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師: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第49集)
老法師:大家早晨好。 學生:彌陀名號的真實受用,釋開吉學習心得報告之七。 弟子開吉今日恭敬報告的主題是「彌陀名號的真實受用」。二0一四年六月,悟弘法師一行回到香港看望師父上人,呈送一份往生報告,一位十三歲的小女孩韓昕彤的往生紀實。弟子恭敬學習後,感到無比的感動和慚愧。 壹、初聞佛法。韓昕彤是遼寧大連瓦房店市人,往生時年僅十三歲。二0一三年四月,她被確診罹患白血病,經多方求治,終歸罔效。彤彤深厭病苦,決意出院。醫生囑咐,孩子生命只剩兩個月,且痛苦是難以想像的。西歸蓮社的蓮友去看望彤彤,告訴她:西方有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我們念佛,在壽終之時,阿彌陀佛就會接引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無有諸苦,但受諸樂。不可思議的是,從未聽聞佛法的彤彤對此深信不疑,決意放棄一切治療,念佛求生極樂。 貳、信願堅定。二0一四年二月,彤彤來到西歸蓮社,在蓮友的帶領下,她每日聆聽上淨下空老法師講經,觀看海賢老和尚光碟三遍,其余時間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她尤其愛聽老法師講的十歲小女孩往生的事例。在老法師《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注》圓滿日,韓昕彤完成了發願文。次日,她虔誠跪在佛前,當眾發願捨壽求生淨土,懇求彌陀慈悲接引,若留一分鐘念一分鐘佛,留一秒鐘念一秒鐘佛。在悟弘法師的開示下,韓昕彤又兩次發願捨壽求生。在蓮社的六十天來,無論如何痛苦,彤彤一片止痛藥沒吃,一次止痛針沒打。她覺得身上的淋巴細胞與自己是一體,應該愛它們、救它們。她意志堅強,縱使體力透支,仍堅持共修念佛。她對阿彌陀佛堅信不疑,一句彌陀念到底,決志求生。 彤彤往生前,發心用自己的錢為蓮友訂念佛計數器。她聽老法師說手機是障礙我們往生的魔王,就立即把手機交給母親,再未使用。白血病患者每日要吃排骨、豬蹄和魚來補充營養,來蓮社聞法後,彤彤斷除葷腥,改吃素食。她捨出一千元,供養斯裡蘭卡佛教大學,捨出三百多元買鮮花供佛,還訂購一百冊《靜老說的話》供養蓮友。彤彤因病痛折磨,有時對母親態度過激,蓮友和她分享淨業三福及父母的恩德,強調「孝」為往生成佛的根本,彤彤當即生起孝心,向母親忏悔,對母親甚為恭敬。 參、求願往生。悟弘法師多次為彤彤做開示:娑婆世界是虛幻不實,極樂世界才是真實的,我們要相信佛所講的話,西方真有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我們應當要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方法是口中或心裡念阿彌陀佛,不要間斷。彤彤頻頻點頭,全部接受。蓮社大眾一心一意護持彤彤時時心系佛號。往生前三天,彤彤問母親:「媽媽,這次我真的要走了,您想我嗎?」母親回答她:「不想,你要去作佛了,媽媽高興還來不及呢!」彤彤再未說話。彤彤看過《臨終須知》,知道臨終時家親眷屬在身邊,容易引發情執而耽誤往生大事。還聽海賢老和尚說:叫人助念那是不相信,他走不了,我這不用助念,我自己就走了。 四月八日,彤彤知道自己到了最後的關鍵時刻,她請媽媽和蓮友都離開她,免生情執罣礙,只留下接引她來蓮社的蓮友提醒她念佛。蓮友見彤彤身體躁動,內心不安,開示她:十歲小女孩、海賢老和尚、劉素青菩薩都會和阿彌陀佛一起來接你。彤彤聽到後,當即歸於平靜,內心安穩。八時,蓮友提醒她念佛,她用手示OK,雙手舉起再見。過一會再次提醒時,彤彤用盡全身力氣,喊出一句阿、彌、陀、佛。這是彤彤在世間的最後一句話,樓下很多念佛的蓮友聽到彤彤最後獅子吼般的佛號聲。 肆、瑞相殊勝。彤彤往生時,家人均不在身邊,蓮社蓮友為她助念二十四小時,非常順利,莊嚴、清淨、如法,自始至終一句佛號。四月九日,蓮友為彤彤擦洗換衣,此時彤彤全身柔軟,面如桃花,帶著微笑,毫無痛苦之相。彤彤最後真的踐行了她的發願諾言:我要用微笑告訴大家,我坐上蓮花跟阿彌陀佛去了,再見。恩師上淨下空老法師,於五月八日,《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第三十八集中,認定了韓昕彤往生。彤彤實現了她在發願文中的諾言:我要為《無量壽經》老法師第三次講圓滿作證轉,我要為念佛蒙佛接引作證轉,我要為信願持名作證轉,要為淨土一句佛號作證轉。 伍、慚愧忏悔。