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弟子規》5
第五課
思考題
19、我們應當如何與兄弟姐妹相處?現在許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那該如何落實這一精神?
20、與兄弟姐妹共處時,為何在錢財和語言方面尤為值得注意?你以前為此發生過沖突嗎?
21、儒教要求日常行為中做到長幼有序,佛教中有這些要求嗎?此頌對你有何提醒?
22、請引用教證說明,儒教對殺生怎麼看待?這與佛教有何不同?請談談你自己的理解。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弟子規》第一段內容“入則孝”,已經講完了。現在開始講第二段“出則弟 ”,也就是出門以後,如何與兄弟姊妹及外人和睦相處。
對兄弟姊妹應該關心愛護,這種教育要從小抓起,否則,一旦長大後,再扭轉會比較困難。所以,這樣的國學教育很重要,你們有機會、有因緣時,不管到哪裡去,都應把這些內容傳遞給他人。自己有能力辦學校的,更應當強調這些。
現在人這方面的觀念非常缺乏,由於過去的迫害比較嚴重,一下子撿起來難如登天。但不管怎樣,我們都要有種責任感,對這些內容除了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外,還要在不同地方、不同人群中盡量傳授。
這次學習《弟子規》,我們是要求大人先學,先了解傳統道德的重要性,之後再傳播給子孫。這樣做了,有智慧的人應該會思考這些道理,如此一來,也許會對這個時代起一點作用。
出則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兄道友”:兄,是兄長,泛指年齡大的哥哥姐姐,應友愛年齡小的弟弟妹妹,不能欺負、打罵他們,甚至搶奪他們玩具以上的東西。
“弟道恭”:弟弟妹妹則要恭敬哥哥姐姐,對他們要有禮貌,不能經常吵架、打架。長幼之間要互相友愛、和睦相處。
我們若回憶自己的孩提時代,由於父母沒灌輸過這種教育,故這方面的觀念比較薄弱。如今雖然過了那種年紀,但對兄弟姊妹仍應愛護,而且,這種理念也可用於金剛道友的團結和合上。按照佛教的觀點,所謂的兄弟,包括總道友、遠道友、近道友、密道友。總道友指所有的眾生,遠道友、近道友、密道友則是趨入佛教的道友 。因此,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兄弟,正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過去我總以為,儒教的“四海之內”,指四海之內的一切眾生,包括陸地、水裡的動物。這樣一來,儒教的思想境界就比較高了,因為是兄弟的話,就不能互相啖食,所以人不能吃動物。但實際上不是這樣解釋。他們認為,只有天底下的“人類”,才是兄弟,“人類”之間才該互相友好,不要發生爭斗——當然,如果這樣去做,也能消除一些爭論和戰爭。
“兄弟睦,孝在中”:兄弟姐妹若能和合、沒有爭執,就不會讓父母操心,整個家庭其樂融融,所以,子女和睦也是對父母的孝順。但我們這個時代,獨生子女居多,下無弟弟妹妹,上無哥哥姐姐,父母當他是天上派下的小公主、小王子,他自己也覺得“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沒人敢惹、沒人敢說。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生活能力往往很差,而且,由於沒有其他兄弟姊妹,一旦他不孝順了,父母就會很可憐。古代時一家會有好幾個孩子,一個若不孝順,其他孩子裡還有孝順的,而現在就完全不同了。
關於“兄弟睦”這個道理,歷史上有很多故事:唐朝有位副宰相叫李績,一次他姐姐病了,他就親自照料她,為姐姐燒火煮粥時,火苗燒了他的胡須。姐姐非常不忍心,勸他說:“你的僕人、侍妾那麼多,何必自己這樣辛苦呢?”李績立即回答:“您病得這麼重,讓其他人照顧,我不放心。您現在年紀大了,我自己也老了,就算想一直給您煮粥,也沒有太多機會了。”李績能這樣對待自己的姐姐,實在是難能可貴。
