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79次特大地震


 2014/12/22    熱度:8186    下載DOC文檔    


                           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79次特大地震 


1、公元前780年(周幽王二年)陝西岐山(34.5°N,107.8°E)M≥7(震中烈度≥Ⅸ)"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是歲也,三川竭,岐山崩。"(《國語》卷1《周語》) 
2、公元前70年6月1日(漢宣帝本始四年四月壬寅)山東諸城昌樂一帶(36.3°N,119.2°E)M≥7(震中烈度≥Ⅸ)"本始四年四月壬寅地震,河南以東四十九郡,北海琅琊壞祖宗廟城郭,殺六千余人。"(《漢書·五行志》) 
3、143年10月後(東漢順帝漢安二年九月後)甘肅甘谷西(35.0°N,104.0°E)M7(震中烈度Ⅸ)"建康元年正月,涼州部郡六,地震。從去年九月以來至四月,凡百八十地震,山谷坼裂,壞敗城寺,傷害人物。"(《後漢書·五行志》) 
4、180年秋(東漢靈帝光和三年秋)甘肅高台西(39.4°N,99.5°E)M71/2(震中烈度Ⅹ)"三年自秋至明年春,酒泉表氏地八十余地,湧水出,城中官寺民捨皆頓,縣易處,更築城郭。"(《後漢書·五行志》) 
5、512年5月23日(北魏宣武帝延昌元年四月庚辰)山西原平代縣間(38.9°N,112.8°E)M71/2(震中烈度Ⅹ)"延昌元年四月庚辰,京師及並、朔、相、冀、定、瀛六州地震。恆州之繁峙、桑乾、靈丘,肆州之秀容、雁門地震陷裂,山崩泉湧,殺五千三百一十人,傷者二千七百二十二人,牛馬雜畜死傷者三千余。"(《魏書》卷112《靈征志》) 
6、734年3月23日(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二月壬寅)甘肅天水附近(34.6°N,105.6°E)M≥7(震中烈度≥Ⅸ)"二月壬寅,秦州地震,廨宇及居人廬捨崩壞殆盡,壓死官吏以下四十(千)余人,殷殷有聲,仍連震不止。"(《舊唐書》卷8《玄宗紀》)"時天水地震,陵遷於谷,城夏於隍。公謀去故绛,制造新邑。"(《山右石刻叢編》卷七《大唐故宣威將軍守右武衛中郎將隴西董君墓志銘》) 
7、814年4月6日(唐憲宗元和九年三月丙辰)四川西昌一帶(27.9°N,102.2°E)M7(震中烈度Ⅸ)"三月丙辰,西()州地震,晝夜八十震方止,壓死者百余人。"(《舊唐書》卷37《五行志》)"三月丙辰,西州地震,晝夜八十,壓死百余人,地陷者三十裡。"(《新唐書》卷35《五行志》) 
8、849年10月24日(唐宣宗大中三年十月辛已)內蒙古包頭西北(40.8°N,109.8°E)M7"十月辛已,京師地震,河西、天德、靈、夏尤甚,戌卒壞壓死者數千人。"(《舊唐書》卷37《五行志》)"十月辛已,上都及振武、河西、天德、靈武、鹽、夏等州皆震,壞廬捨,壓死數十(千)人。"(《新唐書》卷35《五行志》) 
9、1038年1月15日(宋仁宗景右()四年十二月二日)山西定襄、忻州(38.4°N,112.9°E)M71/4(震中烈度Ⅹ)"先是京師地震,直使館葉清臣上疏曰:'……乃十二月二日丙夜,京師地震,移刻止。定襄同日震,至五日不止,壞廬寺、殺人畜,凡十之六。大河以東,彌千五百裡而及都下,誠大異也。'"(《續資治通鑒長編》卷120) 
10、1125年9月6日(宋宣和七年七月己亥)甘肅蘭州一帶(36.1°N,103.7°E)M7(震中烈度Ⅸ)地震"七月己亥,熙河路地震,有裂數十丈者,蘭州尤甚。陷數百家,倉庫俱沒。河東諸郡或震裂。"(《宋書》卷67《五行志》) 
11、1216年3月24日(南宋寧宗嘉定九年二月辛亥)四川雷波馬湖(28.4°N,103.8°E)M7(震中烈度Ⅸ)"二月辛亥,東西川地大震四日。"(《宋書》卷67《五行志》)"甲子,又震。馬湖夷界山崩八十裡,江水不通。"(《宋書》卷39《寧宗志》) 
