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弟子規》6


 2009/12/28    熱度:4217    下載DOC文檔    

第六課
思考題
23、師長叫一個人時,如果他不在旁邊,你應該怎麼做?這種小小的行為能反應出什麼?
24、在長輩、老師面前,應當杜絕什麼樣的傲慢之舉?對於這些優良傳統的繼承與弘揚,你認為自己該做些什麼?
25、當今時代,人們心理與行為有了巨大變化,有些古代傳統不一定適合,這時候該怎麼辦?對師長表達恭敬時,關鍵要把握什麼原則?
26、在古人的待客之道中,“目送”為什麼很重要?請說說你自己的體會。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弟子規》主要是小孩子學的,作為出家人,作為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也許覺得太淺了。但如果你受過這種教育,去了解一下古人的思想、禮節和行為,對度化眾生、饒益有情必定有值得借鑒的地方,同時,對你與人溝通交往及心理成長,也會有所利益和幫助。
這裡雖沒有宣講甚深中觀,也沒有揭示光明如來藏的本體,更沒有無上大圓滿直指心性的甚深竅訣,但作為一個普通人,若想生存在這個社會群體中,對有些道理不得不了知。了知了,對今生來世只有幫助,沒有危害。
這一點我非常清楚。因為傳講之前,我自己先讀了一遍,又給三四個有緣眷屬講了一遍,正是覺得有意義,才開始廣泛弘揚的。彌勒菩薩說過:任何語言,如果符合經教且能對治煩惱,就應像佛語那樣恭敬頂戴。
對很多智者和學者而言,以後通過這種方式來隨順眾生、幫助眾生,是很有必要的。即使你對甚深中觀或無上密法的境界有所領悟,但有些眾生的根基比較鈍,不依靠一些其他道理,也不一定能攝受他們。因此,這次學習《弟子規》,若是佛教徒,可結合佛教道理讓他了解;若是非佛教徒,則應令其在傳統文化的領域中尋找真理,從而調整自己的行為,如此對他個人和社會都有利。
下面繼續講:
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先到
長輩叫人時,自己聽見了應及時回應,並幫著去呼喚人。如果所叫的人不在,應當回來禀告長輩,並進一步詢問,有沒有需要自己幫忙的事情。
也許有人覺得:“《弟子規》沒什麼可學的!你看,長輩叫,我就代他答應;人不在,我就替他做,再沒有更深的東西了。”
確實,這個字面意思比較簡單,但你能否真正運用於實際生活中,時時助人為樂,對長輩不離恭敬心?這還有待於觀察。遺憾的是,這麼小的一個行為,現在人也很難做到。比如,我打電話或用其他方式找一個人,他可能不情願地應一句:“嗯,什麼事呀?”找他本人都這麼冷淡,不是找他的話,恐怕更不理不睬了。尤其是現在的小孩,根本沒有這種觀念,你若叫一個孩子,他又不在,別的孩子絕不會替他轉告,更不會幫他做事。可見,簡單的事也並不好做。
其實從有些行為上,能體現出更深層的東西。譬如打電話,大人不在家,是小孩接的,從他接電話的態度,就能看出這家人的素質以及對孩子的教育。倘若他對你很恭敬、很尊重:“我爸媽不在,也許過一會兒回來。假如您有急事,我可以代為轉告。”這是有教養的表現。如果說一聲“他不在”,“啪”一聲把電話掛了,那就很沒有教養了。倘若從小養成這種習慣,長大後就會體現在他的行為上,只要不牽涉到他個人,身邊無論發生什麼事,他都不會伸出援手。這一點,看看現在的社會就知道——即便是臨近餓死、快要崩潰的人倒在身邊,許多人依然漠不關心、置之不理。這是為什麼?就是從小沒有受過道德教育。
所以,我們不能把這些行為看作是小事。尤其對大乘佛教徒而言,別人的事,其實就是自己的事。如果有人迷了路,或者在找人,這時你應主動地引導他、幫他找。若能如此,說明你有利他之心,因為這小小的行為,就是無條件自願助人的善心體現。
