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照法師:念佛的實修之處


 2014/11/5    熱度:7144    下載DOC文檔    

摘自達照法師《楞嚴演義》 第八十八講

念咒,比如“嗡嘛呢叭咪吽”,念出聲,通過耳朵聽到,就是聲塵;如果沒有念出聲,只是在心裡念了一遍,就是法塵裡的聲塵,只是一個聲音的概念,而不是聲音。在這些聲音裡,契入了能所雙亡,能念所念沒有掉。所以念佛法門也是從聲音上聲塵契入。

大家看念“阿彌陀佛”,《西方確指》中的覺明妙行菩薩告訴我們:我們念佛為什麼不能成就?就是因為我們朝三暮四。今天聽到參禅可以開悟,我們就談一些禅;明天講密宗有加持力,我們有持一些咒;後天一聽有鬼神,就談一些鬼神、談一些吉凶禍福的事情。

有人說念咒功德抵過誦經功德,那是指不了解咒的意思,念咒時和無為法相應。從對於了解經教道理的角度看,誦經功德抵過念咒。所以,法的比較都要找到它的可比性,你才真正的了解優勝和低略,或者差異以及差異的情況。

所以《西方確指》就告訴我們:念佛的人,總是朝三暮四。有人說念往生咒的功德超過念佛功德,就只念往生咒,不念佛了。同樣的道理,念佛有念佛的功德,是誰也代替不了的。念往生咒,其實就是你心裡想著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我要到極樂世界去、我一定要到極樂世界去。這種心念,在你念咒時心裡又是無為法。可是你念“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啊?你直接跟阿彌陀佛的功德相應、跟無量光、無量壽相應。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說,什麼咒都無法跟阿彌陀佛的名號相對應。只有阿彌陀佛的名號才具足了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淨土的正行其實就是持名,不是持咒。持咒反而成了助行了。就是你在秘密中跟無為法,跟佛的無量壽相應,跟佛的淨土莊嚴相應。而念佛號就在秘密當中和阿彌陀佛本人相應。整個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智慧和慈悲展現出來的。你和極樂世界相應,何如跟阿彌陀佛本人相應啊?所以,念佛的功德是最大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只有專心念“阿彌陀佛”。

我們在念“阿彌陀佛”時,同樣也是從音聲上契入。因為有一個聲音“阿彌陀佛’在這裡可以抓得住。如果只是一個色相,阿彌陀佛的像。其它的像也很多,我們也不能整天就盯著阿彌陀佛的像看,其它的都不看。做得到嗎?做不到的,這比我們念佛要難得多。所以從色塵上契入淨土的可能性不大,比較困難。眼根只有八百功德,後面我們看不見。

音聲是四面八方的,具足一千二百功德。心裡默念也可以。我們講見道以後修道,後面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從根大上契入。我們這裡講從音聲上契入。三根普被,下根的人就是從音聲契入。最下根的人,都攝六根、淨念相續,做不到的。怎麼辦?你只聽到“阿彌陀佛”的聲音,和跟阿彌陀佛的功德相應,所以祖師大德就讓我們念佛一定要:事一心,理一心,理事一心,事事一心,達成最後像華嚴那樣,事無礙,理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達成四無礙境界。我們從事相上,只是把聲音契入,一心不亂的,沒有其它的聲音加入;然後第二步,在一切道理上,不但念佛的聲音,你跟“阿彌陀佛”相應,就是你講話的聲音、流水的聲音、罵人的聲音,也是跟“阿彌陀佛”的聲音一樣了。這是契入第二步。

第一步,你能夠用功的當下,打坐也好、走路也好,其它一切都不要做,當下只念一句“阿彌陀佛”,不間雜、不中斷、不懷疑,斷除能念、所念。功夫是一點點念,念到乃至離即離非。離即離非境界就高了,或者說這句佛號念到自己到底是在念佛還是不在念佛,心境一樣,功夫成片。能所雙亡,頓入如來光明藏。能所雙亡是什麼?就是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兩個全部消亡了。首先在理上,我們下定決心,告訴我:所有聲塵,世間、出世間這一切,發自內心我都願意捨棄。在這個狀態裡面,再定下來,就是念這句”“阿彌陀佛”佛號。那麼在念的時候,無論是能念還是所念,一切音聲,是有念還是沒有念,在心裡都願意把它捨棄掉。開始心很亂的時候,就要把“阿彌陀佛”抓住,就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樣,除了念佛別無它念,不間雜地念。念到一定程度,你聽法以後就知道:能念所念可以捨棄,在這個時候,你就要學會放棄。通過念佛以後,心靜下來,把能念所念放棄。所以要乃至離即離非。這個即和非、能和所一斷,就頓入如來大光明藏,這稱為正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就是你通過念佛,契入了正定、正受。心停留在“阿彌陀佛”佛號上,不叫正受,只有“阿彌陀佛”這個聲音和念佛的我捨棄掉了,離即離非,兩個離,把自念佛和不念佛全部都掃掉。這一掃掉,佛號還要不要念呀?還要念、還在念,這就是妙音密圓啊。這個聲音就變成妙音了。即便我念佛是這個聲音,我在講法也是這個聲音,講法和念佛的聲音無二無別,這個聲音才叫妙音。這個時候才契入了念佛三昧。所以,以音聲為上,不止是五比丘,通過念佛證得念佛三昧的人,也同樣是這個境界。