12、1303年9月25日(元成宗大德七年八月辛卯)山西趙城、洪洞(36.3°N,111.7°E)M8(震中烈度Ⅺ)"八月辛卯夕,地震,太原、平陽尤甚,壞官民廬捨十萬計。平陽趙城縣范宣義郇堡徙十余裡。太原徐溝、祁縣及汾州平遙、介休、西河、孝義等縣地震成渠,泉湧黑沙。汾州北城陷,長一裡,東城陷七十余步。"(《元史》卷50《五行志》》)"八月辛卯,初夜地震,汾晉尤甚,湧堆阜,裂溝渠,壞牆屋,壓人畜,死者無數。延、慶次之,安西又次之,余尚未聞也。至今月余。猶若乘舟車,然間復一動"。(《勤齋集》卷4《雜著·地震問答》乾隆翰林院抄本)"大德柒年八月初六日戌時地震,平陽路倒塌房捨七分,塌死人肆拾柒萬伍千八百。"(元大德十一年《河伯將軍為記》木牌)"大德癸卯秋八月六日,河東地震,壓死者二十余萬人。吉鄉為輕,屋之存者什三、四。"(清胡聘之《山右石刻叢編》卷三0)"元大德七年八月六日,地震,縣人死者三千六百三十六名口,傷者三千三百九十名口,頭畜死者五百二十,房屋倒塌二萬四千六百間,公廨倒塌殆盡,地湧黑沙與水不止。"(康熙《平遙縣志》卷下)"考元之大德七年八月初六日戌時地震,本路一境房屋盡皆塌壞,壓死人口二十七萬有余,地震頻頻不止,直至十一年乃定。"(康熙三十四年《重修三聖樓記》) 
13、1352年4月26日(元順帝至正十二年閏三月丁丑)甘肅會寧東南(35.6°N,105.3°E)M7"閏三月丁丑,陝西地震,莊浪、定西、靜寧、會州尤甚,移山湮谷,陷沒廬捨,有不見其蹤者。"(《元史》卷51《五行志》》) 
14、1411年10月8日(明永樂九年九月十二日,藏歷第七繞回()陰鐵兔年九月十一日)西藏當雄西南一帶(30.1°N,90.5°E)M8(震中烈度Ⅹ-Ⅺ)"約半夜時分發生強烈地震,黎明時發生比前更大的地震。許多房屋倒塌,經堂東門牆壁倒塌五至六度長,門窗亦倒,舊依怙殿門前經書倒下約五十捆,金頂下塌一大塊牆壁;正中的供奉品亦倒下來。此時佛仍在背誦經文,並令念經之僧眾遷居室外。十五日又發生大地震,托其恩澤,幸無大損失。其他地區災害嚴重,出現山巖塌落、湖崩等現象;有的村莊被埋入地下,平地出現大裂縫,眾多人畜死亡,損失驚人。"(《達隆白教傳》頁117) 
15、1500年1月13日(明弘治十二年十二月己丑)雲南宜良(24.9°N,103.1°E)M≥7(震中烈度≥Ⅸ)"冬地震,有聲如雷,從西南方起,自子時至亥時連震二十余次。衙門、城鋪、寺廟、民房搖倒幾盡,打死壓傷男女無數。嗣後或一日一震,旬日一震、半月一震、一月一震,經四年方止。"(康熙《宜良縣志》卷2)"弘治十二年冬,宜良縣地震,自西南來如雷,民居盡圮。壓死以萬計,旬月常震,越四年始寧。"(隆慶六年修萬歷四年刊本《雲南通志》卷17) 
16、1501年1月29日(明弘治十四年正月庚戌朔)陝西朝邑(34.8°N,110.1°E)M7(震中烈度Ⅸ)"陝西延安、慶陽二府、潼關等衛、同、華等州,鹹陽、長安等縣,是日至次日地皆震,有聲如雷。而朝邑縣尤甚,自是日至十七日頻震不已,搖倒城垣樓橹;損壞官民廬捨共五千四百余間,壓死男婦一百六十人,頭畜死者甚眾;……"(《弘治實錄》卷170)"……據本府朝邑縣申,……將本縣城樓、垛口,並各衙門倉監等房,及既()縣軍民房屋,震搖倒塌,共五千四百八十五間,壓死大小男女一百七十多口,壓傷九十四名口,死頭畜三百九十一頭只。……汛流震開裂縫,長約一二丈、四五丈者,湧出溢流,良久方止;蔡家堡、嚴伯村等,四處湧出,幾流成河。"(《馬端肅公奏議》卷7)
17、1515年6月27日(明正德十年五月壬辰)雲南永勝西北(36.7°N,100.7°E)M73/4(震中烈度Ⅹ)"雲南地震,逾月不止,或日至二、三十震,黑氣如霧,地裂水湧,壞城垣、官廨、民居,不可勝計。死者數千人,傷者倍之。"(《正德實錄》卷125) 
18、1536年3月29日(明嘉靖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四川西昌北(28.1°N,102.2°E)M71/2(震中烈度Ⅹ)"二月二十八日丑時建昌衛地震,聲吼如雷數陣。本都司並建前二衛大小衙門、官廳宅捨、監房倉庫、內外軍民房捨、牆垣、門壁、城樓、垛口、城門俱各倒塌頃(傾)塞,壓斃……內外屯鎮鄉村、軍民客商人等,死傷不計其數。自二十八日以後至二十九日,時常震動有聲,間有地裂湧水,陷下三、四、五尺者。衛城內外,似若浮塊,山崩石裂,軍民驚惶。又據寧番衛申稱,同日地震,房屋牆垣倒塌無存,壓死……。"(嘉靖二十年抄本《四川總志》卷16) 
19、1548年9月22日(明嘉靖二十七年八月癸丑)渤海(38.0°N,121.0°E)M7"癸丑,京師及遼東廣寧衛,山東登州府同日地震。"(《嘉靖實錄》卷339)1556年2月2日(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壬寅)陝西華縣(34.5°N,109.7°E)M81/4(震中烈度Ⅺ)"壬寅,山西、陝西、河南同時地震,聲如雷。渭南、華縣、朝邑、三原、蒲州等處尤甚,或地裂泉湧,中有魚物、河渭大泛,或城郭房屋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數震,或累日震不止。河渭大泛,華岳終南山鳴,河清數日,官吏、軍民死八十三萬有奇。"(《明史·五行志》)"十二月二十二日晡時,……而地在在皆陷裂,裂之大者,水出火出,怪不可狀。人有墮於水穴而復出者,有墮於水穴之下地復合,他日掘一丈余得之者。原阜旋移,地高下盡〖改〗故跡。後計壓傷者數萬人。"(隆慶六年修光緒重刊本《華州志》卷10) 