因此,本應善待一切眾生的佛教徒,對身邊的人更要關心。而這種關心,自然也會有所回報。《法華經》雲:“為一切眾生,歡喜而愛敬。”對凡是有生命的有情,若不分種族、不分群體讓他獲得快樂滿足,盡心盡力地愛護他,則會得到一切眾生的歡喜與愛敬。
當然,為他人做事,不能懷有圖報之心,也不是為了在人前表現。現在社會上,有身份的領導、上師才有人恭敬,而無依無靠的可憐人,不管在哪裡,都少有人眷顧。所以,我們應不分地位、不分權勢,以恭敬心來幫助所有眾生,若能這樣,必定會得到佛法的利益。印光法師也說:“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
不過,說總是比較簡單,你們聽也一樣,聽課的時候覺得:“是啊,以後不管別人怎麼樣,我都要恭敬對待、一視同仁。”可當遇到關系不好或毫不相干的人時,要誠心幫他比登天還難。但不管怎樣,大乘的原則就是沒有任何分別,只要有生命的,就應該平等幫助。這是我們的目標,至於能否達到,還要看個人的修行。
有些人在短短時間裡,就能提起心力做到;而有些人因前世罪業深重、習氣深厚,再加上今生的智慧、對治比較薄弱,聽聞佛法、依止善知識的時間再長,恐怕也很困難。就像昨天講的阿育王時代那位比丘,出家六十年了,連一個偈頌也不會講 。有些道友就是如此,來學院很多年了,不要說修行,跟別人交往的能力都很差,雖然聽的是最甚深、最殊勝的法,但修行始終上不去;而有些人來的時間並不長,只有一兩年或幾個月,很多境界卻已紛然呈現,行為也有日新月異的變化,究其原因,就是他能夠提起心力,對善法具有強烈的意樂。
我們每學一部法,都要盡量用於生活中,不要停在理論上、書本上。像這句“人不在,己即到”,表面看來很簡單,誰都懂,甚至有些人想:“堪布不要講了,不要耽誤我的時間,我還要念咒語、修加行。”但實際上,你能不能真正做到呢?也許你認為:“反正別人又不找我,沒提我的名字,我干嘛瞎操心!”所以,即使是大人,是修行人,對此也很難行持。
總之,《弟子規》的道理看似淺顯,但做起來時,每一個都比較難——我是有這種感覺。
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見能
稱呼長輩時,不可以直呼名諱,《事師五十頌》中也說,對上師不能直呼其名,須冠以“最尊貴的”、“尊敬的”等敬語。同時在尊長面前,也不要表現自己很有才能,從而藐視長輩。
“稱尊長,勿呼名”:我們在日常行為中,隨時對尊長要有恭敬心。如果沒有恭敬心,按佛教的觀點,就會障礙智慧的生起。釋迦牟尼佛在未成就之前,與 陳如等五人在尼連禅河苦行六年,之後前往菩提伽耶的金剛座,途中享用了牧羊女供養的乳糜,後於金剛座示現大徹大悟。當時 陳如等人對佛陀捨棄苦行、享用飲食十分不滿,他們說:“喬達摩是放逸者、破戒者、不如理行持禅定者……”接著就前往鹿野苑了。釋迦牟尼佛成就後,四十九天沒有講法,梵天等請法之後,才開口宣說。正准備初轉法輪時,卻沒有適合的所化眾生,本來兩個外道根基不錯,但已不在人世了。佛陀觀察前世因緣,了知 陳如等五人正是所化,為把這甘露般的境界傳給有緣眾生,佛陀便前往鹿野苑。
在鹿野苑,五人遠遠地看見佛陀,就共同商定,佛陀來了不要理他。但佛陀的到來,就像陽光映蔽群星一樣,令他們不由自主違背了內部的誓言。他們直呼佛陀的名字,語氣態度仍有失恭敬:“具壽喬達摩,你是不是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佛陀說:“你們不應用‘具壽’來稱呼佛陀,否則永遠得不到真正的智慧。佛陀是三界導師,具有無礙的智慧與慈悲,所以你們理應恭敬。”聽了佛陀的話,五人馬上改變了態度,對佛生起恭敬心祈求傳法。此時千佛的法座突然現前,釋迦牟尼佛向前三佛的法座頂禮後,自己坐在第四個上面,其他的也就消失了。之後佛陀轉了四谛法輪,這五人和八萬天子都獲得了聖者果位。
