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敏上師:什麼是出家人的命根子?


 2014/8/22    熱度:4490    下載DOC文檔    

我們在安居之前或安居中間,花了很多時間講沙彌律,有的人就不耐煩,跑掉了,對律好像不感興趣。但這個是我們出家人的命根子。因為在現在的這個因緣條件之下,第一是我們的贈書的組織要籌備起來了,准備要進行業務了,那麼職工裡邊可能是女的占多數;過春節,各地的居士們來的,也是女的占多數,那麼我們說要提高大家的思想准備。

我們學過的,我們再提一下:走路的時候,不能夠與女人或者比丘尼前後互行、一起走。前後走,也不行,要隔得遠遠的;並起走更不行。假使到居士家裡去的話,“家無男子不可入門”,居士家裡沒有男人,不能進去。那麼怎麼辦?有事情去,帶兩個人去,兩個男的,沙彌或者比丘,總要是男子,帶個男居士也可以;反正總是沒有男子,不能進去。對女人不能說雜話;除了講法上的話,或者是工作上的話,其他的話不能說。另外不能多笑,這在沙彌律都有,你們都聽過的,都回去回憶一下,就怕你們忘掉了。不能多笑,跟女人說話不能笑,而且《法華經》裡邊說,“笑不露齒”,大笑,牙齒露出來就不行[1]。對女人說法的時候,不准低聲低氣的,好像說悄悄話、耳邊話一樣,不行;大聲說,使任何人都能聽到。不得多語,閒話、多的話,不要說。再一個,在空的房間,或者是“屏處”,一些比較隱蔽的地方,不能與女人一起坐著說話。再一個即使說法的話,跟女居士說法,也最好有男的在旁邊。其他的閒話呢,就不能多說了,說法可以說,其它的盡量少說。而一般說法的時候,最好是有其他的一個男子,男性的,七歲以上都可以,所以帶個小孩子也可以,總是要個男的,“有知(男子)”,能夠知道事情的;七歲以下,不懂事的,不行。七歲以上都可以。總之跟女人說話,最好旁邊有個男的。那麼沙彌犯不犯?假使不這樣做,沙彌也犯的。

我們在現在的這個情況之下呢,要保護我們的法身慧命。我們出家人,要得解脫涅盤,肉體的生命是無常的,要換的;借這個無常的、假的身體,要追求那個恆常的法身慧命,我們就先要好好的把戒護持好。

在釋迦牟尼佛成道的時候,魔王種種的破壞,開始是魔軍翻天覆地地沖、壓過來,結果被釋迦牟尼佛用慈悲心降伏了。後來又派三個魔女來惱害釋迦牟尼佛,也是給佛降伏了。這時魔王難過得不得了,在地上打滾,不舒服,看到釋迦牟尼成佛之後要度眾生了,很多人要脫離他的范圍要跑出去了。這個魔王正在焦急的時候呢,魔的妃子就對他說,哎呀,大王你不要著急啊,不要看這些;你要看以後釋迦牟尼佛教下出家的那些人,他們煩惱是沒有斷的,你讓他出家好了,出家之後,我們放長線釣大魚,你讓他跑,等到他養胖了,或者是他有點力量了,我們再把他勾回來。——那就是說用這些軟的辦法,等你真的有點成就了,他就想辦法把你毀掉。

我們經常講一個公案,今天也要提一下。有一位年輕法師,說法說得很好,也有學問,那麼他很早就開始弘法了。我們說弘法最好是四五十歲以上,最少四十歲以上,最好五十以上,乃至六十、七十更好,一般說出家人越老越值錢,八十歲弘法更歡喜,更歡迎。他是很年輕就弘法了,居士擁護的很多。他的歸依弟子裡邊,那些女學生什麼的也有。那麼這個女學生很用功,經常來問他法上的道理,那麼當然啰,弘法嘛,這個法師講法的了,來問法嘛,要回答她了。經常來問法,時間久了,開始講的是法,後來慢慢地就講家常了,不是講法了,轉移方向了,講那些家常的事情了。再後來,從家常事情慢慢又轉向談戀愛了,這樣子發展下去呢,不行了,那就是拆不開了。

那個女學生就說,要結婚的話呢,不能跟一個和尚結婚,這個社會上有譏嫌的;她說你就登報,宣布已經放棄了出家的信仰、什麼什麼了——就是還俗了。這個法師他這個時候迷掉了。要達到他的目的呢,要還俗,他就放棄了,就登報了。第一天登了報,第二天就興沖沖地,拿個報紙,跑到那個女學生家裡去敲門了。他很高興,這個事情現在按她的要求辦到了。門一敲,裡邊問什麼人,他說是他了,結果她的父母大罵一頓,門也不開。說以前恭敬你,因為你說法,你是法師;現在法師不當了,要跟他們的女兒來談戀愛要結婚了,你是個什麼法師了?大罵一頓,門也不開,罵出去了。結果這個女的也避而不見了,從此以後沒有往來了。好了,人財兩空,法師的地位沒有了,恭敬利養也沒有了,登了報了,大家都知道,這個是還俗法師了,不值價了。那麼好了,女人也沒要到。這個就是放長線釣大魚,等你有點名望了,有點東西了之後,把你一下子釣下去了。所以說出家人要提高警惕,這是魔的手腕之一。

《基本三學》後邊有一個“慧行刻意”很好。這本書是哲蚌寺的秘密的法。我們海公上師說的,他們在藏地學這個法的,哥哥學這個法,不告訴弟弟的,那麼是密傳;但是我們現在公開地印在《基本三學》後頭,到處可以流通,這個是不太如法。但是這本書很好,如何防止魔的方法都在裡頭,希望大家有空了就翻翻。以後我們假使有機會,還是想講一下。

(節選敏公上師《俱捨論頌疏講記-分別根品第二》總第二十九講)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