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師:傳統文化如何學習(第1集)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大家請坐。今天我們在馬來西亞華嚴講堂聚會,我們非常歡喜。同修們要我把「傳統文化如何學習」這個提綱跟大家講一遍,這個是我沒有預想到的,我寫這個提綱是給漢學院同學們做一個參考。漢學流失了一百多年,大概有一百五十年,這個時間雖不是很長,但是也不短,流失得非常嚴重,現在要恢復起來確實有一定的困難。 我前天到馬來西亞,昨天晚上跟此地六大宗教聚會,有個晚餐聚會,代表政府的有吳副部長,我跟他坐在一起。他告訴我一樁事情,現代的年輕人心情浮躁,沒有耐心,傳統文化在網路上很多,可是沒有人願意去看,就是現在人好動,甚至於說三分鐘的耐心都沒有。包括到小朋友,幼稚園的小朋友也學會了浮躁。我聽了這句話深受感動。十年前我住在澳洲,澳洲大學的這些教授們,我們也算是同事,學校校長希望我跟學生們上幾堂課,老教授就告訴我,他說法師,你上課最好只講十五分鐘。我說為什麼?十五分鐘之後學生就心不在焉,他的眼神在窗口東張西望,不能專心聽了。我說那你們是怎麼教的?你得教教我。他說我們必須迎合學生的心理,講講笑話,逗得大家很開心,這樣的方式。我走進課堂果然如是,這怎麼教法? 所以我就想起來,我自己當年求學,那一年我二十六歲,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方先生我只知道他是桐城人,方家的後代,桐城派方苞的後代,其他的我都不知道,知道他是個哲學家。所以我寫了一封信,寫了一篇文章寄給他,目的是希望他能同意我到台灣大學去旁聽他的課程。這個信發出去了,一個星期之後我收到他老人家的回信,邀我到他家裡去看他。星期天,我就到他家裡面去拜訪。見面之後,他老人家很客氣,問了我一些過去的狀況,生活、求學的狀況,我都告訴他了。我們生長那個年代是最困苦的一代人,遇到中日戰爭,八年抗戰,為了躲避戰爭就逃難,居無定所,八年我走遍了大江南北十個省,完全是靠走路。所以這當中三年沒有機會上學,也等於說是失學三年。我只有初中畢業,高中念了半年到台灣去,又失學了,再沒有機會讀書了。可是好學,自修我沒有中斷過。所以方老師問我,你跟我說的話是真的嗎?我說真的,我不敢欺騙老師。老師說,你寫的信、你寫的文章,我們台灣大學學生寫不出來,所以他懷疑。我就告訴他,雖然失學那麼多年,可是書本沒丟下,每天讀書,喜歡讀書。 老師就告訴我,他說現在的學校,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你要到學校去聽課你會大失所望。這些話當時我聽不懂,學校怎麼會是這種現象?換句話說,學生好學的精神已經衰退了。小學、中學認真讀書,為了要考學校,小學為了考中學,中學為了考大學,大學就不必考了,念到大學的時候就松懈了,等著拿文憑,真正專心讀書的學生不多。這以後我明白了,老師不是不教,是學生不學,老師教是白費力氣。於是我就想到了,那個時候的台灣老師跟澳洲差不多的狀況。老師為什麼還要上課?為了要拿工資回家生活,這是他的職業。學生為什麼要上學堂?為混文憑,不專心讀書了,所以老師就不真教了。各有所需,各人都滿各人的願,皆大歡喜。教育淪落到這種情形,六十三年以前的事情,現在隔了一甲子,校風、學風之衰,我們能夠體會得到。 當時我聽老師這些話,這是完全拒絕了,所以感到很悲傷,年歲漸漸大了,想學的機會再也沒有了。承蒙方先生的愛護,告訴我,你真的想學,每個星期天到我家裡來,我給你上兩個小時課,星期天上午九點半到十一點半,准時要到。他為我講了一部《哲學概論》,一共五個單元,最後一個單元講的是佛經哲學。當時我非常訝異,我說佛教是宗教,而且是多神教。這個意味著什麼?高等宗教只有一個神,一個真神,佛教它什麼都拜,多神教、泛神教,在宗教裡面排列是低級宗教,它怎麼會有哲學?我也是好奇的問,不了解。方老師告訴我,他說你年輕,你不知道,他說釋迦牟尼,這是最初他給我介紹的,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我從來沒聽說過,這是第一次聽他講。他說佛經哲學是世界上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他給我開這麼一堂課,因為我上課是在他家裡小客廳,老師、學生就我們兩個人,其他沒人,我就非常留意老師書房書桌上擺了些什麼。因為這部《哲學概論》也講了好幾個月,所以我就很留意看看老師書房的書桌,真的沒錯,書桌上一定有佛經,從來沒有發現過他書桌上沒有擺佛經的。那就是說什麼?他真干,他不是騙我的,他真的學習。所以我們從這個課程,才真正認識佛教的本來面目。