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如何對治誦經中的有口無心
前面講了受持《普賢行願品》的障礙——熟溜病(念熟了就隨口溜,心不隨文作意),今天就講講對治它的辦法。 第一個方法是要生慶幸心。 要想:我多麼幸運,得了這個人身,又遠離了各種邪業,身體也沒有大病,又遇到明師,聽到了正法,現在修法的因緣全都具足了,這實在是難得。就像從空中撒下沙子,偶爾穿過針孔那樣,竟然被我遇到了,我一定要珍重,努力修證,怎麼能放任這個熟溜的大毛病,讓一生虛度呢? 也就是要反復地想:人身很難得到,又很難遇到善知識聽聞正法,又很難集聚修法的因緣。現在這些難得的因緣全部都具足了,這是無量劫來非常難遇到的,所以我一定要把握這次機會,好好地修,就像餓了一百年的人,終於能吃上一頓飽飯那樣。如果不好好修,就這樣浪費這麼寶貴的因緣,那就太可惜了!我不能再這樣身在福中不知福,隨隨便便地浪費因緣,要珍惜當下,不能再空過了! 現在我能修《普賢行願品》,這是特別稀有的因緣。想一想,以前哪裡有因緣緣這麼不可思議的普賢願王,發起這麼大的善心來修普賢行願呢?現在我已經遇到這個大法,有機會念到普賢菩薩的大願王,能把它念念熏在自己心上,這是多殊勝的因緣,有多慶幸!所以,我這一次一定要珍惜因緣,不能再隨著熟溜的習氣,荒廢一生。如果我還跟以前一樣隨口溜下去,根本不隨經文用心地來起願,那今後的每一遍《普賢行願》都空過了,那我還是個人嗎?要像這樣來策勵自己。 或者勸誡自己的心:我現在有因緣安安靜靜地修,不受干擾,又沒有生病等的障礙,能安下心來,在自己的房間裡,或者跟大眾一起熏修,這個因緣多麼難得!我為什麼還放任這個熟溜的習氣而不改正呢?現在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能緣著最殊勝的《普賢行願》來用心觀它的義,能調動起那麼殊勝的善根,將來就是靠這個因地的修行來成就普賢行海。所以,我一定要非常珍惜,把字字句句都深深刻在自心上。 如果我錯過了現在的因緣,萬一落到無暇當中,比如變成了一個旁生,或者在監獄裡,或者得癌症躺在床上,那時候連念一個字也不可能,哪裡有機會念整部《普賢行願品》,而且安安靜靜地緣著願文作意、祈願呢? 又要這樣想:我們沒有遇到《普賢行願品》以前,接觸的多數是世間的文化知識。那些世俗的法,只會在自己心裡熏很多不清淨的種子,由此現起的都是一些世俗的心態和行為,只是在不斷堅固各種自私、下劣的想法和欲望。好的最多也只是人天善法,這跟學《普賢行願品》有天壤之別。現在我有這麼好的因緣,把無上的大願王熏在自己心上,一個一個都是無上佛果的因,都是普賢行海的因,這有多殊勝難得!好好祈願一遍,就是在祈願成就一切普賢行海,在祈願趣入無上佛道。 只要我們誠心地隨著願文觀它的義,而且起願,那一定當時就得到不可思議的功德,在自己心上種下了最圓滿的善種子。當自己真正有了渴求普賢行願的心,真正開始在一次又一次地這樣祈願,那就開始入到這個緣起裡了,這就是真正的“善得勝壽命,善來人中生”。因為你的心每天都在普賢行願裡度過,每天都在往成佛的路上行進,這就是真正用好了暇滿人身,也因此成了非常有價值、有意義的生命。 所以,每天無論是早上發願,還是晚上做總回向,一定要讓自己的心盡力地按《普賢行願品》祈願。我們人的行為都是隨著意樂而轉,每天的心態、行為主要是由願望在支配。