看了韓昕彤小菩薩的往生報告,弟子非常慚愧和忏悔。近來,由於弟子懈怠懶散,不能精勤努力,從而感得業障現前,頭昏眼花,全身紅腫發熱,奇癢難忍,苦不堪言。幸得胡居士慈悲照顧調理,不斷關心詢問、細心觀察,才有所好轉。在此期間,還驚動師父上人多次特別垂加開示:開吉,你要自求多福,在此地若能精勤努力,則提升很快;若是懈怠放逸,則墮落也很快,端在自己能否認真努力。若能做好,則此地是個好環境;若不能自我約束,則需在道場中依眾靠眾,方能有所成就。每日早晨要早起,拜佛三百拜。晚間十點鐘休息,早上四點鐘起床;若是九點半休息,早上三點多鐘就能起床,要先把身體調理好。 弟子慚愧無比,想到師父上人不辭八十八高齡,遠赴印尼、新、馬弘法,辛苦無比。而弟子卻每日高枕無憂,甚至常常睡到日照三竿才起床,早課有時做,有時不做,養成許多不良的生活習慣。而師父上人及胡居士出門在外,辛勤奔波回來,還要費心來照顧弟子這個體弱的年輕人,真是情何以堪!看到韓昕彤這位精勤不懈,以一句佛號頑抗病魔的小菩薩,弟子於強健之時,卻不能夠精進努力,如何對得起諸佛菩薩的慈悲示現!弟子在此忏悔自己懈怠懶散的過失,懇求諸佛菩薩慈悲加持,弟子定當克服習氣,勇猛精進,努力念佛、拜佛,把身體調理好,才能以此父母所生之身,借假修真,圓成道業。至誠感恩師父上人、胡居士,及諸位大德、居士的慈悲加持及照顧。阿彌陀佛! 老法師:我們生在這個動亂的時代,遇到了佛法,這都是無比殊勝的緣分。我們看到許許多多在眼前真正念佛發願往生的同學,男女老少都有,念佛往生的瑞相都呈現在我們面前,細心觀察,不能不動心。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絕對不是欺騙別人的。這個法門從東晉慧遠大師倡導至今一千七百多年,世世代代有不少往生的人被記錄下來了,在《往生傳》、《淨土聖賢錄》裡面可以看到。我們相信至少還有一半以上沒有人知道,沒有人記錄下來,比記錄下來、傳下來的人數我相信是多數。這哪能是假的? 所以歷代真正的聰明人,無論修學哪個宗派,到最後會把他修學的法門放下,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永明大師是好例子,禅宗的大德,在宗門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最後念佛求生淨土,瑞相也是稀有,成為淨土宗第六代的祖師。像善導、像天台的智者大師,無論學華嚴、學法華、學三論、學唯識,最後歸淨土的人不可勝數。我們看了能無動於衷嗎?無動於衷的那就是麻木不仁,這一生往生淨土的機會失掉了、錯過了。如果能受感動,感動之後最重要的是要忏悔,是要改過,堅定信念,一向專念,決定求生。就能得到阿彌陀佛的加持,就能順利克服自己的業障,消業障,成菩提,這比什麼都重要。 話是這麼說,真正真干的人可不多。這是什麼原因?業障習氣太重。業障習氣不是一生造成的,要往上溯,好多世累積的業障。這一生不是真正覺悟,不是真正回頭,看幾個例子心裡有所感動,依然克服不了自己的業障。那怎麼辦?印光大師教我們一個方法,這個方法是他用的,用得很得力,天天看這個「死」字。一口氣不來了,怎麼辦?又到六道搞輪回了。想想自己這一生的行業,與六道哪一道相應?肯定是三途。貪瞋癡,還要加兩個,傲慢、懷疑,五毒全具怎麼得了!幾個人能夠克服?克服自己的貪瞋癡慢疑,這個人是大丈夫,這個人是英雄豪傑。 《古蘭經》裡面講的聖戰,我這次訪問新加坡,跟新加坡的九大宗教的代表歡聚一堂,我們跟伊斯蘭的大德、長老們談到聖戰這個問題。因為他們現在也在做一個三六0,他看到我們《群書治要三六0》好,非常喜歡,把《古蘭經》編個三六0。認真去讀這部經,把阿拉伯的原文找到,發現聖戰不是真正打仗,不是這個意思。是什麼意思?打敗自己的煩惱習氣叫聖戰。這個對了,跟佛法裡面講的斷煩惱一個意思,跟儒家所講的克己復禮是一個意思。如何戰勝自己的煩惱習氣,這才是《古蘭》所說的聖戰,不是到處去放炸彈,擾亂社會,濫殺無辜,不是這個意思。可見得經典裡面的真實義,如果要不搞清楚、不搞明白,確實誤導眾生。 伊斯蘭這些大德把這個信息告訴我,歡喜。可見得每個宗教都是至善至美,真善美慧,沒有教人做壞事的,都是教人要包容、要忍辱。辱都能夠忍,還有什麼不能忍的?中國自古以來,對於忍是有限度的,士可殺不可辱,士是個讀書明理的人,可殺,但是不可以侮辱。佛教傳到中國來,翻經的法師聽說了,中國人把辱看得這麼嚴重,就教你忍辱,辱能忍,還有什麼不能忍的?忍辱就是戰勝自己,這叫聖戰。這個意思好。我希望每個宗教都把它的精華節錄出來,做一個三六0,廣泛流通,希望社會大眾們對這個宗教有正確的認識,不至於產生誤會。認識宗教你就會愛護宗教,你就會信仰宗教。宗教與宗教之間互相學習,互相尊重,互助合作,就能幫助這個社會化解一切沖突,促進社會的安定和諧,幫助世界走向大同之治、太平盛世。