佛教承認有神,有天神、有地神、有鬼神,承認這些,但是神的地位跟人是平等的,天神可能比我們高一點,福報大一點,聰明一點,鬼神甚至於還不如人。所以神不是造物主,神跟人是平等的,是六道眾生,六道之一。換句話說,從六道上,我們每個人過去都曾經做過天神,六道輪回哪一道都去過,天堂去住過,地獄也待過,哪一道都待過,這一次到人道來了,所以它是平等的。佛有沒有權力干預人天這些事物?不能,也沒有這個必要,六道眾生是平等的。 佛到底是什麼?這個名詞是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它的意思是覺悟的人,叫覺者。無論在哪一道,在天道、在人道、在畜生道,真正覺悟了都可以稱之為佛。人天覺悟,三惡道也有覺悟?有,少,非常稀有,不能說沒有,一切眾生各個因緣不相同。宇宙萬物從哪裡來的?佛法裡說得很清楚,佛常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這是講的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從我們念頭生出來的,佛經裡頭沒有說是上帝造的、神造的,沒有,也不是佛造的,是我們自己念頭變現出來的。自己念頭這個概念確實我們很模糊,不清楚,經典裡面講得很清楚,我們閱讀不夠,沒看到,縱然看到也粗心大意把它疏忽掉了。我們接受了方先生的教誨,知道佛教是大學問,他自己一生在這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用了很長的時間,逐漸逐漸搞清楚、搞明白,肯定大乘是哲學的登峰造極。也就是說,今天哲學、科學裡頭不能解決的命題,這些東西在大乘佛法裡頭全有。 一直到最近這二十年來,量子力學家們把物質現象搞清楚了,這一般人說宇宙的奧秘,他把這個秘密揭開了,這個問題解決了。精神現象是什麼?自然現象是什麼?這是科學、哲學裡面三個大問題,在佛法裡頭也是三個大問題,這三個大問題在佛法裡頭說得很詳細、很明白。科學四百年來,一代接著一代,不斷在進步、在提升,到這個年代,物質揭穿了。物質是什麼?物質是假的,不是真的。《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大乘經裡常說,「相由心生,境隨心轉」,這個心是講念頭。換句話說,念頭主宰了宇宙,所有物質現象是從念頭生的,這個被今天科學家證明了。 所以這些科學家對佛法非常佩服,為什麼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沒有科學,他為什麼對這些問題說得這麼詳細、這麼清楚,比科學家講得還要透徹,還要圓滿?所以懷疑人類應該有一種本能。這個說法接近佛所說的,是真的,本能。現在我們把本能失掉了,本能是什麼?是定,戒定慧。佛法的修學修什麼?全都是修定,絕對不是說禅宗修禅定,其他宗派呢?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門是道路。唐朝禅宗六祖惠能大師,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是怎麼回事情?回歸自性。自性是什麼?自性什麼都不是,自性什麼都不欠缺。佛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句話把整個宇宙都包括了,自性是我們的本性。中國老祖宗也了不起,佛教沒傳到中國來之前,就說過「本性本善」,這句話後人把它寫在《三字經》上,教小朋友初學的課本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這個善是贊美的話,本性太好了,好到沒有言語文字能形容它,就用一個善字來形容。 佛經上有解釋,把它分為三大類,第一個是智慧,智慧是本性裡頭本有的,不是從外來的;換句話說,從外面你學不到,必須從內。本性就是真心,十法界裡面的眾生,這個范圍非常廣大,所用的心都是假的,妄心,不是真心。真心到哪裡去?真心在現前,就是你沒用它。為什麼?妄心是從真心變現出來的,離了真心哪來的妄心?所以真心在,你不會用。在哪裡?在眼睛、在耳朵、在鼻、在舌、在身、在念頭,就在這些地方。佛用眼睛見,他用真心見。我們呢?我們用妄心見。真妄怎麼分?真心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動念,像鏡子照外面的境界相,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叫自性見,就是真心見。我們見了怎麼樣?