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益祖師等:念佛往生是否必須臨終自力落實十念一念相續定心


 2014/6/1    熱度:4733    下載DOC文檔    

蕅益大師開示:
  問,大本有一念定生彼國,疏中不及。豈以此經七日入定乃生,故揀去剎那生滅之一念邪。若釋一以義不以數,大本不應系十念後。若止如經文,作一念喜愛,何不動如來佛剎,不以愛戀得生。
  答,按寶王論,利根之士,元只一念往生。鈍根之人,臨終十念脫苦。一念者,一心不亂之一念也。當知十念,七日十日七七日九十日等,究竟亦唯一念。
此一念,斷非剎那生滅之散心,亦不必四禅四空之禅定,故雲一念喜愛。阿閦經喜戀心,本指欲染。(藕益祖師這裡說的很清楚:臨終十念一念絕非生滅心。龍樹菩薩下文說:非生滅心則現行煩惱就被折服。)

龍樹菩薩大智度論卷八十三開示:“問曰。彈指頃六十念。念念生滅。雲何一心常念薩婆若。不令余念得入。答曰。心有二種。一者念念生滅心。二者相續次第生。總名一心。以相續次第生故。雖多名為一心。是時不令貪恚等心相續得入。” 

藕益大師:淨土的旨全在《妙宗》一書。---與周洗心 
藕益大師:《
妙宗鈔》一書,不可動一字。---復唐宜之
《妙宗鈔》開示:下品下生“十念相續念佛境界”是未至定或欲界定之散心念佛。具體內容見下:
  據下 經說。
下下品人以苦逼故不遑念佛。但十念頃稱彼佛名。心雖相續終不可類見日定心。因何同在第九品位。答彼由造逆及作眾惡。臨終苦逼得遇善友為說妙法。雖不 能念彼佛三身。怖地獄故。苦切稱名具足十念。既絕後惡即乘此念。托彼蓮中名下下品。今論始行樂習三昧親善知識。聞法了心。本具淨土依正諸法。標心具修十六 觀法。故先觀日令心堅住。望後諸觀此當末品。彼人雖即不成事定。而能十念稱佛不散。亦為定攝復兼臨終勇決之力。故得預於第九品也。
藕益祖師關於散心、定心的開示: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

佛陀十大弟子之論議第一迦旃延子尊者開示:欲界定或未到定念佛為散心念佛境界
關於欲界是否有定,有種種議論。或以欲界無禅定,唯有散心,故所謂欲界定,系指未至定,即入於初禅定之前的階段。或以欲界雖多散心,仍有少部分定心,取此少部分之定,稱為欲界定。以其定心不永續,消滅甚速,故又稱電光定。然成實論卷十一,則謂欲界有確實之禅定,能發出無動智。〔阿毘昙毘婆沙論卷四十一、七帖見聞卷三末。迦旃延子尊者造,五百阿羅漢釋。〕

淨空法師:未到定是什麼境界?
  如果在淨土法門,說實在的話,連那個初禅的定我們達不到,我們也能往生,這我們放心,得大自在!初禅是真得定。我們要什麼樣的功夫?我們只要有夜摩、兜率的功夫就行。夜摩兜率是欲界,沒得定。沒得定是什麼?他修定,修定不及格,所以這種定在佛教裡有個名詞叫「未到定」,雖然修定沒成功,沒有達到這個標准。譬如六十分及格,他只有二十分,所以他色界天去不了,他還只能在欲界。但是我們念佛這個功夫能夠有二十分就能往生。他們要到六十分才能到初禅天,我們只要二十分、三十分就可以帶業往生。你說完全沒有,沒有不行,不能往生,最低限度修定也有個二、三十分,這樣程度才能往生,這是諸位同修必須要知道的,不至於在這一生把我們這麼好的一個機會錯過。所以一定要修,要認真的修。

 

印光祖師、嘉祥法師:念佛人臨終,由己之淨心伏住煩惱,故感佛力接引。
印光祖師:淨土既是唯心所造,當雲唯心,不當又言淨土。又言所造。既是唯心所造之淨土,何得祗是唯心,別無淨土之外境乎。唯心淨土者,以清淨心,念佛求生淨土。及至臨終,由己之淨心,感佛接引往生西方。如此方是唯心淨土《三編·復顧宗況居士書》
三論宗祖師嘉祥大師《勝蔓經寶窟上》雲:“清淨心,淨者信也,起淨信之心,又不雜煩惱心,名為淨心。”



道綽祖師《安樂集》開示:念佛人臨終十念相續與往生是什麼關系?
問曰:《無量壽經》雲:“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今有世人,聞此聖教,現在一形,全不作意,擬臨終時,方欲修念,是事雲何?
答曰:此事不類。何者?經雲十念相續,似若不難,然諸凡夫心如野馬,識劇猿猴,馳騁六塵,何曾停息。各須宜發信心,使積習成性,善根堅固也。
佛告大王:“人積善行,死無惡念,如樹先傾,倒必隨曲也”。若風刀一至,百苦湊身,若習先不在懷,念何可辦,何不預克念也?

