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自心中的愛語


 2014/12/15    熱度:2494    下載DOC文檔    



學習說愛語要從內心做起,心中有慈悲喜捨,所說的話便是慈悲喜捨!

 

口業如山,苦難擔

  當今社會人們對口業的觀念愈趨薄弱,有些媒體充斥著不實的消息、互罵攻讦的言語,這些現象皆由於心中的嗔恨,挑撥離間的惡念,因而造下兩舌、惡口、妄言、绮語等口業。有些人不僅自己喜歡動口造業,還樂於邀約大眾一起討論。如此,僅因好奇、無聊,而讓是是非非占據己心,不僅紛擾心念,不得自在,甚至動之於口舌,造下口業,實在是得不償失的事。因此,若周遭友人喜好談論是非,自己應當保持正念、覺性,不隨之附和,否則同流合污,造了口業,將來就要承受苦果。
內觀自省,口業清淨

  所謂“守口攝意身莫犯”,在修行中,口業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如十善中身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口業──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绮語;意業──不貪、不嗔、不癡,其中口業即占了十分之四。身欲造殺盜YIN時,警覺性高者,一察覺馬上就避免。可是在口業當中,有時我們不會馬上看到言語對別人的傷害、影響,乃至未來的果報;反而容易輕忽而犯罪。古德雲:“眾生自無始以來,口業過惡,積如山海。”因此,千萬不要忽略自己脫口而出的任何一句話,不要逞口舌之快,因為“口”具有傳播及造惡的力量,其影響所及實不容輕忽。

  收攝口業,可以令心保持正念及清淨。清淨口業的方法很多,例如在行住坐臥中,口念一句佛號或持咒,取代喜說是非、八卦、绮語的習慣,且誦念佛號及持咒,感得的即是清淨的法界。此外,更要時時反省檢討──每天在睡前回想自己這一天說了那些話,是否犯了兩舌、惡口、妄言、绮語的過失?是否真心贊歎別人?說話的目的及動機,是否都是為了利益大眾?透過反省檢討,會讓我們在下一次講話時,更能提高覺性,注意講話的內容、善加觀察是否適時、適地、適人。如此,知時、知地、知人,說話得宜,不僅能令口業清淨,更能讓人際關系更和諧。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

  說話,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智慧,水能載舟也能覆舟,短短的一句話,能令大眾和合,也能令彼此的關系破裂。曾有一對夫婦准備從高雄開車到台北,當太太一上車,看到車窗上厚厚的一層灰塵,便說道:“咦!玻璃很久沒擦了!”先生立刻回道:“對呀!可是沒有人幫我擦!”於是兩人開始責怪對方,為了車窗的不干淨,兩人一路上足足吵了四小時。類似這樣的情況,其實只要先生或太太說一句:“我們改天找個時間再一起清理吧!”則一切相安無事,但卻沒有一人願意先退讓一步。

  佛法常說:“功德歸三寶,好事歸他人,壞事自己反省檢討。”遇到事情,如何解決問題才是重點,更何況多做一點並不吃虧,因為吃虧就是占便宜──占到的是平靜、自在,寬大的心懷。所謂“施比受更有福”,布施的人總是為他人的利益著想,無形中人際關系更加和諧;而自私的人總是想到自己,在斤斤計較中,與他人之間的沖突日益加深。

  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學佛,就是學佛的身、口、意,學習佛菩薩的廣大心量,以種種愛語,贊歎、包容大眾。言語,同時是心念的反射,當心中充滿贊歎及愛語,心則光明;若是心中懷著嫉妒排斥,則墮入黑暗。因此,若能學習每天發願,願口中所說出的言語,皆是正語、贊歎三寶,藉著不斷地薰修與發願,即能“生處轉熟,熟處轉生”,將原來不習慣以愛語贊歎、關懷他人的心,轉成喜說愛語、柔軟慈悲的心。所以,當心念不同時,所說的話也隨之不同。
常說愛語攝眾生

  愛語,令聞者生起信心,贊歎與鼓勵有著一股積極的作用。因為眾生都有我執,皆希望別人對自己是贊歎、鼓勵與肯定。愛語,便是因應眾生的心,所講出柔軟、贊歎、鼓勵的言語,令眾生聞言心生歡喜,充滿信心、希望。事實上,一般人聽到責難時容易失去信心,而真正能夠接受大眾批評,且聽聞批評後還能如飲甘露者,可說是少之又少。因為,對眾生而言,要放下我執,畢竟是件不容易的事。例如有一位居士初次到精捨上禅修課,穿著時髦,如果當下就直接指責她的穿著不適合道場,不僅令對方難堪、不安,也枉費她對打點自己的用心;反之,若先贊歎她對衣著的別出心裁、品味獨到,進而令其了解在道場簡樸的衣著,更能讓自己收攝六根,專注用功。如此一來,居士感受到道場對她的肯定及善意,即能產生信賴與好感,因而更喜親近佛法。

  心直口快,缺乏對他人的關照及體諒,說出來的話反而會有反效果。我們總以為直言進谏便是真心的表現,尤其看到他人種種的習氣、煩惱時,總想勸谏對方,甚至不吐不快。其實,如此直接的指責,未必會達到預想效果。佛法是一種教育,其目的無非是希望對方接受佛法的教化,進而改變自己,開創積極、光明的人生。但在勸谏的過程中,常常不自覺的也混雜著個人的感受與情緒,因此尺度常拿捏不當,結果往往沒有解決對方的問題,反而又令對方重增一層煩惱。

  佛法中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二應身──“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所以,勸谏他人時,如能善加觀察,因應根機,采取對方最能接受的方式,如此流露的言語便是充滿慈悲、包容與智慧。
真誠湧出的愛語

  人與人真正的溝通是在於心,但是心念無形無相,感受不出來,則需透過語言文字來表示,這都是心的作用,也就是溝通的方式。語言當中有著許多不同的相狀,或疾言厲色,或雄辯滔滔,或能言善道,或沉默寡言;有人說話結巴,但予人誠懇樸實的感受;有人講話天花亂墜,卻予人油腔滑調的感受;而當人們為令大眾和合,或為鼓勵他人用功而贊歎,或因恭敬心而由衷贊歎三寶,這些都是一種善法。反之,若為求自己的私利、升官發財、攀附關系而去贊歎,則是巧言令色。因此,語言的善惡,並非從話的表相來決定,而是要省視說話時的因心,是善、是惡。

  學習說愛語要從內心做起,心中有慈悲喜捨,所說的話便是慈悲喜捨;反之,內心充斥憤恨斗爭,說出口的話,便充滿憤恨斗爭。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起心動念,透過聽經聞法,反覆薰修,心中具有正知正見,則說出來的話就是善語、淨語,如此即能將眾生心慢慢轉成菩薩心、佛心。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持守清淨口業,除了消極的不說兩舌、惡口、妄言、绮語之外,更要積極的隨喜贊歎,在合時宜的因緣下,自心中湧出真誠的愛語,能讓聞者如沐春風,令周遭充滿歡喜。 


台灣學佛網首頁幸福人生为人处事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