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那叫妄心,那不是真心,真心裡頭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所以八萬四千法門,包括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所有一切法在內,只要你見色聞聲不起心不動念,你就叫做佛陀,你就成佛了;你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就叫你做菩薩;你起心動念,還有分別,沒有執著,就叫你做阿羅漢;如果見色聞聲,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有,就叫你做六道凡夫,就這麼回事情。我們就曉得,我們中國古聖先賢不簡單,不能說他是佛,肯定是菩薩,這是我們能夠體會得到的,他們從內求不從外求。中國傳統的教育,文化教育,我們相信至少也有一萬三千年,不可以說沒有文字就沒有文化,那是講不通的,文化在文字之先,文化依存在教學。所以中國人自古他會教,懂得教學,懂得教育,老祖宗教人,教我們怎麼做人。 我們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把它歸納起來不外乎四科,四個科目,非常簡單。第一個是五倫,五倫就二十個字,「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二十個字口傳,一代一代傳,傳十萬年也不會傳錯,它很簡單,他不會忘記,天天接觸到的。五倫是道,中國人講道德,五倫是道。道是什麼?大自然的規律,不是哪個人發明的,不是哪個人創造的,不是的,自然規律,就是這個樣子。隨順自然規律就叫行道,不違背自然規則那就是德。德提出五個字,就是五常,常是永恆不變,這五德,仁義禮智信,你看五個字。這二十五個字會傳錯嗎?不可能。後面四維八德是後人續的,四維是管仲說的,管仲跟孔子同時代,比孔子早,大概管仲是孔子的父輩,他講的。治國,現在講管理,管理社會、管理國家,管理的理論跟方法他提出四個字,禮義廉恥,稱之為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這是他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那個九合諸侯就是現在講的國際會議,他們舉辦了九次國際同盟會議,做得非常成功。這是古代的大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 八德則又後了,應該是戰國以後,秦漢這個時候提出來的,孝悌忠信、仁愛和平。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四根支柱,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個理念、方法超越時空,三千年前人要遵守,三千年後的今天還是要遵守,三千年以後的後代他還是要遵守,他要不遵守他就有災難,他要有遵守他就有福,就離苦得樂。這是什麼?這是智慧,這是真理,永恆不變。在中國,中國人離苦得樂;在外國,外國人離苦得樂,誰學會了他就離苦得樂,他的社會就祥和,他的家庭就幸福,這叫真理。它是從真心裡頭變現出來的,不是從妄心,妄心生煩惱,真心生智慧;妄心生的苦果,真心生的快樂,這個我們要懂。 今天這個世界問題出現了,而且非常嚴重。昨天晚上這六大宗教的聚會,我坐在吳部長的旁邊,部長告訴我,他說現在年輕人沒有耐心,只有幾分鐘大概就是五分鐘的熱度。十幾年前我在澳洲,我們澳洲的一些教授告訴我,學生聽課上課精神能夠集中大概十五分鐘,十五分鐘之後就沒有了。現在過了十幾年,部長告訴我,只有五分鐘了。你看從十五分鐘變成五分鐘,現在人心不定,浮躁。所以用什麼方法把它定下來,這是他們從事教學工作的人在想,想不出來,想出來也做不到。 什麼原因?科學技術高度的發展,都在速度上發展,小孩他要追上去,他不甘心往後退,這是科學帶動的,帶動的浮躁,我們要清楚。他電腦上打開給我看,找到「淨空法師」,他一按下去,所有的資料都在那裡面。我第一次看到,以前沒有看過。現在發展到手機,每個手機都能夠收看到電腦裡所有的頻道,太可怕了。我第一次,八十八歲第一次看到電腦的這些資料。所以小孩看的時候,看到這個馬上點到那個,再點到那個,他全面在那裡去找,他都不可能在一個屏幕裡頭去停留個五分鐘,做不到,大概能停留頂長的時間三分鐘,他就一定要換台。所以短信裡面的資訊,這些文字要讓他在三分鐘就看完,他就換頻道了,你再叫他等久,他不耐煩了。這樁事情的後果太可怕了,高速度會把地球帶上毀滅。 所以中國古人教人慢、慢,一切都得慢慢來。你看曾國藩先生他的家書、他的家訓,他教育他的子弟,言談舉止都要緩慢、穩重,不能有心浮氣躁的這種表現。穩重沉著的人有智慧,浮躁肯定生煩惱。為什麼今天這麼難?古人那種穩重安詳是從小培養出來的,他養成習慣了。