問曰:若人但念彌陀名號,能除十方眾生無明黑暗。然有眾生稱名憶念,而無明猶在,不滿所願者,何意?
答曰:由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故也。

復有三種不相應: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謂無決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續,謂余念間故。迭相收攝,若能相續,則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無有是處。
《大莊嚴論》雲:“勸一切眾生,常須系念現前,偈雲:盛年無患時,懈怠不精進。貪營眾事物,不修施戒禅。臨為死所吞,方悔求修善。智者應觀察,除斷五欲想。精勤習心者,終時無悔恨。心意既專至,無有錯念亂。智者勤投心,臨終意不散。不習心專至,臨終必散亂。心若散亂時,如調馬用硙。若其斗戰時,回旋不直行”。


淨土宗第十二祖徹悟祖師對臨終一念的開示:
吾人現前一念。緣生無性。無性緣生。不生佛界。便生九界。若約緣生無性。則生佛平等一空。若約無性緣生。則十界勝劣懸殊。阿祈達王臨終。為趕蠅人以拂拂面。一念瞋心。遂墮為毒蛇。一婦人渡河失手。其子墮水。因撈子故。與之俱沒。以慈心故。得生天上。夫一念慈瞋。天畜遂分。則此臨終之緣生一念。可不慎乎。苟以此心緣念彌陀。求生淨土。得不見佛往生乎。但此一念。不可僥幸而致。必須存之以誠。操之有素。是故吾輩於此一句彌陀。千念萬念。以至終日終年念者。無非為熟此一念而已。果得一念純熟。則臨命終時。唯此一念。更無異念。智者大師雲。臨終在定之心。即淨土受生之心。然惟此一念。更無異念。非在定之心乎。念果如是。不見彌陀。更見何人。不生淨土。更生何處。只恐吾人自信不及耳。

印光祖師:下下品往生人的臨終念佛狀態是什麼樣的?
“《觀經》五逆十惡,將欲命終,地獄相現,有善知識(此不論僧俗男女,但能教彼念佛者,即名善知識)教以念佛,或止十聲,或不及十聲,直下命終,亦得仗佛慈力,帶業往生。此之十念,比平常之十念,其猛切有天淵相殊之勢,故得往生也。以地獄極苦所逼,其一聞佛名,乃以全副精神為之稱念。除此念外,絕無他念。雖非親證一心不亂,然其心畢竟了無異念。當此之時,絕無有三心二意、疑信相參之心相,故不言及謗法。即平素謗法之人,亦必如墮水火以求救援,何暇生疑起謗耶?”(《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二·復陳薪儒居士書》)
印光祖師開示:《觀經》下品下生,是約已見地獄至極之苦相說。其人恐怖不可言宣,一聞佛名,哀求救護,了無余念,唯有求佛救度之念。雖是乍聞乍念,然已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
。故雖十念,或止一念,亦得蒙佛慈力,接引往生也。四十八願,乃約平時說,《觀經》下下品,乃約臨終說。由時事不同,故攝否有異。

善導大師開示:往生願心要形成相續境界才能往生
問曰:願行之義,有何差別?
答曰:如《經》中說,但有其行,行即孤,亦無所至;但有其願,願即虛,亦無所至;要須願行相扶,所為皆克。是故今此《論》中,直言發願,不論有行,是故未即得生,與遠生作因者,其義實也。
問曰:願意雲何,乃言不生?
答曰:聞他說言西方快樂不可思議,即作願言:「我亦願生」,道此語已,更不相續,故名願也。
今此《觀經》中,十聲稱佛,即有十願十行具足。雲何具足?「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回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昙鸾祖師開示:
不知如來是實相身、是為物身。又有三種不相應: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無決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續,余念間故。

