試,他考中了。謙虛重要!第四位是夏建所:
【壬辰歲,予入觐,晤夏見所。】
這一年是了凡先生五十八歲,入觐是見皇帝,在京城遇到夏建所。
【見其人氣虛意下,謙光逼人。】
非常謙虛,真正做到自卑而尊人。
【歸而告友人曰】
他回來告訴他的朋友們說。
【凡天將發斯人也,未發其福,先發其慧;此慧一發,則浮者自實,肆者自斂。建所溫良若此,天啟之矣。及開榜,果中式。】
壬辰年遇到夏建所,他觀察非常准確。『凡天將發斯人也』,這個話就是說,這個人將要發達之前,福報還沒有現前,智慧已經透出來了。智慧透出來之後,『則浮者自實』,「浮」是輕浮,他自自然然就老實了,放肆的自自然然他就收斂了。『建所溫良若此,天啟之矣。』這是老天爺啟發他,他智慧開了。這一次考試開榜的時候,果然中式。第五位是張畏巖,這是反面的一個例子:
【江陰張畏巖,積學工文,有聲藝林。】
書念得好,文章寫得好,在現在講學術界裡他有相當的聲譽,大家都非常贊歎他。
【甲午,南京鄉試。】
『鄉試』是考舉人,張畏巖是個秀才,考舉人。
【寓一寺中】
住在一個寺廟裡。
【揭曉無名,大罵試官,以為瞇目。】
考試完了之後,揭曉的時候,他沒考中。沒考中他就罵考試官:「我的文章寫得這麼好,為什麼沒有被錄取?」心裡非常不平。
【時有一道者,在旁微笑。】
『道者』是一位道長。道長在旁邊聽他在那裡大罵試官,在那裡不平,埋怨!這個道長在旁邊笑。
【張遽移怒道者】
張畏巖罵考試官,道者在旁邊譏笑,他就轉過來罵這個老道。
【道者曰:相公文必不佳。】
道者就講:相公,你的文章一定不好。
【張益怒曰】
張脾氣就更大了。
【汝不見我文,烏知不佳?】
你沒有看到我的文章,你怎麼曉得不好?
【道者曰:聞作文,貴心氣和平,今聽公罵詈,不平甚矣,文安得工?】
這道長講得有道理。作文一定要心氣和平,心平氣和才能寫得出好文章。現在聽你罵考試官,你的心非常不平,你的文章怎麼能寫得好?張畏巖也算是很難得,他聽了道長的話,說得很有道理。
【張不覺屈服,因就而請教焉。】
他就把怒息下來,反過來向道長請教。這個難得,不容易!
【道者曰:中全要命,命不該中,文雖工,無益也。須自己做個轉變。】
這個道長跟張畏巖講:考試能不能考中,那是命。命裡頭要是不該中,你文章作得再好,都沒用處。所以古時候考試,沒有不重視陰功,上是祖宗積德,下是自己要有陰功,積陰德,積些善事不為人知道,鬼神在當中默默的保佑,你參加考試中的機會就很多。所以道者就告訴他:你必須自己做個轉變。就如同了凡先生遇雲谷大師一樣。
【張曰】
張畏巖講:
【既是命,如何轉變?】
既然命裡頭不該考中,我怎麼個轉變法?
【道者曰: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廣積陰德,何福不可求哉。】
道者講,造命雖然是天,可是「立命者我」,他這個意思跟雲谷禅師的說法完全相同。勸他『力行善事,廣積陰德』,有求必應!