如果你每天從一早開始,就緣著普賢行願作意,提醒自己在這一天中不造惡業,不隨順惡習氣,不再迷失,時時記得心中的普賢大願,那麼願王就會在一切時引導你的心,使得你的心一直往這個方向前進。而且每天結束的時候,就把這一天所修的功德都回向在成就普賢行海上,這就是在增上普賢行願的力量。像這樣,每一天、每個月、每一年,整個這一生都在普賢行願裡度過,自己的心不斷地在這上面前進,到臨終,心中普賢行願的力量已經達到一定程度,成了一股強大的勢力,那時必定如所發的願那樣——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之後得到阿彌陀佛的摸頂授記,在得到不可思議加持之後,真實成就普賢行海,真正實現自他二利的功德。 想到這裡,心就該定下來了,確定自己的成佛之路就這麼來走,每一天就這樣住在普賢行願當中。然後發起非常歡喜、慶幸、踴躍的心,至心、殷重地念好每一遍《普賢行願品》,真正把普賢大願熏在自己心中。 還要這樣想:我現在是何等的幸運,沒遇到戰爭、災難,又不是動亂的時期,也沒有處在饑荒年代,自己沒有入在外道的歧途裡,六根又都健全。但現在的狀況是因緣所生,因緣一散就沒有了,所以它只有一次,沒有兩次,一錯過去就沒有了。我不在當下好好把握,那每天、每一次都在錯過,最後這個大好人身就全部浪費光了。到了死的時候,只是兩手空空,做了一世人,什麼也沒得到,就像進了寶山空手回來,又墮在惡趣裡。看看現在這個珍寶人身,這是現現成成已經有了的,就看你怎麼把握了。想想看,到底該怎麼用它才不會浪費,才真正攝取到了人生的大義,而讓自己臨終時不後悔? 這樣起了珍惜人生的心以後,就下決心:我從現在起,一定要珍惜這有限的每一寸光陰,要比黃金還愛惜。黃金只是一種物質財富,作用非常有限,暇滿人身的價值比它殊勝億萬倍。這個人身能攝取的意義是無量無邊的,用得好,下至一分鐘都能出現無量功德。如果我把這麼寶貴的光陰隨便浪費掉,那真是天大的傻瓜,是世上最愚蠢的人!世間人沒有這麼好的因緣,也不曉得暇滿的道理,他們浪費時間還情有可原。而我現在已經有這麼殊勝的機緣,也明白了暇滿難得的道理,如果還跟世間人一樣虛度人生,明知而故犯,那實在是愚蠢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我還是個有心的人嗎?這樣警策之後,就讓心格外地珍惜當下的因緣。 再結合念誦《行願品》這樣想:我現在有這麼好的條件,沒有任何惡緣的干擾,可以安心地修法,緣著普賢大願王,心裡觀它的義而發願,實在是稀有的因緣!如果現在我還隨口溜過去,不至誠一心地發願,那真是在浪費千載難逢的機緣!或者這樣呵責自己:我怎麼還放任熟溜的習氣毀掉我的定慧,毀掉我的行願,毀掉我的解脫、成佛大事,毀掉原本能成辦的廣大殊勝功德? 要知道,我們心上的惡習氣很重,不時常這樣警策,就又落在麻木當中,還是那副老樣子,放任熟溜的習氣擺布自己,只是嘴上溜過,心根本不切實地隨文觀義。我們常常會這樣想:我很自在的,隨便念念就行。其實,這正是心上的惰性,是一種懈怠的惡習,一種貪便宜、圖享樂的心。處在這種狀態裡,其實一點也不自在,這時自己的心正是在現行放逸、散亂、懈怠等的煩惱,只是不自知而已。所以,不要再用“自在”的借口來騙自己,這時候更要痛加鞭策,來提起真實的修行。這樣提醒以後,就要立即醒悟過來。然後心安下來,專注、至誠地隨文入觀,隨文發願。一想到“寸金難買寸光陰”,就一定要“珍重此時莫空過”,珍惜現前的因緣,把握好當下的心念。 