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這個銀行永遠不會倒閉……
布施:
佛陀說過,任何一個人若樂意施捨錢財,那他在需要財物的時候,就可以收取。人類所積累的財產,就象蜂蜜一樣,總有被他人享用的時候。
吾等大師釋迦牟尼佛,在很多經典中都作過如是宣說,如果一個人願意布施財物,那麼這個人在今生就會得到許多人報恩,回酬財富,且於後世也能得到布施的安樂果報。這個道理,就如同自己把財物存在別人那裡,什麼時候需要都可收取,所存的財物永遠不會貶值,永遠不會衰失,而且利息驚人,一文施下能收萬文。
佛陀時代,有一貧窮的婆羅門女,名叫差摩。一日,設齋供養賢聖僧且受八關齋戒。當時,瓶沙國王懸賞征招半夜去為犯人送食的能人。差摩知道,受持八關齋戒的人,一切邪魔惡鬼毒獸皆不能害,於是,她就到王宮領旨,接下命令她擔食而往。
途中,遇到一個名叫藍婆的羅剎女,剛生下五百個兒子,極度饑渴,見差摩前來,欲獵作美食,但因差摩持齋念經的緣故,羅剎女竟產生了畏怖之心,迫於饑餓難耐,便現出身形,向差摩乞討她所擔的食物。差摩毫不猶豫地取出自己食用的一小份相施。由於是鬼神的緣故,少量的食物也足夠填飽肚子。羅剎女歡喜無限,當即回贈她一釜金子,以作報答。
反過來講,如果自己往昔未播種布施的善因,僅僅在今生以辛勞積累財產,如是獲得的財產也是有限和不穩定的,就象蜜蜂釀蜜一樣,付出勞力而享受不到樂果,自己無福享用反倒會被他人占據,或遭劫奪、或遺失、或被騙……蜜蜂釀蜜辛苦不堪,它每天飛奔於鮮花和蜂巢之間,采集花粉,每次只能在翅膀上沾一小點帶回,如是一點一滴地積累,費盡周折,歷盡千辛萬苦才釀出甜美營養的佳蜜,但還沒等身力耗竭的蜜蜂歇下安享,蜂蜜就被主人或其他人輕而易舉地掠奪了。
同樣,沒有經過布施而積累的財產,很少有人能真正地享受到。當真如華智仁波切所言:
鮮有福德之眾生,勤勞如山無實意,
若以布施積福資,微如火星亦有利。
今生此世雖然放出了債務,但都不一定能得到償清。如果給乞丐布施一點財物,那麼,施者在無勤中也一定會得到百倍的資財。
很多有錢的人,都想通過放債得到一些利息,比如,封建社會的地主和資本家所放的高利貸,他們借此剝削敲詐百姓;中等富足的人,也願將錢財借出,以期獲得別人的好感和回報。但很多人屆時非但得不到利息,且連本金也難以收回。俗話說:“借錢容易還錢難;借錢之時是親家,還錢之時成冤家。”有的人,連連落泊無力償還;有的故意不還;有的人死債滅……
對於討債,藏族延續著一種規矩:比如甲借了乙的錢,到一定的時候,乙會催甲還款,若乙連催幾次都得不到款時便會跑到甲家裡,吃住全在甲家,直至討回錢財。
曾經有個叫班瑪單增的藏人,借了一個叫多瓦的人很多錢,到了該償還的時候,多瓦三番五次前去催債,而班瑪單增卻一再拖延。兩三年後的冬天,多瓦忍無可忍,冒著鵝毛般的大雪闖進班瑪單增的家,生氣地說:“你這次若不歸還銀錢,我就住在你家直至老死。”班瑪單增初時有點害怕,稍作鎮靜又狡猾地說:“對不起,都是我不好,錢我一定還……”他邊說邊扶多瓦休息,熱情地敬茶備餐,美美地款待了多瓦。如此一來,多瓦反倒不好意思了:“明天我就回去,錢的事,等你有了再還吧!”最後,班馬單增去逝了,而那筆錢便不了了之,無法討還了。
發放布施的方式獲取利益,比之放債則高明多了,哪怕僅對貧窮可憐的乞丐布施少財微物,其果報也是驚人的。施者將於無勤中得到所施財物的百倍,好比“春種一粟,秋收萬粒”之說。
此中所講的乞丐,可深一層理解為遠離塵世,著糞掃衣,如乞丐一般托缽乞食的出家修行人。
遠在迦葉佛時代,一富人供養一對金耳環給佛陀,以此善根,施主在五百生中都無勤而得金耳環,最後,還得到大樂解脫果。
既然對聖者乃至一般修行人做供養功德很大,那麼,對下劣的眾生布施,也有如是功德和善果嗎?
