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自己臨終如何念佛
我們心裡所產生的思惟從哪裡生起呢?以唯識學來講,是第六意識的作用,受到外界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影響,所起的反應。但是,這些心理反應的思想還得依靠個東西才能夠存在,什麼東西?氣,你呼吸停止了,就沒有辦法思想了。 我見過有些人,學佛學了一輩子,最後躺在醫院裡,呼吸短促,旁人說你趕快念佛啊!可是就是念不出來,沒有氣了。你看人死的時候,呼吸接不過來,上 頭 咳 一聲,下面的肛門一松,氣脫開了,沒有辦法。我有很多這樣的朋友,念佛念了一輩子,我去看他,叫他念佛,可是,卻很可憐,念佛念了幾十年,什麼是念佛法門也不懂,只以為「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口念著才叫念佛,最後躺在病床上,嘴巴動不了,一籌莫展。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那是念佛號,不是念佛。真正的念佛,不一定嘴巴念,心裡面想著佛就可以了,也不一定要想什麼莊嚴的佛像。如同臨終前,想兒子還沒有到,忍著這口氣,心裡頭掛念著,我們只要把想念著兒子,想念著情人這一念,把對象一換成佛就對了。可惜,多少人念佛念了一輩子,始終沒有搞清楚。你叫他念佛,他念不上來,對的呀!因為他的氣散了,「阿、阿」不出來,思 惟 接 不上來。可是我請他念佛,他搖頭意思說念不出來,這時他不已想到佛了嗎!又怎麼說無法念呢? 所以注意!我們不要忽略了「恆作是念」幾個字,並不是說懂得了這個道理,有了這個觀念想法之後就可以了事,須有實際的功夫。恆作是念的「念」等於佛的念,心中始終牽掛、惦記著這一件事。再例如自己的父母親病重快要去世了,可是,還必須要在外面辦公、應酬,盡管在處理事情或者在講話,而心中則惦念著家裡的親人,沒有刻意去想他,念頭卻始終在心中掛著,這就叫做「念」。念佛是要在心裡念著、止住,並不是在嘴巴干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整理自《圓覺經略說》 一個真有修持的人,他在斷氣以前,他的正念是存在的。譬如修密宗的人,或者修淨土宗,觀阿彌陀佛的人,他到這個的時候,嘴裡念不出來,氣力沒有了,意識分散了,但是,他的信念,不去管自己死不死,只要想一個佛像,心中想著佛的這個正念存在,拿基督教來講,他一定得救,上升了。這個叫念佛,不是嘴裡念。 所以跟一般不懂的人說:「你這個時候念佛啊!」很多學佛的答復我,「唉……老……老師啊……我念……念不出……來……」我說,「你好笨蛋啊!你怎麼會跟我講話?你跟我講話,這個就是念啊!念佛,就是念頭裡有個佛的觀念,並不是嘴裡在念阿彌陀佛。」可是他已經聽不懂了,意識力量不夠了。所以看到很多學佛的,不管學密宗、禅宗、淨土宗,到最後都是沒有把握,做不了主。我們用四個字批評,叫「浪死虛生」。盡管出家,在家,學佛,信其它的宗教,白活一輩子,到臨死做不了主。所以很多信宗教學佛的,都並沒有得到好處。 《人生的起點和終點》 念佛修淨土的更要注意喽!你現在光念佛號,到臨命終時--臨死的時候,這口氣不來,你想念佛號念不出來。所謂念佛並不是叫你嘴裡念啊!而是一個念頭、一個影子。現在,你觀「阿彌陀佛」也好,觀「觀音菩薩」也好,你只要迷迷糊糊有這個影像就好,先不要求清晰。先把它練習熟,到臨命終時,念頭起不來,妄念起不來,這個阿賴耶識種子所形成的這個影像依然在。那個時候四大要分散,這個肉體要死亡了,這個影像更清明,等於夢中身體一樣。所以你現在練習慣了,到時候自然往生西方,往生淨土,這就是念佛。 你觀「阿彌陀佛」或者「觀世音菩薩」,把影像就定在心中,無論你走路,吃飯,都可以一面觀想,一面做其他的事。