20、1561年8月4日(明嘉靖四十年六月壬申)寧夏中衛東(37.5°N,106.2°E)M71/4(震中烈度Ⅸ-Ⅹ)"壬申,山西太原,大同等府,陝西榆林、寧夏、固原等處各地震有聲,寧、固尤甚,城垣、墩台、房屋皆搖塌。地裂湧出黑黃沙水,壓死軍人無算,壞廣武、紅寺等城、蘭州、莊浪天鼓鳴。"(《嘉靖實錄》卷498) 
21、1588年8月9日(明萬歷十六年閏六月十八日)雲南建水曲溪(24.0°N,102.8°E)M≥7(震中烈度≥Ⅸ)"閏六月十八日,臨安通海、曲江同日地震,有聲如雷,山木摧裂,河水噎流,通海傾城垣,僕公署、民居,壓者甚眾,曲江尤甚。"(天啟五年抄本《滇志》卷31) 
22、1597年10月6日(明萬歷二十五年八月甲申)渤海(38.5°N,120.0°E)M7"遼陽、開原、廣寧等衛俱震,地裂湧水,三日乃止,宣府,薊鎮等處俱震,次日復震。蒲州池塘無風波,湧溢三四尺。"(《萬歷實錄》卷313) 
23、1600年9月29日(明萬歷二十八年八月壬辰)廣東南澳(23.5°N,117.2°E)M7(震中烈度Ⅸ)"八月二十二日戍時地震,響聲如雷。又二十三日戍時地震,澳城官捨民房傾倒,壓死陳二、黃森、張德、婦女吳氏等六命。"(《續文獻通考》卷221) 
24、1604年12月29日(明萬歷三十二年十一月乙酉)福建泉州海外(24.7°N,119.0°E)M71/2"夜,浙、直、福建地震。興化尤甚,壞城捨,數夕而止。"(《國榷》卷七九)"十一月初九日夜,福寧地大震如雷,山谷響應;壽寧縣地震。是年饑。是日,福州、興化、建寧、松溪、壽寧同日地震。福州大震有聲,夜不止,牆垣多頹。興化地大震,自南而北,樹木皆搖有聲,城圮數處,屋傾無數,洋尾、柯地、利港水利田皆裂,中出黑沙,作硫磺臭,池水皆涸。初十夜,地又震。"(道光九年同治刊本《福建通志》卷271) 
25、1605年7月13日(明萬歷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海南瓊山(23.5°N,117.2°E)M7(震中烈度Ⅸ)"五月二十八日亥時地大震,自東北起,聲響如雷,公署民房崩倒殆盡,城中壓死者數千,地裂水沙湧出,南湖水深三尺,田地陷沒者不可勝紀。調塘等都田沉成海,計若干頃。二十九日午時復大震,以後不時震響不止。"(清康熙抄本《瓊山縣志》卷12) 
26、1609年7月12日(明萬歷三十七年六月辛酉)甘肅酒泉紅崖堡(39.2°N,99.0°E)M71/4(震中烈度Ⅹ)"辛酉,甘肅地震,紅崖、清水等堡軍民壓死者八百四十余人,邊墩搖損凡八百七十裡。東關地裂,南山一帶崩,討來等河絕流數日。"(《萬歷實錄》卷459) 
27、1622年10月25日(明天啟二年九月甲寅)寧夏固原北(36.5°N,106.3°E)M7(震中烈度Ⅸ-Ⅹ)"陝西固原州星隕如雨。平涼、隆德等縣,鎮戎、平虜等所,馬剛、雙峰等堡地震如翻(),城垣震塌七千九百余丈,房屋震塌一萬一千八百余間,牲畜塌死一萬六千余只,男婦塌死一萬二千余名口。"(《天啟實錄》卷26) 
28、1626年6月28日(明天啟六年六月丙子)山西靈丘(39.4°N,114.2°E)M7(震中烈度Ⅸ)"六月丙子,大同地震數十,死傷慘甚。靈丘晝夜數震,月余方止,城郭廬捨並摧,壓死人民無算。"(清乾隆《大同府志》卷25) 
29、1652年7月13日(清順治九年六月初八)雲南彌渡南(25.5°N,100.6°E)M7(震中烈度Ⅸ+)"蒙化地大震,地中若萬馬奔馳,塵霧障天。夜復大雨,雷電交作,民捨盡塌,壓死三千余人。地裂湧出黑水,鳅鳝結聚,不知何來。震時河水俱乾,年余乃止。"(清康熙《雲南通志》卷28) 
30、1654年7月21日(清順治十一年六月丙寅)甘肅天水南(34.3°N,105.5°E)M8(震中烈度Ⅺ)"丙寅,陝西西安、延安、平涼、慶陽、鞏昌、漢中府屬地震,傾倒城垣、樓垛、堤壩、廬捨,壓死兵民三萬一千余人及牛馬牲畜無算。"(《清世祖實錄》卷84)1642-1654年(明崇祯十年至永樂八年,藏歷第十一繞回陰水馬年至陽水馬年)西藏洛隆西北(30.8°N,95.6°E)M≥7(震中烈度≥Ⅸ)