永明延壽祖師開示:
“如或言行不稱,信心輕微,無念念相續之心,有數數間斷之意,恃此懈怠,臨終望生,但為業障所牽,恐難值其善友,風火逼迫,正念不成。何以故?如今是因,臨終是果,應須因實,果則不虛。”


蓮池大師開示:
念念念佛。更無雜念。是名一心。夫無雜念者。止得事之一心。”
“又雲雖念亦無能念可念。皆指理一心也。”
“論雲專念阿彌陀佛。即得往生者。此雙含事理而言也。”
“今謂至心者。即一心也。”
“永明謂九品上下。不出二心。一者定心。如修定習觀。上品上生。二者專心。如但念名號。得成末品。今謂既雲但念。但之一字。正唯得事。未得理故。”


印光祖師似乎定義一心不亂為斷見思阿羅漢境界,藕益祖師時而定義一心不亂是斷見思惑阿羅漢境界,時而說一心不亂是伏見思惑凡夫境界。不同與印光祖師之前歷代祖師。

印光祖師:所言念佛三昧,說之似易,得之實難,但當攝心切念,久當自得。即不能得,以真信切願攝心淨念之功德,當必穩得蒙佛接引,帶業往生。事一心,若約蕅益大師所判,尚非現世修行人之身分,況理一心乎。以斷見思惑,方名事一,破無明證法性,則名理一。
若是內秘菩薩行,外現作凡夫,則此之二一,固皆無難。若實系具縛凡夫,則事一尚不多得,況理一乎。


印光祖師:“念佛至一心不亂”是觀經上品上生的境界。"阿彌陀經,所說簡略。然生者工夫功德,各有無量無邊之差別。其往生品位,亦有無量無邊之不同。言九品者,不過略指大綱耳。若至一心不亂,則與觀經上品上生同。其未至者,與惡業重而將墮者,固亦當與觀經中中下品同也。非此經專接引一心不亂者,余皆非此經所攝之機也。如是,則三經固是一經。否則,便是執文悖意,其過非小。”(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復念佛居士書)

《妙宗鈔》開示:三心六念或聞或修。未能伏惑屬下三品。以此伏惑入中三品。
能破二惑方預上三。(這不是說印光祖師定義的一心不亂是阿羅漢以上境界嗎?)
藕益大師:淨土的旨全在《妙宗》一書。---與周洗心 
藕益大師:《
妙宗鈔》一書,不可動一字。---復唐宜之

藕益祖師時而定義一心不亂是斷見思惑阿羅漢境界,時而說一心不亂是伏見思惑凡夫境界。
藕益祖師《佛說阿彌陀佛要解》開示: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若持至事一心不亂,見思任運先落,則生方便有余淨土;
藕益祖師:〖持名念佛歷九品淨四土說〗開示:念到事一心不亂,不起貪嗔癡者,即是中三品生。

..


幽溪大師《圓中鈔》定義《佛說阿彌陀經》念佛七日一心不亂為伏見思煩惱境界。
《經》捨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疏》若者。不定之辭。利根一日一念。鈍根或至七七日。行成。縱未破惑。定為往生之因。

《鈔》經文既雲若矣。又增數至於七日。是則往生之因。要在持名。階於一心不亂。而人根利鈍。日數限乎七等。若利根者。一日成乎一念。鈍根至於七日。而解中又增雲七七者。此或約極鈍根者為言。或約行門逾增勝者而說。然則持名一心不亂者。因也。得一念者。約行成而為言也。縱未破惑。定為往生之因者。此言一念之力。有伏惑之功也。蓋言若能伏惑。臨終正念自然現前。往生淨土必矣。(幽溪大師這裡說,《佛說阿彌陀佛經》裡面的一心不亂不是斷見思惑阿羅漢境界,所以,前文印光祖師定義的一心不亂,未必是專指《佛說阿彌陀佛經》的一心不亂經文。)
印光大師開示:《佛說阿彌陀經》,得蓮池《疏鈔》、藕益《要解》、幽溪《圓中鈔》,法無不備,機無不收.



