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法師: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第93集)


 2014/10/20    熱度:2326    下載DOC文檔    

  老法師:好。

  學生:尊者師父上人慈悲、諸位善知識慈悲,阿彌陀佛。不肖弟子自了冒昧報告的題目是:「常念不絕,則得道捷——從海賢老和尚反省我們求往生的信願(五)」

  海賢老和尚,一句阿彌陀佛刻骨銘心,根深蒂固,年年、月月、日日、分分、秒秒,從來不曾丟失。相反,我們這一句佛號常常丟失,常常中斷。有時一丟丟好幾個小時,有時一連幾天都提不起佛號,把它忘得一干二淨。

  一、念老釋「常念不絕」

  「常念不絕,則得道捷。我法如是,作如是說。如來所行,亦應隨行。種修福善,求生淨剎。」右經八句,實為全經之總結,淨宗修行之綱要。世尊此會所說之長行,於此告終。故知此八句,實為淨宗之末後句,全經之結束語也。此八句理事齊彰,正助並顯,如來秘藏,和盤托出。首雲「常念不絕」者,「常念」首指常念本經,究竟所指,則在常念此一句名號也。「不絕」者,淨念相繼也。行人果能真實發心,老實念佛,唯此一句,念念相繼,則必定「如染香人,身有香氣」。臨命終時,佛來接引,慈悲加佑,令心不亂。決定往生,迳登不退,圓生四土,究竟涅盤。故佛慈示「常念不絕,則得道捷」。「捷」者迅速捷疾也。又如捷徑,指徑路也。是謂持名一法,乃修行之徑路,老實持名則得道迅速也。蓋以信願持名之法,心作心是,果覺因心,故得道捷。因唯此持名念佛之法,是彌陀大願之本,最易下手,最易成就,故稱易行法,號徑中徑也。

  念老這段話說得太好了,把佛的本意挖掘出來。常念不絕,指常念《無量壽經》,更指常念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要常念不絕;求往生的心,要常念不絕。

  二、 夢中及臨終常念不絕

  (一)紫柏大師示夢中念佛不斷

  紫柏大師與蓮池大師、蕅益大師、憨山大師,被後人尊為明末四大高僧。有位出家人參訪紫柏大師,師問曰:「汝出家為甚麼?」曰:「為求出苦。」師曰:「以何法而求出苦?」曰:「我資鈍,但念佛。」師曰:「汝念佛常間斷否?」曰:「合眼睡時便忘了。」師震威呵曰:「合眼便忘,如此念佛,念一萬年也沒干!汝自今而後,直須睡夢中念佛不斷,方有出苦分。若睡夢中不能念佛,忘記了。一開眼時,痛哭起來,直向佛前叩頭流血,或念千聲,或念萬聲,盡自家力量便罷。如此做了三、二十番,自然大昏睡中,佛即不斷矣。且世上念佛的人,或三、二十年,或盡形壽念佛,及到臨時,卻又無用,此是生前睡夢中不曾有念頭故也。人生如覺,人死如夢,所以夢中念得佛人,臨死自然不亂也。」

  紫柏大師教導我們:睡覺時佛號就忘了,這樣子念佛念一萬年也不能往生。必須睡夢中念佛不斷,才有出苦的希望。我們才知道問題有多嚴重!不要說睡夢中佛號斷了,我們連清醒時佛號也常常中斷。世間人念佛念了一輩子,到臨終提不起佛號,這是睡夢中不曾念佛的緣故。人活著時如覺醒,死去時如睡夢,所以夢中能念得佛的人,臨死自然不亂。

  這句佛號要常念不絕,不僅是平時覺醒的時候,連睡夢中時也要常念不絕。試問,我們每天早晨醒來第一個念頭是不是阿彌陀佛?所以睡覺時開著念佛機有一個好處,半夜醒來,提醒自己念佛。聽說功夫成片的人,他的睡眠很少,並且他睡覺時,佛號也是綿綿密密一句接一句,似睡非睡。

  我們平心靜氣的想一想:我夜眠睡夢中,做得了主嗎?在歡笑、驚怖時,能不為夢境所動,而佛念現前嗎?假如做不得主,那麼等臘月三十日(喻臨終)到來,妻子繞榻,疾病昏迷,風刀解體,痛苦迫切,再加上生前經過的事件,與死後未了的牽纏,一一都湧上心來,又怎能做得主而念佛求生西方?須知白天能做得主了,於夢中則一半主也做不得;夢中能做得主了,死時一半主也做不得。因為夢中是半昏迷,而死時是大昏迷呀!

  同修們親見很多念佛多年的人,臨終為病苦所惱,不能念佛,甚至不願聆聞佛聲;或想念親人,不願憶佛、念佛;或昏迷不醒,不能念佛、聞佛。不是懷念世緣,便是留戀家財;不是落得個病苦難當,便是昏迷不醒。所謂往生西方者,不知到什麼地方流浪生死去了。

  (二)臨終彌陀「慈悲加佑,令心不亂」

  宋代靈芝法師說:「凡人臨終,識神無主。善惡業種,無不發現。或起惡念,或起邪見,或生系戀,或發猖狂。惡相非一,皆名顛倒。」意即,凡夫臨終時心做不得主,識田中的善惡業習種子,紛紛現行。有的起惡念,有的起邪見,罵佛謗法,有的對眷屬、財物生起貪戀,有的心神發狂。種種惡相,都是顛倒。平生造重罪的人,以惡業力,臨終見到種種恐怖惡相,身體寒毛豎起,手腳亂動,大小便失禁,手抓虛空,兩眼翻白,口吐白沫等。而且四大分解,苦極深重,如活牛剝皮、生龜脫殼(烏龜放在熱水中煎煮而脫掉外殼)。在這種情形下,有幾人能心無顛倒、正念分明?為此,阿彌陀佛施大慈悲,在眾生臨終困難之際,以佛力加持眾生,令其心不顛倒,且與大眾現前圍繞,使他心得安慰,在歡喜中往生極樂。

  佛在《稱贊淨土佛攝受經》中說:「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俱,前後圍繞,來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亂。」從「慈悲加佑,令心不亂」這一句看出,一般凡夫臨終全仗佛力加持,令心不亂,正念分明。

  《圓中鈔》中說:「娑婆世界的眾生雖能念佛,但浩浩蕩蕩的見思煩惱實未伏斷。而能做到臨終心不顛倒,本非自力所能安住,全仗彌陀拔濟。雖本非正念而能生起正念,故能心不顛倒,隨即往生。」

  《悲華經》中說得更詳,阿彌陀佛說:「臨終之際,我與大眾圍繞,現在往生者心前,其人見我前來接引,內心歡喜。彼時,我入無翳三昧,以三昧力,在其前為說妙法。以聞法故,立斷一切苦惱,心生大歡喜,而得寶置三昧,以此三昧之力,令心住於正念及無生法忍,命終之後,必生我國。」