31、1668年7月25日(清康熙七年六月甲申)山東郯城(34.8°N,118.5°E)M81/2(震中烈度≥Ⅺ)"六月十七日戍時地震。督撫入告者,北直、山東、浙江、江蘇、河南五省而已。聞之入都者,山西、陝西、江西、福建、湖廣諸省同時並震。大都天下皆然,遠者或未及知,史冊所未有。"(宣統二年《客捨偶聞》頁四)"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戍時地震……城樓垛口,官捨民房並村落寺觀,一時俱倒塌如平地。打死男婦子女八千七百有奇。查上冊人丁打死一千五百有奇。其時地裂泉湧,上噴二三丈高,遍地水流,溝浍皆盈,移時即消化為烏有。……合邑震塌房屋約數十萬間,……其時死屍遍於四野,不能殓葬者甚多,凡值村落之處,腥臭之氣達於四遠,難以俱載。"(康熙《郯城縣志》卷9) 
32、1679年9月2日(清康熙十八年七月庚申)河北三河平谷(40.0°N,117.0°E)M8(震中烈度Ⅺ)"七月二十八日已時初刻,京師地震……是夜連震3次,平地坼開數丈,得勝門下裂一大溝,水如泉湧。官民震傷不可勝計,至有全家覆沒者。二十九日午刻又大震,八月初一日子時復震如前,自後時時簸蕩,十三日震二次。……二十五日晚又大震二次。……積屍如山,莫可辨認。通州城房坍塌更甚。空中有火光,四面焚燒,哭聲震天。有李總兵者攜眷八十七口進都,宿館驿,俱陷沒,止存三口。涿州、良鄉等處街道震裂,黑水湧出,高三四尺。山海關,三河地方平沉為河。環繞帝都連震一月,舉朝震驚。"(清《三岡識略》卷8) 
33、1683年11月22日(清康熙二十二年十月壬寅)山西原平附近(38.7°N,112.7°E)M7(震中烈度Ⅸ)"十月初五日,山西巡撫穆爾賽疏報,太原府屬地震,凡十五州縣,而岱(代)州,崞縣,繁峙為甚。崞縣城陷地中。毀廬捨凡六萬余間,與丁末山東,已末京師之災相似。"(清乾隆《池北偶談·談異》卷22) 
34、1695年5月18日(清康熙三十四年四月丁酉)山西臨汾(36.0°N,110.5°E)M73/4(震中烈度Ⅹ)"檢查平陽府地震原卷,當時被災共二十八州縣,內被災較重十四州縣,統計壓斃人民五萬二千六百余名。"(欽差刑部侍郎那彥寶奏摺,嘉慶二十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35、1709年10月14日(清康熙四十八年九月十二日)寧夏中衛(37.4°N,105.3°E)M71/2(震中烈度Ⅸ-Ⅹ)"九月十二日辰時固原,寧夏等處地震傷人,中衛尤甚。河南各堡平地水溢魚游,推出大石有合抱者,井水激射高出數尺,壓死男婦二千余口。是日震動無常,人率露棲,年余始定。"(宣統《甘肅新通志》卷2) 
36、1718年6月19日(清康熙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甘肅通渭南(35.0°N,105.3°E)M71/2(震中烈度Ⅹ)"夏五月廿一日地大震,山崩。城北筆架山(縣北裡許)一峰崩覆沒。城內東北隅平地裂陷,黃沙、黑水湧出,南鄉尤甚,土山多崩。城鄉壓殺老幼男女共四萬有奇。"(乾隆《通渭縣志》卷1) 
37、1725年8月1日(清雍正三年六月二十三日)四川康定(30.0°N,101.9°E)M7(震中烈度Ⅸ)"六月二十三日申時,打箭爐地忽然大震,將喇嘛官員住居衙門、買賣人等並蠻人住居房屋、樓房俱行搖塌,一間無存。被房樓壓死買賣民人並蠻人,十分壓死七八分。再,宣慰司桑結、驿丞俞殿宣、料理錢糧事務效力之南部縣典史徐中()宵,俱被所塌房樓壓死。"(署川陝總督岳锺琪奏摺雍正三年七月十三日) 
38、1733年8月2日(清雍正十一年六月二十三日)雲南東川紫牛坡(26.3°N,103.1°E)M73/4(震中烈度Ⅹ)"小江一區,居治之西隅,南通碧谷壩,西南通湯丹廠,尤稱甚焉。山谷紛揚,土石翻飛,崖岸◆墮,陵阜分錯,而沿山道途,多阻絕不通。最可憫者,禾苗沃若,畦塍縱橫破裂,漸就枯槁耳。……阿旺小營土阜居人數家,地震推其房址於前一裡許,房捨瓜蔬果木竹籬,無纖毫參差。宛如未動。……木樹郎兩岸山頹斷流,沙石匯阻三日,水溢潰決田畝,沖蝕禾稼,而溝洫寸裂,無復舊形。……而碧谷、阿旺、小江皆倚山為居,山崩石裂,故致斃者四十余人,視他處獨慘。……自紫牛坡地裂,有罅由南而北,寬者四五尺,田苗陷於內,狹者尺許,測之以長竿,竟莫知深淺,相延幾二百裡,至尋甸之柳樹河止,田中裂紋,直橫不一,斷續不絕,…湯丹廠…入山采礦之曹()硐,深入數裡。一有動搖,碛疊沙擠難保其不死亡也。廠數百硐,硐千百砂丁,一硐有七十三尖。尖者各商取礦之路經由,每尖至少不下十四、五人,即一硐中,而幸出者蓋少矣。"(清雍正《東川府志》卷2)