從這個緣起上看,在佛教中,對上師應當恭敬,不能直接稱呼其名。這一點,小乘大乘、漢傳藏傳都有各自的傳統。比如,漢傳佛教稱呼法師的名諱時,會說“上成下勞法師”等等。以前有個人寫我的名字時,寫成“上索中達下吉”——他的因明學得不錯,我的名字是三個字,他就把中間那個字加了個“中”,這也是一種尊稱吧。可現在的世間人都直呼名字,對老師不在乎,對父母也沒大沒小,這樣非常不好。對老師就應尊敬地稱呼“蔡老師”、“范老師”,否則,從這一點上,也能看出你沒有修養。
“對尊長,勿見能”:在長輩或上師面前,千萬不可誇誇其談、高談闊論,大肆宣揚自己的功德。有些人跟別人交流的過程中,一半都是講自己的經歷,對此華智仁波切說過:人家沒問你的經歷,就不必處處自我宣傳 。
以前,我在一個縣城裡見過這樣一件事:有個學生成了縣委書記,地位遠遠超過老師。十幾年沒見了,一見面,他對老師很不恭敬,不但直呼其名,還不停地自我炫耀。老師有點不高興,因為這畢竟是他的學生,懂禮節的人,再怎麼也不該直呼師名,不該在老師面前宣揚自己。而在佛門,古代尊師重道的傳統禮節,如今依然保持完好,言行舉止相合於古人,行為點點滴滴都如理如法,這對今生來世也有非常大的功德。
說到宣揚自己,春秋時期齊國有個相國晏嬰,他的車夫就喜歡在大庭廣眾中招搖,駕車的時候傲氣沖天、神氣活現。他的妻子很懂禮,見此情景,對他說:“你看我們相國,有那麼好的修養和學問,但始終謙恭有禮、毫不張揚。你不過是一個車夫,一點學問都沒有,卻天天趾高氣揚、洋洋自得,你有什麼好炫耀的?”他聽後深感慚愧,自此以後,變得謙遜謹慎起來。晏嬰對車夫的變化感到奇怪,追問之下,對他勇於改過的態度感到滿意,後來推薦他做了大夫。
從這則故事可以看出:一個人若常常自我炫耀,尤其在老師、長輩或一些嚴厲對境面前,宣揚自己如何出色,是不符合道德修養的。因為這種言行所表現出來的,就是傲慢,而在世間,最不可接受的就是傲慢。對於傲慢,不僅佛教中有很多教言,《禮記》中也說:“敖 不可長,欲不可從 ,志不可滿,樂不可極。”傲慢的念頭不可滋長,邪惡的欲望不能放縱,求善的志向不可自滿,享樂的行為要適可而止。
所以,我們平時要觀察自己的言行舉止,否則很容易自以為是。其實,真正對眾生有利的唯有大乘佛子,但大乘佛子在任何場合都不會說自己如何了不起。為什麼呢?因為他的境界很高,沒有“自我”的執著和念頭,在他看來,付出與奉獻理所當然,自己是眾生的僕人,僕人為主人做事天經地義,有什麼可值得宣揚的?
此外,對尊長說話也要用最恭敬的詞。藏語中就有一些敬語,如吃、走、睡、行,都有專門的恭敬用語,用上這些就能體現出對別人的尊敬。這在拉薩一帶做得不錯,可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懂了。而在漢地,古人對長輩說話也多用“請”,但如今,只有在一些星級賓館或大餐廳,才聽得到“您請坐”、“您請吃”,在其他場合裡,“請”字幾乎銷聲匿跡了。“請”字用得越少,說明人的素質越差,對秉持傳統禮節越不重視。漢人如果自己都不重視老祖宗的傳統,而讓這些禮節在社會人群中消失,這是非常悲哀的。
當然,藏地也面臨著一些問題。比如,藏人取名本來都有意義,或與自然界有關,或與傳統文化有關,或與吉祥、佛法、成就有關,總之名字都有一定的象征。可是現在,很多人去學西方和漢地,隨便取一個,不倫不類的。其實,每個民族都有良好的傳統,對此應該繼承並發揚,沒有必要放棄。漢地也是同樣,人與人之間的禮節原本非常好,但對新一代的年輕人而言,這些只能在書本上看到,行為上已經沒有了,若再繼續下去,估計過不了幾代,所有的禮節都會隱沒,確實很可惜!