  所以,只有具特殊修行的人,能憑自力在臨終時心不顛倒、正念分明、如入禅定。但這是業重凡夫無法企及的,因為白天做不得主,夢中就做不得主;夢中做不得主,病中就做不得主;病中做不得主,死時更做不得主,因為死時的痛苦最深重。然而,依仗佛的願力殊勝加持,淨業行人能在臨終,心識清明、安詳,無有顛倒、錯亂,不經中陰,無間就化生在極樂世界的蓮花中。修淨土的人有多安樂!生時安樂,死時還安樂,不必要經過中陰。修得好,提前預知時至,坐著、甚至站著往生。以這個原因,普賢大士帶領華藏海眾發願:「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三、佛號中斷的原因

  人人都會說「一句佛號念到底」,可是真正去念的時候,偏偏念不到底,常常中斷,還沒到底就斷了。

  (一)情執

  我們的佛號,往往被情執打斷,不能常念不絕。對人固然有情執,對事、對物也有情執。行策大師說:「倘若娑婆事業,在在萦懷,一暴十寒,心不專笃。遇五欲時,如膠如漆。遭逢逆境,結怨銜恨。而欲命終,彼佛接引,又必不可得之數,豈非難事?由此觀之,淨土法門,藥也;娑婆貪愛,忌也。眾生業病,教奉醫王,甫服其藥,復飽食其忌,可乎?及乎臨欲命終,重處偏墜,淨因微弱,難脫苦輪,翻謂醫王誤人,佛法無驗。悲夫!若輩顛倒極矣。曷不思匡廬法社十八高賢,暨百二十三人,俱留瑞應,具載方策。古今日月,古今山河,彼既丈夫,我豈不爾?當知不爾者,只是重處放捨不下故也。」

  「吾觀今之富貴利達者,或貪粗敝聲色,不知苦本;或著蝸角勳名,不悟虛幻;或復愛殖貨利,會計經營。現在碌碌一生,將來隨業流轉。彼佛剎中,依正莊嚴,無量勝妙樂事,不聞不知,從生至死,未曾發一念向往之心。反不如窮愚困厄之夫,多能念佛,從冥入明,轉生勝處也。故今敬勸諸友,既各標名蓮社,便是火宅優昙。必也具真實願,發忻厭心,視三界如牢獄,視家園如桎梏,視聲色如鸩毒,視名利如缰鎖,視數十年窮通際遇如同昨夢,視娑婆一期報命如在逆旅,信宿捨離,惟以歸家為務。如意亦得,不如意亦得,捨得寸陰,一心念佛。果能如是,若不生淨土者,諸佛皆成诳語矣,願共勉之!」

  (二)外緣

  我們的佛號,往往被外緣打斷,不能常念不絕。以前有一位居士,他真是個大好人,組織很多念佛團,勸很多人念佛。可是他自己沒有時間念佛,每天都有人請他去布置道場、請他去關懷病人、請他去弘法利生。整天東奔西跑,外緣非常多,常常忙到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那時有人敬告他:你再不靜下來念佛,你會死得很難看!等到他想拒絕外緣,關門靜修的時候,根本沒辦法靜下來。有一次他生病,心想正好趁養病的時間在家裡安靜幾天念佛,沒料電話從早到晚不停的響。把電話關掉,卻馬上有人敲門來找他,絡繹不絕,外緣到了拒絕不掉的地步。最後,他在外出途中一次意外突然死去,死的時候身邊一個親人或道友都沒有,死後隨即被送到醫院太平間冷凍。等他的親人趕到的時候,打開蒙在他臉上的紗布,正應了之前別人提醒他的那句話「死得很難看」。

  這給我們一個深刻的前車之鑒,希望我們不要重蹈覆轍。很多人忙忙碌碌,什麼才是我今生最大最重要的事情?自己心裡要主次分明。上根人固然能夠在一切外緣境界中常念不絕,可我們是下根人,想要成就,心必須要狠,暫先隔絕外緣。沒有外緣最好,不要主動去攀緣,外緣一旦沾染,弄到你無法擺脫。因此《西方確指》雲:「只『強順人情,勉就世故』八個字,誤卻你一生大事。道業未成,無常至速。急宜斂跡韬光,一心向道,不得再誤。」

  省庵大師在世有一位茅靜遠居士,他是一般人所贊歎的大慈善家,省庵大師寫了一封信勸他念佛。《與茅靜遠居士書》:「足下造橋事畢,可謂莫大之功。然居士之心好善無倦,一善甫完,復作一善。美則美矣,其如生死大事何?苟不以生死大事為急,而孳孳為善,所作善事如須彌山,皆生死業緣,有何了日?善事彌多,生死彌廣,一念愛心,萬劫纏縛,可不懼耶!居士世間公案久已參透,西方淨業久已修習,然而生死心不切,家緣撇不下,人情謝不去,念佛心不專,何也?將名根不斷耶?抑愛念牽纏耶?於此二者,宜加審察。苟不把家緣世事一刀斬斷,六字洪名盡力提起,欲望娑婆之脫,安養之生,難矣。不生安養而欲脫生死,不脫生死而欲免墮落,抑又難矣。縱一生、兩生不失人身,濟得甚麼事?嗟乎!居士慧心如此明利,家緣如此豐足,繼嗣如此賢能,事事適意,尚不能放下萬緣,一心念佛,為天負人耶?為人負天耶?不以念佛為急,而以世間小善為急;不以生死大事為先,而以人天福報為先,是不知先後也。居士今日要務,唯當謝絕人事,一心念佛。加以齋戒二字,尤為盡美。大抵西方佛國,非悠悠散善所能致。萬劫生死,非因循怠惰所能脫。無常迅速,旦暮即至,安得不為之早辦耶!」

  (三)妄想

  我們的佛號,往往被妄想打斷,不能常念不絕。「人在世間,不能超凡入聖、了生脫死者,皆由妄念所致。今於念佛時,即作已死未往生想。於念念中,所有世間一切情念,悉皆置之度外。除一句佛號外,無有一念可得。何以能令如此?以我已死矣,所有一切妄念,皆用不著。能如是念,必有大益。」印光大師說的。「倘平日有過頭妄想,欲得神通,得名譽,得緣法,得道等。如是完全以妄想為自己本心,越精進勇猛,此種妄想越多越大。若不覺照,永息此妄,則後來還會著魔發狂,豈但妄想而已乎!固宜汲汲息此過頭妄想也。」「凡有忿怒、YIN欲、好勝、賭氣等念,偶爾萌動,即作念雲:『我念佛人,何可起此種心念乎?』念起即息,久則凡一切勞神損身之念,皆無由而起。終日由佛不思議功德,加持身心,敢保不須十日,即見大效。若只偶爾念一句、二句,便欲見效,則是自欺欺人。」

  蓮池大師曰:「妄念是病,念佛是藥。久病非片劑所能療,積妄非暫念所能除,其理一也。莫管他妄念紛飛,只貴在念佛精切。字字分明,句句接續,極力執持,方有趨向分。所謂真積力久,而一旦豁然,喻如磨杵作針、煉鐵作鋼者,定不誣也。入道多門,唯此一門最為捷徑。不可忽,不可忽!」