一定要認識到:現在念誦《普賢行願品》,就是在隨學果位普賢,熏習無上的行願;就是在以最圓滿的方式讓所做的功德增長無量倍,讓它成為無盡利樂的根源;就是在積聚上品往生的資糧,為自己此生一結束就能立即超凡入聖,成為功德殊勝的菩薩做准備。 還要想到:如果現在心不能專注,不能很殷重、如法地念誦,只是有口無心地溜下去,那麼這一切原本能成辦的大利益恐怕就落空了。如果不能至心地發願,那口頭上再怎麼念也得不到那些利益,不可能以這樣的念誦來實現轉凡入聖、往生成佛的大事。這樣的話,何必在這裡糟蹋這百千萬劫難遇的因緣呢? 這樣想了之後,就要讓心安下來,然後非常專注、用心地念誦,隨著願文誠心誠意地殷重發願。字字句句都要從心的深處念出來,深深地刻在心版上,把無上的願王全體熏入心田當中。這樣去做,雖然只是短暫的幾分鐘,但決定能種下非常深厚的善根,將來必定由此出生無窮無盡的利益。這就是真正有實義的念誦,是真正能夠成辦人身大義的念誦。每一次都能這樣念修,這一天就是在腳踏實地地修行;每一天都能這樣真誠、用心地修行,這一生的修行也決定能夠成功,臨終時按照所發的大願順利往生極樂世界。 第二個對治法是生念恩心。 我們負恩的地方太多,人是常常不懂得念恩、知恩,所以就覺得好像沒有什麼。一旦你能知恩、念恩,知道做人一定要報恩時,自己就不敢亂來,不然辜負的恩德實在太大,這個果報是吃不消的。我們人要是不常常這樣想,確實,自己惡的習性太重,經常都是心態麻木。就是要常常這樣想,我何等幸運,小時候父母養育我、教導我,這個恩德有多大;世間出世間的恩師引導我,這種恩德又有多大;很多益友勸我來學佛修道,我不能辜負;很多親屬支持我學佛,施主用克減下來的錢財資助我修行,我這樣空過,能消得起這個信施嗎?我能辜負這些期望嗎? 或者想到,虛空裡現在有無量的諸佛在護念我,天龍八部在庇佑我,山神土地在扶持我,在世和死去的善信、施主在渴望我成就。如果我不能成就,放任熟溜的毛病讓念誦空過,那我是在自甘拋棄,辜負了一切世出世間的大恩,將來我有什麼臉面見他們?心裡這樣想,不認真修的話,辜負的恩實在太大。我是由很多恩德資助,才有今天修法的機會。但如果這樣下去,什麼修的功德都沒得到,那完全是拋棄自己,一點也不爭氣。而且任其發展的話,久而久之,會更加放任無所謂,還不如初學佛,那個時候什麼都很認真。這樣久了,就會成習慣性地完成任務,習慣性地走過場,過完就拉倒!久而久之,這一生就過去了,回想起來,什麼修行都沒有,連每天好好念一遍《普賢行願品》都錯過了。這樣的話,拿什麼來報答施主?拿什麼來報答十方諸佛、報答父母、報答師長?我辜負了多大的恩? 我沒有什麼可回報啊!也辜負了師長的苦心教導,因為沒有修法的成績來回報,也沒有按照他們的教導真正奉行,又辜負了十方諸佛的心意,辜負了天龍八部的護持。他們都是護持我修正法,而我什麼修的也沒有,我的心亂七八糟的,或者說我連好好念一遍都沒有,我是不是一個自暴自棄的人!在世的、過世的那麼多的善信,他們都盼望我能修好,我辜負了他們的期望,這麼多年我修到了什麼? 這樣想了之後,就策勵自己百倍地努力。在做任何十法行的時候,都要盡量用殷重的心來做、來修。按《普賢行願品》來說,是得到諸佛、菩薩恩德的加被,我才聽到這樣的法。也是現世善知識的教導,我才懂得去念誦這個、受持這個。但是,我這個人完全是背道而弛,好像是個沒有羞愧的人。這樣就覺得自己辜負了恩德。現在已經知道有這麼多恩要報,如果還任熟溜空過,那就完全辜負了恩德。 