《寶鬘論》中雲:
施乞雖不念,後世獲百倍。
《入行論》中講:
是故牟尼說,生佛勝福田,
常敬彼二者,圓滿到彼岸。
修法所依托,有情等諸佛,
敬佛不敬眾,豈有此言教。
麥彭仁波切也說:
當觀未用布施時,國王之財皆無常,
豈非曾以一口食,獲得轉輪之勝財!
了知布施的殊勝利益,無論修行人還是世間人都應當隨自所能,勵力布施,隨喜贊歎他人布施之行。
悭吝的人永遠不會變成富翁,樂善好施的人也不會變成窮人,仿佛吝啬的人不喜歡財富,而布施者倒象是在貪圖財產。如果害怕布施使自己變得貧窮,所以悭吝的人不願意發放布施。倘若悭吝必定會使人變得貧窮,以此原因,智者一有財產就會布施。
世間的一切資具受用,並非無因無緣而產生。今天富裕的人,即是往昔修積布施的善果所致。此因與果的關系,微妙難測,非凡夫分別念所能揣度,故遍知一切的量士夫——偉大的佛陀,明確地告訴沉淪苦海的愚迷有情:“一切受用資具,都是從布施中產生的。”
對此金剛語,我等末學勿庸置疑,況且,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例也是不勝枚舉的。
稍作觀察便會發現:
悭吝的人,對財物看得很緊,一針一線也不忍使之為他人占有,而他們越是斤斤計較,越是貧窮。
相反,慷慨大方的施主樂於上供三寶,下施貧眾,而他的財富卻象夏天的雨水一樣不斷湧進。
佛陀時代,有一對夫婦,因前世雙雙以一塊明鏡、一瓶淨水和一枚金錢供養僧眾的緣故,因此,他二人出生時,顯現了諸種異相:家中都生出自然井水,而且水中都生出諸寶,二人身體皆為金色,容貌儀表光彩照人,殊妙無比。
所布施的與所擁有的東西,從來都具有對應性,赝品化為真品,微物放大億倍,當真應了名言:“失是為了得,奉獻是為了擁有。”
據《舊雜譬喻經》所載:
從前,有一個名叫“伊利沙”的悭吝之人,家中雖然富裕,但卻從來不給別人布施任何一點東西。
一日,他躲在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吃烤肉,天神看見他的舉動,就變成一只狗,繞著他轉來轉去地討食。伊利沙見狗心生厭煩說:“你若四腳朝天,騰空且停留在半空中,我就給你吃一點。”話剛說完,狗即按他所言做了。他大吃一驚,卻仍然捨不得與狗分食,於是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說:“若你的兩個眼珠現在掉到地上,我才給你吃一點。”話音未落,狗的兩個眼珠“啪”的一聲掉到了地上。
伊利沙高興極了,心想:這下狗眼已瞎,什麼也看不見了。他端起飯和肉,換了個地方,放放心心地大嚼了一頓。
天神見他遠去,一下變成他的模樣,來到他家,一進門就吩咐守門人:“如果有人膽敢冒充我,一頓棒子把他趕出去。”然後進屋,下令把所有的財產都布施給窮人們。伊利沙吃飽喝足,摸摸肚子,滿意地往家趕。
到了家門口,守門人一把將他擋住,不讓進。他發脾氣說:“混蛋!瞎了眼嗎?我是你們的老爺。”守門人惡狠狠地說:“怪不得老爺剛才吩咐,叫我把冒充他的人趕走,果真有人敢來冒充老爺。”說著,一頓棍棒就把他趕走了。
伊利沙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全部財產都被窮人們分完了,心裡一急,便瘋了,從此沿街乞討,潦度余生。
從因果規律上講,悭者不富而施者不貧這兩者是稀奇的,一般人覺得無法理解,那就需要仔細思維佛說的教言。
反方面講,似乎悭吝者並不喜歡財富,好施者反倒貪財一樣。悭者不正是貪財不施捨的嗎,為什麼又說他不喜歡財富呢?這是運用反襯的手法,深化悭吝的過患與布施的利益。
作者的本意為:悭者不願布施,所以,今生後世不會得到財富,已斷財富之緣故。明知此理,仍然不去布施,難道不是不喜歡財富嗎?