  (四)喜怒

  我們的佛號,往往被喜怒打斷,不能常念不絕。再看一段紫柏大師的開示:「念佛法門,最為簡便。但如今念佛之人,都無定志。所以千百人念佛,無有一兩人成就者。這一句佛,一切菩薩、一切天、一切人,若生西方者,莫不因此這一句阿彌陀佛,而度苦海。然念佛心真不真,勘驗關頭,直在歡喜、煩惱兩處取證,其真假之心,歷然可辨。大抵真心念佛人,於歡喜、煩惱中,必然念念不間斷。是以煩惱也動他不得,歡喜也動他不得。煩惱、歡喜既不能動,死生境上自然不驚怖。今人念佛,些小喜怒到前,阿彌陀佛便撇在腦後,如何能得念佛靈驗?若依我念佛,果能於愛憎關頭不昧此句阿彌陀佛,而現在不得受用、臨終不得往生,我舌根必然破爛。你若不依我法行,則念佛無有靈驗,過仍在汝,與我無干。」

  四、常念不絕即是「如子憶母」

  印光大師開示:大勢至菩薩以「如子憶母」為喻。子心中只念其母,其余之境,皆非己心中事,故能感應道交。譬如小兒念母,一日之中,無時不想念其母也。縱睡眠、洗澡、抽解之時,豈能令心中完全忘卻念佛之事?既記得無礙,則心中默念亦無礙也。修習淨土,隨分隨力,豈必屏除萬緣,方能修持乎?譬如孝子思慈親,YIN人思美女,雖日用百忙中,此一念固無時或忘也。修淨土人,亦復如是。任憑日用紛繁,決不許忘其佛念,則得其要矣。

  五、小結

  果真生死心切,唯恐墮入三途惡道,受苦無量求出無期,必然這句佛號常念不絕;果真痛念無常,如救頭燃,時時作臨終想,必然這句佛號常念不絕;果真真信切願,念念求生淨土,一刻都不願停留,必然這句佛號常念不絕。相反,這句佛號還常常中斷,常常忘記,我們的信願出了問題,要在真信切願上再下功夫。果真常念不絕,必然則得道捷,像海賢老和尚一樣。

  最後,供養大家蓮池大師一段話:「古人教親近明師,求善知識,而善知識,實無口傳心授秘密法門,只替人解粘去縛,便是秘密。今但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此八個字,即是解粘去縛秘密法門,即是出生死堂堂大路。朝念暮念,行念坐念,念念相續,自成三昧,莫更他求也。」

  報告至此,懇請師父上人及諸位善知識批評指正,不吝賜教。阿彌陀佛。不肖弟子釋自了叩呈。

  老法師:我們同學們,大家都看到、都聽到自了師的這份報告,回頭想一想,我們是不是他報告裡面所提到的,二六時中這句佛號常常丟失?有的時候真的,一丟幾個小時,一丟十幾二十個小時,平常事。淨宗法門無比殊勝,這「無比殊勝」這句話,我們是不是真的明白了?如果真明白了,我想這句佛號二六時中不會丟失,像古大德所說的,晚上作夢也念佛。為什麼會丟失?說個實實在在的話,對於這個法門一知半解,這就需要教了。

  夏蓮居老居士何必要給這個經再做一個會集本,有沒有必要?如果我們學佛的人,把這部經都徹底搞清楚、搞明白了,那是個什麼現象?信心堅定,願心不移。蕅益大師告訴我們,信願就是往生淨土第一個條件,有信有願就決定得生;至於佛號功夫的深淺,那是往生到極樂世界品位不一樣。可見得念佛人最重要的,真信切願,我們這裡出了問題。蓮公老和尚為我們做這個會集本,目的是什麼?目的是把極樂世界、娑婆世界這兩個世界都講清楚、講明白、講透徹,讓我們自己好好冷靜去思惟、去選擇。

  娑婆世界,尤其生在我們今天的社會,整個地球動亂不安。這一次的動亂,在這個世間歷史上從來沒有發現過的,亂到極處了。人活在世間,貧富貴賤哪個人不苦?貧窮人苦,富貴的人更苦,還值得留戀嗎?極樂世界之樂,我們天天讀經聽說了,為什麼不肯下定決心要去?半信半疑:真的嗎?真的是經上所說的嗎?真有嗎?問題出在這裡。為什麼?我們雖然聽經,念經念得很多,我們的懷疑沒斷。真的,有人一輩子,到臨死都斷不了,臨死到了念阿彌陀佛,佛真有嗎?真來接引我嗎?還有這個疑惑。所以信這個字難,大難大難!

  我跟諸位提到過,我出家兩年以後才受戒,我一生隨緣,受戒的緣成熟了。受完戒之後,回到台中拜老師,謝謝老師的栽培。老師在慈光圖書館,我到圖書館去,我在大門外,他在裡面,看到了,他就用手指著我:「你,你要信佛!」這句話講了十幾遍。怎麼我學佛七年,出家了,出家就教佛學院,佛學院已經教了兩年,現在受了戒來看老師,老師怎麼叫我說叫我信佛?我迷惑,不知所雲。走到裡面去,老師叫我坐下來,告訴我,我的話你聽懂了沒有?我說沒有聽懂,想不通。老師就告訴我:有老和尚到臨終還不相信!是事實,不是假的,說明信真難。淨土宗,信是根本,三資糧是第一個,沒有信,後頭就沒有了,哪來的願行?願就是求生淨土,行就是老實念佛。這句佛號老是丟失,就是信願出了問題。

  我們真有福氣、真有善根、真有好的緣分,為什麼?讓我們看到這樣的文字,聽到這樣的聲音,不容易!這是我們的善友、善知識,時時刻刻有人在提醒我們。我們這第四回的學習采取這個方式,學習班,學習班怎麼落實?怎麼真干?真干裡頭有許許多多的問題出現,這些問題如何解決?如何幫助我們不走彎路、不走邪徑?這就是真正的福報,這就是彌陀的加持。同學當中確實有心得,他們的心得給我們分享。他得到受用,他不自私自利,把這個受用提出來給我們大家分享,這個功德才圓滿、才究竟。總是希望將來我們在阿彌陀佛世界,極樂世界上我們能再聚會在一堂,在阿彌陀佛大講堂成就我們的道業。

  所以真清楚了,他就徹底放下;放下功夫才得力,不放下功夫不得力。我們看到很難過,只能在經文上苦口婆心的勸導大家。同學當中有聽明白了、有聽懂了,提出來的心得報告,增長我們的信心,堅定我們的願心,這句佛號常使不絕、常念不絕,這一生往生不退成佛就靠得住了。

  所以,我們每一次的這些報告,學習報告,都留在檔案裡面,我們要挑選,選出最重要的印成一冊,常常提供同學們做參考,這很有必要。到今年年底,一年有一冊。第四回,因為講經的時間只有一半,以前四個小時,現在是兩個小時,這部經學習圓滿要兩年。這個進度沒有關系,最重要的是堅定信願,這句佛號要學到一切時、一切處像海賢老和尚一樣不曾丟失。世間事,乃至於佛事,我常說,都隨緣。有緣,看看這個事於正法、於眾生有真正的利益,要做,不能不做,不做沒有慈悲心。做,妨不妨礙念佛?不妨礙。需要思考的,把佛號放下,做完之後我佛號又提起來,這就對了,這就不算丟失。事情愈少愈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別去找事。