第三個對治法是要生閒緩心。 修行不是以急躁的心能完成的,必須有一個涵泳、孕育、成熟的過程。儒家說:“欲速則不達。”真正做的時候,著急只是增加妄心,對於修行獲得成就沒有絲毫助益。米拉日巴尊者說:“緩緩修時快快到。”沒有專修時,當然要以迫切的心來發起修行,不能拖延,否則永遠沒辦法進入。修了以後就要生閒緩心。“閒”是安閒,“緩”是緩緩地進行。 古人說的“涵泳”,就是指讓自己的心跟它契合。心的狀態只是一剎那,心一急躁,就跟它不相合了。法是要從心裡心心念念和它相合的。這個狀態大家觀察一下就知道,平時修法的時候,內心稍微一波動,馬上就安住不上。所以,沒有修以前就要迫切,不能拖沓;修了以後就要安閒、穩固,要句句落實。這個就貴在溫養。 閒緩怎麼會對治熟溜呢?因為你的心安閒了,心頭無事,你就成了主人,你可以靜靜地觀著自己這個娴熟的正念,這就是心跟語、跟法很好地相合了。緩,就能夠避免心溜出去。閒,好比是一個天地間的大閒人,好像整個天地都包在你心裡,所以沒有一個地方看不到。如果心很熱忙,那根本就無法容納,也不可能靜靜地看著這一切。心一動的話,就沒有般若、沒有智慧。 “緩”就好比偵查,因為它很緩,如貓捕鼠,它靜靜地待在那裡,它不會亂動的,所以老鼠的任何動靜它都看得清清楚楚。這樣的話,妄念就逃不過你的眼光。所以,心一溜了,你就能把它牽回來。如果你一急躁,心馬上就跑出去了。因為你心急躁的時候,自己都沒正念了。所以修的時候就要求閒緩,無論你誦經、念佛、持咒等等,平常做功課都要這樣。 今天說的是總的對治熟溜病的辦法。每天都要做功課,你已經定了一輩子都要做這個,急什麼呢?反正你每天都要完成。你沒有定下功課的時候需要急,不然連每天的行持日課都沒有,那這樣長此以往,心就是空的。但是已經定了,那就要用溫養的功夫,要堅持一生,幾十年如一日地修習下去,這就不能急。就像女人懷孕要十個月,急也急不得,急了反而不好,你要讓她慢慢地養成熟了。如果月份沒到就產出來,那就先天不足。又像種田,它要那麼多的時日去滋潤、灌溉、護理,到了秋季才能出生,一點都急不得,需要你踏踏實實地做工夫,功到自然成。以急躁的心絕對無法成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功效。 我們懂了這一點,心就要閒緩下來。我們意境安閒,心就定了,這樣是很熟,但是不會溜。一句接一句,清清楚楚,心裡也知道在念什麼,法的意思是什麼。即使有一些法句很深,暫時體會不到,也不要緊。你只要每一念都念茲在茲,都在這上面就可以。你的心不要跑到別的地方去,你起貪、嗔、癡、各種妄動,趕速度,求完成任務等等,這些全是不正的心。首先自己的心都亂了馬腳,能念出個什麼來? 所以一切處心是主宰,心能把得定,就要求心安閒,這就是定力。然後“緩”呢,氣就很柔和。氣和的時候心就定,觀照力就強。即使心有時候會溜出去,也很容易防備,很快就能轉回來。但是心一急的話,那什麼事情也做不成,所謂“氣急敗壞”。氣是很關鍵的,氣跟心不是兩個東西。氣一急了,心就亂;心一亂了,就沒有把持力,之後各種妄念煩惱都會現行。所以,第三個對治法就是要生閒緩心。 所以,加行很重要。每一次無論什麼樣的儀軌、功課,你就按照它的程序好好地來,那麼它就能一步步引進來。該唱的就唱,該拜的就拜,該念的就念,這些都要好好地去完成,要把它當成一件重要的事來做,而不是完成任務。不然就完全是騙自己,騙一輩子! 第四個對治法就是要生難得心。 這也是觸發我們的善根。