蓮池大師:心無雜念即是事一心念佛
念念念佛。更無雜念。是名一心。夫無雜念者。止得事之一心。”
“又雲雖念亦無能念可念。皆指理一心也。”
“論雲專念阿彌陀佛。即得往生者。此雙含事理而言也。”
“今謂至心者。即一心也。”
“永明謂九品上下。不出二心。一者定心。如修定習觀。上品上生。二者專心。如但念名號。得成末品。今謂既雲但念。但之一字。正唯得事。未得理故。”

印光祖師:初學念佛人不當求一心,老修念佛人當重視一心。
印光大師:既然往生不必一心不亂,那可以一任隨便嗎?
    汝妄想紛飛,尚欲急得一心不亂,此心即是著魔之本。故光謂淨土法門,重在信願。信願若真切,雖未得一心,亦可往生。若無信願,縱得一心,亦不能仗自力以了生脫死。故不令汝汲汲於求一心也。以汝之妄想紛飛,一求一心,定規著魔。
  汝不察光意,遂謂一任隨便。
眼前隨便者,決非信願真切之人。使信願真切,決不至泛泛然隨便,而均不得往生也。理本無障,因汝以無理為理,而自生障礙,又復尤誰。 (三編卷三復溫光熹居士書八)

印光祖師:玉峰法師行持雖好,見理多偏。其所著述,依之而修,亦可往生。但其偏執之語,未免有大妨礙。即如“念佛四大要訣”,其意亦非不善。而措詞立論,直與從上古德相反。“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體背謬。《經》教人一心,彼教人不求。夫不除妄想,能一心乎?取法乎上,僅得其中。豈可因不得而不取法乎?若以不得而令人不取法,是令人“取法乎下”矣。
大勢至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彼極力教人散心念,不贊揚攝心念。念佛雖一切無礙,然欲親證三昧,能靜固好。不能靜,亦無妨即動而靜。彼直以靜為邪,謂大違執持名號憶佛念佛之旨,其過何可勝言?且念佛一法,圓該一代一切法門。而靜之一字,尚隔其外。豈可謂為淨宗真善知識。祈二次再版,刪去此四大要訣。庶初機不至受病,而通人無由見诮也。弘法利生,大非易事。稍有偏執,其弊叢生,不可不慎。(文鈔三編卷一·復丁福保居士書十)

玉峰法師偏執過甚。四大要訣,實為謬誤。許多人皆以為要妙,亦系心粗所致。夫“不觀想,不貪靜境,不求一心,不參是誰,直下念去”,實為要務。但不可謂彼皆是邪耳。彼以求一心為邪,彼畢生用晨朝十念工夫,十念法中,有藉氣束心,令心歸一之說。彼自行之而自斥之,誠為一大憾事。以故光絕不一提彼者,恐人受彼偏執之病也。(文鈔三編卷三·復鄭慧洪居士書五)

佛經及省庵祖師、印光祖師開示:念佛往生,自力負責哪部分?佛力負責哪部分?

《佛說無量壽經》若我作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稱揚諸佛功德經》雲: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
命欲終時,一心信樂,
念不忘捨,阿彌陀佛將諸眾
僧,住其人前,魔終不能壞斯等正覺之心」

《佛說阿彌陀經》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稱贊淨土佛攝受經》
若有淨信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聞如是無量壽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名號極樂世界功德莊嚴。聞已思惟。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亂”。是善男子或善女人。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俱。前後圍繞來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亂”。既捨命已隨佛眾會。生無量壽極樂世界清淨佛土。

淨土宗第十一祖省庵祖師開示:
《淨土文》雲:‘身無病苦,心不顛倒。’
當知身無病
苦,則求在於佛。心不顛倒,則求在於我。
在於佛
者,非我敢必。在於我者,安可不自勉焉?設使臨終
一念顛倒,非唯九品不生,抑亦三途難免。佛雖大
慈,救我不得,奈何奈何?是故修淨業人,不可一念
遠離善友,亦不可一念生顛倒心也。”

印光祖師:淨土既是唯心所造,當雲唯心,不當又言淨土。又言所造。既是唯心所造之淨土,何得祗是唯心,別無淨土之外境乎。
唯心淨土者,以清淨心,念佛求生淨土。及至臨終,由己之淨心,感佛接引往生西方。如此方是唯心淨土《三編·復顧宗況居士書》

印光大師開示:自力感召佛力的往生原理是“水清月現”
    大師在《初機淨業指南》序中,以月喻阿彌陀佛接引—切念佛眾生之理。他說:
    “
眾生之心如水,阿彌陀佛如月。眾生信願具足,至誠感佛,則佛應之,如水清月現也。若心不清淨,不至誠,與貪、嗔、癡相應,與佛相背,如水濁而動,月雖不遺照臨,而不能昭彰影現也。月乃世間色法,尚有如此之妙。況阿彌陀佛,煩惑淨盡,福慧具足,心包太虛,量周法界者乎
?”
    