誰教他的?他的父母教他的,他們的家人教他的,做出榜樣給他看。所以他從小就看會了,他沒有看過浮躁的,沒有看過不安靜的。到他長大,他習慣養成了,浮躁這種場合他會遠離,他不會接近。這是讀書求學、做學問的大根大本。佛教傳到中國兩千年,佛教治學的方法,中國人完全接受,儒接受了,道接受了,甚至於九流各派也都接受了,它的方法就是戒定慧。戒是規矩,要守規矩,守規矩你就得定,得定之後就可能開智慧,就開悟了。於是這兩千年的教學,老師教學生以什麼為主要的,就是開悟。提出了讀書的理念,求學的理念,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門容易得定,不讓你分心,就是先學做專家,然後再求博大精深,先要專。 中國人做學問就好比種樹,這棵大樹根本要扎穩,這棵大樹到之後,枝葉繁茂。外國人做學問像金字塔,下面是很廣、很多,到最後到頂尖,拿到個博士學位是頂尖,那個尖到那裡就為止了,不能再上去,他上不去了。中國這個不一樣,中國這個到後來,愈往後就愈廣,愈往後愈大,生生不息,它還往上長,活的。古人這兩種比喻好,比喻得好,中國的東西是活的,外國是死的,它有局限的,而且它有後遺症,中國這個沒有局限,也沒有後遺症。所以一定要知道中國的東西好,要認識中國,我們不認識中國真可憐。 我這次出門前幾天,好像前三天,收到一位同學寄了一份資料給我。這份資料,內容是湯恩比博士在七十八歲到八十四歲這三部著作裡面重要的談話,關系我們這個世紀,也關系我們中國傳統的文化,講得非常之好。我們知道湯恩比博士是八十五歲過世的,這在他過世之前的一年,非常有價值。他對中國文化的認知,大概在這一百年當中,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個人。他肯定「解決二十一世紀的世界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他就這麼肯定。而且提出他很多的想法,這些想法如果真的是兌現、實現、做到了,人類真正有福了,地球至少可以享受到一千年的盛世,這個盛世不是國家,不是局部性的,是整個地球。 但是他這些說法歐洲人不能接受,我兩次訪問倫敦,跟他們大學漢學系的同學舉行過座談會,座談交流,他們一些教授參加,我曾經把這個問題提出來向他們請教。我說湯恩比所說的你們同意嗎?沒有人回答我,大家對著我笑,笑容很可愛,就是不說話。我等了半天,我反過來說,我說難道湯恩比博士的話說錯了?也沒有人說話。最後逼得我還是我講,我說如果你們要拿這個話來問我,我說我是非常肯定,毫無懷疑的告訴你,湯恩比博士說的話是正確的,我們要能相信,要能依教奉行,這個世界會回歸到和平。如果這種教育達到終極,這個地球上的人類建立見和同解,全世界人類是一家人,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相照顧,互助合作,這個地球多美滿!那是什麼?就是極樂世界,就是天堂、天國,在地球上出現了。這是真正有智慧的人,真正有慈悲心的人,他的話沒說錯,你們為什麼不敢承認?是因為你們有懷疑;不敢否定,湯恩比的名氣太大了,不敢對他隨便批評。你們有懷疑我能理解,我是中國人,他贊歎的是中國,中國文化這麼好,為什麼中國人不要?這就值得你們懷疑,這不能怪你們。湯恩比為什麼不懷疑?他對於中國的歷史太清楚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史他了解得透徹。現在中國人為什麼把中國文化丟掉不要了?有它近代歷史的原因,你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你也就不會怪他了。換句話說,中國人什麼時候回頭,什麼時候認祖歸宗,他就起來了,所以要做深入的研究。 去年我訪問巴黎漢學研究所,對於歐洲這個漢學的理念跟他們的方法才算搞清楚了。他們研究漢學是把這些東西當作古代的文化史來看待,研究古代的文化、古人生活的模式,與現代我們的生活脫節了,他認為跟現代沒有關系,這就是知識,它不是智慧。我們也跟他們介紹,我們在馬來西亞想建一個漢學院。他就問我,他說你怎麼教法?我就告訴他,我說今天社會動亂,災難頻繁,我們要如何來拯救?中國傳統文化,像湯恩比所說的,我們完全能接受、能理解,他講得正確,我們努力向這個方向發展。尤其是唐太宗這一部《群書治要》,這是什麼東西?是中國傳統文化精華裡面的精華,他把它選出來,幫助我們個人身心健康,幫助我們家庭美滿,幫助我們事業順利,幫助我們社會安定,幫助我們世界和平,它真管用。他聽到我說這些他都呆了,他說現在還管用?我說管用。我說我們做了實驗,不但我口說,我們的吳執行長也跟我一起參加,我說請他來給你們做報告,他把這個東西落實在企業上,做企業管理做得非常成功。 巴黎的漢學院就希望跟我們馬來西亞漢學院聯合起來,我們互相交換學習的心得,這個好。