這是信仰宗教人唯一的使命,宗教對於人類做出正面的貢獻。宗教教育是人類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名符其實,這不是假的。 我們從韓昕彤這個事例就能看出來,這個人是一家沒有宗教信仰,臨走前六十天才接觸到。她有善根,接觸到,她沒有懷疑,她直下承當,她就接受了,她完全相信,依教奉行。六十天,從信佛法到往生,這麼短的時間。前面我們講個十歲小朋友往生,她念三年佛,很可愛,七歲開始念佛,十歲往生。這個三年她真念,她為什麼念?聽到爸爸念《阿彌陀經》,爸爸把《阿彌陀經》的意思講給她聽。她聽了之後非常喜歡,這個世界還有這麼好的地方,她想去看看,跟她爸爸說:你能不能帶我去看看?她爸爸說不行,我不行。她說什麼人行?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哪裡?爸爸說:你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會帶你去。她聽了這句話她當真,她就真念,天天念,天天求,三年,你看終於求到了。沒有生病,彤彤生病,她沒有生病,體力、精神非常好。往生的前一天告訴她爸爸,阿彌陀佛明天要接我回老家,求她爸爸邀請親戚朋友到家裡來看她往生,真正做出樣子給大家看,十歲。大人都不相信,孩子的話怎麼可以相信?可是有幾個就試試看,不管是真是假的,去看看她們家。到第二天真的往生了,不是假的。 在這個時代,社會動亂,地球上到處災難頻繁,這些人來給我們作證轉。沒有人講經了,為什麼?講了沒有人相信。但是,不僅是釋迦牟尼佛,任何宗教最初創教的這位大德,我的眼目當中他們都是大聖大賢,都是現在所謂的社會教育家。最初這個教怎麼起來的?統統是教學,而且都是義務教學,沒有開班收費的,全是義務。教的這些人,把他所說的他全都做到了。自己沒有做到,要求別人做,別人不相信,說你是假的,你騙人。他所說的他全都做到了,別人相信了,個個都是先行其言。大家相信,願意跟他學,跟他學的人愈來愈多,我們說法緣殊勝。這個法緣不是偶然的,也是多生多世結的緣,不是一生一世,所以他有那麼大的影響力。聖賢過世之後,他的學生們世世代代的依教修行,承傳聖教,發揚光大,傳遍在這個地球上。 現在宗教衰了,不僅是佛教,全世界每個宗教都衰了,什麼原因?把過去創教的精神疏忽了。沒有依照經典教誨認真修行的人,有,很少,不多見,沒有真正修行。如果有真正修行,這個世界不是這個樣子,宗教決定不會衰退。為什麼?不管是哪個宗教,核心的價值觀就是愛人,愛人的人才是真正的自愛,這是所有宗教的核心價值。依照經典的理論、方法修行,自愛,表現在生活,表現在工作,表現在處事待人接物,會令所有的人尊敬你。你愛人,你對人決定沒有妄語,你決定沒有存絲毫傷害別人的念頭。念頭都沒有,怎麼可能有言語行為?佛家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樣的人決定能興教,不會把宗教衰微。為什麼會衰?我們自己沒有依教奉行,甚至於對經典沒有深入研究。 深入研究的方法也是妙極了,以佛法來說,佛法用什麼方法讓你深入經教?讀誦。有,有人天天讀經,一輩子沒有放棄,可是沒有愛心,還是自私自利,貪瞋癡慢疑沒有放下,這什麼緣故?學習宗教沒有真誠心。表面上是符合儀規,用心不一樣,我執非常嚴重,自私自利的這個煩惱習氣沒有放下。跟著這個煩惱起來的,嫉妒、瞋恚、傲慢、懷疑,把修行功夫全部摧毀了,變成修行是樣子,假的,不是真的。被人看穿了,一文不值,人家調頭去了。真正有一點修養的人,他也絕不會毀謗你,也不會怨恨你,只是距離你遠遠的,不跟你接近。那是什麼人?佛法講那是有善根的人、有德行的人,是一個真正有自愛的人。 我們怎樣培養自愛,這比什麼都重要,自己不愛自己,你就絕對不會愛別人,愛別人都是假的,不是真的。釋迦、耶稣、穆罕默德、摩西,像這些人都是真正做到百分之百的自愛,所以他能愛人,他能愛眾生,能尊重眾生、愛護眾生、關懷眾生,全心全力協助眾生。這是真正忏悔,忏悔不是口頭上的,這個不僅是佛門,所有宗教、所有聖賢教誨都有忏悔法門,而且對於忏悔非常重視。普賢菩薩十願列在第四,你看第一個禮敬,第二個稱贊,第三個供養,第四就是忏悔業障,多麼重要! 我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教我,忏悔業障怎麼忏?大乘講實質,不重形式,形式上的忏悔那是舞台表演,目的是什麼?目的啟發觀眾、聽眾認識忏悔法門,目的在此地。真正忏悔的意思不在形式,是在什麼?後不再造。我今天發現我過失了,我明天決定不能有今天的同樣過失,這叫真忏悔。佛菩薩面前天天忏悔,天天犯過,這有什麼意思?說話不算話,那就當面騙佛菩薩,佛菩薩又不在目前,泥塑木雕的,你都忍心去騙他,你怎麼能不騙人?