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解決信仰與家庭關系的四字真言


 2014/6/12    熱度:2841    下載DOC文檔    

編者按:在現實生活中往往出現一種現象,家裡有一個人“學佛”,結果弄得雞飛狗跳,最終夫妻反目,或者家庭關系一塌糊塗,這種現象又加深了一般人對佛法及佛教文化的誤解。其實,一個真正的佛教徒,若真正領會佛陀教給世人的法門,必然會妥善處理家庭生活。

學佛後必須以正法來解決與家庭和工作的問題(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佛教講修行的道路,離不開信解行證,什麼是信解行證呢?

一、信

在佛教四眾弟子裡邊,在家信眾是多數,約占百分之九十,出家僧眾是少數,約占百分之十。出家僧眾專門講修學佛法,就等於專業,這種專業比較單純化,沒有一切累贅,所以僧眾是住持正法,居士是護持正法。作為僧眾,應該住持正法;居士作為廣大的群眾,具有各種能力,很多事情僧眾不能做,居士可以做,所以居士作為護法是很恰當,而且很實際、很有力量。希望我們在座的各位都作為護法,來護持正法。正法是人天眼目,你們護持正法,也就是使眾生的法身慧命得到保護,這個功德是很大的。那麼作為這一群力量,比較特殊,是在家修行者。

從信仰方面來講,信仰三寶、信仰因果、信仰業報,有因必有果,有功就有德,要堅定這個信仰。這個信是正信,不是迷信,也不是邪信,而是智慧的信仰、理智的信仰。這樣的話,太虛大師講過,梁啟超講過,歐洲的科學家愛因斯坦也講過,所以首先要確立這個觀點,建立這個信仰,養成正信,鞏固正信。

二、解

從解上來講,有信必須要有解,從解之中了解基本教理,從而就能夠認識到為什麼要信,認識到為什麼要學,鞏固正信,這是解的重要。

我以《維摩诘經》來講,對於處在家庭來說,應該有個正確的認識。《維摩诘經》上講:“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

“雖處居家,不著三界”,雖然住在家裡面,但是在內心來講,不要有所貪戀,要認識到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是並不安樂的,三界如是,家也如是,所以不著三界。

“示有妻子,常修梵行”,有妻子有兒女,但是要曉得與家人的聚合都是緣分,緣聚則合,緣盡則散。內心要保持清淨,要依照佛法修清淨之行,梵行就是清淨之行,也就是說不要留戀、不要沾染,要看得清楚。一切都是因緣會合,因緣是有生有滅、有聚有散,要有個正確的觀察,這是《維摩诘經》裡講的。

《維摩诘經》中就講到對於出家的四種鑒別:第一種身出家心也出家;第二種身在家而心出家,等於說我身在塵世、心在山林,那心胸就很清高、很淡泊;第三種身出家而心不出家;第四種就是身不出家心也不出家,這是一般人。所以說出家有出世俗家、出煩惱家、出三界家,真正意義上的出家應該是出煩惱家、出三界家。出世俗家只能說是形式上離開家庭,穿了一件僧衣,但實際上他心裡面沒有修養、貪戀紅塵,那麼就等於沒出家。因此,作為在家居士,你只要心裡邊清淨淡泊,看問題清楚明白,有個正確的人生觀,也就等於出家。

另外《華嚴經淨行品》裡智首菩薩向文殊菩薩提問,他提問的內容有十一個總類,每一個內容裡面又有十種問題,實際上是一百一十個問題。這個提問主要就是說做人怎樣才殊勝,怎樣才有功德?文殊菩薩就進行了一百四十一個解答,其中就包括從在家到出家、日常生活的語言和行動,從大到小,從粗到細微。禅宗講,生活就是道,平常心就是道,現實就是道。文殊菩薩的解答,就體現了這個真義。

對於智首菩薩的提問,文殊菩薩有一句總的解答:“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你學佛走正道,你要想獲得一切功德,就看你的心,要善用其心。這個善字很重要,等於儒家講的要正心誠意。儒家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格、致、誠、正是一種修養功夫,不管儒家、道家、佛家都是共同的,不過淺深不同、寬窄不同而已。

文殊菩薩在這裡說要善用其心,為什麼眾生有煩惱痛苦?世界上有爭斗?這是什麼原因?就是這些人不能善用其心,不能善用其心就恰恰能招來煩惱痛苦,一定要找出這個原因。文殊菩薩在解答裡講,不管你出家在家,你的行住坐臥、言語說話、動作走路,存心要善,要一切想到別人,想到一切眾生,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當願眾生如何,只想到眾生,不是說願我怎麼樣,這就是無我精神了。

一百四十一個“當願”中,開頭幾首是關於家庭的。

(一)第一首:“菩薩在家,當願眾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你處在家,就要善對家庭,要認識到家的組合都是緣,有善緣有惡緣,順心一點就是善緣,不順心的就是惡緣,都是因緣組合,有聚有散,有分有離,都是性空的,這個要搞清楚,那麼這樣子就不會受逼迫,不會走投無路。

