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生活中的智慧
今天和大家共同學習我們經常念的一本經,也是字數最少的一本經。它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我們學習的題目叫做《生活中的智慧》。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意遠旨深,千古傳頌的玄妙經句,即是出自《心經》。《心經》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是佛教大乘教典中,一部文字最少,诠理最深奧微妙的經典。共268字。正文260字,題目8字。這268字,把佛教的要義,把宇宙人生的真理講得極為透徹。濃縮了六百卷《大般若經》的要義;攝盡了釋尊二十二年般若談的精華。既闡明宇宙人生緣起性空的原理;同時顯示般若真空妙理的體用與功能;實是般若的核心,佛法的心要。
它和《金剛經》一樣,在教界廣為流傳,是《大般若經》的一部分,並被認為是600卷《大般若經》的心髓。《大般若經》由唐玄奘翻譯,為大乘般若類經典的匯編,號稱“諸佛之智母,菩薩之父”其作為大乘佛教的基礎理論,它的中心思想主要說明諸法“性空幻有”的道理,性空,指佛所說的一切法(即一切現象)都沒有常恆不變的實體。幻有,指的是世俗認識的一切現象,均屬“因緣和合”,假而不實,唯有通過“般若”對世俗認識的觀照,才能把握佛教真理,達到覺悟解脫。《心經》是打開佛法大門的鑰匙,是我們學習佛法的綱領,也是我們觀照宇宙人生的大智慧。主要是教導我們怎樣觀照當下的精神生活境界和物質生活境界,教導我們在聖凡迷悟之間怎樣處理修行者所面對的真理世界和世俗世界。
並且還將佛教思想的核心概念完整呈現了出來。如:五蘊、六根、六觸、十二處、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谛、六度、究竟涅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如此簡練的經文,包含的佛教內容卻如此豐富,因此被佛教徒信奉為主臬,尊為成佛的指南,利生的法寶。寺廟的早晚課誦本中都有其編錄,將它作為早晚必誦和常誦的一部經典。
這部經典最早是由後秦著名法師、譯經家鳩摩羅什法師傳入漢地的,名為《摩诃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流傳最廣的漢譯本則是後來玄奘大師翻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歷史上的《心經》漢譯本共有十一種,重要的除了以上所說的兩個略本外,還有五個廣本,由於時間的關系,不再一一贅述。
《心經》雖然字數很少,內容卻很深刻,道理很透徹。要把《心經》學透徹,是我們每個學佛人天天要訓練、天天要思考、天天要體會、天天要觀照的中心內容。
可以這樣說,佛教是透徹、完整、精辟地揭示宇宙生命的真相和奧秘的教育。宇宙的精華是生命,生命的精華是人,人的精華是般若智慧。佛教的核心,就是講人生的大智慧,而《般若心經》就是講人生的大智慧。佛法的大智慧就是告訴我們怎樣來處理內心的煩惱、生命深處的煩惱、生活中的煩惱;就是告訴我們怎麼樣開發每個人生命深處的潛在能量。這個潛在的能量就是大智慧,就是我們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心經》這本僅有268字的無上寶典,為我們提供了生活的大智慧。可以說是建築人類精神堡壘的上好原料,是發掘人生真谛的利器;亦是度生死海,登涅槃岸的導航。經言:“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們欲想度一切苦厄,出三界,了生死,固然要受持讀誦此經;欲想成就佛果菩提,證究竟涅槃,更要研究受持此經。
《心經》開宗明義告訴我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只有時時以甚深的般若進行觀照,才能見到我們身心世界五蘊皆空所顯示的真理。見到了真理,開發了智慧,才能夠度一切苦厄。《心經》開宗明義的第一句,就是這本經的總綱。
要觀照,才有自在;般若要行,行深般若,才能照見五蘊緣生無自性的空理。般若要深觀、要深行,才有在真理指導下的度一切苦厄。般若智慧不是靜止的。對於每一位修行者來說,般若是在觀照中不斷深化、不斷升華的。
五蘊不是五件事,其實是一件事。色受想行識就是我們生命的當下,生命的現實,生活的現實。
《心經》開示明義的這一句話,既是此經的綱要,也是整個佛法的綱要。佛法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人生如何從迷惑中覺醒過來,度脫一切苦厄。這一句話指出了修行般若的任務是什麼,實踐是什麼,所取得的效果是什麼。“觀自在菩薩”是修行般若的人;“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所修的般若行;“照見五蘊皆空”是修行般若的境界、任務;“度一切苦厄”是修行般若的效果。
整個佛法修行的過程不外乎境、行、果。《心經》這第一句話,就把學佛任務(境)、實踐(行)和效果(果)三者包括無遺。所以說這一句話就是《心經》的總綱,也是我們每一位學佛人修行的總綱,也是佛法的總綱。
“觀自在菩薩”。觀者,觀察。自在者,所行無礙。沒有障礙才叫做自在。自在從何而來?從觀來。觀什麼呢?觀“照五蘊皆空”。以什麼來觀照?“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所以觀自在,是能修般若之人;“波羅蜜多”是所修般若之法;“照見五蘊皆空”是在修行過程中不斷地運用般若來觀照我們的身心性命。觀的結果是什麼呢?空。空了以後怎麼樣呢?度一切苦厄。運用般若,觀照五蘊皆空,最後得到度一切苦厄的無上妙用、無上妙果、無上妙法。
每一位學佛者如果時時刻刻都能行甚深般若,都能觀照五蘊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人人都是觀自在,人人都是觀世音,人人都成了上求下化的菩薩。
觀自在菩薩與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極為有緣。不管是信佛的人還是不信佛的人,都供奉觀世音菩薩,念誦觀世音菩薩,祈求觀世音菩薩。我想,我們最重要的,還是要按照觀世音菩薩的法門,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照見五蘊皆空,才能度脫一切苦厄。
大家能夠把《心經》的總綱掌握了,後面的具體內容就容易掌握。從中弄明白了哪些是凡夫法,哪些是緣覺法,哪些是聲聞法、菩薩法、佛法,再來念誦《心經》,就會減少盲目性,增強自覺性,就能更好地運用《心經》的道理,指導我們的日常生活,使我們在生活中具大智慧,具大慈悲,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善用其心,善待一切。
《心經》是佛教最簡要的經典,也是受持者最多的經典,翻譯最多、注解最多的一本經典。希望大家都要在甚深般若的指導下,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疾成無上正等正覺。
:法师开示 回上壹頁