隨時隨地都在觀想,很自然地觀。懂了沒有?所謂觀想,並不是用第六意識的妄想去觀哦!而是第六意識的現量境,是第七識的根,第八識的功能的影像。 所以一般人跟我說:「哎呀!你是禅宗,我是念佛的。」去你的!你懂得淨土?這就是淨土初步的修法,你翻開《觀無量壽經》看看,你看我的話錯了沒有?平常你看不懂,我卻看懂了。就是你不修持嘛!不證得就不懂。 講到念頭,我們只知道,心裡的思想是念頭,卻不知道連四大地水火風也是一念所生,都是這一念變出來的。這一念就是業力,念轉得過來,業力也轉得過來。所以禅宗了心,就是了這一念,這一念就是五陰,就是八識。修是修這個,不是光修第六意識。第六識一念一念來,也一念一念地去,所以你一念不能了第七識、不能了第八識,還學什麼禅! 我們平常只在心中搞一點意識清明,那是第六識一部分的事,差得遠啊!到了臨死時,四大要分散時,你平常所得的清淨,所得的功夫,一概用不上了,因為單單一個第六意識起不了什麼作用的,嬰兒生下來,第六意識沒有分別,老年糊塗了,也沒有用,可是那第七、第八識還在作用,這一點要知道。所以,臨死時,你叫他念佛,他說:「不行了,不行了!」真是不行了,但是你怎麼還會說話呢?這時第六意識渙散了,只能起一部分作用。所以,一念不了第七、八識,你學什麼禅,了什麼念! 整理自《習禅錄影》《如何修證佛法》 一般人對於生死問題是看不開的,不但生病時窩窩囊囊,哎呀哎呀叫,讓在旁邊照料的親友心驚肉跳;死時更顛顛倒倒,痛苦得很,自身作不了主,拖累了別人。我們學佛念佛,無非是要突破生死的限制,解脫生生世世的輪回之苦。 有些朋友,真不行了,到了臨終的時候,我去看他,一家人圍著病床哭哭啼啼,傷心落淚。我說老哥啊,念佛吧!病人有氣無力,很可憐地說,念不起來。我說怎麼念不起來呢?你不是學佛幾十年了嗎?但是,他念不起來就是念不起來。我說你還會講話,他說是啊,我現在在跟你講話。嘿!這不就是了嗎?既然會開口說話,怎麼念不了佛?還直說不行不行。況且,我叫他念佛,他說念佛念不起來,其實不已經想到佛了嗎?就這一念把握住就對了,可惜自己平常沒有弄清楚這個觀念。 病人說不行不行,你說他不行了嗎?真的不行。明明話會講,為什麼念佛的念頭轉不過來?這個關鍵,諸位要好好注意。說話和念佛都是同樣自己的心在發生作用,又有什麼難呢?只怪平常念佛,對於什麼是念佛這一念,糊裡糊塗的,嘴巴唸唸就算,白白錯過往生西方的機會。 什麼是念?念有時也可以代表心。我們的生命,可分成兩部分,身體上的感覺和思想上的知覺。二者合攏來,就是心,就是念。我們曉得,佛經上面經常說「一念之間」,一念之間是什麼?我們,人坐在這裡,不要做功夫,自自然燃地呼吸,不呼吸就死了。氣一呼出,不再進來,或者吸進來,不呼出去,生命便要死亡,呼吸一來一往,一進一出,這生命才活著。生命就是一口氣。一口氣一來一往,一呼一吸之間,依佛學講,叫一念,而這一念還是粗略而言。這粗的一念,一呼一吸之間,究竟包含有多少感覺思想呢?佛經上說,一念之間有八萬四千煩惱。這就要靠大家去體會了。佛絕不會說謊,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妄語者。譬如我們的脈搏跳動,一分鐘七十幾下,每跳一次,究竟有多少思想念頭生滅呢?很多很多,只是一般凡夫自己察覺不出而已。 那麼,我請問諸位,你們光是口中靠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想了斷生死,往生西方,而實際上心中卻摻雜那麼多生生滅滅的妄想雜念,並非真正念佛,這樣成嗎?所以,念佛決不會白念,但是糊裡糊塗混日子的人卻不易得力。我們念佛,卻不明何謂念佛,這是自欺,自己辜負自己。 那麼,什麼才是念佛的那一念呢?現在我做個比方,你欠了人家的帳,說好明天三點半前必須還人家,可是明天實在湊不出這筆錢來。此時你坐在這裡念佛,心裡直掛著明天三點半一到怎麼辦?