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傳統文化與家庭教育
每一個父母都深深的愛著自己的子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願!如何實現這一願望,大多數時候,我們是茫然的,導致目前的子女教育出現層出不窮的問題。孩子的教育問題是普天下所有家庭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也是當今世人最頭痛的問題。子女教育伴隨著我們生命裡程的3/4,關乎著整個家族和民族的未來命運。
一、您知道如何鑄造您孩子一生的幸福嗎
在您忙於增加財富的時候,您把子女交給了電視、網絡,用錢來滿足孩子,您是否知道這樣會引發什麼樣的後果?
在您事業有成之際,您的家族事業,將如何傳承?
您常常對孩子說,好好學習考出好成績就行了,其他的事情爸媽幫你干。是否這樣孩子就能成才?
您常常對孩子說,出去別欺負人,但是別人打你時,別吃虧,一定要還手。您是否知道自己培養了一位自私自利的孩子?
您與孩子說話,常常您說他一句,他頂你九句,總是“一言九頂”?
當您把考上大學作為培養孩子的唯一目標時,您是否知道中國近五成的大學畢業生,正在面臨失業?
……
您為孩子操碎了心,您的孩子是否知道體諒您,關心您,照顧您?
作為父母,我們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孩子,孩子正在慢慢長大,當他們離開我們的時候,能否成人立事,獲得幸福快樂的人生?
為數不少的青少年早戀、厭學、叛逆、沉迷網絡;一部分青少年,除了消費,基本生存和生活能力已經退化;大學畢業生失業逐年遞增;有的年輕人不工作在家啃老……
二、造成以上種種問題的根源是什麼
是近百年來,人類普遍疏忽了倫理道德教育特別是孝道教育的缺失。也就是說,現在八、九十歲的老人幾乎沒有接受過傳統文化的教育。導致現在的很多人貪欲、自私、不明是非善惡。體現在家庭方面,就是溺愛、長幼無序!!!
《弟子規》說:“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這是中國幾千年“天倫之樂”的和諧畫卷。而今天則剛好相反:不是晚輩恭敬長輩,而是父母“孝順”兒女。原本長幼有序的人倫不知從何時起被打破、顛倒?——從家長對子女前所未有的溺愛開始,從飯桌上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爭先恐後地給孩子碗裡夾菜開始。誰在家裡最大?誰的碗裡最滿?所有人都在為誰服務——孩子!
這樣的驕寵會讓孩子養成一種怎樣的人生態度?——我優先得到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好用的是天生的權利,大家都圍著我轉是天經地義的,我想要怎樣就怎樣,不光是在家裡,在任何地方都要以我為中心……
《弟子規》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看看我們周圍的家庭,是怎樣的呢?現在是“兒子呼,應勿緩,孫子呼,應勿緩”。現在的孫子像爺爺,爺爺像孫子。這就是長幼有序的顛倒啊!我們不會做爸爸了?我們不會做媽媽了?可憐天下父母心呀!但是,父母呀!可憐在哪裡呢?不知道什麼是“教育”,更不知道家庭教育該教什麼了?為什麼不會了?沒人教了,因為傳統文化斷了一百年啦!
三、由 “藥家鑫案”反思家庭教育
藥家鑫,一個學期就拿13份獎勵,學業優秀的大三學生淪落為殘暴的殺人凶手,是可恨?可悲?還是可憐?……
可恨:恨其太自私、太殘暴、沒有責任心,把人撞倒了,不是施救,而是尖刀相待!兩個家庭就這樣毀了,更別說報答父母養育之恩了!
可悲:悲其父親的非常嚴厲,凡事都教育他做到最好。這“凡事”包括做人方面了嗎?還是僅僅學習成績和彈琴?教育,又是如何的教育?我們看看藥家鑫的自述:“我從4歲起,就天天練鋼琴,每天除了彈琴就是學習,稍有不好,就會遭到父母的毆打。學習不好時,父親好幾次把我關在地下室不讓上來,我很多次都想過自殺,因為除了無休止練琴外,我看不到人生希望。”可悲嗎?作為父母,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希望孩子幸福。可是我們的孩子幸福嗎?我們真的愛孩子嗎?