然而在現在人的身上,這種事很難看到了。即使兄弟姐妹病了,有些人也以“我現在工作忙”為借口,讓別人替他打電話、發信息;好一點的,會給卡上打點錢,但不可能親自去照顧。因此,現在的社會退化得很厲害,外在物質條件雖然不錯,不像古人一樣用瓦罐做飯、住的是土房,可在科技進步的背後,人心不再像古人那麼善良了。如果你連兄弟姐妹都不關心,那與自己沒有關系的人,就更不會去出手相助了。
在古代,人們把所有人都當作兄弟姐妹,我們現在雖做不到這一點,但至少也要與家人和睦共處。倘若這一分愛都不能付出,那麼這個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確實不好說。古人講過:“愛的感覺,是溫暖;愛的語言,是正直;愛的心地,是無私;愛的行為,是成全。”然而現在的人,說還是這樣說,但行為上卻充斥著自私自利,助人的心少得可憐。
可能你們也聽說過,新加坡有一位許哲女士,她不分種族、不分宗教,凡是可憐的人都盡量幫助、護持。前幾年她106歲時,一位記者采訪她:“您為什麼對所有人都這麼好,都要幫助?”她說:“我哪裡是幫助別人?在我眼裡,他們都是我的兄弟姐妹。”這種理念,如果放在人類上,那就是儒教思想;如果放在所有眾生上,那就是大乘教義。所謂大乘教義,其究竟宗旨就是要以無私的心,關愛天下一切生命。
有時候我們反觀自己,不要說大乘教義,就連儒家對父母、兄弟最基本的感情,可能也沒有做到,的確值得慚愧。有些人好像突然來到這個世界、跟誰都沒有關系一樣,對家人始終非常冷漠、不理不睬,這種態度確實不好。假如你有佛法上的境界,泯滅了親怨分別,通達了自他平等,那倒值得隨喜。可如果沒有這種境界,只是像塊石頭一樣麻木不仁、沒有感覺,那就成了《二規教言論》中經常呵斥的“無慚無愧者”。
其實,孩童時代建立友愛觀念非常重要。如果一個人小時候就懂得尊敬兄長、愛護弟妹,那他長大之後,跟同學、同事、道友相處時,也會幫助並尊重別人。《小學生手冊》和《中學生手冊》中,都有“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等字眼,但如何落到實處讓孩子們身體力行,很多學校卻並不關心。所以我每次去學校時,經常強調:“孩子分數的高低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應該做個好人。”
當然,要讓孩子做好人,父母、老師都有責任,都值得努力。否則,孩童時代教育不好,長大以後重新再來,那就非常麻煩了。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人從小搞不好兄弟關系,後來在單位裡待人接物會捉襟見肘;不但如此,倘若他想修學大乘,對天下父母觀慈悲心,或者修學密乘,對金剛道友觀清淨心,就更是舉步維艱了。因此,大家應該知道:要想學佛,先要做人,做好人後才能學好佛。
上師如意寶也常講:對下者應慈悲愛護,對平等者應和睦相處,對長者應恭敬有加。這個教言,與此處的內容完全相同。
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對錢財等身外之物,一定要看淡,如果不執著財物,兄弟之間的怨恨爭斗就不會產生。除了錢財以外,語言也常成為爭斗之因,語言若能包容忍讓,別人說了刺耳挖苦的話盡量忍下來,不必要的沖突自然會銷聲匿跡。
“財物輕,怨何生”:父母教育孩子時,哪怕是一個小小的玩具,也不能讓他看得過重。其實,儒教這些少欲知足的道理,講得非常好。若沒有這些理念,孩子小時候會為了玩具打架;大了會為了錢財殺人。現在社會上這種現象特別多,有些人打麻將僅僅為了五元錢,坐出租車為了省一元錢,就會殺人奪命,非常可怕。若能從小斷除對財物的貪執,就會止息很多不必要的紛爭。
西漢有個人叫卜式,他弟弟長大成人後,他把家裡的房屋田產全部留給弟弟,自己趕著一百只羊,上山放牧去了。十幾年後,卜式的羊達到一千只,弟弟卻把家業耗盡了,卜式又分出一半羊給弟弟……可見,他是個重義輕財的君子。