  ◎ 復黃涵之居士書三念佛之法,重在信願。信願真切,雖未能心中清淨,亦得往生。何以故?以心中有佛為能感,故致彌陀即能應耳。如江海中水,未能了無動相。但無狂風巨浪,則中天明月,即得了了影現矣感應道交,如母子相憶。彼專重自力,不仗佛力者,由於不知此義故也。

  ◎ 復溫光熹居士書十
  汝何不知事務,一至於此。光何人斯,何可以與蓮池大師並論乎。汝作此說,以為恭維光,不知其為毀謗光也。以後不得如此以凡濫聖的恭維吾。吾見此語,如打如嘲,愧不能支。
(一)心清月現,何可死執以論。須知凡夫有凡夫之清現,聲聞有聲聞之清現,菩薩有菩薩之清現,唯成佛方為究竟清現也。若如法說,其余一切皆非清現,唯佛方是清現。蓮池大師所說,便成錯謬。不知自己完全未開正眼,故有此種盲論也。何苦如此。凡夫之清現,乃觀行之清現。聲聞斷見思,乃相似之清現。
薩在內凡位,從初信至七信,亦與聲聞同。八九十信破塵沙,證法空,何可雲破法空乎。初住即破無明,證法身,此分證位之初位。至十住十行十回向等覺(等覺、乃分證位之後位、分證位、凡佛所證者、皆證之、但未圓滿究竟證耳、)四十一位,乃分證之清現。唯佛方為究竟清現。即一位中,尚有無量無邊淺深之不同。譬如外國人到中國,一到中國界上,即可雲已到中國。而從茲尚有數千裡之途程,可到中國京都。在汝意既雲到,即無所謂途程。既未得道,說清現便成錯謬。且於仗佛力帶業往生之事相違。其咎在汝好充通家,非蓮池大師所說有不恰當也。以後認真念佛,少張羅所說。要是如此以凡濫聖的恭維光,即是教天下後世人唾罵光。何苦作此種有損無益之事。

◎初機淨業指南序
  
   或曰,阿彌陀佛,安居極樂。十方世界,無量無邊。一世界中念佛眾生,亦復無量無邊。阿彌陀佛何能以一身,一時普遍接引十方無量無邊世界之一切念佛眾生乎
   答,汝何得以凡夫知見,推測佛境。姑以喻明,使汝惑滅。一月麗天,萬川影現,月何容心哉。夫天只一月,而大海大江,大河小溪,悉現全月。即小而一勺一滴水中,無不各現全月。且江河之月,一人看之,則有一月當乎其人。百千萬億人,於百千萬億處看之,則無不各有一月當乎其人。若百千萬億人,各向東西南北而行,則月亦於所行之處,常當其人。相去之處,了無遠近。若百千萬億人,安往不動,則月亦安住不動,常當其人也。唯水清而靜則現,水濁而動則隱。月固無取捨,其不現者,由水昏濁奔騰,無由受其影現耳。眾生之心如水,阿彌陀佛如月。眾生信願具足,至誠感佛,則佛應之,如水清月現也。若心不清淨,不至誠,與貪鎮癡相應,與佛相背,如水濁而動,月雖不遺照臨,而不能昭彰影現也。月乃世間色法,尚有如此之妙。況阿彌陀佛,煩惑淨盡,福慧具足。心包太虛,量周法界著乎。故華嚴經雲,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群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恆處此菩提座。故知遍法界感,遍法界應。佛實未曾起心動念,有來去相。而能令緣熟眾生,見其來此接引以往西方也。懷此疑者,固非一二。因示大意,令生正信雲。

印光祖師開示:與佛相應之人,臨終破壞淨念決定不能往生
昨接汝及范古農之書,知汝宿世固有善根。然猶以文人習氣未除,幾致不得實益。今則實行其事,猶不知自利利他之相關甚巨。且勿論外人,即自己丈夫,兒女,媳婦,孫等,均當教以常念佛號。一則令彼等同種善根,當此大亂之世,若不以佛為怙恃,則危險可慮。二則不於平時令彼等操練熟習,一旦汝欲謝世,彼等以世俗知見,預為瞎張羅哭泣。則汝縱有淨功,可以與佛相應,蒙佛接引。一經此種動作,破壞淨念,決定仍復留住娑婆。則塵沙劫又塵沙劫,仍在六道受輪回矣。是以勸眷屬念佛,為最要緊之一件大事。《續編·復覺明居士書(民國二十三年)》