【張曰:我貧士,何能為?】
我是一個貧寒的讀書人,你叫我去做善事,我沒有力量。縱然心裡想做,所謂是力達不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道者曰:善事陰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無量。且如謙虛一節,並不費錢,你如何不自反,而罵試官乎?】
教他修善積德的方法。善事陰功都是由心造,要常常存一個善心,常常存幫助別人的心,這就無量功德。這就舉現前的例子,謙虛這一節,不要花錢,你可以做得到的;你為什麼不自己反省,你去罵考官?這就是你的過失。
【張由此折節自持】
張畏巖從此之後,把傲慢的習氣慢慢都改掉。
【善日加修,德日加厚。】
真老老實實斷惡修善,天天做反省的功夫,所以他的善德天天有進步。
【丁酉,夢至一高房,得試錄一冊,中多缺行。問旁人,曰:此今科試錄。】
丁酉年,有一天做了一個夢,夢他自己到了一個很高大的房子裡。這高大的房子一定是政府辦事的機構,不是平民的住宅,建得很高大。他在這裡面看到一本名冊,名冊裡面有許多格子缺了。他很好奇,問旁人:「這是什麼東西?」別人告訴他,這是今年考試錄取的名冊。
【問:何多缺名?】
他就問:「為什麼名冊裡好多空格缺名的?」這個人說:
【曰:科第陰間三年一考較。】
每三年等於說重新審查一次。
【須積德無咎者,方有名。】
原本名冊有名的,這三年當中他要是積德,他沒有過失,他的名字才保全。
【如前所缺】
你看到這裡面空格的。
【皆系舊該中式】
他原本應該在這一次考中的。
【因新有薄行而去之者也】
因為這三年當中他造作惡業,名字除掉了。
【後指一行雲:汝三年來。】
你這三年來。
【持身頗慎,或當補此,幸自愛。】
他說:你這三年來,你能夠折節自持,每天修善積德,或者可能補這一個缺,希望你自愛。
【是科果中一百五名】
這一次參加考試,這就是丁酉年參加考試,果然被他考中,考中第一百零五名。改過確實有效驗。
下面是第二段,這是總結:「虛心屈己,受福之基」。
【由此觀之,舉頭三尺,決有神明。】
我們人如何跟天地鬼神相處?現在這個世間,一般人不相信,不相信有鬼神,對鬼神這個事情完全置之不理。鬼神有沒有?鬼神有。鬼神照不照顧你?不再照顧了,鬼神雖有,也遠離了。人不信佛菩薩,不信天地鬼神,天地鬼神只好站在一旁冷靜的觀察,看你造作罪業,看你受惡報。什麼時候你回頭了,你回心轉意了,知道忏悔了,天地鬼神還是來照顧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鬼神也不例外。
【趨吉避凶,斷然由我。】
自己一定要造因,這一點鬼神沒法子幫助我們。
【須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於天地鬼神,而虛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時時憐我,方有受福之基。】
這幾句話很重要。我們一定要存善心,一定要制止自己不正當的行為,天地鬼神是善良的,我們造作不善就得罪於他。我們修善積德,這就跟天地鬼神同心同好,同樣的嗜好。『虛心屈己』,「屈」是要折節,要委曲自己,我們常講委曲求全,這樣天地鬼神自自然然就加持你。無論在什麼處所,無論對什麼人,自己能夠遷就一點,委曲一點,好!這才是『受福之基』,「基」是基礎。
【彼氣盈者,必非遠器。】
這個人氣勢凌人,貢高我慢,這個人的前途不會遠大。『必非遠器』,「器」就是度量,度量有大小;這個人的度量不大,度量不大成就也不大。
【縱發亦無受用】
也就是說,這樣的人就算發達了,也不會長久享受到福報。
【稍有識見之士,必不忍自狹其量,而自拒其福也。】
這是說稍稍有見識的人,必定不忍心把自己的度量搞得那麼狹小,自己遠離自己的福報。可是今天在社會上,我們看到這一類的人不在少數。
【況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尤修業者所必不可少者也。】
這一句話很重要。何況一個人能謙虛,他就能接受別人的教誨。你要是自滿貢高,誰肯教你?你能夠虛懷若谷,那些有德行、有學問的長者見到你,都歡喜教你,都歡喜幫助你,都歡喜成就你,你『取善無窮』!尤其是『修業者』,讀書人、做學問的人,『所必不可少者也』。再看下文:
【古語雲:有志於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於富貴者,必得富貴。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
這是了凡先生舉古人的話來說。有志求功名,有求必應,孟夫子說的,必定得功名;有志於富貴,必定得富貴。這裡面,求之要有道。我為什麼要求功名?功名,諸位要知道,這是古時候考取舉人、考取進士,目的是在作官。作官的目的,是在為人民服務;換句話說,是希望找到一個為人民服務的機會,目的在此地,決定不是利益自己。如果為自己的富貴榮華,那你求之就不是道。你命裡頭有功名、有富貴,是前世所修的。這一生當中命裡頭沒有功名、沒有富貴,我求功名、求富貴,不是為自己求;為自己求,求不到的。為什麼人求?為社會求,為眾生求。希望我求的這個職位,能夠為人民服務。這個心,這個願,天地鬼神都贊賞,所以天地鬼神會幫助你。
古時候讀書跟現在讀書,確實不一樣。現在讀書人念大學、念研究所,你問他為什麼來讀書、來念這個學位,都是為自己。為自己的名聞利養,為自己五欲六塵享受,這跟從前完全不一樣。所以我們讀這個書,天地鬼神還有沒有?我告訴同學們,肯定有。就如同我們這個社會,我們這個社會惡人雖然很多,但是善人還是有。善人就好比是天地鬼神,惡人就好比是妖魔鬼怪,現代這個社會,妖魔鬼怪是不少。佛在《楞嚴經》上告訴我們:講這個末法時期,也就是講現在這個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邪師指的就是妖魔鬼怪。妖魔鬼怪跟佛菩薩不同的地方在哪裡?諸佛菩薩教人正法,教人斷惡修善;妖魔鬼怪教人邪法,教人增長貪瞋癡慢;他教的東西不一樣。那我們想想,現在這些世間人,為什麼這麼多的人去信仰邪教,接受邪法?很簡單,他教給你貪瞋癡慢,教給你享受五欲六塵,教給你可以不擇手段,那正中我懷,自然就跟著去了。所以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邪惡的力量充斥社會。正法,正法只有隱藏起來,正法希望不被邪法完全滅絕,那只有用低姿態來求生存,這就是所謂「法弱魔強」。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在這個環境當中,我們一心向善,自然得諸佛菩薩、善神的保佑。不要看到現在社會的現象,處處讓我們灰心。如果我們真的灰心消極了,不僅是不利於自己,自己不能夠奮發向上,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既不能提升,必定墮落。我們也對不起古聖先賢,對不起歷代祖師大德的正法承傳,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即使在今天這個社會,我們還要立志,我們還要向上,我們要做出一個好榜樣來給別人看。艱難、困擾是決定有的,這個力量肯定是大的,我們要能突破。當外面邪魔力量十分強大的時候,我們要知道退避。古大德的方法是隱居,躲到深山隱居,與他們決定不產生利害的沖突,正法還是可以綿延下去。古來的大德遇到這種災難,往往是隱居在深山,教一、兩個學生,法脈永遠不斷。到眾生有福的時候,這些傳人傳到後代,決定開花結果。譬如禅宗就是很好的例子,達摩祖師到中國來傳法,沒有人認識他,跟梁武帝見了面,言談之間不能得梁武帝的歡心,梁武帝不護持他,他只有到少林寺去面壁,一生傳一個人,慧可。慧可一生也傳一個人,傳僧燦。只要傳一個人就行,這個法就不會斷掉。到了第六代,惠能大師緣成熟了,五祖忍和尚把這個法傳給惠能,惠能居然在一生當中傳了四十多個人,而且把禅宗傳遍了中國。這在佛法講「時節因緣」,因緣不成熟不能勉強,勉強決定反受其害不得其利。我們就講到此地。
了凡四訓(第二十卷)
——2001/4/20、檔名:19-16-20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看「謙德之效」最後這一段,我們先把文念下來:
【古語雲:有志於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於富貴者,必得富貴。】