我說關於你們研究了一些歷史,我們也需要,我們對現前起很大的作用,這個是他們需要的。所以漢學是活的,不是死東西,把它當作死東西來看待,那就變成上古文化史了,這個意義不大。它是活的,它是真實智慧,活學活用,我們要重視這一點。湯恩比給我們無比的信心,對我們是很大的鼓勵,中國人要認識中國,要了解中國,否則中國人白做了,要讓湯恩比看到我們尊敬我們中國人,真正的中國人。 中國在二十一世紀,外面傳說的很多,中國人崛起了,怕中國人強大,將來稱霸,這是對中國文化完全不了解,完全是西方人的思惟,他們不了解中國,中國從來沒有行霸道的這個理念,歷史上也找不到。中國人向往的是王道,中國在古代確實強大過,四周圍的鄰國都到中國來朝貢,歸附於中國,不是用武力,沒打過仗,是中國的文化,他們接受之後非常向往、愛慕,甘心情願接受中國文化的教學,將來這個世界亦復如是。我們找到了唐太宗所編的《群書治要》,在馬來西亞依照這部書編了個小冊子,叫《360》,《群書治要360》,翻成英語,我們在聯合國介紹,贈送給每個國家駐聯合國的代表大使。他們看到沒有一個不歡喜,沒有一個不願意接受,這就是證明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這部書也有相當的分量,有五十萬字,我們有一批老師認真努力,希望在三年當中把它翻成白話文,然後再用這個白話文翻成世界上每個國家不同的文字,對全世界流通。希望大家都讀這本書,依照這本書裡面的理念方法去做人、去做事,那個效果就是每個人迫切所需要的,身心健康,家庭美滿幸福,事業順利成功,社會安定和諧,國與國之間永遠沒有戰爭,彼此都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整個地球太平盛世出現。 今天我們看到中國的領導人習近平先生他在走這條路,他在帶頭,我們相信這世界前途還是一片光明。那光明,我們不要忘記扎根,根就是教育,要中國傳統的教育理念跟方法,才能培養出聖人、賢人、君子。這個是西方教學的理念方法很難,必須恢復咱們老祖宗的老辦法,老辦法用了幾千年沒有出問題,現在一終止,不用它,用外國的,問題就出來,而且這個問題影響到全世界。湯恩比雖然不在了,他的這些東西我們要常常讀誦,常常記在心上,這個指導原則是正確的。 我寫了一篇,文字不算多,「傳統文化如何學習」。首先我們要恢復孝道,這個字是根,孝是中華文化的根,孝親。中國的五倫,第一個,父子有親,中國文化就從這個根上生出來的。父子有親是真的嗎?真的,就在眼前。你看看父母生的兒女,剛剛生下來一百天之內,這個小孩,這個嬰兒他用的是真心,也就是說他睜開眼睛會看,他耳朵會聽,他跟每個人他用的是什麼心?是清淨心、是平等心,他還不知道誰是他爸爸、誰是他媽媽,他不認生,他平等,你就看他多麼可愛。他的眼目之中整個宇宙都是可愛的,善人抱他喜歡,惡人抱他,他也喜歡,他沒有分別,這叫天真。所以我在講經的時候提醒同學說,你們細心觀察這個父子有親,「人生百日,體露真常」,佛經上講的,他所顯露出來的是真心,是永恆不變的那個本性。到他認識他的父親、母親,他那個天真就降溫了,已經受到外面的染污了,他會分別、他會執著,不是他的父母他就遠離一點,父母他就特別親熱。 這樣的天真,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遠古時代我們的老祖宗看出來了,好,太好了。如何把這種親愛,真誠、親愛永遠保持一生都不會改變,他對父母的這種親愛到老都不衰?從這個地方興起了教育的觀念,教育從這來的,只有用教育的方法才能讓他保持。所以人他慢慢會長大,慢慢會受到環境影響,他就有妄心了。一百天之內是真心做主,一百天以後妄心就起來了,真心做不了主,妄心做主了,到認識他爸爸、媽媽,妄心做主了。做主,總要叫它淡化,不要讓它太過分。 這個教育,母親負的責任,所以母親的責任非常重,讀中國的古禮就明白了。家裡頭有沒有後代,這個後代不是說子孫多,不是這個意思,你家子孫裡頭會不會有聖賢人出現。中國古人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個無後是有沒有聖賢出世。這是大事,是你家裡面第一樁大事,是你族群第一樁大事,也是你的國家、民族裡頭第一樁大事,把兒女培養成聖賢。男女平等對待,沒有厚此薄彼,甚至於教女比教男還要嚴格。為什麼?女子負的責任比男人重,家裡能不能出賢人全靠母親。這樁事情也只有在中國歷史裡面可以看到,中國古人對女子的尊重真的是無以復加的。 母親什麼時候教小孩?懷孕的時候就開始了,叫胎教。還沒有出生,母親的思想要端正。為什麼?影響小孩,你起心動念小孩受干擾,起心動念純正純善,沒有邪惡,在這十個月當中不能有邪惡的念頭,甚至於不能有是非善惡的念頭,都不要,保持平靜,言語、動作統統都會影響胎兒。