  今天我們住在圖文巴,圖文巴這個緣好像是成熟了,再加一把勁,他們能上軌道,那就是團結宗教。團結宗教的意義在哪裡?用宗教教育這個能力幫助這個社會化解沖突,促進安定和平,唯有安定和平的社會,才能夠成就佛法;社會動亂,佛法不能夠扎根。我們今天比不上古人,原因在哪裡?第一個原因,古時候社會安定,社會安定,人心安定,容易成就;現在社會不安,亂了,我們心跟著亂,成就很難。所以,能幫助這個社會安定和諧,這個要做,這是自利利他,自利是幫助佛法的建立、成長,利他是希望大家都能離苦得樂,回歸到安定和諧。要珍惜我們的緣分,我們遇到災難、遇到疑惑、遇到沖擊,你看,就有人提醒我們,這都是佛力加持、彌陀的加持。我們永遠要感恩,感恩世尊,感恩彌陀,感恩十方諸佛,感恩一切善友。好,我們看第二個。

  學生:無量壽經學習班報告之四。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法師同修大德,大家好!慚愧弟子黃柏霖報告題目:「世尊能演一音聲,有情各各隨類解」。

  《太上感應篇匯編》第二十三句,「昆蟲草木,猶不可傷」,「如來說法時,一蛤歡喜,躍出池上,傾誠谛聽。偶為聽法人柱杖刺殺。以聽法故,命終之後,生忉利天,為忉利主。從忉利天,復至佛所,聽說妙義。以開悟故,證須陀洹果。蛤之為物甚微,後乃證果甚大。即此以觀,昆蟲一類可傷乎。」

  這一段經文很短,意義很深,我們來看白話。有一次如來說法時,有一只蛤蟆很高興的跳出池水,至誠傾聽如來宣說佛法,不小心被聽法的人所拄的拐杖刺殺而死。這只蛤蟆因為聽法故,命終之後生忉利天,它就直接到忉利天了,當什麼?忉利主,就是忉利天主,這個果報很不可思議。等一下我們就來解釋說,為什麼一只蛤蟆可以當忉利天主,我們這些芸芸眾生為什麼沒有辦法,輸給一個蛤蟆,直接就生忉利天主?這果報非常殊勝,縱使它沒有出三界,這果報也很殊勝。然後它在忉利天,又從忉利天復至佛所,又再到佛陀講經的地方。所以你看,這就是「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它縱使到忉利天,它還是念念不忘聽佛陀說法。

  我們這一世碰到淨土法門,碰到念佛法門,都是過去生我們所種下的善根,稀有難逢。你一聽就相信,老法師說這善根非常深厚。有些人會懷疑,真的有西方極樂世界嗎?我們有一次到大陸四川成都文殊院去參訪,頂禮玄奘大師捨利,文殊院的方丈和尚宗性法師開示。他知道我們是淨空老法師的學生,他說:現在的人對西方極樂世界,他是非常非常艱難的相信,他先否定,再懷疑。法師說,為什麼?他說因為後面就放了一個科學驗證。他說:西方極樂世界是不思議佛的境界,你用科學驗證,怎麼可以驗證得出來?你要破我執、法執,你至少要功夫成片,帶業往生,你才有辦法入那個境界。

  這個蛤蟆,你看它到忉利天主了,它還是念念的想要去聽聞佛法,復至佛所,然後再到佛陀說法的地方,聽說妙義。以開悟故,因為他開悟了,所以證須陀洹果,初果的果位。蛤蟆是很細小的動物,到後來能夠證悟那麼大的果位,這個比例上,大家首先就會懷疑說,為什麼它可以證得這個果位?就以此觀點來說,昆蟲這一類的動物可以傷害嗎?這個地方,我們就特別特別的來探討:為什麼一個蛤蟆它聽佛陀說法,被拐杖拄死生忉利天主,為什麼它聽得懂佛陀說法?這是大家第一個首先要懷疑的。也就是說,它不是蛤蟆小動物嗎?我們講這個世間的人的話,它聽得懂嗎?诶!你這是用凡夫的知見測如來智慧。

  我這裡特別引用黃念祖老居士他所注解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裡面,我們引用《無量壽經》的「法藏因地第四品」,我們看經文,「如來微妙色端嚴,一切世間無有等,光明無量照十方,日月火珠皆匿曜」。如來微妙難思之色相,端正莊嚴,一切世間所有諸物,無有能與等比者。亦即贊佛偈中,「十方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之義。佛放無量之光明,普照十方國土,其中日、月、火、珠四者之光焰,悉皆隱蔽不現。《會疏》曰:「天下至明,無大於日月。萬品光耀,無過於摩尼。若映佛光,皆悉隱蔽。」摩尼寶珠即我們自性光明,佛的光明普照十方,涵蓋九法界的眾生。佛陀的微妙色端嚴,一切世間沒有人可以比喻的。

  接下來,「世尊能演一音聲,有情各各隨類解,又能現一妙色身,普使眾生隨類見」,這是佛殊勝的地方。黃念祖老居士在注解裡面,特別解釋「世尊能演一音聲,有情各各隨類解」這一句經文。我們就可以來解釋說,為什麼這個蛤蟆能夠聽懂佛陀在說什麼?因為它一定要聽懂,悟了以後,它才有辦法命終生忉利天。然後再從忉利天(那時候已經變天人了),再來聽佛陀說法,證初果聖人,這是我們要來理解的。

  問題是前半段,我們不理解說,為什麼一個蛤蟆聽懂佛陀說的法?這個黃念祖老居士怎麼說?黃念祖老居士說,「世尊演說妙法」,你們要知道,佛陀說法不像說我們拿了個課本在那邊。當時佛陀在世的時候,並沒有印刷品,佛陀他講一部經,也不是說先准備講記。佛陀是在定中說法,佛陀的每部經都是定中說法。所以「世尊演說妙法,能於一音聲之中,普使九法界、六趣、四生種種異類眾生,各各隨其品類根性,而能聞能解佛之所說。」佛陀只要一說法,這「一音聲」就是佛陀一說法,他可以「普使」,就是可以很平等的讓九法界眾生。「九法界」就是除了一真法界以外,最好的菩薩法界、辟支佛法界、聲聞法界,這是三乘裡面的果位;再下來就是六道,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這樣涵蓋加起來叫九法界眾生。「六趣」就是六道。「四生」就是胎生、卵生、濕生、化生。

  這九法界、六道、四生種種,各種不同形狀的、身形的眾生,「各各隨其品類根性」,按照他們的根性,「而能聞能解佛之所說」。為什麼說根性?他有些人過去生就有薰習,他就有種下聞法善根種子了。有些人障礙比較深的,他可能就根性比較差。「世人言語,常因方言問題、知識水平問題而不能解」,譬如說我們世間人的語言,如果你沒有學習英文的話,你英文聽不懂,對不對?那主要是什麼?薰習不夠,因為你英文的薰習不夠。假如從小一出生就在美國,他一出娘胎就開始薰習英文,你看他長大會不會講英文,他講得跟美國人一樣,這就是薰習。世間法都是這樣,何況是佛法?何況是佛法的解脫妙法?他過去生有薰習,所以佛陀說什麼,他能夠入如來真實義,他能夠相應。