因此,當前許多有志之士,正在全力以赴地挽救民族文化,以免它受到更大的沖擊。其實這也是每個人的責任。雖說我們不一定有多大的能力,能在大范圍中進行弘揚,但每個人身邊有很多孩子,只要力所能及地將這些傳統文化傳遞給他們,也會有非常大的利益。
路遇長 疾趨揖
長無言 退恭立
走路時遇見長輩,要主動上前去行禮問候。長輩有什麼吩咐就依教奉行,沒有吩咐就退到一旁恭恭敬敬地站著,讓長輩先走過去。
或許有人認為這多此一舉:“你看,遇到老師時,他沒離開之前還要傻傻地等著,多浪費時間啊!沒有必要。”確實,現在生活節奏非常快,人人像太陽下的螞蟻一樣忙碌奔波,不如古人那樣悠閒自在,這樣做可能會有不同感覺,似乎也有改變的必要。在佛教中,佛陀制定戒律時也說,可根據時間、地點、當地習俗來修改一些細則。而今經過多年的演變,人的心理與行為已有了巨大變化,故也能理解他們的這種想法。
但從整體上看,對長輩的尊敬還是非常有必要。雖然世間人對老師的態度已經變了,但在佛門,這些傳統一直存在,而且保持得很好。一個佛教徒遇到了上師,不打招呼而扭頭就走的,幾乎沒有。有些人可能是近視看不清,上師都走過去了,才如夢初醒:“噢,是上師!”然後戴上眼鏡看一看。除了這種情況,一般來講,不恭敬的很少。
可現在的世間人,見父母師長根本不打招呼,更不用說上前恭敬問訊了。其實,這些行為是人的本分,如孔子所言:“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欤?”對父母的“孝”與對兄弟的“悌”,是“仁”的根本,是做人的基礎。所以,恭敬不是做給人看的,也不是為了得什麼利益。
在古代,人們不好炫耀,重視隱藏學問、韬光養晦,但他們的道德修養,卻往往能從外在的“有表色”——表情、言語、眼神、行為中流露出來。例如子路,是孔子的學生,學識淵博,以懂禮貌著稱。一天,孔子走過庭院,要到門外去。恰好子路在庭院裡讀書,看到老師,立刻放下手中的書,鞠躬行禮。孔子並沒有看到他,只是看到院裡的櫻花而停下腳步,欣賞了很長時間。子路就一直躬身站著,不敢動,等孔子發現他時,他身體已酸麻得失去知覺了。孔子很高興,稱贊道:“子路真是一個懂禮貌的好弟子!”
然而時至今時今日,這種行為已經沒有了。那天我到智悲學校去,說:“你們應該學會恭敬,不能像古人那樣彎腰問詢也不要緊,但對老師、長輩和出家人,至少要打招呼。”若能這樣做,別人心裡也很舒服。就像下飛機時,空中小姐微笑著說:“再見,請慢走。”這麼幾句話,並不是什麼大的付出,但讓人聽了以後,確實感到很溫暖。
當然,對師長恭敬時,也要觀察他的意樂。比如對我來講,有些道友過於恭敬也不舒服。以前講《事師五十頌》時說過,路上遇到我了,打個招呼就可以,但站在旁邊一直恭送,我就不喜歡。《金剛藏莊嚴續》中有個教證說:拜見上師後,不能背對著離開,要面朝上師往後退 。原來有個居士離開時一直退退退,可是還沒有退到門口,自己就倒下去了……其實這很符合密續教義,但人與人不同,太恭敬了我不習慣,尤其是人多的時候,有人彎下腰表示恭敬,我就特別不好意思。還有些人路上只要看見我,馬上撲下去磕大頭,我一見就趕快躲開,他磕完一看,人早就沒影了,旁人也不知道他向誰磕,還以為是磕大頭去拉薩的呢!其實,《事師五十頌》裡說過:“能令師喜皆當為,師不喜事悉斷除。”令上師歡喜之事,要盡力去做,而上師不喜之事皆應遠離。所以,凡事要根據情況決定。
總之,古人的傳統值得我們深思。如果人人能對師長如是恭敬,那麼試想,這個社會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反之,假如人人都不能行持,又會變成什麼情形?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路上碰到長輩,根本不知恭敬問詢,甚至還會瞪他一眼。所以,人心道德越來越淪喪、越來越敗壞了,這種傾向一定要注意!