所以老師告訴我,什麼叫真忏悔?後不再造,就是儒家講的「不貳過」。孔子贊歎顏回,孔子學生當中只有顏回做到了不貳過,這是個真正修忏悔法門的人,做出來給我們看。 我們今天又看到一個真實的例子,海賢老和尚,這個老和尚決定不貳過,心地清淨,一塵不染,過失染不上,他沒放在心上。自己一生勤勞,一直到往生。你看,晚上往生,白天好好念一天佛不好嗎?他是念佛,念佛沒間斷,工作可以放下來了,沒有,照常。這一整天從早到晚在菜地裡頭拔草、澆水,跟大家一起整地,做到天黑。大家看老和尚這麼樣勤奮,跟老和尚說:可以了,天黑了,可以收工了。老和尚說:快好了,我做完了我就不做了。他話裡頭有話,當時人沒在意,晚上老和尚走了,第二天早晨再一看,老和尚晚上不知道什麼時候走的。才曉得昨天黃昏的時候,老和尚說的話是雙關語,告訴大家,我這個做完了就不做了,他晚上就走了。你看,這表的什麼法?到晚上,自己敲著引磬念佛,不知道念到什麼時候他就往生了。因為老和尚沒有這個習慣,一生晚上拜佛、念佛,但是沒有敲引磬。這天晚上自己敲引磬,大家也沒有注意到,這很不平常,大家沒注意到。晚課完了之後,大家到寮房裡休息去了,他在打著引磬還在拜佛,不知道什麼時候走的。這都是做榜樣給我們看,一直等到阿彌陀佛來接他往生他才離開,才真走了,是我們的好榜樣。 最重要的是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煩惱習氣,懶惰。精神提不起來,不能輕視,這種毛病嚴重,到自己年歲老的時候,老年癡呆症。如果有老年癡呆症,決定不能往生,為什麼?他迷惑顛倒。往生的人最重要的,臨終那個時候頭腦清楚,為什麼?你可以選擇你去的地方。臨終沒有這個能力,別人助念都沒有辦法提醒你,你還是隨業流轉,那就是哪個習氣重到哪一道去。癡呆是屬於愚癡,愚癡所感的是畜生道,很可怕。唐太宗附體告訴我們,他死的時候是畜生道,墮畜生道,由畜生道他又轉到人道,在人道裡頭再墮地獄道,現在從地獄裡出來,在地獄的時間最長。我們相信這些話不是假的,跟佛經上所說的相應。 所以,我們看到彤彤這個示現,要把她看作表法,來告訴我們,念佛往生不是難事,她可以在六十天當中完成。十三歲懂事了,信受奉行這四個字做到了,一生做得很圓滿、做得很成功。我們見到的人、聽到的人要認真反省,真的要知道慚愧,要知道回頭。我們自己往生的時候,這些人都是我們有緣人,聽到他的名字、看到這個文字都是有緣人,這些有緣人在極樂世界,你都看到他在阿彌陀佛身邊,他來接引。有人要求海賢和尚,你老人家到西方極樂世界不能忘記我們,到時候要來接引我。他說接,接。答應了一定來接,跟著阿彌陀佛身邊一起來接你。這真的,絕不是假話。底下還有是嗎? 學生:「讀湯氏著作感言」,釋開吉學習心得報告之八。 慚愧弟子開吉在此向師父上人恭敬報告,學習《淨土大經科注》及湯恩比博士著作的心得體會。湯恩比博士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曾經在他的著作《轉變與習性》、《湯恩比論湯恩比》、《人類與大地母親》中,提出他對人類社會的憂慮。湯恩比博士認為,在當今這個精神文明消退,而技術文明昌盛的時代中,人類必須抉擇,他是要從貪婪中徹底回頭,或是要面對文明徹底毀滅的災難。湯氏警告我們,不能夠讓人類走向災難的邊緣。湯恩比博士辭世之前,在接受歐洲舉行的訪談時指出,只有當人們能夠回歸到從前佛陀與基督教聖徒那種克制欲望的生活態度,並遵守那些古老高級宗教節制自我的戒律與教誨時,人類才可以避免文明的毀滅。否則將來拯救人類的關鍵途徑,有可能將會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記得從前弟子曾隨同師父上人參加過聯合國的國際和平會議,於多元文化論壇之中,學習到各個不同宗教的教義。眾所周知,各個宗教是以仁慈博愛為核心,都有各自依循與奉行之戒律。基督教說:你要盡心盡力愛主上帝,要愛人如己,這就是我對你們的要求,彼此相愛。伊斯蘭教說:你不當以不誠實的方式拿取別人錢財,不可用虛假混淆真理,也不可故意隱藏真理,安拉是無所不在全知全能的。此乃伊斯蘭教之戒德,與佛法戒律中所說的不偷盜、不愚癡,以及經典中所講的不吝法,正有異曲同工之妙德。 哈比哈山長老之高足漢尼夫先生在深入《古蘭經》經藏時發現,阿拉伯《古蘭經》原文中的聖戰,含義並不是指廣義的戰爭,也不是指自我保衛戰,而是指戰勝我們的欲望。亦即佛教經典中所說的,戰勝我們的貪、瞋、癡、慢,此乃聖戰之真實義。就如同湯恩比博士所說的,一定要從貪婪中徹底回頭,與貪婪做聖戰,戰勝貪婪,戰勝驕慢,戰勝瞋恚,戰勝愚癡,此乃真正的聖賢人。 佛教重視戒律,所謂「戒為無上菩提本」。《涅盤經》卅一雲:「戒是一切善法梯橙。」戒律是善法之階梯,是一位真正佛陀弟子須終身奉行之生活規范。