  「各各隨其品類根性,而能聞能解佛之所說。世人言語,常因方言問題、知識水平問題而不能解」,有些人他領悟力比較快,有些人他領悟力比較慢一點,水平不同。「世尊則妙用無窮,普使一切眾生隨類得解。更為不可思議者,乃於任一音聲,圓具如是無邊不可思議妙用,正顯超情離見之《華嚴》事事無礙境界。」這裡就是答案,為什麼佛陀說法這個蛤蟆聽得懂,因為佛陀說法是超情離見。你在講話,你是帶著妄想、分別、執著,你有情執,你有我執、法執的障礙,你有貪瞋癡慢疑,你有七情六欲,你有五欲(財色名食睡)六塵,你有自私自利。所以你說話時,就沒辦法像佛陀這樣圓具如是無邊不可思議妙用。

  佛陀說法他可以超情,他已經情執斷了。佛陀已經沒有四見,沒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所以他入無障礙法界、事事無礙的法界。我們講說事無礙、理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法界,沒有任何障礙,障礙打破了。因為佛陀是在甚深禅定之中,首楞嚴三昧裡面為眾生說法,所以雖然蛤蟆跟我們人的長相不一樣,跟佛陀更不能夠相比,但是它中間的障礙破除了。因為是入事事無礙的境界,所以佛陀說法它聽得懂,那是不思議的力量,答案就在這個地方。為什麼佛陀一音聲,他可以怎麼樣?「圓具如是無邊不可思議妙用,正顯超情離見之《華嚴》事事無礙境界」。

  佛陀沒有四相,也沒有四見,《金剛經》裡面講的境界,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也沒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所以佛陀他是破見思惑、破塵沙惑,再破四十一品根本無明,等覺、妙覺,入常寂光淨土,佛陀有三明、六通、十力、十八不共法,這都是佛陀的妙用。《華嚴.普賢行願品》曰:「一切如來語清淨」,所有一切諸佛如來,他們都到達這個語清淨,說法清淨了。「一言具眾音聲海」,我們沒有辦法像佛陀超情離見,我們會有情執,我們會有見惑,所以我們無法體會。

  譬如說,我已往生母親是瘖啞人,她是用看的。有一次,她看老法師在電視講經,或是看某位法師開示,她聽不到,可是她心看得到。那請問一下,法師在開示,她聽不懂,我母親為什麼說「法師說法說得很好」?因為我母親心領神會。這就是說以人法界來講,耳聰目明的人能聽得懂,透過手語翻譯,瘖啞人也能領會,見性、聞性是平等的。為什麼?因為《華嚴.普賢行願品》曰:「一切如來語清淨,一言具眾音聲海,隨諸眾生意樂音,一一流佛辯才海。」此偈正與本經「世尊能演一音聲,有情各各隨類解」之文同旨。一聲中有無量聲,無量聲中之一一聲,皆有無邊妙用,能隨眾生之意樂,一一流出無邊之慧辯,使眾生得聞、得解、得度。此即是十玄門中之「主伴圓明具德門」,一法圓滿一切法之功德,故曰圓明具德。今佛陀一音之中出無量音,圓說一切法,普度無邊眾,所以蛤蟆聽懂佛陀說法,此即圓明具德。可見《無量壽經》實與《華嚴》一味。

  佛陀他本身圓明具德,所以各類的眾生都能夠聽得懂佛陀在說什麼。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入事事無礙的這個境界,現在我們就用故事來驗證黃念祖老居士所注解的這一段是真實不虛。我就引用虛雲老和尚的一個真實故事的公案,來驗證佛陀一音說法,眾生各各隨類解。在清光緒二十九年,當時虛雲老和尚六十四歲,他到昆明府福興寺閉關。有一個迎祥寺的寺僧,這也是個出家人,他來叩關,叩關就是要請示虛雲老和尚。他跟老和尚講說:「寺中有放生雄雞一只」,是放生的雞,「身體肥碩,極凶惡好斗,群雞都被傷冠羽」。老和尚聽了以後,就請他把這只雞取過來,然後虛雲老和尚為它說三皈五戒,而且教它念佛。我們都知道,虛雲老和尚是禅宗的高僧大德,但是虛雲老和尚都教人家念佛。

  不久這只雞性情大轉變,這只雄雞的個性馬上就轉變了,不復好斗,就不再斗其他雞。本來都會攻擊其他的雞,會搶食物,斗了那些其他雞,雞都有雞冠,都流血了,它去啄傷人家,啄傷這些雞。而且自從虛雲老和尚給它皈依以後,它雞叫的聲音都變成佛、佛、佛,那種念佛的聲音。它獨棲樹上,而且自己這樣獨自一只,就飛到樹上去棲息,就佛寺前的一棵大樹。而且不傷蟲,不再殺生。所以你看,一闡提也可以成佛,何況是一只雞?我們認為說雞肉、雞腿很好吃,它也是佛。你如果聽到這一句,你恐怕雞肉都吃不下去了。它不傷蟲,給它三皈五戒以後,寺裡面的僧眾,不給不食,你不給它吃,它就不吃,這個了得!一聞鐘磬,打大磬的聲音,一聞鐘磬即隨眾上殿。你看,它要轉這個畜生身。所以從它這個個案故事裡面,可以證明佛陀說的真實不虛,佛陀在《楞嚴經》裡面講:「人死為羊,羊死為人。」

  等到大眾把鐘磬的聲音一叩,它就跟隨大眾上殿。早晚課做完以後,它又飛回到樹上,仍棲樹上,繼續在那邊好像入定一樣。如此經過兩年,你看它只有用兩年的功夫,鍋漏匠還用三年,它兩年而已。一日晚課以後,站立舉首,頭抬起來,而且站著,張翅三扇,翅膀拍三下,作念佛狀,立化,站著往生。這個公案是虛雲老和尚講出來的,不會假的。作念佛狀,念佛立化,站著往生,鍋漏匠也是站著往生;數日不變,鍋漏匠是三天,它也是數日不變,姿勢不會變,它也沒有倒下去。老和尚看了以後很贊歎,令人做龛埋葬,給它做一個佛龛一樣,就裝進去,做龛埋葬。而且還幫它寫一個銘文,在這個龛的旁邊,給它注明這個銘文。