所以要很小心謹慎,不要讓他有負面的影響,當然更不容許有邪惡的這個念頭。小孩出生之後他就會看、會聽,他就在開始模仿學習,這個才叫根本的根本,這扎根教育。所以要把小孩管一千天,就是三歲,從出生到三歲這一千天是他的扎根教育,這個根扎得好,他將來就是大聖大賢。人是教得好的,人性本善,是平等。所以中國古人說,「人人可以為堯舜」,佛法講得更好,「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就看你怎麼教。 所以要教孝,孝是什麼意思?我們看中國的文字,這個字是會意,你看到就想到它的意思,上面是老,下面是子,就是兩代合成一個,這叫孝。孝是什麼?父子是一體。一體裡頭的意思很深,一體的意思有不生不滅,一代一代延續下去,上面無始,下面無終,無始無終,世世代代人是一體。一體,做父母的希望兒子怎樣對待我,我今天就要怎樣對待我的父親,要這樣教法。我今天孝順父親是教他,教他將來孝順我,是這麼個意思,這不是言教,完全在日常生活當中,你對父母能夠親切體恤,照顧周到,他全學會了,所以是身教。《弟子規》要知道不是教小朋友念、小朋友讀、小朋友做,不是的,是做父母的人在家裡把它做到,做出這個樣子來,讓嬰兒看熟了,看成習慣了,他將來自自然然就是這樣。他自然這樣的,將來他的兒女也就跟他學會了,這是《弟子規》教育真正的精神之所在。我們自己沒有做到,要求他對我們盡孝道,他看到你都沒有做,你怎麼叫我做?他不肯接受。我們從小教他做,他養成習慣了,別人障礙他,他也不會接受別人障礙,他還是要盡孝道,還是要把它做到。為什麼?他成習慣了,所謂是「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都在三歲之前,三歲之後就難,他已經學壞了。所以這個道理我們要懂,我們要想盡方法來補救。 現在年輕人心浮氣躁,吳副部長昨天跟我談到這個事情,用什麼方法來誘導這些人?誘導就要隨其所好,投其所好,投其所好就愈來愈麻煩,收的效果不會很大。所以還是要回過頭來,心浮氣躁,我們自己在年輕人面前要表示出有定力,我們在那裡讀書讀一個小時,一個小時坐在那裡聞風不動,讓他看,也不必跟他講,看久了慢慢他會受感動。為什麼我坐五分鐘都坐不住?這個老人一坐,一、二個小時不動。這就是教育。 有孝就有根,從孝裡頭表現的第一德就是敬,這個孝用親做代表,敬是孝的第一德,用師做代表。一個人的成就是父母跟老師密切配合把兒女教成,缺一都不可,教孝勸孝是老師的本分,尊師重道是父母的責任。要知道,聖賢的學問是從哪裡得來的?從孝敬,沒有孝敬這個根基,佛來教你,孔子來教你,都沒用。為什麼?你聽不懂,你不能吸收。這就是中國傳統教育跟西方不一樣的地方,西方是科學技術,沒有孝敬能學得成,東方聖賢教育,沒有孝敬你學不到。所以晚近印光大師他一生用文字來教學,《文鈔》裡面常常提到,「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那個誠就是孝,真誠就是孝心。你能得多少東西,實在說與老師關系不大,與你自己的孝敬關系就太大了。 今天精神文明,聖賢教育之難,難在什麼地方?到哪裡去找誠敬的學生。我想想我自己,當年方東美先生要我到他家裡去學,憑什麼?我們根本不認識,沒有任何關系,我也沒有繳一塊錢學費給他。大概就是寫的信,寫的這篇文章,見面面談,叫面試,還有一點點誠敬心。我很坦白,我有幾分誠敬心?自己給自己打分數,大概有三十分,一百分是滿分,我誠敬心只有三十分。老師就接納了,我要是跟上一輩比,老師不會理我,就算了,不回信就完了。在我這個時代有三十分的大概就不多了,學校裡的學生我估計只有三分,我比他們多十倍,這老師看中了。跟古人,那個時候家庭教育好,學生至少誠敬可以達到七、八十分,所以他成就,真有成就,德行、學問,我們跟上一代不能比,這些都要懂得。現在這個誠敬愈來愈往下降,可能降到什麼?降到零點了,根本就沒有誠敬。這怎麼辦?所以我們今天遇到有三分誠敬心的人,就要教他,就不能夠捨棄他,要好好教他。教他,長大了背師叛道,還要贊歎他。為什麼?有二、三分就不容易了,比那個沒有的人強多了。所以要真正能夠原諒別人,自己要認真努力。 我們自從認識佛教,覺得這一門東西好,太好了,不但是高等哲學,近代量子力學家給我們證明,它是高等科學,科學、哲學所希望解決的問題,全在大乘經裡頭,他們還沒有認真去研究。但是這個世間學術跟出世間不一樣,不一樣在哪裡?就剛才所說的,孝敬,科學家沒有孝敬,最高峰的地方他達不到,也就是明心見性他做不到。他可以用數學,用科學的技術儀器來探討,去發現宇宙的奧秘,跟佛經上講的一樣,但是佛經是孝敬達到究竟圓滿他證得的,他有受用,科學家沒有孝敬,他懂得,他自己得不到受用,真實智慧他開不了。