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供香的起源
1、香為佛使
香在梵語中稱健達。古印度傳說中有香神,即“乾闼婆”,不食酒肉,唯求以香味為食,以資陰身,又自其陰身出香,故名香神。以後被引為佛教護法的八部眾之一。
佛教中用香,據《賢愚經》卷六載:佛陀當年住在祗園時,有長者富奇那建造了一座旃檀堂,准備禮請佛陀。他手持香爐,遙望祗園,梵香禮敬。香煙袅袅,飄往祗園,徐徐降落在佛陀頭頂上,形成一頂“香雲蓋”。佛陀知悉,即赴富奇那的旃檀堂。根據這個傳說,“香”是弟子把信心通達於佛的媒介,故經上稱“香為佛使。”這也是佛教中以香敬佛的緣起。
《增一阿含經》中講到:“須摩提女手執香火上樓,向如來說偈日:‘唯願尊屈神,爾時香如雲。在空中餐滿祗洹,住在如來前。”阿難白世尊言:‘此是何等香?’尊曰:‘此香是佛使’。”《僧史略》中說:“香也者,解穢流芬,令人樂聞也。香為信心之使也。”
在佛教中以香供佛,是一種虔誠的、真誠的供養,因為香是傳遞真誠的心情的一種媒介。焚香中產生的一種清淨、虔誠、忘我的狀態,目睹一縷清香袅袅上升直達天庭的神聖境界,只有在真實、坦誠的狀態中才能產生。在供養中,有以香、花供養的。佛陀說法時,“雨諸香華,香如須彌,華如車輪”(《仁王經》卷上);與會大眾“香華伎樂,常以供養”(《法華經.序品》)。再者,以香和燭供養也常相列。還有,人們因學佛、信佛而交往,又稱為“香火因緣”,再引伸,佛教徒結成團體,共同念佛誦經,又稱為“香火社”。朝山拜佛者又有稱為“香客”的。
2、戒定慧解脫香
佛教認為:通過修行戒、定、慧、解脫和解脫知見這五種功德,可以成佛,喻為“五分香”。這是指通過身口意的修行,使自己身心清淨,升起覺悟和智慧,以此供佛,或稱理供佛,或心香供佛。佛教徒在焚香時常唱 “香贊”:“戒香定香解脫香,光明雲蓋遍法界,供養十方無量佛,見聞普重證寂滅。”(出《華嚴經》),也是焚香供佛的又一象征意義。《楞嚴經》卷五說香嚴童子聞比丘燒沉水香而悟入圓通,證羅漢果;《維摩诘經.香積佛品》中說上方有眾香佛國,一切皆以香作,乃至以香氣為語言聲音。都是與香有關的論述、記載。
3、行香促解脫
關於行香,在《賢愚經》卷七中載:昔有貪婪之人,蓄金七瓶,掘地深藏。後病死變為毒蛇,猶守金瓶。經墁長歲月,心生厭倦,呼行人捐金一瓶,供僧作福。行人擔蛇至一寺,遵囑行香僧前,僧為蛇說法,蛇因之而喜,復獻出六瓶金施僧,蛇因此而命終生忉利天。此為“行香”之初起。中國“行香”始於晉代道安法師。原為法會儀式,指法師升座說法時,向他燃香禮敬。也泛指燃香、上香、拈香。後來“行香”一般系指佛事齋會中,由法師和主持齋者持香爐繞行壇場,或引導儀仗巡行街市。
南北朝開始,朝廷即舉辦“行香”法會。唐朝“行香”尤盛。如張籍《送令狐尚書赴東都留守》詩中:“行香暫出天橋上,巡禮常過禁殿中”。自居易有詩《行香歸》中日:“出作行香客,歸如坐夏僧。”當時,朝廷舉辦“行香”法會,多用‘ 於國忌日。當然也有非忌日行香的。後又有民間以“行香”祝壽或超度亡靈的。民俗中廟會、求福、祈禱豐年、官場儀式、新官赴任、店鋪開張等都有所謂的行香,表達人們良好祝願的方式,己與佛教中的“行香”大相庭徑。
:佛教知识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