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行:一個古老的西藏故事


 2009/12/6    熱度:9568    下載DOC文檔    

佛教修行的圓滿,不僅靠表面的改變,如出家或誦經。甚至於連這些活動是否可以稱為修行,都還有待商榷,因為修行必須修心。如果心態正確,一切行動和語言都可以是修行。但如果缺少正確的態度,亦即不知道正確的思考,縱使一輩子都花在出家讀經上,還是一事無成。所以,佛教修行的第一要件就是轉念。修行人必須皈依佛法僧三寶,深信因果業報,培養利他心。

  真誠發心出離世間法,可以帶來大喜悅。許多西藏佛教的修行者,以這種方式出家,擁有無法描述的身心滿足。但是,並非人人都能出家,因為出家需要極大的犧牲。我們能夠為一般人設計什麼樣的法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在家也可以解脫成就。俗話說得好:“不修心,即使山中閉關,也只是造地獄因。”

  有一個古老的西藏故事說,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多隆的喇嘛,遠近馳名。一天,他看到有一個人在繞塔。“你在繞塔,很好,”多隆說:“但如果你能夠修行,不是更好嗎?”那個人就對自己說:“既然如此,我最好讀經。”於是他就開始勤奮讀經。一天,多隆又見到他。“讀經當然很好,”多隆說:“但如果你能夠修行,不是更好嗎?”

  那個人想:“讀經似乎還不夠好,打坐如何?”不久之後,多隆看到他在打坐,就說:“我承認打坐很好,但如果你能夠修行,不是確實更好嗎?”那個人被搞糊塗了。“你所謂的修行是什麼意思?請你告訴我如何修行。”“把你的心,從世間轉到修行。”多隆告訴他。

  佛教的修行要從改心做起,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

台灣學佛網首頁佛教故事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