一旦你有一種非常珍惜、尊重法的心,這時候心就不會落在熟溜裡,因為它有一種善心的力量來攝持。善心的力量一起,就攝住了。所以這個非常重要。你只要心頭一下起了一念善的時候,它馬上就攝住了;如果心裡沒有善的時候,它就隨著散亂、放逸、懈怠等的煩惱轉了。 比如我們今天講一次,當場肯定效果好。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一講的時候,人的善心起來了,他就願意好好這麼做。但是一不講呢,很快老毛病就復發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善心不堅固。善心堅固,它就能夠長久保持。所以,這些方面要再再地按這樣來想。 生難得心,就是要想:我何等幸運!遇到的佛法極其珍貴,比世間的任何如意寶都要好。我們看這個法好像沒有什麼感覺,但這是勝過世間的任何一種學術、知識等等。要想,這就是本師釋迦文佛和那些大菩薩、歷代的祖師們,他們或者跋山涉水,經過多少山川,或者棄離妻子,為了求法經歷了多少艱辛,或者在這過程中有好多的磨難、妖魔的阻礙、各種身心的勞苦,有的時候是捨棄生命,有的時候歷經多劫才能得到這樣的法。我們看《普賢行願品》都知道,毗盧遮那佛在過去的無量劫裡,以生生世世的行道來求得這樣的法。或者世尊在因地的時候,把皮割下來做紙,刺自己身上的血當成墨,用來書寫經典,或者捨棄生命來換這個法。世尊本生傳或者《賢愚經》裡對這些講得很清楚,或者像《涅槃經》裡為了求得四句偈如何捨身求法的。這些都是真實的事。 我們一想到這裡,就想到這個法實在是太難得了,這裡面一個句子、一個偈頌、一個詞語都是極其難得。我現在輕易得到了,哪裡能輕易失去呢!所以,我們這個人身很難得,只是我們不懂因緣,不太明白這裡面因緣的難遇,這就是所謂的“佛法難聞”。你沒有那麼多的福德善根的話,是遇不到的。這個世界上無量無數的眾生,他們連一句法也沒聽過,根本就不懂。不必要說別的,就從我們自己的家人、同事等來說,都一模一樣的人,可憐的是他們一輩子一句法都聽不到。他沒有這個因緣,就是你把書放在他面前,他也不看。確實在他的心裡連一個佛教名詞都沒有,最多就從電視裡聽了兩個。 這樣就想,我何等幸運!這麼珍貴的佛法,尤其像《普賢行願品》,這是普賢大菩薩的無上願王,能聽到一句都不可思議!能聽到這個行願,一心渴仰的話,五無間罪剎那就消滅了,然後不久就決定速疾成佛。這是不可思議的果位行願的加被,使得我們一觸及這樣無上的經文,就種下了極深的善根。 農民都知道,他春天播什麼種,秋天就生什麼果。如果找到了好種子,他會非常珍惜,因為他能夠預見到果是怎樣的,他就有一個歡喜心。有些人不了解種子的意思,你把種子放在他面前,他根本什麼樣的歡喜、踴躍也沒有,因為他不知道這上面有能生什麼果的功能。如果說這個種子在一兩個月裡就能長出一棵參天大樹,上面會結無數種非常殊勝的妙果,那大家都會去搶。然後得了以後他就珍重執持,根本不願意浪費。因為這個十分難得,而且它利益這麼大,所以他就說,我怎麼可能輕易把它丟失掉! 那麼,這個《普賢行願》是什麼樣的種子呢?它就是能夠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的無上正因,就從這裡能夠出現極其圓滿的普賢行海,從這裡能夠出現往生淨土的甚深果位,這是多麼難得!所以我每天一念的時候,就要想到這極其難得。 