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願法師:不要錯解阿彌陀佛的慈悲心
【問:因本願不嫌惡人,故人好造惡業,如何?】 這個問的意思就是說,因為了知阿彌陀佛的本願不嫌棄十方任何一個罪惡的凡夫,所以有的人聽到阿彌陀佛的本願是這麼的慈悲,反而想去作惡造罪,如何呢? 這個問題確實有探討的必要。因為很少部份的人,聽聞阿彌陀佛的本願而錯解,對阿彌陀佛的慈悲沒有深入體會,所以認為:阿彌陀佛是一個很慈悲的人,所以我為非作歹沒有關系啊;阿彌陀佛的本願,對吃素吃葷的眾生都平等救度,那這樣我就可以不用吃素了,我可以大魚大肉這樣吃了。這是不對的,這種的觀念是錯誤的,這是邪知邪見。 修學佛法知見是最重要的,所以八正道第一就是正見,因為正見是修學佛法的基礎。如果知見錯誤,或許精進用功是越用功越淒慘。破見與破戒,若做一個比較,破見比破戒罪業更重,因為破戒傷害自己的身命而已,破見就有可能傷害別人的慧命。錯誤的知見會毒害眾生的法身慧命,破戒或許只是傷害自己而已。破見是會傷害別人,罪業就更重了。 所以我們念佛的人,知見觀念一定要很正確。照淨土三經世尊所開示的去奉行,絕對沒錯。在淨土三部經,世尊教我們怎麼修行,我們就怎麼樣修行。依法不依人,將世尊的開示多讀幾遍,便知道要如何依教奉行。如果對淨土三部經世尊的開示不能詳細了解,去看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去看法然上人的《選擇本願念佛集》,去看印光大師的《文鈔》,這一定正確的,因為這些祖師大德不是普通人,是佛菩薩示現的再來人,有道德、有修持、有學問、有涵養、有證悟,值得我們眾生依教奉行。我們如果從佛經祖論詳細了解佛陀與祖師開示的道理,必然不會走錯路。 修學淨土法門,知見非常重要,尤其是聽聞阿彌陀佛的本願,不要錯解阿彌陀佛的慈悲心,不要錯解阿彌陀佛的六字果號意義。若能照世尊的開示去做,一定不會錯的;能照善導大師、法然上人、印光大師的開示去做,一定不會走錯路。 那麼這個答案,信願引用法然上人的開示,讓大家明白,阿彌陀佛的本願不嫌棄惡人,只會使一切眾生斷惡修善,不會更加造惡。 【答:佛雖不捨惡人,然好造惡業者,非佛弟子。】 佛雖然不捨任何一個造罪造惡的人,但因為喜歡造惡,這種人不是佛弟子。真正的佛弟子,一定會照佛陀開示的真理,依教奉行,不會陽奉陰違。 【一切佛法無不制惡;然愚癡凡夫,雖欲制惡而未必能制,故勸念佛以滅其罪。】 法然上人這段話說的非常之好。一切佛法無不制惡,諸佛如來的教法,無不禁止眾生為惡。斷一切惡,無一惡不斷;行一切善,無一善不行。斷惡修善,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斷一切惡,修一切善,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七佛通誡。諸佛如來希望一切眾生斷惡修善,才可以離苦得樂啊,清淨內心的心性、心念,不要貪、瞋、癡的妄念,內心若起了貪、瞋、癡的妄念,會因為煩惱起現行,造惡造罪,那我們入佛門修行,無非也是要令自己遠離生死的苦海,跳脫三界輪回,離開生死的束縛,往生西方成佛。所以學佛目的就是為了要成佛,因為我們有佛性。有佛性,可以成佛;不修行,在六道虛生浪死,豈不冤枉? 所以“一切佛法無不制惡,但是愚癡的凡夫,雖然欲制惡而未必能制。”愚癡的凡夫,因為貪欲心、瞋怒心、愚癡心,知道不可為惡,可是控制不了自己的煩惱,逢緣觸境造惡造罪。每一個殺人放火為非作歹的人,不知道他這樣的行為不對嗎?當然知道。每一個搶劫綁票的人,難道不知道這樣會帶給別人很大的苦惱嗎?知道。難道不知道他這麼做違反國法嗎?知道。難道不知道他有可能被抓到關在監獄之內嗎?知道。甚至沒有學佛的人也知道,為非作歹的人將來會墮落地獄。可是煩惱起現行,失去理性的時候,不管三七二十一。因為煩惱心一起,確實很可怕。一個人失去理性的時候,瞋怒心一生起,連自己的親人都會傷害了,何況是他人呢?信願在報紙看到報導說,當孩子的人,為了要跟母親要錢去賭博,要不到錢,竟然將母親殺死,這種煩惱心非常的可怕。 