  虛雲老和尚怎麼說?老和尚說:「好斗成性此雞雄,傷冠拔羽血流紅;知畏奉戒狂心歇,素食孤棲不害蟲;兩目瞻仰黃金相,念佛喔喔何從容?旋繞三撲奄然化,眾生與佛將無同。」虛雲老和尚這個偈語說,這只雄雞過去生好斗成性,那個習氣從前世就延續下來。也許它過去生是人也說不定,墮落到畜生道去當成一只斗雞、公雞,但是它那個習性沒有改,好斗成性。就隨我們的阿賴耶識,流轉到畜生道來,那個種子都沒有滅掉,它到畜生道還是那個斗性,所以「好斗成性此雞雄」。「傷冠拔羽血流紅」,斗得其他雞都血流滿面。「知畏奉戒狂心歇」,已經知道因果了,虛雲老和尚為它說法以後,知道它淪為畜生道。知畏,就知道因果了;奉戒,已經三皈五戒,是佛弟子了;狂心歇,狂心就是習氣,妄心,我們說「狂心歇,歇即菩提」。你看,從這個地方證明,蠢動含靈都有佛性、都有靈性,我們前面有討論過。所以虛雲老和尚說「知畏奉戒狂心歇」。

  它以前你給什麼它吃什麼,從它皈依以後,給它素食它就開始吃素,不給不食。所以「素食孤棲不害蟲」,開始不吃蟲了。雞會吃蟲,對不對?會去啄傷那個蟲,蟲是肉食。它從此以後不再吃蟲,所以叫素食孤棲不害蟲。可見是習性使然,孔子說「性相近,習相遠」。「兩目瞻仰黃金相」,它每天跟人家隨眾做早晚課,一樣瞻仰佛的黃金相,阿彌陀佛身金色。「念佛喔喔何從容」,你看它好像要講話,說話的時候就佛、佛、佛,就是虛雲老和尚說的「念佛喔喔」。那個喔喔喔聲很像念佛,念佛喔喔何從容。「旋繞三撲奄然化」,它翅膀拍三下,站著往生,奄然化。「眾生與佛將無同」,眾生跟佛有什麼不同呢?你從虛雲老和尚講的這個雄雞皈依,念佛立化,你就可以了解說,那個蛤蟆它為什麼聽佛陀說法它可以到忉利天,你就恍然大悟,就不用懷疑了。為什麼?因為眾生皆有佛性,就這麼簡單。它今天為什麼這樣?因為它習氣造成的。

  《印光大師文鈔》裡面,這一點也特別有開示,印光大師在「鎮海李太夫人然燈照海記」裡面,有提到這一段。印光大師說,「一切眾生,具有佛性常光」,像剛才我們看到這只雄雞也好、這蛤蟆也好,它們都有佛性常光。「舉凡明暗通塞遠近,悉皆徹照無遺,固不假日月燈明」,我們佛性的光明是不需要藉助日月燈明的。可是現在,就必須要假日月燈明才能見到,「方能有見也。無奈眾生迷昧本性,背覺合塵,致此佛性常光,變作煩惱無明。不但暗塞遠處不能見,即近在目前,若無日月燈光,雖泰山也不能見」,泰山比喻龐然大物,可是你沒有燈光,你還是見不到,「況其他乎?」

  印祖說:「由是輪回生死苦海,如盲無導,了無出期,可不哀哉!大覺世尊愍之,為說種種契理契機之法,使其返妄歸真,背塵合覺,以復其本具之真如佛性。又恐根基稍劣,現生未能斷盡煩惑,再一出世,復成迷昧。遂開一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之淨土法門,無論上中下根,但能具足真信切願念佛名號者,則決定往生,萬不漏一。實為如來普度眾生之無上第一妙法,猶如乘大火輪,於大海中,普拯沉溺,同登彼岸,有緣遇者,幸何如之!」這一段印祖的開示,也是印證剛才這一段裡面,這個蛤蟆它聽法生到忉利天,那只雄雞立化往生,就是它們那個佛光顯露。

  師父上人說:這前面舉的公案,讓我們反省,有一只小蛤蟆聽佛講經,被人無意中把它踩死了。但是因為它聽經的緣故,所以它命終生忉利天,作忉利天王。以後又以忉利天王的身分,再來聽佛講經說法,證須陀洹果。老法師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小動物有靈性,都有佛性,怎麼可以傷害它們?

  慚愧弟子黃柏霖報告至此,祈請師父上人教誨,請各位法師同修大德批評指教。阿彌陀佛!

  老法師:黃柏霖居士的報告,他可以說是一生專門研究因果,他講《太上感應篇》講得非常好,引用的公案都非常感動人。許許多多的這些故事都是他親身經歷的,不是道聽塗說,也不是古人書籍所記載的,眼前的事實,他講得非常生動、非常感人。

  這裡面最重要的一樁事情,就是六祖惠能大師開悟所說的最後一句話,「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句話什麼意思?自性是佛性,自性是靈性,自性是真我。萬法指的是全宇宙,就是佛經上常說的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這就是萬法。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有覺悟的人、有迷惑的人,真正覺悟,住實報莊嚴土;覺悟而不圓滿的,住方便有余土;沒覺悟的,就是六道眾生。但是要曉得,同一體,《華嚴》說得好,「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三世是講過去、現在、未來,所有芸芸眾生是未來的諸佛菩薩,怎麼能不尊重?怎麼可以不禮敬?都應當尊重、禮敬,怎麼能殺害?怎麼能夠輕慢?

  所以能大師末後這句話意味深長,含無量義,真正明白了,自性裡面的慈悲心生起來。慈悲,慈心是與樂,悲心是拔苦,念念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這慈悲心生起來,是性德本有的,不是學來的,自性本具的。我們今天從早到晚,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處事待人接物,我們迷失了自性,用妄心,不知道用真心。妄心就是輪回心,就是阿賴耶裡面所含藏的不善的種子,用這個心。聲聞、緣覺他也用這個心,他用得好,不善的種子他統統把它伏住,起心動念全是善種子。所以十法界裡面的佛,智者大師稱他為相似即佛,你從外表去看很像佛,你找不出破綻,很像。為什麼不是真佛?他不是用的真心。怎麼叫用真心?轉八識成四智,這是真佛,法身菩薩。沒有轉八識成四智,還用阿賴耶,阿賴耶用得最正,完全是正面的,負面的都沒有,純善無惡,這就是十法界裡佛法界。

  一體,遍法界虛空界跟我們是一體,跟自己是一體。你什麼時候用一體、一心、一念來觀看法界,這就是法身菩薩的境界,這就是明心見性的菩薩,圓教初住以上,別教初地以上。是一體,一體怎麼能不愛護?所以大慈大悲,沒有條件。從這個地方我們就相信了,就能體會得到,法身菩薩跟我們想法、看法完全不同。他們的想法、看法是真實智慧、是真實的德能,他們的做法是無量功德,積功累德。不像六道,六道凡夫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在造業,無不是業,業感果報,善業感三善道,惡業感三惡道,出不了輪回。

  所以這些報告都是幫助我們認識事實真相、諸法實相,我們有所選擇。我們要選西方極樂世界,信願持名決定得生。不能得生的障礙我們要明了,我們要把它放下。今天後面還有一位。