剛才講了走路時遇到長輩的禮節,下面講騎馬:
騎下馬 乘下車
過猶待 百步余
如果騎馬或乘車時遇到了長輩,不能視若無睹地徑直馳過,一定要下車跟長輩問訊,恭敬地站於一旁讓長輩先過。即使他已走過去了,也要目送他離開百步以外,或直到看不見為止,自己才可以乘著坐騎離開。
有些人認為:“當今時代,在大城市裡,此舉完全沒有必要。”我覺得這種說法不對。平時遇到老師,不管你是坐車、騎馬,還是走路,都不能不聞不問,連個招呼也不打,應該看到老師就恭敬對待。當然,也不能老師剛走,自己就迫不及待地離開,還應當目送老師走遠。
古人特別講究“目送”,這是很重要的待客之道。比如客人要走的時候,你在門口或樓梯口目送他離去,他心裡會很舒服;否則,他前腳剛走,你後腳就把門“砰”一聲關上,好像巴不得他離開一樣,客人心裡肯定不痛快。如果一直目送著他,嘴裡也說:“慢走啊,有空再來玩!”那他也覺得:“主人這麼歡迎我,以後有機會我要報答他。”一路上,心裡會一直回蕩著這一切。
所以,人與人之間確實需要這些禮節。現在人對知識有強烈的希求,卻忽略了基本的人際交往,包括有些修行人,待人接物方面很不夠。古人對朋友、師長非常有禮,李白的詩中就寫到:“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當年李白送一個朋友,一直目送他的孤舟漸行漸遠,消失在碧空的盡頭,這時他還站在岸邊,只見滾滾的江水向天邊流去。詩中描寫了李白對朋友真摯的留戀。而這位朋友,可能也是站在船頭望著李白,一直不停地揮手,慢慢地,最後連人影也看不到了……
可現在人不是這樣:客人坐車准備離開時,主人關車門會夾住他的腳或衣服,好像急不可待地想他快走;或者,客人剛上了車,回頭想打個招呼,主人早就回去了。這些都是不恭敬的行為。古人常講:“敬人者,人恆敬之。”所以,若不注意待人的態度,漸漸地,自己也不會受到別人尊敬。
表面上看,路上遇到師長要下車,等他離開百步以外才可以走,好像是多余的事情,在大城市裡也難以做到。但這確實是很好的傳統,即使實在做不到,心中也要存有一分恭敬。
恭敬其實極為重要。宋代有兩位學者很出名,他們分別是程颢、程頤。最初楊時與游酢在程颢門下求學,程颢離世後,二人又結伴到程頤那裡去。那天正好大雪紛飛,他們冒雪到了那兒,發現程頤正在午睡,他們不敢打擾,就在門外站著等候。當程頤醒來時,打開門一看,他們兩人已經成了雪人,腳下的雪積了一尺多厚。從他們的行為中,程頤看到了對師長的恭敬和求學的熱情,因而將自己畢生的知識傾囊相授。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程門立雪”。
作為出家人,我們雖然已捨棄了俗世,但遇到以前的小學老師、中學老師、大學老師,仍要懂得尊敬。去年我遇到一位小學代課老師,他知識不高,當我表示尊敬時,他有些不好意思,但不管怎樣,“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教我一個字、一個偈頌的也是老師,也值得我終身尊敬。還有一次,我和慈誠羅珠堪布去縣城給一家人念經,那家有位50歲的婦女,慈誠羅珠堪布見到她,說:“您是我的老師。”她當場驚呆了,說不出話來,有些不敢置信。據說,她以前在小學給堪布教過書。
我們這裡也有很多出家人,如果你以前的老師信佛,今後可以給他一點加持品;如果不信佛,我們也要默默祈願:願他今生來世獲得快樂。有這麼一顆尊敬的心,是我們做人的根本,千萬不要覺得:“我很了不起,老師沒有什麼地位,應該向我磕頭。”現在很多人有這種行為,這是不對的!
要獲得世間知識,就應該恭敬老師;那麼,要獲得更甚深的佛法境界,就應該恭敬上師。關於如何恭敬依止上師,《事師五十頌》、《如意寶藏論》、《大圓滿心性休息》等經論中講得非常清楚,我在此不作贅述,希望大家認認真真去翻閱。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本開示視頻地址: http://www.xuefo.tw/bdshow_20180.htm

台灣學佛網首頁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