布施亦復如是,因施能得廣大的利益,所以,好施者對他人廣施財物看起來就好象很貪財了。
悭吝的愚者,不懂得布施的真意,以為財物布施後,自己會變窮,故說:“東西越多越好,給出一份就少一份,給完以後我吃什麼?穿什麼?”因此,他們堅決不做布施。
愚者有此顧慮,在所難免,因為他們沒有聞思佛菩薩的經論教典,無有取捨智慧實在可憐。
智者了知依靠布施能得廣大福果,而悭吝不施終將受窮遭苦的道理,再加上修行空性的正見,不執著心和物,所以,稍有財產,便作布施。智者聽到布施者的聲音,則心下大喜,布施後,見受益者離苦得樂,則更為歡喜。
屯集在倉庫的貨物,不會增上財富,因此,商人們到處擺設貨攤,竭力銷售貨物。
同理,只知積累財產而不懂正確使用者,也不會變得富貴,為此,智者便於十方廣施財物。
做生意的人,最怕商品積壓在庫賣不出去,如是資金就不能很好地運轉。久存的貨物,非但不能增長,而且還會損耗、過期、變質,乃至徹底毀壞。
有智慧和經驗的商人,在貿易之時,會巧設方便處處擺攤,大力推銷,買主越多他越歡喜,賣得越快得利越多。目前在商界,大商店派生出許多“分店”,大公司也林立眾多“分公司”等,此舉也正說明了這個道理。
又如,一些人將錢存入銀行,一年半載也只能獲得極少的利息;若銀行倒閉則更為倒霉,非但拿不到利息,且連本金也收不回去。
有個居士的母親,每年都要將積蓄下的資金存入銀行,一九九八年存款金額已高達十萬。然而,還沒等她享用本金和利息,那家銀行卻倒閉了,於是所有的積蓄化為烏有,她接受不了這突如其來的厄運,精神極度崩潰,整日以淚洗面在痛苦中掙扎。
同樣的道理,自己不修布施,僅是廢寢忘食、成年累月地積累財產,這也不一定能變得富裕。有智慧的人,了知財富的根源是布施,所以他們積極主動地向十方貧窮人發放布施。就算找不到布施的貧眾,他們也會巧設方便,將資財施出為眾生造福。
佛在因地時,曾轉為大富豪,名叫仙歎。他虔信佛法,深覺世上一切無常,榮華富貴難以久持,財物不是自己所能占有的,只有布施的功德利益不會毀滅。所以,他發出告示:“凡有缺乏資財者,請速速來取,數量不限。”
告示貼出去幾個月了,由於當時政通人和,國家安定,百姓生活富足,故無人前來求施。他苦苦思索,終於想出了好辦法:“百姓雖然富裕,但總免不了頭痛腦熱之患,還是買藥給大家治病為上策。”
於是他四處采購,弄來了各種名貴藥材,救濟眾生的性命,免費醫治、予藥,慈愛呵護備至,恩德無所不到。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仙歎美名遠揚,四面八方的病人慕名而來,競相稱贊仙歎的恩德。
廣聞博學的智者告誡世人:雖然具足千百萬數財產的寶藏,但對誰都不願意布施的人,其實他是世間上最貧窮的人。
了知佛經教義、能說很多格言、學識淵博、智慧深廣的人,通常都深明大義,且對因果深信不疑,對財富少有執著而樂於施捨;悭吝成性的人縱然腰纏萬貫也捨不得布施一個銅錢,不要說外人,就算自己的親人也不願出資。
對此,智者以悲愍心發出感歎:“何苦如此吝啬,有財不布施,屯集無量的財產又有何意?其實你們與世間上最貧窮的人沒有什麼兩樣。”
據傳,國外某家首屈一指的合資大銀行,在其大廈門口,常常可以看到一位穿著破爛黑衣的老婦人出入。外人大都對她報以異樣的眼光,議論紛紛。孰不知,她卻是這家銀行的最大股東。