39、1739年1月3日(清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寧夏平羅銀川間(38.8°N,106.5°E)M8(震中烈度Ⅹ+)"寧夏府城於十一月二十三日戍時陡然地震,竟如簸箕上下兩簸。瞬息之間,阖城廟宇,衙署、兵民房屋倒塌無存。男婦人口奔跑不及,被壓大半。……城垣四面塌摞,僅存基址。其滿城房屋,亦同時一齊俱倒,官兵被壓死者一千數百名。且平地裂成大縫,長數十丈不等,寬或數寸或一二尺不等。地中黑水帶沙上湧,亦有陷入而死者。城垣亦俱塌摞,且城根低陷尺許。……每晝夜震動三五次。其寧城北面一百六十余裡至寶豐縣,西南四十余裡至平羌堡,南面、東面俱二、三十裡之村莊,其被震程度與寧城相類。此外受傷稍輕。查平羅、新渠、寶豐三縣,洪廣一營,平羌一堡,阖城房屋亦倒塌無存。而平羅、新渠、寶豐等處,平地裂縫,湧出黑水更甚,或深三五尺,七八尺不等。民人被壓而死者已多,尤被溺、被凍而死者,亦復不少,城垣亦大半倒塌。"(川陝總督查郎阿奏摺乾隆三年十二月二十日) 
40、1786年6月1日(清乾隆五十一年五月戊申)四川康定南(29.9°N,102.0°E)M71/4(震中烈度≥Ⅹ)"川省地震,人家房屋牆垣倒塌者不一其處。……山崩和,壅塞泸河,斷流十日。至五月十六日,泸水忽決,高數十丈,一湧而下,沿河居民悉漂以去。嘉定府城西南臨水,沖塌數百丈,……沿河溝港,水皆倒射數十裡,至湖北宜昌勢始漸平,舟船遇之,無不立覆。……其時地震,川南尤甚,打箭爐及建昌等處數月不止,官捨民廬俱倒塌,被火延燒無一存者,至八月之後,始獲寧居。"(清·張邦伸《錦裡新編》卷14) 
41、1786年6月10日(清乾隆五十一年五月十五日)四川泸定得妥(29.4°N,102.2°E)M≥7<見上>1789年6月7日(清乾隆五十四年五月十四日)雲南華寧(31.0°N,102.9°E)M7(震中烈度Ⅸ+)"五月與通海同時地震,壞屋捨,傷人畜,矣渎村傾入湖中。"(嘉慶四年《臨安府志》卷17) 
42、1792年8月2日(清乾隆五十七年六月二十二日)台灣嘉義(23.6°N,120.6°E)M7(震中烈度Ⅸ)"嘉城地大震,店屋、民房倒壞,而繼之火,一城惶恐無措,民房燒毀過半,死者百余人。"(清·陳國英《台灣采訪冊》卷39) 
43、1799年8月27日(清嘉慶四年七月二十七日)雲南石屏寶秀(23.8°N,102.4°E)M7(震中烈度Ⅸ)"七月二十七日子時初刻地震起,至子正止,又自丑刻至寅刻,連震數次,申刻又大震一次。所有城垣、廟宇、官署、民房、監獄、倉廒,多有塌倒,人口亦多傷斃。"(雲南總督富綱奏摺嘉慶四年八月初五日) 
44、1806年6月11日(清嘉慶十一年四月二十五日,藏歷第十三繞回火虎年四月二十五日)西藏錯那西北(28.2°N,91.8°E)M71/2(震中烈度Ⅹ)"……為宗屬各地空前未有之巨災,因搖動甚烈,柱折梁傾者甚多,今後宗府難以居住。德珠日頂寺之大殿、佛堂、庫房、僧捨等坍塌損壞者尤多。"(隆子宗宗堆呈噶履禀帖) 
45、1812年3月8日(清嘉慶十七年正月二十五日)新疆尼勒克東(43.7°N,83.5°E)M8(震中烈度Ⅺ)"伊犁地震,厄魯特游牧衮佐特哈、胡吉爾泰(台)、齊木庫爾圖等處山裂四處,長二十裡至六十裡不等,寬五、六裡不等,深高十余丈至二十丈不等,壓斃蒙古人四十七名,遣犯十一名,……。"(松筠《新疆識略》卷10道光元年刊本) 
46、1816年12月8日(清嘉慶二十一年十月二十日)四川爐霍(31.4°N,100.7°E)M71/2(震中烈度Ⅹ)"十月二十日丑時,章谷一帶地震,喇嘛寺及各房屋猝遭倒塌,壓斃漢、番男、婦大小人口甚多。……共壓斃漢、番大男婦並大喇嘛一千八百一十六名口,小男女、小喇嘛一千三十八名口。"(雲南總督常明奏摺嘉慶二十二年二月二十五日) 
47、1830年6月12日(清道光十年閏四月二十二日)河北磁縣(36.4°N,114.3°E)M71/2(震中烈度Ⅹ)"京畿三輔北方廣輪千余裡,同日地震。其尤甚者,則直隸之磁州、河南之臨漳縣等處,……房屋倒塌殆盡,人物壓斃無算。又平地圻裂,有水從內湧出,其色黑白不等。水盡繼之以沙,沙盡繼之以寒氣。男號女泣,慘若萬狀。"(給事中劉光三奏摺道光十一年三月十七日) 
48、1833年8月26日(清道光十三年七月十二日,藏歷第十四繞回陰水蛇年七月十二日)西藏聶拉木(28.3°N,85.5°E)M8(震中烈度≥Ⅹ)"七月十二日傍晚,至次日凌晨,此間聶拉木地區以及地區以及尼泊爾境內,連續發生地震,致使稅卡官邸,差民百姓住房等遭到極大破壞,坍塌傾圮無遺。"(西藏聶拉木稅官禀噶廈文(藏文)七月廿六日) 