阿彌陀佛對十方每一個眾生絕對慈悲的救度,無非希望眾生斷惡修善,因為所造惡業,必然因為因果定律而使他墮落三途受苦。所以十方諸佛,無不希望眾生斷惡修善,但是眾生雖欲制惡而未必能制,所以勸念佛以滅其罪。佛號的威神功德力,可以免除眾生罪業的受苦,重罪輕報。縱然要受因果制裁,也因為虔誠念佛,重報輕受。 【若謂自身難制,佛加罪咎者,甚為謬誤也。】 這段話就是在說,若認為自己是一個罪惡很重的人,佛祖會指責我們,不會救度我們,這樣是錯誤的想法。佛祖對眾生只有寬恕、悲愍、原諒,不會指責眾生。佛是一個大慈大悲的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怎麼會指責眾生呢?所以念南無阿彌陀佛,從佛號之中體會佛祖寬容眾生、包容眾生、寬恕眾生的佛心,便認真念佛。越認真念佛,就是因為心中越體會佛的慈悲心。所以念南無阿彌陀佛,我們來聽聞阿彌陀佛的本願,建立正知正見,便會一生斷惡修善,精進念佛。 【我身不能止惡,故彌陀慈悲不捨,消滅此罪,前來迎接。】 我們凡夫眾生身口意三業,無時無刻不造惡造罪。身業縱然沒有造作殺生、偷盜、邪YIN,口業縱然沒有造作妄語、绮語、兩舌、惡口,意業也會造作貪、瞋、癡惡念。問問我們自己,時時刻刻分分秒秒的起心動念,是相應菩提呢?還是相應罪業?是相應生死呢?還是相應解脫?是相應上生呢?還是相應下沉?如果是貪、瞋、癡的妄念,當然是相應下沉、相應生死、相應罪業。所以我們身口意三業,要斷惡修善,在意業確實不容易做到。甚至煩惱厚重的人,在口業也很不容易斷惡行善,縱然是身為三寶佛弟子,也會經常批評三寶,造下惡口、妄語、绮語、兩舌、誹謗種種的罪業。 所以阿彌陀佛大慈大悲,不捨任何一個眾生,以六字果號令眾生稱念,消滅罪業,在臨終之時,前來迎接這個眾生回歸西方佛國。 【所言唯造惡業者,皆非佛法所談也;如父母於一切子女,悉皆平等慈愛,而子女之中有善有惡;雖平等慈愛,然於行惡之子,則怒目杖責以誡之。】 這段話法然上人開示的很好。知道阿彌陀佛的本願,不嫌棄任何一個惡人,內心一定越想要斷惡修善,越不會去為非作歹,這是一定的道理。若說聽聞阿彌陀佛的本願,不嫌棄任何一個惡人,而只有繼續造作惡業,這不是一個佛弟子,不是有心要修行的人,也沒有真正了解佛的本願,也沒有真正體會佛的慈悲。 下面,法然上人說一個世間法的譬喻,這個譬喻說的很好。譬如父母對一切子女,悉皆平等慈愛。確實父母心就是如法然上人所說的,父母對一切的子女,那個慈愛的心是平等的,就是信願經常在講的,好孩子也是孩子,壞孩子也是孩子,父母對子女,無論是好孩子壞孩子,那份愛心都是平等的。信願曾經聽到一個蓮友說:他們村裡有一位老伯,這個老伯有一個兒子很壞,常常喝酒、賭博,還偷拿別人的東西。這個老伯常常為了這個壞兒子在操心,常常去警察局將這個壞兒子保回來。有一天,村裡的人遇到這位老伯,說:“生到這種兒子這麼壞,干脆將他掐死算了,不要理他。”這個老阿伯回答對方說:“再怎麼壞也是我的孩子,他被警察抓走了,警察叫我把他保回來,我當然要想辦法把他保回來,哪有說任他受苦的道理。”你看這就是父母心,雖然自己的兒子這樣為非作歹,偷拿別人的東西,每天喝酒、賭博,不務正業,但是做父母的心一樣疼愛,不會因為他是一個壞兒子就放棄他。父母心尚且是這麼偉大了,何況是佛心呢? “在子女之中有善有惡,雖然平等慈愛,然於行惡之子,則怒目杖責而誡之。”父母的愛心對一切的子女,雖然是平等慈愛,可是對行惡的孩子,就很傷心難過,怒目杖責,告誡他,不要再繼續做惡了,要改過向善。阿彌陀佛也是如此,對十方煩惱厚重的眾生,逢緣觸境造惡造罪,阿彌陀佛也是很難過:眾生實在是很下劣,怎麼不好好的斷惡修善呢?所以諸佛教化眾生,無不希望眾生斷惡修善。我們修學本願的行者,從佛號之中體會到阿彌陀佛的慈悲心,當然若真正信佛,一定會斷惡修善;真正體解佛陀的慈悲,一定精進念佛。不會因為阿彌陀佛的本願,不嫌棄惡人,反而為惡,令佛陀的內心傷心難過。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