其母親的“寵溺有加”不也同樣的可悲嗎?由於從小到大學習成績都很好,只要他想要什麼東西,母親都會滿足他,大三便拿出家裡的10萬元,又借了4萬元,給他買紅色雪佛蘭克魯茲小轎車。這是愛孩子還是害孩子?“少年培福(德),中年積福(德),老年才能享福。”而我們的孩子還沒有培福(德),就開始透支福報,合符天道嗎?《易經》中講“厚德載物”,孩子有多厚的德行了,就讓他載這麼重的物!他能載得動嗎?載不動了,人生不就翻車了嗎?
由此,想到富二代胡斌杭州飙車案、官二代“我爸是李剛”,尊敬的父母們,您們是用心來愛孩子還是用錢來愛孩子?
再想到許多年前的清華才子劉海洋硫酸傷熊案、幾年前雲南大學馬加爵殺人案,作為父母,在關注孩子學習成績,希望孩子出人頭地的同時,是否留意過他們的心靈成長?
2011年4月6日的中國青年報“誰是造成孩子病態的元凶”,文中說:近些年,有關大學生自殺或心理失常的事例不時見諸報端。然而,大學生的心理問題絕不僅僅是大學期間產生的,它往往是這些孩子在青少年甚至幼年、童年期間接受到的不當的教育造成的。
著名青少年教育專家孫雲曉和著名報告文學作家阮梅合著的《拿什麼來愛你我的孩子——當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機調查》出版,書中,作者用7年積澱的一個個帶血帶淚的案例告訴人們:孩子原本沒有好壞和對錯,之所以出現病態,成人錯誤的教育是重要原因。
可憐天下父母心呀!但是,父母呀!可憐在哪裡呢?我們真的不會當爸爸不會當媽媽了,好可憐呀!不知道什麼是“教育”,更不知道家庭教育該教什麼了?
什麼是“教育”?《說文解字》中是這樣解釋的:教——上所施、下所效;育——養子使作善也。我們再仔細看看這個“教”字是怎麼寫的?左邊一個“孝”,右邊一個“文”,先教“孝”才學“文”呀!“孝”是什麼,孝是人道第一步!人生就像一幢大樓,而孝道(德行)就是這幢大樓的地基。我們還沒給孩子打地基(德行、孝道——做人)就開始建樓房(學知識,學技能),忙於裝飾(興趣班——琴棋書畫、唱歌跳舞等)了。沒有地基的樓房能起多高呢?
父母們呀!該反省反省了:孩子有問題是結果,原因在哪呢?我們該拿什麼來愛我們的孩子?愛孩子真的需要智慧的!
四、智慧來自哪裡
1988年,巴黎會議,世界75位諾貝爾得主建議: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年前中國的孔子那裡去尋找智慧。
黨的十七大報告也強調:“要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中央黨校83歲資深老教授任登第於2009年寫了一本《大家都學弟子規》,書中寫道: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經濟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倫理道德淪喪,一切向錢看,也是有目共睹的。市場經濟極大地調動了人的生存發展積極性。同時也極大地調動了人的自私自利性。自私自利性是一切社會問題、一切腐敗現象產生的總根源。
如果聽任自私自利性繼續泛濫,聽任物欲橫流,將是多麼可怕的事呀!怎麼辦呢?環顧全球,沒有別的辦法,只有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全國人民,特別是在全民中進行《弟子規》教育,才是出路。
2011年9月26日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會議提出 “建設文化強國”目標,說到“中國有五千年文明發展史,這是前人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而我們坐擁一個博大精深的文化寶庫,卻為日韓歐美的文化所深刻影響,甚至有一部分人因此而否定中華文化,這是一個非常荒唐非常幼稚又非常可怕的現象,中國這個國家之所以能幾千年來一直存在下去,就在於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有共同的理想,有共同的文化,有強烈的文化自信,而今一些人數典忘祖,盲目崇拜,如此作為是否對得起我們的先祖。如果延續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到我們這一代人手中戛然而止,為其他文化所完全吞噬,那將是中華民族的災難。外來文化我們可以借鑒,但借鑒的目的是為了豐富本民族文化,發展本民族文化,如果全盤照搬,那麼中國還是中國嗎?
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是凝聚中華民族的精神紐帶,傳統文化的經典《弟子規》是教導我們如何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立身處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學。《弟子規》是儒家的根,是我們做人的行為規范。天下的父母們,我們一起來學習《弟子規》、學習傳統文化吧!讓我們從老祖宗幾千年的文化中吸取智慧,先拯救我們自己吧!現在家庭教育的難點不在孩子在父母,當我們改變了,我們的孩子就有救了!