49、1833年9月6日(清道光十三年七月二十三日)雲南嵩明楊林一帶(25.0°N,103.0°E)M8(震中烈度≥Ⅹ)"已刻,昆明等十余縣同時地大震,坍塌瓦草房八萬三四千間,壓斃男婦六千七百余口。午未二時又震,至夜又震數次。八月、九月或三四日或五六日又震十余次。富民等數十州縣提舉同時亦震,間有損傷房屋人口,……嵩明房屋傾圮,人民壓斃,地面裂而復合,黑泉湧出,楊林尤甚。宜良損傷房屋人口。"(《雲南通志》卷22民國三十八年刊本) 
50、1842年6月11日(清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初三日)新疆巴裡坤附近(25.0°N,103.0°E)M8(震中烈度≥Ⅹ)"五月初三日卯時,猛然地震,一刻之間,滿漢兩城、文武大小衙署及兵房、倉庫等處,同時被震。其中有全行壓塌者,城垣城樓,並商民百姓房屋,率皆塌損歪斜,……。"(伊犁參贊大臣慶昌錄副奏摺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初八) 
51、1846年8月4日(清道光二十六年六月十三日)黃海(33.5°N,122.0°E)M7(震中烈度無考)"道光丙午六月十三日。時加寅,江、浙等處地震,屋瓦橫飛,居民狂奔,吶喊之聲,山鳴谷應。"(《續當湖外志》卷6光緒元年刊本) 
52、1850年9月12日(清道光三十年八月初七)四川西昌、普格間(27.7°N,102.4°E)M71/2(震中烈度Ⅹ)"八月初七日夜,西昌縣城內地震。屋宇倒塌,壓斃官民,……城內城外及各鄉場,除外來客民被壓身死者不計外,共計災戶二萬七千八百八十家,災民十三萬五千三百八十二名口,倒塌居民瓦屋、草房二萬六千一百六間,壓斃男婦二萬六百五十二名口。"(四川總督徐澤醇奏折道光三十年九月二十六日) 
53、1867年12月18日(清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台灣基隆北海中(25.3°N,121.8°E)M7(震中烈度無考)"在基隆,第一次感到震動是在上午九時四十分,延續了三十秒鐘。海關前的地面上有一些裂縫。市鎮內大部分房屋震塌。有許多人被壓在廢墟下面。"(《字林西報》(英文) 
54、1868年1月4日)1870年4月11日(清同治九年三月十一日)四川巴塘(30.0°N,99.1°E)M71/4(震中烈度Ⅹ)"三月十一日突然地震,後被火災,……漢番軍民喇嘛等約斃一千有奇。惟東面只震四十余裡,南西北三面皆震一、二百裡,二、三百裡不等。震後復火,番民均被壓燒過半,紛紛搬移如蟻。"(清·恆保《公余隨筆》卷3同治刻本) 
55、1871年6月(清同治十年五月,藏歷第十五繞回陰鐵羊年五月)西藏錯那、洛扎一帶(28.0°N,91.5°E)M71/2(震中烈度Ⅹ)"今年地震災情嚴重,房屋全倒,人畜物品亦全埋於地下。宗、寺院、百姓處境悲慘,因此無法支應差務。"(西藏錯那宗呈噶廈文(藏文)鐵羊年) 
56、1879年7月1日(清光緒五年五月乙酉)甘肅武都南(33.2°N,104.7°E)M8(震中烈度Ⅺ)"十二日寅時地大震,南山崩塌,沖壓西南城垣數十丈,居民二百余家。城中突起土阜,周二裡許。各處山飛石走,地裂水出,殺九千八百八十一人,彌月不息。"(光緒《階州直隸州續志》卷19) 
57、1883年10月(清光緒九年九月,藏歷第十五繞回陰水羊年九月)西藏普蘭(30.2°N,81.2°E)M7(震中烈度Ⅸ)"九月普蘭和噶爾通等地遭到空前大地震,宗府、溪卡房屋倒塌,……從噶爾通廢墟土石中挖出之糧、物、死牲畜皮等,……"(西藏噶廈批復(藏文)木猴年八月十二日) 
58、1887年12月16日(清光緒十三年十一月初二日)雲南石屏(23.7°N,102.5°E)M7(震中烈度Ⅸ+)"冬十一月初二日,石屏地大震,聲如雷鳴,自遠而2近。城垣崩頹,房屋傾圮過半,壓死老幼男婦二千余人。"(光緒《雲南通志》卷4) 
59、1888年6月13日(清光緒十四年五月初四日)渤海灣(38.5°N,119.0°E)M71/2(震中烈度無考)"直隸永平府遷安縣城東北隅,有塔……五月初四日地大震動,塔遂傾塌,壓壞塔旁寺屋及附近各住房,且有人口受傷者。"(《申報》光緒十四年戊子六月十五日) 
60、1893年8月29日(清光緒十九年七月十八日)四川道孚乾寧(30.6°N,101.5°E)M7(震中烈度Ⅸ)"七月十八日黎明時,噶達惠遠寺一帶發生地震。該寺樓上、下共一千四百余間房屋倒塌,六十五名喇嘛死亡,九十八名喇嘛受傷。受震區域東至中谷,西到恰壩石,共約三百余方裡范圍,漢、藏民人房屋共倒塌約四百幢,死亡二百二十八人,受傷一百三十三人。"(駐藏邦辦大臣奎煥致攝政第穆咨文(藏文)光緒十九年) 