求取功名富貴的用意,前面已經跟諸位說過了,大概都不外乎尋求一個為眾生服務的機會。在今天的社會,可以說在本質上跟從前產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我們要找一個為社會、為眾生服務的機會非常之多,無需要求取功名,也能夠達到為一切眾生興建大利,每一個行業幾乎都有平等的機會。在工商業裡面,我們現在看到的許許多多跨國的公司,這些企業家們,可以說古時候功名與富貴,他們都是兼而有之,這是過去生中修積的大福德因緣,才有這樣殊勝的果報。
佛經裡面常常跟我們說,要福慧雙修,果報才真實。如果是修慧不修福,換句話說,雖有聰明智慧,物質生活還過得很辛苦;假如是修福不修慧,造業的機會就特別多,這一生福報享盡了,來生到哪裡去。生在現代社會,受到現代的教育,一般人都把天地鬼神看作迷信。自己得富貴之後,往往無所顧忌,縱情享受,不知不覺當中,就造了許許多多罪業,他知不知道?他知道,損人利己。尤其像這些大的企業家們,今天整個世界的金融,操縱在他們的手上。股票、匯率,他們想漲就漲,想跌就跌,做這些不正當的游戲。這兩年,亞洲產生的金融風暴,許多國家幾乎破產。這個國家的人民,僥幸得來的財富固然有,但是老老實實以自己血汗掙來的錢很多很多,一個金融風暴之下,一生的辛苦都被人家拿去了。這個造的業重!這個業太重了,傷害多少人生命財產。這裡頭怎麼會牽涉到生命?許多在金融風暴之下,財產一旦貶值,貶的幅度太大,他的打擊受不了,自殺的、跳樓的,我們常常聽到。現在在這個世間,還有許多同修告訴我,自殺的人太多了,老年的人厭世自殺,感覺得這個社會沒有前途、沒有希望;年輕人不得意的時候也自殺。甚至於現在到中小學生,我們也常常聽到自殺的,什麼原因自殺?考試不及格,分數不如人,你說這成什麼世界!
所以,如果是個有良心的人,是個受過聖賢教誨的人,一定要發心來挽救這個劫運,不要讓這個劫運真的被預言家所說中,那實在是人類最大的不幸。這個事情細細想來,難!是真難!可是再難也要做,不能不做,古人所謂「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才是仁人志士。佛家說,圓滿的智慧,善巧方便,今天人講高度的智慧,靈活的手腕,靈活的手腕就是佛家所說的善巧方便,幫助這個社會。從哪裡幫助起?這是我們現前重要的課題,我們仔細觀察,現在眾生病在哪裡?病在迷失了自己,迷而不覺,因為迷,迷失了自性,迷失了良心,良心是真心;妄心用事,這妄心就是講的感情用事,真心是理智。人失掉理智,感情用事,這還得了嗎?因此才會變成邪而不正,染而不淨,心裡頭是污染的,不是清淨的,這是病根之所在。挽救之道,就像儒佛所說的,要教他,今天挽救之道不是別的,是教育,是教學。那也許有人說,現代的教育很發達,城市鄉村學校林立,比古時候不知道要超過多少。這個話從形式上來講沒錯,如果就實質而論,現在沒有教育。學校雖然多,學校的內容是什麼?我們有沒有仔細去想一想,有沒有冷靜的去觀察?
究竟什麼叫教育?中國古大德對這個「教」,他有個定義,什麼叫做「教」?先覺覺後覺,叫做教;先知覺後知,叫做教;先知先覺就叫做聖人,在佛家就稱之為佛菩薩。他們先知先覺,我們不知不覺,他來教導我們,我們也覺悟了,也知道了,我們則是後知後覺。如果沒有這些人教導我們,我們怎麼會覺悟?聖賢人的教學內容,可以分幾個方面來說:第一,他教學的內容是教我們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佛家般若經上所說的「諸法實相」,這四個字用現代的話來說,諸法就是整個宇宙人生,實相就是真相。哪裡有迷信?哪有不是處?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真相果然明白了,人生是我們本人,宇宙是我們的生活環境;我們今天對本人迷了,不知道自己,不認識自己,禅宗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我們不知道!我們對我們生活環境也是迷而不覺,所以才胡作妄為,破壞了自然生態,破壞了我們的生活環境。你為什麼會破壞?你迷,你不知道事實真相。古人給我們敘說的,宇宙之間,其大無外,裡面的狀況非常復雜,佛家講十法界,十法界是大分,概略的把它分為十大類,細分無量無邊,我們對它一無所知。無知還罷了,還完全加以否認,說這是迷信,那就是了凡先生所說的,我們自以為是,貢高我慢,沒有絲毫謙虛,連接受教育的機緣都斷掉了。即使有聖賢來,即使有佛菩薩來,也不會給你說一句話。為什麼?你聽不進去,你不能接受,這還得了嗎?