(二)第二首:“孝事父母,當願眾生,善事於佛,護養一切。”

把父母當成佛想,一切眾生在孝養父母時,要把父母當成佛想。這樣子的話,你家中有佛,你要恭敬供養,這是徹底的大孝,希望眾生都如是,那就可以普度眾生,報眾生恩。

(三)第三首:“妻子聚會,當願眾生,怨親平等,永離貪著。”

妻子兒女聚會,其中有怨有親,怨親之中你不要有分別執著,親固然可貴,怨你也要容忍,這就是緣嘛。佛法講怨親平等,冤家宜解不宜結,不要結怨,結了怨世世生生都解不了,那才不得了。怨親平等,化冤為親,這樣子就免得貪著,從中受痛苦,受纏繞。

(四)第四首:“若得五欲,當願眾生,拔除欲箭,究竟安穩。”

你在五欲境界“財色名食睡”之中,就要正確面對這個境界。眾生就是留戀於五欲,於五欲之中貪戀不捨就造業受苦。你看現在這個社會,歌舞廳、娛樂廳、卡拉OK廳等很多,吃的、穿的、聽的無不是欲,使人貪戀,但是作為學佛的在家菩薩、居家的居士,你就必須要正確對待。就像那個蓮花一樣,生在污泥之中,保持微妙香潔的品質,不為污泥所染。要有真正的菩薩行,才可以超脫。我如是,希望眾生都如是。“拔除欲箭,究竟安穩”,欲就等於箭一樣,箭一射出來到身上,就要致命,喪失法身慧命,就使你不得解脫。能夠看清楚欲箭而不沾染,就可以究竟安穩,永遠的、徹底的得到安樂穩定,這才是真正的安樂穩定。

這四首詩都是說明在家居士應該建立正確的觀點和行動,我們學佛後就必須以正法來解決與家庭和工作的問題,平心靜氣地平等對待一切,才處得好各種關系。只有這樣,在家庭中才能夠使一家人歡歡喜喜,在單位裡才能與職工、群眾和睦相處。

三、行

最重要的就是以因果思想,明因識果,修五戒十善之行,結合五戒十善發菩提心,以四無量心,修四攝之行。般若宗的第一代祖師龍樹菩薩在《菩提資糧論》裡提出菩薩四種真實行,哪四種呢?(1)知性空而求業報;(2)知無我而生慈悲;(3)樂涅槃而行生死;(4)廣布施而不求報。

第一,知性空而求業報。菩薩四真實行是很重要的,修學菩薩行要以這個為標准,我們要相信空的道理,但是不要否定因果業報的道理。由真空而妙有,由妙有而真空,這是辯證的統一,不能說“空”是什麼都沒得了,業報都沒得了,那是錯誤的。因此,在因果方面,我們就不能違背,處處要從因上著想,有好因必有好果。

第二,知無我而生慈悲。能夠達到了解空的道理,就可以證無我的道理。無我就能達到身心廣大、境界廣大,視眾生平等,他中有我,我中有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平等平等,相資相助。那麼眾生在苦痛中,我們就要有慈悲心去救拔,要修四無量心,不能只顧我不顧眾生。所以知無我而生慈悲,一方面無我,另一方面要生慈悲。

第三,樂涅槃而行生死。這也是菩薩行,我作為菩薩,希望清淨解脫,涅槃就是清淨解脫的境界,但是樂住於涅槃、耽住於涅槃那是小乘思想,大乘菩薩他就不樂住涅槃。在生死之中度脫眾生,這是一種無住涅槃。什麼叫無住?由於大智慧不染生死、大悲心不住涅槃,這是蓮花精神。度眾生成佛,求菩提,證菩提,就在生死中求證,不是在生死之外另外找個菩提、找個涅槃,這種蓮花精神是最現實的,不能忽略這個現實。

第四,廣布施而不求報。在行動上要修六度行,六度以布施為首,修財施、法施、無畏施。雖然行布施,但是不要執著,能施、所施、施果三輪體空,不求報,這是真正的布施。《金剛經》上講:“布施者即非布施,是名布施。”行布施,你不要執著布施,有執著就不是真布施,沒有執著,三輪體空,才是真正的布施。

四、證

證就是果了,有了上面的解和行,能得到什麼果呢?身心得到受用,心胸就廣大、安靜,智慧高,看得遠,自己的身心就可以得到解脫,與平常人不同,猶如脫胎換骨。進入因位菩薩境界以後,就與果位菩提相應。徹悟禅師講:“以佛果地之覺徹我因地之心,以我因地之心證佛果地之覺,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念佛都是種這個因,念一聲佛號,這個佛就是果覺的佛,我們念就是因位的念,果覺的佛與因位的佛心相應,因果相應,就可以走入佛位,走入成佛的因位。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就是這個道理。

以上就佛教修行次第的“信解行證”簡單講了一下,希望大家聽到以後得到法喜、開啟智慧,能很好地處理信仰與家庭事業的關系,在現實生活中悟到法性,證得涅槃,得到解脫!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