以《無量壽經》為例,「積功累德第八品」雲:「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其中善護身業,不失律儀中之「律」,即是指的戒律,「儀」則是儀則、威儀。律乃制惡之法,防惡止非之法,稱為戒律。黃念祖老居士總結說,依止戒律,體現於行儀,名為律儀。而此句經文之真義,在《普超三昧經》一中顯示無余:「被戒德铠,化度生死。」戒铠有護持義和莊嚴義,以戒德為铠甲,在六道輪回之中,能夠入三界火宅,拯濟群生。以持戒德自莊嚴,能夠軌范人天,使眾生欽敬,來受教化,進而得以精勤修行,超越六道生死之苦海。六道尚且能夠超越,眼前的世界性災難焉有不能化解之道理!此誠湯氏所言,人類才可以避免文明的毀滅。 而在對治身、口、意煩惱習氣之眾多戒律之中,師父上人特別強調「善護口業」之重要性,因此不憚劬勞、不厭其煩的無數次講到,「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贊僧」。而黃念祖老居士在《淨土大經科注》中特別指出,一個人之所以口業能夠做到不譏他過,不會去誹謗、批評、指責他人的過失,正是由於他的意業不見他人之過所致。那要如何「善護意業」?由於「深契中道,正定常寂,了達真源,遠離生滅」,如此則自然能夠遠離一切煩惱,才能夠做到意業之清淨無染。進一步的來說,這個世界一切有情無情、萬事萬物一切法,都是「一切無過,本自無染,清淨本然,本自圓成」。戒定慧與YIN怒癡是一不是二,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盤。所以,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萬事萬物都是平等的,都是一體的,同具清淨圓滿之性德,何來的是非對錯?了達此真實義,方才了知一切空無所有、平等無礙,而無有可譏者也,正是所謂「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如此說來,則師父上人在三學興衰中所言之三學鼎立、互诤、甚至內讧之現狀,則將如夢幻泡影而不復存在了。 因此,如果我們佛門各宗各派、世界各大宗教都能夠深入自己的經典,能夠了解聖賢、佛菩薩所宣說的真實義,那麼彼此之間的誤會與紛爭自然能夠化解。師父上人更是倡導,佛門各個教派以及各大宗教的教職人員,都能夠通過網路、媒體,向世人宣說聖哲純正的教義,把倫理、道德、因果、宗教教育,通過網路、電視普為宣說,那麼世界的永續和平定是指日可待的。如同《無量壽經》所雲:「佛所行處,國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佛陀教育大同之治的理想,必能早日實現。 以上是弟子開吉膚淺的心得報告,不妥之處,誠請師父上人、諸位法師、大德同修惠予批評指正,不勝感恩之至。 老法師:開吉的這份報告,談到了英國文化歷史的哲學家湯恩比博士,在晚年幾部著作當中,我們看了之後,這是一位非常仁慈、有憐憫心的長者。晚年他最大的痛苦就是看到了這個世界走向毀滅,這是他非常痛心的事情,無可奈何的事情。為什麼?他在這些著作裡頭寫得很清楚,說物質文明進步得太快了,精神文明衰退了,如果精神文明要被消滅了,這個世界上是純物質的,人類會走向毀滅。人類在這個世間活動,沒有物質文明能生存,沒有精神文明不能生存,這是他指出來的,精神重於物質。他的理想當中,如何能夠讓精神文明跟物質文明同步前進、相輔相成,人類既然能享受到物質文明,也不會把精神文明毀滅掉,會生活得更美滿,這是他的理想。這個理想完全寄托在中國傳統文化上,換句話說,他對於整個世界的文明歷史認識得非常透徹,所以他說,「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 這兩樣東西都在中國,大乘佛法也在中國,中國現在並不能夠盡如人意,問題也非常之多,能承擔這個使命嗎?中國人自己都不敢想,但是湯恩比先生他的信心非常堅定。憑什麼?他說,中國能憑藉它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雖然現在一時衰退,他們會很快覺悟過來,再把它承傳下來,發揚光大。我們在今天,看到中國的習主席在國際訪問發表的談話,每次談話都講到中國傳統的優秀文化。湯恩比如果要在世,他多麼歡喜,中國人醒過來了,醒過來了就要找老祖宗。中國老祖宗留下來的文明,誰看得最清楚?誰看得真透徹?誰對它最有信心?無過於湯恩比博士,在這個世紀裡頭找不到第二個人。我看到這些翻譯文字我能體會到,我相信,我一點都不懷疑,我相信中國決定有大聖大賢出世,來承傳這世界上真實智慧,真實的理念、方法、效果跟經驗,確實能幫助中國復興起來,幫助這個世界走向永續的和平。所以他這幾句話,我們要把他原文找出來,編一個小冊子,普遍來流通。 