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禅師:太陽我的心28般若是禅定的結果,而非思維的結果
般若是禅定的結果,而非思維的結果
目前,量子理論學家認識到,觀察者的意識同被觀察的對象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並且他們對觀察者的意識越來越關注。1979年,“法國文化”就“心靈與科學”在西班牙科爾多瓦組織了一次為期一周的會議。很多知名學者都出席了這次會議,他們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堅信,世界和心靈具有相同的性質。
盡管有些科學家已經明白了心靈的基本特征,但恐怕還有很多人還想在試驗室中像研究其它對象一樣來研究心靈。那樣一來,所研究的,決不是心靈本身,而是心靈的投影,因為它被概念規范過。記住《念處經》(Satipatthana Sutra)中的一段話:“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你必須安住於身體來全面地覺照它,而不是把它作為一個與自己不相干的對象來研究它。同樣地,要安住於受、安住於心、安住於法來覺照它們,而不要去研究它們。當我們對自己的身體進行靜觀的時候,我們真實地與它同在,並給予它最清晰的注意,與它融為一體。花兒開放,是因為陽光溫撫著它的蓓蕾,並與它融為一體。禅觀揭示的不是有關真理的概念,而是直接同真理打照面,我們稱之為“頓悟”,它是在止和觀的基礎上產生出來的一種般若智慧。
思維的目的就是從記憶的倉庫中取出概念的爐渣來建造具有永久價值的作品。我們把這些陋室和宮殿稱之為“思想”。但是思維,就它本身而言,並沒有創造性的價值。只有當般若智慧現前了,思維才有真實性。般若智慧的現前不是思維的產物,而是長時間的覺照的結果。有時般若智慧可以轉換成思想,但是通常思想太刻板,太有限,以致不能夠有效地轉達般若智慧。有時,一個目光或一個微笑,比語言、思想更能夠傳達出般若智慧。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