61、1895年7月5日(光緒二十一年閏五月十三日)新疆塔什庫爾干(37.7°N,75.1°E)M7(震中烈度Ⅸ)"舊堡基址、垛口均經損毀,四面倒缺兩處,長三四丈不等。並壞炮台三座。其余營房、局屋、糧倉,坍塌無存。軍裝、糧料多被壓壞。堡內及附近各莊民房,傾倒不少。"(新疆巡撫陶模錄副奏片光緒二十一年七月二十三日) 
62、1896年3月(清光緒二十二年二月,藏歷第十五繞回陽火猴年二月)四川石渠洛須(32.5°N,98.0°E)M7(震中烈度Ⅸ)"火猴年二月,一場可怖之地震,使寺廟、經堂、佛像以及僧俗人等盡陷地下。"(昌都基巧、寺廟拉讓等呈西藏諸噶倫文(藏文)) 
63、1902年8月22日(清光緒二十八年七月十九日)新疆阿圖什北(39.9°N,76.2°E)M81/4(震中烈度>Ⅹ)"八月二十二號,即華歷七月十九日,新疆喀什噶爾地震甚厲,民屋塌倒,城鎮毀傷,災區甚廣,人民之被壓死者約千余名,附近亞士顛村壓斃四百人,呂宜林死二十人。"(《匯報》光緒二十八年壬寅十月三十日) 
64、1902年11月21日(清光緒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二日)台灣台東東北海中(23.0°N,121.5°E)M71/4(震中烈度無考)"十五時三分在台東發生地震,全島有感。稍顯著地震。"(西村傳三《昭和十年台灣震災志·台灣地震史》(日文)1936年刊本) 
65、1904年8月30日(清光緒三十年七月二十日)四川道孚(31.0°N,101.1°E)M7(震中烈度Ⅸ)"七月二十日、三十日、八月初二日三次地震成災,坍塌居民房屋多間。該處靈雀寺殿宇,並衙寨道塢均多震塌,計壓斃漢、番居民、寺內喇嘛共四百多人。"(四川總督錫良奏片光緒三十年九月二十八日) 
66、1906年12月23日(清光緒三十二年十一月初八)新疆沙灣西(43.5°N,85.0°E)M7.7(震中烈度Ⅹ)"計縣屬博羅通古地方,震倒民房五百二十間,壓斃男女一百零五名,災民二百五十四名,震塌渠岸十余裡。又石廠子地方,震倒民房六百八十間,壓斃男女六十七名,災民三百四十四名。又莊浪廟地方,震倒民房三百四十二間,壓斃男女四十六名,災民二百四二十九名,震塌渠岸三十余裡。又牛圈子地方,震倒民房三百七十八間,壓斃男女二十六名,災民二百一十九名。又附近數裡之大塘地方,震倒民房一百零八間,壓斃男女四十一名,災民四十六名。被災各戶,或全家覆斃,或僅存老幼,即殘喘幸延,亦壓覆數時,受傷甚重。"(甘肅新疆巡撫聯魁奏片光緒三十三年二月二十二日)
67、1908年8月20日西藏奇林湖(32.0°N,89.0°E)M7(震中烈度無考)681909年4月15日(清宣統元年閏二月十五日)台灣台北附近(25.0°N,121.5°E)M7.3(震中烈度無考)"全島有感,台北州及新竹州北部,死九人,傷五十一人。住房全壞一百二十二戶,半壞二百五十二戶,破損七百九十八戶,燒毀一戶。"(西村傳三《昭和十年台灣震災志·台灣地震史》(日文)1936年刊本) 
69、1920年海原地震1920年12月16日20時5分53秒,中國寧夏海原縣(北緯36.5度,東經105.7度)發生震級為8.5級的強烈地震。這次地震,震中烈度12度,震源深度17公裡,死亡24萬人,毀城四座,數十座縣城遭受破壞。它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波及范圍最廣的地震,寧夏、青海、甘肅、陝西、山西、內蒙古、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東、四川、湖北、安徽、江蘇、上海、福建等17地有感,有感面積達251萬平方公裡。海原地震還造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地震滑坡。地震發生時山崩土走,有住室隨山移出二三裡。災區有的一間窯洞壓死100多人;有的村莊300多口人在山崩時同葬一穴。死者陳屍百裡,傷者遍地哀嚎,野狗群出吃人,災民情景慘不忍睹。 
70、1927年古浪地震1927年5月23日6時32分47秒,中國甘肅古浪(北緯37.6度,東經102.6度)發生震級為8級的強烈地震。這次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公裡,死亡4萬余人。地震發生時,土地開裂,冒出發綠的黑水,硫磺毒氣橫溢,熏死饑民無數。古浪縣城夷為平地。甘肅某天主教堂,一修女懷抱四名孤兒埋於屋瓦中,蒲登波羅克大主教稱之"世界末日將要來臨"! 