她的錢很多,按現代人富裕生活的水准,就算不做任何賺錢的事,也足夠她用幾生幾世。可憐她卻是一個出了名的吝啬鬼。因國外所有的固定資產都需要交納稅金,所以,她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屋,長年累月投宿廉價的旅社。
她有一個獨生兒子,是她財產的唯一繼承人。兒子年少的時候,無意間腿被碰傷,她卻捨不得花錢給兒子療傷,隨便塗抹了些外用藥,也不知對症與否。後來,傷勢加重,傷口潰爛導致嚴重的感染,終於癱瘓臥床不能行走了。無奈,母親只好將他送進醫院。檢查後,醫生對她說:“必須給孩子截肢,否則會有生命危險。”就這樣,大富婆的寶貝兒子成了殘疾人。
究竟說來,該婦人的確是世間上最貧窮的人,她自己捨不得享受,對親人同樣吝啬錢財,這種人又何談布施他人呢?
所以,在我們擁有財產的時候,就一定要布施,如《佛子行》中所雲:
欲得菩提應捨身,何況一切身外物,
是故不望報異熟,布施便是佛子行。
愚笨的人擔心家世衰退而斷失後代,就算所得到的財產極其微少也要積累起來。智者為了使自己的後代更興盛發達,就象賄賂長官一樣去發放布施。愚者想使子孫後代得福顯貴,甚至不惜賣身為奴,所得之財則盡數留給兒子。然卑劣的忤逆子孫反而處處違抗父母,待家產耗盡以後就象老狗一樣四處游蕩。
成家立業,生兒育女,這種生活模式在一般人的眼中幾乎已成為必然,父輩們走過了,兒孫們也理所當然地要如是走下去。一旦為人父母,便整個身心都投入了對子女的愛。為了賺錢,父母們起早貪黑,亡命地工作,同時又以所得的收入哺養孩子,或積存起來供之學習,資助兒女成家立業,其最終目的就是希望家族更興旺。父母自己卻是省吃儉用,分文也捨不得為自己花。更有甚者,兒子未滿周歲,便添置金銀手飾,說要留給未來的媳婦,因為黃金價值穩定,永遠貴重。他們認為積攢的財產越多,後代越幸福。此等愚者在得到重金或微財之時,捨不得供養三寶,更捨不得施捨貧者。但是他們含辛茹苦積累的財產,後代能否享用得了尚很難說,又何談後代依此而興盛呢?若在積累財產的時候,不擇手段,造作諸如殺生等惡業,反而會禍殃子孫,輕者多病多災,重者短命夭折。
智者卻與此相反,他們為了興盛自己的後代而經常布施財物給他人。在供養三寶後皆誠心祈禱:“願我的子孫後代離苦得樂,求上師三寶加持我子長壽無病、聰明富貴……”雖然布施的果報不一定馬上顯現,但對子孫後代的確十分有益。他們為興盛後代而布施,就如同以錢財賄賂國王一樣,待國王生起歡喜心後,自己就可以加官晉爵,故而能得到很大的利益。除了惠施財物給他人,放生也屬於布施,而且是無畏布施,以此功德凡有祈願較易達成,如求生子,求子孫興盛、富貴等……所以布施是智者的行為,而且在布施之時切忌粗魯與輕蔑,當以柔和之音聲,和藹的態度來對待一切受施者。
父母愛子之心實在偉大,他們辛勤地積累財富撫養子女,盡己所能供給上妙飲食、華美服飾、舒適享受,望子成龍成鳳、興盛富貴。有的父母經濟條件差,溫飽問題尚待解決,很難為子女積存財產,但是他們也迫切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幸福。為使孩子健康地成長,以及成長過程中學知識和技藝所需的學費,慈悲的父母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常常毫不吝惜地出賣自己的身體,或為他人奴僕,或作苦力,短期長期乃至終身,更有甚者,不惜賣血為子女籌集資財,他們將賣身賣血之錢盡數留給子女。倘若遇上孝順善良的孩子,父母賣身之舉還算值得;倘若遇到惡劣的“討債鬼”,父母的情形就可悲了。