五、如何入手
《孝經》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倫理道德教育是根本,而“孝道”的教育又是根本中的根本,正確的教育將從這裡生起,因為“百善孝為先”,孝門一開,百善皆開,別的德行自然就會建立。同時我們試想一下:一個時時能心懷對父母的孝敬與感恩的孩子,他的學習還需要我們象現在這樣去監督、去擔心嗎?並且一個孩子真誠的孝心一旦被打開,他的智慧也將同時生起,再去學別的知識技能時,也就更順暢、更水到渠成了。所以為人父母請務必專注於“教孝”這一重點,而不求博與雜。
中華經典當中的《弟子規》就是落實孝道最好的教材,教育應該首先從學習、力行《弟子規》開始。
1·為人父母者必須以身作則,因為“身教勝於言教”、“上所施下所 效”。當我們要求孩子“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時,我們對父母公婆以及長輩首先要做到。因為孩子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您在他的面前演出怎樣的人生,他的將來就是怎樣的人生,您是如何孝敬您的雙親(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將來他也將如何孝敬您;
2·現在很多人都把“生日”這個詞,錯誤的理解為我出生的日子。因為是我出生的日子,所以我就要慶賀,要請客。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為孩子過生日,大擺宴席。這個詞正確的解讀是:母親的受難日,是母親生我的日子。所以我的生日,不是給自己過的,應該是給母親過,感恩母親給我生命,感恩母親把我帶到人世間。正確的做法是,為人父母在自己生日當天,帶上孩子看望自己的父母,幫老人做家務,感恩母親給我生命,教導孩子知恩、感恩、報恩,讓孩子明白父母養育他的不容易;
3·親師配合——“孝道”與“師道”同樣重要,“孝親尊師”是維系我中華幾千年文明不絕的的倫常大道。做到這一點需要家長和孩子的老師充分溝通,互相配合:孩子出門上學前,父母要常叮囑孩子“到了學校一定要尊敬老師,因為老師給了你慧命,老師很偉大,也很辛苦”;孩子離校前,老師要常教導“你們回家後必須好好地孝敬父母,聽他們的話,因為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難以回報,恩重如山”。如此,即可進入“孝親尊師”教育的良性循環;
4·夫妻配合——父親和母親在孩子面前時,千萬不能說對方的壞話,而是應該互相稱贊對方的辛勞和付出。請告訴您的孩子“你不孝敬我倒沒什麼,但是如果你不孝敬你的爸爸(媽媽)那就太不象話了!因為他(她)把你養育大實在是太辛苦、太不容易了!……”這樣教導孩子時請務必真誠、懇切,以慷慨激昂、感動落淚的效果為最佳;
5·全家教育原則一致——父親、母親和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須就倫理道德教育的原則達成一致、形成共識,有唱“黑臉、紅臉”(如嚴父慈母)的分工,但絕不能互相拆台。形成一致的最好途徑和方式,就是全家一起學習、落實《弟子規》;
6·常給孩子講《中華孝道故事》等啟迪心靈的古聖先賢事跡,或帶孩子共同觀看《中華德育故事》、《二十四孝》等德育動畫片,以及學習其他經典和歷史故事,並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循循善誘;
7·教導孩子禮儀、禮貌——舉例分享在飯桌上一定要注意長幼的先後順序,第一筷子的菜應該夾給在座最年長的人,或是夫妻互相夾給對方,而不是給孩子,另外大人沒有上桌用餐時,告訴孩子不能自己先吃。最重要的,還是父母要先做到,做孩子的榜樣;
8·教會孩子基本的勞動、生活技能,而不是告訴他“只要你把學習搞好了別的都不用你管”。因為“習勞知感恩”,孩子只有親身參與了家務勞動,才會真正明白父母的辛苦和恩德,才會知道感恩和珍惜。而且孩子從來不缺乏付出的熱情和真誠,往往是我們將他樹立德行的這條大道人為截斷;
此外,孩子有進步時,需要給予及時的贊揚和鼓勵,孩子犯錯誤時,同樣應該適當地批評和糾正。但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孩子,都請注意一個原則:揚善於公堂、規過於私室。並且:贊揚一個孩子的德行(而不是外在條件等),是最保險、最沒有副作用的褒獎;批評應是針對孩子身上的壞習氣、壞習慣,而不是針對人本身。
中華文化、聖賢教育源遠流長、澤被後世、光照千古,飽含著祖先對我們的愛與恩德!祈願天下父母皆能歡心,祈願天下兒女皆成棟梁!
:居士文章 :转载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