71、1932年昌馬地震1932年12月25日10時4分27秒,中國甘肅昌馬堡(北緯39.7度,東經97.0度)發生震級為7.6級的大地震。此次地震,震中烈度10度,死亡7萬人。地震發生時,有黃風白光在黃土牆頭"撲來撲去";山巖亂蹦冒出灰塵,中國著名古跡嘉峪關城樓被震坍一角;疏勒河南岸雪峰崩塌;千佛洞落石滾滾……余震頻頻,持續竟達半年。這次"稀有大震",令各國科學家眾說紛纭;昌馬,這個地圖上都找不見的地名,成為地震學者關注的中心。 
72、1933年疊溪地震1933年8月25日15時50分30秒,中國四川茂縣疊溪鎮(北緯32.0度,東經103.7度)發生震級為7.5級的大地震。此次地震,震中烈度10度,疊溪鎮被摧毀。震前該地異象迭出:犬哭羊嘶,蛇出鼠驚,烏鴉慘啼,母雞司晨。地震發生時,地吐黃霧,城郭無存,有一個牧童竟然飛越了兩重山嶺。巨大山崩使岷江斷流,壅壩成湖。1933年10月9日19時,地震湖崩潰,洪水傾湖潰出,霹雳震山,塵霧障天,造成下游嚴重水災,僅灌縣境內撈獲的屍體就有4000多具。疊溪地震和地震引發的水災,共使2萬多人死亡。 
73、1950年察隅地震1950年8月15日22時9分34秒,中國西藏察隅縣(北緯28.5度,東經96.0度)發生震級為8.5級的強烈地震。此次地震,震中烈度12度,死亡近4000人。強震使世界各國的地震記錄儀紛紛出格,美國的科學家認為地震發生在日本,而日本的科學家認為地震發生在美國。喜馬拉雅山幾十萬平方公裡大地瞬間面目全非:雅魯藏布江在山崩中被截成四段;整座村莊被拋到江對岸。幾百名喇嘛和尼姑深埋寺院的瓦礫之下。一位在印度境內的英國茶葉種植園主說地震"聽起來就像高速火車通過隧道"。成千上萬驚恐的印度人喊著"老天爺發話啦,老天爺發話啦"逃奔曠野。 
74、1966年邢台地震邢台地震由兩個大地震組成:1966年3月8日5時29分14秒,河北省邢台專區隆堯縣(北緯37度21分,東經114度55分)發生震級為6.8級的大地震,震中烈度9度強;1966年3月22日16時19分46秒,河北省邢台專區寧晉縣(北緯37度32分,東經115度03分)發生震級為7.2級的大地震,震中烈度10度。兩次地震共死亡8064人,傷38000人,經濟損失10億元。這是一次久旱之後的大震。地震發生後,漫天飄雪。中國總理周恩來三赴震區,百姓的苦難使他落淚,他指示中國一定要有自己的地震預報系統。中國的地震預報事業在邢台地震的血泊中矗立起劃時代的裡程碑。 
75、1970年通海地震:1970年1月5日1時0分34秒,中國雲南省通海縣(北緯24.0度,東經102.7度)發生震級為7.7級的大地震。此次地震,震中烈度為10度強,震源深度為10公裡,死亡15621人,傷殘32431人。為中國1949年以來繼1954年長江大水後第二個死亡萬人以上的重災。震前,豕突犬吠,雀啼魚驚,牆縫噴水,騾馬傷人。當時全國地震工作會議正緊鑼密鼓籌備,強震猝然而至。地震發生時,極震區內,村寨房屋盡毀,地面或裂或陷。中國總理周恩來於除夕之夜召見青年地震預報工作者,號召"地震預報問題你們要好好攻關"。 
76、1975年海城地震:1975年2月4日19時36分6秒,中國遼寧省海城縣(北緯40度39分,東經122度48分)發生震級為7.3級的大地震。此次地震,震中烈度9度強,死亡1328人,重傷4292人。經濟損失8.1億元。由於此次地震被成功預測預報預防,使更為巨大和慘重的損失得以避免,它因此被稱為20世紀地球科學史和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跡。 
77、1976年唐山地震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54點2秒,中國河北省唐山市(震中緯度39.4度,東經118.0度)發生震級為7.8級的大地震。此次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1公裡,死亡24.2萬人,重傷16萬人,一座重工業城市毀於一旦,直接經濟損失100億元以上,為20世紀世界上人員傷亡最大的地震。這次地震的預報過程極為復雜。海城地震發生後,京、津、唐地區是否還有大震的問題在地震界引起爭論,一批地震工作者對這一地區的監視一直持續到唐山地震發生之前。中央政府最終沒有得到來自國家地震局方面提供的短期臨震預報意見,以致唐山市最終沒有預防。然而,河北省青龍縣在全縣范圍內采取了預防措施,取得了為世界矚目的防震減災效果。唐山地震是數十萬蒙難者的巨大悲劇,也是地震工作者終生的創痛。 
78、1988年瀾滄、耿馬地震1988年11月6日21時3分、21時16分,中國雲南省瀾滄(北緯22.9度,東經100.1度)、耿馬(北緯23度23分,東經99度36分)發生震級為7.6級(瀾滄)、7.2級(耿馬)的兩次大地震。相距120公裡的兩次地震,時間僅相隔13分鐘,兩座縣城被夷為平地,傷4105人,死亡743人,經濟損失25.11億元。由於本次地震和12年前的唐山地震一樣發生在中國的"龍年",又由於1988年中國災禍頻仍,使一些中國人加劇了對"龍年"的恐懼。但科學家們關心的是,這個地震是否標志著中國20世紀末一個新的地震高潮期的到來? 
79、2008年汶川地震2008年5月2日14時28分據國家地震台網重新核定,北京時間5月12日14時28分,在四川汶川縣(北緯31度,東經103.4度)發生的地震震級為7.8級。據民政部統計,截至5月13日7時,四川汶川縣地震已造成四川、甘肅、陝西、重慶、雲南、山西、貴州、湖北8省市共9219人死亡,倒塌房屋50余萬間。 

台灣學佛網首頁世间百态人间火宅      回上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