那真是牽腸掛肚,憂心忡忡,念念不忘,整個心都懸在這件事情上面,無法忘懷。像這樣子的念,才是我們念佛所需要的。又如年青人戀愛,追求異性。雖然坐在此地聽課,心裡頭還想著他(她),現在,不知到了哪裡?干些什麼?如此坐在這裡,心中七上八下,整個的思想都被對方的影子盤踞住了,癡癡地想,揮也揮不掉。這是思念,我們念佛也要這樣,天天想著阿彌陀佛,時時刻刻惦記著他,乃至不需這四個字或六個字的名字,心裡頭只這麼掛著這個念--佛,成為一種習慣,那就對了。 韓愈說過的兩句話很有道理:「窮極則呼天,痛極則呼父母。」一個人窮困無立錐之地,沒錢穿衣吃飯,到了沒有辦法的時候,就喊我的天啊!有時候,不小心受了傷,或者是給人打傷,痛極了,哎呀我的媽,自然呼叫出來。人一到緊急危難的關頭,這一念強烈的尋求依靠之心,正是我們念佛求生西方的根本。要以這樣的心境來念,才是真正的念佛。 此時,念佛不一定有「南無阿彌陀佛」的佛號。直到嚴重危急時,阿彌陀佛一字一句沒有了,只剩掛著阿彌陀佛這一念,一個佛的觀念深深印在心裡,作為依靠。若是臨命終時,就以這麼一念,決定往生西方,蓮花化生。我們念佛,如果不懂這個道理,全然想以凶猛地念阿彌陀佛佛號,求得一心不亂,那永遠也沒辦法達到。因為你是用散亂心在念佛,一字一聲,一句一句,皆是生滅法。生滅法便是散亂。 我們念佛一定要認清這個念,是全心全意的想念,不只是口宣佛號便成。什麼是念呢?在你心中引起一個影像,你永遠丟不開,永遠不能忘記,「心不忘失,明記為性」,這就是念。一般人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只是嘴裡念念而已,根本就沒到心裡去。念,就須要隨時放於心中,隨時記得,那才是真正的念。修行的重點是在念,要把修行變成一個習慣,不能渙散、散亂,要念念清淨。大家學打坐修禅要明白一個道理,打坐是很普通的事,那只是讓你的身體休息一下而已,禅定的境界才是心念的功夫。至於說氣動啊,脈動啊,特異功能啊,都不算什麼。就好像你點蠟燭,旁邊一定會有黑煙,大家如果把黑煙當成了光,那就大錯特錯了。 整理自《定慧初修》《現代學佛者修證對話》 這裡傳給大家一個觀想修法,在生病的時候,應該起一個念。這個念不是思想,但是離不開思想,所以叫思念,有那麼一個作用,它可以離開身體而存在。你們有發高燒的經驗吧,燒得迷迷糊糊的時候,你什麼都不想了,但是,你曉得現在自己病了,那個就叫作念。我們現在坐在這兒想來想去的,都是妄想,不是念。到臨死的時候,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或者阿彌陀佛這四個字,都沒有了,但是這個念頭要掛著。 念又可以說就是相思病,這是廣義的相思病,不只是男女之間的想念。你那炒股票想發財的心理也是念,時時關心股票的價格。你有沒有去想呢?沒有,但是心裡又隨時放不下來,這就是相思病,就是念。你把這種戀愛、炒股票的念轉為念佛,也就可以成就了。 這個念成就了,等到身體四 大 分 離的時候,你把身體放開,讓它痛苦,但要把握到這個念,一剎那之間,擦!一下,就像烏龜脫殼了,就飛上天去了。這一念堅定了,沒有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一般人念了一輩子的佛,到了臨死卻不知道這一念,因為身子的痛苦或者腦細胞燒壞了,沒有辦法把南無阿彌陀佛這幾個字符串起來,但是那個能念佛號的,一念到這個就是了,不須要把每個字符串起來。你見過阿彌陀佛的像,到那個關頭,一念之間就是這個像,能做到這樣,即使不往生,再投胎來的時候,一定相貌好又聰明,決不會墮落。這個時候的念不是無知,不是妄想。 《維摩诘的花雨滿天》 以上文字內容《如何修證佛法》、《人生的起點和終點》、《圓覺經略說》段落摘選於《南懷瑾選集》。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