  學生:痛念無常,持戒念佛。

  去年,慚愧弟子淨毅有幸拍攝到清公老和尚書寫墨寶的部分過程。當時,只見清公老和尚雙手握筆,神情凝重的在宣紙上落下一點,隨之,一個病的偏旁出現在眼前,接著,一個完整的「痛」字躍然而出。弟子的心為之一顫,那痛字仿若尖刀刺心,利刃剮身,正中弟子要害!那時弟子正被頸椎病折磨,晚上痛得徹夜難眠,白天除了忍痛工作,還得忍受針灸和電療對穴道的沖擊,那痛深入骨髓,苦不堪言。在弟子身心俱痛中,清公老和尚寫下了四個字:痛念無常。看著這四個字,弟子全身顫栗,毛骨悚然,每個字彷佛都在警示弟子,若不加緊用功,老實念佛,待無常不期而到,豈不是悔之晚矣!因為因緣,弟子沒能拍攝到清公老和尚寫的另外四個字,那四個字是:持戒念佛。後來才知道,這幅墨寶是清公老和尚專門寫給齊老菩薩的。

  這次,弟子得殊勝因緣,來到澳洲淨宗學院參加戒學班。病痛基本痊愈,清公老和尚的「痛念無常」四個字早已淡出,變得平淡無常,弟子與生俱來的垢習也隨著帶到了戒學班。

  早上五點,在學院法師的帶領下,繞佛、念佛開始了。繞佛中,弟子妄念紛飛,從未間斷,佛號雖從口出,但耳朵聽得並不真切。等剛要定神,繞佛結束了。回向完,離開念佛堂,早餐又開始了,佛號依稀。因為弟子參加戒學班的目的並不清楚,更不懂什麼是律。面對每天排得滿滿的課程,弟子從開始的一頭霧水到戰戰兢兢,如臨深淵般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心路歷程。

  清公老和尚的《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宗體篇》讓弟子認識到,戒是近防止業,遠望除惑,若近不漸防,遠怎能頓破成就?且明白了自己的發心,原來自己之前的發心完全是世間之利,別說中品的為他解疑、自他兼濟,上品的忘己利生、福智雙運、了達本性、求佛菩提,連下品的唯期脫苦、專求自利都如同兒戲。慚愧之心油然而生,弟子翻邪三皈依已經整整二十年了,這一路邊看世間的風景邊在學佛的路上打著醬油走了過來。什麼了生脫死、老實念佛均不是時候,心想那都是六十歲之後的事情。念佛、拜佛、聽經做功課,不是一暴十寒,就是走走停停,兜兜轉轉。

  學了上天下因律師的《梵網經菩薩戒本匯解》和上果下良律師的《沙彌十戒威儀錄要》後,弟子嚇得寒毛直豎,心想以後再也不去寺院了,真的要做到無事不登三寶殿。二十年前,弟子懵懵懂懂皈依三寶,恍若空有虛數,連入寺院最起碼的規矩都不知道,造了多少不可補救的罪業!悔不當初中,弟子無所適從,出坡洗碗時,弟子如履薄冰,謹小慎微,唯恐再造更多新業,每做一件事都要掂量一下結罪輕重。更有甚者,弟子不敢發心受滿分五戒,深怕異熟果報。

  九月十一日這天凌晨,弟子正要到學院上早課,卻獲得了一個意外的消息。二十年前,第一個讓弟子知道佛菩薩,和第一個為弟子講解什麼是殺盜YIN妄酒的、修行了幾十年的菩薩婆婆悄然離世了。這消息猶如五雷貫耳,因為之前就知道菩薩婆婆得了老年癡呆症,記得師父上人在講經的時候多次說過,如果一個學佛人得了老年癡呆症,就肯定不能往生淨土。菩薩婆婆在這種狀態下往生,不正是印證了師父上人的話嗎?弟子第一個反應就是她往生時是否意不顛倒?是否預知時至?還心有貪念嗎?顯然弟子的意願不能成真,一個老年癡呆症患者能預知時至?她連弟子是誰都不記得了,還能意不顛倒?再說,她能心無貪念嗎?無論見到何人,她口裡都只念叨她的女兒。

  弟子的心一陣劇痛,淚水瞬間就滾了出來。無常啊無常!一個學佛時間、吃素時間長得比自己年齡都大的老人,就如此這般的走了。沒修到了生脫死,更沒仗佛力得生淨土,那菩薩婆婆一生的修持,能再得人身嗎?顯而易見,正如師父上人所說,菩薩婆婆也只能隨業而去了。試問自己的修為好過菩薩婆婆?回答是否定的,顯然弟子連菩薩婆婆的一半都不及。菩薩婆婆不能往生淨土,弟子呢?可能連修到菩薩婆婆那麼長的壽命都是奢望。菩薩婆婆至少世壽九十有余,且一直身體健康,而弟子呢?不是腰酸就是背痛,常被病痛擾。那弟子皈依這二十年究竟都干了什麼?真可謂殺盜YIN妄酒五毒俱全!

  這天,正是戒學班受五戒的日子,清公老和尚的痛念無常四個字交雜著菩薩婆婆的往生,如同幻燈片,一幕一幕浮現在弟子的眼前,其中的「痛」字令弟子羞愧難當。弟子不禁自問,自己為什麼來戒學班?是否真正明了無常?深切痛念了嗎?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弟子把死刻在腦門上了嗎?二十年,整整二十年了!明日黃花蝶也愁,還不痛改前非,待到無常追擊,真以為自己能活到六十歲?悔耶,愧耶,令弟子痛斷肝腸,身心俱焚。缭繞於耳邊的佛號交織著五味混雜的淚水,一路相隨直到早課。那天佛號第一次聽得真真切切。

  開壇受戒時,盡管忏悔文讓弟子哭得聲嘶力竭,弟子也依然沒勇氣受滿分五戒。因為弟子懼怕多宗的盡形壽,又不削成實宗的隨己所能任意皆得,方便捨戒,亦沒有信心持年三月六的八關齋戒。想必戒體也隨弟子的顧慮化於雲煙。

  隨著戒學班的深一步學習,戒律像一座高不可逾的大山橫在弟子面前。一邊是嚴持淨戒已修得相好光明的三位阿闍黎現身說法,一邊是弟子長此以往所造惡業重如須彌,縱墮阿鼻地獄都不為過。沒學戒律之前,弟子無知無畏,學了開遮持犯,才知道原來自己舉手投足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戒律這把手術刀把弟子剖析得泾渭分明,一絲不掛。每一彈指間,弟子過往的罪業都從八藏識裡紛紛出場,輪番登台,不斷重復,連續重播。彷佛萬劫不復,弟子的思緒千千結萬萬疑,翻江倒海一發不可收拾。弟子這二十年都學的什麼佛?既沒有修得相好,更沒有修到清淨。每天扛著舊業、造著新業招搖過市,還自稱學佛人,自己是嗎?自己配嗎?

  弟子有些搖擺,把業障未除歸結到自己方法不當上,於是伸長耳朵聽同修的拜忏心得。可是聽了之後,弟子問題更多,師父上人常說萬法歸一,一切法最終同歸到阿彌陀佛名號上,拜一佛,就等於拜千佛、萬佛。如此一來,大家平日的拜法不是全錯了?弟子開始矛盾,不斷自問到底什麼是戒?什麼是定?什麼又是慧?

