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高僧之:一代奇僧大休法師
大休(1870-1932),為清末民初時期臨濟宗的一代奇僧,法名演章,號大休、醉禅、石道人等,四川仁壽縣人,俗家姓鄢。他幼年學儒、稍長學道、十三歲上峨眉皈佛,十七歲受戒於新都寶光寺。先後住持過杭州聖水寺、富陽天中寺、孤山寺照胎台,還有蘇州的龍池庵、寒山寺、洞庭西山包山禅寺等名剎,這在僧人中恐怕是少有的。他雖然飲酒茹葷,不拘戒律,蓄須不剃,但始終是一位艱辛護道、弘揚佛法的高僧,一位為寒山寺復興作出傑出貢獻的主持。出家後的二十年裡,他的足跡遍布祖國的各大名山大川。 大休在蘇州期間,為各寺院做了不少善事。在龍池庵期間,曾協助住持雨峰振興佛法,將寺庵修葺一新。閒暇之余,與雨峰切磋書畫技藝,吟詩唱和。他兼通琴詩書畫,尤善畫石。當時江南寺院名剎,都以張掛大休的巨幅畫作為榮。其馳譽畫壇的“百怪圖”傑作,所畫山石奇詭多致,李根源、張一麟、金松岑、吳湖帆、周夢坡等著名人士鑒賞後,均留有題跋文字。 他喜古琴,是當時浙派著名的大琴家,民國十二年(1923),大休到寒山寺任住持,題有《衲承諸山重舉寒山寺住持·賦此呈夢坡居士教正》詩,雲:“鐘聲吹到客中船,張繼詩吟海外傳。久秘寒巖天籁寂,重瞻初地法螺緣。縛峁莫測風顛漢,遁跡難尋石壁禅。在昔高僧宏戒律,慚吳道力恐難肩。”當時的寒山寺久荒不治,香煙稀少,經他不遺余力的募款,寺院修葺一新,取得有屋四十間的好成績。民國十四年三月,康有為來寒山寺游玩,見大休正在募修藏經樓,被他的精神深深打動,立即題詩一首:“曾踏天台入化城,寒山頻到聽鐘聲。大休又饒豐干舌,更建經樓續國清。” 民國十六年(1927),應國民黨元老李根源之邀,大休前往太湖包山禅寺做住持。第二年他便完成了轟動畫壇的《百怪圖》,他的繪畫作品由此得到人們的重視和好評,難怪當時江南一帶寺院大多掛有他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作品所鈴之印全由他本人刻制。不僅如此,他的詩文也了得,常常與名士交往酬唱。就在大休圓寂前一陣子,拍了照片無數,照片後分別題寫七律詩一首,大致為“學道窮年道也窮……切勿勞形經外尋”之類,但凡蘇州的朋友一家一家登門送去。不多天,便無疾而終,據說是坐在木渎天馬山崖的一個石龛裡圓寂的,他的家人及當地村民一起將石碑豎起,封住石龛,可惜現已蕩然無存 1932年冬,大休在蘇州圓寂。現蘇州天馬山麓新修有大休墓園及“大休息處”靈塔,有《語錄》、《百怪圖》、《琴譜》等流傳於世。 宣化上人自述:在蘇州靈巖山,我遇著一個真正放下的和尚。這個和尚是參禅的,一天到晚參禅打坐。他的名字叫什麼呢?叫大休。他真是個“大”休,不是個“小”休。他自己把一切都預備好了,這叫“大”;“休”就是休息的休,什麼都不作了。為什麼呢?他自己修行,自己了道,自己把身後的事情都預備好了,也不麻煩人,這多簡單!你看,這個人多解脫! 他給自己造了一個坐著的石棺,這叫坐罐;一般人死了,是躺到棺材裡頭。他自己在蘇州靈巖山後面的天平山,石壁上鑿一個洞,這洞正能坐下一個人,他又用石頭造了一個門,可以開關。他把這個罐作好了,他自己就坐進那石壁裡,結上雙跏趺坐,把石門關上,自己就在那兒入涅槃了,就了了!誰也不用,自休。自了自安排,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他在門的旁邊,造了一幅對聯:“無大無小無內外,自休自了自安排。”說沒有大也沒有小,沒有內也沒有外,自己休,自己了,自己安排。他這種境界是不可思議的境界! 印光法師很推崇這位大休禅師,我到過蘇州那個地方,去拜見大休禅師,他真是休了,連眼睛也不睜開看看人。我去到那兒,給他叩頭,他一句話也不講。為什麼呢?他自休自了自安排了,無障無礙。 按:如大休和尚等,不拘戒律,喝酒吃肉,游戲人生,聖人行跡非凡夫可以仿效,除非達到喝毒藥和喝水一樣的功夫,雖達到與喝水一般若三界煩惱未除,仍有退墮之危。所以我輩凡愚還是老實聽話為妙。
:法师介绍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