但是我們在這半個世紀裡面,也走了許許多多的國家地區,我們接觸,當然多數都是中國僑民跟東南亞這些小國家的僑民,我們相聚在一起,總是亞洲人,總是黃皮膚的人。這些人縱然在這一生當中,沒有受過古聖先賢的教誨,他的上一代,再上一代,曾經接受過;換句話說,他還有這些種子習氣,我們把儒釋道三家的教義,略略提出來跟大家探討,都能生歡喜心,這在佛法裡面叫「善根發現」。不僅是在中國人的分上,現在有許許多多的西方人,我們在美國遇到,在澳洲遇到更多,我們跟他講倫理道德,跟他講聖賢教誨,都能歡喜接受。於是我們就肯定了。
孔孟的教學,是不是孔子的學說?現在人都說,「這是孔子的學說」,「這是釋迦牟尼佛說的一套」,這個觀念錯誤!孔子所說的、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都是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人,我怎麼能相信?我怎麼能接受?我為什麼受他影響?自以為聰明,自視甚高。其實他想錯了、看錯了;孔老夫子自己說,他一生沒有創造,現在人講創作,孔老夫子沒有創作,夫子說他自己「述而不作」。他一生沒有創作,他所說的都是古聖先賢的教誨,不是自己的。釋迦牟尼佛為大家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也不是自己的,釋迦牟尼佛也沒有創作,他說的東西從哪裡來?古佛所說的。那我們要問,古聖先賢是誰?古佛是誰?追到最後,才恍然大悟,原來是自己的心性,自己的真心。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話講得好!一切眾生真心本性裡面,本來就具足跟一切諸佛聖賢一樣的智慧、一樣的能力、一樣的相好、一樣的福報,所以佛看眾生是平等的,佛看眾生是尊敬的;我們輕視佛菩薩,佛菩薩不輕視我們,他知道我們跟他沒有兩樣,只是現在迷失了真心、迷失了自性,變成這個樣子。我們會有清醒的一天,醒過來跟他就無二無別。我們今天變成這個樣子,佛說得好:「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的病,就病在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這個東西害了我們,使我們迷失了真心、迷失了本性。
這才真正知道,大聖大賢、諸佛菩薩他們的智慧、他們的能力、他們的教誨,是從真心裡流出來的。決定沒有加絲毫意思在,意思就是妄心;不加絲毫意思,就完全沒有妄心。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我說了十個字形容我們的真心本性,從這裡流出來的。所以聖賢的教誨、佛菩薩的經教,都是自己真心本性裡面本來具足的,不是別人的,不是從外頭來的。如果你能夠體會到這一層,你自自然然歡喜接受,為什麼?它不是別人的東西。我念儒書,不是孔子的,是我自己心性裡面的;我讀佛經,不是釋迦牟尼佛的,是我自性裡頭流露出來的經典,跟釋迦牟尼佛所說無二無別,我就情願去接受,這是事實真相。
今天我們要講興大利,種大福,要在哪裡種?如果對於現實社會裡頭,種種狀況你都能夠了然,都能夠明白,你就曉得,救人無過於消除他的錯誤知見。怎樣幫助眾生,放棄錯誤的想法、看法,學習聖賢人他們正確的觀念。由此可知,這個事情是教育,所以中國在古代,《禮記》裡面所說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建立一個國家,領導全國的人民,什麼最重要?教育最重要。同樣一個道理,年輕人成家了,結婚生子成家了,家庭什麼最重要?教學為先。所以,家庭的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大根大本,做父母不容易!家庭教育從什麼時候開始?從母親懷孕那天開始,知道自己懷孕了,就要教你的小孩,怎麼教?我的心要正,我的行要正,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因為母親起心動念、身體動作行為,都影響胎兒。今天講父母愛子女,你要不能這樣照顧,你不愛你的子女,你的子女將來出世長大不聽話,你自己要負責任,你沒有把他教好。所以,從胎教開始。小孩生下來之後,他的眼睛一張開,他就能看到外面,我們要給什麼給他看?要給純正之法給他看,決不能讓他去接觸邪惡,邪惡的畫面不能讓他看到,邪惡的音聲不能讓他聽到,從小培養他的真誠、清淨、平等、正覺,這是父母對兒女真正的愛護。