我們中國人現在對自己喪失信心,提到古聖先賢都說是封建迷信、糟粕,把它揚棄掉了,這些話湯恩比聽了多傷心。如果還存這種觀念,這就是人類走向滅亡的邊緣。中國古人不然,不必太久,兩百年前,兩百年前小孩,三、四歲的小孩遇到困難了,他找誰?他肯定找他爸爸媽媽幫助他解決。那我們這些人,在社會上、在國家、在世界遭遇到困難了,怎麼辦?找誰?找老祖宗。唐太宗貞觀之治就是這麼來的,他二十七歲做皇帝,統治那麼大的國家、那麼多的人民,用什麼方法?他不知道,可是他會找老祖宗。怎麼找?下令給魏徵,成立一個小組,把老祖宗從三皇五帝一直到前面的晉代,老祖宗對於我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平天下那個平,就是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國與國之間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就是世界大同,就是世界和平,這些教訓、這些文字統統抄下來給他看,編成一本書叫《群書治要》。那個治是政治,治國、治天下最重要的、精華的這些教訓,總共有五十萬字。這個書編成之後,唐太宗手不釋卷,他的文武百官統統要學這部書,貞觀之治大唐盛世就是這麼來的。 現在我們的社會亂了,世界亂了,怎麼辦?非常需要這部書。這部書我過去想了三年,心想事成,想來了。在中國失傳了一千年,唐朝亡國之後,這些書被日本的留學生帶回去了。那個時候沒有印刷術,書都是手寫的本子,手寫的本子不多,被他們帶去了,中國不見了。所以我們在《唐書》、《宋史》、《元史》、《明史》裡面《藝文志》,這個書的名目都沒有,這就失傳了。這麼重要一套書!我們聽說,清朝嘉慶做皇帝了,日本對中國送的禮物,叫進貢,裡面有一套這個書。但是那個時候送來,中國人不重視,清朝康熙、雍正、乾隆這三世是大清的盛世,大清盛世的狀況超過唐朝,所以對這個沒看在眼裡。清朝亡國,有人看到這部書,交給商務印書館印過兩版,第一版照原書印的,第二版鉛字重新排版排印,印成口袋書,小冊子,在《國學叢書》裡面有這一套。這兩個本子我都得到了。我們把它的原本,原文本,日本的原文本,印了一萬套,分送給大學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外國的大學圖書館去收藏,這樣就不會再失傳了,這是人類的瑰寶。非常難得,習主席將這部書列為黨校必修課程。 我們這些年在國際上許多和平會議活動當中,我們都介紹這部書,告訴外國人,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不是中國政治,不是中國軍事,不是中國科學技術,也不是中國經濟貿易,不是的,是什麼?中國人的《群書治要》,也是中國人傳統文化的世紀。希望這部書能夠好好的翻成白話文,意思沒有翻錯,然後從白話文翻成各國的文字,在全世界流通。我們用這個書建立共識,這就是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的真正意思。我們大家有共同的理念,共同的價值觀,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助合作,化解所有沖突,讓這個世界回歸到安定和睦,世界大同。這是湯恩比博士的理想,是中國國家主席習主席的中國夢。 現在書,包括,《群書治要》的根源是《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印出來了,《四庫荟要》也流通了,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要找哪些人來讀?找什麼人來講?這是眼前最重要的課題。我有這個認識,我沒有這個能力,現在叫我講這些東西我沒有能力了,也沒有體力,衰退了,希望年輕人接著起來,我把這個棒要交給你們。所以提倡漢學院,漢學院培養漢學人才,漢學就是儒、釋、道。儒,唐太宗精挑細選這一部《群書治要》,是中國《四庫》精華當中的精華,太難得了!那佛經裡面的精華篇是什麼?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無量壽經》,大乘佛法的精華篇,再加上黃念祖老居士的集注,確確實實是佛門裡頭的精華篇。學佛法從哪裡學起?從這一部就夠了,一入門就能通一切佛法。道家的精華篇是《老子》五千言,《莊子》至少是「內篇」七篇。能把這三部書深入認真學習,把我們學習的心得說出來,我們這個小班,就是把我們的心得說出來,提供給大家,學佛的朋友們、師兄弟們做參考,對大家的修學會有一些幫助。 現在是培養儒釋道的人才比什麼都重要,我們希望中國古時候各種學派都能夠復興。