現在人若也教育子女不貪財,那孩子將來不管在社會上做事還是學佛,都會有一定的前途。否則,對一點蠅頭小利都死執不放,沖突定會在他身上頻頻發生。就像漢地的很多地方,子女為爭奪父母的家產,打官司會持續好多年。有一個老人,他很有錢,平時生病子女都不來,後來他病得非常嚴重,子女一個個都趕來了。老人十分聰明,清楚他們的來意是為了遺產,但不願把錢留給這些不孝子,就故意全部捐給政府了。
所以,每個人小時候最好不要養成自私、貪財的習慣。我認識一個老鄉叫才讓嘉尼,他家有七口人,所有東西都是分開的,故家裡有七個箱子:父親的箱子、母親的箱子、大兒子的箱子、二兒子的箱子……但平時吃飯是一起吃。後來這些孩子長大後只為自己,對一點財物就斤斤計較,所以都沒有特別好的前途。可見,孩子在什麼樣的家庭、學校,接受什麼樣的教育,也就形成了什麼樣的人生目標。因此,大家有這個機緣時,應該給孩子灌輸良好的教育,只有這樣,對他的將來才有很大幫助。
如果一個人德行非常好,即便是諸天也會經常護佑。以前有個姓田的老人,他死之後,三個兒子決定分家。他們將家產分為三等份,別的財產都已分妥,唯剩一株紫荊樹不好處理。他們商量了半夜,議定次日將樹截為三段,每人分一段。但這樹好像有靈性,第二天去截時,它已經枯死了。三兄弟十分震驚,認為是天地鬼神的暗示,逆天而行會招致不詳,於是決定不再分樹,紫荊樹立刻復活了。他們大受感動,把已分開的財產又合起來,從此不再提分家之事。
可見,人與自然之間,有肉眼看不到的很多奧秘。假如人們彼此不和,引發紛爭與戰亂,外境上也會出現風雨不順、五谷不熟等惡兆。所以,人類要想快樂地生活,並非希求錢財就能得到,而要從自身修養、隨順天龍八部等方方面面加以調整,許多緣起不能破壞。倘若隨便砍神樹、挖神山、移江河,則容易引發各種天災人禍。所以,人類要想生存下去,很多方面的因緣要處理好,否則就會出現不妙的緣起。
話說回來,兄弟之間為了名聲地位而手足相殘,這是非常不合理的。以前在三國時期,曹丕得了王位後,因妒忌弟弟曹植的才華,就故意刁難他:讓他七步成詩,題目是“兄弟”,但不能出現“兄弟”二字,作不出來就要砍頭。所幸的是,曹植才華橫溢、出口成章,很快就作了一首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詩中用了一個比喻:豆子被放在鍋裡煮,而用來煮豆的是豆稈,所以豆子在鍋裡哭泣:“我們本為同根所生,何必要急於相殘?”以此來影射曹丕的狠心。曹丕聽後,心感慚愧,就不殺曹植了。
縱觀上下幾千年歷史,無論漢地還是藏地,帝王子孫中兄弟相殘的例子數不勝數,和睦相處、互忍互讓的,實在少得可憐。當然,家族的世代相傳,如果是因你出家而終結,這並不可惜;但若不是這樣,是由於兄弟不和而分崩離析,那就是大不孝了。
我們每個人都要生存在這個世間,而若想活得快樂,唯一的方法就是要懂做人的原則。假如你不懂,那就不可能做好,做不好也就得不到你想要的生活。所以這個規律,大家一定要牢記。
“言語忍,忿自泯”:兄弟姊妹之間說話不能過激,否則,一旦說了刺耳難聽的語言,就會傷害彼此的感情。古人言:“利刀割體痕易合,惡語傷人恨難消。”用利刃割傷身體,傷痕容易愈合,而用惡語傷了人心,別人就會一直不忘、耿耿於懷。
當然,對他人所說的難聽之語,我們沒必要記在心上。《弟子規》後面也說:“報怨短,報恩長。”報恩的時間越長越好,而報怨的時間越短越好。因此,道友之間有一點摩擦,應早點把它忘得一干二淨。作為一個修行人,當場接受不了別人辱罵,這還可以理解,但若很長時間後仍念念不忘,就該值得慚愧了。雖說若沒有一定的修證,對諷刺、挖苦確實難以忍受,但我們還是要盡量串習。《法華經》中雲:“惡鬼入其身,罵詈毀辱我,我等敬信佛,當著忍辱铠。”即使有些人像惡魔附體一樣,在公共場合謾罵我、侮辱我、誹謗我,我也要“忍一時”,以保“風平浪靜”,披上安忍的铠甲,把他當作佛一樣對待。不過,許多人此時來不及披安忍的铠甲,到處找,卻不知道放哪裡了。結果——心被刺傷了,爭斗也開始了。那時候,安忍的铠甲忘了,大圓滿的寶劍也丟了,什麼修行境界都沒有,最終弄得遍體鱗傷,非常可憐!