卑劣之子不能體諒父母的苦心,反而報怨父母無能,沒有給自己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也未曾賜予足夠的錢財。父母對他所奉獻的愛心,所做的一切,他不知感恩,反倒認為是天經地義,還強辭奪理:“你們既然生下我就得對我負責。”這種逆子在依靠父母的賣身錢長大後,非但不會報答父母的恩德,反而會對抗父母。就算有的子女飛黃騰達、出人頭第了,當父母滿懷歡喜登門認子之時,他卻羞於父母賣身為奴的卑賤身份,竟瞞天欺地地說“我不認識你們”,隨後絕情地將父母拒之門外。一些游手好閒的劣子只會用錢而不會掙錢,他們坐吃山空,等把父母遺留的賣身錢耗盡以後,便四處游蕩,或盡干些偷雞摸狗的罪惡勾當,或是沿街乞討,就象前文所講的老狗一樣得過且過,苦無終日地淪落。
做父母的非常慈愛自己的孩子,而子女對父母卻不會如此同等地對待。父母悉心竭力地撫養子女,待到衰老的時候卻盡受子女的欺辱與虐待。
《大圓滿前行》中講:“無始以來,我因業力牽引流轉生死輪回,一切有情無一未曾作過我的父母。為父母時,大恩護持,食先與我,衣先覆我,極為慈愍,具生養大恩。”天下父母誰人不慈愛自己的孩子,這一點就連旁生也懂得。父母的恩德極大,《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中將父母深恩略攝為十種:懷胎守護恩;臨產受苦恩;生子忘憂恩;咽苦吐甘恩;回干就濕恩;哺乳養育恩;洗濯不淨恩;遠行憶念恩;深加體恤恩;究竟憐愍恩。
父母如此慈愛子女,有些子女反過來卻不會如是孝養雙親。中國文化歷來是講求孝道的,對於家庭教育來講,素來就有以“忠孝傳家”的傳統。英明的帝王康熙皇帝十四歲親政時便推崇“以孝治天下”,成功地做了六十一年的好皇帝,滿清的天下就是在他手裡安定下來的。所謂孝,即是不違背父母的意願,在生活上無微不至地給予照應、愛護。現在的人以為養活父母就算是孝,其實不然,飼養狗或馬都要給它吃飽,所以只是養而沒有愛的行為,就不是真孝。世有俗語謂:“母心如水,子心如石。”即是說,父母對子女的事情極為操心,就象流水一樣毫不停息。而子女能天天為父母操心的有多少?屈指可數!他(她)們的心腸很堅硬,就象石頭一樣毫無感情。父母看到孩子生病了,那種憂愁與擔心未作過父母的人是難以體會的。再觀察一下,父母病重之時,很少有子女感到悲傷而痛哭,在父母床前服侍幾天就感到厭煩,所謂“久病無孝子”就是這個道理。就算要求倒一杯水喝,做兒女的水是倒了,但端去時,沉著臉把杯子往床前茶幾上重重一擱,以冷硬發僵的語調說:“喝嘛!”在兒女這樣的態度下,做父母的心裡比之刀割都難受。
父母年邁體衰之時,便顯得老態龍鐘、躬腰駝背、健忘、口齒不清、容貌丑陋等等,因此有些子女反倒厭惡自己的父母,辱罵他們是“不中用的、吃閒飯的老不死”。有的惡子怕老人拖累自己便更加虐待父母,或大打出手,或設計謀害。有的子女在父母病危之時,非但不設法搶救,反而在其面前展開爭奪遺產的家庭大戰。老人們何談安享晚年?可憐的父母!可惡的子女!古人言:“少年休笑白頭翁,花開能有幾日紅?”人總是要衰老,所以“當少壯之時,須念衰老的辛酸”。為人子女者自當孝養雙親。佛陀倡導弟子:“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四重恩中父母恩排在第一位,看一個人對父母是否孝敬就可推知他學佛修持的深淺。如言:“百德孝為先。”欲報父母恩者當知報恩的方式。經中說,替父母印經、忏悔、供養三寶、布施修福等是大孝子。修慈無量心時須反復憶念父母的恩德,為此阿底峽尊者將父母之恩歸攝為五個要點:一、賜給身體;二、賜給壽命;三、賜給財物;四、教授世間法;五、賜給軀體後能依人身修持佛法。可見修習佛法也是父母的恩德所賜,所以佛子更應恭敬承侍自己的父母。初時對境為己生身父母,次後可推廣為天下一切如母有情。