佛教在中國古時候有十個宗派,包括成實宗、俱捨宗,我們也希望都能復興。《群書治要》原本,就是原書,六十六種,如果有六十六個人,每人專學一種,十年之後每個人都是第一,都是專家學者,沒有第二的。學佛、學道亦如是,各各第一就沒有爭先爭後,就能化解傲慢嫉妒,各各都是第一,都是專家。譬如學經,一個人一生專講一部經,講《彌陀經》的,《彌陀經》第一;講《普門品》的,《普門品》第一;講《地藏經》的,《地藏經》第一。各各都是第一,沒有第二。這是什麼?把門戶之見化解了,把嫉妒障礙化解了。確確實實契入境界了,那當然契入境界是明心見性,回歸自性這是真正的成就,這是我們一生要努力的地方。 念佛,我們選擇的終極的目標是極樂世界,是親近阿彌陀佛。如果你是真的有這個志願,你必須要把這個世界七情五欲統統放下;七情五欲不放下,它會障礙你往生,你的願望到最後會落空,這個不能不知道。為什麼?極樂世界真的一真法界,這個世界是假的,這個世界沒有一樣是真的。既然是假的,得徹底放下,徹底放下我們的真心才能現前,《無量壽經》上講的三個真實,真實之際、真實智慧、真實利益統統能現前。如果你是妄心,不是真心,這三個真實都不能現前,這是學大乘、學淨宗必須知道的,不能不知道。你要不知道,學大乘是知識,不是智慧,你不能夠契入,你不能開智慧,你不能契入大乘境界,你見不到極樂世界,你見不到阿彌陀佛。 今天確實我們這一代眾生雖然是有很多苦難,但是也有無比的福報、福德,那就是我們遇到夏老的會集本,遇到黃念老的集注,遇到了海賢老和尚給我們作證轉。夏蓮老的會集、黃念祖老居士的集注,就等於唐太宗下令在群書裡頭編集出來的《群書治要》。黃念老的那個集注,內容比《群書治要》還豐富,他選了八十三種經論、一百一十種祖師大德的注疏,會集成一本集注,我們把集注看作《群書治要》。太難得了!這個集注連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都沒有見到,他這個書出來的時候,李炳南老居士往生了。李老師只看到夏蓮居的會集本,沒有看到念老的集注。我們多幸運,我們多有福報,所以一定要承傳。中國傳統文化這一面,我們當護法,全心全力護持。我們自己這樣大的年齡了,學術上我們不參與了,一個人一生只能搞一樣,不能搞兩樣,我們這一生就鎖定在《無量壽經》,一部經,一句佛號,這就是我們這一生的方向跟目標。 《群書治要》可以救中國,可以救世界,湯恩比博士說出,我相信,我一點都不懷疑。所以我希望有識之士要全心全力擁護習主席,跟著他走,他的方向目標是正確的。我跟大家說的是真話不是假話,我沒有絲毫名聞利養念頭。我的晚年住什麼地方?我不會回到老家,我住香港或者住台灣,我選擇這兩個地方。台灣那邊建了個極樂寺,在台南,這個道場是我建議他們建的。同修們捐了一塊地,地不算大,建一個道場,他來找我。我告訴大家,台灣的寺廟夠多了,有你一個不多,沒有你這個不少,何必要干這個?毫無意義。他們就問我,那要建什麼樣的寺廟?台灣沒有的,那就有意義。台灣有的,這經忏佛事、做法會的,這是台灣的,台灣沒有的就是講經的寺院沒有。如果你建這個寺院,這個寺院是學校,天天講經,有三個老師講三部經,每個殿堂是教室。不錯,現在一共八個教室,最大的教室可以容納一千多人,還有一個大教室能容納三百人,另外是有幾個小教室,大概可以容納五、六十人,有六個。所以這樣同時可以有八個老師講經。這個道場台灣沒有,如果建這樣的道場我贊成。所以,他們真正建立極樂寺是學校,裡面沒有殿堂,教室,六個小教室、兩個大教室,好! 真正發心出來講經的法師,我們照顧他,我們幫助他,他可以住在這邊學習講經。要真講,一個星期至少要講三次,一天准備,再一天講。對外公開,譬如你講《十善業道經》,有願意學《十善業道經》都可以來聽經、來學習,這是一個班。一部經講完了,這結業了。同時有幾個教室,每一個老師在一個教室講經,只要有人聽。這樣的道場,在過去我年輕的時候,只有台中蓮社,李炳南老居士的道場。他有個經學班,培訓講經、講演的人才,到哪裡去講?蓮社有二十七個布教所,分布在台灣中部地區,北面到新竹,南面到鹿港,一共有二十七個布教所。這些布教所一個星期講一次經,都是我們班上同學輪流去講。所以現在要有一個教學的寺院,我們用極樂寺來做實驗,在那邊辦班教學。老師、講經的人,出家、在家都可以,都歡迎,只要你講的是正法,沒有把經典講錯,這樣就好。 我最近要到那裡去牙齒復診,他們給我找了一些大夫,約好了,要幫助我調理身體。我去一趟,把極樂寺的教學促成。希望有同學們發心,把這個風氣帶動起來,這是好事情,這是無量功德。還有沒有?還有六分鐘。 主持人:同學們,諸位法師、諸位老師,要是有什麼問題可以舉手發言。華藏淨宗學會。 老法師:華藏淨宗學會,是悟道師那裡。 學生:莊閒向和尚請安。我們這個學習班這段時期以來,一直以來我們常常提起的就是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個重點。