所以,修行人平時一定要學會寬容,面對他人的惡言相向,儒家教誡我們要修安忍,而佛教的大乘六度中講得更為清楚。當然,這說起來簡單,可一遇到外境,許多人因為“肚子”太小,很多事情沒辦法包容。如果你有漢地彌勒佛那樣的“大肚子”,那什麼事都會容得下。記得有一副描寫彌勒佛的對聯,上聯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下聯是“開口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大家也應常以此對照自己。
有時候人為了一點小事,便爭得頭破血流,回頭一看,也會覺得羞愧、後悔。常言道:“氣後後悔,醒後後悔。”有些人生氣的當下口不擇言,罵的罵了、說的說了,過後又後悔不已;有些人發酒瘋時,該說的、不該說的全部說了,醒酒後也悔不當初。既然如此,當我們難以控制自己時,就要盡量學習彌勒佛的大肚 ,裝下別人的攻擊與侮辱,行持世人行持不了的安忍。
安忍有多種,像上面這樣耐受怨害,是一種安忍;而我們為了佛法苦行,也是一種安忍。不說其他的,單單是聽法,有些人總抱怨太累了、太冷了,其實不能這麼想,我們為了佛法,再寒冷、再辛苦也值得。1987年,上師如意寶從五台山回來後,開始傳講《釋量論》,那時候我輔導是露天的,地上也沒有坐墊,地全凍了,大家就這麼坐著,一個冬天都是如此。不但是那四個月,以後三四年中一直都這樣。現在想一想,我們那時的安忍心很強,不像現在的人:“地上太冷了,什麼都不墊,我得風濕怎麼辦?”不說城市裡的人,包括學院的有些道友,現在像那樣聽一堂課,也不一定能做到了。
此外,聽法、修法的時間稍微長一點,也應該多加忍耐。我們居士林的老堪布(可能七十多歲了),修法非常精進,每次講法也是三四個小時,下面若有人叫苦連天、疲憊不堪,他就批評道:“你們搞世間法不覺得累,聽三四個小時的法有什麼累的!”有一次,老堪布和我弟弟幾個人去朝神山,一大早就出發了,下午五點左右才到。大家一路上都沒吃飯,餓得不行,到了那裡很高興,覺得終於可以吃飯了。但老堪布早把這事給忘了,一到山下就說:“走,轉神山去!”他們只好硬著頭皮、饑腸辘辘地先轉山。神山特別高,他們暗想:“走一圈可能花很長時間吧?”沒想到,老堪布又語出驚人:“這次機會難得,好,我們磕大頭轉!”他們雖然又累又餓,但看到老人家像朝拉薩一樣磕大頭,自己也沒辦法,只有跟著磕。結果,很晚了才轉完一圈。
這些老修行人,修法不怕時間長,安忍心也特別強。不像現在很多人,修法、聽法方面一點耐性都沒有,而對世間法的忍耐力卻很強,為了家庭、工作,什麼都能忍下來,這是一種顛倒行。所以,作為修行人,理應行持真正的安忍。
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
不管吃東西或喝飲料,都要請長輩先用;就座時讓長輩先入座;走路時讓長輩先行,晚輩隨後。
可能有人認為:“這沒有必要吧!現在人人都是平等的,長幼可以一起吃、一起走、一起坐。”這種想法大錯特錯。其實,長幼有序、尊卑有次的理念,不僅儒教中提倡,在佛教僧團中也一直存在:以全體佛弟子來說,所受的戒越高,地位便越高。以同一種戒來說,受戒的時間越早,地位就越尊。因此戒臘長的人應先坐、先吃,比丘、比丘尼都是如此。
可現在人不注重這些,一家人吃飯時,都是先讓寶寶吃,這完全是錯的。我們應該讓孩子學會尊重長輩,讓老人先坐、讓老人先吃。假如從小懂得尊重老人,他自己老的時候,子女也會孝順他。所以,做人要明白先後次第,《大學》雲:“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意即天地萬物皆有本有末,凡事也都有始有終,若能明白本末、始終的先後次序,這也就接近於“道”了。