幽溪大師:
娑婆眾生,雖能念佛,浩浩見思,實未伏斷,而能垂終心不顛倒者,原非自力,而能主持,乃全仗彌陀,而來拔濟。
雖非正念,而能正念。故得心不顛倒,即得往生。

《淨土聖賢錄》對“強調信願佛力安心者”的善意提醒::體悟教理而不能生起戒定,此是狂慧也.
在《淨土聖賢錄》上記載了袁宏道往生後以方便神力,將
其弟袁中道攝到極樂世界對他進行開示如下:

袁宏道又說:“我沒有想到極樂世界快樂到這種程度,假使我前生時能夠嚴持戒律,我的境界尚不止是如此而已。大體上來說在教理和戒律都精進嚴謹的人,往生的品位最高。其次是持戒嚴謹的人,往生最穩當。
如果是只有教理而無持戒的人,大多為業力所牽,流入八部鬼神眾去了,這種狀況我所親見到的有很多。弟弟你的般若氣分頗深,但是戒力定力甚少。如果只是體悟教理而不能生起戒定,此是狂慧也。你回五濁惡世後,趁著色身仍然強健,要實修實悟,兼持往生淨土的誓願,勤行種種方便善巧、憐憫一切眾生,不久之後當再相見。如果一不小心一入他途,則可怖可畏。如果不能持戒,有龍樹菩薩的六齋法現在仍然存在,應當遵而行之。而殺戒尤其重要,希望你寄語其他一同學法的學人,沒有說每天動刀殺生,口中貪食眾生血肉滋味的人,而能夠往生此極樂國土的。縱使說法如雲如雨,又何益於事呢?


藕益祖師:復次是利,約命終時心不顛倒而言。蓋穢土自力修行,生死關頭,最難得力。無論頑修狂慧,麼羅無功。即悟門深遠,操履潛確之人,倘分毫習氣未除,未免隨強偏墜。永明祖師所謂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此誠可寒心者也。初果昧於出胎,菩薩昏於隔陰。者[這]裡豈容強作主宰,僥幸颟顸。唯有信願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願,定不唐捐。彌陀聖眾,現前慰導,故得無倒,自在往生。佛見眾生臨終倒亂之苦,特為保任此事,所以殷勤再勸發願,以願能導行故也。

佛陀曾開示說:破戒者,阿彌陀佛等十方諸佛不護念。
佛經雲:如是人者一切十方無量諸佛所不護念。雖名比丘不在僧數。何以故。入魔界故。持禁戒者即佛弟子。毀禁戒者即魔弟子。又持戒者即出世道。破禁戒者即入世道。我都不聽毀戒之人,受人信施如葶苈子。何以故。是人遠離如來法故。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三十一 北涼天竺三藏昙無谶譯 

蓮池大師、藕益祖師:真信切願與清淨心、利他心、十善業的關系!

蓮池大師開示:
【疏】又信即心淨
。如唯識說。【鈔】成唯識論雲。信者。謂於實德。深忍樂欲。心淨為性。何言心淨。
以心勝故。如水清珠。能清濁水。又諸染法。各自有相。唯有不信。自相渾濁。復能渾濁余心心所。如極穢物。自穢穢他。信正翻彼。故淨為相。今修淨土。主乎心淨。信為急務。明亦甚矣。""
往生淨土。要須有信。千信即千生。萬信即萬生。信佛名字。諸佛即救。諸佛即護。心常憶佛。口常稱佛。身常敬佛。始名深信。任意早晚。終無再住閻浮之法。此策發信心。最為切要也。

藕益大師開示《大乘起信論裂網疏》開示:為度眾生求生淨土,非為自身獨出生死。有此菩提弘願,方是往生正因,不然縱令念佛菩薩,與佛菩薩氣分不相契合,不能生淨土也。


印光祖師開示:
有唯心淨土, 方生西方淨土。
若自心不淨, 何能即得往生。縱逆惡罪人, 以十聲念佛即得往生者, 由念佛之淨心, 感生西方之淨土《續編·答曲天翔居士問二十七則》

印光祖師:淨土既是唯心所造,當雲唯心,不當又言淨土。又言所造。既是唯心所造之淨土,何得祗是唯心,別無淨土之外境乎。唯心淨土者,以清淨心,念佛求生淨土。及至臨終,由己之淨心,感佛接引往生西方。如此方是唯心淨土《三編·復顧宗況居士書》