所以哲學、科學跟大乘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方老師到晚年完全接受大乘了,他教我的時候還沒有完全,還把它認為佛經裡頭有一部分是高等哲學,有一部分還是宗教迷信,但是到晚年,二、三十年之後,他態度完全改變了。 這就是孝親尊師,孝親尊師要用到生活上,你才真正有受用。用在生活上什麼?孝順一切眾生,恭敬一切眾生。連《禮記》裡頭頭一句,「曲禮曰:毋不敬」。你看看中國聖人把孝敬用在生活上,沒有不尊敬,沒有輕慢一切眾生,聖人做到了。孔子的學生對老師的德行有五個字的贊歎,老師真正做到了溫良恭儉讓。你看看這種人生多美好,這種人生多快樂。這什麼?他做到了,不是自己高高在上瞧不起人,那他的溫良恭儉讓全沒有了。所以他用在生活、用在工作,一個人譬如經商做企業,他有溫良恭儉讓五德,哪個不喜歡他?他的員工喜歡他,他的顧客喜歡他,他的事業怎麼會不發達?管用,不是不管用,這個五德是永恆不變的,是真理。所以孝敬用在生活、用在工作、用在處事待人接物,外交上都講溫良恭儉讓,世界太平,這個世界真的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也不是阿彌陀佛獨有,他獨尊,不是的,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怎麼來的?天天講經教學,天天給大家做示范,教成的。 所以要認識,「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教育是文化之生機」。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孝敬,孝敬兩個字沒有了,教育的生機斷掉了,文化的根沒有了,這個國家民族就會滅亡。這個世界上四大古文明,三個滅掉了,中國現在也快了,差不多了。但是現在人要是能覺悟醒過來,還可以救。只剩下中國這一個,不忍心讓它滅亡,我們今天一定要來救。怎麼救法?把孝敬兩個字做到。怎麼做法?落實《弟子規》就做到了。《弟子規》是倫理道德教育,《感應篇》是因果教育,因果是真的不是假的,確實有因果,不能不承認。今天世界出了大問題,我遇到不少專家學者、國家領導人,都提出這個問題來討論。我跟他們回答很簡單,世界動亂再復雜,中國人講易,《易經》,最容易的方法就能把復雜問題解決。什麼方法?教學為先,只要把教育辦好,人都教好了,什麼問題都解決了。馬來西亞的首相納吉先生,我記得我們第一次見面他向我提出一個問題,這第一個問題,第一次見面提出的問題,他說他很想把馬來西亞治好,問我有什麼方法?我對他很尊敬,為什麼?他想到國家、想到人民,這很難,他不問我別的,問這個。我告訴他,只要把教育辦好,把人都教好了,你這個國家社會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教育要抓什麼?要抓倫理、要抓道德、要抓宗教教育,宗教教育非常重要。首先把宗教兩個字講清楚,中國文字含義非常深廣,中國這個宗裡面有三個重要的意思,第一個是主要的,第二個是重要的,第三個是尊崇的;教也有三個意思,教育、教學、教化。宗教兩個字連起來,是人類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你要真正把兩個字的意思搞清楚了,你就曉得它太重要了。 昨天晚上的聚會,是馬來西亞六個宗教我們在一起聚餐,六個宗教的這些領導、長老都到了。這裡面一大半跟我都很熟,我過去曾經陪同他們去訪問過歐洲,訪問過埃及、訪問過羅馬,在東方我陪同他們訪問過中國、訪問過新疆,都是老朋友。我勸他們要深入經藏,要回歸教育,要互相學習,宗教與宗教之間矛盾完全化解,對於這個世界安定和平有大幫助。 前天我跟伊斯蘭的也是一位長老,漢尼夫先生,他現在在澳洲在我們學院工作,幫助我們團結圖文巴的宗教,做得很成功。我們自從編出《群書治要360》,深受大眾的歡迎,當時我就想到,每個宗教它主要的經典我們也選出360來,這樣做為廣大的宣傳,多好!他們伊斯蘭就接受了,哈比哈山長老非常歡喜,他說我怎麼沒有想到這個事情,現在在做。這就是他深入經藏,經藏裡面就發現一個問題,聖戰,《古蘭經》上有聖戰。找阿拉伯的原文,漢尼夫告訴我,聖戰的意思不是戰爭,不是真正的戰爭。是什麼?是講戰勝我們的欲望。我說這個有道理,戰勝我們的貪瞋癡慢這叫聖戰,這個說法太好了。他說這好像是阿拉伯文的原意,過去有人翻譯把它翻偏了,保衛的戰爭,還不是這個意思。像我們今天湯恩比所說的,一定要徹底放下貪婪,這就是對貪婪做了一個聖戰。戰勝貪婪、戰勝驕慢、戰勝瞋恚、戰勝愚癡,這就是聖賢人,這個意思好,應當廣為宣傳。所以大家能夠把這些經典常常講,最好能夠在廣播電台、在衛星電視台、在網路普遍宣揚,讓大家都明了是什麼意思,就不會被一些少數極端分子利用了。 所以它這個聖戰跟我們佛門裡面講的意思完全相同,佛教我們戰勝自己的欲望,戰勝自己的主觀觀念,這都是錯誤的。