莊閒的體會就是說,像我們一直在學習經教的人,往往我們還會有個念頭,就是想要去理解經教。但如果按照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的意思,應該就是說要放下這個念頭,就好像我們在學習經教的時候,一般就是以復講這個方式來學習的。所以,是不是說我們正式的學習經教的方式,應該是要以復講這種方式為主,不要自己有這個念頭想要去理解這個經教,就是按照老師的意思去講。但自己最主要的就是要老實的去落實四個根,主要就是要從持戒下手,老老實實復講。當自己真的因戒得定的時候,這個義當然它就自見了。就是說應該是不是要以這種的方式來學習,才是最正確的?包括就算是沒有講經的同學,我們也是一心的念佛求生極樂世界,就是以持戒、修定為主,不要有這個念頭想要去理解到底這個經它是講什麼,只要我們得定,自然這個意思就知道了。因為時間的關系,就大概先提這個問題,請和尚慈悲開示。阿彌陀佛! 老法師:這兩種方法在現在都很普遍,現在一般佛學院的教學都著重在復講、在研究經典到底什麼意思。實實在在的給你講真話,經典沒有意思,經典是活的,沒有意思它能生無量義,它活的;如果講成一個意思,就沒有第二個意思了。這就是一個是學智慧,一個是學知識,知識可以去研究它,文字上研究它,智慧不行。智慧從哪裡來?從禅定來的,智慧是用讀誦的方法來修定。修定的方法是無量無邊,所以說法門無量誓願學,無量法門都是修定。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金剛經》上講得很清楚,為什麼?統統能得定,統統能開悟,無論你用什麼方法都可以。所以知識分子用讀誦的方法把妄想念掉、把雜念念掉,恢復清淨心、平等心;心地清淨平等之後,不定什麼時候豁然大悟,是走這條路子,這個要知道。這個路子是中國古人常用的,但是這個路子不是每個人都能修的。你遇到老師,老師要看你的根機,根機真的找對了,沒有一個人不能成就。所以老師太重要了! 你像海賢老和尚,二十歲,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從小就在農田裡面看著、學著,所以對於農耕他非常內行。你看他的老和尚就很厲害,教他什麼?永遠走農耕的道路,農耕是他修行的方法。耕作,他非常勤快,不偷懶,他們那邊人叫不惜力,不惜力的意思就是不偷懶,很勤快,主動去干。就是一句佛號,生活在一句佛號裡頭,工作在一句佛號裡頭,他開悟了,他得定了。我常常跟大家說,我從光碟上能看得出來,這個人他具備的條件太難得了,老實、聽話、真干。這個人才不容易找,這是可以造就的,可以明心見性的,大善根。老和尚只教他一句話,一直念下去。你看,他真干,穿衣吃飯心裡頭念佛號,不知道這個菜是甜、那個菜是辣,不知道,他吃都是一個味,歡歡喜喜。沒有分別心,沒有這好那壞,沒有這酸那甜,沒有,這就是得定。 所以他用心學習,生活是學習,工作是學習,待人接物樣樣都是學習,學什麼?學真誠,練清淨心,練不受染污,練恭敬心,對人、對事、對物沒有一樣不恭敬。所以,他得到功夫成片,得到事一心不亂,得到理一心不亂,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我的觀察,他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應該在四十歲左右,他就得到了。四十得到之後一直到往生,這幾十年都是表法度眾生。他度眾生不是用言教,是用身教,完全在生活當中,在工作當中,在待人接物當中。你細心觀察全明白了,這才叫真正學佛。實在講,人徹悟了,他說我什麼都知道,什麼都知道,什麼經都能講,而且是活的講,對什麼人是用什麼方法來講,不一樣,不是知識,是真實智慧。這是難。 沒有這個條件,換句話說,老師看得出來,他一生不會開悟,為什麼?我執很重,成見很深,七情五欲放不下,學知識。學個幾部經,不要用自己意思,講古人的注解,也有功德。用自己的,不用古人注解,自己會講錯,講錯要背因果;講古人注解,錯是他錯了,他注錯了,不是我講錯。這是早年李老師在經學班教我們同學的方法,他是個別教學,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學習方法不一樣,這個我們要知道。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資料恭摘: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 (第四十九集) 2014/6/13 檔名:02-042-0049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