然而,如今很多人不懂這一點。前段時間我去學校時,強調“禮”很重要,有個老師反駁說:“學點知識就可以了,禮是多余的,現在人不需要。”當時我很不高興,狠狠說了他一頓。其實,人如果不懂禮,跟動物就沒有差別了。《禮記》雲:“鹦鹉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在這個世間上,人和動物怎麼區分呢?很多人以能不能說話來分,實際上並非如此。鹦鹉會學人說話,但終究是飛鳥;猩猩會學人說話,也始終屬於禽獸。人如果不受禮的規范,即使能說話,不也是禽獸之心嗎?如同所謂的“人面獸心”、“衣冠禽獸”,外表上是人模人樣,內心卻猶如禽獸。人不知禮的話,久而久之,就沒了父子的差別,也沒了上師與弟子的差別,長幼之間全部平起平坐……這跟動物又有什麼兩樣呢?
常言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荀子也說:“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人若沒有禮節,則不會有立身之地;做事不依禮節,那不可能成功;國家沒有禮節,就不會有安寧之時。
古人處處用到“禮”,而現在人卻非常缺乏。有些人鼓吹西方文明很先進,但西方卻沒有這方面的教育。有位教授叫錢賓四(錢穆),他在清華、北大教過書,1949年去了香港,後來又移居台灣。他是現代著名的歷史學家,在國內外均享有盛譽。一位美國學者曾就中國傳統文化編了本書,書後引用錢教授的話,寫了一篇文章:《上一堂中國課》。文章中說:“錢教授講過,中國的‘禮’字,在西方文字中根本找不到同義詞,只能把它的音譯出來。”所以,作為炎黃子孫的中國人,假如把自家的如意寶丟棄,而到西方的知識海洋中去摸索,恐怕找不到有價值的東西。
“禮”對我們非常重要。孔子教誡兒子道:“不學禮,無以立。”的確,一個人如果不懂得禮,就無法在社會中立足。孔子的兒子叫孔鯉,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據說是因為他出生時有人送來一條鯉魚。儒教不以吃魚、殺生為惡,有時候我很看不慣。比如,“二十四孝”中的王祥臥冰求鯉,就是供養父母鯉魚;現在小孩子的圖畫書裡,在表示孝順父母時,也是在盤裡放一條魚……儒教提倡“以時殺焉”,認為遵循時令 則可以殺生,這一點跟佛教有很大的差別。
講到這兒,不由得想起有些佛教徒的極端,他們聲稱:“大乘佛教不用學,它跟儒教一模一樣。我對《三字經》、《弟子規》更有信心,對佛教沒信心也可以。”這一番言論,正說明了他連儒教都不懂。而有些國學老師更可悲,上課時諄諄告誡孩子:“你們一定要殺雞宰羊,以孝父母。”其實,造罪業來孝順父母,在佛教中本身就是不孝。他們把“終生慕父母”認為“則大孝也”,我們也承認;但若說“殺生供父母,則大孝也”,我們則不許也。所以,有些人的話太過分,口口聲聲說:“儒教思想最殊勝,以後不用學佛了,《弟子規》遠遠超過《入行論》和大圓滿。”這種思想非常狹隘!
儒教在世間法方面有很好的傳統,這一點我們非常認可,但除此之外,他們對來世的研究一片空白,在有些話、有些事上造下很多罪業,這從有些文章中也看得出來。所以,這次講《弟子規》的過程中,我如果有不同的意見,不管遇到什麼人,都會直截了當地說出來,以供大家作為參考。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本開示視頻地址: http://www.xuefo.tw/bdshow_20180.htm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