印光大師開示:自力感召佛力的往生原理是“水清月現”
    大師在《初機淨業指南》序中,以月喻阿彌陀佛接引—切念佛眾生之理。他說:
    “
眾生之心如水,阿彌陀佛如月。眾生信願具足,至誠感佛,則佛應之,如水清月現也。若心不清淨,不至誠,與貪、嗔、癡相應,與佛相背,如水濁而動,月雖不遺照臨,而不能昭彰影現也。月乃世間色法,尚有如此之妙。況阿彌陀佛,煩惑淨盡,福慧具足,心包太虛,量周法界者乎
?”
    
  ◎ 復黃涵之居士書三念佛之法,重在信願。信願真切,雖未能心中清淨,亦得往生。何以故?以心中有佛為能感,故致彌陀即能應耳。如江海中水,未能了無動相。但無狂風巨浪,則中天明月,即得了了影現矣感應道交,如母子相憶。彼專重自力,不仗佛力者,由於不知此義故也。

  ◎ 復溫光熹居士書十
  汝何不知事務,一至於此。光何人斯,何可以與蓮池大師並論乎。汝作此說,以為恭維光,不知其為毀謗光也。以後不得如此以凡濫聖的恭維吾。吾見此語,如打如嘲,愧不能支。
(一)心清月現,何可死執以論。須知凡夫有凡夫之清現,聲聞有聲聞之清現,菩薩有菩薩之清現,唯成佛方為究竟清現也。若如法說,其余一切皆非清現,唯佛方是清現。蓮池大師所說,便成錯謬。不知自己完全未開正眼,故有此種盲論也。何苦如此。凡夫之清現,乃觀行之清現。聲聞斷見思,乃相似之清現。
薩在內凡位,從初信至七信,亦與聲聞同。八九十信破塵沙,證法空,何可雲破法空乎。初住即破無明,證法身,此分證位之初位。至十住十行十回向等覺(等覺、乃分證位之後位、分證位、凡佛所證者、皆證之、但未圓滿究竟證耳、)四十一位,乃分證之清現。唯佛方為究竟清現。即一位中,尚有無量無邊淺深之不同。譬如外國人到中國,一到中國界上,即可雲已到中國。而從茲尚有數千裡之途程,可到中國京都。在汝意既雲到,即無所謂途程。既未得道,說清現便成錯謬。且於仗佛力帶業往生之事相違。其咎在汝好充通家,非蓮池大師所說有不恰當也。以後認真念佛,少張羅所說。要是如此以凡濫聖的恭維光,即是教天下後世人唾罵光。何苦作此種有損無益之事。

◎初機淨業指南序
  
   或曰,阿彌陀佛,安居極樂。十方世界,無量無邊。一世界中念佛眾生,亦復無量無邊。阿彌陀佛何能以一身,一時普遍接引十方無量無邊世界之一切念佛眾生乎
   答,汝何得以凡夫知見,推測佛境。姑以喻明,使汝惑滅。一月麗天,萬川影現,月何容心哉。夫天只一月,而大海大江,大河小溪,悉現全月。即小而一勺一滴水中,無不各現全月。且江河之月,一人看之,則有一月當乎其人。百千萬億人,於百千萬億處看之,則無不各有一月當乎其人。若百千萬億人,各向東西南北而行,則月亦於所行之處,常當其人。相去之處,了無遠近。若百千萬億人,安往不動,則月亦安住不動,常當其人也。唯水清而靜則現,水濁而動則隱。月固無取捨,其不現者,由水昏濁奔騰,無由受其影現耳。眾生之心如水,阿彌陀佛如月。眾生信願具足,至誠感佛,則佛應之,如水清月現也。若心不清淨,不至誠,與貪鎮癡相應,與佛相背,如水濁而動,月雖不遺照臨,而不能昭彰影現也。月乃世間色法,尚有如此之妙。況阿彌陀佛,煩惑淨盡,福慧具足。心包太虛,量周法界著乎。故華嚴經雲,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群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恆處此菩提座。故知遍法界感,遍法界應。佛實未曾起心動念,有來去相。而能令緣熟眾生,見其來此接引以往西方也。懷此疑者,固非一二。因示大意,令生正信雲。