頭一個要戰勝自己,戰勝就無我,有我就有煩惱、就有麻煩,所以佛教的入門頭一個是無我。你看須陀洹,初果,破身見,不再執著身是我了;破邊見,不再對立了,對立的這個念頭沒有了;破成見,主觀觀念,我自以為是這個,這都沒有了,這都是我們要把它戰勝的,這叫聖戰。聖戰不是對別人,對自己的煩惱習氣,這個講法好。儒家講「克己復禮」,都是這個意思,作聖作賢要跟邪惡戰勝它。 所以,「安身立命,教學為先」,教學的力量實在太大了。我這裡說了十個,這段話是前年跟我們馬來西亞校長職工會的這些校長、老師們談話所說的。「創業齊家,教學為先」。安身立命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儒家講得很細。格物就是聖戰,格是格斗,打仗,物是什麼?欲望,就是物欲,這些財色名食睡,這是物欲,要跟它打仗,要戰勝它,叫聖戰。聖人都講求這些,不能戰勝自己怎麼能戰勝別人?要戰勝別人首先戰勝自己,這比什麼都重要。所以格物,格物而後致知,致知是什麼?智慧,智慧現前,明白了,真正放下,格物是放下,致知是看破,這是章嘉大師告訴我的,實際上就是大乘佛法裡講的止觀,格物是止,看破是觀。了解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什麼?就是孝字,孝字狹義的意思是父子,世世代代是一體;廣義的,整個宇宙是一體,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是一體。這個說法跟大乘說法是完全相同,遍法界虛空界是一個自己。我們愛自己就愛一切眾生,愛一切眾生才是真正愛自己,這是根。 創業齊家也是教學為先,沒有把家人教好,沒有把子弟教好,你創業有障礙,必須先把家人教好,先把你的合伙人都教好,一定要遵循六和敬。第一個是見和同解,大家的想法、看法很接近,沒有矛盾、沒有沖突,這才能合作,家才能夠整齊。中國古時候的家是大家庭,兄弟不分家的,所以家擔負起教育,中國古時候的教育是家庭承擔的,因此對於教育非常重視。因為祖先長輩都希望下一輩能出人才,對於教育期望很大,跟現在完全不一樣。家裡出人才,榮宗耀祖,光大門楣,這家族會興旺。建立國家亦如是,建立一個政權,領導全國人民,什麼為先?教學。教學多重要!在中國歷史上能看到,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哪個不重視教育,哪個不認真在教?而且是身行言教,他們教的自己都做到了,疏忽教育肯定出問題。 下面講,禮義之邦是教學成就的。我們在二00六年、二00七年、二00八年在湯池做的實驗,把湯池達到禮義之邦的一個邊緣,很短的時間當地民風就轉變。這個實驗讓我們得到兩個結論,第一個結論,人性本善,我們實驗看到了;第二個結論是人民是很好教的,不到半年的時間,小鎮產生一百八十度的變化,讓我們自己都感到驚訝。我們的預期是二年到三年能達到的標准,沒有想到三、四個月就達到了,人怎麼是這麼好教的!現在國內也有些地方在做,做得很成功,甚至於時間更短,七天、二十一天,就能把一個人改變過來,轉惡為善,轉迷為悟,我們看到教學的能量,真正不可思議。 穩定和諧也要靠教學,不靠教學,這是什麼?教學能使人覺悟,放下貪瞋癡慢。為什麼?貪瞋癡慢,懂得因果的人知道,命裡沒有的貪不到,命裡有的何必要貪?貪得,不貪還是要得,你命裡有那麼多,終歸要得到。所以真正了解事實真相,絕不用非法的手段,要用正當手段。命裡沒有的,如果懂得這些道理,你可以也能得到,這個很不可思議,例子太多了,古今中外你細心觀察都能看得到。為什麼不做好人,為什麼不做好事?好人好事有好報。所以教育比什麼都重要。 諸位要細心觀察,我是一個例子,我從學佛之後,章嘉大師勸我出家學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教學,我走這個路子。二十六歲聞法,跟方東美先生,知道佛法是什麼,三十三歲出家,出家就教學,教學到今天五十六年。我一個人在講,如果要像我這樣的人有二十、三十個,五十六年講經教學沒有中斷,這個世界不會變成這樣子。太少了,一個人講,而且受的限制很多。所以,要救這個世界不難,真正電台開放,找十幾二十個人,講得好的人,講上半年,世界就太平了,問題就化解了。一定要講清楚、講明白、講透徹,把《群書治要》講清楚、講明白、講透徹,這個能夠和睦天下,能做到世界安定和諧。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資料恭摘: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傳統文化如何學習 (第一集) 2014/5/28 馬來西亞華藏講堂 檔名:21-714-0001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