這是《華嚴》經王宣說的,多少聲聞、阿羅漢都是如聾如盲,根本都沒辦法信受的。何況世間的人,他們的目光如豆,僅僅是希求一點世間的名利欲樂,哪裡會想到有這樣的大願,又何嘗用心念過一句半句,更不可能天天來受持它。所以我是何等幸運啊!今天這樣無比難得的法竟然得到了,我怎麼能輕易地空過呢?這麼一想,那我念這一遍的時候,就是得到一個最大最好的無上因王,那樣你自己就會非常自覺主動地念念珍重執持,一字一句都是從心裡發出來的。就是由這樣一種珍重的心,就使得心處在非常誠敬的狀態裡。這樣每念一句都有心光發露,念得整個身心全部受加持。要這樣子才叫做一切魔都無法干擾,如空中月出於雲翳,能得到一切擁護,能出現一切圓滿、一切順利,不久就如普賢菩薩那樣。 所以,一定要在這個點上努力,念念都要努力,念念都要珍重。不能有馬虎、輕法、慢法的心,不能有這樣的隨便。世間的這一套,什麼自由自在、隨心所欲、個性等等,要扔到太平洋裡去,它根本就不符合修法的要求。所以,我們要洗心革面,不要再按過去的老習氣走了,不要再去引生這些煩惱,障蔽自己的心,要把善根發起來。如果你能這樣多想一想,自己就會感激涕零,這都是諸佛、菩薩、祖師的恩德!而且透於肺腑,那就不是在嘴皮上溜了。嘴是一個外現的工具,真實來說是要有心,從肺腑裡出來,這樣就是心口相應了。如果不是從心的深處發出來的,只是嘴巴上的,那就是有口無心了。這樣自己確實發起了善心,就發誓:從今以後,我一個字也不溜,我半句也不劃過,務必要讓它字字入耳、句句銘心,也就是我念的每一句,耳朵裡都聽得清清楚楚,我念的每一句都刻在自己的心上。 像這樣執持一輩子的話,那這個普賢行願就成為你內在中心的一個最大的心願了,成為支撐你從現在一直到成就無上菩提之間一切菩提行的動力。這時候,普賢行願才和你的心開始融合了,不再是外面的普賢行願了。 所以,做十法行非常重要,但是不可缺少的就是一種誠敬的心、真正尊重法的心。這樣的話,這個教法就開始刻在心裡了,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堅不可拔的信念。之後,就成了你內心的普賢行願。這就不必要別人去管了,那就已經成了你的天性了,你會念念按照這樣發願,你碰到什麼都這樣發願。已經決定了這就是你的方向,就是以普賢大菩薩為榜樣,就是要達到他那樣。你會想到再沒有什麼其他的願了,一切都攝在普賢行願裡。按這樣來行持,你才會成為普賢菩薩。你不按這樣行持,光是經上說會成普賢菩薩,你不會成普賢菩薩!因為你根本都沒想到要把那個法完全刻在心裡,然後在心裡轉成自己的心,然後自己一起心就是那樣的。 能這樣念的話,念這一遍《普賢行願》,諸佛都有天眼、天耳通,聽了會非常歡喜;天人一聞了就肅然起敬;幽靈一聽到你的誦經聲,馬上就得超度;魔鬼身心戰栗,趕緊逃開。這就是我們心上的無上善根力發出來了,法的力量透出來了。這樣的話,念一次就有無量功德,是需要這樣來念的。每一次修法以後,為什麼結行是以普賢行願印持回向?它是要在這樣一種真實的心上去行持的,要有這樣的內涵。確實,善根被這個攝持,就會輾轉地增上廣大。以這樣的法性力,已經把它轉成了無盡的量,它就成了一個極殊勝的因。 所以我們懂得這些,就想:我一定要這樣做才能報佛恩、報法恩,我這樣做才是珍惜了人身,才真正成為我生命中的行願,成了我菩提道上一個根本的信念,一定要按照這樣來行持。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