淨空法師:真正能往生,也要靠基礎,佛念得很好,我真信,真願,《弟子規》做不到,《感應篇》不能完全相信,這就可能障礙你往生,你在往生最後的時候,會遇到障礙,為什麼?你的基礎不穩固,你的冤親債主他看到了,他就有方法來障礙你,讓你最後一口氣不是阿彌陀佛,是雜念,是妄想,於是,你又去搞輪回了,由此可知,三個根的重要!三個根是做人是根本,佛經上,善男子,善女人,那個善是有標准的,它的標准就是《弟子規》,就是《感應篇》,《十善業》。這三樣東西我們真正建立了,做到了,你的根本堅固。臨命終時,有善神保佑你,冤親債主不得其便。他沒有機會下手。你平平安安往生極樂世界。

歷代祖師開示:念佛往生是否必須伏煩惱?

龍樹菩薩大智度論對伏煩惱的定義:“問曰。彈指頃六十念。念念生滅。雲何一心常念薩婆若。不令余念得入。答曰。心有二種。一者念念生滅心。二者相續次第生。總名一心。以相續次第生故。雖多名為一心。是時不令貪恚等心相續得入。” 

淨空法師對暫伏煩惱的定義:沒有清淨還能往生?行!長期清淨不容易,一、二分鐘清淨可以,一、二分鐘沒有貪瞋癡慢可以,長久了不行,煩惱會發作,我把它短時間壓住,這是可以做得到的。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傳印法師談“名字位伏煩惱與觀行位圓伏惑業”:
蕅益大師的修證,據他自己說是“名字即佛”位。不過,從他的實際實行看,恐怕不止於此位。若按通常的理解,修行人當他徹悟(得名字即佛位)以後,必定不會仍然停留在原地;肯定要愈益精進地加功用行,歷事煉心,降伏煩惱,直至於完全到達“圓伏五住惑”的地位——觀行即佛位。

藕益祖師及《妙宗鈔》開示:名字位尚未伏惑,觀行位則圓伏惑業。
藕益
大師:淨土的旨全在《妙宗》一書。---與周洗心 
藕益大師:《妙宗鈔
》一書,不可動一字。---復唐宜之
《妙宗鈔》:今何判位在名字初。屬下下品。答理觀事定相即修 者。心雖不二。事雜凡情。故未伏惑。事定可成。理 觀忘情。伏惑方發。故別惑初伏名觀行位見法界理。深 伏乃名相似位見。分斷方得真見法界。今之行者觀 日觀氷及觀瑠璃。雖用法界心境而觀。而惑全未伏。 凡情尚濃方得名字見法界日。非觀行位。作此判者。 蓋約鈍根 於日等觀。且得定心假想之益。故在名字 也。若利根者法界日顯便能圓伏。
藕益祖師關於散心、定心的開示: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

藕益祖師關於念佛折服現行煩惱的開示:“試自簡點:若身心世界猶未放下,貪嗔癡念猶自現起,是非人我猶自掛懷,間斷夾雜猶未除盡,妄想馳逐猶未永滅,種種他歧猶能惑志;便不為真念也。”

淨土十疑論(節錄) 智者大師關於念佛伏煩惱與往生之間的關系:
  1、具縛凡夫,惡業厚重,一切煩惱,一毫未斷。西方淨土出過三界,具縛凡夫雲何得生?
  
淨土亦爾,雖是無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發無上菩提心,求生淨土,常念佛故伏滅煩惱,得生淨土。
  2、眾生無始以來,造無量業,今生一形不逢善知識,又復作一切罪業,無惡不造,雲何臨終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過三界結業之事,雲何可通?
  又如有人,一生以來,修十善業,應得生天,臨終之時,起一念決定邪見,即墮阿鼻地獄,惡業虛妄,以猛利故,尚能排一生之善業,令墮惡道,豈況臨終猛心念佛,真實無間善業,不能排無始惡業,得生淨土,無有是處。又雲,一念念佛,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為念佛時心猛利故,伏滅惡業決定得生,不須疑也。

印光祖師:生同居,由信願而念佛,蒙佛接引而生。蓋彼雖未斷煩惑,由內承心佛自性之力,外蒙彌陀慈悲之力,感應道交。雖未斷煩惑,而煩惑不復用事,故得往生最極清淨之同居土。(文鈔三編卷一復恆慚法師書一)


淨土宗第十二祖徹悟祖師開示:
  一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是學道通途。
  二 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為淨土正宗。
  三 以攝心專注而念。為下手方便。
  四 以折服現行煩惱。為修心要務。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