五、六歲要教導他讀書,要教導他學禮,學禮就是有規矩,這是中國古代的小學,我們今天說實在話,非常可憐、可悲,我們沒有受過這個教育,所以看到古書上的記載,我們非常羨慕。古人從小教起,那個印象非常深刻,所謂「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從小養成習慣,一生他都不會改變。六、七歲教他做人的一些規矩,這有一本小冊子《弟子規》,這個小冊子裡面所說的一些原理原則,一生他都奉行,他都不會違犯,這是幼教,現在講幼兒教育。古時候七歲上學,上學是上私塾,私塾的老師負責教學生,接受正式的教育。《弟子規》是學前教育,沒有這個基礎,不能接受正規教育。正規教育,老師教什麼?教孝,教忠,教孝悌忠信,這是老師的事情。父母教兒女,尊師重道。怎麼個教法?光是口頭說不行,印象不夠深刻,要自己做給學生看,父母要做給兒女看。
我大概是七、八歲的時候,那個時候在家鄉,一個親戚的祠堂裡面,有一位老先生在那裡教私塾,學生有二、三十個人,我的父親送我去上學,預先跟老師約好,上學這一天帶我去拜老師。父親帶了禮物,這是束修,供養老師的禮物,到這個祠堂的大殿,當中供奉著一個很大的牌位,「大成至聖先師神位」,那是孔老夫子牌位,先向孔老夫子牌位行三跪九叩首的最敬禮,我父親在前面,我跟在後面,跟在後面拜。拜完之後,請老師上座,老師坐在孔子牌位的旁邊,我的父親在前面,我在後面,再向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禮,老師坐在那裡不動,坐在那裡受禮。我們做學生看到,我的父親對老師行三跪九叩首,你想想看,我們做學生的,敢不聽老師話嗎?敢不尊重老師嗎?我父親對老師這麼尊重,我當然要尊重,尊師重道,是父親教的。老師接受家長這樣隆重的大禮,他要不認真教導學生,他怎麼對得起人家的父母?受這麼大的禮,接受供養,供養多少倒無所謂,人家家長這樣真誠,把子女托付給你,你要不能好好的教,你有罪過!
尊師重道是怎麼樣教的?父親教的。父親不在,一定是家裡面的長輩,代表父親教導你尊師重道。所以我們對老師的尊重,對老師的恩德,活到這麼大的年紀,念念不忘!為什麼會念念不忘?小時候父親教的。在私塾裡面,老師教導我們,他也是以身作則,教給我們生活教育,灑掃應對、穿衣吃飯,老師教的。老師做榜樣,學生跟老師生活在一起。行有余力,這才學文。行有余力,行是什麼?生活教育。都做得不錯了,都很有規矩了,走路有走路的樣子,站立有站立的樣子,對人懂得禮節,對長輩應該如何,對平輩應該如何,你都懂得,從小養成習慣。然後再教學文,文是什麼?識字。都是念古書,這些古書,老師只教句逗,只教你念。從前我們那個時候念的書,還沒有標點符號,上書的時候,學生要拿著自己課本,老師拿著朱砂筆,給我們把句子圈出來,句逗。教我們念,就是字念得正確,不能念錯;句子念得清楚,不能夠念破句,那就錯了。只教句逗,只教識字。
學生年齡參差不齊,我記得我那個時候,同學們年歲大的,有十六、七歲的,大我很多;小的,大概七、八歲,我們是很小的。每個人念的課本不一樣,有念古文的,有念《四書》的,我記得我那個時候念的是《幼學瓊林》,那是屬於一般常識,現在來講是常識課本;有念《千家詩》,有念《百家姓》。老師只教句逗,不講書裡頭的意思,不講解的。到什麼時候講解?年歲大了,像我們同學當中,有一些年歲大的,十六、七歲的,他們念古文、念《左傳》,老師給他們講解。這是在我那個時代。大概比我小個兩歲的人,這個機會就沒有了,以後就變成學校。鄉下也辦短期學校,私塾就沒有了,我也沒有再聽說了。中國古時候的教育,好!扎根教育,根深蒂固。我在這個時代,這幾十年當中,沒有受到環境的污染,靠小時候那一年的教育,時間不長。以後社會就動亂,軍閥的戰爭,對日本人的抗戰;中日抗戰的時候,我十一歲。