沒有契入之前,我們要升起出離心和正知見。就是你已經知道根塵世界是生滅法,願意捨棄掉。在這個時候,通過念佛,穩定自己的身心,穩定自己的定力。

還要記住,放棄不意味著你去跳樓,而是一種心態:一種執著放棄掉,無量劫來痛苦、煩惱的執著你放棄掉了。心裡面說:我不要這一切了。然後確定不要的情況下,你看自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很清楚、很清爽,沒有誰干擾你,這是第一個階段,你去感受念佛的禅定和法喜。這種法喜最簡單地說是欲界定。升起懇請的信、願,這個世界我不要了,以什麼都不要的心念佛,感受身心的感覺,跳出三界外的感覺,身心非常的自在。這是欲界的定哦,你不要小看。這是念佛當中得到的法喜啊。所有真正會修行的人,他就是在念的時候得到法喜,用法喜繼續念,法喜充滿。這樣叫做快樂的修行。如果按照這個標准,一天之中有很多時候可以修行,你打坐、你走路、你乘車、你不跟人聊天的時候,你當下這句佛號契入的時候,你具足這種安詳的感覺,就是欲界的定了。而且它的內涵不僅是欲界的定,因為你不要這個世界,超越這個世界,這個因,是解脫的正因哪!如果我們升起往生極樂世界的心,這個就是往生的正因哪!你直接跟淨土相應啦!你念佛的這種安詳,就是極樂世界。所以往生並不是死了才往生,你的心直接就把你從娑婆苦海,契入淨土。這還是念佛法門的初步呢,最簡單的地方了。

再進一步,大家看,正在念佛的時候,你的心在哪裡啊?因為你的心不要這個世界,甚至也不要這個聲音,你再看看,你念佛的時候哪裡去了?找不著了。有一個你嗎?沒有掉啦!這是要功夫稍微進步一點的人。第一步做到,慢慢的功夫會成片。能念的我和所念的聲音都沒有掉,但是還這裡念:“南無阿彌陀佛”,念飛背後好像也沒有能念的我,也沒有所念的聲音,這個時候就是妙音啦。真正的妙音,契入這樣的境界。

當你契入這樣的境界以後,再進一步。剛契入的時候,是證得妙音之體,就是淨土法門,淨土的土,土的本體。淨土法門是以極樂世界的淨土為體,以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為用。那麼種種莊嚴是什麼呢?有阿彌陀佛在那裡當教主,有觀音、勢至在那裡教化,無量的菩薩在那裡說法,甚至也有樹、鳥說法,泉池清淨,蓮花化生,八功德水,七寶樓台。這些莊嚴哪裡來的?當你這顆心正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時候,念的時候,聲音在這裡,能念所念沒有掉了。當你體會到能念所念都沒有掉了,我講話,空調的聲音、乃至手機的聲音,跟你念佛的聲音,能所雙亡的聲音,無二無別了。你正在念佛的時候,就是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我正在講法,就是極樂世界菩薩講法的表現,大家在這裡,就是極樂世界種種莊嚴。在一切處,自然升起無邊的妙用,這就是念佛的證道之處。

所以念佛的人,下手必須專注“阿彌陀佛”,不專念不行。當你契入能所雙亡的時候,確確實實是不需要念,無念而念,就是流水聲音跟念佛聲音真的沒有任何差別。這個時候,如果往生,起碼是上品往生;如果你念到一心不亂,能所雙亡,還不知道其它的這些作用都有,那可能是中品往生;你能念到一心,可能是中品下生,或者是下品上生。如果念念斷斷,娑婆世界的東西有時候放得下,有時候又放不下,到最後有善知識一把把你推到極樂世界去,是助念,那叫帶業往生。,沒有善知識助念,你有掉下來,不能帶業往生。所以九品的安立和我們現在的用功完全是相應的。

這就是念佛的實修之處。平常如果不是按照剛才說的兩三個步驟去做的,那你就不是真修行,真用功。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