  一天,一個同修問弟子,她說,既然師父上人說雪廬老人以前不勸人受戒,只主張持戒,為什麼這次師父上人又在圖文巴讓大家來受戒?我說,這個問題我也想了很多回,師父上人這次把大家聚在這裡受戒,是有原因的。以前師父上人廣撒大網,利鈍全收,接引大家認識佛教,如今師父上人欲用戒這個細篩,將緣成熟的弟子網羅上蓮台,因此才有了今天和清公老和尚琴瑟和鳴之壯舉。師父上人以前沒說錯,現在更沒做錯,只是看弟子夠不夠師父上人的標准了。所幸弟子二十年前學佛時,先聽的是其他法師的卡帶,終不得要領,唯聽了師父上人的《認識佛教》、《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了凡四訓》等等經教後,弟子才有所受用。從聽師父上人的帶子中,弟子就堅信一個師父沒有錯,一句彌陀聖號錯不了。後來盡管弟子偏離跑道,入紅塵漂染洗滌,最終因為師父上人的話真實不虛,弟子才又回來聆聽師父上人所講的《大經科注》。

  回答完同修的話,弟子也逐漸清晰了,突然,弟子豁然開朗,明白了什麼是戒,為什麼要受戒。知道了,戒是針對弟子這等不能自律、無法自治、隨性放逸的弟子而制定的。戒和念佛沒有高下,沒法分別,更不能分而拆之,亦不可顧此失彼。以前師父上人為弟子我等開了念佛的方便法門,結果弟子我等卻大開方便之門,待念佛不得力業障現前時,搖擺動搖,不省自心,四處外求。今天拜忏,明天修禅,後天又求拜密宗上師,根本沒深思,拜了忏後,修完禅畢,求得上師加持後,又該往何處?說到底根本就不老實,連老實的邊都沒沾上,更別說真干了。究其心終究沒達至信,溯其源本就未極至誠。

  如果您老實聽話,一聲佛號念到底,不拐彎,如賢公和尚般,您還需要受戒嗎?對您來說,老實就是持戒。老實和持戒是一不是二,老實念佛就是持戒念佛,因為老實,就算在地上畫個圈您也不出線。因為老實,您心平等不起分別,您心清淨不生煩惱,您心真誠沒有妄念,您心就是戒體,您心即是佛心。但如同我等冥頑不化,雷池都敢越的任性弟子,就是得有戒。就如開車上高速,如果沒有交規、沒有限速、沒有罰款,油門能轟多大就轟多大。高速上,弟子這等根性人不乏其人,因為即便有交規、有罰款,照樣是交完罰款又違規,再罰款,再違規。對弟子這等頑劣根性的違法者,要想到達彼岸,要想今生證得菩提,真的得有戒,須念佛持戒。

  為了此次戒學班的圓滿,師父上人可謂用心良苦。他老人家早在十幾年前,就在圖文巴澳洲淨宗學院為他的弟子寫下了四個字,那就是——持戒念佛!面紗掀開了,平時總叫大家老實念佛的師父上人,早就成竹在胸,知道我等根機弟子不會老實,他運籌帷幄,先就題好字留在了圖文巴淨宗學院,如今正高掛在學院錄音棚的牆上。只等這百千萬劫難遭遇的時機到來,才揭開了持戒念佛四個字的謎底。無獨有偶,清公老和尚也在去年為齊老菩薩寫下了「痛念無常,持戒念佛」八個字。清公老和尚這幅字,真的只為齊老菩薩寫的?不是的,是為全世界的佛子寫的。如今,師父上人和清公老和尚攜手合作,為我等末法頑劣弟子,量身定制了一條通往淨土的精准方法,那就是持戒念佛!

  九月二十三日這天,《大經科注》學習班上,一位自稱上自下了的法師給了弟子一頓棒喝。她針針見血,句句入骨,犀利的筆伐了弟子的陋習和愚癡,印祖的法語被她用得淋漓盡致。弟子真的是剛開始很精進,慢慢就懈怠,懈怠,長時懈怠,到最後一蹶不振。印祖的《文鈔》弟子看過,反省過,待時日久之,文鈔亦是文鈔,習性亦歸習性。真的是業障?真的是愚癡?還是那個「死」心不切?佛法是心法,自己卻被業所牽,為境所轉,痛也痛到骨髓了,還不善護念至誠念佛,難道真的要見了棺材才流淚?到那時,痛心疾首、痛徹心扉、痛悲欲絕都沒用了,試問那時弟子准備好了嗎?有把握得佛接引,帶業往生嗎?

  弟子開始自問,自己回家後能精進多久,是今天退半步,還是明天退一步?是否又為自己找好了退步托詞,諸如以前常用的樹欲靜而風不止,再有養家糊口身不得已等等,死心不切啊!根本就沒有痛念死無常,更沒有把死字刻在腦門上。上自下了法師恨之深、愛之切的鞭策,及時如救頭燃,讓弟子真正清楚了這次來圖文巴戒學班的目的,亦令弟子大有斬獲。當常揭傷疤不與痊愈,當死字貼頭如索命之符,當二六時中善護念,求生淨土永不懈怠!

  接下來師父上人在講經和學習班中,多次闡述了什麼是戒,也徹底搬去了橫在弟子心中的巨石,讓弟子真正透徹了戒是清淨,戒是平等,戒是覺。一部《無量壽經》老實讀去就得清淨戒,一部《科注》老實聽去就獲平等戒,一句阿彌陀佛老實念去便盡持三聚淨戒。口老實讀經,身老實聽經,意老實念佛,亦是口持戒讀經,身持戒聽經,意持戒念佛。

  以上是頑劣弟子淨毅的戒學班心得體會,膚淺和粗劣之處還望師父上人和諸位法師,同修大德們不吝斧正!

  慚愧弟子淨毅至誠頂禮師父上人,感恩上人的諄諄教誨。阿彌陀佛!十月九日於成都。

  老法師:淨毅的報告,是一篇自我最好的忏悔文。應該怎麼學習?每天做早晚課之後,把這篇文字從頭到尾念一遍,如果能堅持一年,我相信你的收獲一定很豐實。不要忘記自己的信心,不要忘記自己的發願,要相信《無量壽經》上的話句句都是真實的,沒有一句話是騙人的。第十八願說得很好,縱然造五逆十惡,臨終遇到善知識,教給你念佛求生淨土法門,你真信、真願,即使一念、十念都決定得生。阿彌陀佛確確實實不捨一人,我們對於阿彌陀佛要感恩,要順從。什麼人對我的恩最大?阿彌陀佛第一,沒有任何恩德能跟阿彌陀佛相比。念念感恩,念念忏除業障,念念求生淨土。

  度眾生,一定成佛道之後,這個願就圓滿了;沒有成佛,度眾生都有問題。到哪裡成佛?到極樂世界成佛。然後我相信,你在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一樣,普度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苦難眾生。你沒有離開極樂世界,永遠加入阿彌陀佛的這個大會,滿足彌陀跟自己度眾生的弘願。這是正法,這是一條圓滿究竟的光明大道,我們從此以後不再走岔路,不走彎路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資料恭摘: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  (第九十三集)  2014/10/16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02-042-0093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