我們現在回想起來,那種扎根的教育多麼重要!老師教導我們,全都是聖賢的教誨,這些書雖然念了,不知其義、不解其義,可是年齡大了之後,對於這些書,還是非常愛好。自己多讀、多研究、多向人請教,逐漸逐漸能懂得這些意思,懂得的愈多愈歡喜。再觀察今天社會的病態,多多少少能看得出一點根由。今天社會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我們今天怎樣幫助自己?怎樣幫助社會大眾?所以在今天還是一句老話,無過於提倡倫理、因果、大乘的教學。這個話不是我說的,我沒這麼大的智慧,這是印光老法師說的。我肯定老法師這個說法,我贊揚老法師這個說法。
我們今天這個社會,如果沒有倫理、沒有因果、沒有大乘,這個社會動亂很難平息,很難恢復秩序。不僅印光大師有這個智慧、有這個見識,我聽一些朋友告訴我,七十年代就是一九七0年前後,英國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博士,有一次歐洲有一個國際會議,特地請他去講演,他去了。他在講演當中,提出了一個警告:解決二十一世紀世界的紛爭、世界上的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與大乘佛法。這是英國人說出來的。他這一次講演,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效果。那個時候我在台灣,台灣天主教突然提倡祭祖,我感覺到非常驚訝!過去基督教、天主教不准人祭祖,都把祖宗牌位拿去燒掉,怎麼他們提倡祭祖?我大惑不解,到處打聽。以後趙默林居士告訴我,他說於斌樞機主教從歐洲參加這個會議回來,大概是聽到湯恩比這個講演。不但他感動了,教廷感動了,天主教的教廷,就是他們的教皇,那個時候下了一個命令,讓全世界的天主教神職人員,主動要找佛教對話。所以天主教跟佛教關系逐漸逐漸接近,這是一個根源。我在台灣,天主教的神學院請我去教書,與湯恩比這個講演有關系。
更難得的,最近這三年,英國那邊同修告訴我,英國的教育部,下令他們的小學、中學、大學課本裡面,都有佛教的內容;我們中國還沒有,他們已經在讀佛教的經典了,學校正規的課程。隔了一年,前年,澳洲澳大利亞的政府也規定學生要讀佛經,他們把佛經翻成了英文。這個教科書,我在澳洲,澳洲同修送了我兩冊,那個本子都很厚。現在外國人認真學佛,認真研究中國儒家的東西。他學這個干什麼?挽救世道人心。所以我現在還有意思到英國去訪問,看看英國對於倫理、大乘的教學,我們不能不注意。
現在我們看看末後這兩行文字:
【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
因為我們謙虛、方便,才能接受別人的教誨。英國人謙虛,澳大利亞人謙虛,能夠接受孔孟的學說,能夠接受大乘經教。
【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今之求登科第者,初未嘗有真志。】
開頭不見得是有真心。
【不過一時意興耳】
一時高興,參加去考一考。
【興到則求,興闌則止。】
興趣來了就求,興趣不來就算了。
【孟子曰:王之好樂甚,齊其庶幾乎?】
孟子有這麼兩句話,這兩句話是對齊國大王說的。齊國大王喜歡音樂,但是他是個人喜歡音樂,如果能夠與民同樂,那齊國就會興旺起來。
【予於科名亦然】
我對於科名,求取科名的心也是這樣的。也像孟子所說的,一定要落實、推廣到積德行善,要盡心盡力去做。得到這個功名,得到這個地位,像他得到這個縣長,有這個機會為民眾服務。只要存這種心,行這樣的事,命運與福報都可以由自己做主宰了。好,《了凡四訓》我們就講到此地。謝謝大家收看。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