積攢了錢財但卻悭吝的富貴人和積累錢財而樂善好施的富者,這兩類人其自身以及他們的後代子孫,在來世都將有明顯的差別。
此頌仍然宣講布施的功德和悭吝的過患,並巧妙地以兩種富翁作比較。世間上所謂的富翁即家產豐厚,資財眾多的有錢人。有的富翁生性悭吝,如前所宣,日夜辛勞地積累財產,得到財產後便緊握不放,不供養三寶廣種世間上這塊殊勝的福田,也不布施貧人乞丐,甚至對自己的親人和自身也同樣地吝啬。另一種富翁卻與之相反,慷慨大方,樂善好施。兩種不同的行為所導致的結果必定是有天壤差別的,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二者差別最大的兩個方面為:一、報於己身。樂於上供下施的人來世必定能得到圓滿的財富;悭吝的人因斷除了財富之源泉,往昔所積福報享用殆盡後,下一世肯定要遭受貧困之苦。二、報於自己的後代。喜歡布施的人,其後代蒙父輩們的福德,世世代代會興盛發達;而悭吝者的後代會過得十分窘迫,甚至香火斷絕。
既然布施是獲得財富的近取因,那麼悭吝的人又是如何獲得錢財而成為富翁的呢?這也有兩種可能:一、悭吝的人貪財,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以非法罪惡的方式獲取了不義之財,雖然成為富者,但他的財富不會常久,復以吝啬之心不植諸善,後世受苦將成定局。二、眾生的本性初時都是賢善的,後因貪嗔癡的毒害,遮蔽了本有的善心,故轉為吝啬之人。其富有的原因即是往昔善心做布施的福報成熟於今生的緣故,或繼承祖業所得或自己辛勤積累而得,又因業際顛倒不知修善布施,反而悭吝貪婪。對此佛經中有廣說。
佛陀睿智深邃,善捕每一次訓導的良機,廣為眾生譬喻說法。一日佛借四姓施主供僧之緣,為四眾弟子指明了布施的精神實質,並條分縷析地陳述了四類布施的功德果報,何去何從,自當取捨。佛說:“布施的行為,關鍵在於四種心意:一、要仁慈地對人,悲憫可憐別人,歡喜他人獲得超度,救濟保護眾生,即使施捨微薄,將來轉生一定在天上和人間兩道中,有什麼願望就自然能得到滿足,眼觀美色、耳聽樂音、鼻聞香氣、舌嘗鮮味、身穿上好的衣服,內心一直愉快,不再怕短缺什麼了;二、如果施捨微薄,心裡又不愉悅,後世得到的福份,也是福份中的薄命,雖然官居七寶之位,但所得不足尊榮,生活菲薄,內心又吝啬節儉,不敢吃穿,擔驚受怕,無有歡喜,腹內饑餓,身體寒冷,一如乞丐,從生到死白活一場,無法善護己身;三、若施上妙物而心不誠懇,驕傲自得,自身不恭而追求華名欲使自己名聲遠揚,這種人來世有少量財物,世人卻妄稱他為巨億之富,於是害怕有人搶劫,穿著單薄的粗衣,從不享用精美食物,也是妄活空死,比丘不曾往履其門,遠離三寶,常近惡道;四、若以四無量心敬奉施捨,親自供奉,心存三寶,誓令眾人逢佛生天,滅諸苦毒,這種人後世轉生,沒有什麼心願不能得到滿足的,遇佛生天,必定能如他的志願。”
無始以來於輪回中漂泊流轉的眾生,夜以繼日地拼掉性命為錢財奔忙。知足少欲的人雖然得到錢財,卻象菩薩那樣施捨給他人。施捨一切財物圓滿布施的功德後,別人若對他起嗔恚之心,反而能使他增上安忍度。當受施者感到滿足時,他也隨之生喜,是故廣行布施是一切修法的根本。
“諸眾生”本來是指在六道中流轉的一切有情,在此主要講人類。因為求財與布施是智慧的人類所做之行為。“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於滾滾紅塵中忙碌的世間人,已將之淋漓盡述。置身繁華的市場,看一看起早摸黑做生意的商販;到農村觀一觀辛勤耕耘的農夫;去工廠瞧一瞧聚精會神操縱機器的工人們,當知如是的勤苦和辛勞,大部分是為了積累一些財產,使生活過得更舒適。他們如此勤奮求財,倘若無有前世的福報作鋪墊,則只能是勞無所得。了知此理,那些通過勞動但卻未獲得財富的人也就不要怨天尤人、大呼不平了。比如春天未曾下種的農夫,縱然每天都在田裡辛苦勞作,到了秋天仍然不會得到自己所欲的果實,這能怪老天不公嗎?不僅是人類,且連旁生蝼蟻也無時無刻不在為財食奔波。如空中匆匆飛行的小鳥,黑暗下冒著生命危險東張西望的老鼠……若人除了求錢取財之外什麼善事也不做,懵懵懂懂地虛度人生,這與畜牲有什麼差別呢?已得人身而不修行佛法,不為眾生和自己做究竟有利之事,真有如往詣寶洲之人而空手返回一般,實誠可悲。
知足少欲的智者和大德高僧們對財產無有貪求,但因他們深厚的福德因緣所致,財富往往不求自得。在得到財產之後,他們就會象登地菩薩那樣將之布施給一切眾生,他們所施甚廣,包括內身外物、正法甘露以及善根功德盡數奉出。依此善舉終將圓滿布施度,即可名副其實的榮稱登地菩薩。現代人有的誤持一種觀念,認為有財產才能布施,而貧苦的人就永遠沒有布施的機會了,孰不知布施並非完全建立在財富之上,有無捨心才是至關重要。有的人對圓滿布施度的界限模糊不清,以為要解除一切眾生的貧苦才算圓滿。寂天菩薩說:“若除眾生貧,始成施度者,今猶見饑者,昔佛雲何成?”又雲:“心樂於眾生,生財與果德,依此施度圓,故施唯依心。”所以布施圓滿是指心能捨一切,而不是在外境上安立——所謂消除一切眾生貧苦才算施度圓滿。
因為眾生的根機千差萬別,所以在布施之時,有些受施者非但不滿足,反而會生起嗔恨或嫉妒之心,以致百般刁難。佛在因地行布施度時,常常遭致惡劣者的猜忌與陷害。久遠劫前,提婆達多曾為天帝,因不忍菩薩行施的功德廣大,故極盡險惡計謀之能事。他多次變化,先由乞討銀錢,進而討要國家。在菩薩失國後,還兩度討去馬車,繼而又厚顏逼債,使菩薩陷入困境,最後又采用偷盜、殺戮、嫁禍於人的手段,欲置菩薩於死地。然而終究惡人報應昭然、天地稱快。菩薩以神通力觀察,明知天帝作惡而憫然不報,令人肅然起敬。如是菩薩在圓滿布施度的同時也積累並增上了安忍的功德。
另一種人在得到惠施後會感到滿足,因為滿足高興的心情容易生起善心,復對恩人滿懷感激之情,並為之祈願祝福。這一念善心的功德和加持也是不可思議的,為此,菩薩會隨喜這份善心,以受施者的歡喜為自己的歡樂。如是以隨喜心,菩薩便於無勤中又增上了善業功德。《匯集經》中雲:“三千須彌可稱量,隨喜善根不可量。”因此佛說布施是修習一切佛法的根本,也是最方便易行而能得大福德的殊妙法門,並且也是菩薩六度萬行,究竟成佛的第一因。所以,依靠布施行者非但不墮惡趣,且能得到善趣暫時的安樂乃至究竟解脫輪回的無上大樂。
——摘自索達吉堪布《格言寶藏論釋》觀察佛法品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